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词汇学 吉 仕 梅 2004年10--11月 第四章 词 汇 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是研究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词义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古代汉语词汇学部分既是学习的难点,又是重点。学习是时要注意掌握常用词,常用词以实词为主;除此以外,要勤查工具书。古代汉语词汇学虽然很重要,但在整个古汉语的研究中,是很薄弱的。总的说来,其研究方法陈旧,没有一套很完善的专著,有的书虽然引用了西方语言学理论,特别是引用了现代语义学的术语,如义位、义素、语义场等,但还不能把它们彻底地贯穿于词汇研究中,还显得有些囫囵吞枣。教学中尽量避免太多的新名词,紧密结合古书实际,以期达到帮助大家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的目的。 参考书目: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引论》、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教学内容: 1.字和词 2.单音词和复音词 3.词汇的发展 4.古今词义的异同 5.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6.同义词 7.典故性语词 第一节 字和词 研究古汉语词汇,首先就得从字谈起。在传统语言学中,字和词的区分是不大严格的。传统语言学家所谓的字,往往就是词,而实际上字和词之间并不能划等号。 字和词的区别:简单地说,字是记录词的书写符号,而词是音、义结合的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因此,字和词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在文言中,大多数情况是: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左传·庄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七个字就是七个词。但有的时候,一个汉字记录的只是词的一个语素,如“朋友”。有时一个汉字只记录词中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如“蟋蟀”。 在一般情况下,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在造字之初一般是一词造一字,一字记一词,字、词对应较整齐。但是在汉字和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异字同词和异词同字的现象。 异词同字:同一个字,可以代表几个意义毫无关系的词。如同形字、假借字、通假字(记录本字和通假字)。 同形字,如: 怕:①(bó):恬淡、淡泊。司马相如《子虚赋》:“怕乎无为,憺乎自持。”(dàn恬静,清静)《说文》:“怕,无为也。”这个词后来用“泊”字表示。②(pà)害怕,惧怕。元稹《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醜①形容词,相貌难看。《西门豹治邺》:“呼河伯妇来,视其好醜” ②名词,类。《尔雅·释鸟》:“凫,雁醜。” 刀:①本义是一种兵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于安平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②小船。《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后来又专造一个“舠”表小船。吴均《赠王桂阳》:“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夫: ①成年男子。贾谊《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假借为②指示代词“那”。《战国策·齐策四》:“乃歌乎长铗归来者也。”③句末语气词,《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表感叹语气。 耐:①从而(颊毛)从寸(表法度)。剃除胡须,古代一种轻刑。《后汉书·陈宠传》:“今律令死刑六百二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②通“能”。《论衡·率性》:“所以耐取火者,摩拭之所致也。” 异字同词:同一个词可以采用不同的书写形式。如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期”,表示“周”义,期年、期月,也可用“朞”。记录“背叛”义可用“叛”,有时也可用“畔”。“娶妻”这个意义,可用“取”,也可用“娶”。表“抵押”的“质”,可用“質”,也可用“质”。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古代汉语中字和词是有区别的。学习古代汉语词汇学,是以词为单位而不是字。 注意:古代的注释书、字书、韵书所说的“字”实际上指的是词,如“虚字”、“连绵字”实际是虚词、连绵词。而说“词”“辞”时则专指虚词。 =表音符号(联绵词的组成部分) 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 =词 第二节 单音词和复音词 一、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 所谓单音词,是指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言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单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占优势,特别是在先秦汉语里这一点尤其明显。据统计,《诗经》中单音词占90.3%,《左传》89%,《史记》、《尔雅》占用80%。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一般词汇中,复音词却占了80%左右。古代汉语中单音词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频率远比复音词高。 古汉语词汇主要由单音词构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一)汉字的特点 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节的方块汉字作为表达意义的符号,而汉字又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具有极大的独立性,这为单音词的产生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可以说,古汉语单音词占主导地位,是古汉语词汇与作为表意符号的汉字的单音节、表意性、独立性等特点相适应的必然结果。 (二)书写条件 我们知道,上古时代的书写条件是相当困难的。在纸张发明以前,古人是怎样书写的呢?最初是把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些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就是那个时代的“书籍”。稍后,古人发明了简札,把字刻在竹简和木札上(至发明笔墨后,才改用笔墨书写),再串联起来成为“书”。这样的书写条件,当然就要求文字越简单越好。因此,古人在写文章时,总是力求用最少的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单音词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因而在古汉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就非常大。 (三)书面语与口语分离 古人写的文章是当时的书面语,书面语主要是供人看的,与口语差别较大。我们很难想象,古人说的话就跟他们写的文章一样简略。比较合乎情理的结论应该是:古代书面语与口语是分离的。古汉语书面语虽然以口语为基础,但却有许多与口语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突出。口语则成为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它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紧密相关。当然口语的发展也不断地影响着书面语的发展,但始终未能像现代汉语一样与书面语逐渐合流。书面语作为古代汉语的正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而口语反而长期被人们忽略。虽然偶尔有一两部作品记录了口语,但与书面语比较起来,那就微不足道了。我们所讲的古代汉语,实际上只是古代汉语书面语,并不包括口语。古汉语书面语与口语有许多差别,如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但主要差别在于词型,书面语以单音词为主,口语以复音词为主。因此,书面语与口语的分离是造成古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单音词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占优势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一般来说,古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难怪古人往往是字词不分。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注意不要以今天的双音词去误解古代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或其他结构。(正由于单音词占优势,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难怪古人会字词不分)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春秋·内篇·杂说下》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长恨歌》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汉书·霍光传》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易经·丰卦》 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 《韩非子·存韩》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荀子·解蔽》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荀子·王制》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卦》 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 《韩非子·外左上》 故圣人以身体之。 《淮南子·汜论》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蔺列传》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诗·齐风·东方未明》 当然,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一部分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古代两个经常连用的单音词,有的很早就成为一个复音词,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如“地方”,在古代就成为一个复音词,表示“领域”“区域面积”的意思,《管子·地势》:“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地方甚大。”“当时”在古代作为一个复音词使用,其意义和现代的“当时”相同,《孙子·作战》:“虽当时有用兵之术,不能防其后患。”同样两个字,在古书中有时是一个复音词,有时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两者意义不同,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分辨清楚。 二、复音词 复音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主要优势,但单音词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造成过多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影响交际。因此单音词必须向复音词发展。同时,单音词构成能力强,演变为复音词也就有了可能。事实上,在两汉时期,复音词就逐渐多了起来,有的词在先秦时是单音词,《左传·隐公元年》:“于是缮甲兵,具卒乘”。《左传·僖公四年》:“君梦齐姜。”在汉代就变为双音词。《史记·郑世家》:“段至京,缮治甲兵。”《史记·晋世家》:“君梦见齐姜。”唐宋以来,新词的产生就以双音词为主了。 关于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学术界有争论: 1980年6月出版的王力《汉语史稿》中册:“汉语复音化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是语音的简化;第二是外语的吸收。” 黄志强、杨剑桥《论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90年5期《人大复印资料》)指出:上古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复辅音声母(中古不同声母的汉字在谐声时代能够使用同一声符,如“各(k-):洛(l-)”、“剥(p-)、录(l-)”˙k l、˙p l。上古有相当一批阴声韵字也具有辅音韵尾-b、-d等。因此由于具有大量的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所以上古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复杂。从西周、春秋一直到东汉乃至魏晋,是汉语语音大为简化的时期,复辅音声母逐渐丧失殆尽,具有辅音韵尾的阴声韵字也脱落韵尾。语音的剧烈变化,必然影响交际,要求运用其他手段补偿。但是语音的简化只是词汇复音化的最重要的外部原因。 汉语词汇复音化的重要的内在原因是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首先是词汇量的迅猛增长。西周、春秋时期社会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词汇必须极大地丰富起来。而一种语言的声韵系统再复杂,音节的数量毕竟有限,在词汇量激增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词汇的单音节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汉语词汇向双音节、多音节的方向发展已是势在必行。荀子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指出:“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这是对当时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深刻描写。汉代以后的训诂家不再象《尔雅》那样主要以单音词训释单音词,而是经常采用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训释单音词,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其次,词汇系统本身的急剧发展还表现在词义的发展上。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多义词的产生。过多的单音多义词的存在势必影响交际。汉语双音词比单音词表义精确、明晰。一个单音词有多个词义,一旦进入复音词中其意义也就单一了。因此为了明确表义,也促使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苏新春《汉语双音词化的根据和动因》(9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 皮鸿鸣《汉语词汇双音化演变的性质和意义》(92年1期《古汉语研究》)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等都谈到词汇双音化的原因。 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单音词一方面从古到今一直作为能独立运用的单音词出现,而另一方面它们又作为复音词中合成词的一个语素出现;有的还可以作为单纯词的一个音节出现。 古代汉语复音词的类别: (一)单纯词(单纯复音词) 只由一个语素组成的复音词。 组成单纯复音词的每一个字只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任何意义,只有两个(或多个)音节合起来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 1、联绵词 两个字合起来成为一个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这种词叫连绵词。有的书又称为“联绵字”、“连语”、“骈(并列、对偶)语”、“骈字”。王国维说它是“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 联绵词可分为: ①双声连绵词 古声母相同或相近而意义单纯的联绵词。 今太子肤色靡曼。 枚乘《七发》 靡曼皓齿。 《吕氏春秋·本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又如:参差、栗烈、蜘蹰、流离、倜傥、恍惚、邂逅、鸳鸯、憔悴、唐突、踌躇、踊跃、浩瀚。 ②叠韵连绵词 古韵母相同或相近而意义单纯的联绵词。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孟·梁上》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摇于门。 《礼记·檀弓上》 《释文》:“逍摇本又作逍遥” 逍遥,“宵”部。 又如:绸缪(、侏儒(朱儒)、扶疏(踈)、窈窕、逶迤、逡巡、差池、望羊、崔嵬 、仓皇、徘徊、荒唐、朦胧、婆娑、须臾、芍药。 ③双声迭韵连绵词 古声、韵相同或相近而意义单纯的连绵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周南·关雎》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缱绻从公,无通外内。 《左传·昭25年》 优游尔休矣。 《诗经·大雅·卷阿》 又如:间关(婉转)、绵蛮(小鸟的样子)、蔽芾 ④非双声叠韵 古音无任何关系而意义单纯的连绵词。 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 《孟子·万章上》 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诗·秦风·权舆》 又如;科斗(蝌斗)、滂沱、颠沛、狼藉、芙蓉、葡萄、扶摇等。 学习连绵词时应注意: ①绝大多数联绵词是双声叠韵,但并非双声叠韵的复音词都是联绵词。 双声:亲戚、将军 叠韵:刚强、人伦 上四词都可以拆开,各以其语素义进入该词。 ②判断联绵词的声韵必须以上古音为准。 蟋蟀,今非双声,但古音同为“心”母字 芣苢,今非叠韵,但上古音同为“之”部字。 ③联绵词的每个字与所表示的意义无关,因此不能拆开分析。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有的本来都没有意义,联缀在一起,才成为一个语素,表示一种意义,如“葡萄”、“徘徊”等;有的分开来虽然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单音词,各有意义,但当它们联缀在一起组成联绵词时,就只代表两个没有意义的音节,成了一个新词,表示一种新的意义,如“依稀”、“从容”等。因此,联绵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实际上是只有一个语素的单纯词,是不能把两个字拆开来加以分析和理解的。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庄子·秋水》 “望洋”若理解为“望着海洋”,似乎也通,但这个词在它书中又作“望羊”、“望阳”、“盳(盲的异体字)羊”。如果拆开理解,则五花八门。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洋”在宋以后才有“海洋”义,在先秦没有称海为洋的说法。由于有人将“望洋”理解为“望着海洋”,于是产生了成语“望洋兴叹”。“望洋”“阳”部,叠韵连绵词,仰视貌。旋,改变。面目,态度。若,海神名。抬起头对海神若叹息说。 将连绵词拆开分析的情况古已有之 犹豫:“餘”母双声,拿不定主意。 《颜氏家训·书证》:“《尸子》曰:‘五尺犬为犹。’《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超越)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此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故谓不决为犹豫。” 《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诗·周南·关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郑笺:“卧而不周曰辗。”朱熹《诗集传》:“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史记·项羽本纪》 张守节《史记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开张易旧处”不可解。其实“辟易”是叠韵,“锡”部,义即“倒退”。 何为首鼠两端?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裴駰《史记集解》:“首鼠,一前一却也。”老鼠的头时伸时缩。其实,“首鼠”又作“首施”“首摄”,皆“清”母双声,指进退不定,迟疑不决,瞻前顾后。近人朱起凤因不解“首鼠”“首施”,招人笑话,发愤写成《辞通》 ①联绵词只求语音相同或相近,不求字形相同,故写法比较自由。 匍匐,又作蒲服、匍伏、蒲伏、扶服、扶伏。如: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诗·邶·谷风》 《诗》云:“凡民有丧,扶服救之。” 《礼记·檀弓下》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 《史记·苏秦列传》 例中“匍匐”、“扶服”“匍伏”“蒲服”虽然字形不一致,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描摹伏地而行的样子。 又如:犹豫,又作:犹与、犹预、犹夷、犹予、由豫、由夷、由与、优与、容与、游移。 逶迤:又作:委蛇、委佗、委它、委维、倭他、威夷、威迟、郁夷等三十余种写法。 联绵词写法自由,但不是乱写,随便说了算。除从语音上判断外,还要取古书作旁证。 2、叠音词 重叠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字所组成的有了新义的单纯词。旧称“重言词”“重言形况字”“叠字”。 叠音词大多是描写景物或状态的形容词以及摹拟声音的象声词。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诗·王风·黍离》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卫风·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诗·小雅·伐木》 启呱呱而泣。 《书·皋陶谟》 叠音词的意义比较灵活,往往一个相同形式的叠音词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 老冉冉其将至兮。 《楚辞·离骚》 冉冉孤竹生。 《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竹生》 第一个“冉冉”,渐进貌。第二个“冉冉”指柔弱下垂貌。 仓庚喈喈。 《诗·小雅·出车》 鸡鸣喈喈。 《诗·郑风·风雨》 鼓钟喈喈。 《诗·小雅·鼓钟》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诗·大雅·思齐》 (毛传“肃肃,敬也”) 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诗·召南·小星》 (毛传“肃肃,疾貌。”) 鸿雁于飞, 肃肃其羽。 《诗·小雅·鸿雁》 (毛传“肃肃,羽声也。”) 叠音词与词的重叠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范畴。叠音词的意义与组成它的单字的意义无关;而词的叠用却和原来的单字意义有关。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诗·邶风·燕燕》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 (二)合成词(合成复音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组成的复音词。包括派生式和复合式。派生式由词根和词缀合成。复合式由词根和词根合成。 派生式合成词也叫附加式合成词。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有”产生于周代,常用于国名、朝代名、部族名等名词前。如: 在夏多罪,天命殛之。 《书·汤誓》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老”产生于唐代,“阿”产生于汉代,“第”产生于汉代。 加后缀的有:然、如、若、而、尔、焉、乎等。加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的样子”这些词尾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孟·梁上》 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论语·乡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突而弁兮。 《诗·齐风·甫田》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庄子·逍遥游》 另外,《诗经》中语助词(词嵌,补凑音节)言、于、曰、爰、薄、聿等不视为词缀。“有、其、言、于、薄”,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认为是词头,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也认为是词头(他称为“前附语”)。而白兆麟《衬音助词再论》(91.2《中国语文》)认为是“衬音助词”,作用是增足音节,调谐节奏,舒缓语气。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也不赞成词头之说,称其为“词嵌”,作用是补足音节。 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诗·豳风·七月》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我东曰归,我心西归。 《诗·豳风·东山》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魏风·硕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诗·周南·桃夭》 聿来胥宇。 《诗·大雅·绵》 古代汉语合成词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跟句法关系基本一致。 偏正式:农夫、公子、黄昏、黔首、百姓、庶人。 联合式:对义联合:父母、往来、安危、宇宙、春秋、寒暑、干戈、稼穑 近义联合:钟鼓、琴瑟、爪牙、光明、庖厨、休息 述宾式:将军、执事、得罪、屏风、当路。 述补式:扑灭、削弱、感动 主谓式:自然、政治、自杀、屋漏(屋的西北角开有天窗,日光由此射入,故称屋的西北角为屋漏。)、肢解。 几种构成方式中,以偏正式、联合式居多。 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先秦,复合式合成词还处于临时组合阶段,还不十分稳定,表现在: ①语素和语序不太稳定,只能根据上下文判断 仓库: 邯郸之仓库实。 《国语·晋语九》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国语·吴语》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 《韩非子·初见秦》 仓廪实而知礼节。 《管子·牧民》 甲兵: 其民殷众,以多甲兵。 《国语·吴语》 又非惧吾兵甲之强也。 (同上) 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一》 ②有时分用,有时合用。 这类词语素往往有两面性,既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同时仍然可以各自保持独立性,作为单音词独立使用。因此在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过程中,单音词和复音词并存。 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 《战国策·秦二》 地削兵弱。 《战国策·秦五》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左·宣二年》 居处恭,执事敬。 《论语·子路》 两个单音词长期使用,暂时组合成复合词后,还是有反复,还处于临时组合阶段,直到它在指物上或概念上表现出稳定性、单一性,能产生新义与偏义时,其复合词的性质就比较牢固了。因此,在阅读古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偏义复词 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语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史记·刺客列传》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被废后) 《后汉书·何进传》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孟·梁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也。 《论积贮疏》 大夫不得造车马。 《礼记·玉藻》 “车马”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车牛”一致,定语在中心语后,即“马车”,“牛车”。非偏义复词。 十人,车牛一两,见牛者一人。 偏义复词与语言学家所称“连及”这种修辞手法有关。 偏义复词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偏义特点,如果把它单独提出来,很难确认它是偏义的。 有人认为:严格地说,偏义复词并不科学,因为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单音词并没有象现代汉语中有些词那样已固定成一个表偏义的双音词,(如窗户,不指户。兄弟,好歹,忘记等。)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不起作用,由另一个语素代替两个语素的意义,显示出其偏义性,但有的则仍是两个单音词。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两个单音词组合后,产生了新义或转义,那么其双音词的性质也已确立,不要再看作单音词。 诸侯祭社稷。 《礼记·王制》 执干戈以卫社稷。 《礼记·檀弓》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 《汉书·苏武传》 “春秋”本表“季节”,组合成复音词后表“年龄”、“时令”的新义。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有些词由两个对义单音词组合以后,产生了新义,也就成了双音词。如: 首尾-长短 斤两-重量 旦暮-早晚 尊卑-等级、秩序 古今同形词语的辨析: ①词义上:如果两个单音词语连在一起得不到一个完整的概念或意思重复或语意矛盾,那么就可能与现代汉语形式或意义不同。 窦宪椒房之亲。 《汉书·第五伦传》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归去来兮辞》 以上结构形式不同。 有的结构形式古今一致,但语意有别。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积贮疏》 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左传·襄八年》 ②语法形式上看:一个词进入句子,就要受到别的成分的制约,通过语法分析,可以辨析。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周易·丰卦》 如前“交通”带宾语,不可能是名词。“行李”若指物件,就不能发出动作“告” ③从修辞方式上看: 耳目聪明,血气和平。 《礼记·乐记》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唐·王元竟《巫山》 第三节 词汇的发展 词汇的发展表现在: 一、古词的消亡的新词的产生 古代一些事物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很重要,有自己的名称,后来这些事物不存在了,随着这些事物的消失,这些词就消失了。 珽:天子用的玉笏,一种大圭,长三尺。天子与群臣相见时手上拿的狭长的玉板,上可记事。 璋:古代贵族们举行祭祀、朝聘、丧葬时用的一种礼器,形状象珪。 珪:上圆下方,天子诸侯在行隆重仪式时用。同“圭” 珑:古人求雨时使用的玉器,上面刻有龙。 这些玉,作为当时的礼器,各有名称,随着事物的消失已不再单独使用了。 古代有些事物虽然还存在,但不重要,有的变了称呼,有的概括用一个词,因此有些词不存在了。 沐:洗头。 沬:洗面。 浴:洗身。 盥、澡:洗手。 洗:洗脚。 现在用“洗”为动词,后加被洗的事物名,不再细分。 新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事物的出现或者是人们认识的深化。 春秋以前没有“楼”这个词,战国时出现了两层的房子,因而也就有了“楼”这个词。 先秦时期没有“茶”这个词,因为那时的人们没有饮茶的习惯,到汉代才出现“茶”这个词。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和六朝以来佛经的翻译,给汉语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词。骆驼、葡萄、石榴、胭脂,两汉时已经产生。六朝后,佛教用语袈裟(法衣)、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佛、浮屠(塔、佛)、和尚等佛教用语也进入了汉语词汇中。唐代的长安是当时亚洲的文化、贸易、金融中心,在那里首次开展了汇兑这种便于交换的金融业务活动,于是产生了“便换、飞券、飞钱”这些类似今天汇票的词语。 1279年忽必烈统一中国,1644年清人入关,汉语受蒙语、满语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词。 歹:蒙语音译,意即“不好,坏”《窦娥冤》:“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 蘑菇:蒙语音译,今仍用,指食用菌。 站:蒙语,指驿站、车站。 阿马,又作“阿妈”,女真语音译,指父亲。 阿哥:满语音译,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萨其玛:满语音译,(今用“洒琪玛”) 汉代以前,表示瞎子的词很多。 “瞍”没有瞳人(“瞳人”也叫“瞳仁”, 瞳孔中有人像。瞽:眼睛闭着,只有一条缝。但没有今天的“瞎”。“瞎”产生于六朝,《说文》中无,梁·顾野王《玉篇》收,“瞎,一目合也。”仅一只眼。现在“瞎”可指所有的瞎子,这是由于认识发展了抓住瞎子的共同点:眼看不清,丧失视力。 词汇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词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上,还表现在词义的演变上。 二、词义的演变 有关语义方面的术语:义位 义位:一个词的每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 一个词有多少个意义就有多少个义位。如“树”,在先秦时有三个主要义位,一是动词,种植、栽种。《孟子·梁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二是名词,树木。《左传·昭二年》:“有嘉树焉,宣子誉之。”三是动词,抽象意义,树立、建立。《战国策·秦策》:“内自虚而外怨于诸侯。” 义位与义项有联系也有区别: “义项”是属于辞书学的范畴,是辞典中同一条目内按意义列举的项目。传统的语义学把义项作为意义的基本单位。这种认识有问题。义项和义位并不相同。辞书学中完整的义项是由释文、书证、用例三部分组成。在某种程度上说,其中释文部分所反映的就是词的义位的内容,而书证、用例都不能直接反映义位,只起间接地帮助反映义位的作用。由于辞书划分义项时很难做到准确,有时把一个义位分为两个义项,或一个义项含有两个以上义位。因此这种义项和义位不是相对应的。另外,义位是指同一词有联系的意义,而辞书中往往把同音词互不相干的意义划分为并列的义项,而这些义项更不能笼统地看作一个词的义位的。 当然,一个词义位的确定肯定要继承辞书中义项的成果,因为义位的确定、建立实际也是人为的。 词义的演变包括义项增加、义项减少、义项改变。 1.义项的增加 实际指一个旧词产生了新义。新义产生后,原有的意义并未消亡。 信:从先秦到两汉,经常用作形容词、动词、副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听其言而信其行。 《论语》 子皙信美矣。 《左传.昭公元年》 从汉代开始,“信”指信使,使者,送信的人(取其守信用之意)。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孔雀东南飞》 六朝时,“信”有了“书信”义。 王羲之《杂帖》:“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 输:在上古有“输送、转运”义和“缴纳、献纳”义。 秦於是乎输粟於晋。 《左传·僖三十年》 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 《盐铁论·本议》 中古以后产生“失败”义。 此局全输矣。 杜光庭《虬髯客传》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时。 白居易《放言》 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 《世说新语·任诞》 快:上古表“喜悦、快乐”义,或“舒畅、畅快”义。 文信侯去而不快。 《战国策·秦策五》 快哉,此风! 宋玉《风赋》 中古产生新义: ①迅速:《世说新语·汰侈》:“彭城王有快牛,甚爱惜之。” ②锋利:《齐民要术·杂说》:“调习器械,务令快利。” ⒉义项的减少 一个词原来有几个意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在历史的发展中消失了。 坟:古义有:水边高地、土堆。 登大坟以远望兮。 《九章·哀郢》 有“大”义,如: 纵禁财,发坟仓。 《韩非子·八 》 有“典籍”义: 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后汉书·郭太传》 有“坟墓”义。 驻马别孤坟。 杜甫《别房太尉墓》 现代只有“坟墓”义。 舅:上古有两个主要义项:①母亲的弟弟。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诗·秦风·渭阳》 ②夫之父,公公。 昔者吾舅死於虎。 《礼记·檀弓》 后一义消失了。 爱:古有两个义项。①喜爱。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战国策·赵策》 ②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 成语“甚爱则大费”现今只有一个义项。 ⒊义项的改变 义项的改变在这里专指一个词的某一个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走”的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去”的古义是“离开”,“孟子去齐”;今义是“到…去” 义位的改变,导致了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异,这是学习的重点,下面专项讨论。 第四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词义变化的大小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词义的演变,仍然属于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这个大的范围。古今词义的异同,从词义变化的大小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古今词义基本没有变化,现代汉语还在继续使用。如: 名词:天、地、草、木、山、川、人、手、刀、马、牛、羊 动词:出、入、起、坐、笑、骂、学、问、变、牧等。 形容词:大、小、长、短、轻、重、方、圆、白、黑、 数词:一、二、三、四、 这种词属于基本词汇。正是由于这些词的意义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才保证了汉语的继承性和稳定性。基本词汇的词义基本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变化。 客观事物本身发生了变化。 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所以“坐”与“跪”同义。《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坐行而入”(坐行,膝行)。南北朝时有了坐具“椅、凳”,“坐”的姿势发生了变化,词义发生了变化。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鸿门宴》中樊哙闯帐时,项羽为什么有“按剑而跽”的动作。这“跽”就是顺坐之势把臀部抬起来,两腿直跪着的警戒动作。 人们认识的变化: 雷:古人认为是天神驱车而过发出的轰鸣,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揭开了“雷”的秘密,知道雷声是由阴电、阳电相击而发出的轰鸣,其内涵发生了变化。 2.迥异 有些词,从形式上看,古今相同;从意义上看,古今毫无关系或差异很大。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左传.僖公年》 今“行李”指出门时携带的东西。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山海经.中山经》 “字”古指“生孩子”,今指文字。 折琼枝以为羞兮。 《离骚》 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左传·隐三年》 “羞”的今义为“害羞、不好意思”,古今义完全不同。 素锦绸杠。 《尔雅·释天》 “缠”古义“缠绕”,今义指“丝绸”的“绸”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离骚》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商君书·农战》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偷”由“苟且、苟安、偷安”引申为“轻视、忽视”,还引申为“刻薄、不厚道”。“偷”的今义是“偷窃”、“偷东西的人”与古义差异很大。 这类词是学习的一大障碍,不过只要勤查工具书,易于避免出差错。 3.微殊 同:古今词义有联系的一面;异,古今词义有区别的一面。这说明:这类词古今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类词数量多。是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 劝:古义指鼓励、劝勉,《荀子》“劝学”,不是劝止人们学习,而是鼓励学习,又如“劝农”“劝蚕”是鼓励农耕和养蚕。《鞌之战》:“赦之,以劝事君者。”是赦免逢丑父鼓励对君尽忠,而不是劝止人们事奉君主。古义是从积极方面的鼓励,而不是消极的劝止。成语“劝善惩恶” 访:古义是咨询。《尚书·洪范》:“王访于箕子。”《左传·僖32年》:“穆公访诸蹇叔。”两个“访”都是“咨询”义。《说文》:“讯谋曰访。”讯谋:问主意,广泛发地找人商议,向人征求意见。大约在中古才有“探访”“访问”义。杜甫《赠卫八处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访”的今义是拜访、探访。 “访”的古义对象是事,今义对象是人。 睡:《说文》:“坐寐也。”古义是坐着打瞌睡,《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后来不管姿势如何,只要把眼睛闭上,都可叫“睡” “步”指脚跨出去的距离,古今用法相同,但“步”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今所言“步”指一只脚向前挪动的距离,与“跬”同,古言“步”等于今天两步。 二、词义的变化结果看古今词义的差异 词义发展演变的结果是: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转移了,有的色彩变化了,有的程度深浅不同了。了解这些词义演变的方式,对于把握古今词义的差异是很有必要的。 1.词义扩大 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也即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好:古义指女子貌美。《战国策·赵策》:“鬼侯有子而好。”《史记·滑稽列传》:“是女子不好。”后来泛指一切事物的美好。 响:本指“回声”,扩大指一切声音。《说苑.君道》:“故天之应人,若影之随形,响之效声也。”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布:上古指用麻织成的衣料,《礼记·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后有了棉布,于是棉麻衣料都称“布”。今天的指称范围更大了。 颈:原指前颈部,后指整个部分。 脸:原指面颊,女子擦脂粉的部分,后扩大指整个面部。 匠:古义专指木匠,后指一切工匠。 江、河:先秦时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 江汉朝宗于海。 《尚书·禹贡》 诸侯见天子春见称朝,夏见称宗,朝宗,即朝见。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 后来“河”泛指北方水系的河流,“江”泛指南方水系的河流;再后来,“江”、“河”就混称了。黑龙江旧名“完水”、“室建河”,宋以后改称黑龙江。 2.词义缩小 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大到小,由一般到个别,由整体到部分。也即今义小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丈夫:《说文》:“人长八尺故曰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可见成年男子称丈夫。《战国策·赵策》:“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是大臣。甚至刚生下的男孩子也可称“丈夫”。《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后来专指配偶中的男方。 亲戚: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今义只指家庭中有婚姻关系的族外亲属。《史记·五帝本纪》:“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张守节正义:“亲戚谓父瞽叟、后母、弟象、妹颗手等。”《列子·汤问》:“楚之南有炎人之国,其亲戚死, 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寡:古义既可指男无妻,也可指女无夫。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 《小尔雅·广义》 齐崔杼生成及强而寡,娶东郭姜,生明。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是以天下之男多寡无妻,女多拘无夫。 《墨子·辞过》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今义指“寡妇”,古则既有寡妇又有寡夫。 兄弟:古义兼指姐妹。 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 《孟子.万章上》 今义缩小,只用于男,指哥哥和弟弟。 朕:先秦时是第一人称的通称。不论贵贱都可称“朕”。 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 秦始皇二十六年规定,“朕”为天子自称,后来沿袭下来,“朕”成为帝王的专称。 宫:先秦泛指居处、房屋,秦始皇后,只有帝王的殿堂、居室才叫“宫”。 金:古义泛指金属,今义专指黄金。 瓦:古义指一切已烧过的土器,今义专指盖屋用的瓦。 丈人:古义指所有年老的人,唐以后成了岳父的专称。 《史记》上古时是各种历史书的通称,《史记·周本纪》:“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司马迁《史记》在《汉书·艺文志》中还称为《太史公》,魏晋以后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南北朝也有称为《史记》的,《隋书·经籍志》(唐魏征等撰)中正式称为《史记》,从此《史记》成了司马迁所著史书的专称。 3.词义转移 指词义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反映的对象从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两事类间虽有联系,但彼此之间无类属关系。这种互不相属的词义变化现象称为词义转移。凡不属于扩大、缩小,均可看作转移。 毙:在上古,“毙”指仆倒、倒下。 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左传.哀公二年》 涕:上古指眼泪,不指鼻涕。 涕满匡而横流。 《史记.淮南衡山王传》 防:本义是拦水的堤坝。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吕氏春秋.慎小》 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 《盐铁论》 今义是“防备、防御”。 闻:古义是“听到、听见”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礼记·大学》 今义由听觉义转为嗅觉义。 烈士:古指坚贞不屈的刚强之士或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是活着的人。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庄子·秋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是死去的人。 牺牲:古义(特别是先秦)指祭祀用的牛羊豕。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左传·庄十年》 今义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寺:从寸之声。小篆作 。寸,指法度,试题,掌管法度的地方。一说:从又之声,是“持”的古字。古义指“官署”,汉代九卿主管的机构都叫“寺”,如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鸿胪寺掌管接待四方宾客。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僧人摩腾、竺法用白马驼经来,先就住在鸿胪寺,第二年在洛阳造白马寺为其住处,以后“寺”便有了佛寺的意义。 “狱”古义指诉讼、诉讼案件,今义指“监狱” 词义转移之后,有的词的古义和今义之间轻重有别。如: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论语·公冶长》:“于予与何诛?”今义为“杀戮”《史记·廉蔺列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由轻而重。 处分:《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古义是“处置、安排”今义是“处罚、惩罚”。由轻而重。 怨:古义“怨恨”。《汉书·朱买臣传》:“买臣深怨,常欲死之。”今义为“埋怨”。由重而轻。 憾:古义指怨恨,后来表遗憾,词义由重而轻。 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 《左传·宣二年》 4.词义色彩的变化 指词的褒贬色彩的变化。 卑鄙:本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是中性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今义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变为贬义词。 侵:古义“进攻”,它是一种进攻方式。《左传·庄29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先秦时它是个中性词。《春秋》和《左传》作者立场是尊鲁的,但在记载鲁国对别国用兵时,常用“侵”,这很说明问题。《春秋·庄公十年》:“公侵宋”又《定公八年》“公侵齐”;《左传·定公六年》:“公侵郑”等。今义指非正义的军事行动,是贬义词。 爪牙:本是禽兽寻找食物、保卫自己的工具,借喻而为武臣、猛将。 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传》 到宋代仍是一个褒义词。 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 《资治通鉴》 谤:上古是个中性词,指一般的批评、议论,并不一定含恶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齐策》 后来有了“诽谤”义,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 乖:古义指违背,不协调,是贬义。 父子相疑,上下乖离。 《荀子.天论》 今义指“乖巧”,属褒义。 祥:古义指预兆、征兆,吉兆、凶兆都叫“祥”。中性词。 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左传.僖公十六年》 善祥出,国必兴;恶祥出,朝必亡。 《论衡·异虚》 今义只指“吉兆”。 臭:古义“气味”,中性词,意义范围缩小,专指难闻的气味,变为贬义词。 色彩的变化可能是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结果。 以上四点不是从一个角度来说的,词义扩大、缩小,是从词所反映的对象范围的大小来说的(概念的外延),今义产生后,并不排斥古义。词义的转移是从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来说的,转移是要领内涵的改变。词义色彩的变化又上从词的感情色彩来说的。 三、辨析古今词义异同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语间的对应关系 语有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从同义和反义方面加以比较,可清楚地看到古今词义的异同。 “穷”,现代汉语中与“富”是一对反义词,而古代“富”与“贫”是一对反义词。《论语.学而》:“贫而乐,富而好礼。"“穷"古义指困窘、不得志,没有出路,它与“达"是一对反义词。《孟子.尽心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通过对比,“穷"的古义更加明确。 “勤"《说文》:“勤,劳也。"“勤"劳"同义,都是“辛劳"“辛苦"义。《左传·僖公32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劳”对举,可见“勤"古义并非尽力多做或不断地做。 2.注意语素、成语、方言中保留的古义 有些词的古义虽然在今天并不单独使用,但作为现代汉语中的语素,它还保留了古义。“谢"的“道歉"义,在“谢罪"谢过中仍然保留。“去世"“去职"中保留了“去"的古义。 成语中保留了许多古义;金城汤池:金,指金属;城,城墙;汤,开水;池,护城河。意:象金属铸造的需墙,象开水翻滚的护城河。形容城防坚固严密,不易攻破。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走(跑)马观花、感激涕(泪)零(落)、不虞(意料)之誉、久假(借)不归、无声无臭(气味)、延颈举踵(脚后跟)、狼奔豕突(急速向前冲)、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口诛(谴责、声讨)笔伐、拂袖而去。 方言中保留古义:秀,《说文》:“秀,禾实也。”本义指谷物吐穗开花。《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今东北农村俗谚:“六月六,看谷秀。”保留此义。汤:热水、开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今江浙方言把洗脸的热水叫“面汤”(《水浒》中也有)把灌贮热水暖被窝的铜器或瓷器叫“汤婆子”。 3.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理解词义 词义的变化往往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因此要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来理解。 “百姓",春秋前指贵族、百官。《国语·楚语下》:“百姓、千品、万官、亿丑。” “百姓”在“千品”、万官”之上,可见其地位相当高。“百姓"之所以指百官,是因为上古只有统治阶级才有姓氏。后来,原来有姓氏的贵族后裔,有很多变为平民,而很多平民也渐渐取得享有姓氏的权利。因而,“百姓"的含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指“百官"反而少见,一般指平民。《孟子》全书中“百姓"出现19次,18次指平民,一次指百官(引用《尚书》而用) 代:在上古汉语里,“代”只有“朝代”义,没有“世代”义。“代”和“世”不同。“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三世”指祖孙三世。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 《孟子·离娄上》 禄之去公室五世矣。 《论语·季氏》 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名李世民,所以大家避讳,“民”被改为“人”,“世”被改为“代”。如: 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王维《李陵咏》 “洋”在明清后增加义项“外国”义,和我国的对外贸易分不开。“朕”“宫”的词义缩小,和秦始皇要树立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关。 4.词义的古与今是有时代性的 今义的产生或早或晚,有的词秦汉时就有了今义,有的是魏晋六朝或唐宋以后才有的。所谓今义是与古义不同的意义,今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限定。今义产生后,古义和古义在一段内是并存的,特别是仿古作品中,古义停留的时间更长。如“涕”汉以后由“眼泪”义变为“鼻涕”义,但唐代仍然沿用。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独怆然而涕下。" 第五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一个词具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这种多义现象是汉语丰富性的表现,但也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一个词有本义、引申义,引申义中又有引申义;还有假借义,假借义中又有引申义。一个词的意义系统如此纷繁复杂,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但这些意义系统并非杂乱无章地堆砌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各个意义之间有主有从,有源有流,往往围绕一个中心而形成一个意义系统。我们只要抓住这个中心,就能以简驭繁,准确地掌握词的意义。 一、词的本义 1.什么是词的本义 指词的本来意义,是派生其他词义的根源。即根据字形和考核文献证明了的词的最早意义,这是最一般的说法。 另一种观点: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在一个词的多种意义或一组意义有联系的词的多种意义中,总有一个中心的意义。”“中心意义是引申的起点,它的产生就必然早于其他的引申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中心意义称为本义’。” 两种观点区别是:前者把本义看成是一个词即多义词的一个意义,后者则认为本义既可是多义词的一个义位,又可看成是几个意义有联系的词的中心意义,前者的说法可看作是狭义的词的本义,后者可视为广义的词的本义。 我们所说的词的本义,是狭义的,只指一个词的本来意义。 理解时注意: ①本义与基本意义 “基本意义”是现代汉语中术语,指词的常用义。这里一个词的本义不一定是常用义。如“彊”本义是“弓强有力”(挽弓当挽强),基本意义是“坚强有力”。 ②词的本义与词的原始意义 关于词的原始意义有二说: A.原始义指汉字产生以前词的最早意义,这种意义是先于文字而存在的,因为任何国家、民族的语言总是先于文字的,而这种原始意义是很难考定的。我们所说的词的本义不是词的原始义。 B.程湘清主编《实用古代汉语》:“原始义与本义是不同的。有些字的本义湮灭,或古籍罕见,不为人们所知,而另外的意义取代了本义成为词义的源头,并由这个源头派生出其他的意义,这个源头就是原始义。”例如“权”《说文》:“黄华木”(又称黄英木),根据意符“木”推断,“黄华木”当是其本义。但在古书中找不到例证,说明这个本义已死去了。而另一个意义“秤锤”则成为“权”的原始义。由这个原始义派生出“衡量”、“权力”“变通”等。所说词的本义与这种原始义仍然不同。 ③词的本义与字的本义 词的本义指一个词本来的意义,从使用的角度来说的。字的本义是指字形所反映出的意义。由于词的产生比文字早得多,词的最早意义难以确定,所以我们所说的词的本义要有文献证明,指古汉语书面语中词的本义,非口语中词的本义。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所以字的本义大多数时候就是词的本义。如: 字:会意兼形声。从宀、从子,子亦声。屋下有幼婴,故“字”这个字的本义为“生育”。《山海经·中山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服之不字。”句中词“字”正用的是“字”这个字的本义,所以“字的本义”与“词的本义”有一致的一面。 圂:《说文·囗部》:“圂,厕也。”《玉篇·囗部》:“圂,豕所居也。”养猪的地方也厕所在一起,今农村如此。“圂”的本义是“猪圈”而不是关其他牲畜的圈栏。《汉书.五行志》:“豕出圂。”颜注:“圂者,养豕之牢也。”词义与字义完全相合。 但是词的本义也有与字的本义不一致的。字的本义完全受字形束缚,词的本义不受字形束缚。如“牢”,从字形看,字的本义应当为养牛的圈, ,为养羊的圈。但是从文献资料来看,“牢”既有表牛圈的,也有表羊圈的。“亡羊补牢”。还有表猪圈的,《国语·晋语》:“大任溲于豕牢。”可见“牛、羊、猪”的“圈”都叫“牢”。因此,“牢”这个词的本义应从字形中跳出来,指关牲畜的圈栏,它与字的本义不一致。 牧:从牛从攴,会意,字的本义是放牛,甲骨文中还有 ,字的本义为“放羊”。而词“牧”的本义不能受字形束缚,古书中既可说牧牛,也可说牧羊、牧马、牧豕。“牧”词的本义应为“放牧牲畜”。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字可以代表几个不同的词。如“须”字,记录了两个词:一是“胡须”的“须”,这个词的本义与字的本义一致,《史记·高祖本纪》:“美须髯”。另一个是表“等待”的“须”,《韩·外左上》:“吴起须故人而食。”《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等待”是“须”这个词的本义,它与字形毫无关系。 综上所述:词的本义即词的本来意义,指古汉语书面语中所使用的词的本义,它不是一个词在文字产生前即汉字发生时代的最早意义,也与字的本义有别,但多数情况下,一个词的本义即字的本义。 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所以词的本义一般就是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 2.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 ①分析词的本义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思靖百姓,惧未能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绥”安抚,未能绥:未能安抚。 “绥靖政策”“绥靖”是“安定”“安抚”义,“绥”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分析其本义:从糸 ,从妥,妥亦声。本义指车上的绳带,供人上车时拉手所用,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升车必立正,执绥。 《论语·乡党》 由此义引起我们的联想,以前封建统治者常用“绥靖”为名镇压人民起义,其意义也即“安抚”义。 为什么文章、书前的序言、前言又称“弁言"?需考察“弁"的本义。“弁"甲骨文作 ,双手扶冠之形,本义是“帽子"“弁"作为帽子,戴在头部,在人体的开端,因此弁言指写在前面的话。 ②分析本义有助于以简驭繁地掌握词义。 一个词的意义系统犹如一根链条,抓住本义,别的环节(词义)也就带动起来了。 引领北望。 《左传·昭公七年》 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汉书·魏相传》 若挈裘领。 《荀子·劝学》 令赠足下锦裘一领。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 “领"的上面四个意义,有密切联系,从字形上看,从页令声,本义“脖子”“衣领”是位于脖子上的,派生出“衣领”义,由“衣领”派生出表衣服的量词。衣领一提,整个衣服就顺着弄伸。率领人众,如同提起了衣领,故由“衣领”引申出“率领”义。通过这样的分析,“领”的这个意义关系也就理顺了。 2.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分析词的本义主要是从汉字结构入手,同时还要在古书中找到证明。 从字形结构入手分析字的本义,在文字学部分已讲。象形、指事、会意字从字形上可直接分析出它的本义。 息:从自从心,古人认为心是呼吸器官,而呼吸的气从鼻子进出,故本义为“呼吸”。 罗:甲文 ,上为网,下为隹,小篆 ,加条绳子。《说文》:“从网,从维”误。当为从网、从糸、从隹。《尔雅·释器》:“鸟罟谓之罗。”《诗·王风·兔爰》:“有免爰爰,雉离于罗。” 间:繁作 ,月光由两个门扇中照进屋内,表示门缝,本义为“缝隙”。缝隙有两个特点:一是介于两物之间(引申为“中间”)二是使两物隔离(引申出“介入”、“夹杂”“参加”)一切意义都从这两个特点发展出来的。 形声字的本义从意符上考察。 今书来,言者皆太过。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孟·梁上》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左·隐元年》 “过”从 声,本义当为“经过”。经过(超过(过分。 慢: 王素慢无礼。 《史记·淮阴侯列传》 轻拢慢撚抹复挑。 《琵琶行》 慢,从心,本义与心理活动有关,“傲慢”当为其本义。 除: 诛乱除害。 《史记·秦始皇本纪》 除臣洗马。 李密《陈情表》 扶辇下除。 《汉书·苏武传》 从形符看,从阜,本义当为“台阶”。 贿:从贝,有声,本义为“财物”。《诗·卫风·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由此引申为“赠送财物”,再引申为有所图谋而以钱财买通他人。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诛”有杀戮、铲除、谴责等义,形符“言”,以言语谴责、责备、声讨是其本义。“口诛笔伐”正用此本义。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 引申义指由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是造成多义词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般说法,结合何、蒋书,可见引申义可不仅为一个词的,也可以是意义相关的、有共同的中心意义的几个词的,这是广义的引申义。 任何语言中一个词不可能只有本义,因为语言音节有限,而客观事物和认识无限。如果只有本义,则要不断地造字,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词表多种意义,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性。 词义引申,是有条件限制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一定要有联系,它们之间一定要有相似或相关点,如在性质、形状、用途、方式等相关。如果本义与另一个意义毫无关系,则不能看作是引申义。如《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郑笺:“务,侮也。”《左·僖24》、《国语·周》引诗均作“外御其侮”。“務”本义“专力从事”。《说文》:“務……从力,敄声。”“侮”本义“欺凌”“欺侮”(从人每声)。“务”当“欺侮”讲与“专力从事”的本义毫无关系。这种意义作为“词”的一个意义,叫“假借义”,以与本义相对。 驽:本义“劣马”。东方朔《七谏》:“驽骏杂而不分兮。”引申出形容词义“下等的、才能低下的”。可用于人,《史·廉蔺列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用于动物,《世说新语·品藻》:“驽牛可以负重致远。” 题:本义“额头”,《战国策·赵策》:“黑齿雕题。”引申为“题目”,《宋史·晏殊传》:“请试他题。”额头是人和动物的头,题目是文章的头,在“头”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 被:本义“被子”。《楚辞·招魂》:“蜚翠珠被。”被子是用在人身上的,故引申出“覆盖”义,阮籍《咏怀》诗:“凝霜被野草。” 益:本义“水漫出”引申出“多”义。 竟:本义“乐曲终了”,引申为“边境”。边境是某一地区延伸的终止处,与“乐曲终了”在“终止”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 词的本义只有一个,引申义可以有多个。引申义中与本义关系最近的称为近引申义,与本义关系远的称为远引申义。近引申义是由本直接派生出来的,又叫直接引申义,远引申义是由近引申义间接派生出来的引申义,又叫间接引申义。 领(脖子)→衣领→表衣服的量词 官:本义是“官署”,由之引申出“官员”,再引申出“官职”义。 狂:本义“狗发疯”,引出指人的疯癫,人的疯癫是人不自觉的行为,而有意地失去常态,则成了放荡、任性。狂(狗发疯)→人的精神失常→放荡、任性 2.词义引申的方式(轨迹) 从本义和引申义所构成的轨迹看,有三种: ①连锁式:由直接引申义再引申的一种方式,这种引申是一环套一环的,又称为“递进式引申” 要 本义“腰”。 腰: 量要而带之。 《荀子·礼论》 中间: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 《战·秦策》 拦截:吴人要而击之。 《左·襄三》 要挟: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论语·宪问》 求得: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孟·公上》 需要:地不知寒人要暖。 白居易《红线毯》 本义“腰”(人体中间部分)→中间→拦截(迫使他人路途停止行进)→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以满足自己的愿望)→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秉 本义“禾束、禾把”,如: 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 《诗·小雅·大田》 引申为“拿、持”,如: 有一人秉剑而前。 《管子·轻重乙》 又引申为“操持、掌握”义,如: 失道者诛,秉义者显。 陆贾《新语·怀虑》 又引申为权柄、权力,如: 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 《汉书·周亚夫传》 秉(禾把)→拿、持→操持、掌握→权柄、权力 ②辐射式。由本义出发,向不同的方向引申出若干个引申义,这些引申义都环绕着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所以称为“辐射式引申,又称为“并列式引申。如: 节:《说文》:“竹约也。”本义是竹的枝干约束之处,即“竹节”,如: 竹则发笋抽节。 《左思·吴都赋》 用于树木,则为“木节”,如: 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后汉书·虞诩传》 用于动物,则为“关节”,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 用于时日,则为“节气、季节”,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列子·汤问》 用于音乐,则为“节奏、节拍”,如: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促织》 用于个人道德,则为“节操”,如: 时穷节乃见。 文天祥《正气歌》 用于社会,则为“法度”,如: 礼不逾节。 《礼记·曲礼》 木节 节操 法度 节(竹节) 节奏 关节 节气 “齿”本义“牙齿“, 唇亡则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牙齿”可以用于计算年龄,由此引申出“年龄”义。 臣位至上卿……犬马之齿七十六。 《汉书·赵充国传》 “牙齿”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引申出“并列”“排列”义。 百官以此相齿。 《庄子·天下》 ③综合式。连锁式和辐射式交织在一起,这种引申方式即综合式,绝大部分词的引申轨迹都属于综合型。 朝:甲骨文作 太阳已出莽中,而月亮还未落下去,后来形体讹变,本义难寻。本义“早晨”如: 朝服衣冠。 《战国策·齐策》 古代臣子朝见君主在早上,由此引申出“朝见”、“朝拜”义。 孟子将朝王。 《孟子·公孙丑下》 臣子朝见君主总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引申为“朝庭”,如: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战国策·齐策》 朝庭是政权所在地,君主一变,政权转移,由“朝庭“引申为“朝代。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朝”由“早上”引申为“一整天.一日”。 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孟子·告子下》 “早上”是一天的开始,由之引申为“初”。 然后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后葬也。 《荀子·礼论》 由臣子朝见君主,引申为一般人的拜会.拜访。 临邛令(县令王吉)……日往朝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天、日 拜会 朝(早上) → 朝见 → 朝庭→朝代 初、开始 3.词义引申与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个词如何由一个意义引申出另一个意义,即引申义产生的原因,这是多种多样的,甲这个意义之所以能引申出乙这个意义,在甲义和乙义之间一定会有种种联系的。 “贱”本义价格低,引申为人的一位低下,这两者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醒”本义是从酒醉中清醒来的状态,引申指从睡眠中苏醒的状态,两者状态相似。“烈”本义火势猛,火势猛则显得光明,因此引申出“光明”义。 总之,由甲义到乙义,两者之间肯定会在性质或状态、用途、颜色、声音、大小、味道方面有某种联系。除此之外,词义的引申很多都与修辞手法的运用分不开。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产生引申义,一个词由于运用修辞手段,产生一种临时的意义,这个意义后来用得普遍,那么就渐变为固定性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麦义的引申义。 最常见的有: ①借代引申义:运用借代手法产生的引申义。 沛公不胜杯杓。 《史记·项羽本纪》 借盛酒的器皿代酒。 “兵”由兵器借代指拿这种兵器的人;“干戈”由武器代指“战争”;“丝竹”代指“音乐”(弦乐器之弦用丝,笙箫等用竹) ②比喻引申义:用比喻的的手法而形成的引申义,又称比喻义。 “弹丸”比喻狭小之地,“草芥”比喻微不足道。 “斗”本指有柄的舀酒器。甲骨文作 金文作 象有柄的勺子。 酌以大斗,以祈黄 。 《诗经·大雅·行苇》 由于它与北斗星座形状相似,因此用它来比喻北斗星。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诗经·大雅·大东》 参商:本是两个星名,参在东,商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有两个比喻义:双方隔绝;不和睦。 股肱:喻得力的大臣。 草芥:喻微不足道。 弹丸:喻狭小之地。 咽喉:喻要害之处。 ③通感引申 运用通感手法而形成的引申义。通感,又称移觉,指在描写时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方法,把用于听觉的用于视觉等等。 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名句。清代文学评论家李渔颇不以为然,说:“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见之也。“闹”字可用,则“炒”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笠翁全集》卷八)。后人为此从艺术手法上找各种理由来驳斥李渔的说法,给“闹”字的用法加了不少赞语,但均未切中要害,因为他们忽略了“闹”这一词的词义演变情况。 “鬧”不见于《说文》,徐铉《说文新附》:“闹,不静也,从市鬥(斗)”这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与声响有关,集市争斗,人声嘈杂。字的这一结构就埋下了与视觉沟通的根子。听觉上的嘈杂,会使人产生视觉上的“众多、聚集”的联想。 《齐民要术·杂说》:(麻苗)“稠闹细弱不堪留者,即去却。”“稠闹”指麻苗极为稠密。“闹”与“稠”同义连文。《齐民要术·杂说》据考证系唐宋人所增。“闹”在宋词中当“浓密”讲更是屡见不鲜: 春光闹,鸳浴垂杨沼。 赵必豫《隔浦莲》 记长堤画坊,花柔春闹,几番携手。 张炎《月下笛》 由此可见,“浓密”在当时已是“闹”的一个固定的义项,不过它在宋以后则已消失。而宋祁的词利用了“闹”的两个义项:浓密、喧嚣,既勾画了一幅绚丽的图景,又在听觉上产生联想。有声有色。 闻:古义“听见”,今义“嗅”。由听觉义变为嗅觉义。有人不解,说:“鼻嗅当为嗅,而常常却用闻。闻是耳听。这个错用原因到今天还查不出来。” 4.词义引申的规律 词义的引申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但并非全无头绪,没有规律可言。词义引申的基本的、常见的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实到虚。 术:本义是“城邑中的道路”。如: 亦有甲第,当衢向术。 左思《蜀都赋》 引申为“途径、手段、方法”(道路是人所遵循的)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李斯《谏逐客书》 道:本义“道路”,引申为“规律、途径、方法”。(道路是要人遵循的,规律也是人所应遵循的) 颇:本义是“头不正、头偏”,引申为一切“偏”。 踵:本义“脚后跟”,脚用来走路,走上前人走过的路,引申为“继承”。 以上为由具体而抽象。 粮:本义指外出进带的干粮,引申后泛指粮食。 驱:本义“赶马”,引申为“赶动物”。 好:本义“女子貌美”,引申指一切事物的美好。 以上为由个别到一般。 被:本义“被子”→覆盖→施加→蒙受、遭受→助动词“被”→介词“被”。由实词而为虚词。 和:本义“应和”→搀和→连带→连词“和” 果:本义“果实”→结局、结果→果真(副词) 以上为由实而虚。 另一方面,有些词义引申又是由一般、抽象而引申为个别、具体的意义。 金:由金属,专指黄金。由一般到个别。 京:本义“大”,引申为“都城、京师”由抽象而具体。 禁:本义“禁止”,引申为①皇宫②禽兽之圈。由抽象而具体。 第六节 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类别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书写形式不同而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同义词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角度来分类: 本义相同的同义词 徒:步: 本义皆为“步行”。 舍车而徒。 《周易·贲卦》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 《庄子·田子方》 “徒”引申为“步兵、门徒”等, “步”引申为“脚步”。成语“亦步亦趋”。 顶:颠: 《说文·页部》:“顶,颠也。”“颠,顶也。”本义都指“头顶”。如: 过涉灭顶,凶,无咎。 《周易·太过》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诗·秦风·车邻》 本义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这类同义词原本不同义,后来一方经过引申便变得与另一方同义了。 官:吏: “官”本义指“官署”,即政府办公和收藏文书的地方。后来引申指“官员”才与“吏”同义。“吏”本义“官员”。 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 《韩非子·八说》 树:木: “树”本义为“种植”,“木”本义为“树木”,后“树”引申为“树木”后,两者便同义了。 成语“十年树木”。 引申义相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这类词本义不相同,经过引申而意义相同。 治:理: “治”本义“治水”,“理”本义“理玉”。如: 禹之治水也,水之道也。 《孟子·告上》 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 《韩·和氏》 经过引申,都有了“治理”、“管理”义,成为同义词。 徐:慢: “徐”本义是“慢走”,“慢”本义为“怠慢”“傲慢”,本义相同,但都可引申出“缓慢”义。 “入而徐趋” 二、同义词的时代性 同义词是有时代性的,有的词古义一直同义,如“至、到”、“恐、惧”。有些词在上古原本同义,后来却不同义了。 劝:勉: 上古都有“勉励”义,正由于此,所以“劝、勉”可连用: 故奸邪不作,盗贼不起,而化善者劝勉矣。 《荀子·富国》 后来“劝”在中古的常用义为“劝告”、“劝说”。《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因此,与“勉”不再同义。 宫:室:先秦时,都有“房屋、住宅”义,如: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尔雅·释宫》 秦汉以后,只帝王的房屋、殿堂才称“宫”;“室”则多指“内室”。故不再同义。 树:艺: 在上古都有“种植”义,如: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孟子·滕上》 中古后,“艺”一般不当“种植”讲,“树”主要作名词“树木”,少作动词(除文人作品外),故不再同义。 有些词在上古本不同义,而到了中古或近代则成为同义词。 伪:假: “伪”本义“人为的”,上古就可表示虚伪的、不是真的。如: 乃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史·高祖本纪》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 《庄子·齐物论》 上古“假”主要表“借”义,汉代后主要表“虚假的、不是真的”义。因此与“伪”成为同义词。 等:候: 上古时“等”有相同、等级、次序义,无“等待”义;“候”有守望、放哨、哨所、侦察、问候义,其中只有“守望”与“等待”略有牵连。上古时表“等待”义,一般用“俟”、“待”。如: 父老年年等驾回。 范成大《州桥》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有花时采。 《梦溪笔谈·药议》 中古以后,“等”、“候”都有“等待”义,成为一组同义词。 狱:牢: “狱”上古是打官司、诉讼、案件义。“牢”上古是关牲畜的圈栏。汉代都有“监狱”义,变为同义词。《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牢。”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 《史记·李斯列传》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 《报任安书》 三、同义词的辨析 辨析同义词,有助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1、事物的形状、质地、用途不同 柴:薪:都指烧火用的木柴,但大、小有别:《礼记·月令》:“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说文·木部》:“柴,小木散柴。” “薪”是粗大的木柴,“柴”是小柴,象枯枝之类。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 《赤壁之战》 坟:墓:都指埋葬死人的地方,但形状不同。筑土隆起的叫“坟”,穴地而平的叫“墓”。《礼记·檀弓上》:“古也墓而不坟。”郑玄注:“古谓殷时也。土之高者曰坟。”扬雄《方言》卷十三:“凡葬而无坟谓之墓。”“墓”是埋葬死人时都有的,“坟”则不一定,可以“墓而不坟。”《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想节省) 模:型:都指用来制造事物的“模子”“模型”,但所用材料不同,用泥土做的叫“型”,有木做的叫“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木曰模,以金曰镕,以土曰型,以竹曰範。”模、型的区别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某些专门术语里,机械工铸造的模型,用沙土制作的称“造型”,用木头制作的叫“木模”。 府:库:都指“藏放东西的地方”,但用途不同。《说文》:“府,文书所藏也。”“库,兵车所藏也。” 藏于盟府。 《左传·僖公五年》 “盟府”,收藏盟书的地方,“府”还可收藏财物。。 仓无陈粟,府无余财。 《韩非子·外右上》 乃发大府之货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 《吕氏春秋·分职》 城:郭:都指城墙。但有内外之分,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如: 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管子·度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孟子·公下》 单用而不需细分时,一般用“城”,不用“郭”,若用“郭”就表示必须分清: 爷娘闻女至,出郭相扶将。 《乐府诗集·木兰辞》 2、意义重心不同 完:备: 都表“全”,但侧面点不同,“完”着眼于形体的完整、完好,没有残缺。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 “备”着眼于数量上的齐全、齐备,没有缺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两词对用,区别表现更为明显。 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不虞。 《韩非子·外左上》 “体无完肤”不能说成是“体无备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换成“备”。“德才兼备”不能说成是“德才兼完”。 骄:傲:都可指“骄傲、自大”,但侧重点不同。 “骄”指倨高自满,侧重于心理状态,如: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商君书·战法》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后汉书·张衡传》 “傲”指轻侮傲慢,不恭敬、不谦虚,对人没有礼貌,侧重于行为表现: 起舞非狂,行吟非怨,高眠非傲。 刘克庄《水龙吟·己亥自寿》 傲其先君,神弗福也。 《左·文9》 “傲”还引申出“轻视”义,而“骄”无此用,如: 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追:逐:都有“追赶”义,侧重点不同。“追”侧重于把追赶的东西、对象追及、追回,有“挽回”义,如: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 《左·桓13》 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 《左·成13》 “逐”侧重在把追赶的对象起跑或驱散,有“放逐、驱逐”义,如: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李斯《谏逐客书》 吾尝三仕而三见逐于君。 《史·管晏列传》 潜:间:都有“悄悄的”、“秘密的”义: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左·僖32》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陈涉世家》 由于本义不同,两词的侧重点不同。 “潜”本义是藏在水底,引申出“隐藏、埋藏”义,再引申出“秘密”义,其特点是“掩藏”,与“沉没不见”有关。因沉没不见,故特点在于隐藏自己。 “间”本义是缝隙,引申出“间隔、隔离”义,再引申出“秘密”义,特点是隔开周围的事物和人,单与一个人或部分人说。因隔开众人,故特点是秘而不见。 动作的情态、方式不同 踊:跃: 都是两腿用力使身体离开所站立的地方。都表“跳”义,但方式不一。戴侗《六书故·人九》:“跃,跳也。大为跃,小为踊。跃去其所,踊不离其所。”但是二者有别。 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左传·僖公28年》 杜预注:“距跃,超越也;曲踊,踊跃也。” “距跃”指向远处跳,向前跳。曲踊:弯曲身向上跳。百:①同陌,次,“三”一言实指二言虚指,表多数。②杜预注“百,犹励也。”孔颖达疏:“言每跳皆勉力为之”。 因此,“踊”指原地向上,没有位移。“跃”指向前跳,有位移。 负:荷:都有“携带”义,方式不一,“负”用背驮,如: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列子·汤问》 “荷”用肩扛。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 盟:誓:在“发誓”、“立誓”上是同义词,但有别:郑玄注《周礼》:“大事曰盟,小事曰誓。”因此,“盟”多表多方的决心和诺言,一般要举行结盟仪式,要杀牲歃血为盟。用于国家大事,常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誓”多表一个人的立誓,不能用于国与国之间。 秦伯说,与郑人盟。 《左·僖30》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左·隐元》 词义范围大小不同 法:律:都可表刑法条文,但范围大小不同。“法”范围广,既可指法律、制度,又可指具体的刑法条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吕氏春秋·察今》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律”主要指具体的刑法条文。 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荀子·成相》 于是相国萧何……作律九章。 《汉书·刑法志》 树:木:都可表“树木”。但“树”只指“树木”,而“木”的范围更大,除表“树木”外,还表与树木有关的东西。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 《左传·昭2》 我二十年矣,又如是而后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左传·僖2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谄:谀:都有“恭维、奉承”义: 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谀”只限于语言上的恭维、奉承,如: 灌夫为人正直,使酒,不好面谀。 《史·魏其武安侯列传》 “谄”不仅指语言上的恭维、奉承,也可指态度、外表形态上的恭维: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孟子·滕下》 5、词义程度深浅不同 愠:怒: 在表“生气、恼怒”时是同义词。但程度有明显差异。“愠”程度轻,是心里生气,但隐而不发,或只在脸上呈现,并不表现在行动上。“怒”程度重,常指愤怒不可遏止,并表现在行动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报任安书》 (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淮南子·天文》 《促织》中“怒索儿”《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怒”都不能换为“愠”。 知:识:都表“知道”“了解”,但深浅不一,“知”是一般的了解、知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识”不仅了解、知道,而且还能辨别,了解的比“知”更深入。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识众寡之用者胜,。 《谋攻》 6、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 比:周: 都表“与人亲近”,但感情色彩不一,“比”含贬义,是“勾结”义,“周”含褒义,是“团结”义,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孔安国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征:伐: 都表“军事进攻”。“征”用于上伐下、有道伐无道,是褒义词。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尽心下》 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墨子·七患》 “伐”指公开宣战,有钟鼓,是中性词。 十年春,齐师伐我。 《左传·庄公十年》 7、适用对象不同 告:诰:都表示把事情或意见说给别人知道,都有“告诉”义,但适用对象不同。《说文通训定声》:“诰者,上告下之辞;告者,下告上之辞。”“诰”用于上告下,是“告诫”义: 天下有风,姤,后以施诰四方。 《易·姤》 “告”多用于下告上,如: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列子·汤问》 当然,“告”也可用于上告下,但“诰”只用于上告下。 杀:弑:都表“杀”,“杀”可用于上杀下和平辈之间。“弑”: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只能用于下杀上。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左传·桓公二年》 二、语法功能不同 耻:辱:作名词时,意义、用法相同,都表“耻辱”但当作动词时,“耻”多用于意动词,“辱”多用为使动词。 敏而也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论语·子路》 败:负: 都可表“输、失败”跟“胜”相对。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商君书·战法》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不知彼不知己,一胜一负, 《孙子·谋攻》 区别:“负”一般只用于跟“胜”对举的场合里,不单独使用。 “败”则可单用,“败”还可跟“成”对举,“负”则不能。 受任于败军之际。 《出师表》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赤壁之战》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与?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七节 典故性词语 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现成语句而形成的词。包括双音词,成语。 一、典故性双音词组的构成方式 1.截取 从原文中节选出两个词语组合而成。 染指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不复染指声律。”《左·宣四》:“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郑灵公怒,想杀子公,子公与子家商量杀灵公,子家不敢,子公诬子家犯上作乱要弑君,子家恐,两人杀掉灵公。后遂用“染指”比喻分取利益或参与做某事,用“食指忽摇”称受请赴宴前好的征兆。 问鼎 《晋书·王敦传》:“遂能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左·宣三》:“楚子(楚庄王)伐陆深之戎,遂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夏商周以鼎为周之重器放在国都,国灭鼎迁,楚庄王探听周鼎情况,目的在于图谋周的政权。后用“问鼎”表示觊觎王位(“讯鼎”、“观鼎”)“窃鼎”窃取政权,“移鼎”政权转移,“迁鼎”表迁都。“定鼎”建立政权,确定国都。 蟊贼 《诗·小雅·大田》:“去其螟 ,及其蟊贼。” 本指两种对农作物有害的虫,比喻危害国家的人,今仍用。 这种截取,有的原为同一个层次,有的原不是同一个层次的结构,仅因句中位置紧挨,截取后凝固为一个复合词。 友于 曹植《求通亲表》:“今之否隔,友于同忧”。《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乃眷 宋·王禹偁《园陵犬赋》:“蒙先朝之乃眷,向皇宫而讬身。” 《诗·大雅·皇矣》:“乃眷西顾。”乃;连词,眷:回头看。后“乃眷”用来喻“关怀”。 播厥 《南史·宋衡阳王义季传》“今阳和扇气,播厥之始,一日不作,人失其时。” 《诗·周颂·噫嘻》:“率时农夫,播厥百各。”“厥”代词,是“百名”的定语。用“播厥”(偏用“播”)指“播种”。 宴尔 《诗·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你新婚快乐,像兄弟一样亲爱。)宴:快乐,尔: “你”,不属同一层次,后用“宴尔”称“新婚”—→“新婚宴尔”。 2.紧缩 同一句中不相连的词,紧缩相连而为一个词,用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掣肘 元·萨都剌《登歌风台》诗:“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理亶父,鲁君的两个近臣同往。到亶父后,“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两个近臣只好辞请回家,报告鲁君关于宓子贱掣摇其肘、无法写字的情况,鲁君由此得悟,知宓子贱的意思是害怕自己给予牵制干涉、于是宣布亶文自治。结果宓子贱把亶文治理得很好。后用“掣时”“被时”指牵制人或被人牵制。 倾国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书·外戚传》:“[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问,世上真有此人吗?平阳主于是说李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确实漂亮善舞。文中用“倾人城”“倾人国”形容其妹的美貌,后来就用“倾国”称代美女。 居诸 《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这里“居”、“诸”是“乎”连读变音,都是没有意义的语助词,而文人竟将之抽出,用“居诸”代日月。梁·简文帝《善觉寺碑铭》:“居诸不息,寒暑推移。”又引申为光阴,韩愈《符读书诚南》:“岂不念旦夕,为尔惜居诸。”- 桑梓 王维《休假还旧业便使》:“谢病始告归,依依入桑梓。”《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本是父母所种,见了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产生恭敬之心。桑、梓是古代住宅周围常载之树,种桑以养蚕,栽梓以备用,后来“桑梓”成为“家乡”的代称。 日夕 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日夕”紧缩,指傍晚。 有的紧缩为词而语序与原句相倒。 乔迁 唐张籍《赠殷山人》:“满堂虚左待,众目望乔迁”。《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迁,表示对别人迁居或升官的美称。 蝇营 明·唐寅《江南春·次倪元镇韵》词:“浮生聚散是浮萍,何须日夜苦蝇营。”《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棘。”营营:往来飞貌,用“蝇营”像苍蝇一样营营往来、到处飞比喻为求名利而到处钻营。 3.组合 将不同诗句中的词合在一起构成。 哀鸿 清·洪升《长生殿·收京》:“流离百姓,哀鸿满路悲戚。”《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因此用“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饥民。 怙恃 《长生殿·春睡》:“早失怙恃,养在叔父之家。”《诗·小雅·蓼茂》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诗”成为“父母”代称。 盼倩 蔡邕《青衣赋》:“盼倩淑丽,皓齿蛾眉。”《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口颊好看,“盼”眼睛黑白分明。 “盼倩”形容女子顾盼时的美丽姿态。 景仰 《诗·小雅·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大; 仰:瞻望。景仰:尊敬、佩服。 有不同诗中两字组合而成的。 板荡 谢灵运《拟邺中诗》:“幽厉昔崩乱,中原复板荡。”板、荡原为《诗·大雅》中篇名,都是讽刺周厉王无道、导致国家败坏,社会动荡的诗。“板落”表社会动乱、动荡不安。 风雅 《诗》中有《国风》和大、小雅,成为古代诗歌创作的典范,后用“风雅”表纯正的文风或文雅、不野蛮。 4.仿造 模仿原词,另造新词。 蛾眉——蛾脸。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而曲美,有时即指美女。《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后来仿造“蛾脸”,形容女子漂亮的脸。李朝威《柳毅传书》:“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 乔迁——乔居 “乔居何处”对别人居处的美称。(再如前问鼎(讯鼎、定鼎、移鼎、窃鼎。掣时(被肘。 5.概括诗意而成 萱堂 元·耶律楚材《祝忘忧居士寿》:“斑王衣摇曳悦萱堂。”《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背,北堂也。”《释文》:“谖,本文作‘萱’。北堂:母之所在也。”谖草:金针菜,又名黄花菜,古人以为此草可令人忘忧,又名忘忧草。后人因称母亲为“北堂”。李白《赠历阳诸司马》“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诗》意中:“堂”与“萱”有关,因此用“萱堂”“庭萱”“尊堂”“尊萱”“令堂”称母亲。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 二、常用的典故性词语的来源 涂鸦 谦称字写得不好所用。唐·卢仝《添丁诗》:“闲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卢仝的小孩喜欢涂抹诗书,往往令黑。卢仝作诗以形容墨团象老鸦。因此用“涂鸦”指作文、写字、绘画的拙劣,技巧不成熟。 垂青 表示对人特别着重。《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稽喜来吊(阮母去世),籍作白眼……。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阮籍能作青眼、白眼。青眼,眼珠居中、正视,后遂用“青眼”“眼青”表示对人的尊重或喜爱,用“垂青、青目、青盼、青照”表示对人特别看重。白眼,眼睛向上或旁看,现出眼白。“白眼”“眼白”表示对人的轻视或憎恶。 东床 称女婿。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写郄鉴派门生给王导(王丞相)送信说,在他家选女婿。丞相告诉太傅的使者说:你朝东厢去任意选。门生回去告诉太傅说,王家的各位儿郎都很不错,但听说去选女婿,都很拘谨,“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王羲之),因嫁女与焉。” 拙荆 《太平御览》卷718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再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因此用“荆钗布裙”形容女子服饰朴素,或借指服饰朴素的女子。用“荆妻”“荆妇”“拙荆”“山荆”“老荆”谦称自己的妻子。“亡荆”称已故的妻子。 折桂 科举及第。《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乐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郤诜考试,夺得第一,自比如同“桂林一枝、昆山片玉”这原为自谦,说只是群才之一。后用“桂林一枝”比喻科举考中出类拔萃的人,用“折桂”喻科举及第,“失挂”科举落榜。 中肯 《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肯:附在骨头上的肌肉,綮:筋肉聚结的地方,这些都易使刀刃钝折,后用“中肯綮”喻切中要害。《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最后形成“ 中肯”一词。《明史·张居正传》:“间出一语辄中肯,人以是严惮之。” 渭阳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其渭阳为太湖县伍伯。”《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此诗是秦康公作太子时送他的舅舅重耳(后为文公)回晋国时所作。 伐柯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这几样东西,奉与姨娘作伐柯之敬。”《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以伐柯必用斧喻娶妻必有媒。因此“伐柯”成了媒人的代称。 有的是由于原文的错误理解而形成的。 小星: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竟纳为小星。”小妻:小妾。《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写一个小官吏在外办公。下章:“嘒彼小星,维参与昴。”星宿名。毛传、郑笺误为“众妾”,因此,“小星”成为小老婆的代称。 有的用典隐讳不清: 《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