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本章共三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货币需求的理论及货币需求量的测
算方法;
②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方法;
③货币内生性与货币外生性的基本涵
义;
④货币均衡的涵义以及与经济均衡的
关系;
⑤货币均衡的标志与实现条件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一)从货币需求主体的角度来划分
1.微观货币需求
是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把自己
财富(或收入)中的多大比例以货币形式持有。
2.宏观货币需求
是指一国经济合理协调运转或者要达到当局制
定的某些经济目标在总体上需要多少货币供给量。
(二)从货币需求与物价关系角度
来划分
1.名义货币需求
是指不考虑物价变动的货币需求。
2.实际货币需求
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的货币需求。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条
件,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
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
速度三个因素。
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
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三、传统的货币数量学说
(一)费雪方程式,MV=PT或
P=MV/T
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
因而可视为常数;
交易量 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
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
因此,只有 P和 M的关系最重要。 P
的值取决于 M数量的变化。
(二)剑桥方程式,Md=KPY
式中 Y代表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价格
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
总收入的比例,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
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
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
问题;
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
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
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
费雪方程式着眼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剑桥方程式着眼于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
二者本质相同,都试图说明:在短期内,
由于其他经济变量不变,P取决于 M,二者
成正比。
1.流动性偏好理论
多少用于消费 ——决定于消费倾向、储蓄倾向
货币收入 购买债券
多少用于储蓄 ——储蓄方式
手持现金 ——
因为货币具有流动性,交易动机
而人们存在 三大动机 预防动机 决定于 Y
“流动性偏好” 投机动机 ——决定于 r
2.函数式
)(L)Y(LMMM 2121
??
???? r
3.特点
①提出了投机性货币需求,并认为受
到利率的影响,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
运用利率杠杆调节 Ms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
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
论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
对通过收入政策与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
量,促进经济增长有借鉴意义。
六、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1.函数式
= f( Y,w,rm,rb,re,;c)
P
Md
dc
dP
p
?1
2.影响因素
① 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
②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与货
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③物价变动率越高,其他条件不变,货
币需求量越小。
④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以外其他资
产如债券、证券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量
也越小。
3.与凯恩斯理论的区别
① 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凯重视 r主导作用,弗则强调 Y的影响,认为
r对货币需求影响微不足道,r增( -) 1%,Md只
减( +) 0.15%,而收入每增加 1%,人均手持货
币量增加 1.8%。
②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选择,凯认为是 r,
弗认为是 Ms
③ 凯认为 Md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不稳定,货币政策应“相机行事”,弗认 Md是稳
定的,可测的,“单一规则”可行。
七、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分析
(一)持币者的货币需求函数式
Md=f(R,n,rm,rn,re,P,W,U)
式中,R为收入水平,n为收入的
分配结构,P为物价水平,rm为货币预
期收益率,rn为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
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W为制度
因素,U为偶发因素
(二)一个重要的, 经验数据, ——
1∶ 8
1.含义 每增加 8元零售商品供应,就需
增加 1元人民币发行
2.评价
①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超
稳定的经济体制
②当前不灵 货币范围扩大;经济货币
化水平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三)一个广为流传的公式 ——
名义货币需求增长率、经济增长
率、预期物价变动率或计划调价率。
PYM ??? ??
(四)测算货币需求量的计量模型
当货币流通速度延缓时取 -V′,加快时取 +V ′
式中 M ′d,货币需求量增长率;
n ′, 经济增长率;
P ′, 预期物价变动率;
v ′,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11 )1)(1( ?? ?????? v pnM d
例如:计划明年经济增长率为 7%,
物价上升 2%,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2.5%。
则明年的货币需求量增长率为,
%9.111
%5.21
%)21% ) (71( ??
?
????
dM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一)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
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记作
MS。
(二)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
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记
作 MS/P。
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
都是名义货币供给。
二、货币层次划分
(一)依据 ——货币流动性差异
(二)层次
1.西方的
M1=C+D
M2=M1+Dt
M3=M2+储蓄机构的储蓄存款
M4=M3+短期国库券和其它短期债券
2.我国的
M0=c
M1=c+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个人储蓄存
款(广义货币)
M3=M2+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三)意义 便于央行选择适当的控制
重点
三、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对货币供
给的影响
(一)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提现率 C/D,影响 K,负相关。
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
1.财富效应(反比);
2.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
3.金融危机;
4.非法经济活动。
(二)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
1.经营的扩大与收缩
2.经营效益的高低
(三)存款货币银行行为与货币
供给
1.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 e
2.调节向央行借款的规模
动机:成本与收益动机;风险规避
动机。
四,,货币外生性, 与, 货币内生
性,
(一)含义
“货币外生性” ——货币供给这个变量
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
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
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内生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
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
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
为等因素。
(二 )分析
在现代信用经济中,货币存量的定
义越狭窄,它就越符合外生性的要求;
越广泛,考虑到金融创新的影响,各
国经济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和金融市场
的全球化,货币至多是弱外生性的,
而更常见的是内生性的。
(三)我国的情况
我国基础货币对中央银行政府债
权的内生性、对各类金融机构债权的
内生性、对国外净资产的内生性都比
较强。
第三节 货币均衡
一、含义
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
一种状态。
要点:①是简单货币均衡,即货币市
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待;②是经
济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与
总需求大致相当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
③是相对的均衡,因为存在“货币容纳量
弹性”;④是动态的均衡。
二、简单货币均衡,Ms=Md
(一)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时条件下的简单
货币均衡
r
Ms
r0 E
Md
0 M0 M
r0为均衡利率,M0为均衡条件供给量,在此
情况下,利率成为由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自动调
节杠杆。
(二)货币供给作为外生变量条件下的
简单货币均衡
r
r1
Md1
r2
Md2
r3 Md3
0 M0 M
在此情况下,利率的变动能够作为货币均衡或非均衡的指示器。
三、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经济均衡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
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基
本相适应。社会总供给 (S)决定货币总
需求 (Md),Md决定货币总供给 (Ms),Ms
形成社会总需求( D),所以两大均
衡具有内有统一性和一致性。关系图
如下,
S Md
D Ms
可见,货币均衡是实现经济均衡的前提
条件,而经济均衡是货币均衡的现象形态。
四、货币均衡的标志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
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
志。
(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
流通速度变化率是判断货币是否均衡
的主要标志。
五、货币失衡的原因
(一)国民收入超分配
财政赤字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基本
原因
银行信用膨胀是国民收入超分配的
重要原因
(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各经济部门产品供求结构比例失调
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三)我国货币失衡的主要原因
预算软约束与投资饥渴症
六、货币均衡的实现条件
(一)正确地实施财政政策,保
持经济的总体均衡
(二)有效地实行货币政策,调
整货币供给以适应必要的货币需求
(三)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比例,
促进货币供求在结构上的均衡
(四)完善利率机制,有效地运
用利率杠杆是保持货币供求均衡的重
要条件
思 考 题
一、概念题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货币内生性与货币外生性
二、简答题
1.凯恩斯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
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区别。
2.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对货币供
给的影响。
3.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关系。
4.我国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
三、论述
1.你认为应怎样理解货币均衡的基本
涵义与重要意义?
2.试论各经济主体行为对货币供给的
影响。
课外阅读资料
1.黄 达:, 宏观调控与货币供
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 货币问题争论与分
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