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辅导材料
(内部讲义)
一、申论考试的性质
一、申论考试是特定职位需要而设置自1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之后,就确立了“逢进必考”的录用制度。2005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公务员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对于主任科员以下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招录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就是通过答题的形式对拟录用的应试者进行客观的测试,以检查应试者的基本素质。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面试是在笔试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考核以决定最终的人选。所以,笔试考试是根据所需职位而设置的,这与过去的“因人设职”是不同的。现在是“因事设职”“因事择人”、“因事定级”和“因事给薪”,是根据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工作性质、责任大小和任职资格条件而设置的。所以应试者在报考时,应明确岗位的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二、申论考试是针对特定对象而设置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的录取是不分性别、种族和地域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资格要求。公务员招录的对象主要是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公务员招考的这种学历、年龄、专业和身体条件的要求或限制,要求申论的考试试题必须根据考试的对象来命题,需要通过申论考试适当拉开考生的距离,淘汰出那些没有精心准备或者水平不高的人员,体现出能力差距。
三、申论考试是几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综合近几年的申论考试,每年给出的都是几段或十几段的文字材料,要求从中进行概括、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等主要内容,这种考试考查的是应试者的能力。从考试大纲的要求看,也是只有具备了需要的几种能力,才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这几种能力就是:
1、阅读理解能力(读懂)
就是要求应试者读懂所给出材料的真实涵义,这是答好后面试题最基础的工作,由于试卷给出的资料是前后无序的,这就需要应试者能够理清头绪,把握材料之间的关联,掌握材料反映事物的本质,抓住材料的主旨。这需要应试者必须具备对材料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千万不能就事论事,否则就跑题或偏离了主题。
2、综合分析能力(读通)
读懂理解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这里不是简单的把事物的顺序进行罗列,也不是单纯的缩写或复述,而是运用所学的逻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综合,这就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公务员日常处理问题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懂综合就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整体,不懂分析,就不能从微观上理解本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任何问题都必须具备的。
3、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明)
申论考试非常注重应试者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以测验应试者是否能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原因,是否能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这既是思路问题,也是知识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申论的第三部分,即论述中,这是整个申论的关键,所占分值也最高,这需要应试者能够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提出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和方案。这种措施、办法和方案不是应试者信口开河的议论和设想,而是有观点、有想法、有操作的步骤和环节,没有工作经验,不深入思考,不关心社会发展,只能导致提出解问题的方法成为“空中花园”。
4、语言表达能力(会写)
任何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申论考试也是这样,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前三个能力的具体运用和综合体现。对每一个试题解答,必须体现应试者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这是应试者思维是否清晰、表达是否通畅、层次是否鲜明、结构是否严谨的主要体现。
二、申论考试的特点
1、申论命题,关注社会申论的命题,每年并不一样,而且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应试者觉得无从下手,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无论内容涉及那些方面,但绝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可以略作分析:
2007年的申论材料关注的是土地问题,这个问题自2000年以后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补偿价格过低、失地又失业问题;这又包括城镇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占用和企业扩张导致的土地减少等。还包括农村中存在的空心村问题,开发新土地如滩涂整治利用问题,尤其是2006年国务院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制度以后,如何加强对土地的使用和管理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所以以“命脉”为题写一篇文章就显得切合当前的形势需要。
2006年的申论材料是新华网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某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的在线交流。而这样的一个话题,早在2003年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5年的申论材料是有关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材料中反映了解决农村问题的两种思路。“三农”问题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国务院最为关心的大事,每年年初都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为此连续发过几个一号文件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纲领性要求,这样的问题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
2004年给定的材料是随着国内外汽车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关注的是城市的交通拥挤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刚刚入世的民族工业,人们一直关心它的何去何从;城市的交通问题,更是每一个大中城市人们议论的话题。
2003年的材料是关于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问题,通过列举一系列统计数字及发生的典型案件,探讨如何安全生产。
2002年的申论材料是有关网络的问题,探讨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关注的是网络的利弊对生活的影响。
2001年的申论材料是关于含有PPA的药物因含有致人中风等副作用而引起的全球恐慌,陈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此如何进行应对。
2000年的申论材料是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的事件,通过整个事件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
所以关注社会热点是申论命题的主要依据。这种热点问题可能与有些人的理解认识不同,认为这种热点不如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房价更热,为什么不出这样的命题?这些命题国家可能没有出,但是并不代表各省的公务员考试不出这样的问题。而且这样的热点容易导致解答趋同,所以考试热点还要体现差别,这也是命题的原则。
2、申论解答,科学可行申论命题既然是热点问题,解答就要突出科学性和可行性。
科学性就是要求应试者解答试卷必须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解答。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无论是概括内容,提出对策以及判断正误还是展开论述必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合理的,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
可行性就是无论语言表达还是具体问题解决方法的陈述,应该具有实际的步骤和操作性,不是应试者的自圆其说,而是要给出一个圆满的说明,包括观点、论述、结构、语言、形式等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就要扣分甚至遭到淘汰。
3、申论评判,严谨公正申论是国家组织的重要考试,它的判卷工作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每年,人事部都会组织一批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试卷的评阅,而且采用随机分组形式,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四个人评阅一份试卷,所以保证了试卷成绩的最大客观真实。从组织上来说是严谨的,从结果上来说是公正的,整个评卷环节有相对的评分标准,有严格的评分程序,有评分的监督机构,保证了申论考试结果的公证性。
三、申论试卷结构
经过几年的发展,申论的试卷结构形式已经固定,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注意事项二、申论材料申论材料是申论试卷的主体,申论材料是围绕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给出数千字的文字材料,要求应试者进行认真阅读,申论材料是提出作答要求的依据。
(一)申论材料的来源
申论材料部分来自网络上有关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新闻报道,部分来自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文件,部分来自报刊的新闻资料,包括报纸的资料和学术期刊的资料等。这些资料或是新闻消息的形式出现,或者是公文的部分内容,或者是专家学者的观点,或者从学术资料的摘抄。申论材料的命题往往先从一个特殊的案例说起,然后对此进行纵向的扩展或横向的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关于某一个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相对完整的表述。
(二)申论材料的特点申论材料所给出的十几段文字材料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先后有序数。无论哪一年的申论考试试题,为了便于应试者阅读和理解,对给出的材料总是标出一定的序数。序数有三种表现方式。
一是说明该事件的背景或概况。先简单介绍背景,然后用序号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者有关联的问题,但是该事件的经过与采用的序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是采用汉字小写的序号形式标出。
三是采用阿拉伯数码的形式标出。即用1、2、3……的形式把各个材料之间串连起来,这样的形式,一般来说,每一段都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意思,前后之间并不是事件发生的真实顺序。
2.上下无关联。从上述给出的材料可以看出,这些材料之间虽然有序数相连,但是上下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即给出的材料是杂乱的、零乱的,只有把相关的材料进行归纳才能形成一个问题的整体印象,否则,在头脑中留下的只是零散的单个事件,这种上下无关联的材料正如国家公务员面对的是各种纷繁的事项,必须进行加工,所以材料是未加工的半成品,需要应试者进行合并加工,才能变成一个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如果给出的材料内容十分丰富,字数比较多,这更加需要应试者提高阅读能力。
3.内容非专业。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正规考试,面对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考生,考生来自方方面面,专业、学历、职业、各不相同,而且提供的岗位近万个,每个岗位所属的部门不同,所需专业要求不同,所以作为入门考试的申论,所给出的材料都是非专业。即材料的内容虽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但并不涉及专业知识,不会出现因不懂专业而无从下手回答问题的现象。但是如果考生不关心社会热点,不关心国家的发展进步,一心只读书本知识,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那必然会导致考试成绩的不理想。
三、作答要求作答要求就是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应试者进行作答。作答要求体现了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体现了对材料的综合加工和提炼,体现了对材料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作答要求从形式看,主要是根据给定资料所给出的几道试题,试题的内容或是涉及到对材料整体或部分内容的概括;或是针对材料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对出现的特定选项给予选择;或者对包含的概念作出解释;或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价;或是根据要求进行论证即命题作文。所有试题类型都以材料作为依据进行作答。
四、申论考试试题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热点不断涌现,而且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体现了时代特征。申论试题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材料的内容不断丰富
1.数字增加。2000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1400余字;2001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1580余字;2002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2300余字;2003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4238个字;2004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近4000字;2005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3700字;2006年申论的给定材料是9300多字。2007年申论资料有6500多字。
2.内容变化。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有最初的单一内容向复杂的综合内容转变。如2000至2003年申论给定材料内容相对单一,都是就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说明,透过材料本身能较快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本质。但是最近几年的申论给定材料反映的不是一件事,要求解答的内容也包含两个问题,内容更加复杂化。如:2004年申论给定的材料既有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问题,又有由此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2005年申论给定的材料是有关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这个材料中所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驾驭难度增加。2006年申论给定材料从字数上是前几年的两倍或三倍,而且由于网民的问答随意性强,材料中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虽然主题是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但是涉及到的问题包括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解决卫生防疫事件的预案、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等等。2007年申论资料有6500多字,整体上是有关土地资源问题的,实际上涉及到土地的被征用,土地的复垦,土地的整治综合利用,商品房建设用地,土地持续利用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二)试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试题类型由原来的常规性试题形式变成了更加灵活、难度增大的试题类型。
2000年至2002年这三年,主要是常规性试题形式,即包括三部分内容构成。即用一定字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或主要内容;假定某一角色,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三部分:根据材料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论述或论证。
2003年至2004年的试题形式有原来的三部分变成了两部分。2003年的《申论》要求: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2004年的《申论》要求: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2005年至2006年的试题形式变化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增加了不确定选项的内容。该试题要求应试者根据材料中的某一段落或某一问题对给出的解释进行选择,这与单纯的概括或者提出对策这一常规性试题形式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要求应试者不但首先要理解材料的相关内容,而且能学会判断选择,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为什么?实际上增加了难度,通过这两年的考试结果看,部分考生还没有适应这种形式,或者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上来,导致部分考生在这一部分的分数大受影响。有的考生判断不准,有的没有作答,有的模糊选择,有的原因解释不清,出现的问题较多。
2.对归纳概括能力要求更高。2006年的试题: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D部长谈话的内容有七八千字,归纳成500字必须具备高度的概括能力才能完成,而且从参考答案来看,包括了为什么提出这个特定的概念,原因是什么,提出的解决途径有哪些,可以说覆盖了整个材料的内容。2005年试题: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试题界定出了材料的部分内容,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归纳,这种形式的难度在于考生能否找到这两种思路是什么,各自包含哪些具体的措施,并且对此进行简述,由于材料的内容庞杂,许多考生并没有找出具体的思路或者概括的思路不明确,这些都导致考分受到影响。
3.论述的命题倾向突出。这两年的材料作文,都有明确的范围和限制,包括题目和体裁,这就要求考生既要紧密结合材料给定的内容,又要能挖掘出具体深刻的规律,掌握理论的实际运用。2005年申论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2006年的申论第三部分要求: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2007年申论试题是自公务员考试以来变化最大的一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试题的数量明显增加以往的试题,基本上是以三道题为主,而且分数相对集中,2007年的试题单纯从数量看,共有4道题,但实际上所包含的试题数量有7道,因为第三道试题和第四道试题各又包含两个试题,所以,单就试题数量而言,是历年最多的。
2.试题类型趋于多样性
2007年的试题既包含了往年常见的试题类型,如第一试题仍为概括类型的试题;第五试题仍为命题作文;第四试题第二小题仍为提出对策类试题。但是其他的试题类型则是往年没有的,试题类型呈现多样性,主要包含一下几种形式:
第一评价性试题 ;如作答要求第二试题:“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资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
第二目的和意义类试题:如做答要求第三试题第一小题: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是概念类试题:如作答要求第三试题第二小题:根据“给定资料6”,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
第四是分类型试题:如作答要求第四试题第一小题:“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
3.试题的主观性突出所谓主观性就是在作答要求中更多要求应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如第二试题第三试题第一小题等,让应试者作出关于某件事情的评价或概括目的意义,就是考查应试者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材料的实际突出应试者的主观认识和判断,这种类型的试题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测查出应试者的判断力和思想性。
4.试题的特定化明显所谓特定化是指试题所针对的内容更加细化,即主要是针对材料中的某一段落或特定的内容命题,这种试题类型将成为今后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如作答要求中的概念性试题、划分种类并提出解决措施的试题、目的意义的概括等都体现了对材料中特定段落的理解能力,由此预示出在今后的试题类型中将更加注重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五、申论写作的文体界定
一、确定文体是申论写作的前提明确申论命题结构,目的在于完成给定的作答要求。申论的作答要求,从本质上讲,就是典型的写作,但是它与人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理解的单纯文体写作有所不同,因为它不是单一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也不同于高考的材料作文,高考作文的材料涵义具有多义性,侧重的是个性和创新认识的写作。如今年的高考作文,是一幅漫画,一个小学生放学回家途中,脚踩到一块西瓜皮上,结果摔倒在地,由此引发了不同人的议论,有小学生自己的抱怨,有家长的责问,有老师的发难,还有社会上不同人的看法,请你就此从某一角度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申论的作答要求也是写作,应当写成什么样子的文章,就成为应试者首先思考的问题,自申论这种考试形式出现以来,许多考生为此感到不知所措,部分考生分数不理想,就是不知道如何写,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文体来写,有的按着习惯性思维方式写作,写成了议论文;有的想独辟蹊径,发挥想象力,写成了寓言;有的虚构故事情节,写成了记叙文;有的完全凭借想象,任思绪自由发挥,写成了散文;由此可见,确定申论写作的文体是完成作答要求的前提和基础。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就是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内容。申论是按给定材料进行作答,要求应试者根据材料的内容或者进行概括、概述;或者提出相应的对策;或者对存在的文体进行论证、论述;或者根据虚拟身份发表讲话。尤其是最后的论述论证,所占分值较高,对文体的要求更高,最近三年的作文都是限制内容和范围的标题,如果不懂文体,实际上就是没有了解命题者的初衷和要求,成绩当然不理想。所以,明确申论写作的文体是写好申论的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二、申论写作文体的定位:公文
1.公文的内涵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和组织按照特定体式,经过一定处理程序制成的书面文字材料,作为传达意图,办理公务和记载工作活动的一种工具。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党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由于公务员的身份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在从事国家管理的工作中必然与其他机关之间发生业务上的联系和工作上的交流,其中使用书面形式发布所属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或者把工作中的情况进行上传下达,是最常见的工作方式,这种书面工具,就是公文。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公文写作和管理,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对各自的机关使用文种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使公文发挥更大作用。
2.公文的范围
作为履行公共职能的公务员,必须学会正确的使用公文,了解经常使用的公文种类。对此,无论是党的机关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还是政府机关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此都有明确的文种规定。
3.公文文体确定的依据
(1)申论的起源就是典型的公文文体
(2)制发公文是解决申论给定材料问题的必然选择
(3)申论考试大纲要求与公文写作规律完全一致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与以往相比,对于申论给定资料的性质和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4.申论写作具体文种解析既然明确了申论写作的文体是公文,就需要进一步来界定申论作答要求的各种题型到底符合公文种类中的哪一种,这样作答起来才能使写作思路更加明确,结构更加清晰,才能接近所给出的参考答案。根据2000年以来的申论作答要求,基本上属于三种题型。第一概括或概述题,即用不超过规定字数概括或概述所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第二提出对策题,即根据所要求的虚拟角色提出解决材料所反映问题的主要对策或方案;第三作文题,给定范围或命题,围绕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论述、论证。这三种题型的解答根据公文法定文种和事务文书的种类,都有对应的文种和解题思路。
(1)概括、概述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报告
2004年的申论第一试题: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多于1000字。
2006年的申论第一试题: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7年申论第一试题: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
(2)提出对策题属于事务文书计划中的方案计划是为完成某项任务而预先做出的安排,方案属于计划的一种,侧重于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综合性和科学性。方案的写作结构遵循计划写作的三要素,即目标、措施和步骤。通过分析历年有关提出对策题的作答要求,采用方案的写作结构是完全可行的。
2003年的申论第一试题: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少于600字。
2007年申论第四试题: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
(3)作文题属于法定文种的意见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具有行文方向的灵活性,即包括上行的意见,也包括下行的意见或者平行的意见,从申论最后给定的作文试题看,应该属于上行文的意见,即作为下级单位向上级机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参考性意见。就申论给定的材料分析,就是考生根据自己对材料的阅读理解,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这种判断可以从历年的试题得到充分的证明。
2000年的申论第三试题: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2001年的申论第三试题: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2年的申论第三试题: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左右。
2004年的申论第二试题: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你市都存在,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要求: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条理清楚,语言通畅,字数不多于1500字。
2005年申论第三试题: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006年的申论第三试题: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2007年申论第五试题: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与800字。
六、阅读理解材料的原则
由于申论阅读理解能力与一般的阅读理解不同,需要较高的能力和超常的思维形式,所以,在阅读中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保证时间原则保证时间原则是指为了顺利完成作答要求,应试者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来保证阅读材料。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限制的:1.材料内容的专业性。2.材料内容的丰富性。3.材料形式的无序性。以上三个限制因素,要求考生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来保证阅读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就是如何分配阅读的时间。通常认为,阅读的时间应该不少于40分钟,应该说有它的一定道理。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10分钟,40分钟约占整个时间的近三分之一,只要集中精力阅读是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二、把握整体原则最初阅读材料在头脑中形成的是一个小事件或者小问题,随着阅读的延续,就会发现后面的与前面的事件是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也可能在接受后面内容的过程中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所以第一遍阅读之后,在头脑中只是形成了一个个事件或感性的故事,彼此联系的结点还没有找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甚至第三次阅读,只有全面掌握了给定材料的内容,才会感觉存在于不同段落之间的材料是相关联的,才能掌握了材料的主旨,挖掘出真正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否则,只能是一知半解,作答时就有可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三、过滤原则既然给出的材料是庞杂丰富的,就不可能都是“金子”。实际上,命题者在命题时,在材料中是故意设置了一些无用或者无关的材料,这些段落与材料的主题不一致或者关联性不大,有些段落的内容是体现材料主题的,但是,真正反映主题的只需几个字或关键词就已经足够,所以在阅读材料中,应试者必须学会对材料的筛选和过滤,力争把那些迷惑、多余。无关的信息过滤掉,这里尤其要注意,如果材料的内容是反映两个以上的问题,更需要过滤,找出每一个段落应划归到哪一个问题上,在整体上理解的同时,抓住关键问题和信息,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就会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四、强调普遍原则申论的给定材料与高考的材料作文不同,高考的材料作文允许考生个性独立,发挥想象,甚至不同凡响的思维,如有一年的高考作为是达芬奇学美术,老师却让他不停的画鸡蛋。有的学生作文标题为“打好基础是关键”、有的是“圆的联想”,有的是“名师出高徒”,这是考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导致的结果,但是申论材料,虽然各个段落的意思不同,但应试者必须把握命题的初衷和考官的心思,决不能在做答中运用逆反心理,采用反向思维,运用发散思维,随心所欲的写作。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原则,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原则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
七、阅读理解材料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申论给定材料的特殊性,加之申论考试的不断成熟性,使人们日渐认识到,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作答试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作答试题中,并没有与阅读有关的试题,但是,如果对给定的材料不能正确的理解,必将会严重影响后面的概括内容、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等试题的作答。所以,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技巧是做好其他的基础。
根据材料内容的多少和应试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完全规定阅读多少遍是很难的,但是,为了材料理解的全面性、深刻性,至少应在两遍以上。
一、通读,“点”、“点”相联通读就是第一次接触材料,要求应试者一字不拉的阅读整个材料,在第一次阅读过程中,考生每阅读一个自然段,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初步的文字表面的涵义,随着阅读的段落越来越多,印在头脑当中的“点”也会越来越多,当阅读完整个材料时,头脑中的“点”就会自动的串连,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些材料中包含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些材料之间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整体上得出一个是有关哪方面问题的材料。这是第一次通读的方法。
通读的技巧:
第一,阅读速度要适当快。申论阅读材料的速度一般应高于正常的说话速度,否则,连接性不强,而且影响后面的程序。
第二,要边阅读边寻找“闪光点”,就是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最好在阅读中经过大脑的反射能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词或句子。
根据申论材料的来源,会发现,每一个段落的闪光点或者关键的句子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类似与新闻的导语,只要找到,就是抓住了关键。
例文1、
据新华社巴黎8月31日电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戴安娜本地时间8月31日凌晨在巴黎遭遇严重车祸,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悉,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富翁之子法耶兹于30日下午来到巴黎。当天午夜,他们在巴黎里茨饭店共进晚餐后,乘坐一辆奔驰600型汽车飞速驶向法耶兹在巴黎的一座私邸,一群摄影记者在途中紧追不舍。戴安娜的汽车加大马力急速行驶,试图摆脱摄影记者,不幸在一处公路隧道里与一根立柱碰撞,造成严重车祸。法耶兹和司机当场死亡。戴安娜及其保镖身受重伤。
车祸发生后,抢救人员立即将戴安娜等人送到医院。负责抢救戴安娜的医生不久宣布,戴安娜在车祸中手臂骨折,大腿受伤并发生严重脑震荡,在抢救过程中因胸腔大出血,于凌晨4时死亡。
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总理若斯潘对戴安娜不幸身亡表示震惊。据巴黎警方宣布,车祸发生后,尾随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被带到巴黎警察总署接受调查。
例文2、
许多人都坐过公交车,公交车上人多空间小,是人的心理活动最丰富最复杂的地方之一,而人在车上的姿态最能反映人的心理,细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态:
一是哄抢心态。公交站台上等车的人很多,大家翘首以待,车到了站台边还没停稳,大家都有一种抢冲上去的欲望,如果秩序好一点,大家还能克制住,但上车了,还是一样的抢位子,秩序要不好,那车门边上已拥堵住了,乱作一团,好不容易上了车,还要抢,不然不但没坐,连站的地方都找不到。中国人太多,资源有限,不抢你就得不到,所以只好抢。
二是防范心态。公交车上的人互不相识,藏污纳垢,特别是小扒手多,占女人便宜的多,但你认不出,因此只好仔细防范。这是一个很痛苦的心态,你会被人伤害,你当然知道自己是好人,但别人不知道,别人也不知坏人咋样,因此别人防坏人的同时也把你防着了,要是你在某地站累了,往某人身边挪一挪,你马上会招来异样的反应,别人会紧盯你几眼,并把他(她)的包拽紧,怕你动它抢它,这时你的心真会滴血,你真想大喊怨屈,但你不能,同样你也会伤害别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凸显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除了防范财物丢失,女性乘客还要防范性骚扰。
三是认同心态。人与人的素质差别大,对某件事物并非采取完全认同的心态,公交车上的让座就是这样,有人会让座,有人不愿让座,从权利的角度看,一个人没必要给别人让座,但从道德的角度看,给老弱病残者让座是社会美德,值得大力提倡与赞扬,一个年轻人本想给一位老人让座,但一看前后左右的人没一个有动的意思,于是心生疑虑,心想就我多事,别人不笑我吗,老人没座位也不是我的错,于是心安理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社会美德,全社会都行动起来。
二是出现在段落的结尾。有些段落开头举例说明,最后归纳观点或主要意思,这样的关键句往往出现在段落的结尾。如:
例文1、
现行的农村文化事业主要还是以地方政府的管理为主,乡镇文化站、广播站等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机构,在其性质上属于事业单位,但其工作人员往往要担负其它的事务,而不能专职从事文化工作。有的地方甚至把这些文化机构定性为经营单位,在经费上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却导致了对其管理上的混乱。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主体缺位,无法实现有效管理。
例文2、
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北京城,从元朝起就形成了中、内、外三重格局,中心为紫禁城。紫禁城外围是皇城,皇城的外面称内城,大体以北京的二环路为界,自民国初年皇城城墙被拆除后,人们不断在搭屋建舍,皇城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2001年,北京市在南北河沿大街、晨光街、东长安街、平安大街之间的东皇城根遗址上,建立了皇城根遗址公园。公园长2.4公里,宽2.9米选取左安门、五四路口、四合院、中法大学、南端点、北端点等历史文化节点,运用恢复小段城墙,挖掘部分以下墙基遗存等手段,部分展示了皇城的面貌。皇城根遗址公园唤起了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成为北京旅游的一个亮点。
三是出现在段落的中间位置。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前面说明背景,后面说明原因,中间部分点出关键句。
例文3、
比如现在发生了一起非常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医疗救护单位应当怎么救,交通部门怎么疏散交通,广播系统怎么呼吁部门给予协助,群众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拥堵,这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一起完成社会救助行动。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把握对应急预案的本质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责任分工以及协调机制。比如水灾、地震过后往往有大病,所以不是简单把水灾或者地震的事故处理了,事后还要有后续的步骤。另外,大的自然灾害过后还要有重建工作,第一步要救人,第二步防疫,第三步恢复建设,这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相结合。
第三,眼、脑、手并用。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是眼的视觉反映,然后投射到大脑中,形成一个印记,在完成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学会利用手中的笔,不停的进行圈点,就是把留在大脑中印象较深的词语或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当短暂的过程。
通读的过程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替的过程。首先是感性过程,这是由于申论给出的文字材料一般采用了描述式的语言,或者是叙述性的表达,这种语言形式会给应试者留下直接感性的印象。但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就是在阅读完感性材料的之后,留在头脑中,往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事件的名称,一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这是因为大脑具有极大的过滤作用,它往往能把那些生动的故事或事件凝聚成一个高度集中的词语形式,这与人们认识实践的过程是一致的。现举例说明:
2005年申论材料:
11.信阳市的务工者都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沪。在这三大经济圈,信阳的农民工是做了很大贡献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河南信阳外出农民工解决了147万人的就业,这减缓了政府多么大的压力!如果按每一个岗位每年5万元钱来计算,政府安排这么多就业岗位每年需要七八百个亿。因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也就是我们现在国家所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农民工应作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规则,给予他们合法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包括他们的政治地位。
12.一位学者指出,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过去毛泽东讲过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实际上今天农民问题仍是中国建设的根本问题。他认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沟通城乡贸易,都是农民工完成的,许多犯罪活动也是农民工干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保障。他还认为,农民工的作用,非常了不起。首先作为广大农民解放思想的一个主体力量,他们把城市的许多观点、想法带到农村,带给父母,带给兄弟姐妹,使农民开拓了眼界,知道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弱势。同时他们又是带领广大农民奔小康的主体力量。他们不仅繁荣了城市经济,还繁荣了农村经济,引进了一些基本技术,把更多的兄弟姐妹带到了城市。
13.2003年审计署大规模扶贫资金审计,缘于新疆的一次扶贫资金调查。2002年10月,新疆自治区监察厅、扶贫办、计委、财政厅、审计厅、农行自治区分行联合组成扶贫资金检查组,对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等地区的8县1市1998年至2001年的以工代赈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和回收、1998年至2000年三项扶贫资金审计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山东省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违反规定、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突出:不执行项目审批计划,随意变更扶贫项目和资金用途,另外,还存在挤占扶贫资金、账目不清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8县1市2001年前被挤占挪用扶贫贴息贷款3000多万元,目前能收回的仅有30%。
阅读第十一段材料,可以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的信息点:信阳市务工者的主要范围,对务工地和外出地的贡献,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给予合法地位。在通读过程中,一些数字如:5万元、七八百个亿,一些地方如: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沪,一些新提法,如:社会转型过程、新阶段、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市场经济、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等等,都会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但是阅读过后,经过过滤,在头脑中只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务工者贡献大,应有地位。
阅读第十二段,生动形象的描述词很多,如:毛泽东、中国革命、城市发展、犯罪活动、了不起、父母,兄弟姐妹,使农民开拓了眼界等,但是,经过过滤,在头脑中会留下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
阅读第十三段,传达的信息很多,包括审计署、新疆扶贫资金调查、以工代赈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和回收、山东省援助资金、违反规定、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突出、3000多万元等,但是,经过过滤在头脑中印象最理性的是:审计署发现违反规定、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突出。
2006年申论材料:
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D部长: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它抑制了。
这些内容包括两个一问一答,第一个问是关于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答的内容较多,包括:引导公众、关心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的关系、“非典”出现后没有及时应对的原因、国家动员体制、公共防疫体制应该是国家出钱、加强科研水平防患于未然。经过过滤第一个问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如何提高社会危机意识,答的问题主要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应该承担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对突发事件应防患于未然。
第二个问答是关于“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如何,提问清楚,回答没有直接说明处于什么水平,但是强调了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有效性,实际上是说明了我国具有快速的反映机制。
二、复读,由“点”到“面”。
第一遍阅读,很难完全弄清楚材料的性质,尤其是整个材料的脉络关系还不可能清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即复读。复读的过程就是趁着刚才阅读形成的对整个材料的大致轮廓,再阅读一遍,印证与自己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和反映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否隐含着第一遍没有明白的材料。第二次的阅读非常重要,它应该通过第二遍的阅读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复读就要正确把握每个段落的主要关键信息,哪些段落之间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从而最终得出给出的材料是针对社会上哪种现象或问题的叙述。
(一)复读的方法:
1.圈注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在复读的中直接用手中的笔给予画出,以过滤掉与关键信息无关的内容,进一步缩小材料的范围。在给出的每一个自然段中,许多段落中都有主旨句或关键词,这种主旨句或关键词就是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利用圈注法就是把主要的关键信息画出来。如
2001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五自然段是这样的:
日本厚生省统计,目前日本市面上销售的药物中有65种含有PPA。日本媒体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药物的名称,提醒公众选择药物注意安全。日本厚生省表示,虽然美国已开始回收含PPA成分的药物,但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因为在美国PPA被广泛用于减肥药,在日本只允许用于感冒药,而服用此类药物引发脑溢血的概率极低(仅有一例)。不过日本许多感冒患者却无视政府的表态,坚决拒服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
通过复读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是日本对含有PPA药物的反映,段落中有些句子把日本政府的态度给予了准确的定位: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即不收回含有PPA成分的药物。
2002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九段: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了。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 483项和5 058项。数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
虽然段落很长,但是在复读中,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总分总的段落,即第一句用概括的陈述句说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完成了园区主要企业的业务流程;后面的内容都是对此的充分说明和解释,采用了大量的数字;最后一句话再次回应了第一句的内容,而且突出了本段的关键词电子政务。所以该自然段的主旨句就是最后一句: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在进一步浓缩就是“网络带来了电子政务”。
2003年的申论材料中第六段:
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2001年11月28日中午,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深圳坂田中新区著名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华为公司一厂房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据警方初步推断,这是一起人为的蓄意爆炸案,目前作案动机及伤亡情况不详。
第一次爆炸发生在中午12时20分左右,华为公司的一员工正准备复印,当他的手指在车间角落的复印机上轻轻一按时,复印机突然发出一声巨响。时隔不到10分钟,一楼的茶水房里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据一位送货的男士讲,爆炸发生时附近的楼都感到了震动。后经警方调查,在发生爆炸的地方发现了三节五号电池的残骸,炸弹是由旧钟表改造成的定时炸弹,电池的正极与电线连在一起。据了解,该公司厂区有150多个监视器,保安措施比较严密,不熟悉的人不易进入。事发前曾有人看到一名拿着手提袋的男子进入。因而,警方推测可能是熟悉华为的人干的,或者是内外勾结联手制造的。
华为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1999年实现销售额120亿元人民币,2000年超过220亿元。
整个事件采用了新闻消息报道式的介绍,对于了解该事件真相的人而言有着重要的新闻价值,但是对于应试者而言,重要的是理解整个段落的主要关键信息,对于这样的段落,你只要把发生的地点和标题连接起来就足够了,即:深圳坂田中新区华为公司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2005年的申论材料第二段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少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就降低零点八个百分点。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整个段落前半部分说明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中间的一句话可以让我们理解整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即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前面是为了引出它,后面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只有这一句才是关键句。
2006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的问答:
网友“池塘边的小草”:请问D部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国人的危机意识?
D部长: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世界各民族危机意识中最强的。表现在两方面,中国历史传统中家庭的意识非常强,所以家庭本身作为社会保障单位,本身对家庭成员遇到不测事件都是有准备的,只要各个家庭有能力。第二,中国文化5000年,遇到很多次水灾,中国人的储蓄意识非常强,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是国际上最高的。比较高的储蓄率反映出国人很强的危机意识。在中国见到很多的老百姓,由于收入差距拉开,确实有很多要饭的。但一位以色列的朋友跟我说,以色列和中国人很少在国外要饭。因为他们未雨绸缪,即使很穷也要面子。
通过复读我们应该得出,D部长谈话的所有内容只是对一句话的解释和说明,即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最强的。
2.总结归纳法。就是在整个自然段中没有可以直接圈注的主旨句或关键词,需要应试者在复读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归纳,与第一种方法相比,总结归纳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通过历年的考试,我们发现,一些考生由于缺乏总结和高度的概括,导致在答题中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内容,而且是一些与参考答案有关的内容。如
2006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政府就代表一种有组织的力量。而在突发事件中,有组织力量比无序的民众更能有效的抑制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所以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决于政府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平常有没有正常的官员晋升机制,能不能把最有能力的干部放在岗位上,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就一目了然。如果提升没有能力的干部,政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肯定要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都是平常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这些官员都能够合情合理、冷静、科学的处理。
主持人:人的因素非常的重要。
D部长的回答中,关键的句子是存在的,即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意思在复读中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就是第二段的内容,表面看,好像是说官员的晋升机制,而且主持人也随声附和,认为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有没有背后的意思呢,从最后的概述看,这里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什么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其他因素外,这里主要点出了是因为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足。
(二)复读的技巧
1.注重材料前面的引言或概说。有的申论在自然段出现之前,总有一些简要的说明或引言,以说明该材料出现的背景或性质,这些内容应试者必须高度重视。如2006年的申论材料,虽然很多、很杂,但是,部长访谈之前主持人的引言已经透露出了该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考生如果能仔细阅读尤其是在复读中把它作为重点就很容易把握该材料的主题思想。
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因此,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新华网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第一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点出了访谈的对象:“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第二层列举出了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以具体而生动的震撼;第三层意思说明了这些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段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引出了有关专家的说法,强调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显得极具必要性,也是主持人的认同观点。第二层引出了具体的专家并就访谈的内容作了明确的界定: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这些内容对于考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概述D部长的谈话内容具有直接的影响。
2.把握整个材料的主题内涵。由于是复读,是在第一次通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复读结束后,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该材料是针对社会哪一个热点问题给出的,材料中对此是怎样说明的,哪些介绍的详细,哪些介绍的简单,围绕这个问题是从哪几个方面谈的,各自之间的观点是什么关系,这些都应该在复读中完成。
如2004年的申论材料,内容比较复杂,字数比较多,近4000字,而且该材料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个是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在复读中要完成的任务是哪些段落是属于介绍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哪些是介绍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的。第一次阅读是不可能完成该项任务的。通过复读,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分类: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这七个段落是与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四段落是分析介绍我国各个大中城市的道路拥挤问题,包括现象、原因和基本的对策等。
2005年的申论材料,内容相对与2004年字数上减少了一些,共有3700字,从大的方面容易判断是属于有关农村农民问题的,但是在关于农民的问题上,材料给出了不同的说明,有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不平等地位和自主权缺乏的问题;有农民与基层乡镇体制建设问题;有如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措施介绍;有农民权益受到侵犯缺乏表达渠道的问题;有保护农民权利的问题;有农民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有对农民合法地位的呼吁问题;还有农民应得的扶贫资金被挪用挤占的问题等等。但是作答题目上已经给出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具体思路,即给定资料罗列了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这说明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虽然许多,但是,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按着这种要求在复读中努力去寻找,就会发现,这两种思路分别为:一种是国家的扶持帮助外部动力来推动农村的发展;一个是靠农民自身的内部动力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劳务输出。在复读中把握了这些内容就实现了复读的目的。
2006年的申论材料,字数是前两年的总和。而且内容更为复杂和分散,这更需要在复读中把握该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在复读后,我们可以得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这里的解释与普通的理解不同的,专家是把因社会矛盾引起的公共事件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是区别于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第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性,即为什么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第三是该谈话的重点,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并采取措施来保证政府能够自如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理解了这三个层次,就抓住了该访谈的主题,而这些内容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是很难够完成的。
把握材料的主题,还要注意表层和本质的关系,有的材料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只能理解它的表层涵义,而更深的本质关系需要复读过程中才能了解。如2000年的申论材料,初次阅读感到像是在介绍红星新村居民H因噪音导致病重与某印刷厂的关系纠纷,包括印刷厂与居民的关系;印刷厂与环保局的关系;环保局与法院的关系;法院与居民的关系等,有点混乱,再次阅读就会发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本质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所以把握材料的主题与涵义,需要复读才能完成。
3.学会把段落归类。就是在理解整体涵义的基础上,在复读的过程中能把属于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即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关于材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事物的普遍关系入手,一般事物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反映在材料上也是这样。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是并列存在的,但并列的材料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如2002年的申论材料主要反映了网络的利弊观,即网络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属于并列关系;2001年关于含有PPA药物的各国反映,虽然是含有PPA的药物导致了各国的反映,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反映应该属于并列的关系,属于对待一个问题的许多方面的表现;2004年的申论材料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个是城市交通面临的拥挤问题,这些虽有联系但是仍然属于两种并列关系。2005年的申论材料在作答要求中已经明确了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所以自然是并列关系。
纵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大致呈现一种先后关系,或者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因为有些事物是某些事物形成的原因或者结果,所以纵向关系在申论中也会被使用。如2004的申论材料中,有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关于这个的材料统属一个大类,但是这些材料又构成了一个纵向关系:城市拥挤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又哪些,彼此之间构成了递进的纵向关系;又如2006年的申论材料,在引言中主持人就谈到了访谈的内容,即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彼此之间是一种先后的纵向关系。
学会段落分类,既要在复读中能把握大类的归属,同时,又要学会把属于同一类的材料再进行分类,这是对材料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基本上做到了对材料的完全把握。如2002年关于网络弊端的问题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段落: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样的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型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
一天凌晨,王女士正在家中熟睡,突然被一串急促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这一突如其来的骚扰大约持续了2分钟。年前刚刚看完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王女士,直吓得心里“突突”乱跳。她壮着胆子,扭开台灯一看,只见电话传真机上传过来两页纸,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家名叫“电子商汇网”的公司发送的一份“第十四期电子商讯”。在传真第二页的最后还写着:“如欲取消订阅,可将回复传真给我们”。
据天津市某区检察院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该地区未成年人因迷恋上网聊天而引发的刑事案件已达8件,有28人涉嫌犯罪。这8起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低龄化。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就有21名。二是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的约占一半,共13人;其余的为初中和中专学历。三是均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传呼机和现金为主,其中有4起案件涉案金额超过万元。四是团伙作案,在犯罪手段上,呈现出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如有的负责在网上选择目标,有的负责约见面地点,有的负责实施抢劫等。五是女性犯罪嫌疑人占一定比例,8起案件中共有6名女性参与作案,且均为未成年人。
吴先生所住的小区安装有局域宽带网,为方便家人上网,他特意购买了一台电脑。但近半个月来,他发现自己的计算机在使用完毕后常有异常响动。10月9日晚,他下网后坐在桌旁整理资料时,意外发现电脑的硬盘响个不停,一直闪烁的硬盘灯引起了他的警觉,他打开电脑上安装的一个专门监视网络系统的软件,竟然发现这台电脑在收发信息。随后,他打开了“网上邻居”文件夹,屏幕上出现了30个“邻居”的电脑标志,他逐一点击,有几个“邻居”的信息可以一览无余。想到自己存在电脑里的个人信息能如此轻易地被“邻居”看到,吴先生十分苦恼:“买电脑就想给生活提供方便,没想到却引来意外的麻烦!”
第一段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网络的弊端,关键的词语就是:广告大量充斥,背后涵义: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第二段用一个特定的案例说明了网络的弊端:电子商务的不当使用产生了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严重影响。
第三段主要说明了网络影响最严重的问题:网络犯罪。这里又重点说了不良网络内容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新出现的网络犯罪形式。
第四段又用一个实例说明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网络黑客的出现,个人隐私的侵犯。
2006年申论材料中专家首先解释了不同一般的突发公共事件内涵,然后分散在几个回答中说明了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段落:
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它不是一般的事故,有人把他混为一般的事故,不是太准确。当然,如果由于政府本身的执政能力而发生问题,使一般事故扩大为突发公共事件,就是政府的公共能力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对于一般情况下的各种自然、人为的相关事故都有一套处理程序,比如交通事故,公安局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一般情况下不会变成突发公共事件。
另外,在工业化初期,火灾曾经是突发公共事件一个重要的隐患和诱因。但是在建立了消防队和联防机制之后,火灾就不再成为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诱因了。实际上,在整个人类和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原来遇过但影响没有这么大的事件,比如自然灾害,还有由于中国人多,在某些建筑物或者大型活动中产生的践踏事件等等。
从现在开始,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是有必要的。这种必要性主要来自于海啸、地震,包括大的飓风,这类灾害以及灾害的严重影响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对这些灾害,一个有组织的政府是有一整套的处理程序,比如有防灾委员会、防洪局、地震局等,这些都已经常规化了。
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在增多,比如征地引起老百姓集体的诉讼、集体上访。上次由于新闻界的关注,把一个大学生死亡变成了一个公共事件,最后导致我们把遣返站变成救助站,这恐怕是今后应该更加注意的。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欧洲普遍发生橙色革命,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有可能发生。这种敌对势力的目的就是影响人们的生活,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断。
当前我国是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我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很快,特别是入世后,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比如社会保障系统,养老系统保障不到两亿人,参加医疗保险城里人还不到一半,就更不用说农村了。有些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很快,包括一些大的建设、道路、水库、征地等等。由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害,因此引发了一些社会根源的突发事件。我认为是高发期,并不是说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灾害有它一定的规律。
有一个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是为了保证我们经济发展的连续性,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事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中断。主要意义在这里,同时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减少我们人员财产的损失。
在D部长的第一次回答中,重点谈到了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而且提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件的原因,即由于政府执政能力问题,是一般问题扩大为公共突发事件。
在D部长的第二次回答中,强调了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引发了公共突发事件,而且使现代化建设中断在D部长的第三次回答中,重点强调了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主要是指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
在D部长的第四次回答中,强调应急预案能防止导致整个经济发展中断,减少我们人员财产的损失。
综合以上几个段落,我们就可以归纳出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由于政府执政能力存在一定问题,有可能使一般问题扩大为公共突发事件。
2.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地发展,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3.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期,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指因为社会根源而引发的公共事件。
三、跳读、精读,完善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命运,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复读还不能弄清材料的本质涵义,那么,就有必要再读或者精读一遍,这次的阅读,称为跳读、精读,就是把你认为相关的材料相联起来阅读,再相联的阅读过程中找出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不同材料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在复读过程中形成的归类和总结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围绕作答要求进行细致的阅读,跳读或精读相对与前两次应该是高效而快捷的,能通过跳读或精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利用自己语言和思维能够表达清晰的概述,至此才算完成了阅读的过程。
八、概括材料的要求
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概括或概述是申论考试试卷的第一题,它通过应试者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概括或概述,以体现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一关虽然分值不是太高,但对于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答好其它试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对于概括内容的要求,根据近几年申论试题的材料,主要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全面概括全面是针对材料内容而言的,就是应试者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时,应该特别注意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符合评判的要点,在评分上,这是可以量化的分值,所以,应试者在概括材料中首先要全面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如果是对整个材料内容的概括,首先界定是该材料针对哪一方面的热点问题。这个概括不能偏题,否则,后面的概括就失去了方向。第二认清反映这个问题的材料有哪几部分,这几部分是什么关系。是属于正面肯定的部分,还是属于反面否定的东西;是从主次方面来谈的,还是几个方面事件的罗列;是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谈的,还是按照现象、原因和结果谈的。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对材料的概括就全面了。
我们结合一些试卷来分析:
2001年申论的作答要求: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试卷一:
美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接受该局顾问委员会建议,将含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的药物列为禁药,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不同程度的强烈反应,美、英、日、墨等国纷纷宣布了常见的含PPA的药品名称,许多民众已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一些新开发的不含PPA的新药受到青昧,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停止使用、销售、审批含PPA药品工作。面对百姓的迷惑,有关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康泰克”等含PPA药品导致中风等严重后果的个案,但专家仍提醒加强药品监督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分析:2001年申论试卷给定资料是关于PPA药物风波的。通过阅读分析并进行综合,该材料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风波缘起,连锁反应,我国对此的反映情况。但是该试卷把给定资料中的内容单一化了,整个概述是按世界各国“强烈反应”的思路一路写下来的。这样,概述不准和遗漏的内容就较多。各国掌握分寸的区别没有了,我国几方面的具体情况看不到了,这都是重大遗漏,应该属于不及格试卷。
2002年的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试卷一:
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三、网络使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分析 试卷要求概括“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实际是对事物后果的概括。后果的概括一般是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内容。但该试卷只侧重反映了资料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网络的正面影响,而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只谈到了网络犯罪,对于其他的网络负面问题没有提及,这说明概括得不够全面,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2006年的申论作答要求: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试卷一:
在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中,时常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社会了解突发事件,邀请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家D部长做客,D部长详细说明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范围、特点并且阐述建立国家总体预案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D部长通过举例国家总体预案的必要在于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事件和传染病的积极消灭的作用。同时,D部长还说,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必须解决和完善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D部长认为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是保证我们经济发展连续性,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事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中断,D部长还对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政府社会民群应该怎样做,最后D部长建议突发事件应有预防措施,应该作为普及性尝试教育,通过公示的方式让民群如何做。
分析2006年的申论材料主要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这里的解释与普通的理解不同,专家是把因社会矛盾引起的公共事件称为突发公共事件,是有区别与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第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性,即为什么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第三是该谈话的重点,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并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保证政府能够自如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但是该试卷对于D部长谈话概念的界定、为什么要提高应对能力和怎样应对都没有概括全面,只能被评为不及格试卷。
二、简洁简洁就是在概括材料内容时,不是对照原有的材料抄一边,不是把涉及到的内容简单的罗列,那是重复和摘抄不是概括。概括必须体现综合和归纳,按着给出的字数进行作答,这就必须要简洁。简洁相对于内容而言,就是反映内容的材料要全面而且高度浓缩,反映本质;简洁相对于语言而言,就是在表述上,尽量使用一些短的陈述句,少于一些内容复杂的复句,视觉上让阅卷人员一目了然,不能出现表述不清或者罗嗦重复毛病。
我们结合一些试卷来分析:
2002年的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试卷一:
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向,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分析 这份答卷的概括在逻辑的顺序是清楚的,也算抓住了给定资料的关键问题,即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各个层面的,但是,在内容的表达上,由于过多介绍了网络的出现,致使头重脚轻。后面应该说明的负面影响没有提及,而且在陈述上务须的内容较多,务实的内容较少,所以,概括不是很简洁,只能算是及格卷。
2000年的《申论》要求: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试卷一:
该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因正常生产的噪音严重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民事纠纷,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应该如何既合法又合理地处理这些纠纷地问题,即怎样在既保护市民地合法权益又保护企业正当生产秩序与利益上做到二者兼顾让双方满意。
分析 该试卷采用了长句即复句的表达形式,虽然概括出了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表达不清,语句罗嗦且存在语病,所以作答时内容和语言是否简洁,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分数。
三、准确就是对于概括的内容应符合材料的实际,不能脱离材料,不能脱离材料信马由缰的去发挥。在试卷评判中,不仅有“要点”,更要“找准点”,就是对比考生的“要点”与参考答案的“要点”是否一致,这对于应试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但“答对”,还要“答准”,这样才能得高分,考生如果概括出了材料的主要内容,但是概括不准确,同样要扣分。准确既是针对内容的,也是针对语言的,针对内容就是在概括中定位要到位,针对语言就是表述要得体。
我们结合一些试卷来分析:
2001年申论的作答要求: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试卷一:
该材料反映了PPA的问题。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监督局将含PPA(苯丙醇胺的英文缩写)的药物列为禁药,世界各国对此反响强烈。许多人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停止使用、销售、审批含PPA药品的工作。面对人们的恐慌,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康泰克”等含PPA药品导致中风与严重后果的案例,但仍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工作。
分析 这份试卷主要问题是对给定资料中的内容概括简单,遗漏内容较多。而且对一些方面的界定不准确,如“许多人拒绝服用含PPA的感冒药”,是哪个国家的做法,“检测部门”是指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药品的监督检测工作”,又是针对哪些对象而言的等等,各国对待“PPA事件”的态度没有明确,分析概括能力很一般。
2006年的申论作答要求: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试卷一:
2005年9月20日,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当前我国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二、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任务分工以及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结合。
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
五、应对突发事件,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
六、要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
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财力,包括物质准备。
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以上是我总结的主要谈话内容,请审阅。
分析 对于材料中D部长的讲话内容,单纯用几条的形式是主次不清的表现,而且每一条的内容过于简单,第一条中的概括定位和表述不准确。如“人数的增加”是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吗?第六条中“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应准确理解为政府如何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与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不是一个层次;第八条准确的说是“应实施尝试教育”这样一个定位准确的观点和概念,而“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只是对这个概念和观点的解释。
四、规范规范就是作答要按着给出的要求来写,有些考生,只是看到标题,没有认真看要求,结果就导致只说明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规范还要符合概述或概括的形式要求。如开头有引语,然后过渡到主体,主体的形式应该分为几条或几个方面,结尾应单独成段,以照应开头和主体,这些都是规范的要求,有些考生由于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少,尤其是不了解写作的格式要求,导致分数受到影响。概述的作答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一套规范的要求,必须按照这种要求练习,才能准确掌握概括的答题要求。如
2006年的申论作答要求:假如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阅。要求:概述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试卷一:
在我国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中,时常发生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社会了解突发事件,邀请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专家D部长做客,D部长详细说明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范围、特点并且阐述建立国家总体预案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D部长通过举例国家总体预案的必要在于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事件和传染病的积极消灭的作用。同时,D部长还说,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必须解决和完善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D部长认为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是保证我们经济发展连续性,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社会事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的中断,D部长还对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政府社会民群应该怎样做,最后D部长建议突发事件应有预防措施,应该作为普及性尝试教育,通过公示的方式让民群如何做。
我们先不去分析内容,单从形式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内容拥挤不堪,因为不分段落,没有前言后语的写作格式就使评判人员产生了厌烦情绪,从心理上很难接受。
所以,规范对于应试者而言,是答好试题的基础和前提。
九、概括材料内容的步骤与技巧
概括材料的内容 包括对材料部分内容概括和整个内容的概括,既包括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概括,也包括对存在矛盾的概括,还包括对整个或部分材料的概述。概述与概括相比,内容更全面,层次更鲜明,条理更清晰,写作更规范。如2004年的申论要求是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定要找到与此有关的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即可,这里的概述相对于概括要求更具体和细致一些,而且层次要求给予了明确的说明: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于整个材料的概括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前面谈到针对每一个自然段应用关键词或考生自己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一般把字数控制在一两句。一般在经过“通读”的环节完成,这个步骤随着阅读过程可以用手中的笔边阅读边画出或圈出,这是第一步。
这一步需要主要的问题是:有些自然段比较长,可以分段概括;在概括中,应把与材料有关的事件名称画出、事件的性质画出,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可以省略,这个过程是跳出感性找出理性的步骤。
2.把性质一致或特点相似的材料合并归类第一个环节是分析的过程,是“点”与“点”相联的过程。这个环节是有“点”到“面”的过程,是在复读或跳读的过程中完成这项任务,这需要打破材料的自然安排顺序,把属于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把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区分,这里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标记,如A代表一个方面的问题,B代表一个方面的问题,C代表一个方面的问题,一次类推,先从大类上画清楚。
这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注意归类的完整性,这个步骤,应尽量把属于同一类的问题归到一起,不同类的问题区别对待,同时还要剔除哪些无关或与主题意思关联不大的材料,这一步比第一步相比,不是把第一步所概括出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意识的排列。
3.提炼出归类后的主题和层次这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基础上继续调动大脑的智力活动,这一步需要脑和手同时进行,头脑思考如何提炼出开头和主体及结尾,动手就是把头脑中的思考变成一个实践的过程,这需要对归类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决不是简单的把列出的同类进行罗列,这个环节类似于把半成品一次性加工成成品,这是质的变化,不是量的积累。
4.起草成文在第三个环节中主要是思维的加工和动笔的开始,而第四个环节就是具体的起草和修改阶段,即成文过程,这是概括的最后一个环节。
起草时应注意的问题:应考虑到作答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怎样开头、安排主体和结尾。概括的内容第一句话一般是主旨句,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对象和性质;主体的安排应体现层次性,常见的形式:分条式和分段式。
分条式 就是把归纳成类的每一个方面作为一条,每一条又包括主要观点句和基本解释的内容,要使每一条的内容尽量完整和通顺,条列式的安排要突出主次,即不能平均用墨,无论哪一条都是相同的句式或者等同的字数,这是表述时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否则,条列式就变成了法规的条列式,每句都是一句话,特别整齐划一,这是安排的大忌。另外,条列式的安排不是越多越好,有的考生为了体现内容的全面,列出的内容有十几条,每一条都只有一句话或两句话,这也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般来说,申论的概括内容一般比较适合这种条列形式的。如
2002年的网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容概括;2005年我国近年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内容概括;2006年D部长地讲话内容的概括
2006年的申论试卷试卷一:
D部长的讲话内容涉及地问题较多,就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安全稳定发展,突发公共事件问题,D部长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及应对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一般事件,如果应对及时,一般事故就不会变成突发事件,其诱因有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各阶级利益冲突及政府各部门没有明确的协调机制等等;此类事件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应对十分必要。
第二、如何应对突发公事件。首先政府要有一些应对突发事件预案,调动社会各部门应对;二是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加大科技力度。
第三、政府是应对突发公事件的主导。政府注重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减少诱因,积极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经济手段并不能直接用于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并不是所有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
我国现处于社会根源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
2007年的申论试卷:
所给材料的是以石家庄近郊的北焦村和西营村为例,反映了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农用地被征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国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举措。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从北焦村和西营村的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扩张,原有的大量农用地征用,或是省直机关的办公地和职工宿舍,或是被用来开发成学校;许多失地农民被迫靠出租和仅有的薄田为生,生活日益困难;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补偿过低和补偿不到位的问题,在被征用土地的过程中存在着强制征用和农民不知情的情况,致使农民拒绝开发和联合上访。
第二,从全国形势看,近十年转让土地达一亿亩,速度惊人,而在转让利益分配过程中,政府和企业从中获益较多,农民利益受到损失。
第三,为了加强对土地的管理,我国先后于1998年和2004年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土地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给予明确规定,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而且提出将土地出让金部分转移给被征地的农民以保障农民生活的现有水平。
第四,部分专家对解决农民土地补偿提出了好的建议,如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土地转让市场的分级等。
从材料来看,加大对土地的严格管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分段式 就是把归纳成类的内容写成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这种形式适合于所反映的材料内容是递进式的概括。对于有因果关系或者先后逻辑关系的内容,概括这种形式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条列式适合于并列的关系内容;而分段式适合于事件现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内容。如2001年的有关含PPA药物成分的概括;
试卷一:
2000年美国相关部门的一个小组研究发现服用含有PPA药物的病人容易发生脑中风并建议列为禁药,为此引起各国的重视:英国认为证据不足,但还是把含有PPA的药物列为禁药;日本提醒国民注意用药安全;墨西哥宣布禁止销售含有PPA的药物。我国政府还没有接到因服用含有PPA的药物导致中风的案例,但是有关部门还是发出了紧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立即暂停和销售含有PPA的药物,并停止审批含有此成分的药物的进口,并将着手研制不含PPA的药物的新药。
2007年申论第三试题第一小题的概括:给定资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
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对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首先实现了对土地的复垦,而且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防止了水土流失。为周围的群众建起了一条绿色防护带,有效地控制了二次扬尘污染,也为我国固体废物治理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2、通过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可以用于县城经济发展用地或重新恢复为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也使农民的耕地面积扩大。
十、提出对策的要求
提出对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扎实的知识和理性的判断,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具有通用的原则,对作答这部分的应试者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角色的虚拟性角色是每个人在某种条件下所扮演的人物,人有许多角色,公务员的录用考试,尤其是申论考试,为什么要给考生提供虚拟的身份呢?因为公务员是一种特殊的身份,是从事国家行政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物管理的高级工作人员,招考的身份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是进门后的身份就会完全一致,这样,对招录的对象提出身份要求就是要应试者能够站在国家机关的位置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这样提出的对策是对应试者是否适应提供职位的一个提前的检验。所以申论试题的对策要求必须给出一定的身份限制。这种身份限制相对于应试者而言,就是虚拟身份。常见的虚拟身份类型主要有:
1.政府的一般工作工作人员
2001年申论考试给出的虚拟身份: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2006年的申论考试给出的虚拟身份: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
2.政府的职能部门 这里没有给出具体的身份,只是给出了某一部门,这里就要给予准确的把握,所提出的对策应该与要求的职能部门一致,凡事给出的角色是某一部门,就应该界定为是该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或者具有某一职位的中层领导,因为,只有这些角色才有代表性。如2002年的申论要求给出的虚拟身份: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2003年的申论要求给出的虚拟身份: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3.政府某一部门的负责人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人。这种虚拟身份就是假设你就是某一单位的领导,实际上是要求你所提出的对策应该高屋建瓴,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如
2000年的申论要求给出得到虚拟身份是: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
2003年的申论要求给出的虚拟身份有两个:1、调查处理的负责人面对职工、死伤人员家属和有关干部的讲话。2、作为上一级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当地电视台专题节目中的讲话。
2004年的《申论》要求给出的虚拟身份:你作为市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角色的虚拟性要求应试者在考试中一定要转变角色,尤其是应试的大中专毕业生千万不要以学生的身份来作答,因为学生的身份是你的真实身份,用这种身份作答容易提出一些过激或者浮浅的对策,而且容易抒发感情,这在作答中是不允许的。从一些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出,有些应试者由于忘记了给出的虚拟角色而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二、方案的情理性方案的情理性就是应试者在明确了作答者的身份后,提出的对策应该合情合理。
合理就是符合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从道理上说得过去。根据决策学的原理,任何方案的提出都不是最好的,只是相对的决策。一定考虑风险的损失,尽量是风险最小。分析各种因素,要评估到哪些会影响你的决策,并对这些决策进行分析,排除不利因素,利用合理因素,增加决策的合理性。如2000年的解决方案有多种:(1)搬迁;(2)关闭;(3)进行技术改造(4)赔偿居民损失;(5)加强城市布局的合理规划。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写出来后,应使方案合理、合法。搬迁一时难以做到;关闭是不可能的;因为是国有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将噪音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赔偿居民损失,能逐步化解矛盾;加强城市布局的合理规划,是未来的事,该题的方案总结为:(1)进行技术改造,将噪音降到国家规定的范围内;(2)赔偿居民的经济损失;(3)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注意规划合理,不要将工厂建在市区;(4)将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工厂迁出市区。2005年的试题中要求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选项,其实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所给出的五个方案哪个是不合理的并解释原因,如对于“防止扶贫资金的挪用和挤占”,“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不能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而由“纪检部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也不符合纪检部门的职责,合理性是较差的。
合情就是提出的对策要从感情上得到上级的认可,得到一般人的同情,这种同情不是可怜,而是情感认同。包括提出对策应是真诚的、包含着关注的情怀,这样才能打动评分人员,为自己赢得合情分。对于虚拟身份是领导角色的,面对出现的问题更要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如
2002年的申论要求给出的虚拟身份: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
试卷一:
关于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问题,提出如下三个方案:
(1)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鉴于网上是欧美的“信息霸权”,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线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国家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就很有必要了。
(2)发挥网络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对外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内起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以加大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其识辨能力,抵制西方网络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3)加强网络法规建设。我国是后起的网络用户大国,近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网络法规,但还很不完善。应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一是应加快立法速度,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实行保护;二是应强调采用法制手段制裁处罚网络犯罪;三是应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及时发现与打击网络犯罪;四是应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技术加密防范措施,信息获取方式技术和抵御信息防御能力等。
三、执行的可行性应试者的身份虽然是虚拟的,但是所提出的对策决不能是虚幻的、务虚的,而应该考虑对策在实际生活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行性就是所提出的方案是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做得到,是相关人员能够做到的,不仅对执行者,还包括被执行对象。这种可行性的方案应该是应试者的一种理性选择,是经过筛选和比较之后的选择,这样才能做到可行性。如
2003年的《申论》要求:对给定资料进行分析,从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减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关于“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近几年,各种安全事故问题频频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识差的问题,也有管理落后和欠缺的问题,以及法规不健全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制约的问题,也有监督查处不力,处理不力的问题。因此,要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和努力。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责成各地政府安全职能部门在近二月内立即组织专人,对本地安全状况进行一次认真排查,特别是对矿井、违规建筑、大型公共场所要重点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排除,重大隐患要上报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对在施工或作业中的一些违规违章行为要予以坚决纠正。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些小煤矿要坚决关闭。以后每年都要搞一次这样的排查活动,争取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点,同时要把排查情况逐级上报给上级安全主管部门。
(2)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建议以政府名义制定《关于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规定》,对业主应负的法律责任,地方政府及具相关部门的行政责任,及处罚细则都一一做出明确规定。事故一旦发生,对违法、违规责任人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3)加强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监督查处工作。各市都要在年内,以安全主管部门为主,联合规划、城建、城管、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对违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对城市内严重的违章建筑和有重大事故隐患的建筑要坚决拆除。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无安全保障措施的生产项目、建筑项目坚决停产,限期达到安全标准,限期达不到标准的予以关闭。
(4)加强日常安全的管理工作。保障安全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防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所辖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对地方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每季度至少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重点施工项目、重点企业进行一次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同时要加强全民的安全防范教育,对重要安全岗位要施行执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训练,所有企业都要努力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004年的申论要求虚拟身份为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向市政府提出一则关于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报告。
试卷一:
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我市是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市车辆拥有量××万辆。城市交通流量每天××万辆。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二是城市交通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三是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城市大众的乘车需要;四是市民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的法制意识差,违规占道、违规穿行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要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现状,必须动员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奏效。为尽快改进我市交通拥堵状况,特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搞好城市交通工作提到重要日程
我市是北方的一个大城市,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差距仍很大。不仅经济落后,观念也落后。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观念还未在全市完全形成。因此,建议市政府通过交通工作会议等形式,向全市党政干部讲清我市的交通状况及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彻底转变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与己无关或无足轻重的观念,树立全市人民关心交通、重视交通、支持交通的新局面,为全面加强我市交通建设、改善我市交通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配合这一活动,市交通管理部门拟举办一次城市交通展览会。展览会的主要内容是:展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就;揭示我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先进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展览会拟在五月份举办。
2.举全城之力,修路架桥,彻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目前,我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城市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因此,建议市政府增加城市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也可通过引进外资共建共享的办法,进行城市主干道的改建、扩建、新建。建议在三环路的基础上再建一条四环路,减缓城区车辆的压力。同时在××区、××区二个城市中心区的××路××路等十条主干道建造5座高架桥。积极筹建高架轻轨,力争在3~5年建成,从而彻底缓解我市道路拥堵状况。
3.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城市交通目前,我市交通管理十分落后,建议市政府增加投入,扩建市交通指挥中心,配备现代化的交通监控系统,对全市交通实行微机监控。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城市的交通管理办法,对市内的街路按功能划分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路,进行分级管理,限定不同的时速。
为解决市内乱停车问题,建议在年内制定出台“××市车辆停放管理条例”。同时建议市政府对全市新建、扩建的大型广场、商厦的停车场建设规模、功能等做出限制性规定,增加地下停车空间,缓解地面压力。
4.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动员全市人民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城市交通与全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全市人民的事情。为解决目前市民交通意识薄弱,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穿道等问题,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人民关心交通、维护交通的宣传教育月。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及专题讲座、交通知识竞赛、“当一天交通警察”(协勤)等活动,对全市人民进行一次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教育。
同时,加大对交通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在主要路段增加交通协勤人员,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力度。
5.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我国的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城市人口密集、国民收入低,城市交通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鉴于我市公共交通还很落后,企业长期亏损,财政暂时拿不出更多资金的情况,建议采取与外资合作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办法,解决资本来源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先选择部分线路试点,成功后再全面铺开。另一个方案是改变目前的乘车管理办法,取消月票,采用IC卡计费的方法。缓解公共汽车公司的经营压力,使其扭亏为盈,增加再生能力。预计采取该办法后,每年可增加收入××万元,二年左右可将市内现存的陈旧车辆全部更新。但这个办法,可能要增加部分市民的生活支出,有可能引起社会反响。因此,应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实施。
四、形式的条理性形式的规范性就是应试者应按照作答要求作答,表现在对策上就是采用分条的形式比较合理,而且层次上要清晰,符合评分人员审阅,这一点很重要。包括卷面的清洁。如上面列举的“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试卷,应该说是一份优秀的试卷,该试卷在结构上符合公文“报告”的写作要求。开头先说明作者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接着分析了产生拥挤的原因,所写内容简练、概括、集中,符合作答要求,使用了专门的过渡句引出主体。主体部分,每一个对策,先是鲜明提出措施,然后提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段落之间的层次和段落内的层次十分分明,主次突出。该文没有单独得结尾。从总体上看,条理清晰,形式规范,必然分数高。
十一、提出对策的依据、方法与步骤
一、提出对策的依据对策的提出看似是针对材料内容,但是,一些优秀的试卷呈现出共同的特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符合政府机关的角色要求,提出的方案不偏不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表述准确。这些共性要求应试者在准备考试时应认真学习一些有关的学科知识,以弥补知识的欠缺。一般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学科的知识。
1.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提出对策的基础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具有两重性。一是管理的一般性,就是管理普遍存在于一切社会协作生产和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二是管理的特殊性,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管理有其特殊和特有的规律。
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就是有关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
决策: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决策方法;预测与决策;决策与心理;决策与群体;决策与思维等。
组织:组织的类型;组织的设计、组织的结构;组织文化。
领导:领导的职能;沟通;激励;
控制:控制的特征和原理;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管理学知识对提出对策方案的主要影响在于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如制定对策时,要考虑制定对策的基本原则和人们的承受心理,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提出对策时,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组织机构;在实施对策时,考虑领导作用的发挥,注意沟通的方式,运用激励措施等;在落实对策时,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以防止出现偏差等。
2.行政学知识是提出对策的主要依据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行政学就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
申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就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所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变成了杂乱的材料,所提出的对策就是相关部门应该发挥的职能,而且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公务员的应试者,不理解行政机关的基本知识怎么能提出有效的对策。所以行政学的许多知识对于应试者非常重要。现作一简单的介绍:
(1)了解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行政学的研究方法;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和趋势;中国行政学的发展与特色。
(2)行政职能的含义、特性;行政职能体系的构成;西方行政职能的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重点掌握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和方向。
(3)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区别;行政组织的类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行政组织的结构;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西方行政组织理论的历史发展;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4)人事行政的概念;人事管理的任务和原则;人事行政发展的新趋势;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基本内容,重点是了解新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中西公务员制度的比较。
(5)领导和行政领导的概念;行政领导的特点和作用;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我国现行的行政领导体制;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领导的方式、方法和艺术。
(6)行政决策的概念;行政决策的类型;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行政决策的子系统;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行政决策的程序;行政决策的方式。
(8)行政执行、行政沟通、行政协调和行政监控的概念;行政执行的原则;行政执行的过程;行政沟通的机制、类型和模式;行政协调的作用;行政协调的类型和方式;行政监控的要素、过程和方式。
(10)财政管理、公共财政和财政分税制的概念;财政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政策;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11)行政立法与行政立法体制的概念;行政立法的种类;行政立法权限的划分;中西行政立法体制比较;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和效力。
(12)行政方法的概念;行政方法的分类;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行政技术方法包括定量技术、系统分析、网络规划等。
(13)行政效率的涵义和特点;行政效率的要素和测定的原则;行政效率的标准和方法;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和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行政学的知识对提出对策的影响在于行政职能的转变,包括转变的基本内容和方向;在于行政决策中关于决策方案制定的原则和要求;在于行政决策中行政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在于行政立法中制定法规的原则和方法;其他如行政组织、行政领导和财务行政对于制定对策的思维方式都有直接的作用。
3.哲学原理是提出对策的指导思想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许多观点对于提出对策起着重要的思想指导,那就是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所提出的对策应该是符合这些原理。
如提出对策时,要联系材料的实际,而且观点之间应该有联系,这就需要运用联系的观点,要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分析。分析事物要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联系中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抓住直接的、主要的、内在的、本质和必然的联系。
提出对策时,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提出对策时,对于反映问题的主要方面,要多用墨,对于次要方面,要少用墨,做到主次分明;同时要善于抓住引起矛盾的内因和外因,以便使对策符合事物的本质。
提出对策时,坚持唯物辩证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策的方案实施不能过于偏激和极端,要符合辨证的要求,从理性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出现。
提出对策时,还要运用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对策要符合时代性具有重要作用,每年的申论考试,总有一些优秀的试卷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
4.逻辑关系是提出对策的思维方式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学说。推理形式及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它的核心内容。
逻辑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提供任何具体的科学知识,但任何科学知识都需要借助思维形式结构来承载具体的思维内容,所以逻辑学的基本理论被当作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逻辑学是各门科学建立的基础,对于提出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逻辑学的借鉴主要表现在一些具体方法的运用。如提出新的定义要符合逻辑的基本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提出对策时要对观点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析;对于具体的方案要根据因果关系来提出,要进行列举和分解;要符合三段论的结构形式等等。所以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对策的提出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提出对策的方法
1.对症下药法就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症状”去寻找治疗整个疾病的“药方”,这种对症下药分析法是提出对策经常使用的方法。根据哲学原理得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由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是质的变化,或者是数量的变化,或有外因,或有内因,有果溯因,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矛盾。如
2003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位接受采访的民警说:如果说道路工程建设是以一时堵车换来长期便捷交通的“短痛”,那么种种与交通文明不相协调的陋习则是更让人难以忍受的“长痛”。顺畅的交通环境是人车和谐,各行其道。大城市交通网络本来就密集狭窄,私车投放量增大以后,道路发展又跟不上车辆增长,再加上市民乱穿马路、骑车抢道等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严重阻碍了排堵保畅的效率。
这一段材料中,提出了造成交通拥挤的一个“长痛”:交通文明不相协调的陋习;市民乱穿马路、骑车抢道等不文明行为。那么既然这是造成拥挤的一个原因,那么我们就要找出预防这种现象的对策,所以在《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的第四部分就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动员全市人民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城市交通与全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全市人民的事情。为解决目前市民交通意识薄弱,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穿道等问题,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人民关心交通、维护交通的宣传教育月。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及专题讲座、交通知识竞赛、“当一天交通警察”(协勤)等活动,对全市人民进行一次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教育。
同时,加大对交通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在主要路段增加交通协勤人员,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力度。
2.方面分析法就是根据在阅读中形成的印象,把材料归纳为不同的方面,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提出与之相对的解决措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且在实际中,人们总是把不同的事物进行同类合并,形成有关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认识方法反映在申论材料中,就是把申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成几方面,从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3.环节分析法就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时,从生产问题的环节入手,针对那个环节问题从该环节加强措施,提出解决的对策。从管理的角度讲,一个企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虽然与领导的重视、职工的努力和制度的规范分不开,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到位,没有出现任何的疏漏,因为企业的流程性强,环节多,绝不容忍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根据行政学的知识,虽然一项工作可能涉及不同的部门,但是一个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所相关的每个环节紧密相关,体现着环节的重要性。环节分析法与方面分析法并不矛盾,方面分析法着眼于不同的内容,而环节分析法着眼于解决问题的各个顺序,实际上,一个好对策的提出,往往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三、提出对策的步骤申论对策的提出必须符合一个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行动准则,这种准则就是要按着一定的步骤来开展。根据决策方案的设计过程,提出对策应该包括这样轮廓设想、细部设计、表述成文三个步骤。
1.轮廓设想轮廓设想就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思路上有一个大致的扩展,设想出一些与之有关的方案,这种方案还只是初步的设想,带有粗糙和不成熟的特点。
具体要求有三:
一是为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思考出大致可提出多少个解决方案;
二是将各种方案的轮廓大致勾画出来,方案要尽可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
三尽量使各个方案之间相互排斥,因为交叉会导致思路重复。
2.细部设计细部设计就是对准备提出的对策方案进行筛选,淘汰那些明显不可行的设想,并对合理可行的方案进行精心的细节设计。
设计对策时,为了使对策尽可能付诸实施,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是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达到目标;
三是消耗的资源包括成本尽可能少;
四是实现对策的风险低;
五实施方案所产生的副作用小;
六是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3.表述成文就是对提出的对策按照作答要求表达出来,成为一篇合理、科学、独到的建议对策。规范的提出对策试卷形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标题要符合要求。即要有标题,并且符合该试题的命题要求,如“关于××××的建议”,“关于××××的对策”,“关于××××的实施方案”,“关于××××的主要内容”等形式,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完整的印象。
(2)开头要简明扼要。对策试题的作答,应当有一个“帽”,这个“帽”就是对策作答的开头,主要用来说明提出对策的背景和必要性。简单的开头只需说明材料反映问题的危害性,然后用目的句引出主体部分;略微复杂的开头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危害性,二是简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原因的说明一定要点到为止,不作具体的分析和说明,否则,造成喧宾夺主的印象。
(3)主体部分应当采用分条形式。主体部分所提出的对策,采用分条的形式是比较恰当的,既符合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也给阅卷者以条分缕析的清楚印象。或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字样;或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样式。每一条内容应包括对策的概括措施和具体要求,概括措施即为该条的观点,具体要求就是对观点给予相对明确的说明和提出科学的落实要求,防止简单分条而无要求的作答形式。
(4)条条之间应避免交叉重复。对策应是针对存在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的,彼此之间不能交叉重复,否则对策再多,可能谈的就是一两个方面,这样必然失分过多,因为,对策试题是按点赋分,关键是说到点上,这样才能符合要求,同时,所提措施要主次分明,即不能平均用墨,围绕两三点给予适当的展开,其他简单说明即可。
如2003年的一则试卷:
关于“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目前,我国伤亡事故情况严重,仍有上升趋势。其中,工矿企业的责任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究其原因,则存在多个方面: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对于一些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没有充分贯彻和执行;生产工作中的过失甚至故意的情况时有发生;基层部门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老百姓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漠然和无知等等。针对以上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我政策研究室经调查研究,现提出建议如下:
第一,国家生产安全部门应抽调生产、交通、矿业等领域的专家20至30名,组成国务院直接领导的科研小组,制定以上各个领域内的安全标准实施细则,并总结出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和教训。
第二,依据此细则,各地政府在15天至20天内开展各领域,主要使交通和各生产行业的全国性彻底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检查中实行层层领导责任制,并要求各地按实际情况实行定期彻底检查制度。
第三,建立安全法规和技术细则的实施保障机制,对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业主依法采取严厉惩罚措施,如罚款和查封等,重者追究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隐瞒事故的领导采取降职、撤职等惩罚措施,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建立完备的监督体制,既包括国家负责生产安全的部门对各地安全状况定期考察监督制度,又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规生产等状况以及领导者漠视,不作为行为的监督。
第五,通过电视、图片展览以及各单位安全教育等办法,对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和干部珍视生命财产安全意识,鼓励群众和工厂员工举报有可嫌疑行为的人,同时设立举报热线,及时处理各种安全隐情。
第六,要求各地政府安排好已经发生事故的善后事宜及家属的生活。
十二、论述试题的文体定位、类型和特点
一、文体定位论述内涵的界定非常重要,因为不界定内涵,就混淆了文体,就背离了主题,就会发生思维方式的偏差,而得出的分数就很不理想。那么,论述类试题到底应写成何种文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试题要求写成一篇“议论文”;有的要求写成一篇“评论”;有的要求“就如何提高×××××”写一篇文章;有的给出副标题“――想到的”;有的要求写一篇“讲话稿”;有的给出具体的命题。形式不一,致使应试者对此不知所措,在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笔者明确提出了申论的写作属于典型的公文写作文体,并且指出,论述题应写成“意见”的公文结构,实践证明,论述题决不是单纯的议论文,尤其不是各抒己见的议论文,因为材料所反映问题的倾向性是明显的,不存在多义的理解,而写成公文的形式,既体现了作者是站在国家机关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职能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又验证了作者是否具备国家公务人员应需要的应用写作能力和水平。所以,采用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结构,无疑是答好申论论述题的最佳选择。国家人事部人事管理司的主要领导曾经表明,申论最后的作文是应用文体,不是议论文,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申论论述试题主要类型申论论述试题自从出现以后,还是存在着一些变化,主要的类型有:
1.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论述这种试题形式没有限制具体范围,只是提出大致范围,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或者是某一角度,只要是围绕材料即可。如
2000年的申论作答要求: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2001年的申论作答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50分)
2.针对对策的论述。
就是根据材料中所提出的对策,在论述部分进行充分的展开,写出一篇完整的公文。这种类型的试题与上一题的内容紧密相关,只是思维方式更加的宽阔和伸展。如
2002年的申论论述要求: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左右。(40分)
3.明确写作标题和范围要求应试者根据命题作文,这种类型的试题规范性更强一些,与材料的结合更密切一些,但是难度相对降低。如
2003年的申论论述要求:下面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请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要求:根据选定情境,自拟标题。讲话稿不少于1000字。(50分)
2005年的申论论述要求:请以“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为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5分)
2006年的申论论述要求: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40分)
2007年申论论述要求: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全文不少与800字。(30分)
(二)试题特点
1.命题作文已成为论述写作的新趋势既然是命题作文,仔细研究就不难发现它的特点。
1、体裁有限。由考生自拟标题写作,容易导致考生选取角度有所不同,写出的文章必然出现体裁各异,实践证明,这种情况在前几年的试卷中相当普遍,而命题作文给考试明确了写作的体裁,必须按照规定的文种和标题写作,这是考生写作时首要的出发点。
2、主旨突出。既然体裁有限,那么考试就要确定所写文章要符合要求,而且突出命题所要求的主旨,如以“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为题写一篇文章,就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应对措施上”下功夫,不能把重笔放在“为什么要提高应对措施”上;而以“命脉”为题,就是文章的标题,就是把土地当作命脉来写,写成“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就是与主旨不符。
3、结构规范。既然限制了体裁,明确了主旨,落笔时,就应该围绕主旨来谋篇布局,体现写作要求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既是文种的需要,也是内容的需要,否则就文题不符,形式与内容脱离,写出的文章不伦不类。如作文标题是“命脉”,而正文却构思成了一篇反映土地问题的小小说,即使写得文才飞扬,分数也低的可怜,结构规范体现了文章写作“大体则有”的写作定律。
明确了申论写作的命题作文,在于启发考生作文时应紧紧扣住命题,按照命题要求写作。具体而言:
直接把命题作为标题。如2004年的作文,文章的标题就应该是“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任何自拟标题的做法都是不妥的;2007的“命脉”就是文章的标题,可以自选角度,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不容置疑。
把命题作为标题的副题,体现命题主旨的内容。如2003年的作文要求写成面向电视或现场观众的“讲话稿”,讲话稿的写作要求一般是围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希望要求来写,所以,标题可以有所不同,但写成的基本结构应符合要求;2006年作文的命题要求是“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直接作标题可以,作为副题也可以,但整个文章的写作不得背离命题的主旨,如“加强制度建设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稳定的关键”、“提高认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切实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等与命题相符,而“为人民服务”、“抗击非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化解公共危机”就与命题存在较大的差距。
符合命题的写作思路。命题本身就体现了文章的主旨,而结构的安排必须体现这种主旨。如在2006年的试卷中,数量不少的考生,不是围绕如何提高政府的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来写,而写为什么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用大量的篇幅举例详说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如何应对只有了了数笔,而有的考生把如何应对这样严肃的话题构思了标题名为“中国这一家子”的小说和“秋天又是一地鸡毛” 的讽刺杂文。纵观申论出现以来的命题要求,写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公文是比较合适的文体,而写成议论文或杂文、评论或记叙文都与给定的材料不相符,尤其是不能体现考生具备关注社会热点、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命题的写作思路,既要理解命题的涵义,更要掌握命题的写作要求,这样才能写出文题相符的好文章。
2.难度相对降低,分值构成发生了变化前几年的申论考试论述题,更多强调应试者的自由灵活发挥,个性化的试卷较多,该试题所占的分值比重大,后来,更多强调应试者对国家行政职能的了解和掌握,共性化试卷增多,分值相对下降,因为整个的试题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增加了选择对错性的试题类型和其他类型的试题,这样分值就相对更平均一些,这种变化有助于应试者扣住主题,使该试题的得分更容易一些。
十三、论述写作要求
一、扣紧材料紧扣材料就是论述题的写作要围绕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来写,不能另起炉灶,自搞一套,否则就是跑题。应该说大部分应试者还是抓住了材料给定的主要内容,而且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论述有力。紧扣材料还要注意所提的观点应与材料中提倡的一致,不能运用逆向思维或者多向思维,提出与给定材料相反或相背的观点或内容。对于明确给出试题范围和题目的,应试者应完全按照题目来写,没有明确题目的,应试者应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来写。试分析以下试卷。
2006年申论论述试卷一:
和谐社会 未雨绸缪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命力在于强大的生命力和有效防御能力,具体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它的优越性就体现在全社会动员机制。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于这一国情,党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目的在于全社会拉力量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而和谐社会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作用巨大。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突发公共事件破坏是不容忽视的,非典时期中国的出口额直线下降;九八年洪水使当年GDP大受影响;刚发生的松花江污染让哈尔滨这个600万人口的城市难掩悲伤;如何应对并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对经济社会影响,成了理论界一个热门话题。
党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将很快解决这一问题,和谐社会是从社会每一个行业出发;教育、工业、法律、科技都是其组成部分。全面贯彻党的工作方针,提高人民水平,继而提高群众对社会事件的认识切实从认识根源上切断突发公共事件向社会转变,若全民都认识到乱砍滥伐的危害性,九八年的洪水也许只是长江谱写的一曲壮歌,而不是一段沉重的诗史。
完善相应法律,加强执行落实是和谐社会另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司法体制是艰巨但必须完成的,因为国家是规范全国人民为标准的,没有完善法律,就没有人在意强制机制。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环保法律完善我们的社会法治和谐,还会出现捕杀动物、乱排放污染河水的现象吗?这些现象不出现,大自然会用非典惩罚我们吗?母亲河松花江会拒绝乳汁来喂养哈尔滨?
和谐社会目标一旦成为现实,中国国力将突飞猛进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都会上升到新的高度,那时,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我们将会更加主动,因为我们把握了科技这一有力武器,我们用科技经济来迎接暴风雨的绸缪。
和谐社会对我们开展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大有裨益。但对于不很好应对问题,我们还应该与国际涉及加强合作,和谐我们国际环境,提高世界人民一起为和谐国际社会为应对处理全球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努力。
让我们科技和谐,这是我们的长矛,让我们经济和谐,这是我们的盾牌,让我们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坚不可摧的堡垒,众志成城,未雨绸缪,让我们向公共突发事件宣战,用我们的牌和捍卫我们的安全。
二、适度灵活就是试卷的内容可以有一些发挥的余地,而并非要求所有论述都是一个样。这样,就限制了一些考生的潜力发挥。所以,在论述试题中,作答要求一般是应试者自拟标题,结合实际,在写作手法上也可以适当灵活。材料的主题是确定的,但是围绕材料的一些内容可以略有不同。考生在此基础上灵活发挥,也能写出独到的见解,作答中,要求论述深刻就是希望应试者能够写出别具风格的论述,但是决不能提出相反的看法或者与社会主流相背的观点。如2000年申论试卷中,在论述经济发展与环保问题时,使用了“这事儿不是小事——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作文的标题,这是可行的;但是在2001年的有关含有PPA药物的作文中却出现了为“康泰克”鸣不平这样的过于采用逆向思维为主的文章,得分必然很低。
三、符合文体符合文体首先是要使写作的文章是应用文中的公文,这是关键的文体。议论文的最大毛病就在于针对问题不是提出如何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而是谈这样做的重要性和意义,这样的试卷与材料中要求不相符。但是,使用公文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公文是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和议论,而且议论的成分必须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生产的,不能展开单纯的议论和过多的理论说明。这些写法在单纯的议论文里是完全可以的,而申论要求的是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论述,是反映应试者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所以符合文体就是要写作成公文而非议论文。另外,更不允许写成寓言或者虚构的记叙文。在最近两年的试卷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如2006年的申论论述,有些考生在文章中重点谈的是政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性,这些内容占了整个文章的三分之二,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提出了提高应对的措施,而且只是干巴巴的几条,这样的论述能得到评分人员的认可吗?还有的应试者把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写成了一个虚构的记叙文,着力描述了一个正在大海中行驶的轮船,里面的船长和乘客如何面对到来的冰山进行紧急救险,整个像是在复述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更有甚者用“中国这一家子”作标题,虚构了一个完整的大家族的故事,这样的文体写作只能使评分人员一笑而过。
四、结构严谨写作论述试题,必须在结构上完整,而且给人一种严谨求实的态度。结构严谨的主要表现是:开头简明扼要,不要过长或过重,主体应分成几个与反映标题有关的段落,段落之间呈现出或是递进关系,或者并列关系,层次一目了然,主次突出。结尾或是自然结束,或是照应开头,或者归纳主题,或是采用特定的结尾语等等。这正是公文写作结构的典型体现,在评判试卷中,与结构严谨不相符的试卷很多,有的头重身子小;有的不分段;有的只有两个段落;有的没有开头,直接就是观点;有的引用材料的内容过于直接,成了抄袭;这些写法表现在结构上就是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必然会影响试卷的评判。
五、观点鲜明就是应试者在论述中,必须提出符合材料要求的观点,而且观点成为展开论述的基础,公文写作的主体部分,每一个层次或自然段之前都有阐明该层次或该段落内容的观点句或者主旨句,这种观点句主要是提出的具体措施或办法,而观点后的内容是对这个观点的具体说明和解释。在试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是一些考生在段首不直接提出观点,强调问题的重要性,把要说明的观点放在段落的中间或段落的结尾,这种写法不利于判卷人员在较短时间内发现观点,影响了对试卷的了解速度;有的试卷观点不鲜明,句子过长,表述不精练;有的试卷观点过大、过虚,与后面的内容衔接不一致;有的试卷观点缺乏概括性,就事论事;所有这些,都表现了考生对于观点的把握缺少综合的概括和提炼,这对于试卷的评判必然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六、表述有力表述有力是针对论述观点的内容而言的,应试者在提出观点后,必须要对此进行充分而有力的论述,这种论述不是理论的阐述,而是具体方法和措施的提出,这些措施和方法在表示时要坚定不移,有理有据。不能是随意的、务虚的表达,在层次上要让评判人员一阅便知,所陈述的内容与观点呈现被包含关系,语言的使用要长短句结合。措施要到位,方法要可行,整个内容呈现出一种充满智慧的气势,这样才能打动阅卷人的心,赢得高分。如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令每一位中国人记忆犹新,惊魂未定;2005年夏秋之际,全球性的禽流感又有蔓延的趋势,同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一样,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有经济的,更有心理的,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自“非典“之后有了高度的提升,而就在前几天,吉林省中石化公司的爆炸事故又让许多人感到震惊。
人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灾难事故,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防治灾难的发生?对于政府而言,面对国民的责问,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处理中不断地反思和成熟: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呢?
首先,增强责任意识。政府及政府每一位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必须明确,积极预防合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只有做到思想上认识明确统一,才能保证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效果良好。目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过分偏好于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责任意识有所淡化,这是对突发公共事件不能做出及时正确应对的主要原因。
……
十四、论述的写作结构
一、标题
1.标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申论论述的标题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使用所给定的标题。如2007年的“命脉”,2005年的“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作文试题都是直接给出了标题,应试者无需再立标题或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
(2)围绕给定的范围拟制标题。如2003年“下面提供了两种讲话情境,请任选一种,为设定的发言人拟出一篇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2006年的“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2007年某省申论论述要求:“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2006年北京市申论要求:“假如你是政府有关部门公务员,请就上题中的某一对矛盾,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这种类型的论述题,与第一种情况不同,在于给出了一定的范围,实际上是限制了标题,或者需要应试者进一步加工,但有所约束,不能撇开限制或者脱离范围拟制标题。
如2003年的标题,如:
“牢记惨痛教训 重建安全家园”
“关于三·七井下CO中毒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及启示”
2006年的标题,已经给出了范围限制,以下几个标题相对是符合要求的。如:
“如何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预防为主 抓住关键——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谈突发事件的应急”
“提高认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切实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加强应急管理 提高应对能力”
“完善应急机制 提高应急能力”
“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势在必行”
但是有些标题显然就没有按着给定的限制来写,出现了过分自由的标题。如:
“抗击非典”
“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号角更加响亮”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
“灭歪风 树正气”
“从谏如流保民心”
“让我做一次公务员”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007年某省申论论述要求:“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角度,写一篇文章”,下面的标题就充分体现了给定的范围。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每个人做起”
“经济大发展 公德不能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考”
“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
“树立荣辱观 争做好市民”
“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
“加强道德教育 势在必行”
“无以善小而不为”
“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但有些标题就脱离了限制,作出了过多的延伸,当然就显得不合适。如: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做和谐社会一分子”
“天下无贼”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道德货币化是对还是错?”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期待”
(3)自拟标题可以适当灵活但有一定之规。许多情况下,论述试题要求应试者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这种情况下,作为应试者,可以适当灵活,在标题写法上可以略带一些文学色彩,如《不要让花儿凋谢在网中》(2002年申论试卷作文标题),或者口语化的标题,如《这事不是小事——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00年申论试卷作文标题),但多年的实践证明,拟写论述试题的标题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模式,现举例说明。
第一,直接表明所要论述的对象。如“谈诚信”,“论成败”,“议是非”,“荣与辱”等,这种类型的标题只是指出对象,不表明作者的具体态度。
第二,采用动宾组词形式,提出观点和要求。如“加大执法力度,势在必行”,“加强国民道德 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势在必行”,“完善机制 吸取经验 提高能力”。
第三,采用主谓结构,表明对所提观点的态度和要求。如“献血补贴应下岗”,“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群众利益无小事”。
第四,采用正副标题形式,副题表明范围或背景,正题说明观点和要求。如“防患于未然——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克服官僚主义 提升政府形象——关于执政为民的思考”,“经济大发展 公德不能丢-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考”。
第五,以“从―――谈”或“由――引发”为标题,表明作者的态度。如“从让座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由公交车让座引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一元钱看社会荣辱”,“从松花江水污染引发的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思考”
第六,采用对偶等修辞手法,突出所提观点的紧密性和关联性。如“讲文明 树新风”,“小公交 大世界”,“知荣辱 树新风”,“完善应急机制 提高应急能力”。
第七,采用问句形式作为标题。如“如何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道德值几何?”,“献血补贴何时了?”。
2.标题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有些考生不了解标题的写作要求,是想别出心裁,结果弄巧成拙,影响了分数。经过仔细观察,在申论写作中,标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以2006年的申论试题为参考):
(1)无标题。编者发现,在评判的试卷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试卷没有标题。
(2)直接套用材料中的原话。材料中的原话如果是与所要反映的主题一致,可以使用;如果反映不一致,而且只图感到新鲜使用,则显得不妥。如近五分之一的考生直接套用了材料中的原文,有些原文套用是恰当的,如“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有的则不合适,如相当数量的考生使用了“上帝要惩罚人类,并不是在人类有准备的时候”。这种句子虽然有一定的涵义,但是,作为标题是不合适的。
(3)套用名言警句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吃一堑,长一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先天下之忧而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句子作为段落中证明观点的例子是合适的,但是作为标题来提炼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不合适的。
(4)采用含有寓意的句子。如一些比喻、拟人的句子。如“鱼和水”、“挑起自己的扁担”、“政府要做孙悟空”、“亡羊补牢”。
(5)套用歌词或书名。这种形式的标题一般会显得不太庄重甚至成了儿戏,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如“呐喊”、“丧钟为谁而鸣”、“敢问路在何方”、“明天会更好”、“我让你依靠”。
(6)套用一些诗句来作标题。有些诗句在总结的公文中可以使用,而且只能内部或用于交流经验的总结。一般性的标题是不适合的。论述题不适合用诗句作标题。如“春江水暖鸭先知”“功夫在诗外”“生命诚可贵”、“云中谁寄锦帆来”。
(7)标题有歧义。一些标题由于应试者不认真审题,造成标题出现错误,甚至政治问题。如“当好父母官”、“包公与和珅”、“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多学习,多练习”。
(8)标题不知所云。如“拒绝第二个101”,基为本 实为先,、“无题”、“一个巴掌拍不响之新涵义”。
(9)偏离材料的标题。该材料的主体就是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但是有些考生还是写成了与此无关的标题,当然,内容就不相符。如“保护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时间赛跑”、“共谱和谐曲”、“法制仁政一个都不能少”。
二、论述的开头
1.开头形式与要求论述的开头与公文的开头一样,首先是提出问题,即作者要表达或者提出什么样的观点。开头应该简明扼要,一般以一个自然段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两个自然段,字数在200字至300字之间。开头段落的内容安排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由“点“入题,上升到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个点是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一个事件或一个案例,然后扩大到在某个层面上引发的问题所产生的危害性,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时代感。
读罢材料,年纪70岁的上海朱祥林老人手持癌症病历苦苦哀求无人让座的一幕在我眼前久久挥之不去,再想到大众巴士公司开展的一元钱有奖让座活动,使我心理增加了难以名状的无奈:社会公德都到哪儿去啦?为了一元钱难道可以不顾道德吗?这个世界真的没有荣辱可分、是非可辨?想到这些,我不禁发出呼唤:树立荣辱观,从我做起。
第二种:概括整个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强调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性,并简要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用目的句引出所提措施的重要性和坚定性。
第三种:除了要表达上述的内容外,还把主体的观点直接引出。
如:2006年的一些试卷的开头:
试卷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共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是严重并且不能忽视的。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立和谐社会,我国必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消除社会隐患,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性。
分析:该试卷的开头有两层内容,第一层是提出观点的背景,该作者用一句话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既包含时代,又包含影响。第二层使用目的句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观点:必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观点后面的内容又与第一句相呼应。
试卷二: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令每一位中国人记忆犹新,惊魂未定;2005年夏秋之际,全球性的禽流感又有蔓延的趋势,同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一样,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有经济的,更有心理的,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自非典之后有了高度的提升,而就在前几天,吉林省中石化公司的爆炸事故又让许多人感到震惊。
人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灾难事故,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防治灾难的发生?对于政府而言,面对国民的责问,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处理中不断地反思合成熟: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呢?
分析:该试卷的开头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引用了材料中的一些典型事件,前两个采用分说,后面用总说,接着引出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然后提出所要表达的中心词:突发公共事件。最后,又使用了一个单独事件的分说,拉近了文章的距离感。第二段面对事故,作者连续用了两个反问句表现出对问题的思索,最后指明了所要明确的主体:政府。发出了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这一中心观点。
试卷三:
近几年来,非典、禽流感、连续多次的矿难,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对我国政府应对处理能力提出了新考验。在当前形势下,总结过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教训,政府应从建立国家应急体系、着力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常识等四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分析:该试卷的开头有两个明显的层次,一个是用简练句子概述材料中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和提出的新考验。二是用状态介词引导出该文的中心内容: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层次清楚,中心突出。使读者对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
试卷四:
某市的一家印刷厂附近居民状告印刷厂噪音污染与危害一案,几经周折,难以解决。有关方面考虑甚多。其实,矛盾的焦点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问题。兼顾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分析:该试卷的层次包括两个内容,第一句是概括陈述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第二句是指出了材料问题的本质,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这种形式的写作简单明了,开门见山,有利于对中心观点的论述和展开。
试卷五:
中国发展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农民问题。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发展差距。为解决农民问题,缩减城乡差距,国家出台了多种政策、办法。概括起来就是两种思路:第一,以国家扶持为主,帮助农村农民发展生产、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二,鼓励和扶持农村地区劳务输出,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分析:该试卷在进行评析两种解决农民思路之前,先提出了农民问题的性质和现状,然后用目的句提出了作者评析的两种思路。这种形式的开头与该试题的作答要求非常吻合,容易给评卷者留下好的印象。
试卷六: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这些已经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所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我认为,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分析:这个开头的层次也是两个,一个是概括存在的问题,一个在提出面临的形势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整个表述简洁、有力。
2.开头常见的问题在论述的开头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毛病:
(1)开头过于简单,没有引用和过渡,直接提出想要表达的观点。如:
试卷一:
网络建设中的问题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造成的,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的解决有待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
分析:该试卷的开头没有提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而是上来就直接提出观点: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合作。这样的开头显得过于突然。
(2)没有针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而且没有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如:
试卷一:
计算机与网络在当今已经成为大众并不陌生的字眼与概念。据有关方面的说法,在二十一世纪不懂计算机与网络运用的人就是新型的文盲。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纷纷坐在计算机前,点击鼠标,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为我们进入网络社会开启了大门。
分析:作者在开头说明了计算机与网络的重要性和所发挥的作用,但是,作者想提出什么观点,无从得知,而且没有按照作答要求来写: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所以开头所要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3)开头形式过于务虚,存在形式主义,观点表现不突出。如试卷一: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业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没有改革这场革命,就没有当前我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应当一分为二的,改革也不例外。改革使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便是在有些地方、某些领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调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
分析:材料的所反映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但是,作者在该试卷的开头把这样的矛盾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上来,有点太大了,显得帽大头小。
(4)简单引用材料中的事件,没有提出想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把材料的内容直接引用,不进行概括和综合。如试卷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5年的矿难……。这些事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出了挑战。
分析:该试卷的开头是把材料中的第一段内容直接搬了过来,没有进行再加工,也没有提出想要表达的观点。这是开头所忌讳的一种方式。
二、论述的主体
1.论述主体常见的结构形式论述主体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
一是并列式,即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彼此之间无交叉重复,但都为了一个中心,即开头提出的中心观点。
二是递进式,即几个段落之间是不断深化的,这样的结构是从表面到本质的逐步递进关系。这种表达方式与开头的中心观点呈现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样的结构安排。如
2006年试卷一:
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疫情令每一位中国人记忆犹新,惊魂未定;2005年夏秋之际,全球性的禽流感又有蔓延的趋势,同重庆开县的井喷事故,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一样,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有经济的,更有心理的,我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自非典之后有了高度的提升,而就在前几天,吉林省中石化公司的爆炸事故又让许多人感到震惊。
人们面对一次又一次灾难事故,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防治灾难的发生?对于政府而言,面对国民的责问,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处理中不断地反思合成熟: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呢?
首先,增强责任意识。政府及政府每一位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必须明确,积极预防合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只有做到思想上认识明确统一,才能保证措施得力,行动迅速,效果良好。目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过分偏好于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责任意识有所淡化,这是对突发公共事件不能做出及时正确应对的主要原因。
其次,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是提高政府对此类事件能力的关键。应急机制的建立应该是分层级的,即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各自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种划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对于全国性影响事件,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建立较为具体的应急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关系协调,对于影响一个地区的,中央级的应急机制是通用的和具体指导性的;地方机制则应该是详尽而具体的;二是方案的可操作性。地方制定的方案主要是根据本地特点有针对性制定,而中央的应急方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指导性。三是方案的实用性。实行分层级建立应急方案,地方的应急方案在处理事故时的针对性更强,更易于快速反映合调动各种资源。
再次,提高对民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政府要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是必须有民众的积极参与;二是必须有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二者构成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客观要求。民众的积极配合主要来源于平时对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知识的积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在事故发生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有效处理事故的主要保证,所以,这两个方面也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着力点。
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多发期,一起突发的公共事件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诱因,因此,加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时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分析:该试卷的主体部分是针对第二段的内容如何应对而提出的对策措施,这几个措施和要求在结构安排上呈现出彼此并列的关系。首先,增强责任意识。其次,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机制。再次,提高对民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三者之间虽然都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但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谈的,这样就把政府应对的能力进行了分工,明确了所采取的措施和应该努力的方向,使读者和评卷人员一眼就能了解清楚。
试卷二: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共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是严重并且不能忽视的。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立和谐社会,我国必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消除社会隐患,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性。
首先,建立国家应急体系。突发公共事件与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灾害和未知疾病的突发越来越频繁,我国必须建立突发事件预案,以防不管发生什么事件,我们都已经有一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联动处理。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突发应急事故中的财政储备,及时安排援助救济工作,平息社会不安情绪,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机制。突发事件非常考验民政、财政和卫生等方面的救助紧急反应,我国应尽快完善补偿机制,避免社会弱势群体受到损失,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增加安定团结、缓解我国医疗体系过度市场化的重要措施。
第三,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增强国家动员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就要提高全体人民的危机意识,将家庭的财政收入不仅仅投入到银行储蓄,更要参与到保险机制中。提高国人信用制度,全面提高国人素质,在突发事件前,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
第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水平。印度洋海啸中,那位年仅十三岁的女孩珍妮救了整个海滩所有游客人的生命,科学知识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科学预防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是我国目前正当做的,普及知识,宣传科学防预意识在将来的信息化社会中非常重要;普及农民科学养鸡,则可以减少禽流感人畜传播;增加大众对食品安全有关知识,有利于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中国全社会国民素质应从科学抓起。
最后,缓解社会其他方面压力,减少灾害隐患。比如说缓解就业的压力;缓解当前社会医患冲突;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相应的法规政策;加强我国公共防疫机制;缓解交通压力等等,将可能会激发潜在社会矛盾的不稳定因素尽可能缓解,防患于未然。
分析:该试卷的主体结构与第一个例文是一样的,也是采用了并列的表达形式,而且没有单独的结尾形式,实际上主体部分就是政府应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措施。
2.论述主体的结构要求应试者在结构的安排上一般都能采用以上的两种形式来布局,但是,布局之后应该怎样写,尤其是观点如何提炼,观点与后面的内容如何布局成为许多应试者最大的困惑。
(1)段首要有主旨句。前面也谈到,有些考生不把主旨句把在段首,而是放在段中或者段尾,这是不妥的,为了让阅卷者一眼便知你的观点是否正确和精练,最好把所要表达的观点放在段首,这是主体结构安排段落的第一关。如
2006年试卷一:
如突发公共事件有不可预见性的一面,它是整个人类和自然界改造过程中,遇到一些原来没有遇到过或者遇到过但影响没有这样大的事件,从这层意义上讲,建立国家突发的整体紧急预案有一定的必要性。
分析:该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建立国家紧急预案非常必要,但是在表述上,一开始没有把这句话放在段首,而是放在段尾,影响了阅卷者的阅卷速度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试卷二:
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责任界线。
该句的观点是要想表达:政府应该明确责任界线,但由于表述不当,使一个句子能集中表达的内容分散开来。
(2)主旨句要尽量整齐划一。每一段之前的主旨句为了表达的美观和阅读的顺畅,尽量使用句式相同或结构相同的句子,做到整齐一致。如:
试卷一: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考验政府能力
(主体)
一、俗话说的好,“有备无患”,国家建立一整套总体应急预案,这是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体制准备”。
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应结合国情、保障一定的富裕财力。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齐合。
四、政府应做好善后工作。
五、不忘记宣传教育。
分析:先不说每段采用这种古语、谚语或俗语的形式是否合适,单就几个段落的主旨句的表达就会发现,长短不一,这必然影响评分效果。
(3)主旨句要紧扣材料和中心观点。如果在开头提出了想要表达的内容,主旨句应该与此一致,如果开头没有提出,这里的主旨句应注意概括过大或过虚的毛病,有些考生,使用了主旨句,但是主旨句的内容过于空洞或者太大,给阅卷者一种务虚和不真实的感觉,这是常见的毛病。如
2006年试卷一:
重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提高(标题)
(主体观点)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
二、坚持政党统一体制。
三、完善应急预案。
四、提高执政能力。
分析:从标题看,作者所反映的主旨内容使明确的,但是,从主体的观点入手,发现主旨句的观点太务虚,与标题的主题不相符。在所提的四个观点句中,只有第三个靠边,其他的观点句基本不靠谱,因为坚持政党统一体制根本就是我们要改革的目标。
试卷二:
关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几点建议
(主旨句)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二、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三、加强组织,统一指挥。
四、加强科研,技术支持。
五、宣传引导,鼓励参与。
分析:从结构上看,是整齐划一,但是,具体到段落中的这些主旨句,就会感觉是提前有意把某些观点试述的“移植”。
(4)主旨句后要有具体的见解和措施。有些考生认为论述文就是议论文,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主旨句与后面材料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简单的举例证明关系,这是大多数考生的通病,也是失掉分数的主要原因。议论文注重自圆其说,只有后面的例子解释或说明或证明了前面的观点,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立。但是,公文写作则不同,后面的内容不能采用举例证明的形式来说明是正确的,而需要用一些更具体和完善的措施来充实或补充前面的主旨句,这才是提出解决问题能力最主要的体现,否则,真的变成议论文了。如试卷一:(部分内容,具体见上述例文)
其次,建立不同层级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是提高政府对此类事件能力的关键。应急机制的建立应该是分层级的,即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各自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种划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对于全国性影响事件,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建立较为具体的应急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关系协调,对于影响一个地区的,中央级的应急机制是通用的和具体指导性的;地方机制则应该是详尽而具体的;二是方案的可操作性。地方制定的方案主要是根据本地特点有针对性制定,而中央的应急方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指导性。三是方案的实用性。实行分层级建立应急方案,地方的应急方案在处理事故时的针对性更强,更易于快速反映和调动各种资源。
再次,提高对民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的认知以及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政府要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是必须有民众的积极参与;二是必须有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二者构成政府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客观要求。民众的积极配合主要来源于平时对预防和处理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知识的积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在事故发生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有效处理事故的主要保证,所以,这两个方面也是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着力点。
分析:作者首先提出每一个段落的主旨句。然后提出了几个落实主旨句内容的具体要求或措施,这样,主旨句与后面的材料之间是见证关系而非证明关系。见证关系就是用符合工作实际的具体措施或要求来证实这种主旨句的内容是正确的、可行的,这与申论的第二道题的要求是一致的。
对于这种见证关系的表述,要防止在此类试卷中常有的一种毛病:提出主旨句以后,用大量的篇幅谈这种主旨句内容的重要性,只在最后轻描淡写地写出一点措施,这是常见的毛病,也是应试者应该吸收的教训。
(5)防止出现过多分条主旨句的表达形式。有些试卷,考生为了表现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不是对主要的问题亮明主旨句进行具体措施的见证,而只是亮出主旨句或观点句为止,这种现象还是很多的,这种用几条的形式提出观点表达方式一般很难得到高分,因为,这只能说明考生提出了问题,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试卷一:
谈政府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台风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这些都给政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下面谈以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政府应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一整套完善预测机制,其中,既有预防科技预测,又有应对社会矛盾的预测,加大科技投入,严把预测之口。
第二,加大对公共应急突发事件的知识宣传,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时本能地减少损失,如针对煤矿事件,老百姓应该知道如何避免损失。
第三,严格执行各项应对措施,对妨碍执行予以处罚,必要时给予法律上地惩罚,加强落实。
第四,加强事故发生后反馈,事后,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向上级报,采取防治扩大危害性手段。
第五,国家财政要留有必要地应急突发事件资金,在事故发生时,可以支援。
第六,加大政府人员地配备,做到事故发生后派出兵将上阵,加大公务员队伍素质。
第七,完善各部门协调机制,当事故发生时,各部门联合成一个有机体,减少不必要地浪费,尽早努力抢救。
第八,我们要形成官民同心地国民已知自救。
第九,完善相应法律,用法律手段制止不必要地突发事件,加强依法性。
第十,政府各部门之间有一个有机指挥机制,遇事不乱,有序进行处理,避免不必要损失。
第十一,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合治理机制之中。
为我们现代化创造更美好和谐的明天。
分析:该试卷就是典型的分条式写作形式,这种形式只是表明作者思维方式的发散性和观点的罗列性,所以只能归为三类卷。
(6)主体结构要层次清晰,突出重点。主体结构的布局在整体的表现上,不能平均用墨,要突出重点,一般来说,假如主体有三段内容,那么应该突出两段即可,假如是五段内容,应突出三段即可,否则,在层次上和段落上的字数相似,容易导致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显,这是考生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的结尾
1.结尾的类型论述的结尾与公文的结尾形式一样,要求言尽而意止,不拖泥带水,不戴帽穿靴,更不需要文学写作的结尾形式,卒章显旨,故设悬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结尾形式:
(1)无结尾形式。当把所有的内容表达完毕时,就自然结束,没有任何形式的结尾方式,只要已经无话可说,就应当嘎然而止。
(2)照应标题。这种形式的结尾,在结尾处与标题所反映的主题想呼应,作者在最后更加表现了主题。如试卷一:
加强制度建设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结尾)总之,制度建设是根本,只有着重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政府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政府、专家、公众的共同努力、关注与参与。
分析:该试卷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照应了文章的标题,再次强调了制度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3)照应文章的开头。有的文章标题中没有亮出观点或者主题,但是开头却给予了明确,那么,结尾就应该与开头相照应,再综合说明或强调此观点的重要性。如试卷一:
未雨绸缪 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标题)
(结尾)各级政府都应当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大意义,端正思想认清形势,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分析:该试卷的标题只是强调了未雨绸缪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在文章的开头,还是提出了从如何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提高应对的意义,所以,在最后给予了深化,这是符合文章写作规律的。
2.结尾常见的问题
(1)草率结尾。有些论述在不应该结尾的时候,边匆匆结束,导致内容的缺失。这是常见的一种。
(2)照抄开头。有些考生,对结尾处不是深化主题或者进行归纳总结,而是图省事,把文章开头的内容在结尾再写一次,这是无病呻吟的表现,应该取消。
(3)头尾不符。一般试卷,讲究头尾一致,但是部分试卷是文头提出中心观点,而结尾却只针对最后一段的内容归纳,这是头尾不一致的主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