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波特钻石理论观点探讨经济国际化冲击下台湾高等教育之竞争策略 我国在经济国际化的冲击下,未来高等教育面临开放自由竞争的教育市场挑战,本研究根据教育市场导向模式、全面品质教育及波特的「钻石理论」的分析架构为理论依据,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创造竞争优势的策略作法,试图提出一具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架构。由于研究主题较少见诸文献,研究设计上采取定性的探索性研究法,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档案资料分析及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对象选取了教育改革成效卓著的美、英、日、澳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发展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策略,本研究以「机会」、「政府」、「需求条件」、「生产因素」、「大学教育上游体系」、「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六个关键因素之策略优势为思考中心来发展竞争策略,在各关键因素的互动及双向强化关系下,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竞争策略、钻石理论 壹、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动机 学习型社会的改造工程已陆续在世界各地展开,跨世纪的寻宝之旅已经启航,站在世界舞台上的台湾,极需开始打造那把开启未来的钥匙,当全球已进入脑力产业 (Brainpower Industry) 的时代,未来人类面对的除了社会急遽的变迁外,脑力密集的无国界竞争已渐渐成为国际间互动的模式,因此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论调也甚嚣尘上,然国家竞争力、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关键因素皆在教育。为了预备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90年代教育改革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各国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历程,美国、日本、英国、澳洲、纽西兰及韩国等国,先后皆检视了本国教育的缺失,并寻找新世纪的教育方向和作法,各国基于环境需要各有其重点,但在改革的层次性、全面性过程的重视及国际间的比较与相互影响上则是全球一致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扩充、自治或多元化,均对教育的市场机能具有强化作用。前教育部长吴京曾于民国86年于国际大学校长会议揭示台湾地区大学教育改革的五大方向: 1.建立畅通、多元的高等教育通路; 2.公平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 3.建立成熟的大学自治机能; 4.提升大学教育品质; 5.加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不仅应由中央由上而下 (Top-down) 描绘远景,教育体系本身更应由下而上 (Bottom-up) 进行变革,从增强市场运作机能,发展竞争策略做起,而高等教育在此动态的变革过程中则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Management,IMD) ,发表2000年国家竞争力排名,我国由去年第18名降为第22名,政府实施「跨世纪国家建设计划」,施政重点之一乃积极推动经济自由化、国际化,再加速公营事业民营化、发展亚太营运中心,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n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及推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四项政策的带领下,以达到提升国家竞争力为目标,近年来我国为了达成及早加入WTO的目标,开始与欧洲联盟、美国、纽西兰等国谈判,其中尤以纽西兰态度最为强硬,要求国内准许国外高中职学校、函授学校、远距教学、外国大学及中介服务业来台合法招生。未来我国加入WTO后各会员国皆可比照纽西兰条件办理,对我国教育体系有长远的冲击性 (联合报,1997) 。基于我国在经济国际化冲击下,未来加入WTO之后,高等教育将面临自由竞争的教育市场挑战,本研究根据教育市场导向的观点来定义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供需架构,并以Porter (1990) 提出的「钻石体系」 (Diamond) 为理论基础,探讨高等教育如何创造竞争优势的策略作法,试图提出一具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架构。在国内一片教育改革的声浪中,本文希冀能从一较完整的思考层面,就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策略规划,提供一较完整的方向。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讨我国面临国际经济冲击下,为了加入WTO的目标,许多国家与我国谈判提出来台设立分校的要求,我国未来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将面临开放市场的竞争压力,加上政府决心发展亚太营运中心、积极加入APEC政策的引导下,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拟就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国际化冲击下的竞争策略进行一探索性的研究。主要目的有以下三点: (一)比较美、英、日、澳、台等国为提升整体教育体系竞争力,其教育改革的精神及具体作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拟定教育竞争策略之参考。 (二)以教育市场导向模式 (Market-driven for Education Model) 、全面品质教育模式 (Total Quality Education Model) 及波特的钻石体系 (Diamond) 为理论基础,建构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策略分析模式,并以此架构分析我国现今高等教育之策略优势。 (三)根据本研究依高等教育特性所修订的波特钻石体系分析架构,分析各关键因素的策略优势,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之具体竞争策略。 贰、文献探讨 一、教育市场导向 市场化经营的教育体制在已开发国家中已有例可循,核心思想在倡导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有效的运用教育资源,兹就重要的相关研究叙述如下: (一)????? 英国学者Thomas (1981、1985) 提出3E’理论 认为大学教育机构在行政管理之运用上必须结合经济性 (Economy) 、 效率性 (Efficiency) 及效能性(Effectiveness) 。透过大学经费自筹之市场化经营特色,教育资源在使用上以符合经济性,达到教学过程的最大效能及学生最大的学习效率。 (二)????? Harman (1994) 认为美国高等教育中,所谓的认可制度 (Accreditation)及自我管制 (Self-regulation) 主要希望藉由大学之自我评鉴 (Self-study) 及实地评鉴 (On-site Evaluation) 促使高等教育维持在一自订的标准(Registered Standard) ,目的在于经由市场机能之特性来提升美国教育之品质。 ?(三)????? 汤尧教育市场导向模型 汤尧 (民86) 基于大学教育自主精神,必须推展大学自筹经费,以进行教育革新的思维中,推论出教育制度将走入市场导向之可行性,并建构市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的教育自由竞争市场显示出教育市场通路:外环通路为效益面、内环通路为成本面,它说明了教育制度市场导向在经济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角色:服务市场与成就市场。两种不同的角色皆涉及教育活动所需各种的教学服务与生产资源,因此教育机构的教学服务若不为消费者所接受,则容易遭受淘汰命运。由上述可知,市场导向模型能够使教育中的教学与服务透过市场供需接受市场机能自由竞争。 ? ? ? ? ? ? ? ? 图1 自由竞争教育市场模型 资料来源:教育市场导向探讨与省思-市场模型建立与研究,汤尧,民86,教育研究信息,5(3),页76。 ? 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在开放竞争之前后结构上之转变可以表1来加以说明。 表1 教育市场导向特性比较 ? 高等教育市场化经营  属性特征 开放竞争前 开放竞争后  政府、教育当局角色 行政垄断、政策宣示者 市场经济、协调的管理者  教育过程 政治、历史传承、重视机构社会化 市场经济、重视机构特性  学校组织架构 人事、组织变动弹性低 人事、组织变动弹性高  教师、行政人员 产品生产者 产品生产者也是资源需求者  教学评鉴 结果导向 结果、过程、附加价值性  教育财货经营 视为公共财、局部私有财 以私有财为主  经费补助 中央补助为主 自筹经费为主  哲学省思 公众社会、历史传承 个人取向、经济网络  课程与训练设计 中央统一设计、集权式 区域本土需要、分权式  教育气候文化 内部学术活动 内部学术兼外部推广活动  生态环境 静态、完成教育目标为主 动态、接受消费群挑战  资料来源:教育市场导向探讨与省思-市场模型建立与研究,汤尧,民86,教育信息研究,5(3),页78。 黄天中 (民86) 针对公元2000年大学教育的危机与转机进行研究,其中提到关于大学事业经营管理的理念,认为公元2000年大学功能革新,运作改变进行中,与现今大学最大的不同即是以学生为教育中心导向 (Student Center Oriented) ,取代了传统的教师绝对控制权之教育方式,亦即,未来大学将趋向消费者导向行销的经营方式 (Consumer Oriented Marketing) 。再者,未来大学发展的策略及其社会责任是: 1.学术国际化; 2.应用本土化; 3.经营行销化; 4.发展均衡化。 二、全面品质教育 全面品质教育 (Total Quality Education, TQE) 系指企业界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策略在教育上的运用,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其可行性和应用性,以提升教育品质。兹列举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一)Melvin (1991) 认为全面品质管理运用于教育上,有五项要点: 1.顾客为中心; 2.系统地改进运作方式; 3.发展人力资源; 4.长期思考; 5.对品质承诺。 (二)Murgatroyd (1992) 认为推行全面品质管理的理念于学校,应从六个范围着手: 1.建立学校远景 (Vision) ; 2.促进组织所有成员精进?(Mastery); 3.顾客导向的策略; 4.建立超常 (Outrageous) 的目标; 5.透过团队 (Teams)有效运作; 6.改进每日管理。 (三)Rinehart (1993) 将教育视为一个系统 (System) ,在教育系统的每个人皆扮演供给者与顾客的角色,所有人都应一起努力改进教育品质,因此系统中的每一部份如果都能追求最高品质,方能达到全面品质管理应用在教育上的效用。详细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四)Greenwood & Gaunt (1994) 认为企业管理理论皆可应用于学校环境,就全面品质管理而言,探索品质的定义,学校的顾客链 (Customer Chain) 、顾客需求,了解过程意义及品质成本,才能改变学校文化,进阶成为学习型组织。学校的品质系统,他们认为有下列六项: 1.订定品质政策; 2.建立适当之组织结构; 3.建立数据搜寻系统; 4.定期顾客调查; 5.设计适切课程; 6.建立文件控制系统。 (五)吴清山、黄旭均 (民84) 就全面品质管理来推动教育改革及提升教育品质,提出以下策略: 1.建立长远之教育目标; 2.了解并满足教育系统中顾客的需求; 3.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品质; 4.不断地改进教育系统; 5.全员参与共同努力提升教育的品质; 6.加强教育人员之在职进修; 7.改进传统的考试与评鉴方式。 (六)林公孚 (民85) 就全面品管理在高等教育的应用提出以下观点: 就TQM观点看,我们可将属于高等教育的大专院校视为一个系统,此系统之输出为:受教育的人-学生、研究成果、企业 (或社区) 服务。其输入资源包括:学校组织中的学生、教师、业务、幕僚、行政人员、财务人员、图书管理人等、计算器中心、实习工厂、实验室等的设备与人员、休闲设施、学生宿舍、学校建筑及其它实体设施等。此系统之转换过程包括:传授知识的活动、学术研究、社区或企业服务,在教育活动中,这项转换过程亦是输入资源彼此间的交互作用。 ? ? ? ? ? ? ? ? ? ? 图2 戴明的哲学应用至改进教育品质 资料来源: Building a Vision for Quality Education, Rinehart G., 1993,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3, p.263. (七) 简大为 (1999) 以文献探讨了解国内外各实施全面品质管理或类似品质活动之教育机构的实例,并以辅仁大学为例,参考日本、美国我国及品质相关奖项之基本精神编制量表,分别针对学生、教师与行政人员,调查其对于学习、教学与工作环境之品质现况认知情形,以分析可行的导入策略。调查的内容分为七个项目:影响 (对学习、教学与工作相关事项,受访者的影响力大小) ; 职责 (受访者对学习、教学、工作之责任感) ; 创新性 (受访者所处环境之创新性高低) ; 改变之必须性 (受访者所处环境中必须进行改变之程度高低) ; 满意度 (受访者对所处环境各方面之满意度) ; 小组合作 (受访者所处环境中小组合作可能性之高低) 及品质焦点 (受访者及其所属团体对品质之承诺度) 等等。 三、竞争策略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 (1984) 认为竞争策略是「以策略优势为思考中心所发展的策略」,Hofer (1987) 则定义竞争策略为「探讨如何在特定产业或区隔市场中竞争的策略」。因此,为了掌握本身所拥有且可能发挥的优势,必须能掌握竞争者过去及未来的实力、动向及策略。兹就关于竞争策略探讨与本研究相关性较大者如下: (一)Aaker (1984) 认为分析竞争者,可从六个构面分析: 1.经济规模、成长率与获利率; 2.经营目标与预测假设; 3.过去与现在之策略; 4.组织发展与企业文化; 5.成本结构与退出市场之障碍; 6.企业之优势及弱势。 (二)Kotler (1984) 认为企业竞争地位,可分成领导、挑战、追随及利基等四种类型。 (三)Porter (1990) 指出,竞争优势系指竞争力的提升,一个产业在某一个国家能产生竞争优势,关键因素有以下四组: 1.生产因素: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如:劳工素质或基础建设的良莠。 2.需求条件: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为何。 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项产品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4.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型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 上述四组关键因素以图形表示,其状如钻石,各因素间相互关联,故称为「钻石体系」 (Diamond) 。此外,波特也特别声明,一国特定产业之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会」与「政府」因素之影响,但未将此两变量纳入体系之内,主要在于不管「机会」或「政府」因素如何有利,若缺乏前述关键因素之存在,也是徒然。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如图3所示: ? ? ? ? ? ? ? ? 图3 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式 资料来源: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Porter M. E., 1990. (四)Hodgetts (1993) 及Van Den Bosch和DeMan (1994) 就Porter的钻石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由于该模式对政府构面未清楚建构,因此政府的影响力究竟是正向或负向则尚待解释。此外,也发现该模式对开发中国家的解释力尚嫌不足。 (五)杨泽泉 (民80)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认为钻石模式虽未能提出严谨之数学模式,但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简捷的方向。 (六)陈正男及谭大纯 (民86) 对Porter的钻石模式,探索性的设计一套衡量钻石模式的量表,用以弥补IMD「世界竞争力报导」之缺陷,结果发现新量表具有中度的效标效度,而钻石模式确实具有产业特定性,却不存在跨国间效果。 ? 参、研究设计 本研究主题较少见诸于文献,关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构面也尚待摸索,因此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的探索性 (Exploratory) 研究法,比较美、英、日、澳等四个教育先进国家及我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所采取的教育变革策略,以增进对问题了解的深度及广度。分析架构上以Porter (1990) 提出的竞争钻石结构理论为依据,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国际化冲击下的竞争策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之研究方法有文献调查 (Literature Survey) ,档案资料分析(Documentary Analysis) 及比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主要内容兹分述如下: (一)??? 文献调查系指搜集相关的研究论文、专题报告及报章杂志等文献资料等,予以整理分析。 (二)??? 档案数据分析系指搜集有关于政府法规、官方报告及报告书及教育统计资料等,并予以整理分析。 (三)??? 比较研究 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认为:「比较教育是为教育改革及建立教育科学的领域,其方法是搜集并比较事实和观察所得,并整理出对教育改革有用的原理和法则」 (杨思伟,1996) 。本研究归纳美、英、日、澳四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发展的教育变革策略与我国并列比较,作为国内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以加强竞争力的策略参考。 二、比较研究对象之选取 根据Porter (1990) 「在国际性服务业中所评估的国家竞争优势形态」的调查中发现:教育和训练产业中,中学和大学教育以美国居于「领先地位」,研究所教育则以美国居于「领先地位」,英国居于「占有地位」。亚洲周刊发表了1997亚太地区大学的排行榜,其中上榜学校数以澳洲 (8) 及日本 (6) 最多 (联合晚报,1997) 。本研究基于上述理由,以高等教育较具竞争力的美、英、澳、日四国与我国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提升教育竞争力之变革过程及策略。 ?三、分析架构 本研究分析构采用Porter钻石理论为基础,该理论分析竞争的基本单位是「产业」,但大多集中于制造业上,属于「知识产业」的高等教育,服务业基于产业特性使得其国际贸易性质较不明显,此外,高等教育的社会性、公共财及非营利性的特质,在教育市场导向模式及钻石理论的概念上均需要重新界定。本研究依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性将分析架构中各关键因素考量的构面分别说明如下: (一)????? 生产因素指大学的地理位置、基础建设、预算、教师、教学品质及行政单位等构面。 (二)????? 需求条件主要系指国内对高等教育内需市场,分析方向主要有: 1.国内市场的性质及需求型态; 2.国内市场大小及成长速度; 3.国内市场需求转换成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 (三)????? 大学教育上游体系 此所谓大学是采教育部 (民86a) 广义的定义:「它不限于普通大学校院,更不只限普通大学附设技术学院二年制,而是包含三条教育国道中的全部大学层级的高等教育」。因此,上游体系乃是针对学前教育、国小教育、国中教育及连接高等教育的三条教育国道间的垂直整合体系,来加以分析。 (四)????? 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系指高等教育的竞争策略、组织结构、竞争、文化抗拒及领导等问题。? (五)????? 政府指政府的角色及作法。 (六)????? 机会指经济国际化冲击下,高等教育面临开放的竞争及变革的迫切需要。 四、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试图研究高等教育面对经济国际化冲击下的竞争策略,关于教育改革的理论及文献相当多,然多属政策、理念、作法之探讨,从教育体制市场化经营以提升竞争力角度切入的文献较少,具市场竞争力之教育体制与政府之间的配套 (Fit) 关系,更是少人论及。本研究就高等教育的特性以Porter钻石模式为理论基础来建构本研究之分析架构,虽然力求逻辑推论过程的合理性,但是繁杂的构面及变项在解构与重整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主观认定的偏差。 (二)Porter钻石模式曾针对十个全球重要的工业国家数百种产业,进行各国优势产业的分析,在国家竞争力的分析及衡量上有其重要贡献,但是其缺乏结构性的衡量指针、定义狭隘的指针,较适用于制造业的模式特性,在本研究属服务业性质的高等教育分析上,不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及推论偏误。 (三)本研究关于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之章节,受限于时间、人力、经费之不足,仅能就四个教育改革先进国家及本国的教育改革重点精神及作法,进行「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的比较研究,在明确的比较基准或研究假设上,较无法达到严谨比较研究方法的境界。 ??? ? ? ? ? ? ? 图4 本研究分析架构图 肆、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本节就教育改革成效卓著的四个国家:美、英、日、澳与本国教育改革的历程发展策略进行比较研究,据此提供客观的比较依据,才不会产生不顾国情而直接借鉴移植的现象。英国学者汉斯 (N. Hans) 指出:「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比较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目的」 (杨思伟,民85) 。Kandel (1955) 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型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因此,就研究的时点而言,比较教育是以现在教育为中心之研究,然而为了阐明来龙去脉及当代教育,也需追溯历史根源,兹就各国改育改革的内涵及发展趋势说明如下: ?一、美国的教育改革1 基于时空背景因素的影响,美国不同时代的教育改革,皆有其不同的诉求重点,例如:50年代末期的国防教育法案,60年代的课程改革运动,70年代的民权平等运动,80年代发起的追求卓越教育运动及90年代目标2000教育改革方案。美国学校教育的缺失,自1983年发表了「危机中的国家」 (A Nation at Risk) 报告书之后,引起社会人士普遍的关切,此外,当时美国在产业、经贸、科技、能源等方面也面临了外国的竞争压力。政府机关与民间纷纷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报告书至少15种以上,如:派代亚建议书 (The Paideia Proposal)、美国的竞争挑战 (America's Competitive Challenge)、为卓越而行动 (Action for Excellence) 等等都是。 90年代美国的教育改革,基本上沿续了80年代美国社会改善教育素质、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求,在联邦政府的领导协调辅助下,布什总统于1989年与各州州长进行教育高峰会议,协商国家教育目标。1991年布什总统与教育部长亚历山德 (Lamar Alexander) 发表「迈向公元2000年美国教育策略」 (American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为9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揭开序幕。1994年并通过教育法案「目标2000:教育美国法案」 (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n Act),以订定全国性教育标准,带动教育改革。 二、英国的教育改革2 十九世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国英国,在世界经济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已有日薄西山之颓势。为提升经济竞争力,有效率的教育及训练乃是关键,因此英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改革,由中央主导教育的权力加以扩张,以达到卓越化教育、开放化教育、计划与投资化教育的企业化教育。 就英国教育发展史来看,其教育改革乃植基于1944年保守党派勒特部长(Minister R. A. Butler) 所提出的教育法案。直到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提出后,教育改革开始于中、小学开展,1992年扩充与高等教育法案,并针对学校教育的各法案加以强化,以揭示教育改革的持续性,1993年教育法案更决定:废除原有之三个委员会,另合并成立学校课程与评估委员会;设立中央经费分配机构;明订「经费分配委员会」与地方教育当局对确保各该地区有足够的入学机会权责;成立教育协会 (Education Associations) ;简化中央直接补助学校的手续;增列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童。上述改革理念持续进行着,由英国教改的趋势可归纳出四个重点:1.发展潜力,迈向卓越; 2.家长选择,促进民主与竞争; 3.开放教育机会,提升人力品质; 4.企业化经营,重视投资报酬。 英国教育改革不断透过立法来加以修正,并且容易受政党意识型态而改弦易辙,但中央政府的集权,反而对中、小学经费的挹注,因而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学校教师渐趋市场导向,侧重经济与职业层面考量,带有浓厚工具主义。 ? 三、日本的教育改革3 自从日本开始了近代化的努力之后,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即明治维新后的第一次教育改革,二次大战后的二次教育改革和70年代以来持续推展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每次改革均是社会变革的反映。 第一次教育改革的时代,在明治维新的历史阶段中,日本教育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方针的指引之下,广泛的吸收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及制度,建立了近代日本教育制度基础。第二次教育改革的时代,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美军除了发出四项指令作为改革日本教育的总方针之外,1946年美国更提出「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从自由主义教育哲学中导引出教育改革的要点。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时代,即70年代之后,日本已经完全实现了超越欧美国家的目标,在此历史进程中,当时的教育体系已担当不起此重责大任,甚至许多方面反而成为历史发展的阻力,虽然日本政府自70年代初就已进行了第三次教育改革,但为了因应时局的需要,1984年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完成了「关于教育改革的第四次答询报告」,目前日本的教育改革正按照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既定方案实施,其教育改革的观点包括:重视个性的原则;终身学习体系的转移以及对于未来变化的因应。而教育改革的具体方案则包括:终身学习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改革、初等及中等教育的充实与改革、因应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因应信息化时代的改革、教育行政及财政的改革、文教行政以及入学时令。 ? 四、澳洲的改育改革4 1992年,澳洲864万劳动人口之中,有90万失业,失业率高达11%,为了安顿失业者,政府发放的救济金高达750万澳币(约一亿五仟万台币)。经济的困顿加上社会浮动,联邦及州政府摒弃过去的本位主义,共同协议声明发展「国家职训教育策略」。目标有二:经济面是为澳洲培养技术劳工以因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社会福利面则增进个别澳洲国民的知识及生活品质。同年,联邦政府发表「工作的国家」白皮书,试图把澳洲转变成具国际竞力、充分就业的国家,并揭示职教训练的改革方向:1.满足企业需求; 2.提供多种管道的训练,包括技术学院、大学及企业; 3.公私立训练机构自由竞争; 4.给弱势族群较多训练的机会; 5.强调个人从训练中得到多少技能,而不是花多久在训练。 在上述两项国家政策的指导下,1992年起,澳洲开始了教育改革的工程。从1989年便开始初步讨论并汇整意见,在经历了两届的「教改会」、十二人研究小组的研究,1993年开始在学校实施「关键能力教育方案」,此教育改革政策重点在将知识导向转化成能力导向,其中选定了八项核心能力,称之为关键能力,分别是:1.搜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 2.表达想法与分享信息的能力;3.规画与组织工作的能力; 4.团队合作的能力; 5.应用数学概念与技巧的能力;6.解决问题的能力; 7.应用科技的能力; 8.体认文化的能力。经费上提拨了两仟万澳币 (约3.7亿台币) 向全国宣导,先在昆士兰等地区选择部份学校试行3年。澳洲教改会成员一再强调,「关键能力教育」并不是一套新的课程标准,而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从政府、企业到社区,老师与学生为中心,建构了「关键能力教育」的支持网,澳洲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也促成了教育改革的一股动力。 五、台湾的教育改革5 台湾地区历经战地后50年的发展,已由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商业社会,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社会结构必需加以调整和重建以面对未来挑战,教育改革正是其中影响最深远、牵涉最广泛的一项改革工程,影响着国家定位、新意识文化的建立及国家竞争力的发展。有鉴于此,政府于民国83年9月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负责教育改革及教育发展之研究和审议,两年期满,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此外,在提出总咨议报告书之前,还需分别提出第一、二、三、四期咨议报告书。而总咨议报告书综合建议,其综合建议包括:教育松绑:解除对教育的不当管制;发展适性适才的教育:带好每位学生;打开新的「试」窗:畅通升学管道;好还要更好:提升教育品质;活到老学到老:建立终身学习社会。 六、美、英、日、澳、台教育改革之比较分析 综合以上五个国家教育改革的现况,我们可知各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原因与结果均相当复杂,本文并无法对于上述所提出的问题详细的说明或解释,但是若仅以钻石理论的架构来分析各国目前教育改革的策略或具体做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国家的教育改革,政府均居于重要且主导的角色,而且都强调教育市场导向,以及教育体系的上下游整合,若以Porter的钻石理论来分析上述国家教育改革共同的现况,则可以得到以下之共同点: (一)? 生产因素 大学的基础建设、预算、教师、教学品质及行政单位等构面的品质要求日益提高。 (二)? 需求条件 各国高等教育之内需市场都很大,而且均诉求提高学生之竞争力。 (三)? 大学教育上游体系 各国均强调大学教育上游体系之整合,上游体系乃是针对学前教育、国小教育、国中教育及连接高等教育的垂直整合体系。 (四)? 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 各国高等教育的竞争策略、组织结构、竞争、文化抗拒及领导等问题均获得很大的重视。 (五)? 政府 各国政府均积极主导或监督及参与。 (六)? 机会 在经济国际化冲击下,各国之高等教育面临竞争及变革的需要日益迫切。 伍、台湾高等教育之竞争策略 本节先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策略优势进行分析,进而再提出高等教育之竞争策略,详细内容分述如下: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策略优势分析 教育之经营管理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它乃是社会环节之一,因此高等教育的经营管理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经济国际化冲击的大环境变动,教育改革已是势之所趋,教育部于民国85年提出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中,曾对改革高等教育近程、中程、长程计划加以说明:近程目标乃完成教育部设置高等教育审议委员会、公立大学设置董事会;中程目标乃完成建立高等教育评鉴制度、放宽学费限制、增加奖助学金与贷款;长程目标乃完成推展公立大学法人化、发展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府。政府对于大学教育的改革,已朝向勾勒大学教育整体性、自主性、弹性、竞争兼合作的理想前景。然而政府在推动教改的同时,大学本身也应该拟订策略,调整结构进行自主性的规划,以增加竞争力,和政府教育主管当局互相搭配,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基于Porter提出的「钻石理论」为分析架构,从微观的角度来归纳出整个高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的策略优势,再从各关键因素之策略优势间的搭配关系,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策略。以下分别就本研究分析架构所提出的「机会」、「政府」、「生产因素」、「需求条件」、「大学教育的上游体系」、「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六个关键因素,分别说明其策略条件优势如下: (一)机会 此所谓「机会」与大学所处国家环境、大学内部运作能力无关,甚至也不是政府所能影响的。本研究将「机会」定义成我国在积极推动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的政策带领下,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市场面临的开放竞争,以及因应发展亚太中心,积极加入APEC后遽增的高素质人力需求。上述全球性的重大决策及区域市场的变化所形成的「机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的影响在于松绑了我国高等教育受管制的束缚,提升了大学教育的质量及类型、功能的多元化,负面的影响可能会使国内大学之竞争优势受到威胁。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机会」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有二: 1.高等教育市场开放竞争 2.国内高等教育钻石体系强化之需求 (二)政府 Porter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角色在于干预与放任的平衡,我国教育活动,基于种种历史背景,长期以来受到大幅的不当管制,其中有的来自政治因素,有的则来自经济发展与当时社会观念的制约,在教育自由化呼声下,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松绑的策略:高等教育继续扩充、强化高等教育的市场机能、公立大学法人化、成立高等教育审议委员会、成立校内学术评议会、建立弹性薪给制度、校长对人事会计主管之任免同意权。此外,为了引导教育自由化,更积极推动引辅导大学之人事、财务及课程自主,规划推动国立大学校务基金制度。由上述可知,国内高等教育主管当局已渐渐减少不必要的管制与干预,更加尊重市场调节机能,与大学校院的关系达到均衡制宜的状态。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政府」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有三: 1.政府主导高等教育政策层面问题 2.政府参与高等教育管理层面问题 3.政府辅导大学校院执行高等教育技术层面问题 (三)生产因素 依Porter对生因素的分类,生产因素可分成初级生因素(Basic Factor)及高级生产因素(Advanced Factor),就高等教育市场观点来看,初级生产因素如:地理位置、校地、软硬件设施、资金来源等等,高级生产因素如教师、行政人员、教学等等,两个因素常混合出现互相配合以发挥效率和效能。就大学的四项产出研究、教学、服务、推广来看(康自立,民86),在初等生产因素的基础之下,高级生产因素提供了更具决定性和持续力的竞争优势基础。政府教育当局对于上述生产因素扮演管制及评鉴的角色,以维持基本的生产因素管理机制,教育部(民85c)于「教育改革总体计划纲要」中检讨了各大学及分部之分布状况,提出各县市至少设置一所公私立大学校院或分部之可行性分析,以均衡国内大学分布网络。此外,也调整大学教师薪级结构,提升研究水准。较诸国外知名大学,受限于我国天然资源及经费预算,我国高等教育之生产因素或许居于劣势,但就据点优势(Location-based Advantage)的角度看来,我国目前正积极发展高密度的高等教育网络,及切合本土市场需要之教师及教育课程,以形成高等教育的聚群(Cluster)现象,并藉由各项生产因素的相互支持及互动,发展竞争优势。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生产因素」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有三: 1.建立生产因素管理机制 2.高密度之高等教育网络 3.据点优势 (四)需求条件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局势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日益重要,国内市场的客户具有关键性意义,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同之处在于可由国内市场发现客户需求,此乃外国竞争对手不及之处,国内客户若是「挑剔的客户」,则在市场压力下服务可获得改善和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极为殷切,就86学年度大学入学联招名额74,535名(含夜间部转型正规学制班7,076名),录取率接近六成来看,录取率虽大幅提高,但仍有近四成学生无就学机会。此外,由于以往教育制度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少数菁英教育,似乎仅为三成的学生设计,而忽略了多数七成技职学生的教育需求(报育部公报,民86b)。加上传统的文凭主义,父母对子女受教育极为重视的影响,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极为殷切。由上述可知,我国高等教育市需求条件极为优越。政府应针对国内市场需求来区隔市场,作为规划方向及发展优先级的依归,教育部目前正积极规划三条等值的教育国道,发展各具特色的高等学府,包括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多元技术学院、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开放大学、社区学院等,容纳有心接受不同型态高等教育的人口,满足终生学习的需求。由于大学入学机会一试定终生的限制,高等教育的顾客,如:学生、家长、企业等,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机会,在建立多元学习管道的政策下,顾客有较多选择的机会后,在高等教育品质的要求上会日益提高,「挑剔的客户」会慢慢的出现,就Porter的观点视之,此种现象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助力。在需求规模、市场规模日益成长后,国内市场若趋饱和,则必须将国内需求转移至外国顾客之上,目前我国高教育市场虽尚未达此种境界,但高等教国际化仍然是政府教改努力的一个方向。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需求条件」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有: 1.国内市场需求殷切 2.高等教育市场区隔 3.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 (五)大学教育上游体系 就Porter的观念来说,当上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时,它对下游产业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如果下游的相关产业缺乏有效应用相关产业的能力时,单靠上游业者的竞争力,并不足以形成该国在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教育的上游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国小教育、国中教育及连接高等教育的三条教育国道间的垂直整合体系。我国自民国57年来开始兴办九年国教后,在降低失学率及提高教育水准上有很大的贡献,在国民教育由政府兴办原则下,教材及师资的一元化,显示出政府的层层管制。在高中、高职方面,早期政府经建部门在「人力规划」所形成的教育管制,正反映在高中、高职生的比例,在此强制性分流教育的推动下,是由经济建设部门而非教育部主导,此管制非但无法满足社会上对进阶教育的需求,对于技职体系学生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了架构更完整的教育体系蓝图,我国正在兴建三条等值的教育国道(教育部,民86a),主要内容如下: 1.强化第一条国道:普通教育 目的:培养兼具人文素养和基础专业学能人才。 办法:(1)择地增设公立高中 (2)鼓励私人兴办大学校院 (3)增加大学录取名额 2.畅通第二条国道:技职教育 目的:培养高素质且具实用专业技术人才 办法:(1)辅导绩优专校改制技术学院附设专科部 (2)调整技术学院改制科技大学 (3)落实职业证照制度 (4)加强宣导技职教育 3.营造第三条国道:终身教育 目的:提供在职人士回流教育 办法:(1)增加在职进修名额 (2)增设推广教育学分班 (3)开设推广教育学、硕、博士班 (4)订定年资加分办法 (5)扩大入学弹性 此外,更重要的是三条育国道要能活络连接,其具体办法为:1.提供并强化交流道,转接更便捷;2.推动各级学校多元入学方案;3.加强学生生涯教育;4.师资培育多元化。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教育上游体系」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在于完整的教育国道垂直整合体系。 (六)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 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各大学「卖方市场」的优势逐渐消失,因此,大学如何经由策略规划来调整本身的组织结构、有效运用资源、提升教育品质及因应竞争者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法修正案于民国83年公布教育部与大学之关系,教育部由于过去管理者之角色,调整为监督、辅导、协助、评鉴的角色,大学许多重要运作章则则改由大学在其组织章程中规定,各校可配合学校特色及发展重点之规划,建立自己的学术特色及发展重点之规划,教育部在人事、财务及课程自主方面加以辅导落实。在政府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作为的带领下,各大学应建立远景(Vision),拟定短、中、长期的校务发展策略规划,引进全面品质管理(TQM)的概念,建立品质保证机制,来强化自我评鉴的功能,虽然目前国内较明显引入TQM观念于教学与学校行政的大学仅有淡江大学及元智大学(林公孚,民85),然而在新思潮的冲击及学校面对竞争的压力下,未来高等教育教品质提升的观念,必然是各大学努力的方向。除了上述大学教育品质的提升外,建立成熟的大学自治机能也是高等教育因应竞争及永续经营的必要条件,学校自治机能的彰显除了厘清大学内部运作及外部运作的相关规范外,并且能建立有效率的大学组织运作,遴选适当的校长及学术主管,在校务会议的监督下,校长除了履行校务经营的权力与责任外,应发挥其领导力引导大学的动态变革,为市场竞争注入更多的活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充,各校都可算是竞争者,加上未来可能进入国内高等教育市场旳外国大学,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潜在竞争者,然而竞争者多未必代表竞争力大,各大学校院应严格建立品质保证机制,促进良性的竞争及互动,高等教育竞争力方能提升。 基于上述,我国高等教育在「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关键因素所形成的策略优势有: 1.各大学建立远景、策略规划及品质保证机制 2.有效率的大学组织运作 3.各大学良性的互动及竞争 三条教育国道图以图5表示如下: ? ? ? ? ? ? ? ? ? ? ? ? ? ? ? 图5 三条教育国道图 资料来源:教改列车全民共乘,教育部,民86,台北:教育部。 二、我国高等教育之竞争策略 上述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策略优势分析,是针对大环境、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措施及各大学变革的作法,以六个关键因素进行说明,各关键因素所指陈之策略优势,或许有些正是政府与学校目前努力的目标,某些则已部份形成优势,或者已全然形成策略优势。在此种架构下,各关键要素彼此强化,且互动复杂,然而并无法说明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如果以图表示则如图6所示,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箭头表示,但并没有所谓单向关系,本研究以图6为分析架构提出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策略如下: ? ? ? ? ? ? ? ? ? ? ? 图6 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策略分析图 (一)「政府」应扮演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火车头角色 由本文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得知,教育改革成效卓著的国家中负责推动者主要仍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而首长临设审议研究机构、民间团体也同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政府」与「需求条件」、「生产因素」、「大学教育上游体系」三个关键因素的关系来说,主要扮演主导政策与参与管理的角色,而「政府」与「大学策略、结构与竞争」的关系,则仅是居于辅导或提供相关信息的角色,以利大学本身提高品质及竞争力。由上述可知,「政府」与「大学策略、结构与竞争」双向强化的关系较「政府」与其它关键因素为弱。大学自主后不管学校整体策略规划、组织结构及竞争者的互动,皆应该由学校自行掌控,政府不该涉入,仅扮演辅导角色。 (二)利用国内优越的「需求条件」启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 就我国需求条件的策略优势来说,除了国内市场需求殷切外,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市场区隔(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技术学院、多元技术学院、科技大学、开放大学、社区大学等),此外,高等教育也开始了国际化的趋势,「需求条件」与其它四个关键要素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都具有双向强化的关系。「需求条件」主要是「政府」拟订策略的主要依据,政府依「需求条件」区隔了教育市场后则成为「大学教育上游体系」中规划教育国道垂直整合体系的根据,而当升学管道日益畅通之后,「挑剔型的顾客」可能会渐渐出现,学生、家长、企业界对于大学提供的教学、研究、服务、推广日益要求品质,因此「生产因素」与「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等关键因素势必受到驱动,由上述可知,国内高等教育市场有极为优越的「需求条件」,此关键因素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提升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驱动角色。 (三)「生产因素」、「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大学教育上游体系」的双向强化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动力来源 高等教育市场开放竞争之后,各大学面临激烈竞争,「消费者」意识抬头,大学已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因此必须发展出独特的特色,持续改善教育品质及运用有限资源。「政府」在「需求条件」之下规划了一系列教育国道的垂直整合体系,在这体系之下,除了达到社会人士终生学习的理想外,重要的是各阶段教育站之间连接活络更可转接,因此除了资源共享外,师资的培育或养成更是多元化,高等教育网络的密度也日益提高。各大学依本身在教育市场上的区隔,建立师生共同的远景(Vision),进行策略规划并建立学校本身的品质保证机制,维持教师、行政人员、软硬件设备、教学…等生产因素的品质,大学自主后人事、财务的独立运作,使得组织结构需要调整,经费自筹、学术主管的任用、校长的遴选…等差异,皆使得往后的大学组运作更加独立。此外,加强与其它学校的良性竞争或策略联盟,会使得本国大学本身更具有据点优势。 (四)「生产因素」、「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大学教育上游体系」的交互作用与「政府」、「需求条件」的交互作用之良好配套(Fit)关系,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关键 在经济国际化的冲击下,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面临开放的竞争压力,因此产生了高等教育钻石体系强化的需求,上述竞争策略均探讨各关键因素间之相互强化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在进行提高品质的策略规划过程时,应该与政府教育改革的脚步一致,亦即大学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应该与政府审视高等教育需求条件后拟定的教育方针相互搭配发挥综效(Synergy),否则在竞争的市场机能运作下,不符市场需求的大学可能面临淘汰。政府当局在大学校院进行策略规划或调整组织的同时,也应担负起辅导或提供信息的角色,以达到上下均衡制宜的结果。 陆、结论与建议 衡诸各国的教育改革历程,其政府首长或教育行政机关均提出了许多的教育目标及改革作法,追求的目标均是为了教育卓越化及教育均等化。随着大学教育市场的开放扩充,各校必须追求卓越的品质及拟定竞争策略来因应竞争的压力,往后大学的经营随着人事、财务的自主化将更加偏向市场导向,而在教育品质上也会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升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然而竞争策略的提出并非易事,教育乃国家大计,考虑的问题千头万绪,本研究试图从巨观(Macro)的方向,采用Poter的钻石理论为分析架构,比较了美、英、日、澳、台五国改育改革历程,参酌大量文献及文件相关资料,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竞争策略,考虑的关键因素包含「机会」、「政府」、「需求条件」、「生产因素」、「大学教育上游体系」、「大学策略、结构及竞争」等六项,由上述关键因素策略优势的分析来探讨其间的互动关系,思考层面可以更加广泛,而非仅是站在政府政策方向拟订的市场,或是仅就大学校院提高教育品质、建立自治机能的观点来看。重点在于二者的政策及策略是否能搭配,政府是否过度干预,大学本身是否尚未察觉开放后竞争的压力。就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的观念来看,只了解部份(Parts)而不了解整体(Whole)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部份必须在整体的脉络中获得了解,系统中各部份的连结关系比单独部份更有力量,改进系统的某部份而忽略其它部份常会产生严重错误。基于此观点,本文试图就我高等教育竞争策略,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竞争策略,除了供作教育改革的参考外,也希望往后学者能针对高等教育品质或竞争力多从事研究或建言,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成为一流高等教育学府密度最高的地区,如此达到亚太教育中心的目标便指日可待。此外,后续研究者可以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为基础加以修正,提出更具体可衡量的变项、构面、指标,本研究虽然并未实施量化的研究,后续研究者可先以访谈的方式,建立命题,再发展较严谨的量表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调查,如此研究结论将较为严谨。 ? ? 参考书目 大前研一着,黄宏义译(民73)。策略家的智能。台北:长河。 大陆5大学列亚澳前50名。(民86, 11月11日) 联合晚报,3版。 天下编辑部(民86)。未来人才—脑力竞争的新趋势。台北:天下。 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休斯敦办事处文化组(民83)。目标2000年:教育美国法案。 外国高中以上学校可来台招生。(民86, 2月19日)。 联合报,1版。 吴清山,黄旭均(民84)。提升教育品质的一股新动力:谈全面教育品质管理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教育资料与研究,2,74-83。 吴韵仪(民85)。澳洲教改能力导向。天下杂志,126-130。 林公孚(民85)。基本品质理念在高等教育上的应用。质量管理月刊, 17-18。 徐南号译(民77)。日本教育改革第四期审议报告(总结)。台北:教育部。 康自立(民86)。大学与产业界的合作。大学的决策与管理。台北:台湾师范大学。 张水金译(民81)。美国2000教育策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4a)。第一期咨议报告书。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4b)。第二期咨议报告书。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5a)。第三期咨议报告书。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5b)。第四期咨议报告书。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5c)。总咨议报告书。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6a)。教改列车全民共乘。台北:作者。 教育部(民86b)。部长专题演讲台湾地区大学教育的改革。教育部公报, 270,页33。 教育部(民78)。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功能与启示。台北:作者。 陈正男和谭大纯(民86)。麦可波特钻石模式量表化之初探-以世界竞争力报导为效标。管理评论,16 (2),21-48。 汤尧(民86)。教育市场导向探讨与省思—市场模型建立与研究。教育研究信息,5 (3),74-85。 黄天中(民85)。公元2000年大学教育的危机与转机-学术国际化、应用本土化、经营行销化、发展均衡化。大学的自主与管理。台北:台湾师范大学。 杨思伟(民85)。当代比较教育研究的趋势。台北:师大书苑,13-14。 杨国德(民82)。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英国教育改革。台北:师大书苑,237-264。 杨莹(民85)。一九八八年后英国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改革动向。台北:师大书苑。 杨泽泉(民80)。政府政策与企业政策:评介Michael E. Porter(1990)“The Advantage of Nations”。成大企研学报,111-122。 钟清汉(民82)。日本教育改革与趋向,迈向二十一世纪之教育改革。台北:师大书苑。 简大为(民88)。从校园品质现况探讨全面品质管理应用于高等教育之可行策略—以辅仁大学为例,台北:辅仁大学。 Aaker, D. A. (1984). Strategic marker management. New York:Humantites Greenwood, M. S., & Gaunt, H. J. (1994).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for schools. London: Cassell. Harman, G. (1994).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pp. 28-53).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odgetts, R. (1993). Porter’s Diamond framework in a Mexican contex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33 (2), 41-54. Hofer, C. W., & Sandberg, W. R. (1987). Improving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 Some guidelines for success. American Journal or Samall Business, 11-12. Kandel, I. L. (1955). The new era in educa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Kotler, P. (1983).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5th ed.). New York: Holland. Melvin, C. A. (1991). Translating Deming’s 14 points for education. The School Administrator, 48 (9), 19-20. Murgatroyd, S. (1992). A new frame for managing school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School Organization, 12 (2), 175-200. Porter, M. E. (1990).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Free Press. Rinehart, G. (1993). Building a vision for quality education.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3, 260-268. Rinehart, J. R. (1992). Building a vision for quality education.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3, 260-267. Thomas, H. (1981).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as a method of monitoring a-level performance within institution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9(2), 103-111. Van den Bosch, Frans A J, De Man, & Ard-Pieter (1994). Government’s impact o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19 (3), 50-59. ? 审稿通过日期:200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