案例二:中海油“大考”
针对一起来自中国的商业收购,受到挑战的美国公司用政治武器来应对,并引起部分国会议员的强烈情绪反应,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
自由市场VS意识形态
我们已经习惯了当东方遇到西方,习惯了对西方投资者给予最大的热情和优惠,并为此不惜相互比拼。
我们当中一些最好的公司,管理已经西方化了,更确切地说,是美国化了。
然而,当中海油有限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8名董事中有4名外国的独立董事,使用美国的银行和咨询机构等——这家已经“美国化了”的公司(用公司董事长兼CEO傅成玉的话说),试图按照美国的规则,收购美国第9大石油公司尤尼科的时候,美国政界竟一片哗然,如临大敌。
耐人寻味的是,在6月22日中海油宣布以185亿美元全现金的要约收购之后一直到现在,中海油发出的讯息是“自由市场”、“股东”等这些美国教给他们的市场语言,而相反,美国国会却时不时会跳出冷战期间的意识形态词汇。
当接受了西方市场游戏规则的东方进入西方以后,结果会是怎样?
或许,美国人不容易想起来的是,中国是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第二大债主。
在美国国内储蓄率几乎为零,同时又面临巨额“双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时候,正是中国人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才使美国的低利率得以维持。
只是,当中国人买美国国债的时候,没有人有异议。而当中国人买美国公司的时候,政治的声音几乎淹没了一切。
政治飓风
7月13日,华盛顿“超乎想象的反华情绪”(《华尔街日报》语)又将掀起另一个高潮。
这天,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将举行听证会,考察中海油对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的竞购案是否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而上一次,他们对联想也说过同样的话。
今年1月份,以该委员会主席为首的3名共和党资深议员对联想17.5亿美元收购IBMPC业务———当时是中国公司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也表达过会危及国家安全的担心,并要求美国政府严审。
这次,美国众议院对中海油并购刮起的政治飓风则远远超过了联想并购。
这股飓风的力度甚至连始作俑者、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惟一对手———及其支持者都没有料到。
6月22日,当中海油宣布185亿美元全现金的收购要约时,雪佛龙的出价大约低20亿美元,并且是现金加股票。价钱上处于劣势的雪佛龙于是打起了政治牌。
他们的主要攻击点有两个。第一,国有控股的中海油如果收购了尤尼科,会将尤尼科的石油资源输送到对石油饥渴的中国,损害美国的石油安全;第二,中海油1/3的收购资金来自政府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相当于政府补贴,属不公平竞争。
为了阻止中海油的收购,雪佛龙这个美国第六大公司启动了强大的游说力量,结果比他们希望得到的还要多。
6月30日,众议院以333票对92票的表决结果反对美国财政部运用其资金来“建议批准”中海石油的竞标。同日,众议院还以398票对15票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法案,以威胁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敦促布什政府对中海油竞标进行严审。
该法案列举了23条理由,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对石油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有控股的中海油如果收购了尤尼科,那么尤尼科的石油资源将被优先分配给中国政府;其次,尤尼科拥有的石油勘探、生产和提炼技术中有些可用于军事,而中国是个由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再次,中国国有控股的石油公司在伊朗、苏丹这些地方都很活跃,一旦收购完成,这些可用于军事的技术有可能会出口到这些受美国贸易制裁的国家。
“华盛顿展示给我们的是对中国的歇斯底里。”美中关系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成员威廉姆·兰什说。该委员会是国会的一个下属机构。
但显然这样的声音在国会是绝对的少数。
雪佛龙给了国会一个炮弹,但国会却射出更多的炮弹。看起来,雪佛龙只是给了一个让早已对中国不满的国会向中国开炮的理由。
一位与雪佛龙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说:“很多议员对中海油的敌对情绪并非有组织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议员们向中海油发难,对我们来说自然是件好事。”
游说较量
“环境很不理想,华盛顿可能会对这宗交易产生极大的影响。”游说公司Akin Gump律师事务所中海油项目的总负责人丹尼尔·斯皮格尔说。
这位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一直代表中海油在跟尽可能多的国会议员和决策机构的人沟通。“我就是告诉他们事实,这是现在最缺的东西。”他说。
对于雪佛龙和国会提出的质疑,中海油及其团队一一回应(见《交锋》)。
对中海油来说,他们并不是第一次体会到“沟通”的至关重要。
6年前,公司准备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结果却是铩羽而归。
“我们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但没人了解我们。我们下定决心,一定不再重蹈覆辙。”傅成玉回忆说。
这次,他们是有备而来。
为确保竞购成功,中海油聘请了三家投资银行、三家律师事务所、两家媒体战略集团,还有一家能通华府的得克萨斯州游说机构携手上阵。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海油还采纳了顾问团队的建议,效仿美国政客的竞选活动在华盛顿和北京两地成立了“战时办公室”,处理这次竞购引发的日渐升级的政治难题,并尽力赢得尤尼科股东们的支持。傅成玉还考虑亲自前往华盛顿,会晤国会议员,让大家对这家不久前还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公司有一个感性认识。
而且,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傅成玉还开创了一个国内企业与西方国家政界、商界和媒体就敏感问题进行沟通的范例。
6月22日,当中海油宣布并购要约后,傅成玉给国会的一封信就发到每一位议员的信箱中,解释收购将带来的好处。
6月30日,当众议员们以压倒性多数投票要求政府对该并购案进行严审,有些人甚至表示抵制后,傅成玉又于第二天写信给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请求他领导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并购进行是否危及国家安全的审查。
7月6日,傅成玉还在《华尔街日报》撰文,释疑解虑,再次重申不裁员,以及把尤尼科公司美国国内及周边地区生产的石油留给美国。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傅成玉还接受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泰晤士报》等一系列西方重要媒体的采访,不断还原事实。
事实上,这些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对国会的做法表示了质疑。
美国还未准备好
他们只是对中国崛起“感到害怕和吃惊”,傅成玉在谈到有人担心并购案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时说。
中海油并不是美国保护主义的第一个中国猎物。美国国会对中国纺织品出口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现在仍然在施加压力。
巴黎百富勤的董事总经理及总经济师陈兴动对记者说,“全球对中国的兴起都惊慌失措,特别是美国,还没有准备好。”
陈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绕地球飞了几圈,对此感受深刻。他分析说,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的地位大大受损,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又在上升,而且大家都看不清中国经济这么快地发展到底将会发展成什么样。
尽管美国国会老是拿美中巨大的贸易逆差说事,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比他们不希望看到的还要紧密。
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中国这个世界上增长得最快的经济体都存在失衡问题,而且,正是两国经济过分紧密的相连才使这种不合理现象得以持续。
中国经济增长很快,需要进口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然后在国内生产。产品生产完后,国内市场又消化不掉,只好以30%多的出口增长率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循环。而这个循环的两头都有赖于国外市场。
货币也一样。中国大量出口,于是创汇的外币进来了。再加上招商引资引进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这些外币进来相当于增加了货币投放。货币多了,央行又需要发票据把它们收回来。这钱国内又用不了,只有到美国去买美国的国债和企业债券,存到国外银行,而国外的政府和企业又拿着这些钱到我们国内投资。
和实体经济一样,货币这个符号经济的循环,两头还是有赖于国外市场。
由于这种如中国经济学家张曙光所说的“实物运动和货币运动的双向循环和双向依赖”,形成了“中国造商品,美国发货币”的格局。
然而,这种全球经济失衡现象不可持续。经济学家们早已在呼吁。美国经济学家不断建议美国政府要想办法提高储蓄率,缩小财政赤字,而中国经济学家则反复建议中国政府要改变以创汇为目的的出口战略,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除了经济改革的努力外,对美国政府来说,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应该想想怎么和中国相处。
在这个夏天,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三大杂志都推出了关于中国的封面报道,主题之一就是:怎么和中国相处。
媒体的思考到政府的政策之间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中海油对尤尼科的并购要约,将在两方面测试美国的勇气:一是自由贸易,二是在全球经济中给中国一杯羹的美国宏观外交策略。
中海油有限公司 傅成玉
董事长兼CEO。在尤尼科和雪佛龙的公司总部所在地加州(南加州大学)获硕士学位,有20多年和外国石油公司一起领导合资公司的历史。在提出要约收购后,虽坐镇北京,但频繁接受西方主流媒体的采访,并给国会写信,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还主动要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查,开创了中国大型国企领导人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的范例。他不断重申此次收购是“纯粹的商业收购”,一切都是按照美国的规则来运作。如果这次收购因为政客的阻挠而失败,“就好像突然之间我们发现,教我们自由贸易的老师说,他教给我们的东西不能用。”
尤尼科公司 查尔斯·威廉姆斯(Charles R.Williamson)
公司董事长兼CEO。8月10日,公司将就雪佛龙的并购要约进行股东投票。在这之前,该公司也同时跟中海油在磋商并购细节。在对员工的一封信中,威廉姆斯说公司“需要和未来几个星期内和中海油就一系列事情进行谈判,以搞清楚是否有可能达成一个满意的协议。”
美国政府的最终裁决机构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约翰·斯诺
美财政部部长,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是财政部领导下的一个跨12个部门的委员会。如果总统觉得需要,该委员会将在法律框架内对外国收购本国企业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做最终裁决,通常是针对一个已经签约了并购案展开审议。斯诺曾说过,如果中海油和尤尼科达成并购交易,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会启动相关审查。今年3月份,该委员会批准了联想对IBMPC业务的收购。
■交锋
中海油及其支持者的回应
1.把油从墨西哥湾和美国的其他生产点输送到中国,经济上肯定不合算,因为这么远距离的输送成本太高。更何况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市场。对中海油这样一个在纽约上市的、讲求股东回报的公司来说,不仅要把石油留在美国,而且还会加大在这些地方的采油力度,为美国提供更多的石油天然气。
2 .母公司中海油总公司将为中海油有限公司提供45亿美元次级贷款,利息为低于市场的3.5%,此外还有25亿美元两年期次级无息过桥贷款。
支持者称,母公司提供的资金,是利用美元计价信贷额度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银行借贷而来的。虽然这些银行都是国有的,但它们都以商业利率在国际市场上借入美元,估计其借入利率比美国国债收益率高出约80个基点。
它们很有可能在向中海油的母公司贷出这笔资金时有所盈利,尤其是这三家银行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动荡中,其中建设银行即将进行海外上市。
3/4石油产业是一个极端全球化的产业,相关的技术研发、销售等也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很多石油服务公司专门提供石油产业的相关技术。傅成玉说,那些担心中国会把一些深水钻井技术用于军事目的,是一些不懂石油的人的“想象”。“这些技术已经存在了好多年了,你听说过有哪个国家把它用于军事目的的?”傅反问道。
雪佛龙和国会担心或反对的理由
1.中国对石油的依赖与日俱增,国有控股的中海油如果收购了尤尼科,那么尤尼科的石油资源将优先输送给石油饥渴的中国;
2.中国政府控股70%的中海油有限公司有1/3的并购资金来自中国政府的低息或无息贷款,相当于政府补贴,属不公平竞争。
3.尤尼科拥有的石油勘探、生产和提炼技术中有些可用于军事,而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4.中国国有控股的石油公司在伊朗、苏丹这些地方都很活跃,一旦收购完成,这些可用于军事的技术有可能会出口到这些受美国贸易制裁的国家。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反垄断法具有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