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 货币供求与经济均衡线索,IS— LM分析 — AS— AD—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与一般经济均衡 —— IS-LM模型
单独考虑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问题:
假设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了,如果投资每年增加 100亿本币,而且投资乘数是 2,
那么收入会不会每年增加 200亿本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忽略了利率对投资和收入增加的反应,以及利率的这种变化对收入的反馈效应。当投资和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将增大,从而使利率上升,
然后又使收入减少。所以,由于收入先是上升,随后下降,怎能肯定投资的增加真的会增加收入? —— 必须同时考察商品、劳务市场和货币市场来分析收入和利率。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 —— IS曲线
总需求,对全部经济活动产出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方程式如下,Yad= C+ I+ G+ NX (16-1)
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
NX表示净出口。
一项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货币供给量变动影响到利率,
再通过利率影响到上述各个因素,最终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总供给,全部经济活动的总产出,受劳动市场的均衡的影响。
均衡,当产出的供给总量(生产出来的总产出 Y)等于产出的需求总量 Yad时,经济达到均衡,即:
Y=Yad (16-2)
由此得到产品市场均衡时,Y与 r的关系式,即为 IS方程或 IS曲线。
r0
投资的边际收益
r1
r2
I0 I1 I2 投资 (I)
( A)投资的边际效率利率 (i)
利率 (i)
总需求(投资为 I2时)
总需求(投资为 I1时)
总需求(投资为 I0)
450 总产出 (Y)
Y0 Y1 Y2
(B)凯恩斯 450线图总需求 Yad)
Yad=Y
图 16-1 利率变动如何影响产出
IS曲线的推导:
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消费、政府购买、进口和出口。假定只影响投资总需求 AD2(投资为 I2时)
总需求 AD1(投资为 I1时)
总需求 AD0(投资为 I0)
总产出 (Y)
总需求( Yad)
Y0 Y1 Y2 利率( r)
总产出 (Y)
r0
r1
r2
图 16-2 IS曲线
IS曲线,表示当商品劳务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它把各种利率与相对应的收入水平联系起来。
换句话说,利率决定投资水平,随后投资水平和乘数一起决定收入水平。
假定了利率变动只影响投资,而不影响其他支出。
然而,利率也会影响消费,并还要影响进口和出口。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会受到利率的影响。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把 IS曲线同国内商品和劳务的全部支出相联系,而不仅仅是同投资相联系。
二、货币市场均衡 —— LM曲线
货币供给 MS,假定为常量,或外生变量
货币需求 MD,按凯恩斯的观点,有三种货币需求组成。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观点,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货币市场均衡,MS= MD 可以导出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式,即为 LM方程或 LM曲线。
利率( r)
MD(当收入为 Y2时 )
MD(当收入为 Y1时 )
利率( r)
货币数量( M)
总产出( Y)Y1 Y2 M1 M2
LMMS
r1
r2
r1
r2
图 16-3 LM曲线
A B
LM曲线的推导,其中图( A)表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当收入为 Y1时,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利率为 r2时正好相等。
但是,当收入上升到 Y2时,货币需求超过了货币供给,利率被迫上升至 r1,使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再次相等。这样,如图 16-3中的图( B)所示,在货币市场上,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是和特定的利率相联系的。
利率( r) LM
r1 E’
r0 E IS1
IS
0 Y0 Y1 Y2 收入( Y)
图 16-4 IS-LM模型三,IS-LM模型
(一) IS曲线和 LM曲线的结合
在 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商品和劳务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同样,
在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在这两条曲线相交的点上,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 从而整个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二) IS和 LM曲线的斜率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收入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而且还取决于乘数的值。
乘数值越大,则利率下降一定幅度时引起的收入增加幅度就越大,从而 IS曲线也越趋于平滑;
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乘数值为零,这时 IS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尽管利率下降,收入将完全不变;
在另一种极端的情况下,乘数值是无限的,IS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利率的无穷小下降将导致收入的无穷大增加。
LM曲线的斜率:
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大,LM曲线就越陡;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越大,
LM曲线就越平滑。
在极端的情况下,利率的极少下降会使人们需求的货币趋于无穷大,这时的 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毫无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LM曲线将是一条垂直线。
IS曲线把各种利率水平同特定的收入联系起来,
所以,任何使相应于各种利率水平的收入发生变动的因素都会使 IS曲线移动。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增加投资、消费、出口或政府支出,这都会使 IS曲线向外移动。
如果货币供给由于外生变量而增加,LM曲线向外移动,货币供给越多,利率必然越低,或者收入必须更高,以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三) IS和 LM曲线的移动四,IS— LM框架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则 LM曲线将向右移动。新的均衡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相对于原有均衡点的变化取决于 IS和 LM曲线的状况:
当 IS曲线垂直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对收入没有影响
(由于支出在利率降低时根本没有增加)。
当 IS曲线呈水平状态时,利率的微小降低就会使支出增加到足以吸收全部增加的货币供给。这样,货币供给的增加全部转化为收入的增加。
当 LM曲线水平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无穷大,
货币政策变得无效。
第二节 总需求 -总供给分析
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是研究产出和价格水平决定的基本宏观经济模型。对于总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产品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这是由 IS和 LM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均衡。总供给曲线 AS刻画了价格水平与厂商愿意供应的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反映商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的组合。
价格( P)
总供给( AS)
P0 E
总需求( AD)
Y0 产出( Y)
图 16-7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
LM (M/P0)
LM (M/P1)
产出( Y)
利率 (i)
价格( P)
产出( Y)
E E1
IS
AD
E
E1
Y0 Y1
Y0 Y1
i0
i1
P0
P0
图 16-8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AD曲线的推导过程:
经济的初始均衡位于 (A)(B)两图的 E点。
均衡利率是 i0,产出是 Y0,对应的价格水平为 P0,
现在价格水平跌至
P1。在图 16-8(A)中,
由于 LM曲线移动到
LM1,均衡随之移动至 E1,与图 16-
8(A)的 E1点相对应的是图 16-8(B)的 E1
点,价格为 P1,收入和产出水平为 Y1。
A
B
AD曲线向下倾斜,价格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就越低,于是均衡支出和产出水平也就越低。
价格( P)
AS2 AS1
B1
B2
A2
A1
产出( Y)
P2
P1
Y3 Y4 Y1 Y2
图 16-9短期总供给曲线二、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短期内产出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AS曲线向上倾斜:
单位产品的利润等于产品单价减去其生产成本。在短期里,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许多要素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当总的价格水平上升时,单位产品的价格相对于生产成本就会上升,单位产品的利润就会增加,由于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短期里利润增加,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产出供给量增加,使得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分析
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P
D
B
E
A
C
0 Y* Y
P2
P*
P1
图 16-10 短期均衡
(一)短期均衡
图 16-10表示总产出的需求量等于其供给量的短期均衡(在短期里,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许多要素的成本固定不变),即需求曲线
(AD)和总供应曲线 (AS)相交的点 E。总产出量的均衡水平为 Y*,价格的均衡水平为 P*。
AS3 AS2
AS1
AD
P3
P2
P1
Yn Y2 Y1 Y
(A)Y>Yn时的初始均衡
(二)长期均衡
当总产出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还有一些因素会使均衡点时间的推移而移动。必须记住,
如果生产成本变动,总供给曲线就会位移。
自然失业率与自动校正机制:
劳动力市场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工资成本 (约占生产成本的 70%),
它由劳动力市场决定。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供给,
工资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将降低每一价格水平下单位产出的利润,使总供给曲线左移。
反之,亦反。
自然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那么劳动力市场就吃紧,工资就会上升,总供给曲线就会左移。当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那么劳动力市场疲软,工资就会下降,
总供给曲线就会右移。只有当失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才没有使工资上升或下降的压力,总供给曲线就无需位移。
AS1
AS2
AS3
AD
0 Y1 Y2 Yn Y
P1
P2
P3
1
2
3
( B) Y<Yn时的初始均衡
AS3 AS2
P3 3 AS1
P2 2
P1 1 AD
0 Yn Y2 Y1 Y
(A)Y>Yn时的初始均衡
P
图 16-11总供给与总需求分析中长期均衡的调整自然失业率、产出的自然率水平与长期总供给曲线,在图 16-11-
A中,原来的均衡在点 l,由于 Y1高于自然率水平即 Yn,失业率低于其自然率,劳动力市场过紧,工资上升,生产成本上升,
总供给曲线移到 AS2。现在均衡在点 2上,产出下降到 Y2。由于总产出依然高于自然率水平 (Y2>Yn),工资继续上升,最终使总供给曲线位移到 AS3。在点 3形成的均衡正好在 Yn的垂直线上,
因而是长期均衡。既然产出处在自然率水平,工资便不再受到上升的压力,因而总供给曲线也不再有位移的倾向。
图 (A)的曲线移动表明,经济活动不会停留在高于自然率水平的产出水平上,因为总供给曲线会左移,提高价格水平,使经济活动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上滑动,直到在通过产出的自然率水平 Yn的垂直线上的一点才会停止。既然通过 Yn的垂直线是总供给曲线停止移动的唯一位置,这条垂直线便表明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长期中产出品的供给量,我们把这称作长期总供给曲线。
图 (B)中,在点 1的原来均衡位置上,产出了 Y1低于自然率水平。由于失业率高于其自然率,工资就会开始下降,使总供给曲线右移,一直到达 AS3为止。经济活动则沿着总需求曲线向下滑动,一直到长期均衡点 3,
即总需求曲线 AD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在 Yn处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与 (A)一样,当产出又回到自然率水平时,经济便稳定下来。
自我校正机制及其时滞:
不管产出量原来在什么位置,它终究会回到自然率水平。
这个特点可以这样描述:经济活动具有一个自我校正机制。
凯恩斯:“在长期中,我们都已不复存在了”。自我校正机制很慢,因为高失业的条件下工资下调是不易的。
政府应主动采取积极的政策使经济活动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
货币学派认为工资具有充分的弹性,工资和价格的调整过程是相当迅速的。因此,总供给曲线调整到其长期位置,经济恢复到自然产出水平和自然失业率水平也是迅速的。政府没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政策使经济恢复到自然产出水平和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三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
1929年前,西方国家推崇自由经济理论:
主张政府制定游戏规则,然后由市场力量对经济进行自发调节。
古典经济学派所构建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都具有伸缩性,商品和劳动的供给与需求自动趋于相等,使两个市场都能出清,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当各个市场各自处于均衡状态时,所有市场便同时达到均衡,总供给自动等于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既然经济具有自动走向充分就业的内在调节机制,政府就无必要干预经济,因此宏观调控是多余且无效的。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唯一效应就是通货膨胀,对其他实际变量没有影响。政府财政支出完全挤出私人购买或投资,对整个经济不会产生影响。
一、经济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渊源:
大萧条宣告自由主义的失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政策主张是政府应积极采取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也即承认政府政策对经济活动调节的有效性。这一理论得到西方国家政府的大加推崇。西方国家将凯恩斯理论付诸实践,并将资本主义经济一度拉出了萧条的深渊。此后,
凯恩斯的学说逐渐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和国家干预主义新时期的开始。
大萧条后,西方国家推崇政府干预主义:
1970s滞胀现象与自由主义的复兴:
对于普遍出现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无法提出有效对策,于是一些经济学家对政府干预主义的理论基础 —— 即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并且再次提出了政策无效的命题。
货币主义提出货币中性论、卢卡斯提出货币周期模型。
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修正和解释,得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结论,
并提出政府放任经济自由的政策建议,希望从根本上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
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于非均衡状态,即使在存在理性预期的情况下,国家经济政策也可以对就业和产量等产生积极作用。
二、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与政府干预主义(货币非中性论):
原始的 菲利浦斯曲线,193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发表了,1861— 193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他根据英国 1861— 1937年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一条反映二者关系的经验曲线
(如图 16-14(A)所示),论证了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之间存在一种经验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萨缪尔森和索洛的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主张:
萨缪尔森和索洛的菲利普斯曲线,1960年,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本国经济学家保罗 ﹒ 萨缪尔森和罗伯特 ﹒ 索洛提出了经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平均物价水平的上升率(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升率,从而使菲利普斯曲线直接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也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图 16-14(B))
(A)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的关系 (B)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W
U
fU
Y
(C)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

U0 0

图 16-12 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GNP缺口 (%)
图 16-13 美国的通货膨胀与 GNP缺口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和索洛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主张,菲利普斯曲线是可供政策制定者“在不同程度的失业率和价格稳定性之间做出选择的菜单”。由于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与失业负相关、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这就为政策制定者选择不同的政策目标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成为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
其政策含义就是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当经济出现萧条,
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相机抉择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就可起到增加就业和产量的积极作用;反之,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高企时,中央银行可削减货币供应量,给经济降温,那么这种政策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上升的后果。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中性论
传统货币数量说的货币中性理论,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交易量在长期中不受货币量变动的影响,货币数量的增减只会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升降而不会改变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因而也不会对生产和就业产生任何影响。
魏克赛尔的“中性货币”,中性货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只充当交换媒介而不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货币。当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时,一般物价水平就会稳定,经济就会均衡,
货币对经济就是中性的。
哈耶克的货币中性观点,只要货币数量保持不变,从而使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那么货币便是中性的。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的是相对价格而非一般物价水平。主张维持货币数量不变,
反对实行弹性通货制,主张依靠自愿储蓄发展经济。
弗里德曼的货币中性观点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
弗里德曼的货币中性观点,就短期而言,货币是至关重要的。物价、就业、产出等的变化都源于货币的变化,只有正确合理的货币政策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长期中,货币供给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波动,而不会引起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变动。
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预期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浦斯曲线产出增长率图 16-14 弗里德曼提出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N
N
t
t Y
YYf
)( N
N
te
tt Y
YYf
),,( 21 ttet f
由于短期内工人和企业主都 存在货币幻觉,在经济扩张过程中,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将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因而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实际失业率可以降低到低于自然失业率,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是适用的。
在长期中,人们发觉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便会逐渐调整其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率便会不断上升,但失业率却无法降到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在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
弗里德曼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以适应性预期 [1]、自然率假说和粘性价格三个假 设为基础,若将早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
那么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其中其政策含义在于:
从长期来看,政府实行的旨在降低失业率的扩张性的政策,由于公众适应性预期的存在,只能使通货膨胀率一步步地上升,而不能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主张由市场力量自发地调节经济。力主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
信贷流量和准备金等因素,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最初是由卢卡斯( 1973年)提出,
后由萨金特和华莱士作了更明确的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在于其能否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经济行为人的货币幻觉。
但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人们不会持续地犯认识上的错误,因而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总是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完全一致。对于政府而言,若要影响实际产出,
就只能随机改变货币政策,不让经济人把握货币政策变动的规律,其代价将是经济的剧烈波动。
显然理性的政府是不会采取这种政策方式的。那么,无论在长期中还是在短期中,政府采取的旨在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这就是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四、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P AS2
AS1
AD2
AD1
nY
Y
P2 E2
E1
图 16-15 卢卡斯的政策无效性命题
0
P1
假定中央银行由于失业率太高,决定购买大量的债券,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至 AD2。由于预期是合乎理性的,公众意识到扩张性货币政策使 AD右移,预期价格总水平上升到 P2,于是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厂商提高价格,
那么总供给曲线将左移至 AS2与 AD2交于 E2点,最后总产出仍位于自然率水平( Yn),而价格水平将上升到 P2。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卢卡斯政策无效论的逆命题:无衰退的反通货膨胀政策。 由于预期是理性的,政府只要宣布其反通货膨胀政策并坚定不移地执行,总需求从 AD2左移到 AD1,总供给曲线 AS2左移向 AS1,通货膨胀将从 P2下降到
P1,而产出仍将维持在自然率水平 Yn不变,
从而实现无衰退的反通货膨胀治理。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
工资 — 价格粘性,成本加成定价模型,
长期劳资合同,高昂的谈判成本。和理性预期,
基本结论,不管预期或非预期的政策对总产出都会产生影响,但非预期的政策对总产出有更大的影响。
分析,见图 16-16:
AS3 AS2 AS1
Yf Y2 Y1 Y
1?
图 16-16 预期与非预期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若该政策出乎公众预料之外,那么事实上此时的菲利普斯曲线与原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致的,假定通货膨胀率为,则产出为 Y1,增长最大;由于理性预期的引入,该政策被公众预期到,如果价格具有完全伸缩性,则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由 AS1左移到 AS3,则产出为 Y f,仍维持在自然增长水平,货币政策无效。
由于工资 — 价格粘性的影响,工资及价格无法迅速调整,于是在通货膨胀率下,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仅由 AS1左移到 AS2,则产出扩大为 Y 2,货币政策仍然有效。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尽管理性预期的存在,削弱了政府政策的效应,但由于工资 — 价格粘性的存在,
政策实际上是有效的。
第 17章 货币政策线索:
货币政策目标 --工具 --政策传递 --
政策效应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措施及效果等基本内容。
货币政策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来制定和实施。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货币政策,并凭借其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monetary
policy),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操作目标
(operating target)、中介目标 (intermediate
target)和最终目标 (ultimate goal)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基础货币准备金其他操作目标货币供给量利率其他中介目标充分就业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职称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
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因而无法同时实现 。
1、币值稳定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币值稳定目标的另一方面是避免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将引起企业和公众对经济的不良预期,制约其有效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造成企业销售下降,利润减少,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经济陷入衰退之中。
2、经济增长
任何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总供求的失衡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低于潜在水平的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高于潜在水平的增长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因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总供求的平衡,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
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人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过热时紧缩货币,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扩张货币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失业的存在表明一部分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说明经济中有一部分资源、
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社会中总是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等
中央银行所要解决的由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这种周期性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
在经济衰退、失业严重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以创造较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
4、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安全甚至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尤其是逆差,
会给该国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比顺差更大,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
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而在短期内,价格稳定的政策目标常常同充分就业的目标相矛盾。
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各项最终目标,于是出现了如何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问题。
各国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方面各有不同,
理论界对此问题也有争论,主要有三种意见,分别是单目标论、双目标论和多目标论。
单目标论
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只能以单一目标为己任。在选择何种目标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时,又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另一种观点认为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并且与充分就业的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经济增长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双目标论
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
而应该兼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两个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在为社会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币值稳定有利于增加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景气的信心,
促进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两者应该并重。
多目标论
则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对各个宏观经济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能只以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在总体上兼顾各个目标,而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标作为相对重点。
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是根据各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对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经济高涨时期,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在经济紧缩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就是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
此外,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也应有所变化。
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维护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1、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和客观条件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是通过一定的金融指标来观测和控制的。一般认为,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若要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 1)可测性:
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进行迅速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
指标的可测性有两个要求,
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能够迅速地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
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
( 2)可控性:
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变量必须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否则,中央银行就不知道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是否适当;而且,
即使发现货币政策运用有误也不能把它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 3)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作为中介指标的变量与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作为操作指标的变量与中介目标之间也要联系紧密,它们的变动一定要对最终目标或中介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操作指标可以影响中介目标,
通过调节中介指标可以影响最终目标,从而达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
( 4)抗干扰性:
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影响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性。
2、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
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在一定条件下,贷款总量和汇率也可作为中介指标。
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供给量与利率
从可测性方面看,利率似乎比货币供给量更便于测量,但能够迅速准确的测得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而非预期实际利率;
从可控性方面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确实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也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甚至直接规定利率等办法,
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
从相关性来看,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对经济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何者的影响更大目前仍难以计量 。
利率 Md2 利率
Md Md2
I2 Md
Md 1
I* Md1
I* 目标利率
I1
M* 货币供给 Ms1 M* Ms2 货币供给图 17-2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指标 图 17-3以利率作为中介指标中介目标选择的一般结论: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选用货币供给量或者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选择,
货币供给量与利率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选择:
n 准备金
n 基础货币。
准备金:
n 从需求方面看,准备金可分为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从供给方面看,可将其分为借入性储备和非借入性储备。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越多,其创造信用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n 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并及时调节和控制其方向和力度。但在选择哪一个准备金指标为操作指标上也有分歧。货币学派认为应该以准备金总额为控制对象,美联储在1979到
1982年间是以非借入储备为操作目标的,在19
82年之后,以借入储备为操作指标。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的。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基础货币比只控制准备金好。
在货币乘数一定或者货币乘数可预测的情况下,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住了货币供给量。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的那部分基础货币可控性较强,
而通过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投放的 基础 货币的可控性较弱。
此外,货币乘数是否稳定可测也是通过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一个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
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标准,中介目标是利率,则优先的操作目标将是联邦基金利率;如果理想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操作目标应选基础货币这样的储备总量 。
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货币供应量是中介目标,因此操作目标应为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
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
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 1998年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
同时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 8%,这样,超额储备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个主要的操作指标。
基础货币也是我国中央银行现行的操作目标。由于我国目前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因此基础货币仍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操作指标。
图 15-3
我国货币乘数季度变动情况
图 15-
4我国货币与基础货币增长率变动情况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1
9
9
4
年6

1
9
9
4
年1
2

1
9
9
5
年6

1
9
9
5
年1
2

1
9
9
6
年6

1
9
9
6
年1
2

1
9
9
7
年6

1
9
9
7
年1
2

1
9
9
8
年6

1
9
9
8
年1
2

1
9
9
9
年6

1
9
9
9
年1
2

2
0
0
0
年6

2
0
0
0
年1
2

2
0
0
1
年6

2
0
0
1
年1
2

2
0
0
2
年6

2
0
0
2
年1
2

2
0
0
3
年6

2
0
0
3
年1
2

2
0
0
4
年6

2
0
0
4
年1
2

2
0
0
5
年6

2
0
0
5
年1
2

2
0
0
6
年6
月货币和准货币
m2
货币m 1
基础货币B
0.0
1.0
2.0
3.0
4.0
5.0
6.0
1
9
9
3
年3

1
9
9
4
年3

1
9
9
5
年3

1
9
9
6
年3

1
9
9
7
年3

1
9
9
8
年3

1
9
9
9
年3

2
0
0
0
年3

2
0
0
1
年3

2
0
0
2
年3

2
0
0
3
年3

2
0
0
4
年3

2
0
0
5
年3

2
0
0
6
年3
月广义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乘数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
货币政策工具 (monetary policy instrument)是由中央银行掌握和具体实施的,它的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
货币政策工具从其操作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主要运用三个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进行调控。
这三个工具是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的控制,所以,我们又将其称之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the required-reserve policy)
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流动性保险装置,限制存款创造能力。存款准备金为中央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测的储备,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优点:平等、力度大、见效快。
缺点: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再贴现政策 (rediscount policy)
再贴现政策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
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优点,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避免金融恐慌,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在美国,贴现窗口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的。联储通过贴现贷款为小银行提供安全阀,以抵消公开市场操作对其带来的负效用。
缺点,发放再贴现贷款投放基础货币的数量可控性差,再贴现率经常变动会导致公众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不信任。
公开市场操作 (open market operations)
公开市场操作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操作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有两种基本方式:
永久性储备调节(总量调节) 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中单向性地买进或卖出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储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增加或减少。
临时性储备调节(结构调节) 指中央银行为了消除一些偶然因素对银行储备造成的影响,通过回购性的操作,使银行储备在短期内得到临时性调节,但不会影响到银行储备的累计总量。
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
调节基础货币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与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缺点:
优点,主动,灵活,准确,可逆转,可以迅速实施。
缺点,技术性很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较弱;金融市场条件要求高。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消费信用控制 (consumer credit control):
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消费过度膨胀时,
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
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securities market credit
control):
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以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中央银行规定保证金限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调节信贷供给结构,通过限制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使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
不动产信用控制 (real estate credit control):
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 。
主要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期限和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 。 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房地产投机,抑制房地产泡沫 。
优惠利率 (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
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 优惠利率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 。 实行优惠利率有两种方式:低贷款利率,低再贴现率 。
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 (direct credit
control):
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 。 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
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 。
利率控制 ( interest control),
规定存贷款利率或最高限额 。 如:美国在1933-1935年的银行法案中就规定了联储有权制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称之为Q条例和M条例 。 它规定活期存款不准付息,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不得超过最高利率限额等 。
信用配额管理 (credit quota
management):
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对整个信用规模的控制 。
流动性比率 (liquidity ratio):
是指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存款的比率,规定的流动比率越高,商业银行能够发放的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的数量就越少,因而可以起到限制信用扩张的作用。此外,提高流动性比率还具有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作用。
直接干预 (direct intervention):
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吸收等。
间接信用指导:
包括道义劝告和 窗口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控制信用的足够法律权利和手段。
道义劝告,
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
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
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
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我国在取消贷款规模控制以后,更加注重窗口指导的作用:定期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贷款增量的指导性计划,
引导其贷款规模控制;在1998年颁发了产业投资指导政策,以指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
五、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原则:总量调节中的结构优化以及结构调整中的总量控制。
宏观调控包括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两方面。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工具中,有些是对总量调节而设,有些是为结构调整所需。为保证一国经济长期内平稳、
健康的发展,必须做到总量调节中的结构优化以及结构调整中的总量控制。
不同类别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传统的三大政策工具都是针对总量调控的,影响整个银行体系的储备,从而达到对社会信用总量的控制;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则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或者对特殊行业的保护 。
这两类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可以做到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两不误 。 比如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为治理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政策时,可以对农业实施优惠利率 。
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可以配合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
例如,美国 Q条款和 M条款(规定活期存款不准支付利息,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不得超过最高利率限额等)的颁布就是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直接信用控制手段。
而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形式的间接信用指导则可避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过多使用,使经济能够比较平稳的发展 。
同一类别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调整所有存款类别的准备金率或只调整某一类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它的威力巨大,
中央银行较少使用。即使要使用,通常也同时采取公开市场反向操作来减轻它的影响
再贴现政策可以配合其它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它的主要作用却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手段加以使用。首先,贴现窗口的借款量(借入储备)
经常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操作指标;中央银行常常通过贴现窗口为小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以抵消公开市场操作带来的副作用,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未来发展趋势
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在创造信用方面的职能将逐步退化。
但无论如何,公开市场操作不能脱离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而单独存在,这三者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综合操作体系。
六、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关系,区别可能导致偏差,共性决定配合。
共性,同作用于本国的宏观经济方面;均由国家制定;最终目标一致。
区别,实施者不同;作用过程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直接作用于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策工具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
紧与紧配合
松与松配合
紧与松的配合
松与紧的配合。
配合使用的一般经验:
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松一紧”的办法。
在总量失衡的不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进行微量调整。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
在短期内用财政政策见效快,长期调整用货币政策效果好。
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政府要达到“扩张”或“紧缩”目的,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
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一般先调总量,后调结构。即在放松和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平衡。如我国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为抑制通货膨胀采用了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 90年代后期和 21世纪初为了治理通货紧缩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必须和其它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政策相配合。
收入政策主要是为调节社会有效需求以及保证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而采取的强制型和非强制执行的工资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是从微观经济领域入手而作用于宏观经济方面的国家政策。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对某些产业、行业、企业进行一定形式的扶植或限制的政策。产业政策从调整生产结构入手,改善供给结构,属于供给管理政策,它与需求管理政策相互配合,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积极平衡。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变量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过程及其作用机制 。
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投资支出渠道;消费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一、投资支出渠道
传统的凯恩斯学派十分强调投资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因而有关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投资支出上。
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投资支出主要有四种理论,分别是: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托宾的 q理论,信贷观点和非对称信息效应。
1、利率对投资的效应
利率对投资的效应实际上是凯恩斯学派的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 他的主要思想是,货币供给 ( M) 的增加会使利率
( i) 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 ( I) 增加,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 ( Y) 的增长 。
其传递机制是:
M i I Y?
这种传递机制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出现而被堵塞。
( 1)当流动性陷阱出现时,人们预期利率只会上升,不会下降,货币供给的增加被人们无限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不会引致投资的增加。
( 2)当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时,利率的下降就不会对投资的增加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较小的投资增加对总产出的影响也是不明显的。
正是因为这两种因素的存在,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2、托宾的 q理论
耶鲁大学的詹姆斯 ·托宾发展了一种关于货币政策变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而影响投资支出的理论,
该理论称为 q理论。
托宾把 q定义为:
q=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 /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
q和投资支出有正相关关系
q的变化与普通股股票价格也是正相关关系,
那么,货币政策的变化与股票价格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引起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发现手中的货币比他们需要持有的要多,就会按照自己的偏好安排其金融资产,其中一部分货币必然流向股票市场,造成对股票需求的增加,股票价格( PS)将会上升。
M ps q I Y?
3、信贷观点
信贷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可通过银行贷款的增减刺激或减少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如中央银行采取一项扩张性货币政策引起货币供给量扩大,增加了银行可用资金。如果银行愿意贷款,那么贷款增加将引起投资支出的增加。通过信贷渠道传递货币政策的机制在依赖银行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国家比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作用更为明显。
M 贷款 I Y?
4、非对称信息效应
非对称信息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引起企业资产净值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贷款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改变投资支出的传递过程。
M PS 企业资产净值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IY?
二、消费支出渠道
货币主义的传递机制只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扩大会增加总支出,但却没有具体分析货币政策改变总支出的影响渠道。
后来的学者们对此做了进一步地探索。
1、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
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引起利率的变动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支出的决策,进而影响总需求的效应。
利率的耐用消费品支出效应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如下:
M 利率 耐用消费品支出 Y?
2、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效应。
莫迪利亚尼最早利用其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对货币政策引起的这种消费支出增加进行了研究。
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为:
M股票价格 金融资产 毕生财富?
消费 Y?
3、流动性效应
流动性效应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
使消费者持有的金融资产价值及其资产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耐用消费品支出变化的政策效应。
流动性效应的传递机制可以表述为:
M PS 金融资产价值 财务困难的可能性 耐用消费品支出 Y?
三、国际贸易渠道
随着经济国际化和浮动汇率的出现,汇率对净出口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未来汇率的走势非常关注,因为汇率的上升或下调影响到其资产负债表中以外币计值的资产价值。
货币政策传递的国际贸易渠道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到国内利率,
利率的变化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对净出口产生影响的过程。
第一,货币供给对汇率的影响。长期的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国内的真实利率水平下降,并使国内物价水平上升,这两个因素都会使汇率(以直接标价法计)下降,本国货币升值。
第二,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作用。汇率的下降意味着本国货币的升值,该国的出口将下降,进口将增加,从而净出口将减少;若货币贬值,则该国的出口上升,进口下降,从而净出口将增加。
第三,净出口的增加意味着出口需求的增加,出口需求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从而总产出会增加
M 利率 物价水平 汇率 净出口 Y?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一、概述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调节经济的政策目标。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能否实现和能够在多大程度实现其政策目标,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其实现其政策目标,这就是货币政策效应(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需要讨论的问题。
货币政策从制定,实施到产生效果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货币政策制定者能否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 既存在一个认识问题和时滞问题 。
其次,货币政策实施者能否运用其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 这包括货币政策实施者能否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或利率,即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货币或利率的变动能否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即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 。
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影响:
关于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基本结论:货币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准确地控制它,但却可以利用其政策工具较为有效地影响它 。
随着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和电子货币的发展,
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准确控制越加困难 。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基本结论:
尽管公众的理性预期行为会部分抵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但是,由于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公众的预期是不完全准确的;其次,即使公众的预期是完全准确的,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
价格也不可能调整到完全地抵消货币政策作用的程度 。 货币政策仍然有效 ( 只是程度不一样 ) 。
二、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传递时滞 (transmission lag)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及产生效果的滞后性,具体说就是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因此从中央银行对经济活动中的变化有所反应,到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再到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发生作用,再到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变化波及到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由中介变量的变化再到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产生影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就总体过程而言,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货币政策传递的内部时滞
是在货币政策的决策主体内部发生的,它是指作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实际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
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段:
认识时滞
是指从现实经济运行客观上有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开始,到中央银行认识到确实需要实施货币政策所耗费的时间。
这段时滞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搜集各 种信息资料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二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性分析,做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判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决策时滞
从认识到确实需要实施货币政策,到真正确定要实施货币政策所需的时间。
决策时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研究对策、拟定方案,并对所提方案作可行性论证,最后审定批准,整个制定过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是指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际执行到这一政策在经济中产生相应效应之间的时间。也是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由于这一系列的作用是发生在中央银行以外的,所以将其称之为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
这段时滞发生在货币政策的操作变量到最终变量的传递过程中,可以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段:
操作时滞。 这是指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指标发生作用所需耗费的时间。
市场时滞。 这是指从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变量产生作用所需的时间。
三、货币流通速度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主要限制因素是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总量与整个经济的名义总产出之间的联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M表示货币总量。
M
PYV?
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
图 16-6 我国 1982-2005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趋势
1,0
1,5
2,0
2,5
3,0
- 0,1
0,0
0,1
0,2
0,3
0,4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V1
M1
G D P G R
G D P P
0,0
0,5
1,0
1,5
2,0
- 0,1
0,0
0,1
0,2
0,3
0,4
0,5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00 02 04 06
V2
M2
G D P G R
G D P P
三、微观主体预期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或效应高低构成挑战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微观主体的预期。
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
立即会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而且极少有时滞。
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对策,政策可能归于无效。
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客观经济条件变化的影响,一项既定的货币政策出台后总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如果生产和流通领域出现某些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又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的情况。
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由于任何一项货币政策方案的贯彻,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利益受损时做出较强烈的反应,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当这些压力足够有力时,就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