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 四 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四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比较优势说
第二节 生产要素禀赋说
第三节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说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一节 比较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说的产生背景
(二)绝对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表示
(四)绝对优势说的图形表示
(五)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绝对优势说的产生背景
亚当 ·斯密 1723年 6月 5日出生在苏格兰。 1776年出版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在这本著作
中,亚当 ·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 ·斯密所处的时代, 在英国已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
代 。 这时, 英国从事国内外贸易的一切生产者, 商人和工人的活
动, 不是受到中世纪遗留下来的行会制度的限制, 就是遭受重商
主义经济政策的桎梏 。 当时的国内贸易虽然已经摆脱了一切障碍,
可是对外贸易仍然荆棘丛生 。 对于制造品的进口, 或者加以极重
的税课, 或者完全禁止 。 有些外国特产, 如法国的酒也遭受同样
的厄运 。 有些为本国企业所必需的商品, 也在禁止之列 。 英国把
殖民地当作原料的供给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 斯密对这一切措
施, 肆力攻击, 并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学说 。 他
认为, 在国际贸易问题上, 应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 反对垄
断和政府限制政策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绝对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 如果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 或其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如
果各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
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从中获得绝对的利益, 从而整个世界也
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
亚当 ·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财富的增加。理由是:
一是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分工可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从而节省与生产没
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三是分工可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变工具
和发明机械。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解释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吨 )
?甲国 1 1 2 1 3 3 0 0
?乙国 2 1 1 1 0 0 3 3
?世界 3 2 3 2 3 3 3 3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 亚当 ·斯密绝对优势说的存在有一个必要的假设, 即一国要想
参与国际贸易, 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以上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 或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处于绝对低
的地位上, 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 或者在国际
贸易中就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 这一点过于绝对, 不符合实
际情况 。
? 2,亚当 ·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 亚当 ·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但没有说明产品交换的内在等价
要求是什么 。 同时, 他认为分工引起交换, 而不承认交换是生产
力发展的结果;认为自然条件是决定因素, 不承认生产力是决定
因素, 自然条件是第二位的;分工对所有参加者都有利, 强调自
由贸易政策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托伦斯 1815年在其
,论对外谷物贸易, 一书中提出,后来李嘉图在其 1817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其目
的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 1823)是著名的英国
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其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和, 论对农业的保护, 等。
在李嘉图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对封
建主义,它同无产阶级的矛盾虽已发展但还未达到十分尖锐的
程度,因而他能以较诚实的科学态度,无顾虑地探讨政治经济
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顶峰。
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其贡献卓著,不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
本学说,而且就货币、汇兑、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研究,是国际贸易学说的集大成者。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 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 X与 Y商品 ) 。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 。
4,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 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
由进行的其它壁垒 。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 不发生其它影响分工的经济
变化 。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
在此基础上,李嘉图证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
而不是绝对优势。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等, 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
上其成本都低于乙国, 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乙国, 处于绝对的优
势;而乙国则相反, 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都低于
甲国, 处于绝对的劣势 。 这时, 甲, 乙两国仍然可以根据, 两
优取强, 两劣取弱, 的原则进行分工, 并通国际贸易获得好处,
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并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一样 。 这
样, 处于绝对优势的甲国不必生产全部产品, 而应集中生产本
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必停止生产
所有产品, 而应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通过分工和自由交换,
两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 增加产品的产量, 世界也会因为自由
交换而增加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甲国 1 1 2 1 3 3 0 0
乙国 6 1 4 1 0 0 10 2.5
世界 7 2 6 2 3 3 10 2.5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对大卫 ·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1.比较优势说是为英国服务的
比较优势说的目的是为英国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 是
为了使不发达国家成为英国的原料基地, 为英国服务 。 但是英
国本身并没有按照比较优势说进行国际分工 。 如 18-19世纪, 英
国生产棉织品的成本比印度和中国要高的多, 按其观点, 英国
应该放弃棉织品生产 。 但实事却相反, 英国把机器用于棉织业,
提高了生产率, 降低了成本, 结果打败了中国和印度的棉织业,
成为世界霸主 。 其他发达国家,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都是如此,
都没有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来发展本国对外贸易 。
2.比较优势说分析和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互利性
比较优势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 进口
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 。 这是该学说在研
究国际分工方面的主要贡献 。
3.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对大卫 ·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2)
4.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
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
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等不
符合经济现实。因此在这种严格条件下论证的理论很难作为世界
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影响比较优势说的普遍适用性。
5, 比较优势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首先, 按照这一学说, 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
越大, 这样国际贸易应该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
但现实并非如此 。 其次, 按照这一学说,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 参
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 世界各国为了获得比较利益, 都应实行
自由贸易, 但现实中, 从来都未国家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 。 再
次, 按照这一理论, 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 甚至相对落后国家
通过分工和贸易可以节约更多的社会劳动, 这与当前国际贸易中
富国总是剥削穷国的事实是相悖的 。 最后, 按照这一理论, 国内
价值和国际价值是不同的, 这违背了李嘉图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二节 生产要素禀赋说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产生的背景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五)运输费用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产生的背景
俄林是著名瑞典经济学家,当代国际贸易学说的开拓者,
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国际贸易学说为, 地区间贸易和国
际贸易, 。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危机,
直到 1933年才结束。这次危机促使帝国主义争夺国外市场的斗
争加剧,导致了激烈的关税战和贸易战,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
倾销本国的商品,同时提高进口税率,建立新的关税壁垒,以
限制或者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有的国家还通过签订协议,商
定对外贸易清算制度,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瑞典是个
经济发达小国,国内市场狭小,对外国市场依赖很大,因而对
新的保护主义深感不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俄林以生产要素
自然禀赋说为立论基础,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层次
原因,阐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结果一出
笼就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并誉其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
新开端。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五)运输费用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1,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 两种生产要素 。
2,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 。
3,在两国中, 商品 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 Y都是资本密
集型产品 。
4,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
5,两国在分工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
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
7,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8,要素可以在一国内自由流动, 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
9,没有运输成本, 没有关税或其他壁垒 。
10,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 。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进口和出口总是相等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俄林认为就某项工作而言,有些人的能力比另一些人强,不
同的天资使一些人适合于做某项工作,另一些人适合于做他项工
作。即使每个人的天赋才能都一样,长期从事一种职业或少数几
种职业比每个人为自己生产全部产品更有利。
俄林指出:, 地区同个人一样,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
方面,禀赋的差别也很大,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供应有所不同。
某一地区可能富于铁砂和煤,但只有少量的小麦耕地,而另一地
区麦地很多,但缺少矿物资源的供应。显然,前者较适宜于生产
铁砂,而后者适于种植小麦。因此,某一地区生产要素的供给比
例决定了该地区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
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比例不同,使各个地区生产不同的产品。
那些某种生产要素比较丰富的地区,会主要生产所需这种生产要
素较多的产品。例如,澳大利亚拥有较多的土地,但有着相对较
少的劳力、资本和矿藏,它就生产使用较多土地和较少劳力和资
本的羊毛、小麦等;英国拥有较少的土地,较多的劳力、资本和
矿藏等,它就生产需要大量劳力、资本等的工业品。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美国 ( 美元 ) 日本 ( 日元 )
土地的单位价格 1 800
劳动的单位价格 2 200
小麦的单位成本 1?5+2?1=7 800?5+200?1=4,200
纺织品的单位成本 1?1+2?10=21 800?1+200?10=2,800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
而引起的生产要素比价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将
实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第一条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第二
条是商品的国际移动。
由于各国间存在工资差异,劳力就会从工资较低的国家流出,
进入工资较高的国家,结果流入国家工资水平降低,流出国家工
资水平上升,从而使各国间工资更为接近。资本也会设法进行国
际间的转移,不过,资本则相反,由工资较高的国家流出,进入
工资较低的国家,其结果,使资本利息率达到均等化。
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甲国土地丰富,劳动力缺
乏,乙国土地缺乏,劳动力丰富,前者将会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前者因使用大量土地的产业增加,对土
地的需求相对增加,结果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后者因使用
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长,对土地需求
相对下降。通过贸易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等。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运输成本或运输费用, 另一
种是克服类似关税壁垒障碍的费用 。
某一商品是应该进口, 出口, 还是在本地生产, 是由这一
商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的, 如果生产成本已定, 运输
成本较高, 则可能在本地生产, 否则, 则可能进口或出口 。
在国际贸易中, 除了运输费用外, 还要开支其他费用, 如
进出口关税费用, 法律, 语言不同国家间克服特殊困难的费用
等等 。
运输费用的差异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价格差
距扩大, 这样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只能从总体上来看是正
确的, 但对任何两个国家间的相对要素价格并不一定适用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 一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贡献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仍然没有脱离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说范畴, 它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
一部分原因 。 俄林开创了从更深入, 更细致地探讨比较成本差
异产生原因研究的先例, 仅从这一点来说, 他对国际贸易学说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 二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普遍性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仅比较两国
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消耗差异,而且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
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等一些最
基本要素来解释贸易分工的基础和贸易的格局。这种, 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 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普遍性实际意义。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2)
( 三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局限性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则,而俄
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
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 四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仍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其
分析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要有两种。李嘉
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但俄林
认为国内和国际贸易均属于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
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因此,生产要素禀赋学说更接近经
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 五 ) 俄林过分强调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重要性
俄林没有认识到自然禀赋并非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 影响了理论的广
泛适应性 。 同时,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未充分重视需求因素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3)
( 六 ) 俄林把问题看得太绝对
有些进口商品, 虽然含有多量本国较丰富的生产要素, 但由
于它们能大大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 也应毫不犹豫的进口, 而
不是相俄林说的那样拒之于国门之外, 如某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
术专利等就是这样 。 有些出口商品, 虽然含有多量本国较缺乏的
生产要素, 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加强了企业管
理, 提高了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仍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
占一席之地, 而不是象俄林说的那样应关在国门之内 。
( 七 ) 俄林低估了判断生产要素丰富与否问题的复杂性
资本、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存在重大的质量差别,笼统地
谈论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缺乏,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详细地考察各种次级生产要素的差别,则不但十分繁杂,且无
法找到统一衡量标准加以度量,从而陷于两难境地而不能自拔。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三节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 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
二,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内容
三,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 一 ) 劳动熟练说
( 二 ) 研究开发要素说
( 三 ) 技术差距说
( 四 ) 产品生命周期说
( 五 ) 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贸易结构和地区
分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国际贸易学说, 俄林的生产
要素自然禀赋学说和哈伯勒的机会成本说等无法解释国际贸易
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 结果引起了经济学家们对已有学说的怀
疑 。, 里昂剔夫之谜, 就是针对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学说
而提出的一种质疑 。
里昂剔夫( W W Leontief,1906— 1999)是出生于俄国的当
代著名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四届
( 197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投入产出经济学, 是其代
表作,该书收录了他从 1947年到 1965年公开发表的 11篇论文,
其中有两篇主要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他们是:, 国内生产和对
外贸易:美国地位的在审查, ( 1953)和, 要素比例和美国的
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 ( 1956)。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里昂剔夫之谜的内容
里昂剔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 1947年 200种进出口商品
的要素 ( 资本和劳动力 ) 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计算出每百万美
元进口替代商品和出口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 得出的结果
却与俄林所说的不同 。
根据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说,各个国家都应该出口那些
含有多量本国较丰富生产要素产品,进口那些含有多量本国较缺
乏生产要素产品。美国是个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
家,按理说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947年 1951年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 /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均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剔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
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了, 里昂剔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
和探讨里昂剔夫之谜的热潮。
(一)劳动熟练说
(二)研究开发要素说
(三)技术差距说
(四)产品生命周期说
(五)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里昂剔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 大约
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 。 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条件下, 美国就
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 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 美国工人的劳动
效率比其他国家高是由于企业管理水平较高, 工人所受的教育和
培训较多, 较好, 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 。
(一)里昂剔夫的劳动熟练说
出 口 商 品 进 口 商 品
国 家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美 国 54.6 45.4 42.6 57.4
瑞 典 54.0 46.0 47.9 52.1
西 德 52.2 47.8 44.8 55.2
意大利 41.1 58.9 52.3 47.7
印 度 27.9 72.1 53.3 46.7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与非熟练
劳动两大类 。 她认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
商品, 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商品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研究开发要素说
研究开发要素说主要是基辛、格鲁伯( W.H.Gruber)、梅达
( W.D.Mehta)和维农( R.Vernon)几个人提出来的。
基辛在通过对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量、自然资源量、熟练劳
动量、规模利益和研究开发等五种竞争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认
为:研究开发要素是五种竞争力要素中最强有力的一个要素。
出口比重高和国际竞争能力强的产业部门,就是那些从事研
究开发等高质量劳动较多的部门。
在飞机、汽车、钢铁和电器设备等 18个产业部门中,美国出
口额占 10个主要工业国出口总额比重较大的部门,其专门从事研
究开发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较大,例如飞机、办
公设备、药品、器具、化学制品、电气设备等产业。而出口额占
10国总出口额比重较小的产业,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就业人数占
全部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较小,如纺织品、钢铁、运输、等产业。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技术差距说
波斯纳认为,实行技术革新的国家,由于拥有新技术而在某
种商品生产上属垄断地位,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它之间存在一个技
术差距,因而引起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由于这种技术还会通过
转让专利权、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产生示范效应等传递到其他国
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其他国家掌握,使技术差
距缩小,在其他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要产品时完全终止。
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完全终止之间的
时间间隔称之为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
阶段。反应滞后阶段初期则又称之为需求滞后阶段。反应滞后是
指技术革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
此新产品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该
国此新产品进口为零之间的时间间隔。至于需求滞后,则指新技
术发明国家新产品开始生产到开始出口之间的时间间隔。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技术差距说( 2) — 技术差距模型
波斯纳指出,需求滞后的长度取决于两国的收入水平差距和
市场容量差距,差距越小长度越短。需求滞后一般短于反应滞后,
反应滞后的长度则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决定意识和规模利益、关
税、运输成本、国外市场容量及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掌握
滞后的长度则主要取决于模仿国家吸收新技术能力的大小,吸引
新技术能力大的长度较短。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维农并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新生期,指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阶段。由于要投入巨额资本
购置研制设备,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级熟练劳动,因此,
只有那些具有充足资本和拥有由科学家、工程师及其他技术人员
组成的庞大知识集团的国家才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只有这样的
国家,才具备发展新产品和推销新产品的市场条件。
成长期,指产品基本定型,可以批量生产并普及的阶段。此
时,由于研发费用已大幅度下降,需要大量开支的是资本设备购
置费和原料成本费等,所用劳动是一般熟练劳动,新产品生产已
从技术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成熟期,指新产品已经完全变为标准品,广泛普及,批量生
产方法更大规模适用的阶段。这时生产方法变得更简单,生产过
程中只需要大量半熟练和非熟练劳动,不但发达国家可以大量生
产,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组织生产。由于半熟练和非和熟练劳动工
资较低,发展中国家又具有大量劳动,他们就具有比较优势。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2)
美国销售学者威尔士认为新产品生命应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美国拥有大量高收入消费者,在新产品试销
阶段,他们拥有各种便利条件搜集消费者的反应,并改进新产品
设计,使之更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再加上美国在新产品原材料供
应方面拥有优势,新产品必然由美国推出。
第二阶段,新产品吸引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达
到一定规模后,这些国家的生产者自已组织新产品生产,这些国
家的新产品问世之后,由于它们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不必支付长
途运输费用和交纳关税,也不必支付研发费用,生产成本比美国
低,因而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比美国强。
第三阶段,美国和发达国家同时将新产品出口到第三国,但
发达国家产品成本和售价更低,在激烈角逐中,它们的产品将逐
步取胜,将美国被排挤出第三国市场,但美国仍垄断本国市场。
第四阶段,发达国家的规模收益进一步增加,加上工资较低,
改进后的设备更先进,技术水平更高等,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美国,
它们不仅可以在第三国市场上打败美国,而且进入美国市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林德认为,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两个国家需求结构的主要因
素,因而它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平
均收入水平愈接近,其需求结构就愈相似。商品分为消费品和资
本品两类,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这两类商品有不同的需求结构。
就消费品而言,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结构存在两方面的
差异:一是总的需求结构,二是个别的需求结构。就资本品而言,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结构存在间接联系。
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相似, 它们的贸易就越发展, 反之亦然 。
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相同, 其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
结构也将基本相同 。 在不同收入水平的两个国家和地区间, 其收
入分配越不平均, 两国的贸易量也将越大, 因为这时高收入水平
国家的低收入阶层的需求结构与低收入水平国家的高收入阶层的
需求结构更为相似, 他们可能需要各类相同的商品, 从而产生更
多的贸易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 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四, 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五,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
六,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制成品在具有相似的相对生产要素禀
赋工业国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 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大部分贸易
是以相同要素比例生产的产品而进行的交换, 对此, 传统的国际
理论无法进行解释, 尤其是制造品的贸易 。 于是产生了产业内贸
易理论 。
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合著了, 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
际贸易的理论及测量,,系统地论述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提出
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
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模
型,并能对贸易现象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框架和简洁的解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内容
( 一 ) 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完全可以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 。
这类商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 (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偏好完全相同 。 通常这类商品是
以产业间贸易的形式出现的, 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发生产业内贸
易:
边境交叉贸易
季节性贸易
转口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相互倾销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
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它的交叉需求弹性小于前一类商品。
商品差异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水平差异。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是这
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这就是水平差异。这种差
异在烟草、化妆品和制鞋等行业比较普遍。它的产生是由于消费
和生产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从消费方面看,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方面看,厂商为了在竞
争中开拓或者扩大其销售市场,常常生产出有别于其它竞争对手
的产品以赢得自己的顾客。
第二,技术差异,指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
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商品差异,电器和制药业比较普遍。
第三,垂直差异。它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汽
车行业比较普遍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 一 ) 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二)技术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三)垂直差异商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从水平差异商品来看,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消费偏好不同, 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这使得
同类产品有着多种不同品种, 当不同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品种产
生相互需求时, 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 这一原因解释了为什么
产业内贸易较多地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较为相似的国
家这种现象 。
二是这类商品广告销售成本较高 。 这类商品不需要太多的产
品更新, 而主要是通过改变外形, 包装和式样等手段来迎合消费
者甚至是劝说消费者, 从而扩大市场 。 为了弥补高额的广告费,
需要尽量地扩大生产, 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 。 而生产规模的扩大,
会促进产业内的专业化, 从而导致产业内贸易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技术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从技术差异商品来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先进的工业国技术水平较高,不断推
出新产品,而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已标准化、技术含量不高的
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出现产业内贸易。
二是这类商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很高,并且这笔费用在产品
生产和销售以前就已经付出,能否收回还得看将来产品的销售情
况。然而,即使是一个成功的新产品,它的生命周期也不会很长,
因此厂家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快销和多销这种新产品才能获利。
这一动机促进了国际性产业内专业化,因而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垂直差异商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从垂直差异商品来看,产业内贸易有两个原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类商品有一个共同点,即在需求方面
都存在着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在供给方面都存在着生产的规模经
济,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三类商品都存在产业内贸易。
所不同的是,不同种类的商品两方面的作用大小不一样。
一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的需求是差异的,不仅国家之间存
在这种差异,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
决于个人收入的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商品,而收入
低的消费者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就有
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以满足其低收入层次的需
求,而中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以满足高中层次的需求。
二是这类产品也存在着提高生产和销售规模、降低研究与
开发成本的问题,只不过这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不如前一
类产品那么高。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一)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利益
首先,产业内专业化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由生产转
向带来的浪费。由于每种产品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企业必须不
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时,产业内贸易可以
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市场扩大,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其次,产业内贸易对产品的革新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主要表
现为对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即水平差异商品)和对创造新的替代
产品(即技术差异商品和垂直差异商品)的刺激。增加产品花色
品种具有双重动机,一是侵入动机;二是防御动机。
再次,产业内调整所引起的磨擦比产业间调整小。同一产业
要素投入有很大的相似性,生产要素不需要大规模的调整。
最后,从收入再分配来看,产业内专业化所带来的收入再分
配影响要小于产业间专业化。因为同一产业的要素投入密度很相
似,因此产业内专业化对要素相对价格影响不大,稀缺要素所有
者不仅不会因此有所损失,而且其实际收入还会有所提高。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
其中 X和 M分别表示某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
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 X— M的差取绝对值。 T的取值
范围为 0到 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
贸易)时,T=0;当某一类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
易达到最大),T=1。
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收入水平、贸易强度、贸易壁垒和语言文化差异等。具体
来说。产业内贸易程度与贸易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
实力、贸易方向、共同的边界、相同的语言、地区一体化的参与
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收入不平衡、国家经济实力的
大小的失衡、距离及贸易不平衡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六、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 一 ) 揭示了原来静态比较优势学说所掩盖和忽视的问题
比较优势学说强调的是贸易的互利性,根本没有提及不互利
的现实。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规模经济借助垄断竞争的力
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获得贸易利益,这种利益不会随着国
际贸易的发展而转移。
( 二 ) 产业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所提出的规模经济优势,不是指一国的产业
规模,而是指从事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规模。通过企业创造出口
优势,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
( 三 ) 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政府干预
规模经济固然可以由国内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而产生,但政
府的干预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大公司跨出国门后更是
如此。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的形成和
发展,无不通过各种政策给予支持。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一,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利润转移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
三, 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战略性贸易理论是 20世纪 80年代初期由伯兰特和斯本塞等人
首次提出的,后来经过巴格瓦蒂( Bhagwati)和克鲁格曼
(Krugma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市场竞争是完全的而且不存在规模
经济,在这一理论假设基础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不干预
的自由贸易思想。但 20世纪 80年代初,克鲁格曼等人对传统贸易
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们研究发现,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
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而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递
增的现象,并不像传统理论认为的那样规模经济不变。正是在这
一全新的理论基础上,战略性贸易理论正式确立了其学术地位。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 利润转移理论
第一,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古诺双头博弈的国内厂
商提供补贴,可以帮助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本国福利。
第二,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垄断利润。
在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下,使用关税来抽取一家外国厂商正
在享受的垄断利润是合理的。如果没有潜在的进入,关税只会扩
大国内价格与外国价格的差距,是一项使福利恶化的措施。但如
果存在国内厂商的潜在进入,则这种进入的威胁限制了外国厂商
的定价反应,使它们执行一种吸收部分关税的定价。
第三,以进口保护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这种观点认为,一个受保护的国内市场,为具有规模经济特
征的本国厂商提供了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使其能够
增加在国内市场和没有保护的外国市场的份额,从而把利润从外
国厂商转移到本国厂商,使本国福利增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2)
—— 外部经济理论
与利润转移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 外部经济, 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
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外部经济不能够完全被有
关厂商所占有,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
果政府能够对这些产业或厂商提供适当的支持和保护,则能够促
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家竞争优势,获得长远
的战略利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 一 ) 阐述了在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形式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定,完全竞争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
然而现实中完全竞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一些主要商品的贸易一
般都由几家大公司控制。战略性贸易理论概括了寡头垄断市场结
构下厂商参与国际贸易的形式,这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突破。
( 二 ) 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干预外贸, 刺激本国出口的动力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对外贸的干预越小越好,甚至认为政
府不应干预外贸,而战略性贸易理论则主张政府干预外贸,因为
哪个国家鼓励出口,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 三 ) 战略性贸易理论说明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
比较优势认为, 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取决于各国的成本
优势, 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 在两国势均力敌的条件下, 很难确
定哪个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 战略性贸易理论指出, 在势均力敌条
件下, 获得外力帮助或得到政府资助的企业会占据优势地位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 四 ) 战略性贸易理论会导致贸易报复
在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极易出现相互报复的现象, 另
外, 贸易小国遭到报复的可能性也极大 。 这样, 世界总福利水平
也会因为贸易报复而下降 。 即使战略性贸易理论有效, 也只会导
致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 。
( 五 ) 战略性贸易理论所倡导的政府干预有效性值得怀疑
一方面,政府作出的决策,有时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福利的目
标。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把持政策制订与执行情况并不少见。
其后果是少数人或特殊集团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
巨大的利益。所以,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也许总体上能改善一国
的福利,但其分配可能极不公平。另一方面,得到政府补贴的国
内厂商往往会发现依赖补贴本身比参与同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收
益更大。于是,它们可能转而进行寻求补贴活动,而不关注国家
赋予它们转移垄断租金的职责,这也将导致政府干预无效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2)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评价比较优势学说?
2,对要素禀赋学说有哪些评价?
3,什么是里昂剔夫之谜? 有哪些解释?
4,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5,收入偏好相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7,战略性贸易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第 四 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四章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比较优势说
第二节 生产要素禀赋说
第三节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说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一节 比较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说
(一)绝对优势说的产生背景
(二)绝对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表示
(四)绝对优势说的图形表示
(五)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大卫,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绝对优势说的产生背景
亚当 ·斯密 1723年 6月 5日出生在苏格兰。 1776年出版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
它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在这本著作
中,亚当 ·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绝对优势说。
亚当 ·斯密所处的时代, 在英国已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
代 。 这时, 英国从事国内外贸易的一切生产者, 商人和工人的活
动, 不是受到中世纪遗留下来的行会制度的限制, 就是遭受重商
主义经济政策的桎梏 。 当时的国内贸易虽然已经摆脱了一切障碍,
可是对外贸易仍然荆棘丛生 。 对于制造品的进口, 或者加以极重
的税课, 或者完全禁止 。 有些外国特产, 如法国的酒也遭受同样
的厄运 。 有些为本国企业所必需的商品, 也在禁止之列 。 英国把
殖民地当作原料的供给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 斯密对这一切措
施, 肆力攻击, 并提出了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国际贸易学说 。 他
认为, 在国际贸易问题上, 应主张自由地发展对外贸易, 反对垄
断和政府限制政策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绝对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 如果一个国家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
绝对优势, 或其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如
果各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 然后进行交换,
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从中获得绝对的利益, 从而整个世界也
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
亚当 ·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促进财富的增加。理由是:
一是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分工可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工作,从而节省与生产没
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三是分工可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劳动者比较容易改变工具
和发明机械。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绝对优势说的数学解释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吨 )
?甲国 1 1 2 1 3 3 0 0
?乙国 2 1 1 1 0 0 3 3
?世界 3 2 3 2 3 3 3 3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对绝对优势说的评价
1,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 亚当 ·斯密绝对优势说的存在有一个必要的假设, 即一国要想
参与国际贸易, 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以上产品在生产上与交易伙
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 或生产所消耗的劳动处于绝对低
的地位上, 否则该国就不具备参与国际分工的条件, 或者在国际
贸易中就没有任何利益而只有伤害, 这一点过于绝对, 不符合实
际情况 。
? 2,亚当 ·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 亚当 ·斯密强调劳动价值论, 但没有说明产品交换的内在等价
要求是什么 。 同时, 他认为分工引起交换, 而不承认交换是生产
力发展的结果;认为自然条件是决定因素, 不承认生产力是决定
因素, 自然条件是第二位的;分工对所有参加者都有利, 强调自
由贸易政策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三)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五)对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比较优势说产生的背景
比较优势说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托伦斯 1815年在其
,论对外谷物贸易, 一书中提出,后来李嘉图在其 1817年出版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完善和发展。其目
的在于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 1823)是著名的英国
经济学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其主要著作有: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和, 论对农业的保护, 等。
在李嘉图所处的时代,资产阶级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对封
建主义,它同无产阶级的矛盾虽已发展但还未达到十分尖锐的
程度,因而他能以较诚实的科学态度,无顾虑地探讨政治经济
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推向顶峰。
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其贡献卓著,不但提出了著名的比较成
本学说,而且就货币、汇兑、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研究,是国际贸易学说的集大成者。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 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 ( X与 Y商品 ) 。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 。
4,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 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
由进行的其它壁垒 。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 不发生其它影响分工的经济
变化 。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
在此基础上,李嘉图证明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
而不是绝对优势。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
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等, 甲国在任何产品的生产
上其成本都低于乙国, 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乙国, 处于绝对的优
势;而乙国则相反, 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其劳动生产率都低于
甲国, 处于绝对的劣势 。 这时, 甲, 乙两国仍然可以根据, 两
优取强, 两劣取弱, 的原则进行分工, 并通国际贸易获得好处,
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并不是在所有产品上都一样 。 这
样, 处于绝对优势的甲国不必生产全部产品, 而应集中生产本
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乙国也不必停止生产
所有产品, 而应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通过分工和自由交换,
两国可以节约社会劳动, 增加产品的产量, 世界也会因为自由
交换而增加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比较优势说的数学分析
国际分工前 国际分工后
X产品 Y产品 X产品 Y产品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劳动日 产量
甲国 1 1 2 1 3 3 0 0
乙国 6 1 4 1 0 0 10 2.5
世界 7 2 6 2 3 3 10 2.5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对大卫 ·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1.比较优势说是为英国服务的
比较优势说的目的是为英国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 是
为了使不发达国家成为英国的原料基地, 为英国服务 。 但是英
国本身并没有按照比较优势说进行国际分工 。 如 18-19世纪, 英
国生产棉织品的成本比印度和中国要高的多, 按其观点, 英国
应该放弃棉织品生产 。 但实事却相反, 英国把机器用于棉织业,
提高了生产率, 降低了成本, 结果打败了中国和印度的棉织业,
成为世界霸主 。 其他发达国家,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都是如此,
都没有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来发展本国对外贸易 。
2.比较优势说分析和揭示了国际贸易所具有互利性
比较优势证明各国通过出口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 进口
相对成本比较高的产品就可以实现贸易互利 。 这是该学说在研
究国际分工方面的主要贡献 。
3.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对大卫 ·李嘉图比较优势说的评价( 2)
4.比较优势说许多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现实
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在国际间
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资源充分利用和充分就业的假设等不
符合经济现实。因此在这种严格条件下论证的理论很难作为世界
各国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影响比较优势说的普遍适用性。
5, 比较优势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首先, 按照这一学说, 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发生贸易的可能性
越大, 这样国际贸易应该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
但现实并非如此 。 其次, 按照这一学说,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 参
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 世界各国为了获得比较利益, 都应实行
自由贸易, 但现实中, 从来都未国家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 。 再
次, 按照这一理论, 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 甚至相对落后国家
通过分工和贸易可以节约更多的社会劳动, 这与当前国际贸易中
富国总是剥削穷国的事实是相悖的 。 最后, 按照这一理论, 国内
价值和国际价值是不同的, 这违背了李嘉图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二节 生产要素禀赋说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产生的背景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五)运输费用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产生的背景
俄林是著名瑞典经济学家,当代国际贸易学说的开拓者,
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国际贸易学说为, 地区间贸易和国
际贸易, 。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危机,
直到 1933年才结束。这次危机促使帝国主义争夺国外市场的斗
争加剧,导致了激烈的关税战和贸易战,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
倾销本国的商品,同时提高进口税率,建立新的关税壁垒,以
限制或者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有的国家还通过签订协议,商
定对外贸易清算制度,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瑞典是个
经济发达小国,国内市场狭小,对外国市场依赖很大,因而对
新的保护主义深感不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俄林以生产要素
自然禀赋说为立论基础,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层次
原因,阐述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结果一出
笼就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并誉其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
新开端。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五)运输费用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一些假设
1,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 两种商品, 两种生产要素 。
2,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 。
3,在两国中, 商品 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商品 Y都是资本密
集型产品 。
4,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
5,两国在分工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
6,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
7,在两个国家中, 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8,要素可以在一国内自由流动, 但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
9,没有运输成本, 没有关税或其他壁垒 。
10,两国资源均得到了充分利用 。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进口和出口总是相等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基本内容
俄林认为就某项工作而言,有些人的能力比另一些人强,不
同的天资使一些人适合于做某项工作,另一些人适合于做他项工
作。即使每个人的天赋才能都一样,长期从事一种职业或少数几
种职业比每个人为自己生产全部产品更有利。
俄林指出:, 地区同个人一样,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
方面,禀赋的差别也很大,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供应有所不同。
某一地区可能富于铁砂和煤,但只有少量的小麦耕地,而另一地
区麦地很多,但缺少矿物资源的供应。显然,前者较适宜于生产
铁砂,而后者适于种植小麦。因此,某一地区生产要素的供给比
例决定了该地区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
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比例不同,使各个地区生产不同的产品。
那些某种生产要素比较丰富的地区,会主要生产所需这种生产要
素较多的产品。例如,澳大利亚拥有较多的土地,但有着相对较
少的劳力、资本和矿藏,它就生产使用较多土地和较少劳力和资
本的羊毛、小麦等;英国拥有较少的土地,较多的劳力、资本和
矿藏等,它就生产需要大量劳力、资本等的工业品。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数学分析
美国 ( 美元 ) 日本 ( 日元 )
土地的单位价格 1 800
劳动的单位价格 2 200
小麦的单位成本 1?5+2?1=7 800?5+200?1=4,200
纺织品的单位成本 1?1+2?10=21 800?1+200?10=2,800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生产要素价均等化学说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
而引起的生产要素比价差异,将通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将
实现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第一条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第二
条是商品的国际移动。
由于各国间存在工资差异,劳力就会从工资较低的国家流出,
进入工资较高的国家,结果流入国家工资水平降低,流出国家工
资水平上升,从而使各国间工资更为接近。资本也会设法进行国
际间的转移,不过,资本则相反,由工资较高的国家流出,进入
工资较低的国家,其结果,使资本利息率达到均等化。
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甲国土地丰富,劳动力缺
乏,乙国土地缺乏,劳动力丰富,前者将会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前者因使用大量土地的产业增加,对土
地的需求相对增加,结果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降低。后者因使用
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长,对土地需求
相对下降。通过贸易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价格趋等。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运输费用
运输费用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运输成本或运输费用, 另一
种是克服类似关税壁垒障碍的费用 。
某一商品是应该进口, 出口, 还是在本地生产, 是由这一
商品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的, 如果生产成本已定, 运输
成本较高, 则可能在本地生产, 否则, 则可能进口或出口 。
在国际贸易中, 除了运输费用外, 还要开支其他费用, 如
进出口关税费用, 法律, 语言不同国家间克服特殊困难的费用
等等 。
运输费用的差异使世界各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和商品价格差
距扩大, 这样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只能从总体上来看是正
确的, 但对任何两个国家间的相对要素价格并不一定适用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 一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贡献
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仍然没有脱离李嘉图的比较成本
说范畴, 它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
一部分原因 。 俄林开创了从更深入, 更细致地探讨比较成本差
异产生原因研究的先例, 仅从这一点来说, 他对国际贸易学说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 二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普遍性
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仅比较两国
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消耗差异,而且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
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等一些最
基本要素来解释贸易分工的基础和贸易的格局。这种, 靠山吃
山、靠水吃水, 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的国际贸易格局,具有普遍性实际意义。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2)
( 三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的局限性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则,而俄
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
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 四 )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仍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其
分析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要有两种。李嘉
图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但俄林
认为国内和国际贸易均属于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
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因此,生产要素禀赋学说更接近经
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 五 ) 俄林过分强调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的重要性
俄林没有认识到自然禀赋并非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 影响了理论的广
泛适应性 。 同时, 生产要素禀赋学说未充分重视需求因素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评价( 3)
( 六 ) 俄林把问题看得太绝对
有些进口商品, 虽然含有多量本国较丰富的生产要素, 但由
于它们能大大提高本国的劳动生产率, 也应毫不犹豫的进口, 而
不是相俄林说的那样拒之于国门之外, 如某些先进技术设备和技
术专利等就是这样 。 有些出口商品, 虽然含有多量本国较缺乏的
生产要素, 但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加强了企业管
理, 提高了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仍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
占一席之地, 而不是象俄林说的那样应关在国门之内 。
( 七 ) 俄林低估了判断生产要素丰富与否问题的复杂性
资本、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存在重大的质量差别,笼统地
谈论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缺乏,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而详细地考察各种次级生产要素的差别,则不但十分繁杂,且无
法找到统一衡量标准加以度量,从而陷于两难境地而不能自拔。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三节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 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
二,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内容
三, 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 一 ) 劳动熟练说
( 二 ) 研究开发要素说
( 三 ) 技术差距说
( 四 ) 产品生命周期说
( 五 ) 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贸易迅猛发展, 贸易结构和地区
分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国际贸易学说, 俄林的生产
要素自然禀赋学说和哈伯勒的机会成本说等无法解释国际贸易
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 结果引起了经济学家们对已有学说的怀
疑 。, 里昂剔夫之谜, 就是针对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学说
而提出的一种质疑 。
里昂剔夫( W W Leontief,1906— 1999)是出生于俄国的当
代著名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第四届
( 197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投入产出经济学, 是其代
表作,该书收录了他从 1947年到 1965年公开发表的 11篇论文,
其中有两篇主要是研究国际贸易的,他们是:, 国内生产和对
外贸易:美国地位的在审查, ( 1953)和, 要素比例和美国的
贸易结构: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 ( 1956)。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里昂剔夫之谜的内容
里昂剔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 1947年 200种进出口商品
的要素 ( 资本和劳动力 ) 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 计算出每百万美
元进口替代商品和出口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量, 得出的结果
却与俄林所说的不同 。
根据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秉赋说,各个国家都应该出口那些
含有多量本国较丰富生产要素产品,进口那些含有多量本国较缺
乏生产要素产品。美国是个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国
家,按理说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1947年 1951年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出口品 进口替代品
资本(美元) 2550780 3091339 2256800 2303400
劳动(人 /年) 182.313 170.004 173.91 167.81
人均资本量 13991 18184 12977 13726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里昂剔夫发表其验证结论后,使西方经济学界大为震惊,因
而将这个不解之谜称为了, 里昂剔夫之谜,,并掀起了一个验证
和探讨里昂剔夫之谜的热潮。
(一)劳动熟练说
(二)研究开发要素说
(三)技术差距说
(四)产品生命周期说
(五)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里昂剔夫认为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比其他国家工人高, 大约
是其他国家工人的三倍 。 在劳动以效率单位衡量条件下, 美国就
成为劳动要素相对丰富, 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 美国工人的劳动
效率比其他国家高是由于企业管理水平较高, 工人所受的教育和
培训较多, 较好, 以及美国工人进取精神较强的结果 。
(一)里昂剔夫的劳动熟练说
出 口 商 品 进 口 商 品
国 家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熟练劳动 非熟练劳动
美 国 54.6 45.4 42.6 57.4
瑞 典 54.0 46.0 47.9 52.1
西 德 52.2 47.8 44.8 55.2
意大利 41.1 58.9 52.3 47.7
印 度 27.9 72.1 53.3 46.7
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将美国企业职工区分为熟练劳动与非熟练
劳动两大类 。 她认为资本较丰富的国家倾向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
商品, 资本较缺乏的国家倾向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商品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研究开发要素说
研究开发要素说主要是基辛、格鲁伯( W.H.Gruber)、梅达
( W.D.Mehta)和维农( R.Vernon)几个人提出来的。
基辛在通过对商品生产所需的资本量、自然资源量、熟练劳
动量、规模利益和研究开发等五种竞争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认
为:研究开发要素是五种竞争力要素中最强有力的一个要素。
出口比重高和国际竞争能力强的产业部门,就是那些从事研
究开发等高质量劳动较多的部门。
在飞机、汽车、钢铁和电器设备等 18个产业部门中,美国出
口额占 10个主要工业国出口总额比重较大的部门,其专门从事研
究开发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较大,例如飞机、办
公设备、药品、器具、化学制品、电气设备等产业。而出口额占
10国总出口额比重较小的产业,专门从事研究开发的就业人数占
全部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较小,如纺织品、钢铁、运输、等产业。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技术差距说
波斯纳认为,实行技术革新的国家,由于拥有新技术而在某
种商品生产上属垄断地位,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它之间存在一个技
术差距,因而引起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由于这种技术还会通过
转让专利权、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产生示范效应等传递到其他国
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其他国家掌握,使技术差
距缩小,在其他国家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要产品时完全终止。
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完全终止之间的
时间间隔称之为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
阶段。反应滞后阶段初期则又称之为需求滞后阶段。反应滞后是
指技术革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
此新产品的时间间隔。掌握滞后指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该
国此新产品进口为零之间的时间间隔。至于需求滞后,则指新技
术发明国家新产品开始生产到开始出口之间的时间间隔。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技术差距说( 2) — 技术差距模型
波斯纳指出,需求滞后的长度取决于两国的收入水平差距和
市场容量差距,差距越小长度越短。需求滞后一般短于反应滞后,
反应滞后的长度则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决定意识和规模利益、关
税、运输成本、国外市场容量及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等因素。掌握
滞后的长度则主要取决于模仿国家吸收新技术能力的大小,吸引
新技术能力大的长度较短。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维农并把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新生期,指新产品的研究和发展阶段。由于要投入巨额资本
购置研制设备,需要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级熟练劳动,因此,
只有那些具有充足资本和拥有由科学家、工程师及其他技术人员
组成的庞大知识集团的国家才具有比较优势,同时也只有这样的
国家,才具备发展新产品和推销新产品的市场条件。
成长期,指产品基本定型,可以批量生产并普及的阶段。此
时,由于研发费用已大幅度下降,需要大量开支的是资本设备购
置费和原料成本费等,所用劳动是一般熟练劳动,新产品生产已
从技术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大多数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
成熟期,指新产品已经完全变为标准品,广泛普及,批量生
产方法更大规模适用的阶段。这时生产方法变得更简单,生产过
程中只需要大量半熟练和非熟练劳动,不但发达国家可以大量生
产,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组织生产。由于半熟练和非和熟练劳动工
资较低,发展中国家又具有大量劳动,他们就具有比较优势。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2)
美国销售学者威尔士认为新产品生命应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美国拥有大量高收入消费者,在新产品试销
阶段,他们拥有各种便利条件搜集消费者的反应,并改进新产品
设计,使之更适合消费者的口味,再加上美国在新产品原材料供
应方面拥有优势,新产品必然由美国推出。
第二阶段,新产品吸引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达
到一定规模后,这些国家的生产者自已组织新产品生产,这些国
家的新产品问世之后,由于它们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不必支付长
途运输费用和交纳关税,也不必支付研发费用,生产成本比美国
低,因而在本国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比美国强。
第三阶段,美国和发达国家同时将新产品出口到第三国,但
发达国家产品成本和售价更低,在激烈角逐中,它们的产品将逐
步取胜,将美国被排挤出第三国市场,但美国仍垄断本国市场。
第四阶段,发达国家的规模收益进一步增加,加上工资较低,
改进后的设备更先进,技术水平更高等,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美国,
它们不仅可以在第三国市场上打败美国,而且进入美国市场。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收入需求偏好相似说
林德认为,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两个国家需求结构的主要因
素,因而它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两个国家或地区的平
均收入水平愈接近,其需求结构就愈相似。商品分为消费品和资
本品两类,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这两类商品有不同的需求结构。
就消费品而言,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结构存在两方面的
差异:一是总的需求结构,二是个别的需求结构。就资本品而言,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需求结构存在间接联系。
两个国家需求结构越相似, 它们的贸易就越发展, 反之亦然 。
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相同, 其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
结构也将基本相同 。 在不同收入水平的两个国家和地区间, 其收
入分配越不平均, 两国的贸易量也将越大, 因为这时高收入水平
国家的低收入阶层的需求结构与低收入水平国家的高收入阶层的
需求结构更为相似, 他们可能需要各类相同的商品, 从而产生更
多的贸易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 产业内贸易的动机
四, 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五,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
六, 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制成品在具有相似的相对生产要素禀
赋工业国之间的贸易迅速发展, 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大部分贸易
是以相同要素比例生产的产品而进行的交换, 对此, 传统的国际
理论无法进行解释, 尤其是制造品的贸易 。 于是产生了产业内贸
易理论 。
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合著了, 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
际贸易的理论及测量,,系统地论述了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提出
了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
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到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模
型,并能对贸易现象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框架和简洁的解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内容
( 一 ) 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相同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完全可以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 。
这类商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 (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偏好完全相同 。 通常这类商品是
以产业间贸易的形式出现的, 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发生产业内贸
易:
边境交叉贸易
季节性贸易
转口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相互倾销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
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
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它的交叉需求弹性小于前一类商品。
商品差异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水平差异。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是这
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这就是水平差异。这种差
异在烟草、化妆品和制鞋等行业比较普遍。它的产生是由于消费
和生产两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从消费方面看,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从生产方面看,厂商为了在竞
争中开拓或者扩大其销售市场,常常生产出有别于其它竞争对手
的产品以赢得自己的顾客。
第二,技术差异,指由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
产品的出现带来的商品差异,电器和制药业比较普遍。
第三,垂直差异。它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这类差异在汽
车行业比较普遍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 一 ) 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二)技术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三)垂直差异商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水平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从水平差异商品来看,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消费偏好不同, 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 这使得
同类产品有着多种不同品种, 当不同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品种产
生相互需求时, 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 这一原因解释了为什么
产业内贸易较多地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较为相似的国
家这种现象 。
二是这类商品广告销售成本较高 。 这类商品不需要太多的产
品更新, 而主要是通过改变外形, 包装和式样等手段来迎合消费
者甚至是劝说消费者, 从而扩大市场 。 为了弥补高额的广告费,
需要尽量地扩大生产, 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 。 而生产规模的扩大,
会促进产业内的专业化, 从而导致产业内贸易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技术差异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动机
从技术差异商品来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先进的工业国技术水平较高,不断推
出新产品,而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已标准化、技术含量不高的
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出现产业内贸易。
二是这类商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很高,并且这笔费用在产品
生产和销售以前就已经付出,能否收回还得看将来产品的销售情
况。然而,即使是一个成功的新产品,它的生命周期也不会很长,
因此厂家必须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快销和多销这种新产品才能获利。
这一动机促进了国际性产业内专业化,因而也促进了产业内贸易。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垂直差异商品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从垂直差异商品来看,产业内贸易有两个原因: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类商品有一个共同点,即在需求方面
都存在着消费偏好的多样性,在供给方面都存在着生产的规模经
济,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三类商品都存在产业内贸易。
所不同的是,不同种类的商品两方面的作用大小不一样。
一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的需求是差异的,不仅国家之间存
在这种差异,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这种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
决于个人收入的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商品,而收入
低的消费者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就有
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以满足其低收入层次的需
求,而中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以满足高中层次的需求。
二是这类产品也存在着提高生产和销售规模、降低研究与
开发成本的问题,只不过这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不如前一
类产品那么高。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四、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一)产业内贸易的静态利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利益
首先,产业内专业化可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减少由生产转
向带来的浪费。由于每种产品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企业必须不
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需求。这时,产业内贸易可以
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市场扩大,使生产者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其次,产业内贸易对产品的革新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主要表
现为对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即水平差异商品)和对创造新的替代
产品(即技术差异商品和垂直差异商品)的刺激。增加产品花色
品种具有双重动机,一是侵入动机;二是防御动机。
再次,产业内调整所引起的磨擦比产业间调整小。同一产业
要素投入有很大的相似性,生产要素不需要大规模的调整。
最后,从收入再分配来看,产业内专业化所带来的收入再分
配影响要小于产业间专业化。因为同一产业的要素投入密度很相
似,因此产业内专业化对要素相对价格影响不大,稀缺要素所有
者不仅不会因此有所损失,而且其实际收入还会有所提高。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五、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
其中 X和 M分别表示某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
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 X— M的差取绝对值。 T的取值
范围为 0到 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只有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
贸易)时,T=0;当某一类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时(即产业内贸
易达到最大),T=1。
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收入水平、贸易强度、贸易壁垒和语言文化差异等。具体
来说。产业内贸易程度与贸易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国家的经济
实力、贸易方向、共同的边界、相同的语言、地区一体化的参与
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收入不平衡、国家经济实力的
大小的失衡、距离及贸易不平衡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六、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
( 一 ) 揭示了原来静态比较优势学说所掩盖和忽视的问题
比较优势学说强调的是贸易的互利性,根本没有提及不互利
的现实。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规模经济借助垄断竞争的力
量,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而获得贸易利益,这种利益不会随着国
际贸易的发展而转移。
( 二 ) 产业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所提出的规模经济优势,不是指一国的产业
规模,而是指从事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规模。通过企业创造出口
优势,这是分析国际贸易竞争条件的新角度。
( 三 ) 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政府干预
规模经济固然可以由国内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而产生,但政
府的干预对其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大公司跨出国门后更是
如此。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垄断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的形成和
发展,无不通过各种政策给予支持。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第五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一,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利润转移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
三, 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一、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战略性贸易理论是 20世纪 80年代初期由伯兰特和斯本塞等人
首次提出的,后来经过巴格瓦蒂( Bhagwati)和克鲁格曼
(Krugma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市场竞争是完全的而且不存在规模
经济,在这一理论假设基础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不干预
的自由贸易思想。但 20世纪 80年代初,克鲁格曼等人对传统贸易
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们研究发现,市场中不完全竞争是普
遍现象,完全竞争才是特例;而且,产业领域也存在规模经济递
增的现象,并不像传统理论认为的那样规模经济不变。正是在这
一全新的理论基础上,战略性贸易理论正式确立了其学术地位。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 利润转移理论
第一,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争夺市场份额。
向在第三国市场上同外国竞争者进行古诺双头博弈的国内厂
商提供补贴,可以帮助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增加本国福利。
第二,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垄断利润。
在存在潜在进入的情况下,使用关税来抽取一家外国厂商正
在享受的垄断利润是合理的。如果没有潜在的进入,关税只会扩
大国内价格与外国价格的差距,是一项使福利恶化的措施。但如
果存在国内厂商的潜在进入,则这种进入的威胁限制了外国厂商
的定价反应,使它们执行一种吸收部分关税的定价。
第三,以进口保护作为促进出口的手段。
这种观点认为,一个受保护的国内市场,为具有规模经济特
征的本国厂商提供了一种相对于外国厂商的规模优势,使其能够
增加在国内市场和没有保护的外国市场的份额,从而把利润从外
国厂商转移到本国厂商,使本国福利增加。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2)
—— 外部经济理论
与利润转移理论相对应的还有一个, 外部经济, 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
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外部经济不能够完全被有
关厂商所占有,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
果政府能够对这些产业或厂商提供适当的支持和保护,则能够促
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家竞争优势,获得长远
的战略利益。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 一 ) 阐述了在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形式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假定,完全竞争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
然而现实中完全竞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一些主要商品的贸易一
般都由几家大公司控制。战略性贸易理论概括了寡头垄断市场结
构下厂商参与国际贸易的形式,这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突破。
( 二 ) 从理论上阐述了政府干预外贸, 刺激本国出口的动力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对外贸的干预越小越好,甚至认为政
府不应干预外贸,而战略性贸易理论则主张政府干预外贸,因为
哪个国家鼓励出口,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 三 ) 战略性贸易理论说明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分离
比较优势认为, 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取决于各国的成本
优势, 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 。 在两国势均力敌的条件下, 很难确
定哪个国家占据优势地位 。 战略性贸易理论指出, 在势均力敌条
件下, 获得外力帮助或得到政府资助的企业会占据优势地位 。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 四 ) 战略性贸易理论会导致贸易报复
在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极易出现相互报复的现象, 另
外, 贸易小国遭到报复的可能性也极大 。 这样, 世界总福利水平
也会因为贸易报复而下降 。 即使战略性贸易理论有效, 也只会导
致一方得益另一方受损 。
( 五 ) 战略性贸易理论所倡导的政府干预有效性值得怀疑
一方面,政府作出的决策,有时并不符合大多数人福利的目
标。少数人或少数利益集团把持政策制订与执行情况并不少见。
其后果是少数人或特殊集团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得
巨大的利益。所以,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也许总体上能改善一国
的福利,但其分配可能极不公平。另一方面,得到政府补贴的国
内厂商往往会发现依赖补贴本身比参与同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收
益更大。于是,它们可能转而进行寻求补贴活动,而不关注国家
赋予它们转移垄断租金的职责,这也将导致政府干预无效
三、对战略性贸易理论的评价( 2)
安徽财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国际贸易教程, 教学幻灯片
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评价比较优势学说?
2,对要素禀赋学说有哪些评价?
3,什么是里昂剔夫之谜? 有哪些解释?
4,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5,收入偏好相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什么?
7,战略性贸易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