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 1978- 1992年)
胡鞍钢中科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 5月内容提要本章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和基础上开始?它的初始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首先突破?
这一时期中国领导人都碰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的障碍?
基本评价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改革时代,主要表现为:
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国际上一、经济改革背景国际背景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
邓小平清醒的意识到对外开放则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经济改革背景经济背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率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
一、经济改革背景政治背景:拨乱反正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创伤。
思想上恢复“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政治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力排众议”要求全党地肯定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经济改革背景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改革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它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深刻的革命。
一、经济改革背景体制背景苏联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模式及特点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再分配社会资源,排斥市场机制。
在微观机制方面企业成为国家及其所属部门的“生产单位”或附属物,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备“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一、经济改革背景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与苏联体制不同之处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划管理。
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
“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生产、经营各种农作物。
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展趋势。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人均 GNP大大低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除蒙古和越南之外)。
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中国城市化率相当低下。
从人力资源方面看,1978年中国成人文盲率高达 31%。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指标 中东欧 俄罗斯 其他独联体国家和蒙古中国
( 1978年)
1、人口与收入
1980年人口(百万人) 122 149 139 1102
1990年人均 GNP (1990年美元 )
,世界银行图表集,汇率数据 2268 4110 2141 404
按实际购买力评价计算 4647 6440 4660 1000
转轨前增长率( %)( 1980- 89) 1.5 1.9 2.3 4.9
2、经济结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1991) 61 74 58 18
投资占 GDP比重( %)( 1989) 34 34 31 35
工业占 GDP比重( %)( 1989) 51 50 41 48
能源使用(每 1美元 GDP消耗的千克石油当量) 0.81 0.91 0.71 0.38
3、人力资源吉尼系数( 1989) 26 24 24 30
人口出生时的预期寿命(岁)( 1989) 71 69 70 <64
成人文盲率(%)( 1989) 3 2 2 31
人类发展指数( 1990) 0.823 0.706
4、货币与汇率指数
M2占 GDP比重( %) 53 100 75 25
1989年黑市汇率溢价 331 1828 1822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有利条件迅速的人口转变进入了人口红利期在中国农村,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的时间相对短中国领导人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务实的渐进改革路线。
中国领导人和人民选择了渐进改革的社会变革方式。
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大国之间关系的明显改善,国际环境良好。
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对峙格局,使中国在吸引国际上先进技术、资金成为可能。
中国所处的东亚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成为中国与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东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大陆发展提供了“示范模式”。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又始于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又源于
50— 60年代的农业危机,每当农业生产出现下降以及农业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时,就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承包制。
70年代末期的农村改革直接源于农业危机。但是这一改革曾经历了十分艰难和曲折的过程。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出现各种包产形式(如“包产到队”、“包产到组”、“包产到户”)都是农民的自发的制度创新,这是对合作社、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挑战与否定,而且,“包”的单位越小,农民的积极性就愈高。从经济学角度看,监督管理的信息成本就愈低,免费搭车的可能性就愈小,经济激励的程度就愈大,这种生产方式比较适合于中国农村发展阶段。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无论是中国的领导人如邓小平还是普通中国农民对“包产到户”是情有独钟,尽管这一制度创新被毛泽东个人所强制性扼杀,但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旦改革时机成熟,就会出现“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这是中国改革最初的“种子”,它存在于十分落后的农村之中,存在于亿万农民之中,也存在于变革型领导人的脑海之中。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这是一种制度记忆或体制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取自于过去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制度的直接经验是 1978年家庭责任制得以推行的一个准备性的、
隐含性的体制因素。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1976年 10月粉碎江青为首的“***”集团之后,
中国并没有立即出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呈现出徘徊、迟疑、甚至可能倒退局面。
“抓纲治国”
“农业学大寨”
“大批资本主义”
“大干社会主义”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停止在农村开展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否定了“穷过渡”的作法,强调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提出“先富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开始改变农业“以粮为纲”的政策,提出进一步发展经济作物和林业、副业、渔业等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中国农业改革的政策创新第一、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进一步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
第二、缩小农产品的统购派购范围,降低征购指标,加大农民出售农产品的自主权。
第三、开放城乡农贸市场,促进城乡贸易关系。
第四、实行了农业多样化方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第五、政府对农民“多予、少取”,让农民
“休养、生息”。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要的任务是调整党的中心工作,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城市市民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
所有这些转变都被视为“重大转变”,它已远远超出在毛泽东时代曾多次出现的暂短的政策调整或改进,也远远超过改革之初的设想和人为限制,
更大大超过同期中国城乡自由化的改革。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中国的农业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有什么改革方案的,甚至这一改革还是违反中央的决定的,是农民自发的改革,并得到党内少数人的支持。
中国的农业改革是诞生于安徽最贫穷的一个小村庄里,后来成为一场全国性的改革运动。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小岗村村民秘密起草的包干到户承包书
1 978年 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 (再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 (坐 )牢杀头也干 (甘 )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 18岁。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1979年 3月国家农业委员会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
只允许在深山偏僻山区的独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
1979年 9月,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许包产到户。
1980年 9月各地第一书记座谈会,充分肯定了农村的“双包制”(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1982年 11月,宪法,,明确规定了设立乡、镇一级政府作为我国农村的基层政府。
1983年中央 1号文件:将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的体制要有准备、有步骤地改为政社分设。”
(到 1985年春这一改革全部完成)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所谓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包产到户”。在集体所有制条件下,是集中经营,集中劳动,集中分配;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是土地为集体所有,分散劳动,直接分配。这是指将集体所有土地承包到农户;农户化为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每个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的农业税,向国家粮食
(公粮)等主要农产品和交给集体的公共提留之后,剩余部分(余粮)全归农户所有,并可以拿到市场自由出售。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以土地出租为基础,而不是以土地私有化为基础。农民还必须按国家计划所规定的要求将农产品卖给国家,而不是直接出售给市场。这反映了农业改革的最初目的是改进计划经济,而不是取代计划经济。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70年代初:乡镇企业的前身 —— 社队企业就有了一定的发展。
1979年之后:社队企业进入高速增长期。
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特点是:市场化程度提高,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规模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有效地创造就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生产成本低,经营灵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技术手段相对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产权所属相对模糊,受到当地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人为控制,“政企不分”。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发明乡镇企业的重要意义在“一国两制”城乡分割条件下,在农村地区发动工业化、推动工业化,通过加入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市场分工与竞争,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分工水平,
促进了专业化和商品化,加速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与城市经济联系,提高非农经济收入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农村改革:
从“学大寨”到“家庭承包制”
中国的农村改革:穷人受益的最成功的改革首先,农村人均收入高增长其次,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第三,城乡军民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呈大幅度下降趋势第四,农村乡镇企业创造了大量新增就业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不同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更为复杂、更为困难,经历了一个先是以改革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后是以脱离和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首先,在改革初期领导人把“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经济发展的失败主要归咎于前几十年思想激进的经济战略和政策,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本身的欠缺。
因而经济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中国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而不是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
其次,在改革初期领导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但是解决这一弊端的基本思路仍然是“下放权力”,后来又发展为“放权让利”,这与毛泽东在 50-70年代的改革做法比较接近。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1、初期的改革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了以企业为基础的改革试验,但大都是在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补充和完善这一基本框架下进行的。
首先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
其次是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再有就是鼓励企业横向联合,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经济学家缺乏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思考和批判,绝大部分理论论著都是对新兴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作解释而已,
缺乏大胆的探索和理论创新。只有孙冶方,顾准是极个别的“叛逆者”。
1956年,孙冶方就坚持把社会主义计划建立在成本核算和价值规律之上 。
1957年,顾准主张计划不能代替市场,计划应当是预测的,而不是许多个别计划的综合 。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78年 10月,胡乔木提出第一是按,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律,办事,第二才是按价值规律办事 。
孙冶方不同意把价值规律放在次要地位的说法,
认为,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刘国光也认为,所谓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就是利用价值规律来管理经济。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79年 4月,胡培兆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79年,邓立群在,财贸战线,第 11期发表文章,主张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
1979年 11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 。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0年,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的文件,指出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1981年 12月,陈云提出,我们国家是计划经济,
工业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仍要以计划经济为主,。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2年 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 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 个体经济要适当发展,
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1984年 9月,赵紫阳向四位常委建议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概括为四点:
( 1)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 2)个体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1984年 9月,赵紫阳向四位常委建议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概括为四点:
( 3)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在当前和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的方针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
( 4)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沿用 …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第一个观点首先肯定了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与十二大报告相对一致,没有违背十二大报告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基本原则。
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可以减少争议,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赞同和拥护。
这种策略成为不断修正原有改革目标,确立新的目标的惯行做法。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第二个观点肯定公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与主导作用。
承认、允许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肯定了他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辅助作用。
也是所有制和经济结构的双轨制,在原有的单一的经济成分之外引入新的经济成分。
在后来 90年代末期,当非公有经济比重已超过公有经济时,所谓,辅助作用,又改为,重要组成部分,。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第三个观点对计划经济的含义与内容作了重新的,修正,和界定。
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初期的主要做法,即不断地缩小指令性计划,不断地扩大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并存的格局。第一种占主导地位,却在不断地缩小范围。而后两者,范围却在不断地扩大。
中国采取了双轨制的做法,不是从计划一步跨越市场,而是中间引入了指导性计划。
四、城市改革:
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
2.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第四个观点是一个新观点。
取代了原有的主流观点,即,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肯定了孙冶方坚持多年的,价值规律第一,的观点。
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所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重点和基础不是,有计划,,而是,商品经济,,实质就是市场经济。
五,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早期的改革主要是处理计划经济体制下激励不足的问题,这涉及到三大关系: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五,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改变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成为具有一定权力和义务的法人。
改变大锅饭的模式,改变终身制。通过改革工资制度和劳动制度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五,80年代中期的改革实践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其他改革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发展目标的转变两代发展战略:第一代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所提出的追赶战略。
第二代是由邓小平提出的追赶战略,以富民和强国为主要目标 。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发展目标的转变
1978年 3月,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提,超英赶美,的口号。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宣布:,一个新的跃进形势已经来到了,。
1979年,邓小平首次明确了中国到二十世纪末的目标是实现,小康,的目标。
1982年 10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小康水平,的目标。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发展模式和方针的转变传统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 2)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政策;( 3)突出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采取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路线;
( 4)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资本积累和工业优先发展;( 5)以扩大外延式生产为主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投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发展模式和方针的转变在处理工业和农业关系上,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上,强调发展轻工业,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变动;在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上,
实行适度积累,提高消费比率;在处理城乡关系上,把农村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先农村,
后城市,。
六、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调整发展政策的调整例如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尽管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出现高增长,但也伴随着多次经济增长的起落、多次的高通货膨胀、以及多次被迫的重大经济调整。
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看,1977- 1991年期间有三次经济增长高峰,分别在 1978年,1984
年,1988年;有三次经济增长的低谷,分别为
1981年,1986年,1989- 1990年。通货膨胀有三次高峰,分别是 1979年,1985年,1989年;
通货膨胀也有三次低谷,分别是 1978年,1983
年,1991年。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1 9 7 7 ——1 9 9 1 经济增长与波动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
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第一次经济波动,1977- 1983年的,洋跃进,与经济调整 。
第二次经济过热,1984- 1986年 。 突出的问题是投资膨胀与消费膨胀 。
第三次经济过热,1987- 1991年 。 重点实行紧缩政策,抑止供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 。 实行,软着陆,的思想,放弃经济紧缩政策,放松银行贷款发放 。
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
1988年物价上升情况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时期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差异系数
1953—— 2003 8.0 7.7 21.3 -27.3 96.3
1953—— 1957 9.3 5.5 15.6 4.2 59.1
1958—— 1966 5.8 14.2 21.3 -27.3 244.8
1966—— 1977 6.1 7.7 19.4 -5.7 126.2
1977—— 1991 9.1 3.2 15.0 3.8 35.2
1991—— 2003 9.7 2.3 14.2 7.1 23.7
1953—— 1977 6.5 10.5 21.3 -27.3 161.5
1978—— 2003 9.5 2.9 15.0 3.8 30.5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分析七、经济波动与经济调整时期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差异系数
1953—— 2002 15.8 25.3 84.5 -62.5 160.1
1953—— 1957 15.4 26.0 52.8 -5.9 168.8
1958—— 1966 16.0 38.7 84.5 -62.5 241.9
1966—— 1977 10.5 25.2 62.9 -26.3 240.0
1977—— 1991 15.1 12.2 38.8 -7.2 80.8
1991—— 2002 21.7 16.5 61.8 5.1 76.0
1953—— 1977 13.2 33.1 84.5 -62.5 250.8
1978—— 2002 18.3 14.7 61.8 -7.2 80.3
中国投资增长波动分析八、政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领导人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
不断探索的过程。
邓小平谈到,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党内确实存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
邓小平指出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
邓小平提出对外经济开放就是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
八、政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目标邓小平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三条标准。一是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是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三是在组织上造就比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邓小平提到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
赵紫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
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短期的改革目标是建立有利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八、政治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邓小平提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民主化。
党的重大会议的召开开始制度化。
党的民主生活制度化。
推动干部队伍包括党的领导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
八、政治改革表 1,中央领导人平均年龄(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单位:岁十二大
( 1982年)
十三大
( 1987年)
十四大
( 1992年)
十五大
( 1997年)
政治局常委 73.8 63.6 63.4 65.1
政治局委员 71.8 64 61.9 62.9
书记处书记 63.7 56.2 59.3 62.9
资料来源:引自郑永年( 2002年)
八、政治改革政治改革的局限性认识的局限性制度改进的局限性政治改革的波折第一次是 1980年 8月,邓小平,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一文,这篇文章是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并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
第二轮政治改革是 1986年 9- 11月份邓小平再次讨论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标志。
谢谢大家!
中国科学院 —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