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补益剂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
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
的方剂,统称补益剂。
概念
气虚、血虚、气
血两虚、阴虚、
阳虚、阴阳两虚
适用病证
分类 气血双补
补阳
补阴
补血
补气
阴阳并补
1.辨别虚实真假。
2.虚证不受补者,适当配伍健脾和胃,
理气消导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
滞。
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 补气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白术 茯苓去皮(各 15g)
甘草炙( 10g)各等分
人参 益气健脾君
白术 健脾燥湿臣
茯苓 健脾渗湿佐
炙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药性使
组成与方解
益气健脾功用
脾胃气虚证。面色晃白,
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
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主治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 15g 君
白扁豆 12g薏苡仁 9g莲子肉 9g
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
苡仁、砂仁、桔梗
补气健脾
健脾渗湿止泻佐
组成与方解
白术 15g茯苓 15g山药 15g 臣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砂仁 6g 佐 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桔梗 6g 宣利肺气,载药上行
炒甘草 9g 使 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功用
脾虚挟湿证。饮食不化,肠
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
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主治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黄芪一钱 (30g) 君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人参三分( 10g)

炙甘草五分( 15g)
大补元气
白术三分( 10g) 佐 补气健脾
补气和中

当归二分 (5g) 养血和营,使所补之气有所依附
陈皮二分 (5g)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麻二分 (5g)
柴胡二分 (5g)
升阳举陷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使


1.脾胃气虚证 。 饮食减少, 体倦肢软,
少气懒言, 面色晃白, 大便稀溏, 脉大
而虚软 。
2.气虚下陷证 。 脱肛, 子宫脱垂, 久泻,
久痢, 崩漏等 。
3.气虚发热证 。 身热, 自汗, 渴喜热饮,
气短乏力, 舌淡, 脉虚大无力 。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玉屏风散 录自, 医方类聚,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晃
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
人腠理不固,易于感冒。
主治
卫气虚弱,腠理不密,则易
为风邪所袭,卫虚失固,营阴不能
内守,津液外泄,则自汗恶风。
病机
益气扶正,固表止汗。治法
黄芪二两 (30g) 君 大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
白术二两 (30g) 健脾益气
防风一两 (10g) 佐 祛风邪
益气固表止汗功用

黄芪得防风,固表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祛邪不伤正。
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同治自汗之别
方名 主治证 病因病机 治则 组方配伍
桂枝汤 外感风寒表虚自汗
风邪伤卫,
卫强营弱,
营卫不和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桂枝为君,
配芍药, 姜,
枣既解肌发
表, 又敛阴
和营而调和
营卫
玉屏风散 表虚自汗
表气虚弱
卫气不固
固表止汗 黄芪为君,
配白术补气
固表,少佐
防风,兼以
祛风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玉屏风散 录自, 医方类聚,
生脉散, 医学启源,
人参五分 (15g) 君 益气生津,大补元气
麦冬五分 (15g) 养阴生津,清热润肺
五味子七粒 (10g) 佐 敛肺止汗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
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
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干咳
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数。
主治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熟地 (30g) 善能滋阴补血君
当归 (15g) 补血和血臣
白芍 (15g) 养血敛阴佐
川芎 (10g) 活血行气佐
补血和血功用
营血虚滞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
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
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主治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黄芪一两 (50g) 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血生君
当归二钱 (10g) 补血养血臣
补气生血功用
血虚发热 —— 阴不维阳,阳气浮越于外
血虚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
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主治
病机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归脾汤, 济生方,
黄芪

龙眼肉
白术 一两 (15g) 茯神 一两 (15g)
黄芪 一两 (30g) 龙眼肉 一两 (30g)
酸枣仁炒,一两 (20g)
人参 半两 (15g) 木香 半两 (10g)
甘草炙,二钱半 (15g) 当归 (15g)
远志 (10g)
组成
补脾益气
补脾气,养心血
人参、白术 臣 补气健脾
助黄芪补脾益气之力
茯神、酸枣仁、远志 佐 宁心安神
木香 理气醒神,补而不滞
炙甘草 使 补气健脾,调和诸药
生姜、大枣 调和脾胃,调和气血
当归 补血和血臣

助龙眼肉补血
助龙眼肉养心安神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
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
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
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
止,舌淡,脉细。
主治
功用
第三节 气血双补
八珍汤, 正题类要,八珍汤, 正题类要,
四君子汤 益气
四物汤 养血
益气补血功用
组成
气血两虚证主治
四君子汤 黄芪四物汤 肉桂
温补气血功用
十全大补汤
气血两虚重证主治
八珍汤, 正题类要,
泰山磐石散, 古今医统大全,
组成
人参一钱 (5g) 黄芪一钱 (5g)
白术二钱 (10g) 炙甘草五分 (3g)
当归一钱 (5g) 川芎八分 (4g)
白芍药八分 (4g) 熟地黄八分 (4g)
川续断一钱 (5g) 糯米一撮 (10g)
黄芩一钱 (5g) 砂仁五分 (3g)
人参、黄芪
白术、炙甘草
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
白芍、川芎
养血和血
川断
黄芩
补益肝肾
清热安胎
砂仁 理气醒脾
糯米 补脾养胃
益气健脾,养血安胎功用
主治
堕胎, 滑胎 。 胎动不安, 或屡有
堕胎宿疾, 面色淡白, 倦怠乏力,
不思饮食, 舌淡苔薄白, 脉滑无

第四节 补阴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
山萸肉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补养肝肾,涩精
山药 补益脾阴,固精
三药相合滋养肝、脾、肾阴,“三阴
并补”,以补肾阴为主
组成 熟地黄八钱 (40g) 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 (20g)
泽泻、牡丹皮、茯苓各三钱 (15g)



功用 滋阴补肾
主治
肾阴虚证。腰膝痠软,头晕目眩,耳
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
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
足跟作痛,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
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泽泻
牡丹皮
利湿泻浊
清泄相火
茯苓 淡渗脾湿
三药合谓“三泻”,渗湿浊,清虚热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 景岳全书,


大熟地八两 (40g) 山药四两 (20g)
山茱萸肉四两 (20g)枸杞子四两 (20g)
菟丝子四两 (20g) 鹿角胶四两 (20g)
龟板胶四两 (20g) 川牛膝三两 (15g)
熟地
山茱萸
滋阴益精
养血滋肾,涩精敛汗
山药 补脾益阴,滋肾固精


龟胶
峻补精髓鹿胶 偏于补阴
偏于补阳
菟丝子
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
川牛膝 佐

枸杞子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臣

功用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
真阴不足证。头目眩晕,腰痠
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
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 景岳全书,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熟地、龟板
黄柏、知母
滋阴潜阳
苦寒降火
猪脊髓、蜂蜜
组成 熟地黄 龟板各六两 (30g)
黄柏 知母各四两 (各 20g)


佐使 滋补精髓
功用 滋阴降火
主治 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
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 景岳全书,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炙甘草汤, 伤寒论,
生地一斤( 50g)
炙甘草四两( 20g)
滋阴养血
滋心阴


人参二两( 10g)
大枣三十枚( 10枚)
阿胶二两 ( 10g)
益心气,助炙甘草之力

麦冬半升( 15g)
麻仁半升( 15g)
桂枝三两( 15g)
生姜三两( 15g)
清酒 温通血脉
益心气
助心阳
滋阴养血,助生地之力
滋心阴,助麦冬之力
养血,助生地补心血
温心阳
助桂枝
之力
功用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
主治 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脉结代,
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
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咳嗽,涎唾多,形瘦短
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
大便干结,脉虚数。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 景岳全书,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炙甘草汤, 伤寒论,
治法 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
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
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
聚。
生地六钱至一两半( 30g)
北沙参、麦冬各三钱( 15g)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益阴养血归身三钱( 15g)


川楝子一钱半( 10g)
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
其性虽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相
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

功用 滋阴疏肝
枸杞三至六钱( 20g)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左归丸, 景岳全书,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炙甘草汤, 伤寒论,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
痰中带血,两颧红赤,咽喉燥痛,头
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
数。
生地 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熟地
组成 百合 一钱半 (20g)
熟地 生地 当归身 各三钱 (各 15g)
白芍 甘草 各一钱 (5g)
桔梗 玄参 各八分 (各 10g)
贝母 麦冬 各一钱半 (15g)

麦冬 滋阴清热,润肺止咳臣
玄参 滋阴壮水,以清虚火
当归 止咳逆上气,养血,引血归经佐
白芍 养血敛阴
贝母 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 载药上行
清利咽喉
生甘草 清热泻火,调和诸药使



百合 滋阴,润肺止咳
功用
滋肾润肺,止咳化痰
第五节 补阳
肾气丸, 金匮要略,
干地黄八两( 40g) 君 补肾填精
山茱萸四两( 20g)
山药四两( 20g)
臣 补肾涩精
桂枝一两( 5g)
附子一两( 5g)

丹皮三两( 15g)
淡渗利湿,降泄肾浊
清泄相火佐
臣 补脾益肾固精

温阳化气

泽泻三两( 15g)
茯苓三两( 15g) 利水渗湿佐
补肾助阳
肾阳不足证 。 腰痛脚软, 身半以下常
有冷感,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 或小
便反多, 入夜尤甚, 阳痿早泄, 舌淡
而胖, 脉虚弱, 尺部沉细, 以及痰饮,
水肿, 消渴, 脚气, 转胞等 。
功用
主治
肾气丸, 金匮要略,
右归丸, 景岳全书,
熟地黄八两 (40g) 山茱萸三两 (15g) 山药四两 (20g)
制附子二两 (10g) 肉桂二两 (10g)
鹿角胶四两 (20g) 杜仲四两 (20g) 菟丝子四两 (20g)
枸杞子三两 (15g) 当归三两 (15g)
组成
附子、肉桂

温壮元阳
山药
熟地黄

滋补肝肾枸杞子
菟丝子、杜仲 佐
当归
补肝肾,健腰膝
养血和血佐
滋阴补肾
山茱萸
鹿角胶
臣 滋阴补肾涩精
臣 补脾益肾固精

温阳养血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命门火衰证 。 年老或久病阳衰神疲,
畏寒肢冷, 腰膝软弱, 阳痿遗精, 或
阳衰无子, 或饮食减少, 大便不实,
或小便自遗, 舌淡苔白, 脉沉而迟
功用
主治
第六节 阴阳并补
地黄饮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
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主治
肾阴虚
肾阳虚
肾主骨 肾虚不能主骨
阴不制阳 虚火上浮
湿聚成痰不能蒸化水湿
足废不用, 痱,
舌不
能言
,喑,
病机
痰随火升
上闭心窍
心开窍于舌
肾脉系舌本
痰随火升
上闭心窍
治法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山萸肉15 g
补肾填精
肉苁蓉20 g 巴戟天15 g
肉桂各 10g 温养下元,摄纳浮阳
石斛20 g麦冬20 g
石菖蒲、远志、茯苓各 10g
薄荷五七叶
开窍化痰、交通心肾
疏郁而轻清上行
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和中调药
温壮肾阳
滋阴敛液,壮水济火
熟地黄30 g
补肾涩精
附子 10g
五味子 15 g
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功用
地黄饮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七宝美髯丹 录自, 本草纲目,
补益肝肾,乌发壮骨功用
赤、白何首乌 各一斤
赤、白茯苓 各一斤
枸杞子八两 菟丝子八两
牛膝八两 当归八两
补骨脂四两
组成
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牙齿
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
育。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