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与道德
第一节 宗教与道德的起源
? 所谓道德天赋,无论就哪一种形式的而言,
既然是先天而有,便不应受后天环境和时空
差异的影响,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就应该具
有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普遍
必然性。既然这种普通必然性与经验事实相
矛盾,道德天赋论当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神
学的虚构。
一、道德神启说解析
摩西
? 所谓道德天赋,无论就哪一种形式的而言,
既然是先天而有,便不应受后天环境和时空
差异的影响,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就应该具
有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普遍
必然性。既然这种普通必然性与经验事实相
矛盾,道德天赋论当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神
学的虚构。
孔子
二、启蒙思想家对道德源泉问题的探索
? 戴震实质上是把人的, 怀生畏死, 欲望当做
道德的出发点和各种道德规范的基础,否定
了任何神启或天赋的作用。
? 费尔巴哈深刻指出:道德本质上是人与人之
间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本质内容必然涉及人
和人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论道德的产生及其源泉
?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宗教与道德都
是社会意识和一种,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二者的共同源泉。宗教是
以幻想的超人间形式来表现现实世界中支配
人们日常生活异己力量;道德伦理观念则是
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
形式来调节和维系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
? 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
础的更高层次的上层
建筑,它在原始社会
中产生,远在道德意
识之后。
第二节 宗教与道德的保证
一、道德的真正保证不是宗教,而是社会的人际关系
既然社会道德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反映,
人的道德行为也就受这种客观的社会关系的
制约。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于其赖以产生和
在在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需要的时候,就会
受到社会舆论以及个人也他人、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整个社会的社会关系上的互相制约发
挥监督和保证作用的。
二、宗教“保证”道德的历史作用和消极影响
?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旧时代的社会结构
中,人的社会关系对道德的监督和保证常常
是自发的、不充分的,宗教便因之而有了在
道德领域发挥其作用和影响的余地。它把社
会道德宣布为神圣的诫命和死后奖罚的标准,
用宗教神秘主义的恐惧心加强了善男信女尊
奉道德诫命的必要感。就此而言,宗教对社
会道德在历史上确曾起过维护、监督和保证
的作用。
宗教用神的奖惩、诱
之以富贵、吓之以灾祸,
即使能使善男信女的行
为客观上符合于社会道
德的要求,但对培养和
发展人们的良善的道德
意识,却有不容忽视的
消极作用。
第三节 宗教与礼仪
一、宗教道德的性质及其与世俗道德的原则
? 所谓, 世俗道德,,就是以感性的人-人世
俗关系为基础,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适合于
人--世俗关系要求的规范和准则。
? 所谓, 宗教道德,,就是以非感性的人-神
宗教关系为直接根据,适应信仰者与信仰对
象的关系的行为,使之适合于人-神关系要
求的规范和作用。
? 各种宗教体系所谓的道德,事实上有两个组成部分:
? 一是涉及人-神关系的行为规范,如对该宗教神灵
的信仰、敬畏和爱;与崇拜神灵的宗教生活有关的
宗教禁忌和戒律,等等。以犹太教、基督教的, 十
诫, 为例,则崇拜惟一上帝耶和华,不可制造和崇
拜别神,不可妄称主名,须守安息日为圣日等条属
之,这一部分是典型的宗教道德。
? 二是涉及人,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
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
财物等规定属之。
? 这一部分道德诫命本质上是反映人-人社会
关系的社会道德,不属于宗教道德范畴,而
是把世俗道德神圣化。
二、宗教道德的社会意义
? 宗教道德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讲人对神的信仰、虔诚、
敬畏、顺从和爱,与人事无关,但宗教所崇奉的神,
其神性却是社会的人赋予它的。各种宗教体系在教
义上如何规定神的权力和道德属性,要求善男信女
服从神的什么性质的诫命,却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
人-人社会关系的性质来决定的。一当人-人社会
关系发生变化,它或迟或早总会在人-神关系中反
映出来,改变宗教道德规范的具体含义以适应人际
关系的演变。
三、宗教道德与人道主义
? 宗教家、神学家以及其他附属于宗教神学的伦理学
家为了强调宗教的道德功能,常常把宗教道德和人
道主义道德等同起来,说什么神的一切作为都充满
了对人的爱,宗教的博爱意味着对一切人的爱,所
以宗教和宗教道德乃是人道主义道德的基础。
? 把人-神关系说成是神对人的家,实际上既不符合
于人-神关系的本质,也不符合宗教史上的基本事
实。
四、宗教道德与禁欲主义
? 宗教导致禁欲主义的原因大致有三:
? 首先,宗教为了拨动善男信女的感情,往往
把世界二重化。
? 其次,宗教一般多是精神-物质、灵魂-肉
体的二元论来解释个人在道德上的原因。
? 再次,在人-神宗教关系中,人要求得自己
的解脱和升天堂的权利,就要取媚于神,方
法之一就是禁欲苦行。
第四节 宗教在历史上对道德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中的宗教与道德
第一,崇拜共同的氏族祖先,加强氏族
集团的血缘关系。
第二,神作为道德的监护人和立法者而
对原始社会的道德发生影响。
第三,原始宗教的神判法在维系社会伦
理关系中的作用。
成年礼
二、阶级社会中宗教对于道德的影响
?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传统宗教
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
? 宗教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统治阶级伦理原则
和道德规范的神圣化和宗教化,其社会作用
无非是把加于被统治人民身上的镣铐饰以神
圣的花朵。
三、我国历史上的宗教与道德
? 我国古代社会自进入到奴隶时代以后,宗教
崇拜的基本内容是天帝崇拜与祖先崇拜,其
作用是加强和维护宗法奴隶制社会秩序。
? 过渡到封建制社会以后,传统宗教的, 天,
成了封建帝王的上帝,,天命, 的性质和内
容,本质上维护以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君
臣、父子、夫妻等人-社会关系和封建统治
阶级的利益。
四、佛教与道德
? 佛教修行的最后目的是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
涅槃世界。为了能涅槃成佛,佛教除了有一
套修行的理论和方法以外,还规定了一套行
为规范和善行标准,集中反映为, 戒集, 。
? 众生平等、皆可成佛、大慈大悲、忍辱无争
五、基督教与道德
? 第一,爱主。
? 第二,顺从。
? 第三,忍恶勿抗。
? 第四,爱人如己。
六、伊斯兰教与道德
? 第一,崇拜真主。
? 第二,关于人-人社
会关系方面的道德要
求。
第一节 宗教与道德的起源
? 所谓道德天赋,无论就哪一种形式的而言,
既然是先天而有,便不应受后天环境和时空
差异的影响,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就应该具
有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普遍
必然性。既然这种普通必然性与经验事实相
矛盾,道德天赋论当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神
学的虚构。
一、道德神启说解析
摩西
? 所谓道德天赋,无论就哪一种形式的而言,
既然是先天而有,便不应受后天环境和时空
差异的影响,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就应该具
有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普遍
必然性。既然这种普通必然性与经验事实相
矛盾,道德天赋论当然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神
学的虚构。
孔子
二、启蒙思想家对道德源泉问题的探索
? 戴震实质上是把人的, 怀生畏死, 欲望当做
道德的出发点和各种道德规范的基础,否定
了任何神启或天赋的作用。
? 费尔巴哈深刻指出:道德本质上是人与人之
间的行为规范,道德的本质内容必然涉及人
和人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论道德的产生及其源泉
?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来,宗教与道德都
是社会意识和一种,同属上层建筑的范畴。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二者的共同源泉。宗教是
以幻想的超人间形式来表现现实世界中支配
人们日常生活异己力量;道德伦理观念则是
以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所表现的行为规范的
形式来调节和维系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
? 宗教作为远离经济基
础的更高层次的上层
建筑,它在原始社会
中产生,远在道德意
识之后。
第二节 宗教与道德的保证
一、道德的真正保证不是宗教,而是社会的人际关系
既然社会道德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反映,
人的道德行为也就受这种客观的社会关系的
制约。当人的道德行为符合于其赖以产生和
在在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需要的时候,就会
受到社会舆论以及个人也他人、个人与集体、
个人与整个社会的社会关系上的互相制约发
挥监督和保证作用的。
二、宗教“保证”道德的历史作用和消极影响
?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旧时代的社会结构
中,人的社会关系对道德的监督和保证常常
是自发的、不充分的,宗教便因之而有了在
道德领域发挥其作用和影响的余地。它把社
会道德宣布为神圣的诫命和死后奖罚的标准,
用宗教神秘主义的恐惧心加强了善男信女尊
奉道德诫命的必要感。就此而言,宗教对社
会道德在历史上确曾起过维护、监督和保证
的作用。
宗教用神的奖惩、诱
之以富贵、吓之以灾祸,
即使能使善男信女的行
为客观上符合于社会道
德的要求,但对培养和
发展人们的良善的道德
意识,却有不容忽视的
消极作用。
第三节 宗教与礼仪
一、宗教道德的性质及其与世俗道德的原则
? 所谓, 世俗道德,,就是以感性的人-人世
俗关系为基础,调整人们的行为使之适合于
人--世俗关系要求的规范和准则。
? 所谓, 宗教道德,,就是以非感性的人-神
宗教关系为直接根据,适应信仰者与信仰对
象的关系的行为,使之适合于人-神关系要
求的规范和作用。
? 各种宗教体系所谓的道德,事实上有两个组成部分:
? 一是涉及人-神关系的行为规范,如对该宗教神灵
的信仰、敬畏和爱;与崇拜神灵的宗教生活有关的
宗教禁忌和戒律,等等。以犹太教、基督教的, 十
诫, 为例,则崇拜惟一上帝耶和华,不可制造和崇
拜别神,不可妄称主名,须守安息日为圣日等条属
之,这一部分是典型的宗教道德。
? 二是涉及人,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
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
财物等规定属之。
? 这一部分道德诫命本质上是反映人-人社会
关系的社会道德,不属于宗教道德范畴,而
是把世俗道德神圣化。
二、宗教道德的社会意义
? 宗教道德的具体内容主要是讲人对神的信仰、虔诚、
敬畏、顺从和爱,与人事无关,但宗教所崇奉的神,
其神性却是社会的人赋予它的。各种宗教体系在教
义上如何规定神的权力和道德属性,要求善男信女
服从神的什么性质的诫命,却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
人-人社会关系的性质来决定的。一当人-人社会
关系发生变化,它或迟或早总会在人-神关系中反
映出来,改变宗教道德规范的具体含义以适应人际
关系的演变。
三、宗教道德与人道主义
? 宗教家、神学家以及其他附属于宗教神学的伦理学
家为了强调宗教的道德功能,常常把宗教道德和人
道主义道德等同起来,说什么神的一切作为都充满
了对人的爱,宗教的博爱意味着对一切人的爱,所
以宗教和宗教道德乃是人道主义道德的基础。
? 把人-神关系说成是神对人的家,实际上既不符合
于人-神关系的本质,也不符合宗教史上的基本事
实。
四、宗教道德与禁欲主义
? 宗教导致禁欲主义的原因大致有三:
? 首先,宗教为了拨动善男信女的感情,往往
把世界二重化。
? 其次,宗教一般多是精神-物质、灵魂-肉
体的二元论来解释个人在道德上的原因。
? 再次,在人-神宗教关系中,人要求得自己
的解脱和升天堂的权利,就要取媚于神,方
法之一就是禁欲苦行。
第四节 宗教在历史上对道德的影响
一、原始社会中的宗教与道德
第一,崇拜共同的氏族祖先,加强氏族
集团的血缘关系。
第二,神作为道德的监护人和立法者而
对原始社会的道德发生影响。
第三,原始宗教的神判法在维系社会伦
理关系中的作用。
成年礼
二、阶级社会中宗教对于道德的影响
?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传统宗教
为自己的阶级利益服务。
? 宗教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统治阶级伦理原则
和道德规范的神圣化和宗教化,其社会作用
无非是把加于被统治人民身上的镣铐饰以神
圣的花朵。
三、我国历史上的宗教与道德
? 我国古代社会自进入到奴隶时代以后,宗教
崇拜的基本内容是天帝崇拜与祖先崇拜,其
作用是加强和维护宗法奴隶制社会秩序。
? 过渡到封建制社会以后,传统宗教的, 天,
成了封建帝王的上帝,,天命, 的性质和内
容,本质上维护以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君
臣、父子、夫妻等人-社会关系和封建统治
阶级的利益。
四、佛教与道德
? 佛教修行的最后目的是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
涅槃世界。为了能涅槃成佛,佛教除了有一
套修行的理论和方法以外,还规定了一套行
为规范和善行标准,集中反映为, 戒集, 。
? 众生平等、皆可成佛、大慈大悲、忍辱无争
五、基督教与道德
? 第一,爱主。
? 第二,顺从。
? 第三,忍恶勿抗。
? 第四,爱人如己。
六、伊斯兰教与道德
? 第一,崇拜真主。
? 第二,关于人-人社
会关系方面的道德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