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 法 学 第一节 词类活用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是名词,朝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是动词“朝拜”。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 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三、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这种词类活用现象。译为“使(让,叫)……。”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是名词的使动用,齐威王想让孙膑作将。“作将”这个行为不是齐威王所发出的,而是齐威王让孙膑发出的。 使动句与一般的主谓宾句式不一致。一般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使动句中宾语却是动作的发出者;一般句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使动句中谓语却是陈述宾语的。使动句翻译为主使宾动。使动用法,它用的是述宾短语的形式表达的是兼语式的内容。但它又与兼语式不一,兼语式中要出现使令性动词:使、令、命等。使动句中无。 使动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活用而来。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 《韩非子·问田》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发出动作。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史记.苏秦列传》 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 《韩非子·外右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小雅·斯干》 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省略的。 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同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 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 《淮南子·主术》 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韩非子·五蠹》 (三)动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具有的行为或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如: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淮阴侯列传》 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贾谊《治安策》 予,天下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孟子·万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国语·周语下》 1、使动双宾语 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诗经·小雅·斯干》 负—秦:间接宾语,两者是使动关系,“秦”是动作的发出者。 负—曲:直接宾语,两者是一般动宾关系,“曲”是动作的承受者,是动作关涉的对象。 翻译的结果:使+间宾+谓+直宾。仍是兼语句式。 2、宾语省略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 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孟子·万上》 3、及物动词的使动用与一般用法无别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将朝王。 同上 4、使动与一般动补关系无形式上的区别 欲因此时降武。 《汉书·苏武传》 涉间不降楚。 《项羽本纪》 5、同一句中,结构一样,有的是使动,有的是一般动宾关系。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论语·阳货》 6、使动用的动宾后,有的还有补语 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史记·信陵君列传》 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 《左传·庄公十九年》 (四)形容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明主不滥(过度)富贵其臣。 《商君书.画策》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 《孟子·尽心下》 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 范雎《献秦昭王书》 请问安国众民如何? 《晏子春秋·内杂问下》 (吕不韦)乃往见子楚,曰:“吾能大子之门。” 《史记·吕不韦列传》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论语·宪问》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荀子.修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其后宾语有省略的。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天论》 现代汉语中这类形容词的使动用很多,巩固国防、繁荣经济、密切关系。 (五)数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具有谓语数词所表示的数目或特点。 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五蠹》 傅之翼者两其足。 《汉书.董仲舒传》 借令秦皇长世,易代以后,扶苏世之,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章太炎《秦政纪》) 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 《战国策.楚策一》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左传.成公八年》 四、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使动用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前者体现在行动上,后者体现在思想认识上。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老子》 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 《吕氏春秋.知度》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荀子·儒效》 吾妻之美我也,私我也。 《战国策·齐策》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史记·管晏列传》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上》 1、名词的意动用 主语把宾语看成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译为“以……为”。 臣闻王者父天母地。 《后汉书.李固传》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 则中国之。 韩愈《原道》 其谓之秦者何?夷狄之也。 《谷梁传·僖公三十四年》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史记·扁鹊列传》 使人主师五帝而式三王。 《后汉书·崔 shi传》 名词的意动用,宾语有省略的。如: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2、形容词的意动用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译为“认为……”。 吾闻柳公尝巧我慧我。 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 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 《庄子.秋水》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史记·商君列传》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 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 《战国策.魏策四》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史记.滑稽列传》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夫差智太宰 而愚子胥,故灭于越。 《韩非子.难三》 1、形容词的意动用,宾语有前置的。如: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说苑.建本》 2、形容词的意动用与用为一般动词无形式之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 《汉书·赵充国传》 驱天下之民,从善远罪。 柳宗元《断刑论》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梁上》 四、名词、形容词活用的辨析: 以上讲了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怎样辨别名词、形容词活用呢?除结合上下文意辨析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名(形)+代。 代词前的名词、形容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形容词修饰。 有一民寒,则曰:“此我寒之也。” 《说苑·君道》 既臣大夏而君之。 《汉书·张骞传》 (二)助动+名(形) 名词、形容词前有助动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助动词是修饰动词的。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所+名(形)、者+名 结构助词“所”后的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因为“所”只与动词及其词组结合。 食吾之所耕,衣吾之所蚕。 苏洵《易论》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盗跖》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赵策》 4、名+名(非并列、偏正关系) 两个名词连用,若非并列、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故扁鹊不能肉白骨,微、箕不能存亡国。 《盐铁论.非鞅》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下》 5、副+名 除判断句外,名词通常不受副词修饰。 臣闻明主涖政,有闻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 范雎《献秦昭王书》 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闻之,为臣必臣,为君必君。 《国语.周语中》 6、名+介宾短语 名词不能带补语。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孟子·梁上》 夫破人之与破于人,臣人之与臣于人,岂可同日而论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名+而+名、动+而+名、名+而+动 名词由承接连词“而”连接,活用为动词。 君其耳而未之目耶? 《韩非子·外左上》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盐铁论.相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史记·刺客列传》 8、形+名 若非偏正关系,则属述宾关系。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 《荀子·王制》 五、词类活用的有关问题 1、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性的现象,兼类指一个词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的词性。究竟哪些是活用,哪些是兼类。只有进行定量分析。但由于古汉语中有的兼类词到现代汉语中变成了单类词,人们很容易以现代汉语的观点来看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因此可能把古汉语中的兼类词当成词类活用。如:衣、食、军、冠、王、妻等。有的书把其动词义都看成是名词活用而来,以今律古。 2、词类活用与词义 词类活用后词的意义总是与该词的原义有必然的联系。如“令吏人完客所馆”“馆”的作用是居住。如果两者没有联系,其理解上一定有问题。“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封建论》)有的把第一个“君”译为“效忠”“尊敬”,言其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乖戾:反常、不顺,天下大乱。没有把国君当作国君的思想。)“君”与尊敬、效忠无必然联系,此“君”当为意动用,“君君”把国君当作国君。 3、形容词的使动用问题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少,一般说来。形容词活用后带宾语的较多。“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韩非子.说林》)( 刻削:雕刻和刮削。)受“可”修饰,“小”“大”活用为使动词,“可小”“可大”即可小之,可大之。可使之变小,可使之变大。(如何变小,此为刻小。)“刻小”是在“使之变小”的基础上再译的。因此仍将之视为使动而非一般动词。古汉语中述补关系的词产生很晚,凡是可以译为述补关系的,可以把它看作使动用。 4、“相之”“将之”“官之”等的用法问题 朱星《古代汉语》、洪成玉《古代汉语教程》都认为“相”“将”等是名词的意动用,理由是古人注释时用“以…为…”这种格式来理解它们。《吕氏春秋·期贤》:“然则君何不相之?”高诱注“何不以段干木为相也?”这与意动用格式同,所以看作是意动用。错误:这类名词在这里的用法。与我们所讲的一般名词的意动用不同,它丝毫不带主观成分,而是一种客观上的行为。这样仅仅是为了守旧,易将使动、意动混淆。更何况“以…为…”的格式除了可表示“认为…是…”“把…当作…”外,还可以表示“使…做…”。 5、使动、意动非词类活用,而是谓宾间的两种特殊关系。 第二章  特殊的句法结构 第一节 普通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却很普遍,以前将之列入活用为副词,不规范,它是古汉语中名词的功能,名词的用法,因为并不是只有副词才能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情状(比喻) 一般用以表动作行为的情状。这种用法有比喻意味,译为“象…一样(似的)”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谏逐客书》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左传·》 依柱而笑,箕踞以骂。 《战国策·燕策》 猬缩蠖屈,蛇盘龟息。 《中山狼传》 乡民蚁拥蜂攒(cuan),布满山麓。 《三元里抗英》 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荀子.非十二子》 也有作形容词的状语的。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 现代汉语中“土崩瓦解”“狼吞虎咽”“风起云涌”“蚕食”“鲸吞”“席卷”“瓜分” 二、表示对人的态度 把动词后的宾语当作状语名词来对待,译为“象对待…那样”。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 。 《孟子·万章》 最后一次把来人赶走,说:从今以后,知道国君象对待犬马一样畜养我。) (晋公子重耳)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 《国语·晋语》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 遇我,我固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汉书.鲍宣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式 译为“用……”“拿……”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史记·刺客列传》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 《史记·平原君列传》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汉书·霍光传》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项羽本纪》 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舜勤民事而野死。 《国语·鲁语》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国语·越语》 秦焚书禁学,济南伏生独壁藏之。 《汉书.艺文志》 五、表示行为的根据 译为“按……”“依……”。 失期,法当斩。 《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史记.陈涉世家》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赤壁之战》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身份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列传》 刘豫臣事丑奴,南面称王。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 《史记·宋微子世家》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的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辨别: 1.根据上下文辨别,主谓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状谓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2.形式上,作状语的名词前往往另有主语,如:“刘豫臣事丑奴”如果只有一个名词,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无生命的名词不可能是动作的发出者,“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山狼传》)“失期,法当斩。” 3.看能否在名词前添加介词。 第二节 为动关系 为动关系是指谓语和宾语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意念关系,主语为了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译为“为…”“给…”。 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 《汉书.文帝纪》 文赢请三帅。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文公夫人,秦女也,为三囚将请曰” 《史记·秦本纪》) 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论语·宪问》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 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隐公三年》 故墨子见歧道而哭之。 《吕氏春秋·疑似》 稷勤百谷而山死。 《国语·鲁语》 1、宾语前置 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孟·梁下》 2、为动双宾语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 《吕氏春秋·制乐》 3、区别为动关系与使动、意动关系。 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论语·宪问》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 《汉书·朱买臣传》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四》 冯谖客孟尝君。 (同上) 第三节 句子成分的位置 古今汉语的语序是基本相同的,即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谓语后,定语在中心语前。但也有不尽相同的一面,在古汉语中,宾语可前置,主谓可倒装,定语可以在中心后。 一、宾语前置 (一)动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的宾语前置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某些句子中,宾语经常放在动词前,二是为了强调宾语,可借助虚词把宾语提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 《晏子春秋·内杂下》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也。” 《韩非子·社鼠》 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 《吕氏春秋.任数》 北郭骚(齐人)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晏子春秋.内杂上》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谷梁传.隐公六年》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 《说苑.善说》 若句中有助动词,格式有二: 宾+助动词+谓语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左传.成公三年》 助动词+宾语+谓语 吾敢谁怨乎? 《史记.吴太伯世家》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郑风.东门之 》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韩非子·五蠹》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 《左传·僖公七年》 若句中有助动词、副词一类插入成份,格式有二: ①代词+插入语+谓语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丘也闻不言之言,未之尝言。 《庄子.徐无鬼》 亦莫余敢侮。 《左传.昭七年》 ②插入语+代词+谓语 然民虽有圣智,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 《商君书.画策》 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墨子.节葬》 天下莫敢之危。 《吕氏春秋.分职》 三、在前置宾语和谓语之间加“之、是等结构助词助宾语前置。 非子之求,而蒲之爱。 《左传.宣公十二年》 (管仲曰)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 《韩.外左下》 前世不教,何古之法? 《商君书.更法》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 《左传.僖公十五年》 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国语.晋语三》 荀卿守正,大论是弘。 韩愈《进学解》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左传·隐公六年》 (晋郑是依。 《国语·周语》) 《郑书》有之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姑先安大……。 《左传.襄公30年》 有时为了强调宾语的单一性,排他性,用副词“唯(惟)构成“唯…之(是、之为)…”式,译为“只、就” 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左传.定13年》 不才,吾唯子之怨。 《左传.文公七年》 (“不材,吾怨子。” 《史记·晋世家》) 人有言曰:“唯乱门之无过。” 《左传·昭公22年》 (谚曰:“无过乱门” 《左传·昭公19年》)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韩愈《原道》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左传.成公十三年》 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左传.昭公三年》 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 韩愈《后二十九日上宰相书》 智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孟子.尽心下》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荀子.不苟》 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若利之为见,若者必害。 《荀子.礼论》 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荀子.不苟》 也有只用“惟”的: 上栖会稽,下守海滨,唯鱼鳖见矣。 《吴越春秋.卷一》 四、代词“是作宾语前置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在传.昭公元年》 则我(陈国)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於今是用。 《国语.晋语七》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春罔极。 《左传.昭26年》 (二)介词的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史记.淮阴侯列传》 学恶乎始,恶乎终? 《荀子.劝学》 2、前置宾语和介词之间结构助词“之” 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而召之,则何以经国? 《国语.周语下》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 《左传.昭公十五年》 麋鹿之与处,猿 之与居。 韩愈《上宰相书》 今大王纵有其人,何 之从而出。 《战国策.东周策》 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 《左传.襄25年》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诗.邶风.日月》 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子颓之乱,又郑之由定。 《国语.周语中》 3、介词“以”“于”的宾语前置 少以犯众,弱以侮强。 《说苑.杂言》 (以少犯众,以弱侮强。 《孔子家语.五仪解》)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 《报任安书》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墨子.非乐》 谚所谓室于怒而市于色者。 《左传.昭公十九年》 (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 《战国策.秦策》) 除上述几种情况外,也有名词不靠代词复指而前置的。 为天子之诸御,不爪剪,不穿耳。 《庄子.德充符》 也有非否定句而代词宾语前置的。 民献有十夫予翼。 《尚书.大诰》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诗·小雅·节南山》 因此有的学者得出结论:宾语有谓语前面,是远古汉语的政常语序,而古代汉语中所说的宾语前置实际是原始汉藏语序的保留 反映.见张清常《上古汉语的SOV语序及定语后置》,《语言教学与研究》,89年1期。 (三)问题讨论 1.宾语前置句中“之”“是”的词性问题 王力先生认为是代词,杨伯峻等人视为结构助词,谁是谁非? 当为结构助词,理由如次: 此类“之”“是”与复指代词“之”“是”结构、意义不同。 古书中常见的复指代词有“是”“之”“其”,它们中句中主要作主语、定语、宾语。如: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季氏》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战国策.赵策》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僖公28年》 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左传.僖公28年》 被指代的部分多数情况位于句首,用来复指的词在句中有特定的位置,必作句子的一个成分。有实在的意义。而宾语前置句中的“之”“是”可以不作句子的一个成分,句子仍然完整。它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硬译出来,非常别扭。 用代词复指,被复指的部分往往比较复杂,不能用代词复指代词。而宾语前置句中“之”“是”前有代词的很多。 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国语.周语下》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谷.僖二年》 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说苑.君道》 若狄公子,吾是之依兮。 《国语.晋语三》 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季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而且代词本身是用来指代名词及其词组的,再用另一个代词来复指它,则显得毫无意义了。 在前置宾语和谓语除加“是”“之”外,还有“之为”,“之为”也是复指吗? 有的宾语前置不用“之”“是”,如: 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 《尚书.牧誓》 惟妇言用。 《汉书.五行志》 再说古人行文重音节之美,加上“之”“是”等词,使语气显得舒缓,又能强调前置宾语。使语意重心落在宾语上。 二、主谓倒装 在一定条件下,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种改变语序的现象叫主谓倒装。有两种情况: (一)为加强语气,强调谓语。以感叹句为最常见。 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 《孟子·告子下》 死矣,盆成括! 《孟子·尽心下》 仁夫,公子重耳! 《礼记.檀弓》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君子哉,若人! 《论语·公冶长》 疑问句、祈使句的谓语也可前置,如: 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 《吕氏春秋·重(zhong)言》 勉哉夫子!尔所不勉,其于尔身有戮。 《史记·周本纪》 本篇前文云:“夫子勉哉!” 陈述句谓语前置的较少: 必我行也,为汉患者。 《史记.匈奴列传》 2、为押韵、对仗,将主谓倒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周南·桃夭》 第三章作:“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诗·豳风·七月》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魏征《述怀》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三、定语后置 指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最常见的是表性状和数量的定语后置。 复为羽声慷慨。 《史记·刺客列传》 (复为慷慨羽声。 《战国策·燕策三》) 从弟子女十人所。 《史记·滑稽列传》 舜有大功二十而为天子。 《左传·文公十八年》 子产以帷幕九张行。 《左传·昭公十三年》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史记.滑稽列传》 除以上表性状或数量的定语后置外,以下几种形式的句子,也有人认为是定语后置。 注意数量结构作定语和作谓语不同。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一)中心语+之+定语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楚辞.涉江》 (二)中心语+定语+者(定语的标志) 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 《庄子·山木》 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史记.淮阴侯列传》 与此类后置相似的是: 楚人有涉江者。 《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人有一个渡江的人。)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孟子.滕下》 (眼下有个每日偷他邻居的鸡的人。) “日攘其邻之鸡”直接与“人”发生联系﹐“者”是定语的标志。] (三)中心语+之+定语+者 鸟兽之害人者消。 《孟子·滕文公下》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 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 (四)中心语+而+定语+者 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 《论语.卫灵公》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孟子.梁下》 这类结构也有人认为并非定语后置。第一例“爪牙”是“利”的定语。“异鹊”“鸟兽”是“自南方来者”“害人者”的范围定语。可参看张桁(heng)《“古汉语定语后置”献疑》(《中国语言学报》第四期。)、谢质彬《古代汉语中的范围定语》(《中国语文通讯》,80、4)、施民权《古代汉语“定语后置”说商榷》(《中国语文通讯》,81、4)、陈迪明《文言里确有“ⅹ者”一类后置定语》(《中国语文通讯》,81、4) 以上三种形式有争论,但一般还是承认表性状、数量的定语后置这两种情况。从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开始,人们就注意到定语后置这种语言现象,称之为“大名冠小名”(大名,指范围较大的名词,“小名”指范围较小的名词。大名,是属概念,小名,是种概念)“大名冠小名”即修饰成分在后的偏正结构。这种语序的很多。 《尚书》中有“星虚”“星昴(mao)”,注疏变为“虚星”“昴星”。 《诗经》中“桑柔”,实际是“柔桑”(柔嫩的桑)。 《左传》《国语》中“鸟乌”,实际是“乌鸟”,即“乌鸦”。 《左传》中“城濮”“城颍”实际指濮城、颍城。 《礼记》中“虫螟”即“螟虫”等 人们承认这种语序属于修饰语在后、中心语在前,但它是(属于定语后置这种)特殊情况,还是远古汉语中的一般情况呢?有人认为,它是原始汉语中的一般情况,正常语序,也是原始汉藏语序的保留。现代方言中南方方言里,中心语在后的很多,鸡公鸡母、牛公牛母、猪哥猪母。客家话中“人客”即“客人”。北方也有,河南有“鸡公山”,北方有“鸡公车”,这些都是古语的保留。见张清常《上古汉语的SOV语序及定语后置》。 孟蓬生《上古汉语的大名冠小名语序》,《中国语文》,93、4。 第二节 被动句 什么是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就是被动句。(被动句指主语是动作行为受事的动词谓语句。)古代汉语中被动句分为: 一、意念被动句 动词前后没有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标志,而用一般主动句的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这种被动句叫意念被动句,又称为无标志被动句。 彼窃 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 箧》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意念被动句只能从意义上去理解。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 (一)助动词+动词 1、见,可译为“被” 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2.为,译为“被”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3、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二)介词+主动者+动词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适为虞人逐﹐其来迅速﹐幸先生生我。 《中山狼传》 (三)动词+介词+主动者 1、于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诗·邶风·柏舟》 信于友有道﹐事亲不悦﹐不信于友。 《淮南子.主术》 2、乎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驱于声词,眩乎辩说。 《韩非子·问田》 (四)助动词+动词+介词+主动者 1、“见…于…”式 晏子见疑于景公。 《晏子春秋·内篇·杂说下》 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 《韩非子.十过》 2、“为…于…”式 (楚)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 《战国策·秦策三》 3、“被…于…”式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战国策·齐策》 上2、3种句式没有怎么发展就被淘汰了。 (五)介词+主动者+语气词+动词 1、“为…所…”式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左下》 2、“为…之”式 [纣]遇周武王,遂为周氏之擒 《管子·七臣七主》 3、 “为…之所…”式 在前两种格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故人主之意欲见于外,则必为人臣之所制。 《淮南子·道应》 4、“为…见…”式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 《庄子·至乐》 5、“为…所见…”式 (今凉州部)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 《后汉书·西羌传》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表示法。 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 近代汉语中,表被动的词还有“吃”、“著(着)”“叫”。 三、关于“于(乎)”字式 “于(乎)”字式,动词后用“于(乎)”引进主动者,可以看成是被动句式之一。这种句式可与其他被动句式进行转换。 襄子围于晋阳。 《韩非子·难一》 襄子见围于晋阳。 《说苑·贵德》 弥子瑕爱于卫君。 《说苑·杂言》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 《淮南子· fan泛论训》 圣人能制礼乐,不为礼乐所制。 《淮南子》高诱注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史记·楚世家》 第四节 文言虚词和固定短语 一、代词 与现代汉语相同,古代汉语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不同的是:包括无定代词“或”、“莫”。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自称) 我、吾、予、余,“吾”可作主、定,但在上古一般不作宾语。如: 今者吾丧我,汝如之乎? 《庄子·齐物论》 但在否定句中宾语前置时,可用“吾”。《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 也。’” 其余皆可作主语、定语、宾语。 上古还有“卬”、 “台”、 “朕”作第一人称代词。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邶风·匏有苦叶》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楚辞·离骚》 在秦以前“朕”是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后是皇帝的专称。 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汤誓》 秦汉间第一称代词还有“身”。《尔雅·释诂》:“身,我也。”郭璞注:“今人 亦自呼为身。”不过“身”广泛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魏晋后。如: (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2.第二人称(对称) 上古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戎。如: 女丧而宗室。 《左传·昭六年》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项本》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诗经·大雅·民劳》 “女(汝)、尔、若”可作主、定、宾,“戎”可作主、定,不作宾语:“而、乃”一般作定语,不能作宾语,偶尔作主语,如; 朕心朕德,惟乃知。 《尚书·康诰》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 《左传·定公十四年》 “你”产生于南北朝,唐末才大量使用。 3.第三人称代词(他称) 他称代词:彼、夫、其、之、厥、伊、渠。 文言中没有一个与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完全对等的代词,借用指示代词彼、夫、其、之。 “彼”常作主、宾,“夫”一般作主语,如: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滕上》 公曰:“夫不恶女乎?”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其”常作定语和主谓结构的主语,汉魏以后也可作主语,。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庄十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列子·汤问》 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之”一般作宾语,有时也作兼语: 爱公叔段,欲立之。 《左传·隐公元年》 使之居于王所。 《孟子·滕下》 第三人称代词“厥”,相当于“其”,如: 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伊、渠”在东汉以后才用做第三人称代词,如: 伊必能克蜀。 《世说新语·识鉴》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 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六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于六朝、唐代开始普遍使用。 4.己称代词(反身代词) “自”、“己”都是己称代词。有人归作第一人称代词,例多不举。 注意:(1)谦称、敬称的词类、意义问题: 谦称和敬称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否代作宾不前置),但意义上,谦称却代表了“我”,敬称代表了“你”。 人称代词的单、复数问题 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无单、复数之分,它们都可表复数,由上下文识别。 古汉语人称代词的复数也有加“侪”、“辈”、“曹”、“等”、“属”等字来表示的,它们不仅表示复数,而且带有“班类”的意思。 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 方勺《方腊起义》 天生汝辈,固需吾辈食也。 《中山狼传》 我曹言,愿自杀。 《汉书·外戚传》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本纪》 现代汉语表复数的“们”是南北朝时产生的。唐代才比较多地使用它表 复数。 (二)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 现代汉语用“这”。古汉语中用得较多的是“是、此、斯、兹、之、若、然、尔、 寔 、时。” “是、此、斯、兹”通常作主、定、宾语。 “之、若”一般只作定语,“然”常作谓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有美玉于斯。 《论语·子罕》 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曷为久居若城之中而不去也。 《战国·赵策三》 然乎哉?不然也。 范缜《神灭论》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诗》 “寔”、“时”即“是”字,近指代词。 寔为咸阳 张衡《西京赋》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尚书·汤誓》 2.远指代词(“那”产生于六朝,唐代只作定语,宋代开始用作主语)。 常见的有“彼、夫、其”: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孟子·公孙丑下》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 《史记·项羽本纪》 他指代词 (1)旁指代词“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下》 (2)虚指代词“其” 表示不愿,不能,不必说出的事物用“某”,如: 言武等在某泽中。 《汉书·苏武传》 (3)无定代词 肯定性夫定指代词“或”,可指人,也可指物,如: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孟·梁上》 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史·陈丞相世家》 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指人也可指物。“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韩非子·难一》 子曰:“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 (4)逐指代词“每”、“各” 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 各兴心而嫉妒。 《离骚》 (三)疑问代词 根据主要指代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主要代人的:谁、孰 主要代事物的:何、胡、奚、曷 主要代处所的:安、恶、焉 1.谁、孰 谁,只问人,一般用作主语和宾语。有时也作定语和谓语。如: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诗·秦风·黄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战国策·齐策四》 “孰”主要代人,也可代物(什么)多用作主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孰为夫子? 《论语·微子》 也可作定语和宾语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昭公曰:“丧人其何称?”景公曰:“孰君而无称?” 《公羊传·昭公25年》 “孰”还多用于选择,这是“谁”所没有的。 2.何、胡、奚、曷 相同的是:主要问事物,主要作宾语和状语。 国胡以相恤? 贾谊《论称贮疏》 问:“何以战?” 《左·庄十年》 奚以知其然也? 《庄子·逍遥游》 曷为久居若城之中而不去也? 《战国策·赵三》 这是介词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 人之为言,胡得焉? 《诗·唐风·采苓》 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春秋·内杂下》 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 《庄子·骈拇》 作动词宾词前置,作宾语译作“什么”、“怎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庄十》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吕氏春秋·察今》 子奚不为政? 《论语·为政》 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 《尚书·盘庚上》 不同的是:(1)“何”还常作定语、谓语,用法比“胡、奚、曷”广: 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韩非子·外储左上》 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 《韩非·说难》 (2)“何”还可以问人: 是何人也? 《庄子·养生主》 (3)“何”“奚”还可指代处所。 豫州今欲何至?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3.安、恶、焉 主要代处所,作宾语 “归乎?”曰:“君死安归?” 《左·襄二十五年》 路恶在? 《孟子·尽心上》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离上》 学恶乎始,恶乎终? 《荀子·劝学》 “安、恶、焉”作状语,询问处所或事理。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讐之韩魏乎? 《史记·春申君列传》 割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 二、副词 副词,指在动词、形容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副词与形容词是不相同的。形容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而副词只能作状语和补语。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而副词除修饰动词、形容词外,一般只修饰、限制作谓语的名词。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本记》),但是有的形容词也可以兼副词,若形容词作定语和作状语的意义不一致,则作状语时是副词。 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它们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子中的次要成分,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它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和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分,这又是它同其他虚词相近的一面。 副词的分类比较复杂,大致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次数、情态、否定、表敬七类。 (一)程度副词 用来表示性质或行动之程度的,一般可分为表极至(程度深),表轻微(程度稍深),表更加(在原有程度上更进一步)。 1、极至:“最、极、甚、殊、绝、至、良、颇、太、尤”等,这组词表程度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最”、“很”、“非常”、“特别”、“格外”等。 2、表更加:“愈、益、弥、兹、尤”等,它们表示在原有程度上更进一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更加”、“越发”。 3.表轻微:“稍、少、略、微、颇”,表示程度较深,相当于现代汉语时“稍微”,“略微”等。 古汉语中,少数程度副词古今意义变化大,要注意区别。 少 古汉语中常用作程度副词,音义同现代汉语的“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多少的“少”。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史记·项羽本纪》 也当形容词,多少的“少”。 饮少辄醉。 《醉翁亭记》 稍 在现代汉语里程度副词“稍微”的意思,上古汉语里“稍”是时间副词,作“渐渐”讲。 其后秦稍蚕食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 唐代开始这一意义便普遍运用。 “稍微”讲极少见。 稍不如意,相顾笑议。 《唐语林》 另外,“稍”还有程度深这一义项,相当于“颇”、“甚”,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二:“稍,犹颇也,深也。甚辞,与小或少之本义相反。”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吕延济注:“稍远,极穷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姐姐稍亲文墨,君瑞博通今古。” 颇 “颇”在古汉语里是一个程度副词,其意义有二: 表程度轻、数量少,译作“稍微”、“略略”。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汉乐府《陌上桑》 (还不够,略有余。) 表示程度深、数量多,译作“很”、“更加”,现汉沿用。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文天祥《指南录后叙》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用来表示动作、性质或事物的范围的。一般可分为表全体、表共同、表仅限等三类。 1.表全体 “皆、尽、乎、举、遍、俱、咸、毕、凡”,都译作“都”“全”总括所提到的人、事物,表示人或事物都进行某一动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梁上》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 《左·隐元年》   2.表共同 “共、齐、并、相、相与”,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发出某一动作,译为“共同”、“一起”。 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孟·离下》 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 《汉书·蒋何传》 3.表仅限 “但、仅、直、止、惟(唯)、特、独、徒、第”表范围仅仅限于某个方面,译作“仅”、“只”、“仅仅”。 但 在现代汉语里,“但”字一般用作表示转折的连词,有时用为范围副词,也只限于现代汉语中的文言成分,如:‘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在古汉语中,“但”大多用作范围副词: 死去元(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东汉以后“但”字开始用作转折连词“但是”,唐代以后用得较多。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三国志·华佗传》 仅 用作范围副词,表范围小,数量少,古今一致,但是唐人作品中的“仅”,不是表示数量少,而是表示数量多,是“将近”,“几乎”之意,这人意义有人归作表数副词。唐以前、以后则不是这个意思。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白居易《昭国闲居》 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间副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表时段) 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所发生、存在的各种时间,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表正在:方、适、正 2.表开始:始、才、乃、适(刚才) 3.表过去:业、既、尝、曾 4.表将来:且、行、将 5.表最后:终、遂、竟、卒、讫(迄) 曾 古代汉语里一般用“尝”表“曾经”,“曾”在汉代以前,一般不是表示时间的副词,而是表示情态的副词,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和现代汉语“竟然”、“居然”相近,多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诗·卫风·河广》 也可用在肯定句中,加强肯定语气。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曾”作时间副词,当“曾经”讲,一般是在汉代后。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战国策·赵策四》 (四)表数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频率和约数等,分为: 表动作频数:数、亟、频、屡、累、连、仍、比 表动作重复:复、更、又、再 表约数:且、将、近、幾、可、约 (五)情态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情貌状态和语气的词(语气副词) 诚、实、果、良、信,表确定,译为的确、果真。 固,表本来。 反、顾,表相反,译为“反而”、“反倒” 故、直、特,表故意。 尚、犹表继续,译为“尚且、还”。 亦、也,表类同、同样。 但、姑、且,表姑且。 空、徒,表徒然,译为“白白地”。 岂、其、巨、宁、独,表反问,译为“难道、怎么”。 “殆、盖、得无、其”,表推测,译为“大概”、“或许”、“莫非”。 “必、乃、即”,表肯定,译“一定”,“就”等。 且 古今汉语里都可作连词,古汉语中还可作情态、时间、表数副词。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杜甫《石壕吏》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记》 禹至汤且千岁,汤至周亦然。 《论衡·刺孟》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泰伯》 固 古今都可作让步连词“固然”讲(承认某一事实而引起下文),古汉语还可作为情态副词,是“坚决、本来、当然”等意,表示态度坚决或客观事物的当然情况。 蔺相如固止之。 《史记·廉蔺列传》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梁上》 (六)否定副词 主要谈谈“不”与“弗”、“毋”与“勿”的区别问题。 有人认为:汉以前“毋”、“勿”兼摄代词“之”,有人认为“弗”是“不…之”“勿”是“毋…之”的合音,因此,“弗”、“勿”后不带宾语,其实,“弗”“勿”不带宾语的情况在先秦两汉只是局部现象,而带宾语的例子并不少。 汝曷弗告朕? 《尚书·盘庚上》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告上》 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孟·梁上》 已矣,勿言之矣。 《庄子·人间世》 勿替敬典。 《尚书·康诰》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主要用来表示对人的尊敬和自谦,在句中作状语。这类词原为动、形虚化而来。虚化后除了向人表示尊敬和谦卑外,原本的具体意义很不明显,比较: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蔺列传》 欲与太叔,臣请事之。 《左传·隐公元年》 寡人请求赵王奏瑟,两个动词“请”、“奏”主语不一。 请:没有“请求”的意思,“事”与“请”共一个主语,“请”只是 起一种向对方表示敬意的作用,请对方允许我……。 表敬副词分: 尊人:请、幸、谨、敬、惠、辱。 自谦:窃、忝、猬、愚、伏尔加等。 表敬副词很难和现代汉语对译,不要把它的意义看得过死,知道它是表示一种敬意和自谦之意就行了。 (八)“相”“见” 在古代汉语中,“相”和“见”是两个特殊的副词,一般用在及物动词的前面,有的书叫指代性副词。 相 “相”可作范围副词,当“一同”、“共同”讲,除此以外,还有另外几种意义:范围副词,表互相: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史·廉蔺》 范围副词,递相、相继、表示一个接一个的递接关系。 天上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魏其武安侯列传》 偏相,指代受事者的一方。 有的认为是副词,具有称代或指代作用,是指代性副词,作状语,翻译时译成宾语,意义是代词性的。矛盾! 我认为“相”应当是副词。 “相”本义是“省视”,用眼睛察看树木。它表示两相交接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接,涉及到人的双方,行为的双方的关系可以是:共同地完成某事,即“共同”,可以是彼此间的相互行为,互相(你对我,我对你),递相(甲对乙、乙对丙),也可以是甲对乙有某种行为,即偏。“共相”后可为不及物动词,而“互相,递相”的“相”后也可是及物动词,但不带宾语。偏相的“相”所限制的及物动词在秦汉一般不带宾语,但也有带宾的,在近代汉语中,特别是通俗作品中,带宾语的很多,如: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而行。 《韩非子·说林上》 孔明曰:“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再拔一员大将,相助你去。 《失街亭》 武松相谢了宋江。 《水浒 ·23回》 今日上寨里众头领,相请众好汉去山南水寨亭上筵会。 《水浒传·19回》 表偏相的副词“相”,若动词不带宾语,其宾语只有结合上下文中寻找。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同上》 杂然相许。 《列·汤问》 见 有的语法学家也认为:“见”是指代性副词,对之争论较少。“见”限制的动词是及物动词,但不带宾语,其动作涉及的对象只是第一人称‘我“、”我们“。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孔雀东南飞》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