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目的
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2、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重视人的价值、个性、需要;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主张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4、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衡量。
5、全面发展教育: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
6、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7、智育:是指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8、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9、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思考题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联系:在对教与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区别:教育方针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更为突出。
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1)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2)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3)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4、教育目的选择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1)社会依据。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①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人是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②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对劳动者的质量规格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世界各国根据这种要求确立教育目的,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2)人的依据。①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②从人的需要来看,人的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5、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1)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2)就价值取向的实现过程而言,把满足社会要求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和其来;(3)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
6、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7、如何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3)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①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方法论指导②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更好地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答:(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