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第七章 教学设计
主编,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28-84760815
主页,http://WWW.ES.SICNU.EDU.CN
2005.7.1
第七章 教学设计
? 学习目标
? 1、教学与教学理论
? 2、课堂教学设计
? 3、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节 教学的概念
? 一、教学的概念
? 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三、教学的任务
? 四、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一、教学的概念
? 对教学的基本认识,
? 1、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活动
? 2、强调在教学中教师教的地位与学生学的地位
? 3、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促进功能
?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
生的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
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
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
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教学与教育
? 2、教学与智育
? (一)学习基本知识
? (二)获得基本技能技巧
? (三)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 (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的任务
四、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问题
? 教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
? 参与者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目标方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 过程方面: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 方法方面: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问题
?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一)师生关系问题包含的内容,
? 一是教师与学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关系,即主客体
关系;
? 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即人
际关系。
? (二)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 1)主客体关系的含义
? 主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有目的的承担者。
? 自主性、能动性、主观性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2)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
三个方面,
? 第一,两者是互相规定的
? 第二,主体是活动中的主导,是活动的目的之
所属;而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是作为主体实现
目的的条件和手段而存在的。
? 第三,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3)关于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几种
观点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说(教师中心论)
? B,“教师客体,学生主体”说(学生中心论)
?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
? D,教师学生平行主体论
? E,教师学生复合主体论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4)怎样处理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教的主体性。
?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确
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
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
? 再次,不可把主客体地位上的差异转化为或者理解
为道德或法律地位上的不平等;同时也不能因为主
张教师与学生在道德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而取消
他们在主客体地位上的差异。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三)教师与学生的人际关系
? 1)师生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 1、师生人际关系的含义,
? 师生人际关系是指在师生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在交往
活动中遵循的“人 ——人”关系。
? 2、师生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一是直接性。
? 二是强烈的交互性。
? 三是情感性。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3、师生人际关系的教学功能
? 第一,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
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
? 第二,它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 第三,它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 第四,它是师生进行交往活动从而满足情感需要的
一个前提。
? 第五,师生人际关系还是影响学校风气的一个重要
因素。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4、师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 从教师的领导方式来看,
? 专制型
? 民主型
? 放任型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2)处理师生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 1、从教师方面看,就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
要求,
? 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 第二,尊重学生人格、权利,坚持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
? 第三,关心爱护学生,热心地帮助学生。
? 第四,公正无私,不偏爱,对每个学生寄予好的期望和信
赖。
? 第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使自
己的言行符合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
一、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 2、从学生方面看,
? 首先,学生应尊敬教师。
? 其次,学生应理解教师。
? 再次,学生应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达到教师对其的
各方面要求。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一)教学中的掌握知识目标
? 1)知识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 ·哲学 (Ⅱ )》关于知识的定
义,
?,人类认识的结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
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2)知识的种类,
? 知识包括两大类,
? 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
? 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
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
成分 (动作技能包括认知成分,即知道如何做和
肌肉协调成分 )。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3)陈述性知识的范围
? 词语、名称、术语或标记;
? 单一的命题或事实、事件;
? 作为有联系的论述而组织起来的命题或事实
的集合等。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4)掌握陈述性知识的意义
? 首先,每个个体都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有足够的
了解,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有足够的吸收和继承,这
是个体社会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 其次,有许多陈述性知识在个体一生中的各个方面,
如日常生活、交流和职业生活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
? 再次,陈述性知识是一个人思想的运载工具
? 最后,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或
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5)程序性知识的范围和掌握程序性知识
的意义
? 1、程序性知识的范围
? 智慧技能
? 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
? 认知策略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2、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意义
? 智力活动主要地是直接依靠智慧技能来完成的。
? 人类有大量的活动需要运动技能才能完成 。
? 认知策略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 首先,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学,才能掌握教学内
容。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
? 其次,认知策略具有长远的甚至终身的价值,掌握
了有效的认知策略,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二)教学中的发展智力目标
? 1)智力的概念
? 智力是一个人的神经活动的功能特性在人的
一切认识活动中的表现,它是一个人的基本
的、综合性的认识潜能,在日常生活中相当
于通常所说的“聪明程度”。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2)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
? 首先,与知识相比,智力对人的认识有更为
广泛的作用。
? 其次,与知识相比,智力对人的作用更为长
远,它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使人终生受益。
? 再次,智力是影响整个学习效果包括知识学
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3)正确认识发展智力的意义
? 发展智力的意义是有限的。
? 第一,智力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和成就。
? 第二,智力也并不能决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它仅仅决定成绩的 25%。学业成绩还受到学
生的知识基础、人格特点、学习动机、学习
兴趣等多方面的影响。
? 所以,不能过高地估计发展智力的意义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三)教学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的
作用
? 1)教学能够对学生智力的发展起一定的促
进作用。
? 2)教学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能起的作
用,实际上是很有限的。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关于遗传在个体智力差异中起主要作用
的证据。
? 一个方面的证据是,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智
力约有 80%由遗传决定,而只有约 20%由后
天因素决定。
? 第二个方面的证据是,个体到一定年龄(有
研究认为到 18岁)以后,虽然仍然在广泛地
接受后天因素影响,但是智力发展却趋于停
止。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第三个方面的证据是,个体在各个年龄阶段,
智商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即其智力水平在团
体中的相对地位保持相对稳定,而不管环境
与教育条件以及从事的活动在团体中的相对
地位如何变化。
? 第四个方面的证据是,弱智儿童的教育经验
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通过学校教育很难
把一个弱智儿童培养成为一个正常智力的儿
童。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发展能力的两个
方面
? 什么是能力?
? 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
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2)如何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 1、在教学目标中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时,应该做到以掌握知识
为主,并努力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 2、作为能力结构的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
相互对立,而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
? 首先,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知识掌握的前提条件。
? 其次,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
度和质量。
? 另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智力
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功能、基础,需要通过各种认
识活动才能得到发展和成熟,知识的掌握作为一种
认识活动,当然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作用。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 在教学中必须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结
合起来。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不能并列
地、平行地进行,不能采取一边掌握知
识、一边发展智力的做法。因为一边掌
握知识、一边发展智力的做法实际上是
把两者割裂开来。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一)教学的认知过程
? 1)什么是认知?
? 认知即认识,指人们认识事物的整个心理历程,
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具体过程;
? 2)教学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
? 教学过程受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着各种认知活动;
? 教学过程产生各种认知的结果。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二)教学的情感过程
? 1)什么是情感?
? 2)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这主要
表现在,
? 教学过程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着各种情感活
动;
? 教学过程产生各种情感的结果。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三)认知与情感的相互关系及其教学
意义
? 1)认知与情感的相互关系
? 1.认知与情感构成一个整体
? 认知与情感的划分是相对的。认知与情感是相互
伴随、相互渗透的:认知中有情感的成分,情感
中有认知的成分。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2,认知对情感的作用
? 第一, 认知是引起情感产生的一个主导性因
素 。
? 首先, 情绪的产生, 包括情绪的类型和强
度, 都是受到认知的重要影响的, 在一定
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
? 其次, 情感的形成, 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人的道德感, 理智感和美感等都是如此 。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第二,认知发展是促进情感发展的一
个重要因素。
? 一方面,认知活动的各种各样的结
果,使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而情感体验导致情感的分化;
? 另一方面,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
了人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自我概念
的发展,从而促进情感的发展。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3、情感对认知的作用
? 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是认知活动的组织者,
对认知活动起着动力和组织的作用,决定趋近或逃避
情境的趋向以及人们在不同领域愿意付出的认知努力
程度。
三、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
? 2)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 1、在教学目标上,要做到认知目标与情感
目标并重 。
? 2、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做到认知与情感
相结合。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一)接受学习
? 1)接受学习的概念
? 1、接受学习: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
定论性的知识来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
识,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
它与发现学习相对。
? 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的区别。
? 接受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接受学习的优点与局限
? 1、优点,
? 首先,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
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 其次,进行接受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
识的习惯和能力。
? 再次,接受学习对教育设备、设施的要求相对来说较
低,因而经济易行。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局限性
? 第一,儿童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
验,因此接受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只在一定范
围内可行。
? 第二,接受学习在培养学生趵探究精神、创造精
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作用明显不
如发现学习。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二)发现学习
? 1)发现学习的概念
? 发现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
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
式。它与接受学习相对。
? 发现学习可划分为三类,
? 第一类是体验发现型
? 第二类是指导发现型
? 第三类是独立发现型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发现学习的优点与局限
? 1、优点,
? 第一,促进智力发展。
?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 第四,有助于保持记忆。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局限性
? 第一,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
? 第二,发现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
理科教学。
? 第三,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
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若不具备这些条
件,发现就会变成一种盲目的碰运气式的发现,
变成一种形式主义。
? 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去学习。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及其
教学意义
?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 1、区别
? 一是侧重点不同
? 二是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
? 三是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
? 四是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
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 一方面,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
? 另一方面,发现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
? 首先,接受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作
支柱,而发现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因此从这
个意义上说,它是接受学习的基础。
? 其次,在发现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包括接受学
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使这些知识得到
巩固或者获得新理解。
四、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关系的教学意义
? 首先,从总体说,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发现学习为辅。
? 其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应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
? 再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应随不同的教学科目以及学习阶段而相应地有所
变化。
? 最后,是最重要的是,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教
师都必须根据具体的条件决定采用哪一种方式。
第三节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三、启发性原则
? 四、直观性原则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六、巩固性原则
? 七、因材施教原则
?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方法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既
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
同时又要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社
会主义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教育,做到
既教书又育人。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 (1)首先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 (2)教师要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自觉地挖
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3)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上课、作业、考试等培
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 (4)教师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思想政治水平、
道德修养影响学生。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传授与学习
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
际,引导学生学懂理论并运用知识于实
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懂会用。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 (1)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保证理论知识的主导
作用。
? (2)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的生活经验、
已有的知识、认识水平、能力、兴趣、品德等,与
社会生产和生活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 (3)采取有效方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启发性原则
?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
过独立思考,获得并发现知识,发展能
力。
三、启发性原则
?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2)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 (3)教会学生学习。
?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具有愉快
的学习情绪。
四、直观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
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
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
性认识。
四、直观性原则
?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
况,恰当选择和使用各种直观教具、直观方
式。
? (2)运用感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效果。
? (3)运用直观要和语言讲解相结合。
? (4)要重视语言直观的作用。
五、循序渐进原则
?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所传授
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掌握知
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循序连贯地进行。
五、循序渐进原则
? 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要严格按学科教材的知识系统进行教学。
? (2)教学活动的所有环节都要系统而循序渐
进地进行。
? (3)教学要突出重点和难点,主次分明。
? (4)教学方法上要适应学生的认识特点,由
浅到深,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由易到繁,
由已知到未知。
六、巩固性原则
?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
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技能牢固地保
持在记忆中,需要时能及时准确地再现
出来。
六、巩固性原则
?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首先要使学生稳定透彻地理解教材。
? (2)组织好复习和练习。
? (3)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发展记忆力。
七、因材施教原则
?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
出发,承认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
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因材施教原则
?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 (1)各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全面实现教学任务。
? (2)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 (3)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因材施教要落实
到每个学生。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
的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
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
统一。
二、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 各种教学方法因其指导思想的不同,可归并为
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
? (一)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
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接受能力,把学生看做消极、被动的客体,是单纯
接受知识的容器。
? (二)启发式
? 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
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
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类,
?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 这类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教学
的方法 。包括,
? 1、讲授法:它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
授知识的方法。它多用于传授新知识。
? 2、谈话法:它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提出问题,并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3、讨论法:它是教师提出探讨性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以使学生获得知识的
方法。
? 4、读书指导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
自学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这类方法指教师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演示,组织
教学性的参观等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的方法。
包括,
? 1、演示法:它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教具给学
生看,或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以说明或印证所传
授的知识。
? 2、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对实际事物
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印证已
学知识的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 这是以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能力为
主的方法 。包括,
? 1、练习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巩固知识和形
成技能为主的方法,它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
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认真
工作的品质。
? 2、实验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
备进行独立作业以获得知识的方法。
? 3、实践活动法:它是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四)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 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究,创造性
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 (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 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一种
类似于真实情境的活动中,进行情感体验,并受到
熏陶、感染而陶情冶性的方法。它特别强调让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 1、欣赏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
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方法。将教学内容寓于
各种具体的、生动的现象中,唤起学生的想
像,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引起情感上的共
鸣。
? 2、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定
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而理解教材、获
得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
于通过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活动来激发学生
的情感。
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
? 一、班级授课制
? 二、分组教学
? 三、个别教学制
? 四、特朗普制
一、班级授课制
? 它是指把学生按照年龄或在某科目上的
大体程度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多的教学班,
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所有
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及采用
的教学行为都是一样的。
一、班级授课制
?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 使教师同时为许多学生提供教育,不必将同
样的内容和问题重复若干遍,从而提高了效
率,而且增加了学生“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的机会。
?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 难以适应学生在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
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二、分组教学
? 根据教学或学习的各种需要,把全班学
生再细分成若干个人数较少的小组,教
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
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
项学习任务。
? 各组在学习内容和进度上不尽相同。
二、分组教学
? 1)分组教学的优点,
? 这种组织形式更加个别化,又不重复共同的问题,
还可能增强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互相激励的能力。
? 2)分组教学的不足,
? 这种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 一是分组的科学依据
? 二是有足够的教师配备。
? 同时,由于小组中各个学生的情况依然不完全相同,
这种组织型式依然存在不一定适合个别人需要的局
限性。
二、分组教学
? 在一些师资和办学条件有限的地区,广
泛采用一种特殊的小组教学组织型式 ——
复式教学组织型式。
? 它是把若干个年龄段 (年级 )的儿童编在一
个教学班中,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
分别对不同组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型
式,教师直接教学与学生自学或做作业
交替进行。
二、分组教学
? 1)分组教学的优点,
? 这种组织形式更加个别化,又不重复共同的问题,
还可能增强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互相激励的能力。
? 2)分组教学的不足,
? 这种组织形式必须具备两个前提,
? 一是分组的科学依据
? 二是有足够的教师配备。
? 同时,由于小组中各个学生的情况依然不完全相同,
这种组织型式依然存在不一定适合个别人需要的局
限性。
三、个别教学制
?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 布置, 检查和批改作业
都是个别进行的, 即教师对学生一个, 一个轮
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 其余学生均按
教师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 。
? 1)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
? 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
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 2)个别教学的不足
? 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
四、特朗普制
? 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 ·特朗普提出的。
? 这种教学形式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
式结合起来。实行,
? 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讲课时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出类拔萃的教师担任;
? 小班研究,每个小班二十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
研究、讨论大班授课材料;
? 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作业,部分作业指定,部分作
业自选,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 其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 40%,小班研究占
20%,个别教学占 40%。
第四节 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
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
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
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
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
?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
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
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
指导;
? 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一)教学目标设计
? 1.教学目标设计的含义
?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
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 2.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 (1)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
? (2)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
? (3)确定教学目标分类。
? (4)列出综合性目标。
? (5)陈述具体的行为目标。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3.教学目标的表述
? 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
当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ABCD),
? (1)行为主体( Audience)。
? (2)行为动词 (Behavior)。
? (3)情境或条件 (Condition)。
? (4)表现水平或标准 (Degree)。
四、教学内容设计
?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
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
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
四、教学内容设计
? 1.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
? 在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将设计的重点放在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这类知识上,注重
学生对其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
? 2、程序性知识及其教学设计
?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
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
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程序性知识教学要有充分
的练习设计。
四、教学内容设计
? (三)教学时间设计
?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
? 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
? 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
? 4.注意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
?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四、教学内容设计
? (四 )教学措施设计
?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遵循以下一些步骤和要求,
? 首先,要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一般的选择
标准主要有,
? (1)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
时间选择教学方法。
? (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3)根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4)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设计
? 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以
便自己选择。
? 最后,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
要比较他们之间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
限性等。
四、教学内容设计
?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媒体。
? (2)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媒体。
? (3)依据媒体的技术特性选择教学媒体。
? (4)依据经济条件选择教学媒体。
? 3.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
? 教学结构的设计一般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选取教学环节。
? 第二步,在选取教学环节后,要具体设计课堂教学各环节
的组织
? 第三步,对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统调”,使各部分教
学内容的组织有机协调,做到重点突出,兼顾全面
四、教学内容设计
? (五 )教学评价设计
?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
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
断的过程。
? 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
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
着积极作用。
第一节 教学策略概述
?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 二、课堂教学行为及其策略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 (一)含义,
?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
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二、课堂教学行为及其策略
? 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类表
? 主要教学行为
? 1、呈示行为(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
呈示、动作呈示)
? 2、对话行为(问答、讨论)
? 3、指导行为(阅读指导、练习指导、活动
指导)
第二节 主要教学行为策略
? 一、讲述行为
? 二、板书行为
? 三、声像呈示行为
? 四、动作呈示行为
一、讲述行为
? (一)含义:讲述行为是指教师以口头
语言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学生
理解知识的行为。
? (二)讲述行为的功能
? 一是说明是什么或怎样做,使人明白、理解
某个概念、程序或规则;
? 二是解释原因,如分析某个概念产生的原因,
告诉学生为什么必须按某些程序去做尚出制
定某些规则的理由等。
一、讲述行为
? (三)讲述的表现形式
? 从讲述所用时间和简繁程度不同,主要有正
式讲述和非正式讲述两种。
? 从讲述内容的性质差异看,主要有三种表现
形式,
? 诠释性讲述,介绍概念或术语的含义;
? 描述性讲述,说明一个过程、一种结构或一系列
步骤;
? 说明原因性讲述,说明为什么做某件事或某件事
发生的原因 。
一、讲述行为
? (四)讲述行为的维度分析
? 1、讲述行为的形式维度
? 语音
? 语流
? 语速
? 2、讲述行为的内容维度
? 用词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 专业语使用的时机
? 讲述内容的组织性、逻辑性
一、讲述行为
? (五)讲述行为的特点
? 第一,从信息传播方向看,具有单向性。
? 第二,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缺点是,
? 第一,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听讲的能力 要
求高。
? 第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落实难,极易
形成学生学习被动的习惯,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不
够。
? 第三,课堂交流沟通单调,气氛沉闷。
? 第四,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讲述行为
? (六)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
? 1、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
? 2、讲述时间太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时限;
? 3、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
? 4、讲述不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对
学生知识准备作想当然假设;
? 5、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
识的心理倾向。
一、讲述行为
? (七)讲述行为的运用策略
? 1、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流连贯,语速
适中 。
? 2、讲述学生不太熟悉的新内容时教师可向
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
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板书行为
? (一)板书行为的功能
? 1、配合讲述等行为,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
的视觉通道的信息。
? 2、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
? 3、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
? 4、为师生将注意集中于共同内容提供了现
实载体。
二、板书行为
? (二)板书的表现形式
? 1、从重要性和详略程度的角度看
? 系统板书(主板书、正板书)
? 辅助板书(辅板书、副板书)
? 2、从板书的形象化程度的角度看
? 要点式板书、总分式板书、对比式板书、表格式
板书、线条式板书、图解式板书。
一、讲述行为
? (三)板书行为的维度分析
? 1、板书的布局
? 2、板书形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
程度
? 3、板书形式与学生特征的匹配程度
? 4、板书的适时性
二、板书行为
? (四)板书的运用策略
? 1、教师在课前要预先设计好板书
? 2、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
? 3、教师写板书时应做到字迹清晰、醒目
? 4、教师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干扰学
生注视板书
? 5、不要连续长时间板书。
三、声像呈示行为
? (一)含义
? 声像呈示行为是教师运用视觉和听觉媒体帮助学生
获得感性认识,学习知识的行为。
? (二)功能
? 1、使学生各种感官得到延伸,把学生的感官所难
以感觉到和不可能感觉到的事物、现象、事件直观、
形象地再现给他们,拓展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时空
广度。
? 2、声像呈示还可改变知识的抽象、概括化层次,
适应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便于学生接受。
三、声像呈示行为
? (三)表现形式
? 1、一类是单向式声像呈示行为,即指信息
的传播方向是单一的,信息从教学媒体传向
学生,学生只接受信息,他们不能向媒体发
出反馈信息。
? 听觉/音响类呈示行为
? 视觉/影像类呈示行为
? 视听/音像类呈示行为
? 多媒体呈示行为
三、声像呈示行为
? 2、另一类是交互式声像呈示行为,这时信
息的传播是交互的,即不仅教学媒体向学生
发出信息,而且学生还可以向媒体发出反馈
信息,媒体再依此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步调作
出相应调整。
? 例如:电子计算机及其教学材料
三、声像呈示行为
? (四)声像呈示行为的维度分析
? 1、感官通道的利用程度
? 2、影响视觉/影像呈示行为的维度
? 1)视觉材料的逼真度
? 2)学生的年龄特征
? 3)学生的文化背景
? 3、影响听觉 /音响呈示行为的维度
? 1)听觉材料的质量
? 2)学生听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听力水平
? 3)学生的倾听技巧
? 4)学生的知识背景
三、声像呈示行为
? (五)声像呈示行为策略
? 1、单向式声像呈示行为策略
? 在运用视觉呈示行为时,视觉材料的逼真度以中
等程度为佳;
? 在画面布局上,视觉材料应尽量突出与表现主题
有关的内容,避免无关的背景信息和细节,
? 在视觉材料位置的摆放上应依据材料的重要程度,
依次安排在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如果有困
难,则要通过标箭头、画底线、加方框、变字体
等提示手段,引导学生注意重要信息。
三、声像呈示行为
? 2、交互式媒体呈示行为策略 ——计算机辅助教
学( CAI) 的运用
? 1) 首先,依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生知识背景
和学校设备条件,选择恰当的 CAI教学模式。
? 2)其次,在已有的课件 (计算机程序化的教学内容 )
库中,选择恰当课件供学生使用。
? 第三,开始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前,教师应简要说
明学习目标、学习课题和注意事项。
? 第四,监督学生人机对话过程,随时给予指导。
? 最后,学生学习结束前,教师要检查学习的效果。
四、动作呈示行为
? (一)含义:动作呈示行为是教师通过
示范特定动作或操作,提供给学生模仿,
使学生学会相应技能或操作的行为。
? (二)动作呈示行为的功能
? 动作呈示行为的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学
习特定的动作技能和操作步骤或程序。
四、动作呈示行为
? (三)动作呈示行为的表现形式
? 读说呈示行为 (如语文和外语中朗读的语音、语调示
范 )
? 演唱呈示行为 (如音乐课中歌唱的发音、音高、节奏
的示范 )
? 运动呈示行为 (如体育课、舞蹈课中动作和姿势的示
范 )
? 操作呈示行为 (如理科教学中的实验、测量等操作要
领和程序、步骤的示范 )
? 运算呈示行为 (如数学课中运算和解决问题步骤和程
序的示范 )
? 书画呈示行为 (如美术课中握笔、运笔等技能的示范 )

四、动作呈示行为
? (四)动作呈示行为的维度分析
? 1、学生对作业目标的明确程度
? 2、动作技能或操作学习的学习策略
? 3、学生对示范动作或操作的注意和理解程

? 4、教师示范的速度和信息量
四、动作呈示行为
? (五)动作呈示行为的运用策略
? 1、对示范的动作技能或操作进行任务分析
? 2、选择适当的示范方式与创造学习情景
? 3、按顺序逐一示范分解的动作或操作,并
同时给予言语讲解
? 4、给学生提供把分解动作结合起来练习的
机会
? 5、通过重复示范和演练,使动作达到自动
化程度。
教学对话策略
? 一、问答行为
? 二、讨论行为
一、问答行为
? (一 )问答行为的功能
? 第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
? 第二,提供线索。
? 第三,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
? 第四,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一、问答行为
? (二)表现形式
? 1、“质问式”问答行为
? 2、“对话式”问答行为。
一、问答行为
? (三)问答行为的维度分析
? 1、发问
? 1)问题的难度和认知水平
? 2)问题的清晰度
? 3)发问的次数
? 2、侯答时间
? 1)发问后侯答时间 ——侯答时间 I
? 2) 学生回答后侯答时间 ——侯答时间 II
一、问答行为
? 3、叫答
? 1)叫答方式
? 2)叫答范围
? 4、理答
? 1)积极反应
? 2)消极反应
? 3)转问和探问
? 4)再组织
一、问答行为
? (四)问答行为的运用策略
? 1、发问策略
? 问题要清晰。
? 保证高认知水平问题的适当比例。
? 与学业有关问题的发问频率应维持在较高水
平,把学生的注意组织在与学业内容有关的
问题上。
? 依照具体目的,合理安排低认知水平和高认
知水平问题的次序。
一、问答行为
? 2、候答策略
? 教师发问之后,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和具体情境,
等候 3秒钟,给学生以思考问题、组织答案的时间。
?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耐心等待,将学生停止说
话至教师开始说话 (理答 )之间的间歇保持在 1—3秒
左右。
? 如果在教师叫答后 (尤其是非自愿回答者 ),学生没
有说话,教师也应等待,直至学生给出实质性回答;
或请求帮助,或要求教师进一步解释所提问题本身,
或直接说“不知道”。
一、问答行为
? 3、叫答策略
? 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是叫答
的基本原则。
? 4、理答策略
? 学生回答不同,教师的理答策略也有所差异。
? 对于学生迅速而坚定的正确回答
? 当学生回答正确,但表现出犹豫不决时
? 对于学生不完整或部分正确的回答
? 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
? 对于不回答的学生
? 班级内的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又一种
互动方式,他们交流观点以形成对某一
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或判断。
? (一)讨论行为的功能
? 第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第二,帮助解决问题。
? 第三,培养人际交流技巧。
? 第四,改变态度。
二、讨论行为
二、讨论行为
? (二)教师在学生讨论时的行为表现形式
? 1、发起行为
? 2、支持行为
? (三)讨论行为的维度分析
? 1、小组的规模和构成
? 2、小组的内聚力
? 3、交流的模式
? 4、小组的领导方式
二、讨论行为
? (四)讨论行为的运用策略
? 1、讨论的准备策略
? 1)讨论前,教师要确定并精确表述有待讨论的
主题
? 2)教师在掌握班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情况,彼
此喜欢程度的基础上将全班分组,并尽量把相互
之间比较喜欢,而经验和观点又不同的同学分在
一组。
二、讨论行为
? 2、讨论的启动策略
? 1)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他们在讨论中应承担
的角色。
? 2)教师可把待讨论的主题写在黑板上,对主题
作简要解释,说明为什么要把它作为讨论主题。
二、讨论行为
? 3、讨论的组织策略
? 1)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并对其谨慎
地作出反应。
? 2)教师还要做到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
保讨论不离开主题和顺利进行。
? 3)在讨论过程中的某些中间环节上,教师可适
时地做简短的阶段小结,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
? 4)当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时,教师应及时予以处
理。
二、讨论行为
? 4、讨论的结束策略
?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对讨论结果作总结,归
纳学生对讨论主题的新认识或解决办法 (不
一定有一致的结论 ),提醒学生面临的新问
题,为后面的讨论或其他教学活动作好准备。
指导行为策略
? 一、练习指导
? 二、阅读指导
? 三、活动指导
一、练习指导
? (一)含义,
? 练习指导是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课堂练习,
达到学会知识或技能目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行
为。
? (二)练习指导的功能
? 首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知
识、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
? 其次,教师对学生指导可及时告知学生练习的成绩,
并给予合理评价。
? 第三,实施教学管理,使教学正常进行。
一、练习指导
? (三)练习指导的表现形式
? 练习指导有三种表现形式,
? 口头练习指导 (包括朗读练习、口头作文练
习和各种口头解答问题练习等)
? 书面练习指导
? 动作或操作练习指导
一、练习指导
? (四)练习指导的维度分析
? 1、学生对独立练习的准备程度
? 2、练习中问题类型安排的合理性
? 3、教师对独立练习的监控
? 4、独立练习的常规
一、练习指导
? (五)练习指导的运用策略
? 1、独立练习前,帮助学生做好对知识、技能理解
和运用的准备。
? 2、均衡安排独立练习的题量和题型。
? 3、座位模式安排要便于教师监控全班学生。
? 4、沿教室巡视,监控学生练习。
? 5、建立起独立练习的常规
? 一方面,建立关于独立练习的基本观念性常规。
? 另一方面,建立独立练习时有关程序安排的常规,作为师
生的共同约定 。
二、阅读指导
? (一)含义:阅读指导是教师在学生独立阅读
教学材料时,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和学会阅
读方法、策略的指导行为。
? (二)阅读指导的功能
?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特定阅读材料。
?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 (三)阅读指导的表现形式
? 1、渗透式
? 2、附加式
二、阅读指导
? (四)阅读指导的维度分析
? 1、学生有关阅读材料的基础和背景知识
? 2、学生对材料结构框架的把握程度
? 3、学生推理的运用程度
? 4、学生对元认知的运用程度
? 所谓元认知 (metacognition)是指人们对认知过程
的监控。
二、阅读指导
? (五)阅读指导的运用策略
? 1、阅读开始时,先要帮助学生获得有关阅
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 2、采取具体步骤,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策略
三、活动指导
? (一)含义,
? 活动指导行为是指教师对学生独立从事的操
作或实践活动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行为。
? (二)活动指导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 第一,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 第二,提供活动所需的基本条件 。
三、活动指导
? (三)活动指导的表现形式
? 从学生自主活动的学习类型来看,活动指导
行为主要有体验学习指导、探索学习指导和
解决问题学习指导等三种表现形式;
? 从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活动指导
行为又有个别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指导和班
级活动指导等表现形式;
? 从教师对学生指导的作用形式看,可有显性
的直接指导和隐性的间接指导两种表现形式。
三、活动指导
? (四)活动指导行为的维度分析与运用策略
? 1、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
? 1) 教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
? 2) 制定学生活动目标
? 3) 设计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
? 4)选择活动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 2、学生活动基本条件的提供
? 3、自主活动的引入
? 4、自主活动的促进
? 5、成果交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