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是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财务会计目标与确认及计量等 。
【 教学方法与课时安排 】 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 。 本章授课时数宜安排在 2课时 。
第一节 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特性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本章测试第一节 会计与财务会计目标一,影响现代会计的社会环境二,财务会计的目标一、影响现代会计的社会环境
㈠ 现代会计与复式簿记
㈡ 与现代会计相关的社会环境
㈢ 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㈠现代会计与复式簿记一般认为,现代会计应该从复式簿记的出现算起。
关于复式簿记的起源,一般是根据已发现的账簿的所属年代来断定的,有很大的分歧:
⑴《新大英百科全书》,1340年
⑵美国的 P·H·沃尔金巴克,N·E·帝特里克和 E·I·汉森:
公元 1278至 1340年之间
⑶《改订簿记原理》,1211年
⑷《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1494年
㈡与现代会计相关的社会环境
1、现代会计与经济
2、现代会计与法律
3、现代会计与政治
4、现代会计与文化
5、现代会计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促进
㈢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20世纪 50年代以来,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1、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是以传统会计为主要内容,以提供企业外部利益主体所需的经济信息为主要任务,
使用的主要会计手段是复式记账、编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报财务会计报告等。
2、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突破了传统会计而发展起来的,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本 依托,相对独立的会计学科。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㈠西方财务会计的基本目标:
决策有用学派与经管责任学派
㈡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首先,财务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其次,财务会计应该为企业外部利益主体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最后,财务会计还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第二节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一,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而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会计报表。
㈠初次确认与再确认
㈡会计确认的标准
㈠初次确认与再确认初次确认再确认经济业务账簿信息报表信息
㈡会计确认的标准
⑴可用货币计量
1、基本的确认标准 ⑵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性
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⑴可信性
2、补充的确认标准 ⑵合法性
⑶相关性二、会计计量财务会计实际上是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的计量学科。会计确认必须与会计计量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㈠会计计量与货币计量
㈡计量尺度、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㈢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
㈠会计计量与货币计量会计计量的尺度主要是货币,会计计量的结果主要是财务信息。会计计量包括货币计量,还包括非货币计量。
㈡计量尺度、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必须通过计量尺度、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来完成。
1、计量尺度计量尺度是指衡量某事物或事项的数量关系的标准。
2、计量单位
⑴名义货币单位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又称为变动的货币单位。 不调整不同时期货币的购买力 。
⑵ 一般购买力单位即以一定时日的货币购买力(以一般物价指数近似地表示)调整不同时期的名义货币单位,从而使不同时期的货币保持在不变的计量单位上 。
总结,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较之于名义货币单位,能够反映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保持会计计量结果的可比性。
3、计量属性计量属性是指同一计量对象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表现 。
⑴历史成本 是指资产取得时、为获得该资产并使其达到有效的使用状态之前必须花费的合理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
⑵现行成本 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取得与某资产相同或类似资产时将支出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
⑶现行市价 是指在正常清算情况下销售各该项资产时可望获得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
⑷可实现净值 是指资产在正常交易过程中可望变换为非贴现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
⑸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 是指资产在正常业务进行过程中可望变换成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或该现值减去为实现这一流入所需的现金流出的现值。
㈢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在会计核算中,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前提,它决定某个数据能否当作会计事项记入账簿和列入财务会计报表,着重解决会计数据和非会计数据、簿记信息和报表信息、
本期会计信息和非本期会计信息的定性问题。
会计计量则是确认的结果,它决定已确认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如何按可信与相关的金额表现在账、表之上,着重解决财务会计中的定量问题。
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的约定,回答会计核算究竟为谁服务的问题 。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特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因清算、解散、倒闭而不复存在。
三、会计分期企业的经营是持续不断的,但人们不可能等到企业歇业时才去考核企业的经营成绩和财务状况,会人为地将企业的经营期等分为若干时间段,每一段就是一个会计期间。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逻辑扩展。
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的会计计量。
货币计量假设的第二层涵义是币值不变,或虽有变化但可以忽略不记。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特性一,资产负债表要素二,利润表要素一、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表要素是关于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是有关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要素。
㈠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㈡负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㈢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企业权益性资本的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它们的基本关系是: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利润表要素利润表要素是关于利润表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㈠收入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所发生的或 |将发生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流入,或债务的清偿。
㈡费用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是狭义意义上的费用概念。
㈢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它们的基本关系是:
收入-费用 =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关系是: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 费用)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
是我国的会计核算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规范,是对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 。 这些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根据其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不同,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下面两类:
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 要求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一,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所谓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就是会计信息质量要达到的标准,也就是什么样的会计信息可以满足财务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包括七项原则,
㈠可信性原则可信性原则,有的称为客观性原则,可靠性原则 。 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㈡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与有关使用者的决策和评价相关,也就是会计核算信息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㈢可比性原则可比性要求:( 1)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
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指标编报;( 2)会计核算方法要统一,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则是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基础。
㈣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又叫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
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
㈤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要讲求时效,要求会计处理及时进行,以便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㈥明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
简明、便于理解和使用。
㈦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主要包括资产、
收入、费用与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包括六项原则:
㈠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各该资产的历史成本入账,并在一般情况下不改变其入账价值的核算方法与程序。
㈡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收入、费用的归宿期的会计规范。确认的标准是“应收”、
“应付”。
㈢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为正确地计算企业当期损益,会计核算应当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㈣配比原则配比原则是指将每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与为取得这些收入有因果关系的成本、费用配对、比较,
以确定期间损益的会计规范。
㈤稳健原则稳健原则,又叫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
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 本章测试 】
1,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
2,选择题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⑴会计要素就是会计核算要反映的对象,也是财务会计报表构成的基本单位。 ( )
⑵会计假设,是由于其缺乏客观性及人们无法对其进行证明的会计事项。 ( )
⑶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一定是法律主体。 ( )
⑷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
⑸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的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从不同的企业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要求,后者则从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要求。 ( )
⑹持续经营,属于企业选择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 ( )
⑺谨慎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将所有的未来收益和损失都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 ( )
⑻资产,也就是财产或资金。 ( )
⑼收益性支出,就是企业发生的能与特定期间收入配比的支出。 ( )
⑽历史成本原则一般就是要按实际成本入帐,
并保持其不变,直至该资产消失止。 ( )
2、选择题
⑴以下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 )
A.购进无形资产支出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支出
D.在建工程中正常停工期内的利息支出
⑵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是 ( )
A.对每股收益按多种方式反映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存货采用历史成本计价
D.确认出售的短期投资的涨价收益。
⑶在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属于会计确认方面的原则的是( )
A.可比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
⑷下列项目中,属于本企业资产的有 ( )
A.融资租人设备 B.已订合同的货款
C.委托加工商品 D.土地使用权,
⑸资产应具备的特点有 ( )
A.有形的 B.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C.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D.可计量
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
( )
A.年度 B.季度 C.月份 D.旬
⑺货币计量假设意味着( )
A.会计上只以货币为计量尺度
B.会计上以货币计量为主
C.一般采用名义货币单位计量
D.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价值信息
⑻ ( )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分期假设
B.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C.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D.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⑼ ( )属于会计利润总额组成要素
A.年初未分配利润 B.营业利润
C.本期无法偿还的债务
D.应由仓库保管员赔偿的材料损失
⑽以下关于历史成本原则的阐述是正确的有
( )
A.资产一般按历史成本计量
B.历史成本与投资决策更相关
C.历史成本信息具有可验证性
D.取得历史成本信息的成本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