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大都强调国家间技术、资源及偏好等方面的差 异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依据这些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 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基础就越雄厚。另外,贸易型态属于 产业间贸易。 但是,现实中国际贸易所表现出的特征与比较优势理论所预计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 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资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约二分之二甚至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则不足三分之一。此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主要以制成品贸易为主,其中大部分贸易发生 在机械、运输设备等行业内部,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这 种类型的贸易主要集中于一些制造业部门 ① 。这些事实说明以比较优势原理为核心的传统贸 易理论,已不能解释战后以来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出现了一次大的 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所 谓的“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 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关于规模经济的作用,实际上并不是“新贸易理论”的一个新提法,在此之前,无论 是亚当·斯密还是俄林在论述国际贸易问题时都曾提及到这一因素,但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 入这一因素,又会带来两个难题,一个是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即生产可能 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不像前几章所假设的那样;但最大的难题还是规模经济与我们前面所假定 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相冲突的,引入这一假设,意味着就不得不放弃完全竞争这一基本假 设,从而导致理论分析复杂化,因为,迄今为止,关于不完全竞争分析还没有形成象完全竞 争理论那样完善的一套理论体系。不过,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而不是内 在的时候,市场结构则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即市场中厂商数目众多,规模很小,厂商行为仍 是价格接受者。为更好地理解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本章首先从外部规模经济 入手,然后再引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 第一节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系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通常 ① GATT, International Trade 87-88, vol II;WTO(1995), International Trade: Trends and Statistics, table A2. 76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 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 源泉有很多,例如,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往往会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随着行业集中, 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逐渐完善起来,这对行业内的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有 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再例如,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由于生产规模较少,这种直接来源于单个企业生产活动的经验积累是极 其有限的,但从整个行业角度,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于实践的经济积累则就比较 显著了,因此,行业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这变是 阿罗(Arrow)所说的“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规模经济往往与另一个概念——规模收益递增联系在一起,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 特征,它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 递增规律时,自然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在 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产业层 次上,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直观地看,在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意义在于,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 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这样便可 获得来自于规模经济的好处,而消费者所需的产品,则部分来自于国内,部分来自于国外, 因此,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的国际贸易起因。 这里我们仍以2×2模型为基础,假设X和Y两个部门中至少有一个部门存在外部规 模经济,为简单起见,不妨假设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 门。由于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而且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 好以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 即不存在比较优势,那么在没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两国之间还会发生贸易吗? 在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在的)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 能会不同于前面几章所提到的两种形式。这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不光有要素 密集度,而且规模经济也会直接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一般来说,部门间要素密集度的 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规模经济则生产一种将生产可能边 界向厚点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 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 反“力量”的对比 ① 。这里,为了简化模型,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响, 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形状如图6-1所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TT'。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P x /P y )与生产可能性边 界相交,而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 价格要低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时,社会福利 ① 关于一般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的讨论详见Herberg, H. 与Kemp, M. C.(1969), “Some Implications of Variables Returns to Scal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3, pp.403-415. 77 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表示。 由于两国所有条件均完全相同,所以图6-1则可同时描述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 衡状。由图可知,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社会福 利也相同。但在开放条件下,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 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此时,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 由于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产X,要比两国都生产X, 会得到更多的X。在此基础上,如果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 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TT'的中点C, 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因此,既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致国际贸 易的产生。 Y T C · E O T ’ X 图6—1 在上述情形中,两国在开放条件下,消费均衡点重合,即两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好处 是相同的。但在一般情形下,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可能是不均等的,也就是说,图6- 1中两国消费点重合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两国的社会无差曲线不见得正好都相切于直线TT' 的中点。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弱品,那么这意味A国X产品的出口 供给就要小于B国的X产品的进口需求,于是X的价格就要上升,Y的价格就要下降,随着 价格的变化,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会增加,B国X产品的进口需求则下降,最终两国 的贸易达到平衡,这时国际均衡价格p w =()要低于图6-1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等 于TT w y w x PP / ’ 的斜率绝对值)。两国的消费均衡点如图6-2所示,A国的消费点为C a ,B国的消费 均衡点为C b 。在图6-2中,通过C a 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p w 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位于通过 C b 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之上,这说明,A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 好处要多于B国。 78 C a · Y T b C · E · O T ’ X 图6—2 以上我们说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 决,即国际分工格局如何决定?在我们所采用的这个简单模型里,由于两国情况完全相同, 所以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 益。在图6-1和图6-2中,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衡解并不不是唯一,例如对A国来 说,其生产均衡点即可以是T'点(完全生产X),也可以是T点(完全生产Y),但对应于 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 甚远。 在存在多种均衡解的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确定可能完全由偶然或历史因 素决定。以瑞士的钟表行业为例,在18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属于技能劳 动密集型的,当时瑞士恰好满足该行业的这种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了发 展,随着瑞士钟表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在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 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与这种“先行优势”(first nover advantage)有密切关系。 另外,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在以上 模型里,如果允许两国市场规模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就 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 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 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理由如下:在封闭条件 下,大国由于国内市场较大,可为X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其X产品的生产成本 相对更低,相对价格也就低于小国,那么在自由贸易下,由于价格差别,大国将选择出口X, 并完全专业化生产X(因为存在规模经济);而小国将出口Y,并且也完全专业化生产Y, 虽然小国完全专业化生产Y(规模收益不变),并不降低成本,但放弃X生产,只从大国进 79 口,要比自己生产Y的代价更少。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在现实中,由于经济发展或工业化的需要,一些小国也可能会 通过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从而在 一些具有规模经济的部门上拥有竞争优势,例如,日本在经济发展初期以及东亚的“四小龙” 的一些经验便是这方面的一些典型例子。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当引入内在规模经济时,我们的注意力将转移到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上, 但国际贸易的起因仍然是规模经济,这一点并不会改变。不过,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新问题: 由于市场结构不再是完全竞争的了,所以第一章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在这里已经不再适用,我 们需要在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来阐述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 与完全竞争理论不同,不完全竞争理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造成这种局面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完全是市场结构过于复杂。图6—3是关于市场结构的一个直观说明。 假设图中的原点代表一种极端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即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由原点出 发沿着箭头方向右移动,表示竞争程度在不断加剧,垄断程度在不断下降,无穷远处代表另 一种极端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那么在O和无穷大之间任何一点都表示一种介于两个极 端市场结构之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比如,图中A和B就表示两种不同的不完全竞争 市场结构,A和原点更接近,表示与B相比,前者市场竞争程度要低于后者市场竞争程度。 完全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O A · B · 图6—3 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千差万别,所以无法用一种统一的“语言”去描述。但在经济 理论中,有两种市场结构经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这两种典型的不完全 市 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目前,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已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中 最成熟的理论模型,应用也最为广泛。 以下我们就以这两个模型为基础,讨论在不完全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问题。 一、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一)、 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界定,可由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为基准,稍加引伸而来。在完全 竞争市场中,产品假设是同质(homogeneous)或标准化的。现在放宽这个条件,保持其他 条件不变,即允许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的存在,那么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 为所谓的垄断竞争市场。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一行业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往往是不同的,或者至少被消费者 认为是不同的,即同一行业的产品是不同质的。产品的差异性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 80 的。例如由于生产者特殊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引起的产品差异就属于客观的差异,而由于 营销手段(广告、展销、销售网点等)造成消费者感觉上的不同则属于主观的差异。 我们已经知道,若两种产品是同质的,则产品之间替代弹性为无穷大;如果替代弹性 介于零与无穷大之间,那么这两种产品就不再是完全替代产品,即不再属于同质产品。关于 产品差异性的描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① ,这里就不再讨论了。 在差异产品存在的条件下,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分析,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 如何决定市场或行业内产品品种的数目。 在需求方面,我们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love of variety),即消费者希望供选择 的消费商品种类越来越好。另外,产品差异性带来的结果是每一厂商一般拥有相对固定的消 费者群体。对于一个单个厂商来说,如果他的产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那么一部分消费 者会转而选择其它产品,但不会全部转移,因为其他厂商的产品不能完全替代他的产品;同 样,若他的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对他的产品需求会增加,但不会将全部消费者都吸 引起来,所以在差异产品存在的情况下,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一点 与完全垄断厂商面对向下斜率的需求曲线是一样的,因此每一个厂商在单个品种市场上都拥 有一定的垄断力量,而且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差异越大,垄断力量也就越强。 由以上讨论可知,基于消费者偏好和追求垄断利润,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不同于其 他厂商的产品,这样一来,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数目岂不要无限膨胀?但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 件下,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如果市场中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那么由于市场规模有限, 每一品种的产量都比较低,规模经济就难以实现。也就是说,对于厂商而言,他既希望生产 更多的品种,又希望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但这两种追求对厂商来说很难两全齐美。 因此,厂商只能在这两种追求中折衷一下,即要使生产规模不能太低,又要选择与其他厂商 不同的商品品种。最后,当市场均衡时,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是有限的。 决定市场中产品品种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于市场可自由进入这条假设。这一假 设意味着,当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时,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随着市场中厂商的增 加,厂商之间的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因为此时每一个厂商面对的可部分替代他产品的其他 品种的数目会越来越多,厂商的需求曲线会变得越来越平坦。厂商之间的竞争会降低整个行 业的平均垄断利润,当行业垄断利润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就停止了。反之,当行业利润为 负时,就会有厂商退出市场,随着厂商的不断退出,竞争程度会下降,亏损就会下降,直到 重新达到零利润水平,厂商的退出就停止了。总之,当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数目达到 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这里,“垄断竞争”的含义可理解为因大量厂商的存在;故市场是“竞争”的,同时, 每个厂商又都生产有别于其他厂商的品种,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所以每个厂商在其单 个产品市场上,又是“垄断”的。即在这类市场上,垄断和竞争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同时存在, (二)、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为简单起见,我们假设在一共同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所面对需求条件 均分别相同,每个厂商只生产一种品种的产品,各厂商的数目与差异产品的数目是等同的。 另外,假设该行业的要素投入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市场总需求完全无弹性,即与价格无关。 ① 赫特林(Hotelling, 1929)、张伯伦(Chamberlin, 1951, 1962)和兰卡斯特(Lancaster, 1966)等人对 产品差异性的描述作过大量的研究,提出过一些十分有用的方法,如商品特性法(“Good-characteristics” 81 图6-4描述了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 D向下倾斜,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MR位于需求曲线(也是平均收益曲线)之下;由于厂商 的生产处于规模经济范围内,所以其平均成本曲线AC向下倾斜,边际成本曲线MC位于平 均成本曲线之下。 D MR MC AC E P P e q O q e 图6—4 厂商决定其产出的条件是MR=MC,如果短期内厂商获得的起额利润大于零,那么就会 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产生两种影响:一是原有 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即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 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即其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这因为差异产品的数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 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的内所有厂商的利润 为零,这时市场结构达到均衡,市场中厂商数目随之确定下来。 在图6-4中,均衡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并且在切点满足MR=MC 这一条件,这时厂商所面对的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分别为P E 和q E 。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市场规模的大小与厂商数目(或差异产品数 目)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如果市场规模越大,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n) 就会越多;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典线相切的需求两线就越平坦,在图 6-4中,AC曲线的位置固定不变,D曲线越平坦,其与AC曲线的切点就越偏向右下方, 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产量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由于所有厂商的条件均完全相同, 所以均衡时,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若用M表示整个市场规模,那么均衡 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为:q=M/n。 图6-5中的曲线RC描述了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迹。RC 曲线向上倾斜,曲线上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市场规模M越大,因而对应的厂商数目与厂商 82 Approach),即以消费者对一组商品特性的偏好去描述商品的差异性。 产量就越大。 q b q a C W B' A' B A R n b n w n a O n q 图6—5 (三)、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例如人 口规模的差别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 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其中不妨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根据这些假设,A、B两国的RC曲线完全相同,从而可以图6-5为例共同说明两国的 情况。由于A国国内市场相对较小,在封闭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 点。同时,我们还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在封闭条件下,A国产品的价格要高于B国,那 么,开放之后,在该行业上A国会因价格高成为进口国,B国会因价格低成为出口国吗? 事实上,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不会出现,规模经济会导致另外一种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 首先,开放以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两国市场结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由于市场规 模的扩大,整个世界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和产量均扩大,在图6-5中,开放后的世界均衡 点为W,厂商数目为n w ,无论是A国厂商还是B国厂商,所有厂商的均衡产量均为q w 。 其次,自由贸易下,各国市场均衡也发生变化。各国厂商的产量均为q w ,与封闭情形 相比,厂商的产量扩大了,但由于假设该垄断竞争行业的要素使用总量是固定的,对于各国 来说,厂商产量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厂商数目的减少,所以两国开放后的市场均衡点应处于原 来均衡点的右下方,在图6-5中,A'、B'分别表示A、B两国开放后的新均衡点,而AA' 与BB'两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分别表示A、B两国在要素使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行业内厂 商数目与厂商产量所有可能组合的轨迹。 对应于新的均衡点,A、B两国的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 w ,即开放后两国所生产的差异产 品的数目之和等n w ,很显然,n w >n b >n a ,所以开放后两国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要比各自 在封闭状态下都多;另外,由于厂商间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异的,因而两国在开放后所生 83 产的产品品种不会有重复,也就是说在同一行业里,一国只生产某些种类的产品,而另一国 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完全是因为规模经济的存在,与价格差别 无关。但是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究竟生产哪些种类的产品,因此国际分工与第一节的结果 一样也是不确定的。 对于两国的消费者来说,开放后其消费品一部分由本国厂商提供,另一部分则完全来 自于国外,由于这种贸易是发生在具有差异产品的同一行业内,所以贸易型态是一种产业内 贸易。 根据以上分析,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于使一国市场扩大,市 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二是增加产品的 品种数量。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的来源看,贸易利益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 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 带来更多的满足 ① 。 (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以上我们讨论了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决定作用,虽然在理论框架上,这部分内容 与前面的比较优势理论,特别是要素禀赋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所探讨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现实中,决定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可能会同时存在的,如果各国既存在各种差异,又存在规 模经济,那么国际贸易应如何开展呢? 这里,我们将上一部分所建立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加以修正,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 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分析方法也相应地由原来所采用的局部均衡分析(仅针对一个部 门)改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 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另外,假设 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由于X部门中的厂商具有对称性,均衡时,所有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均相同,所以X部 门的所有产品的平均价格也等于单个产品的价格。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封闭条件下,X相 对Y的价格(X部门的平均价格与Y产品价格之比)A国要低于B国,所以开放后,A国 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Y产品,但在X部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 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将一部分来自于本国,而另一部分则来自 于外国,所以,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但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 衡,所以在开放后的均衡状态下,A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国,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 进口国。 这样一来,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都同时存在,其中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 ① 这种利益与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love of variety)偏好有关,即消费商品种类的增加会提高 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例如,假设某一消费者面对两种商品:录像机与VCD机,两种商品的价格假定一样, 该消费者的收入可供他进行如下几种选择:购买两台录像机或两台VCD机、购买一台录像机和一台VCD机, 如果该消费者认为最后一种选择优于前两种选择,那么这种偏好就属于所谓的“多样化喜好”。 84 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 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间的差异越小,那么贸易 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间 贸易就会越显著。 二 * 、寡头垄断与同质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这里还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起点和参照,引出另一种重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寡头市场。 如果放弃完全竞争关于市场中的厂商数目众多这一假设,假设参加市场交易的厂商数 目很少。那么,很显然,由于厂商数目很少,并且每个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所以 每 个厂商的行为或决策很容易或很快就会被其竞争对手所觉察。在这种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 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 另外,在这种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有两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有 很多原因,可以解释寡头厂商间的敌对倾向,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争夺市场份额。但寡头之间 有时也会出现妥协,因为既然没有一个厂商有能力可以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达到独自控制 市场和制定价格的目的,那为什么不互相合作或合谋达到共同控制市场的目的呢? 所以,寡头市场除了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但不止一个)、产品是同质的这 些特征外,厂商行为也大大有别于其他不完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正因为如此,寡头市场 模型通常按厂商的决策对象和行为倾向划分为不同类型。以下将要介绍的寡头模型就是其中 的一种。 ( 二)、双寡头模型 这里以一简单的寡头市场为考察对象。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而且两个厂商的生 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另外假设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产量,即决 定生产或销售多少产品。 在非合作情况下,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假设厂商同时做决策),但可根据对对 方的猜测,来作出自己的各种选择。也就是说,针对对方每一种可能的产量,他都有 一个最佳产量选择。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 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则称这一曲线为该厂商的反应曲线 (reaction curve)。同样,对另外一个厂商来说,他的决策思路也完全相同, 因此另一个厂商也有一条反应曲线,来描述他的各种最佳选择。 q f 85 O H F E q f 0 q h q n 0 F ˊ H ˊ 图6—6 为方便起见,以下称这两个厂商分别为H和F。q h 和q f 分别代表两个厂商的产量。图6 —6中的两条直线HH / 、FF / 分别表示厂商H和F的反应曲线。图中两条反应曲线的斜率为 负,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对方的产量越高,自己面对的剩余需求就越小,所能选择的最佳 产量也就越小。但H厂商反应曲线在图中要比F厂商的反应曲线更陡一些。对此,我们通 过比较一下两条曲线的端点位置来解释其原因。 H点表示当H厂商认为对方产量为OH时,他就选择退出市场(q h =0),那么在什么情 况下,H厂商才会选择退出呢?若OH对应的是完全竞争下的产量(即当市场需求为OH时, 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时,整个行业的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相同,这时厂商H 认为没有必要再留在市场上,所以他选择的最佳产量为零。H / 点则表示在厂商F不存在的情 况下(q f =0),厂商H的最佳选择,这时市场上只有厂商H一个,所以厂商H的产量OH' 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产量。同理,F / 点表示完全竞争下的产量,F点表示完全垄断下的产量。 根据各个端点的经济含义,则F点必定在H点之下,而H'点则在 F / 点之左,所以HH / 比 FF / 更为陡一些 ① 。 (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现在应用上面的模型来解释,在这寡头市场结构下,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两国在某一共同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即在封闭条 件下,两国的该行业都是完全垄断市场结构。另外,假设两国的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 同,两国需求条件也假设完全相同。 首先,我们确定开放以后,两国市场的均衡。开放后,两国厂商均可自由进入对方市 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寡头市场结构(双寡头)。每个国家的市场上都两个厂商, ① HH’比FF’陡是均衡点稳定的前提条件。反之,则均衡解是不稳定的,读者可自行分析一下。 86 一个是本国厂商,另一个为外国厂商。假设H厂商为A国厂商,F厂商为B国厂商。 q h q f (a) q h a q f a E O H / H F H / H F q f b q h b E / O F / q f q h F / (b) 图6—7 图6—7描述了A、B国市场的均衡。在图6—7(a)中,A国市场的均衡点为E,此时国 内厂商在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来自B国的厂商在A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在图6 —7(b)中,B国市场均衡点为E'。均衡时,B国厂商在本国销售量为q。A国厂商在B国 的销售为q。由此可知,开放以后,A国向B出口量为,自B进口同种产品,进口量为 ,即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同质产品发生了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由于对 称性,两国厂商在本国和他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各为50%。贸易后,两国市场价格也完全相 同。 q h a q f a f b h b q h b q f a 如果考虑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上述结果会稍有变化。因运输成本会提高一国 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厂商在他 国市场上的反应曲线位置要比不考虑运输成本时的反应曲线更接近于原点。这样,均衡时, 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销售要低于在本国市场的销售。虽然厂商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 售价格相同,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存在,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要低于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 这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 (reciprocal dumping)。 以上我们虽然证明了同质产品下产业内贸易也同样可以发生。但可能有人对这一结论 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既然两国的产品完全相同,就不应存在象垄断竞争下以差异产品为基础 87 的完全专业化分工这种现象,而且两国的产品价格也完全相同,这样一来还有必要开展国际 贸易吗?如果再考虑运输成本的话,象上面的那种在国外销售价格反而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 相互倾销现象似乎更不应该出现。事实上,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厂商行 为引起的。 封闭条件下,本国厂商完全控制着本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从追求利润最大的 目的出发,他所选择的产量和价格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在这个产量上,他 不会再增加产量,因为如果额外增加一点产量,不仅其边际收益要小于边际成本,而且由于 销售量的增加,市场价格会下降,从而产品的平均销售收入也要低于产量增加前。换句话说, 增加产量后不仅新增加的产量净收益为负,而且以前产量的销售收入也因价格下降而有所下 降,所以增加产量反而会导利润减少。但是开放以后,情形则不同,厂商会发现,如果新增 加的产量不在本国销售,而在他国销售(即出口),那么,一方面不影响本国在国内市场的 利润(因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与完全垄断下一样),另一方面因国外市场原本就是垄断市 场,存在超额利润,所以在他国销售可以分享他国市场的部分超额利润。出于这种考虑,他 便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新增的产品出口到他国。同样外国的厂商也会这么想,这么做, 因为如果他保持封闭条件下的产量不变,那么由于他国的进口,自己也无法维持垄断利润, 其利润会受损,所以他也必须选择进入他国市场这一策略 ① 。于是,便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产 业内贸易。 在寡头市场下,贸易会改善两国的福利吗?由上可知,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皆由完 全垄断转变为寡头市场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 源配置扭曲。这一点可由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品数量均增加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另外,贸 易后两国的市场价格也要比贸易前低,所以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贸易后会提高。 小 结 与传统的完全竞争下的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相比,无论在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 上,还是在应用上,“新贸易理论”都有独到的贡献,因此,这一理论已成为当代国际贸易 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为基础, 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指出即使比较优势不存在,国际贸易仍可产生,因为除了相 对价格差外,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 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1)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 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 ① 寡头市场中厂商之间的这种博奕行为,与所谓的“囚犯难题”(prisoners dilemma)是一样的道理。 88 练习与思考 1.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 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2.试根据图6—2证明,如果贸易后Y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很大的话,那么完全专业化生 产Y产品的国家福利可能因贸易而遭受损失。(提示:比较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 贸易前的相对价格线的位置关系)。 3.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还能提出其他一些影响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国际分工 格局的因素吗? 4.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 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 5.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 6.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 7 * .假设某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X相对于Y而言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是垄断竞争市 场,而Y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贸易后,图6—5中两条曲线AA / 与BB / 如何变动?(提 示:考虑贸易后用于X部门的要素量的变化)。 8,如果贸易前两国市场不是完全垄断,而是寡头垄断,那么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结果是否改 变? 9.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