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格局
上一节中,我们从时间维度纵向分析了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在本节中,我们将从地理分布和行业分布的维度横向剖析国际投资的发展格局。我们由此了解国际投资非均衡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揭示国际投资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节对国际投资地理分布和行业分布的分析主要针对生产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特别是对当代趋势的分析,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
而更多的是要保证分析口径的统一和避免与后面有关章节的内容重复。
—,国际投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变迁
1.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投资的区域特征表现为:
资本来源母国 主要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其对外投资存量占到世界总量的
50%左右,但进入 20世纪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法国、德国和荷兰也呈下降趋势,其中荷兰的衰落最为明显,美国是作为后起之秀出现,其比重上升很快。
从投资流向来看,18世纪和 19世纪早期的国际投资大部分在欧洲国家间流动,但随着殖民地附属国开发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流向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投资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遭受巨大战争创伤的 老牌欧洲列强的地位削弱,而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演变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
( 1)在投资来源国的分布上,经历了以美国独霸一时到欧、日后起直追的过程,
从而形成了“大三角”格局。这一趋势的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投资母国方面西欧
(以后逐渐形成的欧洲经济区 —— 欧盟)、
日本、美国三强鼎立的“大三角”格局 。
( 2)国际投资在东道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向以发达国家为重点发展的趋向,并同样在“大三角”区域内集中。
( 3)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投资区域格局中产生的一个新气象是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领域中日益活跃,但也存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不断上升,到 2000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 19793亿美元,是 1980年的 8,2倍,但主要集中在亚太及拉美、加勒比海地区,其中亚太地区占 63,9%,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占 30。 7%,
而最不发达国家( LDCS)(主要集中在非洲)
仅占 1,8%。这说明,尽管国际投资的地理分布日益广泛,但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 2000年,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存量达 7103亿美元,是 1980年的 43倍,但母国也主要集中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占了 80
%。当然,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的相对比重依然不高,2000年,他们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占全球总额的
31,3%,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 11。 9
%。近期数据显示,发展中吸收 FDI的比重上升,2004年,发展中国家吸收了世界 FDI
的 42%,发达国家吸收了 FDI的 52% 。
(二)当代国际投资区域格局
当代 FDI流动呈现极不均衡的态势。发达国家在 FDI流动中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力推动者(通过其跨国公司体系得以实现),而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充当配角,但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凸显;有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有“边缘化”的危险。
1.发达国家
20世纪 90年代前期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活动经历了短暂的低潮,但自 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衰退结束之后,发达国家外流 FDI和内流 FDI均有了很大的发展。 2001年以来,
进入发达国家的 FDI减少。
10亿美元
2001 2002 2003 2004
571 490 380 321
在发达国家之中,FDI流动主要集中在“大三角”国家(欧盟、美国和日本),其中欧盟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美国和日本。
在“大三角”国家以外,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挪威等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 1)美国。近年来,美国的国际投资活动主要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区位。 1999年,美国内流 FDI流量达到了 295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占世界总流量的 27%。
美国吸引的 FDI
2001 2002 2003 2004
1590 63 30 121
美国对 FDI的强大吸引力源于其极富竞争力的区位优势,而这种区位优势不仅体现在其拥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更在于一些结构性的竞争力因素,如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发达的服务业和高超的管理技能等,当然,还有其稳定的政治体制。
就来源国而言,美国内流 FDI流量的 90%左右来自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盟成员国(约占 50%左右),其次是日本、加拿大和瑞士等国。
第二,美国同样是世界上主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其地位却在逐渐下降。 1999年以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但 1999年英国超过了美国,到 2000年,法国也超过了美国,很大的原因是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刺激了欧盟内部的交叉投资,
特别是跨国购并。
第三,从 FDI流动的金融模式构成来看。
UNCTAD将以股权联系为基础的 FDI按金融模式构成分为三类:股权资本、利润再投资和公司内借贷。
股权资本 是指外国直接投资者购买的本国以外国家企业的股份。
利润再投资 包括未被分支机构以股息形式分配的直接投资者的利润份额,或未汇回的直接投资者的利润,这些被分支机构留存的利润用于再投资。
公司内部借贷指直接投资者(母公司)与附属企业之间的资金借入与贷出。
自 1995年以来,美国内流 FDI以股权资本投资为主,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在近年来风起云涌的跨国购并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趋向于收购美国公司的股权资本(美元贬值,
美国技术优势);二是外国投资者纷纷看好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因而加大了对在美子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增强其控制力。
同时,1995~ 1997年,股权投资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而公司内借贷则有显著增长,
其所占比重翻了一倍。
原因在于 ( 1) 欧盟国家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导致欧洲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以 FDI的形式贷放到其在美国的金融子公司以获取较高收益。
( 2)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也使外国投资者乐意将获取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这是利润再投资所占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外流 FDI中,利润再投资则占据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其次是股权资本,公司内借贷所占比重很低(同样是由于美国利率相对较高的缘故)。
第四,从 FDI流动的产业流向构成来看,自
1995年以来,制造业始终是美国吸收 FDI最多的产业部门,但无疑其重要性更在逐步降低,而金融和保险业则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在外流 FDI中,金融和保险业则完全取代制造业,占据了首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