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论
辅导课程四
主讲教师:兰英
第四讲 课程的历史(二)
(二)科学化课程发展的高级阶段:
泰勒的贡献
美国的泰勒( Ralph W,Tyler,1902-)
本世纪 30和 40年代分别提出两条基本
原理:
一条是评价活动原理,体现在其, 成
绩测验的编制, 中;
另一条是课程编制原理。体现在其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中。
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必须回答下列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
现?
即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
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技术兴
趣”。它是指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
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
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其原理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使
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
的过程。他整合了前辈的早期成果,把
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推向了高峰。
(三)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布
鲁纳的努力
20世纪 50年代末至 60年代末,西方
世界出现了一场指向课程内容现代化的
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用学科课程观重建课程。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
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学术性强调知识的价值,认为学术
性知识是唯一的课程来源,同时应具有
可教性。
结构性有两个涵义:一是由一门学
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
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
探究态度。
掌握学科结构有四个优点:
一,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二,有助于记忆;
三,有助于迁移;
四,有助于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
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