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非银行跨国金融机构
金融自由化趋势已经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主体。
一,跨国投资银行
(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它在各国的名称各异,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
( Investment Bank),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
( Merchant Bank),在日本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是证券公司( Security Firms)。在法国称为实业银行,在澳大利亚称为货币市场公司,在我国的香港地区称有限制牌照银行,
在印度尼西亚称为投资金融公司等。
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
一级市场业务:
为企业融资
为市政机关融资
为财政部融资
二级市场业务
充当做市商
充当经纪商
充当交易商
企业重组
兼并与收购
企业扩张
企业收缩
金融工程
资产证券化
衍生工具业务其他业务
基金管理
风险资本
信息服务
顾问咨询
考察投资银行 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它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迁角度进行。
在 1929年之前的一段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造就了证券业的异常高涨。
当时,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并没有分离,
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频频涉足证券市场,甚至参与证券投机。 1929年 10月 28
日,西方世界爆发了股市大跌,并引发了持久而深刻的经济危机。
事后,有关国家政府总结认为,这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商业银行卷入了风险较大的证券市场,而一旦其在股市崩溃引起的亏损影响下破产( 1930~ 1933年间美国有
7763家银行倒闭),便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经济。因此,英、美等国政府颁布法令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截然分开,如美国的,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 Glass Steagall Act)、日本的,证券交易法,等。但也有德国、瑞士等欧洲银行并没有实施这种分离,而继续实行,全能银行制度,
(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分业经营制度下的商业银行面临不利的局面。在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的强烈要求下,分业经营模式日益向混业经营模式靠拢,英、美等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分水线逐渐被打破。不过,尽管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业务交叉与融合已发展到相当程度,但分别从其本源等实质性方面探析,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见表 4- 5)
投资银行是在与商业银行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与商业银行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投资银行以证券承销为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以货币借贷为主要业务 。
从功能上看,投资银行主要是直接融资,并且以长期融资为主;而商业银行主要是间接融资,并且以短期融资为主。
从管理上看,商业银行的主管机构是中央银行,
而投资银行的主管机构包括证监会、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等。
但是,当今混业经营日趋明显,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并不是投资银行的专利,而投资银行往往也不只局限于经营投资银行业务。
(二)跨国投资银行
跨国投资银行是指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经营的大型投资银行,是投资银行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它不仅是国际证券市场的经营主体,而且其活动范围与影响己超出证券业,与跨国商业银行并列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1.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在 1960年之前,出现了投资银行开展跨国业务的萌芽。
( 2)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是跨国投资银行的起步发展阶段。
(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银行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
许多跨国投资银行已基本上在世界上所有的国际或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并完善了其全球业务网络;
其国际业务体系日益完善,不仅包括国际证券的承销、分销、代理买卖和自营买卖等传统业务,而且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兼并收购、资产管理、财务咨询、风险控制等活动;
其国际业务规模也急剧扩张,在各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上,
许多跨国投资银行证券交易量已超过本地金融机构。
国际业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许多大型跨国投资银行建立了负责协调管理全球业务的专门机构,如美国摩根斯坦利
( Morgan Stanley)银行的“财务、管理和运行部”、高盛( Goldman Sachs)公司的“全球协调与管理委员会”
等。
( 4)近年来,国际投资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投资银行的创新力度显著增强,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融资方式多样化,投资银行除发行不同期限的浮动利率债券,各种抵押债券外,还采用 BOT,TOT,ABS(资产支持的证券化融资)等形式进行融资。
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对政府而言,政府付出的不再是一次性的巨额财政资金,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特许经营权”。例如,政府可以用将来的按政策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来发挥现实的环境效益,
变以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政压力。采用 BOT模式,可以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放大,而且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管理。
TOT模式。即移交-运营-移交,政府投资兴建后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给投资主体经营。与 BOT
方式相比,TOT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对政府来讲,通过 TOT方式出让特许经营权,可以最大限度地筹集建设所需资金,并且可以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利用变现资金进一步加快新的建设。
对于投资者来讲,由于其受让的是已建成且正常运营的项目,建设期的风险完全不用承担,因此会产生较大兴趣,尽管其投资回报率会略低于
BOT方式。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建立资产池,
并以此作为偿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实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投资者通过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资产池资产的所有权,
定期取得资产池现金流所带来的收益,作为投资的回报。
由于信贷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因此,
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沟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
这些卖出去的资产不再与银行存在产权所属关系,而且与其他在证券化过程中参与某一活动的机构,例如受银行之托为资产池资产打包并以该池资产名义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托机构、保管这些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的银行、托管这些资产支持证券的证券登记托管机构等,都无产权所属关系,这些机构即使破产,也不影响资产池内资产的收益,这就是所谓“风险隔离”。
投资人通过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了资产池资产的所有权,既获得了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也必须承担这些资产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当资产池内一部分信贷资产因为借款人死亡而无法还本付息,从而导致这一部分资产的现金流中断时,投资人就将承担相应的损失。对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收益和风险是可进行比较的两个变量,购买股票时如此,
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时也一样。
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两个不同组成部分。信贷市场的主体是银行和借款人 —— 工商企业等法人和自然人。这个市场的特点是资金通过银行这个中介,从富裕者手中转移到不足者手中。这个市场是一个间接融资的市场,银行作为资金运作的中介,它不仅集中大量的资金,也集中大量的风险。特别是当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发放的贷款在期限上错配时,还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因此,一方面需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使间接融资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调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使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购并业务推陈出新。投资银行在企业购并浪潮中日趋活跃,业务不断创新,不但为企业担任财务顾问、制定收购和反收购措施、进行票据交换等,还为购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各大投资银行挖空心思,迎合市场需要。投资银行还为企业制定定期投资计划、定期退股计划,组建各种基金,并利用现代金融工程学技术,进行期权、期货、商品、
债券、利率、汇率等业务,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
2.国际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A.证券承销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基础和本源的业务。
投资银行承销的证券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门所发行的债券,各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外国政府与外国公司发行的证券,而且还承销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发行的证券。
证券承销基本分为两个步骤:
(1 ).设计证券发行方案。投资银行就证券发行的种类、时间、条件等向发行公司提出建议。投资银行以专业的水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风险状况、市场预测等诸多有利、不利因素,向证券发行者提出最佳的发行条件,并提供其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同行业公司股票状况等,以供参考。
(2 )销售证券。投资银行待证券发行者确定证券的种类和发行条件并且报请证券管理机构批准之后,与其签订协议,帮助其销售证券。销售方式有包销和代销两种。投资银行一般要组织一个有主、副承销商和其他投资银行组成的强大的销售网络,使证券销售工作能顺利进行。
在国际业务中,投资银行可以为国外筹资者承销证券,将其销售给国内外的投资者,
也可以为国内筹资者承销证券在国外销售。
随着业务的全球化发展,投资银行的境外承销业务量也不断上升。 2000年,美国股市上股票的总承销额达到 2837亿美元,高于 1999年创纪录的 2174亿美元。投资银行通过承销股票和债券获得的酬金超过 125亿美元,比 1999年增长约6,84%。
B.证券交易
在证券承销完毕之后,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该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
并维持市场价格稳定。如果证券上市后其价格比发行价低很多,则对证券发行者、
投资者及投资银行各方都非常不利。另外,
投资银行的证券交易业务还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媒介。进行证券交易也是投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其资产管理业务只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才能保持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
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中扮演着做市商、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角色。
做市商市场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可以是分散在各地的做市商通过电子系统报价(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也可以是做市商集中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进行买卖报价(如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传统的做市商市场,目前约80%的国内外股票通过做市商系统进行交易,
大宗交易(每笔数额在5万英镑的订单)也通过做市商进行。
经纪商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批发业务经纪商和零售业务经纪商。如从事批发经纪业务的投资银行有高盛、第一波士顿等。而美林、雷曼兄弟则着眼于零售业务,主要为个人投资者服务。
自营业务的操作可分为投机和套利两大类。
投机是通过股票价格水平的变化从中获得利润,套利是利用相关价值的错位套取利润。在股票上从事套利的交易商也多涉及与兼并收购相关的风险套利业务活动。
证券交易业务给投资银行所带来的收益,
主要有交易佣金和自营业务的证券投资收益。
C.兼并与收购
并购的种类按出资方式分为现金收购和换股收购;按行业相互关系分为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兼并和收购业务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它被视为投资银行业中“财力和智力的高级结合”,也是投资银行收益中的一个重要来源。
投资银行以以下几种方式参与企业的并购:
第一,寻找兼并与收购的对象;第二,向收购方公司和被收购方公司提供有关买卖价格或非价格条款的咨询,或帮助被收购方采取措施,抵御恶意吞并企图;第三,帮助收购公司筹集必要的资金,以实现并购计划。
2000年,美国的投资银行仅在欧洲就接受了价值
5760亿美元的咨询业务。欧洲出现的企业兼并浪潮使高盛公司获得高额盈利,并以 39%的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
D.基金管理
基金管理是投资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工具,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把投资者的资金集中交由专业机构管理运作。
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基金的发起人设立基金时就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
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的总数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者赎回的投资基金。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区别只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两种基本运作方式。在海外,一般是开放式基金发展较快。
投资银行与基金业关系密切。
首先,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发起和设立基金。
其次,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管理人管理自己所发行的基金,也可管理其他发起人所发行的基金。
再次,投资银行还可作为基金的承销人,为其他基金发行人代售基金。
投资银行利用其专业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销售人才、广泛的信息渠道、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基金业务中合理地进行投资组合,使基金资产在分散和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
近几年,基金管理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投资银行的基金销售及赎回佣金收入占据了经纪佣金的 30
%左右。
E.其他业务
除以上核心业务外,投资银行的日常业务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私募发行。
私募发行即私下发行,就是发行者不把证券出售给社会公众,而是仅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例如保险公司、基金等。
私募发行的证券一般具有流动性差、收益性高的特点。在私募发行过程中投资银行承担着策划设计、寻找机构投资者及咨询顾问等主要业务。
(2)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资本,他是指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所融通的资金。新兴公司在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最需要资金的支持,
但由于其规模小、资信差、风险大,很难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债务融资。投资银行的风险资本业务正好满足这类资金需求。投资银行往往以投资于新兴公司、提供创业基金等手段为该类公司解决资金短缺困难。同时,一旦新兴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投资银行也就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3)衍生产品业务。
金融衍生产品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投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参与衍生产品市场的方式有:进行金融创新,开发新的衍生产品;作为交易的对手方参与衍生产品的交易;充当衍生产品市场的做市商,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担任衍生产品交易的经纪商,帮助客户进行产品的交易和结算。
衍生产品业务能为投资银行带来不少益处。
首先,衍生产品属于表外业务,有利于投资银行绕开有关规则,增加手续费等收入 。
其次,由于市场日趋激烈,投资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的边际利润持续下降,利用衍生产品市场能扩大其利润来源。
第三,衍生产品业务能使投资银行免受损失,保障金融资本流动的安全性。
(4)咨询服务。
投资银行作为业务广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
凭借其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有关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估价等多种咨询服务;另外还有一些单独的、
非常规性的咨询服务如私募发行、合资、分析研究报告等。
咨询服务一般不是投资银行主要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可以广泛地接触客户,了解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一方面能为发展公共关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做好其他业务的重要辅助手段。
3.跨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原因
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既有自身的主观动因,又有国际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主观上,跨国投资银行是为了突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尤其是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等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可以获取超额的利润;同时,通过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业务投资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就客观上而言,大致存在如下条件:
( 1)从 20世纪 70年代末起,各国相继在不同程度上拆除了金融壁垒,为跨国投资银行全面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能。如 1979~ 1980年间,英国及瑞典相继放弃了外汇管制; 1980年,日本修订了,外汇管制法,,并批准外国投资银行进人本国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1981年联邦德国取消了对非居民购买本国债券时征收购利息预提税等。尤其是 1986年英国推出放松金融管制的“大爆炸”
( Big Bang)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 2)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全球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发展,为跨国投资银行提供了众多的业务机会。如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
—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必然需要跨国投资银行为其提供国际融资、财务分析、信息咨询等系列服务。
( 3)国际证券业的发展也为跨国投资银行的扩张创造了契机。
第一。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际融资“非中介化”( Disintermediation)的趋势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筹资者通过发行证券的手段进行直接融资。如 1980年,国际信贷占国际融资总额的 85
%,国际证券仅占 15%;而到了 1994年,国际信贷仅占 38%,国际证券的比例已达 62%(见表⒋
- 6)
第二,国际证券市场也日益融为一体。例如
1980~ 1989年,外国投资者对美、日、德的股票投资额分别增长了 9倍,8。 6倍和 23倍;同期三国的对外股票投资额则分别增长了 47倍,20倍和
5倍。
第三,近年来各国证券市场本身的一体化进程也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尽管这种一体化进程目前仍然停留在区域层面,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欧洲各主要证券市场的结盟与合并。例如,继巴黎、布鲁塞尔、
阿姆斯特丹三地证券交易所组建“欧洲第二”之后,原来在欧洲排行第一、第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所随后也宣布了它们之间合并计划的正式启动。
( 4)购并浪潮为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 20世纪 9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第五次购并浪潮为跨国投资银行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也促进了跨国投资银行的大发展,在购并交易,尤其是大型跨国购并中,跨国投资银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跨国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
对于跨国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可以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方面进行考察。
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跨国投资银行除了像跨国商业银行一样要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而进行直接投资外,其作用也突出表现在对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如策划跨国收购与兼并,对跨国投资行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
在国际间接投资方面,跨国投资银行发挥着营造国际证券一级市场、并积极参与二级市场的作用,
如国际证券的发行承销和分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和交易、国际证券自营买卖及基金管理等。
投资银行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本市场资金供需的中介作用;证券市场的构建作用;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支持跨国兼并与收购( Merger &
Acquisition)。跨国投资银行可以为跨国公司物色收购目标,并加以分析,帮助建立一个可行的资金财务计划,必要时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手段提供融资帮助,从而完成兼并或收购活动。这大大加快了全球资产存量调整的步伐。
( 2)对跨国投资的信息、咨询等服务。由于跨国投资银行拥有全球分支机构网络,
掌握着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同时,其还具有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因而可以为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如投资组合设计、现金管理、风险管理、财产估价等。
( 3)国际证券的发行承销。如前所述,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
国际证券业务是其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和延伸。跨国投资银行不仅替各国企业、各国政府进行证券承销,同时还给国际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承销证券。
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国际间接投资的一级市场,同时又推动了一级市场的发展。
( 4)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和交易。跨国投资银行是创造和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机构。日新月异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规避利率、汇率等金融风险的可能,而且推动了国际投资对象的创新和改革。
( 5)国际证券的自营买卖及基金管理。跨国投资银行自身进行国际证券的自营买卖以期获得价差收入。这是其参与国际间接投资的行为。同时,许多跨国投资银行还管理着各种基金,代理基金进行国际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这些活动推进了全球证券交易二级市场的深化和发展。
金融自由化趋势已经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已经成为金融创新的主体。
一,跨国投资银行
(一)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它在各国的名称各异,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
( Investment Bank),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
( Merchant Bank),在日本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机构是证券公司( Security Firms)。在法国称为实业银行,在澳大利亚称为货币市场公司,在我国的香港地区称有限制牌照银行,
在印度尼西亚称为投资金融公司等。
现代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
一级市场业务:
为企业融资
为市政机关融资
为财政部融资
二级市场业务
充当做市商
充当经纪商
充当交易商
企业重组
兼并与收购
企业扩张
企业收缩
金融工程
资产证券化
衍生工具业务其他业务
基金管理
风险资本
信息服务
顾问咨询
考察投资银行 20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它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变迁角度进行。
在 1929年之前的一段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造就了证券业的异常高涨。
当时,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并没有分离,
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频频涉足证券市场,甚至参与证券投机。 1929年 10月 28
日,西方世界爆发了股市大跌,并引发了持久而深刻的经济危机。
事后,有关国家政府总结认为,这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为国民经济核心的商业银行卷入了风险较大的证券市场,而一旦其在股市崩溃引起的亏损影响下破产( 1930~ 1933年间美国有
7763家银行倒闭),便会不可避免地影响整个经济。因此,英、美等国政府颁布法令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截然分开,如美国的,格拉斯 ·斯蒂格尔法,( Glass Steagall Act)、日本的,证券交易法,等。但也有德国、瑞士等欧洲银行并没有实施这种分离,而继续实行,全能银行制度,
( Universal Banking System)。
20世纪 7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分业经营制度下的商业银行面临不利的局面。在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的强烈要求下,分业经营模式日益向混业经营模式靠拢,英、美等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分水线逐渐被打破。不过,尽管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业务交叉与融合已发展到相当程度,但分别从其本源等实质性方面探析,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见表 4- 5)
投资银行是在与商业银行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与商业银行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投资银行以证券承销为主要业务,商业银行以货币借贷为主要业务 。
从功能上看,投资银行主要是直接融资,并且以长期融资为主;而商业银行主要是间接融资,并且以短期融资为主。
从管理上看,商业银行的主管机构是中央银行,
而投资银行的主管机构包括证监会、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等。
但是,当今混业经营日趋明显,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并不是投资银行的专利,而投资银行往往也不只局限于经营投资银行业务。
(二)跨国投资银行
跨国投资银行是指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经营的大型投资银行,是投资银行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它不仅是国际证券市场的经营主体,而且其活动范围与影响己超出证券业,与跨国商业银行并列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1.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在 1960年之前,出现了投资银行开展跨国业务的萌芽。
( 2) 20世纪 60年代和 70年代,是跨国投资银行的起步发展阶段。
(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银行进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阶段。
许多跨国投资银行已基本上在世界上所有的国际或区域金融中心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并完善了其全球业务网络;
其国际业务体系日益完善,不仅包括国际证券的承销、分销、代理买卖和自营买卖等传统业务,而且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兼并收购、资产管理、财务咨询、风险控制等活动;
其国际业务规模也急剧扩张,在各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上,
许多跨国投资银行证券交易量已超过本地金融机构。
国际业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许多大型跨国投资银行建立了负责协调管理全球业务的专门机构,如美国摩根斯坦利
( Morgan Stanley)银行的“财务、管理和运行部”、高盛( Goldman Sachs)公司的“全球协调与管理委员会”
等。
( 4)近年来,国际投资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投资银行的创新力度显著增强,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创新主要体现在:
第一,融资方式多样化,投资银行除发行不同期限的浮动利率债券,各种抵押债券外,还采用 BOT,TOT,ABS(资产支持的证券化融资)等形式进行融资。
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对政府而言,政府付出的不再是一次性的巨额财政资金,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特许经营权”。例如,政府可以用将来的按政策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来发挥现实的环境效益,
变以前的一次集中支付为分期支付,可以进一步减轻财政压力。采用 BOT模式,可以从国际、国内乃至民间多渠道融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放大,而且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项目管理。
TOT模式。即移交-运营-移交,政府投资兴建后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给投资主体经营。与 BOT
方式相比,TOT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对政府来讲,通过 TOT方式出让特许经营权,可以最大限度地筹集建设所需资金,并且可以盘活政府存量资产,利用变现资金进一步加快新的建设。
对于投资者来讲,由于其受让的是已建成且正常运营的项目,建设期的风险完全不用承担,因此会产生较大兴趣,尽管其投资回报率会略低于
BOT方式。
资产证券化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建立资产池,
并以此作为偿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实现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投资者通过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资产池资产的所有权,
定期取得资产池现金流所带来的收益,作为投资的回报。
由于信贷资产是银行最主要的资产,因此,
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通过资产证券化,沟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
这些卖出去的资产不再与银行存在产权所属关系,而且与其他在证券化过程中参与某一活动的机构,例如受银行之托为资产池资产打包并以该池资产名义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托机构、保管这些资产所带来的现金流的银行、托管这些资产支持证券的证券登记托管机构等,都无产权所属关系,这些机构即使破产,也不影响资产池内资产的收益,这就是所谓“风险隔离”。
投资人通过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获得了资产池资产的所有权,既获得了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收益,也必须承担这些资产可能出现的风险。例如,当资产池内一部分信贷资产因为借款人死亡而无法还本付息,从而导致这一部分资产的现金流中断时,投资人就将承担相应的损失。对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收益和风险是可进行比较的两个变量,购买股票时如此,
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时也一样。
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两个不同组成部分。信贷市场的主体是银行和借款人 —— 工商企业等法人和自然人。这个市场的特点是资金通过银行这个中介,从富裕者手中转移到不足者手中。这个市场是一个间接融资的市场,银行作为资金运作的中介,它不仅集中大量的资金,也集中大量的风险。特别是当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发放的贷款在期限上错配时,还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因此,一方面需要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使间接融资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调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使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资产证券化,就是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二,购并业务推陈出新。投资银行在企业购并浪潮中日趋活跃,业务不断创新,不但为企业担任财务顾问、制定收购和反收购措施、进行票据交换等,还为购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创造新的金融产品。各大投资银行挖空心思,迎合市场需要。投资银行还为企业制定定期投资计划、定期退股计划,组建各种基金,并利用现代金融工程学技术,进行期权、期货、商品、
债券、利率、汇率等业务,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
2.国际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A.证券承销
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基础和本源的业务。
投资银行承销的证券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部门所发行的债券,各种企业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外国政府与外国公司发行的证券,而且还承销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等发行的证券。
证券承销基本分为两个步骤:
(1 ).设计证券发行方案。投资银行就证券发行的种类、时间、条件等向发行公司提出建议。投资银行以专业的水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考虑风险状况、市场预测等诸多有利、不利因素,向证券发行者提出最佳的发行条件,并提供其所需的相关资料,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同行业公司股票状况等,以供参考。
(2 )销售证券。投资银行待证券发行者确定证券的种类和发行条件并且报请证券管理机构批准之后,与其签订协议,帮助其销售证券。销售方式有包销和代销两种。投资银行一般要组织一个有主、副承销商和其他投资银行组成的强大的销售网络,使证券销售工作能顺利进行。
在国际业务中,投资银行可以为国外筹资者承销证券,将其销售给国内外的投资者,
也可以为国内筹资者承销证券在国外销售。
随着业务的全球化发展,投资银行的境外承销业务量也不断上升。 2000年,美国股市上股票的总承销额达到 2837亿美元,高于 1999年创纪录的 2174亿美元。投资银行通过承销股票和债券获得的酬金超过 125亿美元,比 1999年增长约6,84%。
B.证券交易
在证券承销完毕之后,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该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
并维持市场价格稳定。如果证券上市后其价格比发行价低很多,则对证券发行者、
投资者及投资银行各方都非常不利。另外,
投资银行的证券交易业务还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证券的媒介。进行证券交易也是投资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要求。其资产管理业务只有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才能保持资产的收益性和流动性。
投资银行在二级市场中扮演着做市商、经纪商和交易商的角色。
做市商市场的组织形式有多种,可以是分散在各地的做市商通过电子系统报价(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也可以是做市商集中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进行买卖报价(如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传统的做市商市场,目前约80%的国内外股票通过做市商系统进行交易,
大宗交易(每笔数额在5万英镑的订单)也通过做市商进行。
经纪商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可分为批发业务经纪商和零售业务经纪商。如从事批发经纪业务的投资银行有高盛、第一波士顿等。而美林、雷曼兄弟则着眼于零售业务,主要为个人投资者服务。
自营业务的操作可分为投机和套利两大类。
投机是通过股票价格水平的变化从中获得利润,套利是利用相关价值的错位套取利润。在股票上从事套利的交易商也多涉及与兼并收购相关的风险套利业务活动。
证券交易业务给投资银行所带来的收益,
主要有交易佣金和自营业务的证券投资收益。
C.兼并与收购
并购的种类按出资方式分为现金收购和换股收购;按行业相互关系分为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兼并和收购业务是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它被视为投资银行业中“财力和智力的高级结合”,也是投资银行收益中的一个重要来源。
投资银行以以下几种方式参与企业的并购:
第一,寻找兼并与收购的对象;第二,向收购方公司和被收购方公司提供有关买卖价格或非价格条款的咨询,或帮助被收购方采取措施,抵御恶意吞并企图;第三,帮助收购公司筹集必要的资金,以实现并购计划。
2000年,美国的投资银行仅在欧洲就接受了价值
5760亿美元的咨询业务。欧洲出现的企业兼并浪潮使高盛公司获得高额盈利,并以 39%的市场份额占据领先地位。
D.基金管理
基金管理是投资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工具,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把投资者的资金集中交由专业机构管理运作。
根据基金是否可以赎回,证券投资基金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基金的发起人设立基金时就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和规定的期限内,
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基金单位的总数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者赎回的投资基金。
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区别只是相对而言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两种基本运作方式。在海外,一般是开放式基金发展较快。
投资银行与基金业关系密切。
首先,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的发起人,发起和设立基金。
其次,投资银行可以作为基金管理人管理自己所发行的基金,也可管理其他发起人所发行的基金。
再次,投资银行还可作为基金的承销人,为其他基金发行人代售基金。
投资银行利用其专业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销售人才、广泛的信息渠道、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基金业务中合理地进行投资组合,使基金资产在分散和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收益。
近几年,基金管理在美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些投资银行的基金销售及赎回佣金收入占据了经纪佣金的 30
%左右。
E.其他业务
除以上核心业务外,投资银行的日常业务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私募发行。
私募发行即私下发行,就是发行者不把证券出售给社会公众,而是仅售给数量有限的机构投资者,例如保险公司、基金等。
私募发行的证券一般具有流动性差、收益性高的特点。在私募发行过程中投资银行承担着策划设计、寻找机构投资者及咨询顾问等主要业务。
(2)风险资本。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资本,他是指新兴公司在创业期和拓展期所融通的资金。新兴公司在新产品研究开发和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最需要资金的支持,
但由于其规模小、资信差、风险大,很难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债务融资。投资银行的风险资本业务正好满足这类资金需求。投资银行往往以投资于新兴公司、提供创业基金等手段为该类公司解决资金短缺困难。同时,一旦新兴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投资银行也就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3)衍生产品业务。
金融衍生产品和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投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参与衍生产品市场的方式有:进行金融创新,开发新的衍生产品;作为交易的对手方参与衍生产品的交易;充当衍生产品市场的做市商,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担任衍生产品交易的经纪商,帮助客户进行产品的交易和结算。
衍生产品业务能为投资银行带来不少益处。
首先,衍生产品属于表外业务,有利于投资银行绕开有关规则,增加手续费等收入 。
其次,由于市场日趋激烈,投资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的边际利润持续下降,利用衍生产品市场能扩大其利润来源。
第三,衍生产品业务能使投资银行免受损失,保障金融资本流动的安全性。
(4)咨询服务。
投资银行作为业务广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
凭借其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有关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流动性管理、估价等多种咨询服务;另外还有一些单独的、
非常规性的咨询服务如私募发行、合资、分析研究报告等。
咨询服务一般不是投资银行主要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可以广泛地接触客户,了解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一方面能为发展公共关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做好其他业务的重要辅助手段。
3.跨国投资银行发展的原因
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既有自身的主观动因,又有国际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主观上,跨国投资银行是为了突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尤其是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地区等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可以获取超额的利润;同时,通过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业务投资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就客观上而言,大致存在如下条件:
( 1)从 20世纪 70年代末起,各国相继在不同程度上拆除了金融壁垒,为跨国投资银行全面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可能。如 1979~ 1980年间,英国及瑞典相继放弃了外汇管制; 1980年,日本修订了,外汇管制法,,并批准外国投资银行进人本国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1981年联邦德国取消了对非居民购买本国债券时征收购利息预提税等。尤其是 1986年英国推出放松金融管制的“大爆炸”
( Big Bang)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
( 2)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全球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发展,为跨国投资银行提供了众多的业务机会。如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承担者 —
—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必然需要跨国投资银行为其提供国际融资、财务分析、信息咨询等系列服务。
( 3)国际证券业的发展也为跨国投资银行的扩张创造了契机。
第一。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国际融资“非中介化”( Disintermediation)的趋势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筹资者通过发行证券的手段进行直接融资。如 1980年,国际信贷占国际融资总额的 85
%,国际证券仅占 15%;而到了 1994年,国际信贷仅占 38%,国际证券的比例已达 62%(见表⒋
- 6)
第二,国际证券市场也日益融为一体。例如
1980~ 1989年,外国投资者对美、日、德的股票投资额分别增长了 9倍,8。 6倍和 23倍;同期三国的对外股票投资额则分别增长了 47倍,20倍和
5倍。
第三,近年来各国证券市场本身的一体化进程也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尽管这种一体化进程目前仍然停留在区域层面,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欧洲各主要证券市场的结盟与合并。例如,继巴黎、布鲁塞尔、
阿姆斯特丹三地证券交易所组建“欧洲第二”之后,原来在欧洲排行第一、第二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和法兰克福证券所随后也宣布了它们之间合并计划的正式启动。
( 4)购并浪潮为跨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 20世纪 90年代兴起并延续至今的第五次购并浪潮为跨国投资银行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大好时机,也促进了跨国投资银行的大发展,在购并交易,尤其是大型跨国购并中,跨国投资银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跨国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
对于跨国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可以从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方面进行考察。
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跨国投资银行除了像跨国商业银行一样要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而进行直接投资外,其作用也突出表现在对跨国公司跨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如策划跨国收购与兼并,对跨国投资行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
在国际间接投资方面,跨国投资银行发挥着营造国际证券一级市场、并积极参与二级市场的作用,
如国际证券的发行承销和分销、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和交易、国际证券自营买卖及基金管理等。
投资银行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本市场资金供需的中介作用;证券市场的构建作用;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1)支持跨国兼并与收购( Merger &
Acquisition)。跨国投资银行可以为跨国公司物色收购目标,并加以分析,帮助建立一个可行的资金财务计划,必要时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手段提供融资帮助,从而完成兼并或收购活动。这大大加快了全球资产存量调整的步伐。
( 2)对跨国投资的信息、咨询等服务。由于跨国投资银行拥有全球分支机构网络,
掌握着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同时,其还具有人才、技术方面的优势,因而可以为企业的跨国投资活动提供各种服务,如投资组合设计、现金管理、风险管理、财产估价等。
( 3)国际证券的发行承销。如前所述,证券承销是投资银行最本源、最基础的业务,
国际证券业务是其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和延伸。跨国投资银行不仅替各国企业、各国政府进行证券承销,同时还给国际金融组织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承销证券。
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国际间接投资的一级市场,同时又推动了一级市场的发展。
( 4)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和交易。跨国投资银行是创造和交易金融衍生工具的重要机构。日新月异的金融衍生工具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有效规避利率、汇率等金融风险的可能,而且推动了国际投资对象的创新和改革。
( 5)国际证券的自营买卖及基金管理。跨国投资银行自身进行国际证券的自营买卖以期获得价差收入。这是其参与国际间接投资的行为。同时,许多跨国投资银行还管理着各种基金,代理基金进行国际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这些活动推进了全球证券交易二级市场的深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