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对外开放与融入世界胡鞍钢中科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 6月 8日第十四章内容提要本章讨论的主题是分析在过去的 50年到 200
年之间,中国与世界是什么关系?中国是如何多次丧失全球化的机会的?
内容提要我们需要讨论以下问题:
我们将全球化理解为是西方主导的、或言之是在“西风压倒东风”的条件下,一国是否要参与全球化?
如果参与全球化,则该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中国实行的全球化战略的宗旨是什么、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如何使得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与发展十分重要?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开放历史的转折点?
为什么是邓小平而不是其他领导人决定对外开放?中国是如何对外开放?
如何迅速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对中国有什么收益?还有什么风险?如何趋利避害?
为什么中国要进入 WTO?加入 WTO的意义是什么?
大陆如何与港澳台经济一体化?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
是威胁论?还是贡献论?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和特点
KSG的 Rodrik认为,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限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
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的均等化。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它是指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
它被视为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的经济一体化过程,特别是通过商品贸易和资金流动。全球化定义为人类所有重要的活动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宗教的活动在多样化社会中不断一体化。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推动全球化的动力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交通成本,也减少生产要素成本,通过通讯技术经济性的利用知识与技术;
人们从全球化获得收益的强烈愿望,他们利用各种一体化的机会,如通过贸易、投资、移民、
获取知识等方式;
由于各国实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度降低国际贸易壁垒和资本流动障碍。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参与者与边缘化者地区 人均 GDP
(国际美元)
人均 GDP
(国际美元)
年平均增长(%)
1820年 1998年 1820- 1998
西欧 1232(1.85) 17921(3.14) 1.51
西欧衍生国 1201(1.80) 26146(4.58) 1.75
日本 669(1.00) 20413(3.58) 1.93
A组平均 1130(1.69) 21470(3.76) 1.67
拉丁美洲 665(1.00) 5795(1.01) 1.22
东欧和前苏联 667(1.00) 4354(0.76) 1.06
亚洲(不包括日本) 575(0.86) 2936(0.51) 0.92
非洲 418(60.3) 1368(0.24) 0.67
B组平均 573(0.86) 3102(0.55) 0.95
世界平均 667( 1.00) 5709(1.00) 1.21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从 1870年到 1914年,形成第一次全球化浪潮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和发展中国家无关,即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这次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第二次全球化是从 1945年到 1980年(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被边缘化了,他们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分享者与受益者,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参与了这次全球化,从中受益);
第三次全球化是从 1980年到现在(有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亚洲的人口大国)。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如何认识全球化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一个世纪,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够参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边缘化者”,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在 21世纪发展的主要全球背景,也是他们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从战略高度对制定恰当的经济全球化战略进行再思考。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如何认识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性要求它们必须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以尽快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民众的生活及福利水平;
为了维持高经济增长,就必须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则,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提高本国的产业竞争力,通过参与全球市场,更多地利用国外资源,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由于增长型态和增长质量的不同会导致增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其中包括地区性不平衡及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群体性不平衡;
不平衡性的日益累积将会导致不稳定。
一、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与一个国家赶超之间的关系全面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积极创造竞争优势(现在看来我们可以在彩电、
冰箱,IT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这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全球化、尽快实现经济追赶的重要发展路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20-1950年期间,闭关自守,被迫型开放,更为落伍,贸易大国的由盛而衰,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下,中国在丧权辱国的条件下被迫开放,也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外国资本控制重要经济命脉,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与西方国家趋异;闭关自守是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国力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1950-1978年期间,内源型追赶,
封闭型追赶,采取的基本方针就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建立比较完整配套的经济体系,也迟迟不愿打开国门。
第三阶段,1978年以来,外向型追赶,开放型追赶,全面开放,中国主动对西方世界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中国 0.7 1.4 1.7 1.9 1.1 2.3
日本 0.2 2.4 3.54 2.3 7.9 12.4
美国 2.0 2.5 3.7 3.6 3.0 5.0 8.2
加拿大 12.0 12.2 15.8 13.0 19.9 27.2
澳大利亚 7.4 12.8 11.2 9.1 11.2 16.9
英国 3.1 12.0 17.7 13.3 11.4 14.0 21.4
法国 1.3 4.9 8.2 8.6 7.7 15.4 22.9
西班牙 1.1 3.8 8.1 5.0 1.6 5.0 13.4
苏联 /俄国 2.9 1.6 1.3 3.8 5.1
巴西 11.8 9.5 7.1 4.0 2.6 4.7
墨西哥 3.7 10.8 14.8 3.5 2.2 6.4
印度 2.5 4.7 3.7 2.6 2.0 1.7
印尼 0.9 2.2 3.6 3.3 5.0 7.4
泰国 2.1 6.7 6.6 7.0 4.5 11.4
中国台湾省 2.5 5.2 2.5 10.2 34.4
世界 1.0 5.0 8.7 9.0 7.0 11.2 13.5
表 各国商品出口依存度( 1820-1992年) 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出口和 GDP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中国 -- 0.025 0.018 0.019 0.018 0.006 0.022
英国 0.155 0.218 0.166 0.096 0.114 0.053 0.051
德国 -- 0.120 0.162 0.105 0.038 0.108 0.108
美国 0.035 0.044 0.081 0.091 0.125 0.097 0.119
日本 -- 0.001 0.007 0.013 0.010 0.053 0.079
印度 -- 0.062 0.040 0.025 0.016 0.005 0.005
巴西 -- 0.015 0.008 0.008 0.010 0.006 0.010
各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份额( 1820-1992年)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1820 1870 1913 1929 1950 1973 1992 1998
中国 0.15 0.16 0.18 0.29 0.10 0.20 0.33
英国 3.09 2.57 2.12 1.47 1.77 1.26 1.50 1.62
德国 0.00 3.07 3.04 2.20 0.96 2.13 2.50 2.08
美国 1.93 0.51 0.43 0.40 0.46 0.44 0.60 0.59
日本 0.00 0.04 0.28 0.39 0.35 0.71 0.94 0.89
印度 0.00 0.59 0.66 0.49 0.40 0.17 0.13 0.12
巴西 0.00 2.36 1.10 0.79 0.62 0.23 0.37 0.32
各国贸易潜力指数( 1820-1998)(按不变价格计算)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中国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始终是落后的、衰落的、封闭的、闭关锁国的历史。所以我们认为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关键就在于
“开放”政策上。大家平常总是在将“改革开放”,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进行过无数次的改革,而只有在 20世纪 70年代才开始进行了真正的开放。通过这个数据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其他国家曾经比中国发展得快,以及中国为何在最近 20年发展的比较快。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历史经验教训从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潮流。近代史表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只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它就要停滞不前,就要落伍于其他先进民族和国家,就要被动挨打;它向世界开放的时间愈晚,
它的落后状态就愈明显,它所丧失的发展机会就愈多。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我们建国以来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这在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迫使我们处于隔绝、孤立状态;
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
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对外开放历史的转折点中国第一代改革战略: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面临的主题仍然是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不能搞传统的社会主义,因为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能搞资本主义。如果放弃社会主义而搞资本主义,中国必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学习资本主义不等于要搞资本主义。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有可能分裂。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与经验教训
Diag ram 1,Ch ina's Ave rage I mpo rt
Ta ri ff Rate,19 82 -200 5
0
10
20
30
40
50
60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p
erce
n
t
(
%
)
T ariff r at e T ariff r at e ( W T O)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到 2001年中国加入 WTO时,平均名义关税税率已经降低了四分之三,从 80年代早期的 56%
到 2001年的平均仅 15%。到 2005年将平均名义关税税率降到 9%。
在加入 WTO之前,中国也以同样快的步伐降低非关税壁垒。有进口配额和许可证限制的进口商品占全部进口的 5%,而十年前几乎占一半还多。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中国经济开放度
Diag r am 2,O p en n es s o f t h e Ch in es e E co n o m y,
Im p o r t s as a S h ar e o f G DP,1 99 0 - 2 00 3E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E
p
e
r
c
e
n
t
(%
)
I m p o r ts I m p o r ts & F o r e i g n A ffi l i a te s ' D o m e s ti c Sa l e s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C h i n a I n d i a J a p a n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o r l d
T r a d e (% o f GD 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 1970-2000年)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C h i n a I n d i a J a p a n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o r l d
I m p o rt s o f g o o d s a n d s e rv i c e s (% o f GD 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 1970-2000年)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0
5
10
15
20
25
30
C h i n a I n d i a J a p a n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o r l d
Ex p o rt s o f g o o d s a n d s e rv i c e s (% o f GD P)
中国贸易依存度变化( 1970-2000年)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1
0
1
2
3
4
5
6
7
C h i n a I n d i a J a p a n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o r l d
F o re i g n d ir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n e t i n f low s (% o f GD P)
中国外资依存度( 1981— 2000年)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C h i n a I n d i a J a p a n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W o r l d
F o re i g n d ire c t i n v e s t m e n t,n e t i n f low s (% o f g ro s s c a p it a l f o rm a t i o n )
中国外资依存度( 1981— 2000年)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2年
GDP增长率 10.5 9.6 8.8 7.8 8.0
外贸占 GDP比重 40.2 35.6 36.1 33.7 50.2
外贸增长率 18.7 3.2 21.4 17.1
外国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 20.2 19.9 12.1 10.1
外国投资占 GDP比重 5.4 4.3
外国投资占全国出口额比重 52.2
GDP增长率与外贸及 FDI利用情况 单位,%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我国FDI流 入的增量和存量
0.0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979-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亿美元名义F D I 增量 实际F D I 增量 实际F D I 存量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
FDI存 量和增量占总资本的比重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F D I 存量占总资本存量的比重% F D I 增量占总资本增量的比重%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中国对外开放的收益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根据其比较优势进行了结构调整,
提高了自己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引进外资和其它形式的对外交往,中国各产业都从知识外溢性中受益,从而提高了中国各产业的技术效率;
通过与外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不得不提高他们的产品质量并采取新的管理方法,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微观生产效率;
对外开放对中国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王绍光)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
全球化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全球化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建设;
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必然的选择;
全球化是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年份 外商投资企业的直接就 业创造(累计)
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创造的正规就业
(累计)
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创造的非正规就业
(累计)
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比
1990 320 66 254 3.85
1991 483 165 318 1.93
1992 600 221 379 1.71
1993 930 288 642 2.23
1994 1260 406 854 2.10
1995 1530 513 1017 1.98
1996 1800 540 1260 2.33
1997 1900 581 1319 2.27
1998 2000 587 1413 2.41
1999 2100 612.1 1487.9 2.43
2000 2200 642.2812 1557.7188 2.43
2001 2300 670.9 1629.1 2.43
FDI直接就业创造规模及构成(单位:万人)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中国基本国情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占世界总量比重超过 1/4;农业资源长期紧缺,耕地和水资源均占世界资源总量的 7%;我国石油、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比重过低,分别为
2.34%和 1.20%;资本资源相对紧缺,国内投资总额仅占世界总量的 3.4%;技术专利资源占世界比重低,1995年国际专利批准数仅占世界总数的 0.27%。
三,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与收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长,进一步提高占世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其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产业和产品,促进出口增长;
适度进口农业资源密集型产品(如粮食),积极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如石油、天然气),大量进口矿产密集型产品(如铁矿砂);积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劳动密集型能源产品(如煤炭),丰裕资源矿产品(如铅、锌、
锡等),“以资源换资源”;
四,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全球化的风险
“卡多 — 希克斯改进”
当从状态 A进入状态 B时,至少有一人受益,但没有任何人受损。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南北差距”不断拉大;
世界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和不平等;
贫富收入差距扩大;
人类发展的差距;
知识与信息差距;
大多数国家发展失败 。
四,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风险开放政策带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
生产要素输入型;(北京)
国外市场依存型;(广东)
土地利用开发型;(沿海地区及大城市)
国内市场依存型;(浙江)
体制转换渐进型;(中部地区)
开放滞后型;(西部地区)
四,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风险形成一大批利益受损者;
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后,本国的生产结构多样化程度必然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必然增加;
开放带来的结构调整和瞬间冲击都增加了他们在就业机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的风险;
单纯的经济自由化战略本身无法自动实现经济增长。各国制度框架与宏观经济环境、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方式是确保自由化战略成功的基础。
四,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如何参与全球化对中国而言,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全球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全球化”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做得更好”。中国已经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参与全球化。
五,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就是建立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就是指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能够较自由地跨越边境流动,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模式。
开放型经济目标模式的特征生产与消费国际化;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
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与国际化。
五,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加入 WTO,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从改革的阶段开始进入开放的阶段;
加入 WTO的三个阶段准备加入阶段,从 1995年到 2000年;
加入 WTO的适应阶段,是从 2000年到 2006年;
全面加入阶段;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阶段,即原轨、转轨到接轨,
其重点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五,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是贸易自由化,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实现真正“开放”,在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之间实现真正的“沟 通”。
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逐步取消各种进口商品限制,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
逐步取消各种技术进口限制,提高国内科研技术竞争力。
逐步取消对外资经营商业、贸易、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 通信、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的限制,提高国内第三产业竞争力。
逐步取消对专业人员出国和各种劳务出口的限制,鼓励人才交流与劳动力流动。
对外开放应参照国际惯例,促进国内外商品、技术、资金、人才 等公平竞争、平等竞争。
逐步向浮动汇率制过渡。
逐步向国际市场商品价格过渡。
五,中国的全球化战略中国如何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中国与东盟建立贸易自由区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六、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中国经济崛起正在改变和全球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分工;
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从,贸易小国”变为,贸易大国”,从,非受益者”变为“受益者”,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七,小结,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的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贸易国家。
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内部发展停滞不前,愈来愈成为高度闭关自守的国家,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者,加速了中国走向衰落的速度(所谓“不进则退”)。这种闭关自守的现象一直保持到 20世纪 70年代末期。
邓小平开创了中国开放的时代,这是引起中国“千年大变局”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重新崛起和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中国不仅成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而且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全球化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开放仍具有很大的风险和成本,还会引起社会进一步的不平衡和分化。
谢谢大家!
中国科学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