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固涩剂
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
涩作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耗散滑
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
概念
凡气、血、精、津液耗散滑脱
不禁证。如自汗、盗汗、遗精、
滑精、泄利不止、久咳不已、
崩漏带下、日久不止等。
适用病证
分类 涩肠固脱
固崩止带
涩精止遗
敛肺止咳
固表止汗
1.配伍相应补益药。
2.有实邪者禁用。
3.不可过早运用固涩剂,防“闭门留
寇”。
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煅牡蛎 50g 君
生黄芪 50g 臣
麻黄根 15g
自汗、盗汗。常自汗出,夜卧
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
舌淡红,脉细弱。
敛阴潜阳,固涩止汗
益气固表止汗
止汗
主治
小麦 25g 养心气,退虚热

佐使
益气固表,敛阴止汗功用
第二节 敛肺止咳
九仙散
第三节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脾胃虚寒病机
久泻久痢。泻痢无度,滑脱不禁,
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不思饮
食,舌淡苔白,脉迟细。
主治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治法
罂栗壳 20g 君 涩肠止泻
肉豆蔻 15g
涩肠止泻,暖脾温中
人参 15g

臣诃 子 15g
白术 15g
益气健脾
当归 15g
白芍 15g 养血和血,缓急止痛佐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功用
木香 10g 佐 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炙甘草 15g 佐使 ① 调和诸药
②补中益气
③缓急止痛
肉桂 5g 佐 温肾暖脾
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神丸, 内科摘要,




肾泻, 又称五更泻, 鸡鸣泻 。
五更泄泻, 不思饮食, 食不消化, 或腹
痛肢冷, 神疲乏力, 舌淡苔薄白, 脉沉
迟无力 。
脾肾阳虚
治法 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补骨脂 (四两) 20g 君 温补脾肾
肉豆蔻 (二两) 10g 臣 温脾暖胃,涩肠止泻
五味子 (二两) 10g 佐 固肾益气,涩精止泻
吴茱萸 (二两) 10g 温暖肝脾肾
功用 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生姜 (四两) 20g 佐
使
暖胃散寒
大枣 (五十枚 )10枚 补脾养胃
第四节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录自, 医方集解,
遗精。遗精滑泄,神疲乏力,腰痛
耳鸣,舌淡,苔白,脉细弱。主治
肾关不固病机
补肾涩精治法
沙苑疾藜 (二两 )20g 君 补肾固精
芡实 (二两 )20g 益肾固精,补脾益气
补肾涩精功用

莲子 20g
佐煅龙骨 (一两 )30g 固涩止遗
煅牡蛎 (一两 )30g
莲须 (二两 )15g 收涩固精
使盐 (汤下 ) 引药入肾

金锁固精丸 录自, 医方集解,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
心肾两虚,水火不交
心肾两虚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
泔色,或遗尿遗精,心神恍惚,健忘,
舌淡,苔白,脉细弱。
主治
病机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治法
桑螵蛸 15g 君 补肾固精止遗
生龙骨 10g 收敛固涩,镇心安神
炙龟甲 10g 滋肾阴,补心阴
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功用

人参 10g

大补元气
茯神 10g 宁心安神
菖蒲 10g 开心窍
远志 10g 安神定志,交通心肾
当归 10g 补心血
金锁固精丸 录自, 医方集解,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
缩泉丸 录自, 妇人良方,
益智仁 温补脾肾,固精气,缩小便君
乌药 调气散寒,止小便频数臣
山药 健脾补肾,固涩精气佐使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功用
膀胱虚寒证主治
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
第五节 固崩止带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脾气虚弱,冲脉不固证。血崩
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
短,腰膝痠软,舌淡,脉微弱者。
主治
白术 (一两 )50g
君 补气健脾生黄芪 (六钱 )30g
山萸肉 (八钱 )20g
臣 补益肝肾,敛阴养血白芍 (四钱 )15g
棕榈炭 (二钱 )10g
五倍子 (五分 )2.5g
煅龙骨 (八钱 )30g

煅牡蛎 (八钱 )30g
收敛止血
海螵蛸 (四钱 )15g
佐 化瘀止血茜草 (三钱 )10g
益气健脾,固冲摄血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