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学预防
自动免疫 {
被动免疫{
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一)人工自动免疫
概念:是给机体输入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
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1.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
物杀死制备而成的制剂,称为死疫苗。
种类: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乙脑、斑
疹伤寒及钩体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弱,必须多次注射,并且量要
大。但易保存。
2.活疫苗: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
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
称为活疫苗,又称减毒活疫苗。
种类: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
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强,接种量小,一般只需接种
一次。但稳定性差,不易保存。
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特点 死、强毒株 活、无毒或
弱毒
接种剂量和次

量较大,2-3

量较小,1次
保存及有效期 易保存、有
效期约 1年
不易保存、
4℃ 冰箱内数

免疫效果 较低、维持
数月 -2年
较高、维持
3-5年甚至更

3.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微生物中能刺激机体
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如
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是分离纯化乙型肝炎病毒
小球形颗粒 HbsAg而制成的。
4.合成疫苗:将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
人工合成的抗原肽结合于载体上,再加入佐剂而
制成的疫苗。得首先获得有效成分的氨基酸序列。
特点:一旦合成可大量生产,且无血源性传染的
可能性。
6.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 0.3%-0.4%甲醛处理
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即成类毒素。
种类: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5.基因工程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编码诱
导保护性免疫的抗原基因(目的基因)与载
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
生大量相应抗原,由此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
疫苗。如乙肝基因疫苗。
(一)人工被动免疫法
概念:是给机体输入抗体,使机体获得特
异性免疫力。
特点:可立即获得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
一般为 2~ 3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
常用的制剂:
1.抗毒素:抗毒素是抗细菌外毒素的抗体,常
以类毒素免疫马,取其血清后经分离纯化而成。
种类: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等。
2.丙种球蛋白:从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
血中提取制成。分别称为人血浆丙种球蛋白、胎
盘丙种球蛋白。
由于多数人已显性或隐性感染过麻疹、甲型肝炎、
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病原体,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
相应抗体。
用途:用于麻疹、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病毒
感染的应急预防和治疗。
3.其他抗体制剂
表 人工免疫的比较
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
输入物质 抗原 抗体
免疫力出现
时间 1-4周后生效
注入后立即
生效
免疫力维持
时间 数月 -数年 2-3周
用途 多用于预防 多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一)免疫增强剂:是增强、、促进和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
如细胞因子制剂、微生物制剂、多糖类
制剂和化学制剂。
(二)免疫抑制剂:是一类抑制机体免
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如抗生素、
单克隆抗体制剂、激素、烷化剂和抗代
谢药。
二、免疫治疗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或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
性结合反应,在体外可出现某种反应现象,
如沉淀、凝集等。体外的抗原抗体反应称抗
原抗体反应。
1.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 1)特异性
( 2)可逆性
( 3)比例性
( 4)阶段性: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
合,仅几秒至几分种,无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
抗原抗体反应的可见反应阶段,需几分钟至数小
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凝集反应
概念: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
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为
凝集反应。
抗原 抗体 凝集
1、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
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抗原 抗体 直接凝集
① 玻片法:定性试验,常用已知抗体测
抗原,常用于病人标本中分离出的细菌
鉴定和分型以及人类红细胞 ABO血型测
定等。
1.生理盐水
2.痢疾杆菌
1.痢疾杆菌
诊断血清
2.痢疾杆菌
② 试管法:半定量试验,多用已知抗原测抗
体,以效价表示被检血清抗体的含量。在血
清反应中,抗原抗体结合出现明显可见反应
的最大的抗血清或抗原制剂稀释度称为效价,
又称滴度。如肥大氏反应辅助诊断伤寒、副
伤寒。
2.间接凝集反应
概念:将可溶性抗原先结合于一种与免疫
无关的颗粒状载体表面,成为致敏颗粒,再
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的凝集现象。
载体颗粒:人 O型红细胞、绵羊红细胞、
乳胶颗粒等。
可溶性
抗原
载体 间接凝集抗体
反向间接凝集反应:若将抗体结
合于载体微球上检测抗原。
可溶性
抗原载体 凝集抗体 致敏载体
间接凝集抑制反应:若先将可溶性抗原与
抗体反应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免疫微球,
则因抗体与抗原已结合而消耗,就不出现
凝集现象。如临床上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应
用于妊娠早期诊断。
可溶性
抗原
载体 间接凝集抗体
不凝集(阳性) 凝集(阴性)
(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
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3.免疫标记技术
概念:是用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等
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通过检测标记物而间接地测出被测抗原或
抗体的存在与否或量的多少。
免疫酶技术
概念;是用酶标记抗体或抗抗体与标本中的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当加入酶的底物时,
则在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有色
物质。
常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简称酶标法。双抗体夹心法。
( 1)包被
( 2)加待测血清
( 3)洗涤
( 4)酶结合物
( 5)底物
( 6)终止液及显
色剂
显色(阳性)
不显色(阴性)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1,E花环形成实验
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