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建国初期到全面经济建设胡鞍钢中科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 3月 30日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讨论建国前后中国领导人如何选择新民主主义的国体,确立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他们是怎样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纲领,又是怎样选择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目标?为什么中国也选择了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优点和弊端是什么?中国的经济体系又和苏联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毛泽东时代?
内容提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经济体制的制度选择对外关系的政策选择中国领导人对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选择,
不止是个人意愿的主观选择,也是他们对各种外部挑战的不同反应,受到既定的社会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的各种客观制约,
同时也受到是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影响。
内容提要
1949- 1956年期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
1956- 1966年期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 1976年期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1978年至今是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时期内容提要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中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工业化的起步就往往越缺乏连续性,
而呈现出一种由制造业的高速成长所致的突然的大突进进程。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在其工业化进程中对工厂和大企业的强调也就越明显。
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就越强调生产资料而非消费资料的生产。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人们消费水平受到的压力就越沉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旨在增加新兴工业的资金供给并为之提供较为集中和明确完备的倡导性的指导的特殊制度因素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一个国家经济落后的程度越大,这些因素的强制性和广泛性也就越显著。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其农业也就越不可能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为成长中的工业获得一个不断扩展的工业品市场方面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创建人民共和国是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紧迫的基本任务。
“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国初期搞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的一大创新,它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人口大国如何发动现代化、推动工业化的基本问题,新民主注意的经济纲领是一个有助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已经有采用“计划经济”的想法。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毛泽东最初的构想和选择:新民主主义毛泽东在建国初期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搞统一共和国,而不实行联邦制。
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当代政治民主制度的重大创新和最大优点。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刘少奇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民主革命胜利后,还不能马上直接采取社会主义实际步骤。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
最早提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任务是搞经济建设,也是最早提出要参考中国国情、
中国的现实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制约作用,还是最早提出正确对待私营商业、确保私有财产等方面的观点。
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分歧。
一、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的选择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目标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实现“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的核心是国家工业化。
“三改”的核心是农村集体化和城市国有化,
将私有经济改造为公有经济,试图将国有经济成为经济主体。
“一化”是作为世界人口大国,重新自立于东方的国家发展目标,“三改”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体制保障。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毛泽东在建国前曾预言,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地快,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刘少奇是最先提出中国工业化发展思路的领导人。
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梁濑溟就建国之后是否立即实行工业化的争论。
毛泽东与党外人士关于工业化重点问题的争论。
1956年之后毛泽东重新认识“农、轻、重”的关系。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在二次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追赶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目标,都把工业化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为主的世界人口大国,搞工业化遇到十分尖锐的农业落后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矛盾。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中国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源中国的近代工业早在 19世纪下半叶就已出现,
但在其后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进程中,由于长期战乱和外国资本凭借着政治上的强权及经济上的侵略,大量利润源源不断地流回了资本地母国,因而我们自已地民族工业始终未能真正发展起来。到 1949年时全部产业资本总额也仅为新人民币 200亿元左右,这就是从晚清腐败政府到国民党政权留给新中国地全部工业化基础。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初始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个大国,有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亿多人口。
革命的成功使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历史上封建军阀割据的局面被彻底结束,各地区、各民族能够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往来。
内战的结束,剥削压迫阶级被打倒,使人民有着空前的建设热情和实现和平发展的渴望。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初始的选择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不利条件:
工业化的起点极低。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极端尖锐,人均耕地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已有的工业发展和农业严重脱节,二元经济结构极为明显。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初始的选择面对着这些不利条件,我们在初始工业化道路选择时,
本应考虑到下述几个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因此必须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长时期的恢复和发展,使其和工业发展水平相协调。
由于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劳动,最稀缺的资源是土地和资本,
因此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在相当长时期内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劳动就业,减轻农业剩余劳动对土地压力。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工业化的市场主要面向国内,
在工业化初期又主要依靠农业和农民提供积累。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中国、苏联、日本开始工业化时生产力水平比较项目 中国(大陆)( 1952年) 日本( 1872- 1882年) 苏联( 1926- 1928年)
1、平均 GNP(亿美元) 30.00 2.20 35.00
2、人均 GNP(美元) 50 65 240
3、人口(百万) 567 35.36 150
4、每公顷耕地人口 1.9 2 0.2
5、人均粮食产量 311 (缺) 566
6、工业品产量煤(百万吨) 53 0.6 40.1
生铁(百万吨) 1.6 0.01 3.3
粗钢(百万吨) 1.2 0 4.3
发电量(千 KW) 2850 0 1900
7、按人口平均地工业产量煤(公斤 /人) 96 17 273
生铁(公斤 /人) 2.75 0.2 22
粗钢(公斤 /人) 2.00 0 29
发电量( KW/人) 0.005 0 0.01
二、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落后国家工业化积累方式,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基本目标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改变工业的落后状况,提高国家自力更生的能力,力争从 1953年算起,经过大约 3个五年计划,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通常把 1953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视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
“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资料来源:董辅衽,1999,269
156个主要重点工程项目的部门分布重点工程项目数 占总项目数目的比重(%)
军事工业 44 28.2
冶金工业 20 12.8
化学工业 7 4.5
机械工业 24 15.4
能源工业 52 33.3
轻工业 3 1.9
总项目 156 100.0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的指标国家计划五年内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投资 248.5亿元。要求工业总产值增长 98.3%,平均每年递增 14.7%。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教育科学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人民生活有明显改善。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三、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81年),第 89页;,中国统计年鉴,( 1997年),第 404页。
各类人口增长情况( 1949— 1957年)(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教育人口 普通高校 在校生 中等学校 在校生 小学在校 生
1949 54167 5765 48402 2577.5 11.7 126.8 2439
1952 57482 7163 50319 5443.6 19.1 314.5 5110
1957 64653 9949 54704 2180.6 44.1 708.1 6428.3
1949— 57
增长率 % 2.24 7.06 1.54 13.66 18.04 23.99 12.88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过了一系列的过程。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以指令性计划为主,
带有了强烈的行政性和强制性,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国家计划直接管理企业,政府既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是其管理者。
以实物管理为主。
利益格局一元化。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国家工业计划重工业部工业经济计划各专业局专业经济计划企业计划财务计划,
基本建设计划产品分配计划供应计划产品计划劳动计划成本计划生 产 计 划重工业部计划管理内容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经济管理和决策权限过于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
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社会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
长期封闭或半封闭,不开放,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和进口替代政策。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逻辑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是从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起点的。
扭曲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体制。
传统经济体制是为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服务的。
四、模仿苏联模式时期为什么当时中国接受苏联模式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这是当时国际环境所迫和外交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
领导人强烈的“赶超”意识以及迅速发展的强烈愿望。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我国人民,它使得我们人民对于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1957年)直接照搬苏联的五年计划,但直到 1955年才被批准。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为什么要在农村搞合作社和集体化发展农业生产;最后消灭资本主义;最后消灭工农矛盾,完全巩固工农联盟。
薄一波认为搞合作社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压力的主要途径。
中国领导人把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出路寄托在走苏联集体化的道路上。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国有化运动的成果经国有化运动,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国有化运动是以强行手段剥夺私人财产(指生产资料)的形式,在中国消灭了私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经济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搞国有化的理由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进行工业化本质特征是政府必须获得强大的储蓄动员和资本动员能力。
在农村,实行工农业差价(即剪刀差),直接吸纳农业剩余,为工业资本提供新资金来源。
实行国有化的政治理由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体制,而苏联提供了现成的体制模式。
让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
五、集体化与国有化毛泽东代表的中国领导人一直力图“以苏联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薄一波对此曾解释,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自己的创造比较少,农业和商业方面好一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照搬苏联的。因为我们没有管理现代经济的经验,知识不足,经济技术落后,因为西方对中国进行封锁和禁运。
苏联已经有了近 20年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经验,他们的经济和技术,相对来说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六、中国的大跃进毛泽东“大跃进”的设想
1956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农业大跃进”的设想。
1957年毛泽东提出“超英赶美”设想。
毛泽东提出大跃进的出发点,就是要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过发达国家。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的特点高指标。
高速度。
夸大主观能动性。
大刮浮夸风,造假放各种卫星。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的特点高指标。
高速度。
夸大主观能动性。
大刮浮夸风,造假放各种卫星。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的过程经济大起( 1958—1959年)
经济增长超高速运行。
投资迅速膨胀。
职工人数急剧扩大。
经济大落( 1960—1962年)
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粮食连续减产。
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饿死约 1500万人。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
“大跃进”,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
假如没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国经济在 1958年以后的增长将不同于实际发生的。
大跃进形成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经济波动,
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十分明显。
大跃进期间不仅造成经济大起大落,而且形成严重的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六、中国的大跃进
GDP及各产业增长率和波动系数 ( %)
年份 GDP 农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 建筑业增加值
1957 5.1 3.1 11.4 -7.1
1958 21.3 0.4 53.4 50.0
1959 8.8 -15.9 29.1 5.7
1960 -0.3 -16.4 6.1 1.4
1961 -27.3 1.4 -39.0 -65.4
1962 -5.6 4.5 -13.3 23.8
1963 10.2 11.3 13.3 25.9
1964 18.3 12.9 25.6 25.6
1965 17.0 9.7 25.8 10.6
1957- 65
均值 5.28 1.22 12.49 7.83
标准差 15.05 10.77 26.59 32.24
相对差异系数 285 883 213 412
六、中国的大跃进工农业增加值及之比( 1957- 1965年)
农业增加值
(亿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工农业之比
(农业= 1.00)
1957 430.0 271.0 0.63
1958 445.9 414.5 0.93
1959 383.8 538.5 1.40
1960 340.7 568.2 1.67
1961 441.1 362.1 0.82
1962 453.1 325.4 0.72
1963 497.5 365.6 0.73
1964 559.0 461.1 0.82
1965 651.1 546.5 0.84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引起的 GDP损失 ( 1987年价格)
年份 实际值
(百万元)
模拟值
(百万元)
模拟值与实际值之比
(实际值为 1)
1957 168556 168556 1.00
1958 204304 183052 0.90
1959 222394 198794 0.89
1960 221636 215891 0.97
1961 161082 234457 1.46
1962 152090 254620 1.67
1963 167581 276518 1.65
1964 198129 300298 1.52
1965 231927 326124 1.41
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对中国 GDP增长的影响大跃进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GD
P(
19
87
年价格,百万元)
实际值模拟值六、中国的大跃进大跃进的教训轻视和低估中国国情的限制因素及其作用。
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夸大主观意识作用。
落后大国领导人强烈追赶的历史责任感。
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造成领导人急于求成、严重失误的重要原因是决策制度的严重缺陷。
七、人民公社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是毛泽东所发动和领导的又一场改革生产关系的“大跃进”。
人民公社运动高潮
1958年 8月,在全国农村掀起人民公社运动的高潮。
由于人民公社具有“一大二工”的特点,在分配制度先是了极其浓厚的小农经济式的平均主义。
大搞人民公社运动,大刮“共产风”是毛泽东试图加快社会主义、早日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二次尝试,也是最大的一次尝试。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允许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
加强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
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
大规模压缩基建投资。
降低工业发展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八、国民经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调整十年全面经济建设的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农业基本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交通运输、邮电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教育科技事业有很大发展。
谢谢大家!
中国科学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