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为适应国际经济交往的需要,对货币的本位、货币的兑换、国际
收支的调节所做出的安排、遵循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形式,以及各国之间相互协调的通称。
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国际储备资
产的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和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从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
变的历史中,可以发现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一个从自发调节到有序调节的过程。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历史上出现过的国际货币制度有国际金本位、国际金块本位、国际金汇兑本位和布雷顿
森林体系等四种类型。
一、国际金本位制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本位制度,大约形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结束
于1914年。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所有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
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率先颁布了《金本位制》,大约半个世纪以后,欧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才相继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大致形成。国际金本位制
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建立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实行的金铸币本位制基础之上的,其
主要特征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储备货币使用黄金,并
以黄金作为国际结算工具,各国的国际收支可以用黄金的输出入自动平衡。因此金本位制是
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二)、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金铸币本位条件下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输出入,使得外汇市场上汇
率的波动始终维持在金平价和黄金运输费用规定的黄金输送点之内。因此,国际金本位制是
一种极其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三)、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英国经济学家休谟(Hume,1752)最早提出“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其具体内容是:
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逆差时,黄金流出,国内货币供给量减少,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下降;于
1
是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国际收支得以改善;反之,当一国出现对外收支顺差时,黄金流
入,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物价和成本的上升;于是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国际收支
顺差得以减轻。
一般地,国际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作用的发挥应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各国
货币与黄金挂钩,并随时可以兑换黄金;其二,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三,中央银行或货
币当局必须在黄金准备的基础上发行货币。
二、国际金块本位制
国际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尽管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
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但仍然
规定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并且规定黄金的官方价格;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但在需要
进行国际支付时,可以用银行券到中央银行根据规定的数量兑换黄金。
金块本位制是的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制度。
1925—1928年期间,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曾经使用过金块本位制度。
三、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度
国际金汇兑本位是一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也称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流通金
币,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成黄金或金币;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需将本
国货币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
为储备金;通过自由买卖外汇维护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实际上是一种“盯住汇率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是那些从属于经济实力较强国家的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曾经实行过这种货币制
度。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一些国家深知,国际经济的动荡乃至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经
济秩序的混乱存在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因此,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成为保持战后经济
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在国际金融领域中重建经济秩序就是建立
能够保证国际经济正常运行的国际货币制度。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指,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44
个国家参加会议,并商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1944年7月1——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
2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讨论了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等问题。会议通过了《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会议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
内容。由于美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当时已经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的3/4。因此如果建立的货币体
系仍然与黄金有密切联系的话,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也正好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本位制度、汇率制度和汇率制度的维持、储备制
度、国际收支调整制度、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
1.本位制度
在本位制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
定的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纯金,35美元换一盎司黄金的黄金官价。美国承担向各
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美元的义务;同时,为了维护这一黄金官价不受国际金融市场
金价的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金价。
2.汇率制度
在汇率制度方面,它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各国货币与美
元保持稳定的汇率。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按照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的比较确
定,或者不规定本国货币含金量,只规定与美元的汇率。这意味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
国之间的汇率是固定汇率。各国不能任意改变其含金量。如果某种货币的含金量需要做10%
以上的调整,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的汇率波动度为
正负1%,只有在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能改变其货币平价。
3.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
4.国际收支调整制度
在国际收支调整机制方面,会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
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5.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1945年12月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宗旨是:
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增加收入;避免会员
国货币的竞争性贬值;向成员国提供所需要的临时性贷款;设法消除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
该组织的职能主要有两个:一是当成员国出现短期性经常项目逆差,而紧缩性货币政策
或紧缩性财政政策会影响国内就业水平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时准备向它们提供外币贷
款,以帮助它们度过难关。用于这种贷款的黄金与外币由该组织成员国交纳的基金提供。二
是可调整的货币平价。尽管该货币体系规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保持固定,但是如果该组织认
为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不平衡”状态时,该国可以调整其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的最高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日常工作由执行董事会负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向国际收支失衡的成员国提供临时性贷款,以解决成员
国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这些国家处在经济发展的
3
过程中,它们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收支长期逆差,因此它们的汇率将难以保持不变。要维
持它们的汇率必须从基础入手,解决其经济发展问题。
1945年12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或世界银行)成立。其宗旨是:对发展中国家用于
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发展中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
发;通过保证或参与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
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在提供贷款
保证时,应同其他来源的国际贷款进行配合。世界银行的组织形式是股份制,其最高的决策
机构是理事会。世界银行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辅助性机构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摆脱
长期贸易收支,或国际收支逆差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度。尽管这种制度可以在经济实力较强和较
弱的国家之间维持一种货币、特别是汇率的稳定。但是当它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时,存
在着一国能否支撑的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发表了《黄金与美元之危机》
一书,提出了著名的“特里芬两难问题”,即无论美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
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在这一制度下,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的美元用于
国际支付,那么人们就会担心美国持有的黄金能否兑换各国持有的美元,从而对美元的信心,
进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发生动摇;另一方面,如果美国力图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以维
持人们对美元的信任,美元的供应就不可能充足。因此在这个货币体系中存在着“美元灾”
或“美元慌”的双重威胁。
事实上,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日起,这种两难就一直伴随国际经济的发展。1960
年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问题是“美元慌”;而1960年以后,主要问题是“美元灾”。
这种问题的不断困扰终于使美国感到,它难以靠自己的力量支撑起整个国际货币制度。1971
年8月,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这一行动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发生动摇,该
体系瓦解。
五、“牙买加协定”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重新建立、至少是改革原有货币体系的工作成了国际金融领
域的中心问题。
1971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意见。1972
年7月,理事会决定成立“20国委员会”,具体研究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方案。该委员会以
及后来替代这个委员会的“临时委员会”为改革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76年1月成员国
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修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会议结束时达成了《牙
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又通过了以修改《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起生效。实际上形成了以《牙
买加协议》为基础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
4
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汇率制度、储备制度和资金融通问题。
《牙买加协议》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它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固定汇率和浮动
汇率的暂时并存,但成员国必须接受基金组织的监督,以防止出现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的现
象;该协议明确提出黄金非货币化,会员国可以按市价在市场上买卖黄金。取消会员国之间、
会员国与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逐步处理基金组
织持有的黄金,按市场价格出售基金组织黄金总额的1/6,另一个1/6归还各会员国;确定
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将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1969年为解决国际清偿能力不足而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和计帐单位。代表会
员国在普通提款权之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普通提款权是基金组织提供的最基本的
普通贷款,用以解决受贷国因国际收支逆差而产生的短期资金需要。特别提款权按照会员国
在基金组织认缴份额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到的特别提款权可通过基金组织提取外汇,可同黄
金、外汇一起作为会员国的储备,故又称“纸黄金”设立时的价值相当于1美元。1974年7
月1日以后改用一篮子16种货币定植。1981年1月1日以后又该用美元、马克、法郎、英
镑和日圆5种货币定植;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基金组织用出售黄金所得收益建立
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将基金组织的贷款额度从100%提
高到145%,并提高基金组织“出口波动补偿贷款”在份额中的比重,由占份额的50%增加到
75%。
牙买加会议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走向多元化、汇率
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首先,尽管牙买加协议提出用特别提款权代替
美元的方案,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只是一个计帐单位,现实中需要有实在的货币作为国际经
济交往的工具。客观上形成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的结构。其次,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选择
的汇率制度也有不同,牙买加协议的接纳精神是避免会员国竞争性货币贬值的出现,因此只
要各国的汇率制度是相对稳定或合理的,它就可以合法存在。这这是牙买加协议能够获得广
泛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三,从国际收支的调节看,在允许汇率调整的情况下,各国国际
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增加了。各国既可动用本国储备,又可借入国外资金或货币基金组织的
贷款,也可以调整汇率,所以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下,会员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是整齐
划一的国际货币制度消失了,代替它的是多样化的、灵活的体系。正是由于这一点,每个国
家需要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的责任也日趋重要了,换句话说,在新的国际货币制度下,会员
国要好自为之,否则要承受痛苦的经济调整。
第二节 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共同体的货币一体化,从70年代初即开始拟议并实行,但波折反复,进展缓慢,
只是由于部分成员国勉力支持,才没有完全垮台。及至1978年下半年,欧共体各成员国的
经济情况不同程度地好转,于是改弦更张,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名号变了,实质
依旧,它不过是欧洲货币联盟长征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稳定汇率的基本目标在一
5
定程度上实现了。及至1986年,欧共体提出“单一欧洲文件”,“文件” 肯定了欧洲货币联
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为应该继续积极推行,拟订了初步计划,并决定从1990年7月1
日起实行。这可以说是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个回合的开始。三个回合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
承的,它表明,欧共体始终希望建立欧洲货币的集体,尽量摆脱其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
币汇率波动的影响。更重要的动因还是来自内部:欧洲共同体的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共同市场
的继续巩固与完善,以及资本流动与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化目标的有待实现,不能不依赖共同
体的货币一体化的进展,不能不以共同体各成员货币间的比价的稳定为基础要求。欧共体各
国还期待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稳定,创造促进投资的条件。
一、魏尔纳计划
在原来的罗马条约中,并没有要建立一个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及至60年代末、70年
代初,由于欧共体的关税同盟已经基本上建成,建设过程向着资本与劳动流动自由化的领域
推进,从而也就客观上推动了势必开展的货币一体化的形势。1969年12月在海牙举行的欧
共体首脑会议,决定筹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为此欧共体的专家们在1970年5月拟订了
初步计划,这个计划交由以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皮埃尔·魏尔纳(Pierre Werner)为首的
工作组审议。同年10月工作组向欧共体理事会及委员会提交了最后报告,这就是后来一般
所称的“魏尔纳报告”或“魏尔纳计划”。
这个计划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规划了一个10年过渡期,过渡期分为三个阶段。大致
说来,第一阶段从1971年初至1973年底,主要目标是缩小成员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着
手建立货币储备基金,以支援干预外汇市场的活动,并着手协调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第二
阶段从1974年初至1976年底,主要目标是集中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以充实货币储备基
金从而加强干预外汇市场的力量,此外,并要使欧共体内部汇率进一步稳定下来,并促使相
互间资本流动进一步自由化。第三阶段从1977年初至1980年底,目标是欧共体内部商品、
资本及劳动力的流动将完全免除汇率波动的干扰,汇率趋于完全稳定,并着手规划统一货币,
与此同时,货币储备基金则向联合中央银行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事实上规划得比较具体
的只是第一阶段的措施,对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只是展望了前景,具体措施不可能预作安排。
计划中曾指出,在10年过渡期中,指望能够逐步建立起超国家的决策中心。
欧共体部长理事会经过几个月的审议才在1971年3月达成协议。部长理事会的决议强
调了稳定汇率的重要性,强调了建立外汇干预基金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协调经济政策与货币
政策的协议却成了装点门面的具文,超国家的权利问题几乎没有触及。
在魏尔纳计划酝酿期间,在舆论界兴起了两种互相对立的有关理论。一派主张“经济先
行”,认为如果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差异太大,汇率的稳定将是很困难的,具体说
来,也就是说,如果成员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彼此悬殊,货币的一体化就难于贯彻。
因此强调治本溯源,不赞成一味治标。另一派正好相反,主张“货币先行”,认为通过治标
可以促进治本,认为为了维护规定的汇率或其可容许波动的幅度,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与经
济政策就不得不逐渐趋于协调。在当时的成员国中,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朝野比较倾向于
6
“货币先行论”,而联邦德国与荷兰朝野则比较倾向于“经济先行论”。
魏尔纳计划以及1971年初部长理事会的协议,有人说是一个“折衷而又折衷的方案”,
实质上应该说,“折衷”只是表面现象,它主要是体现了“货币先行”的理论,这就注定整
个计划的进程是坎坷不平的。平心而论,整个货币一体化的宏图是可以从“货币先行”论着
手的,但是在具体规划中确实应该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给予足够的考虑。
欧共体部长理事会达成协议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市场
以美元下跌为中心发生了一系列动乱。为了应付动乱,欧共体各国各行其是(西德马克浮动,
意大利里拉继之,法国实行双重汇率并加强外汇管制,比利时法郎与荷兰盾联合浮动),直
至1972年初,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才决定着手推行货币联盟的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 、汇率管理机制
在汇率管理机制方面,欧共体曾有过比较高的目标。具体情况是:1971年底,“十国集
团”的华盛顿会议达成了所谓的“史密森协议”,协议规定各国货币汇率的可容许波动幅度
(主要是各国货币对美元比价的可容许波动幅度)为上下2.25%(总幅度为4.5%),也就是
说,放宽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定的上下1%的波动幅度。这个规定对欧共体成员国来说,
当然也是要遵守的。可是,欧共体在1972年4月10日作出决定,通过了“巴塞尔协议”,
各成员国货币间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只能是上下1.125 %(总幅度为2.25%),比史密森协
议的规定小一半,换言之,欧共体对内部的汇率波动要求更加严格,拟推行内外有别的汇率
政策。用当时比较通俗的比喻来说,这叫做“蛇洞制”:“洞”是指史密森协议规定的大幅度;
“蛇”是指欧共体自己规定的小幅度。参加蛇洞制的各国货币彼此间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
比它们对外实行的汇率联合波动的可容许幅度要小,这是国际金融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可是
在整个金融领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的情况下,它不可能顺利推行。蛇洞制的始行日期是1972
年4月24日,参加者先是欧共体原6国,同年5月,当时准备参加欧共体的英国、爱尔兰、
丹麦、挪威决定在1973年1月1日正式参加欧共体之前就先参加蛇洞制,以表明它们的积
极态度。
可是,英镑的地位实际上比较虚弱,英国的通货膨胀率较高,英镑对内价值的降低使得
它的对外价值也下跌。英国为了维持英镑汇率,不得不抛售外汇储备以收回英镑,单是在
1972年6月15日至22日的短短6天中,英国就丧失了多达26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花了这
么昂贵的代价去维持显然与英镑的实际购买力不相称的高汇率,对英国的国际收支的调整也
不利。英国终于在1972年6月23日宣布退出蛇洞制,实行英镑自由浮动。与此同时,爱尔
兰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
意大利里拉的地位也比较虚弱,主要也是由于意大利的通货膨胀问题比较严重。1972
年底和1973年初,里拉汇率大幅度下跌,短期货币资金大量外流。意大利当局不得已在1973
年1月21日宣布实行双重汇率制,也就是说,意大利当局只负责维持商业里拉汇率的波动
不超过规定的幅度。同年2月,商业里拉的汇率也维持不住,和金融里拉一样单独自由浮动
了。
1972年9月,挪威公民投票否决了参加共同体一案,挪威克郎于是退出蛇洞制。
史密森制度在1973年3月终于维持不住而告崩溃。各国货币或者单独自由浮动,或者
7
联合自由浮动,都不遵守正负2.25%波动幅度的约束。史密森制度原是为了弥补以美元为中
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而提出来的,结果也以崩溃告终。这时,蛇洞制的“洞”不存在了,“蛇”
还在,但它可以离洞自由波动了。欧共体的成员国中,英国、爱尔兰、意大利的货币汇率继
续单独自由浮动,其余成员国的货币汇率则联合自由浮动。可是,在1973年3月16日,挪
威却又和瑞典一道,把它们的货币汇率与这些成员国的汇率波动联系起来,成为蛇形联合浮
动集团的非共同体成员国的两个参加国。
进入1974年后,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相结合的问题在许多国家日益恶化,很多国家的
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法国的问题较严重,法国法郎的汇率总是高于它的购买力水平,使
法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很难改善。法国终于在1974年1月19日退出联合浮动,实行单独自由
浮动。法国的情况在一年半以后有所改善,为了表明法国对欧洲共同体货币一体化的维护,
法国法郎于1975年7月10日重新参加联合浮动。可是,为时不过半年多一点,法国法郎购
买力的下降使得法国法郎的汇率相形较高,资金外流很难阻挡,终于在1975年3月15日再
度退出。
在法国法郎酝酿第一次退出之际,欧共体感到再继续维持全幅为2.25%的可容许波动幅
度实际上比较困难了,于是将可容许波动幅度扩大一倍,即扩大到全幅4.5%(1972年4月
10日的建立蛇洞制的决议始终未正式声明失效),希望借此将法国留在联合浮动制内,然而
法国还是退出了。
法国第二次退出联合浮动制后,瑞典这个非成员国也于1977年退出联合浮动。至此,
参加联合浮动的只剩下联邦德国、丹麦、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以及非共同体成员国的挪威。
法国、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四国游离在外。直到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时(即第二回
合开始),情况才有所改变。
(二)、货币储备基金的建立
按照魏尔纳报告的设想,应该以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作为样板,组织统一的中央银行系
统,而作为它的始基的,则是建立“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uropean Monetary Cooperation
Fund, EMCF)。这个基金建立于1973年4月3日,其中包括20亿美元的短期货币支持基
金和20亿美元的中期财政支持基金。其职责主要是:支持成员国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活动
以促进汇率的稳定,管理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信贷,逐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并逐步发
展为各成员国间的划拨结算中心。
按照原来的设想,基金应着手集中各成员国的20%的国际储备,但是这个设想没有实现。
1973年秋,欧洲发生石油危机,欧共体各国国际收支恶化,各国忙于自寻出路,集中部分
国际储备的问题根本提不上日程。石油危机较为缓和后的谈判也没有什么结果。按照魏尔纳
计划,自1974年起即应转入过渡期第二阶段,在此阶段中,欧洲货币合作基金还应进一步
充实,但这时各国都在忙于应付经济危机,自顾不暇,事情只能拖延下来。事实上,在70
年代中期这个多事之秋,各国对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安排已淡焉若忘了。
(三)、欧洲共同体内部核算筹码的建立
关于欧共体内部使用核算筹码问题,经历了一个原来魏尔纳计划所没有计议的变化,这
是由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危机所促成的。
8
欧洲共同体财政货币当局原来内部也设计了一种共同筹码叫做计算单位(Unit of
Account, U.A.),这个计算单位的基准,原来定为0.888671克黄金,也就是1971年底美元第
一次贬值前的含金量,在美元贬值前,一个计算单位就等于一美元。在美元两次正式贬值之
后,计算单位的含金量没变,因而折合美元数就比一美元多了。
1973年3月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制,美元汇率频频波动,黄
金市场价格变动不定,各国货币的汇率都偏离了原来的金平价,原来的货币含金量纵然不一
定公开宣布取消,实际上已失去作用了。对于计算单位来说,也是如此。这时欧共体的联合
浮动实质上是西德马克在起一种带头作用(美元已失去国际金融中唯一基准货币的地位),
参加联合浮动的各国货币的汇率跟着西德马克汇率对外联合浮动,对内各国货币与西德马克
的汇率则保持在可容许波动的幅度内波动。
与此同时,欧共体积极设法将计算单位改变成一种成员国货币复合体性质的综合指标,
与黄金脱离联系(这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正准备对特别提款权进行同样性质的改革)。其
实欧洲投资银行在1973年已经实行了这个办法,它发行一种长期债券,其计算单位叫“欧
尔康”(European Composite Unit, EURCO),它就是一种综合货币单位。欧共体的这个设计
在1979年上半年末就实现了,定名为“欧洲计算单位”(European Unit of Account, EUA)。
欧洲计算单位自实行以来,它的使用范围逐步有所扩大,除了主要是欧共体内部财务核
算的工具外,并在“欧洲海外开发基金”、“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发行债券业
务等方面使用。例如与第一个洛美协定有关的各项对外援助就是以欧洲计算单位核算的。欧
共体与第三国缔结的贸易协定,也往往使用这种核算工具。因此,欧洲计算单位虽说基本上
是一种内部核算筹码,但是也多少包含有一点共同货币萌芽的性质。
二、欧洲货币体系
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二个回合是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EMS)的建立
与发展,它是欧洲货币联盟长征中的一个新阶段。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动议是1978年4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欧共体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
同年12月5日,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自1979年初起欧洲货币体系协议正
式实施。
欧洲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继续实行过去的汇率联合浮动体制,争取
逐步收缩内部的可容许波动幅度。至于参加国则除英国以外,其余8个欧共体成员均可参加
了,原来参加蛇形联合浮动的挪威决定不再与之发生联系。通常把这个新阶段的联合浮动制
称为超蛇联合浮动制,有别于原来的蛇形联合浮动制。“超”的含义在于,不仅是由于参加
的国家多,还由于它拟议的市场干预机制较严一些(虽然后来并未充分体现)。第二,继续
运用原来的“欧洲货币合作基金”(EMCF),拟议两年后扩大发展为“欧洲货币基金”
(European Monetary Fund, EMF)。第三,建立“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
ECU),它是原来的欧洲计算单位(EUA)的继续与发展。
(一) 、市场干预机制
9
超蛇联合浮动制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仍沿旧制,为上下2.25%。意大利由于遵行这
个规定有一定的困难,其可容许波动的幅度放宽到上下6%。对第三国货币(主要是美元)
的汇价则联合自由波动。
当市场汇率波动超越规定的干预点时,有关的两国货币当局即应进行市场干预。弱币国
如感到干预力量不足,可向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借入强币。如形势比较严重,靠市场干预效果
不佳,弱币国就得考虑采取收缩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等措施,也许强币国也要考虑采取增
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放宽信贷等措施。如果做不到,那就只好修订篮子中心汇率、从
而修订双边格子汇率。
欧洲货币体系在控制汇率波动方面,除了维持原来规定的上下2.25%幅度的干预机制
外,另外又规定了一种带有预防性的措施。按此规定,当某个参加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
比价偏离其法定篮子比价到一定程度,即所谓的差异界限(Threshold of Divergence)时,这
个参加国的货币当局就应采取相应措施。这个差异界限是按上下2.25%乘上75%、再乘上(1
-该参加国货币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计算出来的。从上述计算方式,不难看出,为权数
大的货币规定的差异界限较小(如西德马克)、为权数小的货币规定的差异界限较大(如爱
尔兰镑),但最大不会超过1.7%(这是权数为零时的数字)。显然,为意大利里拉规定的差
异界限不是按上下2.25%计算,而是按照上下6%计算。
当某一参加国的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比价超越了它的差异界限时,这个参加国就应设
法干预外汇市场,使此比价返回界限之内。不难理解,差异界限起了一种预防双边格子汇率
波动突破干预点的作用。因为,这个差异界限总是比双边汇率的干预点先行到达。这个预防
作用有时被称为报警器(Monitor)、或被更通俗地称为“响尾蛇”作用。这个预防性的规定
虽说不是强制性的,但它毕竟是一条应该自觉遵守的纪律,它是“超蛇制”比“蛇制”更为
严格的一个标志。
(二)、关于建立欧洲货币基金问题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是欧洲货币体系的一大任务。欧共体理事会曾决定以两年为期建成欧
洲货币基金,首先要集中各个参加国的黄金储备的20%,以及美元和其他外币储备的20%,
作为共同基金,再加上与此等值的本国货币,总计约值500亿欧洲货币单位。这些集中起来
的黄金外汇将换算成欧洲货币单位的存款额并计息。英国也参加了此项安排,并已提交了黄
金及外汇储备的份额。基金的信贷能量当然较前壮大,再维持市场汇率的稳定方面,在抵御
外汇市场上的风浪方面,无疑能起较大的作用,但欧共体还准备将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充。
欧洲货币基金没有如计划安排时期建成,主要由于基金的制度在厘定上各国意见分歧,
譬如英国就不同意基金向联合的欧洲中央银行方向发展。
(三)、关于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问题
欧洲货币联盟建设过渡期的一个任务就是要逐步扩大作为将来的共同货币的前身的欧
洲综合货币指标的使用范围。
随着“货币合作基金”工作的逐步开展,欧洲货币单位的作用也逐渐扩大,它已不仅是
欧共体内部财政核算的一种尺度,而且成为欧共体各成员国货币当局之间划拨计算的一种工
具,并构成欧共体各国的一种外汇储备资产。
10
关于欧洲货币单位的使用范围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1、在共同农业政策范围内的应用问题
欧洲共同体的共同农业政策的核心是统一的管理价格制度。管理价格制度亦称共同价
格,它是由共同体的管理机构根据部长理事会的决议精神来规定的,一般是一年一次。管理
价格是以农业计算单位(AUA)为尺度来规定的。农业计算单位AUA就是原来的计算单位
(UA),自欧共体采用与黄金绝缘的欧洲计算单位EUA以后,农业部门仍旧采用与黄金联
系的计算单位,但一般改称农业计算单位(Agricultural Unit of Account)。农业计算单位与
欧共体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一般称绿色汇率(Green Rates),它是将以农业计算单位
规定的农产品统一价格换算为以各成员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时所用的汇率。在现实的农产品交
易中所使用的是各国自己的货币,农业计算单位只是个核算单位。1969年前,国际金融形
势稳定,绿色汇率与市场汇率是一致的,管理价格制度的实施没有受到来自国际金融领域的
干扰。此后形势变化,市场汇率与绿色汇率脱节,管理价格制度受到了损害。为了维持统一
价格制度,共同体采取弥补措施:根据绿色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差距对货币升值国的农产品出
口贸易给予货币补偿额(Monetary Compensation Amount,MCA),对货币贬值国农产品出
口则征收边境税亦即负的货币补偿额。货币补偿额制度是一种变通办法,它是由于在农业年
度中成员国货币汇率发生变动,于是形成了双重汇率的情况派生的,在如何取消这种畸形的
制度方面,法国与联邦德国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这个对立曾使欧洲货币体系的始行日期推迟
了2个多月(从1979年1月1日推迟到1979年3月13日)。
欧洲货币体系的始行,对欧共体的农业金融方面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农业计算单位抛弃
了此前的含金量,农产品的管理价格改为按欧洲货币单位为准加以厘定,具体说来,绿色汇
率表现为各成员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的市场比价的周平均值(制定管理价格时的前一周)。
在这样的制度下,绿色汇率与市场汇率不完全符合的情况没有根本的改变,因为市场汇
率总是多少有些变动,而绿色汇率一经确定,在一定的农业年度中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如
果在此期间,法定的中心汇率有所调整,绿色汇率却不可能随之调整,其间总有一个时滞。
既有脱节,就要有货币补偿额,货币补偿制就不可能取消。但是在以欧洲货币单位为基准的
制度下,绿色汇率与市场汇率的差距一般说来有所缩小。特别是当没有法定汇率的调整期间,
两者是非常接近的。在法定汇率的调整面很窄的情况下,影响也是有限的。当绿色汇率与市
场汇率的差距缩小时,货币补偿额的数额也随之减少,欧共体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减轻。
自欧洲货币体系始行以后,农业方面的货币补偿额制还进行了一点实务上改革:为了简
化手续,实际上是按绿色汇率与法定汇率的差额与绿色汇率相比所得的百分数,乘上有关农
产品的法定收购价(即管理价格)计算单位成交量的货币补偿额。即,不再按农产品实际成
交时的市场汇率与实际成交价格计算了,这就节省了巨大的计算实务上的劳动与费用。
欧洲货币单位虽说当时还主要是一种内部核算筹码,但从其远景目标来看,已经逐渐向
共同货币方向发展了,也就是说,逐渐超脱出内部筹码的范围。
如前所述,欧洲货币单位已不仅是共同体内财政核算的尺度,而且也已成为各成员国间
划拨清算的工具,并构成各成员国的外汇储备资产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欧共体以外的国家
的外汇储备中也往往包含有以欧洲货币单位为尺度的资产项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
11
在1988年底时,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外汇储备中,此种储备资产项目所占比例为10.2%,如
只就工业发展国家而言,则此比例达15.6%。此外,发展中国家将其货币的对外价值与欧洲
货币单位挂钩的也越来越多。
2、在公私经济中被广泛利用的趋势
欧洲货币单位在私人经济中的用途也日益扩展。总的说来,近些年来扩展很迅速,这主
要是由于欧洲货币单位的价值比较稳定,使用它的外汇风险较小,由于它没有国界问题,使
用起来比较方便。以欧洲货币单位为计量单位的债券发行越来越多。此外银行信贷业务与存
款业务也多以欧洲货币单位为尺度。值得注意的还有下述情况:在欧共体内,交通、运输、
电讯、邮政、旅游等行业的业务结算,越来越有逐渐摆脱美元、改用欧洲货币单位为筹码的
趋势;欧洲的跨国公司的总公司与分支公司彼此间的业务,举凡标价、发货、支付等环节也
往往以欧洲货币单位为通用筹码;欧共体各国的公司间的联营及合营日益发展,它们也采用
此种核算指标与支付工具;欧共体各成员国的贸易企业之间以及它们与第三国贸易企业之间
的作价、订约、开票与清算也日益使用欧洲货币单位为尺码;欧共体内的旅行支票,以欧洲
货币单位为尺度的越来越流行,在有些成员国甚至出现了共同体内通用的定额旅行支票(面
额为50ECU或100ECU);欧共体内的保险业务也有普遍使用欧洲货币单位的趋势。总而言
之,欧共体内以欧洲货币单位为尺度的支付凭证及有价证券日益增多、层出不穷。与此相适
应,银行业也开展了这些支付凭证与有价证券的清算业务。
欧洲货币单位越来越具有一种准货币(Quasi Currency)性质,可以说这是欧洲货币单
位联盟第二个回合中所取得的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论述第二回合的成就时,必须强调,在稳定汇率方面,它的成绩也很显著。下面就来
议论一下这个问题。
欧洲共同体所实行的汇率体制属于可调整的钉住汇率体制范畴(Adjustable Peg
System),也可以说是一种半固定汇率制度。欧洲货币体系自1979年3月始行以来,截至
1990年7月1日第三个回合开始,已11年头了,11年来,各成员国货币间的兑换率(即汇
率)波动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控制,比较稳定。在此期间,法定中心汇率一共调整过13
次,其中有两次调整间的时间间隔相当长,即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以及1987年1月
中至1990年初。11年来,法定中心汇率调整13次,次数不能算多,当然也不能说很少。
应该考虑到,当调整势所必需时,勉强维持原水平,对各成员国间的货币合作会产生消极影
响,所以调整次数稍多,不能算是货币联盟不易维持的征象,反而应该说是货币联盟得以维
系不坠的条件。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与货币政策还没有做到一致,各国纸币的
购买力平价时常会发生变化,法定汇率应该比较灵活地反映这些变化,从而有利于各国国际
收支的调整。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曾经发表评论:谈论欧洲货币体系是否成功,“首要问题是如何定义
‘成功’一词,成功决不能理解为不能有中心比价的变动,蛇行浮动制从1972年到1978
年,直至它为欧洲货币体系所取代,经历过10次平价调整,但参加国还是认为它是成功的”。
当然,应该力求汇率调整幅度越来越小,调整次数越来越少。
在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二回合中,参加国有所增多,阵容似乎更加壮大了,但是欧洲共同
12
体力争实现经济一体化及货币一体化的困难也随之增加了,任务因而更艰巨了。
三、德洛尔计划
欧洲货币联盟第二回合的成就在于使得欧共体一些成员国的朝野派生了乐观的心态,
1987年7月开始生效的建成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要求建立一个资本能够完全自
由流动的欧洲金融共同市场,这也就要求进一步的成员国间的货币合作。“单一欧洲文件”
(即白皮书)肯定了欧洲货币联盟的必要性,并认为有必要经由正式修改罗马条约的程序而
进行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推动货币联盟的进程。
1988年6月底,欧共体首脑汉诺威会议决定委托以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为首的一
个委员会提出关于欧共体进一步货币合作的方案,1989年4月,德洛尔向12国财政部长提
出了“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报告提出后2个月,即1989年6月,在
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上,成员国首脑认可了这个报告,并表示逐步实现这个计划的决心,
并决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即进入计划中的第一阶段。从此,欧洲货币联
盟的第三回合即正式开始。
德洛尔计划分三个阶段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在这一点上,它与第一回合的魏尔纳计划有
些相似,而且也有如魏尔纳计划,调门比较高。第二回合的调门相对却较低,根本没有提出
建立联合中央银行与发行共同货币之类的口号。德洛尔计划先是没有对三个阶段提出具体日
程,至1990年10月底,欧共体首脑会议才确定了第一阶段的完成日期是1993年年底。各
个阶段的主要目标规定得比较具体。
(一)、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与建立内部大市场的步调保持一致,加强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协
调,进一步推动财政一体化,大力推进结构政策与地区政策,增加执行结构政策与地区政策
的基金,以减轻成员国的发展不平衡。货币一体化方面的具体目标是:所有欧共体成员国的
货币均纳入汇率联合干预机制,而且还要求各国采行同等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换言之,
还未参加汇率联合干预机制的英国、希腊与葡萄牙在第一阶段内应该参加,而且汇率可容许
波动幅度应该统一于上下2.25%。西班牙的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应由上下6%缩小到上下
2.25%。此外,第一阶段还要求清除所有在私人使用欧洲货币单位方面的障碍。
(二)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继续加强结构政策与地区政策,继续充实结构基金。进一步协调经
济政策,并逐步运用多数表决原则制定共同体的政策目标。在货币一体化的具体方面,则要
求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它不排斥各成员国的
中央银行,而是一个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其次则将逐步收缩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并尽量
避免法定汇率的调整。再次,适当聚集各成员国的部分外汇储备。特别重要的是:各成员国
货币政策的决定权将逐步让渡给共同体,由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制定整个共同体的货币政策。
(三)、第三阶段
这是最后一个阶段,其目标是:大力推进财政协调,对各成员国财政作出一些限制性规
13
定,逐步扩大共同体制定经济政策的权利。具体到货币方面,外汇市场干预应尽可能使用共
同体成员国货币,必要时才使用第三国的货币。其次,还要进一步集中成员国的外汇储备。
最后,要求以欧洲共同体货币取代各国货币。
按照初步的计划,只有第一阶段的始行日期,及至1990年10月底,欧共体的首脑会议
才确定第二阶段的始行日期是1994年1月1日。差不多与德洛尔计划提出的同时,欧洲议
会也提出了一个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这两个计划一致之处有二:第一,二者均将欧洲中
央银行的建立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来看待。第二,二者都拒绝了发行并行的欧洲货币以逐步取
代各国货币的建议,坚持发行统一的共同货币的长远目标。不同之处是欧洲议会的计划设定
了完成期限,那就是整个计划要在1995年1月1日实现。
德洛尔计划的关键是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如果实现有困难,则第二阶段与第三阶
段的目标就提不上日程。在第一阶段的目标中,具体到货币一体化方面的目标是:所有成员
国货币均应纳入汇率联合干预机制,而且要适用同一的可容许波动幅度。至于已参加汇率机
制但汇率可容许波动幅度却不是上下2.25%而是上下6%的,在1990年1月8日意大利里拉
已经改制,由上下6%缩小到上下2.25%以后,还有西班牙的比赛塔以及刚在1990年10月
8日参加汇率机制但可容许波动幅度亦为上下6%的英国,也必须设法收缩这个幅度。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货币联盟的成员国较多,它们的经济实力地位又处于相当不平衡的
状态,这时还树立较高的目标,并要求在较短时期中实现,可能不太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欧洲货币联盟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由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所组成,《德洛尔报告》认为经济与货币联盟
将意味着商品、劳务、资本及人员的完全自由流动以及各国货币之间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和
最终实现单一货币。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将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并要求高度协调的经济政策
和经济行为,特别是在财政预算领域要保持高度一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是《马斯特里赫特
条约》旨在构筑的欧洲联盟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经济
货币联盟是欧洲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它的运行和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一)、货币联盟
1970年《魏纳尔报告》中指出货币联盟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货币区,在这个货币区内
实行共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共同的宏观经济目标。《魏纳尔报告》认为货币联盟必须满足下面
三个条件:一是所有成员国之间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二是资本自由流动,实现银行和其它金
融市场一体化;三是消除一切汇率波动,保持汇率稳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前两个条件在
经济联盟完成后可以自行满足,第三个条件必须依赖经济联盟去促成。
上述货币联盟的三个条件是构成单一货币区所必需的条件,它们的实现并不标志着货
币一体化进程的终结。单一货币区将是货币联盟自然、合乎逻辑的发展,单一货币代表着货
币联盟的不可逆转性,便利欧盟的货币管理。只有实现单一货币才能有效实现欧洲经济货币
联盟的经济利益。如果单一货币能够稳定地向前发展,那它对其它世界主要货币的影响将远
14
远地超过任何成员国的货币。
自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以来,欧洲货币联盟及欧元的创立和运作便成了世
界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早在1984年4月,德洛尔就提出了分三个阶段实现欧洲经货联盟的
设想。1989年6月马德里会议决定从1990年7月1日开始欧洲联盟第一阶段的建设,主要
是加强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消除不利于金融一体化的障碍,消
除外汇管制,实行内部资本的完全自由流通。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调整各成员国
的财政预算政策,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进行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准备,进一步加强成员国
经济的趋同。1995年12月中旬,欧盟15国在马德里举行的首脑会议上,决定于1999年1
月1日开始第三阶段,正式启动欧元,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至2002
年7月1日,各欧元实施国的本国货币完全退出流通,欧洲货币一体化计划完成,欧元国际
化启动。
欧元启动要求制定共同的货币政策,执行共同货币政策的程序和机构也与以往有所不
同。单一货币及固定汇率实现之后,各成员国理所当然地就不能再用调整汇率的手段去调整
国内经济失衡,实现国内经济目标。在实现固定汇率之前,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
一体化必然要求货币政策的合作向着更有力、更紧密的方向发展。一旦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地
接受任何成员国居民任何形式的存款或可自由地贷款给这些居民,那么各中央银行的地域界
限、货币界限都将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执行的效果如何将越来越依赖于中央银行
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另一方面,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合作也会有助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有
助于中央银行积累向单一货币政策过渡所必需的经验。从多国货币政策到单一货币政策是货
币联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欧洲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实现欧洲货币联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现欧洲货币联盟涉及经济货币的各个方面,不仅要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货币活动还要
建立超国家的机构以监督管理共同事务,面对这些纷繁的工作,有必要制定一些共同遵守的
原则以达到预期效果。
为使货币联盟能够顺利、高效、平衡地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平行性原则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是由欧洲经济联盟和欧洲货币联盟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这两
个方面必须同时发展不能有所偏废。没有货币联盟的实现,经济联盟难以顺利进行,没有货
币兑换和资本管制的取消,资本自由流动只是一句空话;同样如果经济联盟得不到很好的发
展,货币联盟更是不能长久,没有经济政策的高度协调和统一,要保持固定汇率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经济联盟和货币联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必须平行地向前发展。
2.辅助性原则
实现货币联盟就要建立超国家机构,但这些机构只是起着辅助性的作用,并不能事无
巨细全权负责。除非在那些对货币联盟的实现至关重要的必须实行集体决策的领域由超国
家机构统一负责外,那些不会对经济货币联盟的内部协调产生不利影响的领域可以放手让
成员国政府及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其政策,这样有助于充分获取经济效益,辅助性原则就是
建立在效益的基础上的。
15
欧盟的决策权力从国家到欧盟的转让首先要在货币领域进行,因为欧盟必须以单一的货
币政策代替多国货币政策,所以欧元的启动加快了这方面的过渡。而在经济领域不必象在货
币领域那么迫切需要权力的过渡,在经济领域可以保有一定程度的国家自主权,当然这不是
说经济领域不需要权力的过渡,只是其要求的程度不象货币领域那么高罢了。
3.灵活性原则
因欧盟成员国政治经济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在制定经济货币政策上及在
各国实现统一目标的时间安排还可以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除以上三原则外欧盟还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单一货币与固定汇率并不完全相同,单一货币是永久性固定汇率的发展极限,
只有实现了单一货币才能完全消除汇率波动,彻底减少交易成本,才能彻底实现欧洲经济
货币联盟的全部效益。
第二,必须赋予中央银行明确的权限,使其能充分行使保证价格稳定的职能,并应注
意发挥其它机构的作用,以确保单一货币的潜在优势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三,应对预算政策加以严格管理,把它作为贯彻始终的任务。
第四,必须制定地区和结构政策以实现经济调整,帮助落后国家赶上发达国家,使欧
洲经济平衡发展;最后,制定必要的条约为经济货币联盟的实现提供充分的法律保证。
(三)、欧洲货币联盟的经济效益
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会给欧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一般说来,经济政策都要实现宏
观稳定、微观效益和均衡发展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而均衡发展则贯穿于微观效益和宏观稳
定这两部分之中。单一货币和经济联盟的实现会增加单一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单一市场需要
单一货币,单一货币的实现无疑会提高经济货币联盟的微观效益;经济货币联盟的实现还会
使价格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降低,汇率波动幅度越来越小,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幅度也会
越来越小,这些都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具体体现。
1. 欧洲货币联盟的微观经济效益
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必然要求单一货币的建立,一旦欧盟所有国家都以欧元为统一货
币,就会为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极大便利。就象在国内生产和销售一样,成本和效益都
以同一货币来衡量,不同国家的子公司间可以统一进行成本及收益核算,而不受货币兑换之
扰。原先专门用于外汇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就可以相应地节省下来,这可为跨国
公司省去一大笔开支。
随着经济货币联盟的日益确立和完善,单一货币的实现,各国间汇率波动幅度将会越来
越小,甚至最后稳定实现不可改变的固定汇率制度,为贸易和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可以
说是经济货币联盟带来的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它可以产生以下效益:第一,消除用于
避免外汇风险而特设的外汇交易成本,如套汇业务等;第二,消除外汇变动带来的产品价格
竞争力的变化,使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价格稳定、公平的基础上;第三,消除贸易和投资中
因汇率变动带来的不稳定性、成本结算的不确定性,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汇率波动的消
失,固定汇率的实现不仅能促进欧盟内贸易的发展,而且还会促进欧盟内资本的流动,特别
是短期资本的流动。因为汇率的稳定会更有利于外国的有价证券,有利于国际投资多样化,
16
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促进短期资本的流动。
2.欧洲货币联盟的宏观经济效益
货币联盟的宏观经济效益就是稳定。货币联盟的建立,单一货币的实现会提高欧盟宏
观经济的内在稳定性,减少经济波动。这是因为:第一,在浮动汇率制下,即使货币、经
济政策都不发生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汇率也会因为受到外力影响发生变化,这
些变化会引起进口商品价格的波动,又可能会从外部输入通货膨胀,造成本国经济不稳定。
实现固定汇率后,就会减少不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单一货币以及固定汇率的实现本
身就会给欧盟带来宏观经济的稳定。第二,在实现经币联盟之前,各国采取不同的经济货
币政策,缺乏共同的协调和管理,一国的政策或行为常会给别国带来不利影响。比如在面
临通货膨胀时,一国可能会采取货币升值政策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同时这个国家也可能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嫁出去,但是别国也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通货
膨胀就有可能轮番提高。实现货币联盟后,各国的经济货币政策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
互协调,共同实现经济稳定。第三,随着货币联盟的日益完善,实现经济调整的手段会越
来越多。对外融资就是调整经济的有力工具,单一货币的实现会给对外融资提供安全保障,
使对外融资日益成为重要的稳定经济的工具。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内外部的经济波动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汇率来调节,使国民经
济得到恢复和稳定。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则起不到这个作用,这可说是实现经
济货币联盟的一个主要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固定汇率的实现会给欧盟带来负效应,但
失去汇率机制作为调整工具对欧盟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其它经济手段可以代替汇率实行
调整工具的职能。要真正实现经济稳定就要稳定两国的实际汇率,而实际汇率最终是由价
格决定的。所以通过调整工资和物价水平可以调整实际汇率。除工资和物价水平外,劳动
力的转移也可以作为调整经济的一个工具。通过劳动力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不
仅可以补充一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降低当地的工资水平,而且还可以缓和另一地区的失
业问题,从而缓和经济波动。虽然工资和物价水平可以代替汇率发挥调节功能,但也只有
在长期才能起作用。而预算政策要真正起到控制通货膨胀、协调各国财政的目的也需要很
多条件,这些条件只有到了经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才会逐步实现。这时,单一货币的实现
会便于预算政策的协调与管理,各国的财政预算更加易于比较与核算,预算赤字大小可以
一目了然。综上所述,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实现欧盟各国的经济稳定。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前文阐述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是关于发达国家间的货币安排,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
家为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中也会得到相应的好处,但是发展中国家从自身经济的特点出发,
其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和金融市场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在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既有得益,
也有问题。
17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特征
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也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主要表现在:长期资本融
资的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在一级市场上融资的渠道不够畅通;投机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
非经济因素的影响;银行系统或短期资本融资的市场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以便于其利用不
健全的金融系统为政府财政筹措资金;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为地控制贷款的利息率水平,
使利率水平停留在低水平,或形成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倒挂。从而压抑金融系统的经营积
极性;企业为了获得经营资金常常要到“黑市”上以高息拆借资金;从而导致一些国家非法
金融机构的发展;为了使企业获得足够的资金需要,较大程度上要借助引进外资。
(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政府确定该国的汇率制度。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是:采取盯住汇率
制度;实行外汇管制;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发展中国家所以采取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并盯住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的原因主要来自
于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弱,既无承担风险的能力,也无稳定汇率的能
力。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处在起步阶段的对外贸易将难以承担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从而
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其次如果采取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并由该国自己维持汇率,在发展中国
家外汇缺乏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出现某种冲击,它们将很难应付和维持现行汇率,导致其汇
率听凭市场摆布的困难局面;第三,盯住汇率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稳定于主要贸易伙伴的正常
贸易往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
因此它们与主要国家之间具有稳定的贸易关系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为此保持对这些国家货
币汇率的稳定将有助于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正常进行。
至于发展中国家采取外汇控制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资金的缺乏。缺乏发展所
需用的资金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储蓄
率比较低,资金就比较缺乏,因此它们十分珍惜用本国资源的出口或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的出口所换回的外汇,外汇控制或管制就是将有限的资金由国家监管起来,以充分发挥其作
用;二是有助于发挥政府干预外贸的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多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相对
保护政策,而外汇管制意味着,通过繁杂的外汇审批手续控制商品的进口,或对有利于经济
发展的商品进口提供多方面的便利。
发展中国家多采取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政策来源于发展中国家对货币自由兑换的某种
担心。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实行自由兑换货币的政策将不利于贯彻其保护贸易的政策,
如果外汇很容易从金融市场获得,对进口的控制就难以控制,至少是减少了一个控制进口规
模的有效工具。其次货币自由兑换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在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尚不健全
的情况下,开放的金融市场意味着将承受较大的外部金融冲击的压力。如果货币不能自由兑
换等于在本国金融市场和外国金融市场之间设立了一道“篱笆”,使不够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18
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分开,减少了受外部冲击的可能性。
(三)、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局限性
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这种汇率制度和货币管制也存在许多的局限性。首先,盯住汇率制
度的维持是有条件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它盯住某一种主要货币时不仅在于名义上的
“盯住”,还意味着该国经济要与所盯住货币的国家经济运行保持同步。因为根据购买力平
价理论,两国间汇率的稳定决定于两国货币的发行量,进而是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和变动方
向。如果两国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不同,其各自的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都将发生变动,从而
影响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产生外汇的黑市或外汇投机;其次,外汇管制将鼓励外汇黑市
的出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的人为管制如果不能与经济现实的要求相一致,就会产生
来自企业或经济人的规避或“创新”,以继续获取某种经济利益。外汇管制在有利于面上的
市场管理的同时,将外汇交易推向“地下”,从而更是难以控制。第三,本国货币不能自由
兑换也意味着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的便利性较差。从这一点出发货币不能自由兑换是一把双
刃剑;第四,汇率的认为高估或低估不利于可能破坏该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正常条件。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避免上述某些方面的缺陷或局限性,采取了一些折综措施。如在保持
盯住汇率制度的同时,取消外汇管制,或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一些国家采取某些措施只是改
变了外汇管制的方式,用拍卖外汇的方式代替过去严格的外汇审批。也有一些国家采取可调
整的盯住汇率制度。即在当两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步时,该国可以调整其汇率,使汇率能够
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经济运行。
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国内的资金很难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引进外资就成了发展
中国家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
(一) 、发展中国家获得外资的主要渠道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主要渠道是官方贷款、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外国直接投资。
1. 官方贷款
向国际机构或有关国家求得官方贷款,可能是比较容易的渠道。从国际机构看,世界银
行的主要职能就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在该机构认为其申请可行,且有
利于其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申请国能够获得“优惠的”或:“低息的”贷款。其次,一些国
家出于各种原因对发展中国家也提供某些政府贷款。有的是为了促进贷款国商品的出口,有
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某种关键项目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类贷款的条件是比
较优惠的。多数是低息贷款。但是官方贷款的问题是,当获得这种贷款是常常有某种附加的
条件,这些附加条件也许是借款国家所不情愿接受的。
2. 发行债券
发展中国家向国外的居民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也是其引进外资的重要来源。这是发展中国
家的对外直接融资。发行债券是一种直接的融资行为。因此没有附加非经济条件的可能性。
当然这种融资是建立在发行债券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良好信誉的基础上的。现实是多数
19
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上没有信用记录,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比较脆弱,在国际
信用评级中的记录不够理想,从而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3. 银行贷款
发展中国家从国外银行获得商业贷款是其获取资金的又一渠道。商业银行贷款是发展中
国家根据国际市场上资金供求情况,适时地从金融市场获得的贷款。根据保罗·克鲁格曼的
资料,1970年代,发展中国家大约有1/4的资金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而到了80年代,发
展中国家从银行获得贷款占它们获得外资的总比例明显增加了。其中拉丁美洲国家对银行贷
款的依赖程度最高。
4. 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主要是指,由外国人所有的公司收购本国企业,或在东道国设立新的企业
或分支机构。外国直接投资的有利之处是,这种外资引进不需要偿还,东道国只要允许外资
能够将其所得利润自由汇出即可。当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外汇管制时,资金的汇出就难以进
行。为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鼓励或优惠措施,形成了对直接投资
的强劲需求。目前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争论是,其利弊得失问题。
总之,上述四种引进外资方式中,银行贷款的作用在逐步增强,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成为
各国追求的引进外资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无需担心偿还问题。
(二)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在国际金融领域,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曾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它关系到发展中国家能否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的问题。
1. 债务危机的爆发
1982年8月12日,墨西哥通知外国金融官员,该国不能按照原计划偿付外债。进而向
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寻求贷款援助,向有关的商业银行请求延展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期限,并
且要求对近期将要到期的债务进行重新安排。不久巴西也出现类似情况。债务危机爆发了。
实际上当墨西哥提出债务问题时,其它拉丁美洲国家,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几乎
面临同样的偿债困难。据统计,1982年墨西哥累计的外债额达8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
中居第二位。巴西的外债额为88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居第一位,阿根廷的外债额也达
400多亿美元。此外,一些非洲国家、东亚国家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严重的偿债问
题。墨西哥的偿债危机只是这种严重局面爆发的导火线。由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许多银行在
拉丁美洲拥有债权,如果拉美国家难以偿还债务,将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起世界性的金融
危机。
2.债务危机的原因
尽管债务危机是有关国家的偿债危机,但是如果能够借到新的资金,偿债危机就不可能
成为现实。偿债危机的发生还在于债务国难以借到新的债务。
从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看,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首先产生于它们债务负担的日益加
重。据统计,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1962年为259亿美元,1973年为1310美元,
1973—1976年间,发展中国家债务以每年300-4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1977—1983年间,
以每年5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到1983年时,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达到6640亿美元。
20
1973—1983年间,拉美国家的外债增加了4.6倍。由于债务负担沉重,导致债务国不仅还
本负担逐步加重,偿还利息的负担也不断加重。另据统计,1973年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
还本付息额为179亿美元,1982年达到1071亿美元,即增加了5倍。
偿债负担的加重还由于发展中国家难以用商品的大量出口保证债务的顺利偿还。世界银
行在考察一国债务负担及换款能力时使用偿债率。该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出口总额
与同期的还本付息额的比值。1973年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率为16%,1982年增加到25%。其
中巴西的还本付息率达87%,墨西哥58.5%,阿根廷则高达103%。导致该比率上升的重要原
因是,这些国家的商品出口规模有限直接相关。自6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
家采取了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是抑制出口、有利进口和外资
的引进。这将导致其出口贸易发展较慢。所借债务难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依靠借新债还旧债
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世界银行提出,如果一国的还本付息率高于20%可能就包含着偿债的风
险。因此,当一国的偿债率高达50%以上时不会有任何银行愿意继续贷款给债务人。
第三,拉美国家对国际金融市场过分乐观,大量举债。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特别
是美国实行了低利率政策,拉美国家急于发展自己的经济,试图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发达国家
的行列,因而大量举债,据统计,70年代末期,在墨西哥的庞大发展计划中须举债金额达
970亿美元,巴西的发展计划须举债近2000亿美元。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继续保持在
低水平,这些国家可能不致出现偿债危机。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等国家利率水平
攀升,使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明显加重。据统计1979—1982年期间,由于美国利率水平
的提高使拉美负债国多付490亿美元的债务。
第四、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对拉美经济过度乐观,不顾其偿债能力,以各种
形式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当拉美国家对外资的依赖越来越重时,其获取新贷款的条件也日
益苛刻。从而出现债务的恶性循环。
当然,债务危机是多方面因素合成的结果。尽管如此,还是应该从危机中吸取教训。
3.债务危机的处理
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不仅这些国家本身不愿意看到危机的恶化,发达国家也担
心危机的恶化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威胁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因此对债务危机,发达国
家以及有关的商业银行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以期避免危机趋于严重。
实际上,在墨西哥危机开始时,墨西哥和美国的主持下,将墨西哥财政部官员和拥有债
权的数百家商业银行之间召集在一起,召开一次会议,并组成了一个一个解决债务问题的咨
询委员会,目的是帮助和协助对债务国的贷款。同时,这些银行、有关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世
界银行一起向债务国提供新的贷款。另一方面要求这些参加合作的银行重新安排还款期限,
以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尽管如此,债务问题并未随之解决。
1989年,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尼古拉斯·布雷迪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计划。主要是
要求商业银行与债务国合作,为债务国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包括减免债务和债务清偿
以及提供新的贷款;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减少债务或清偿债务”提供资
金;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变这样一个规定,即当商业银行不承诺借款给债务国时,就拖
延该组织对债务国提供贷款的做法。布雷迪计划的显著特点是减少拉美的债务负担。美国担
21
心,债务危机的深化可能危及拉美国家的政治稳定。
墨西哥积极配合国际社会,调整了它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受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后
菲律宾、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乌拉圭和尼日利亚都开始与商业银行谈判签定债务减免协
议。1992年,在巴西和阿根廷与它们的债权国签定了减免债务协定时,发展中国家终于渡
过这次债务危机。
三、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经济开放,实行盯住汇率制
度后所发生的对发展中国家冲击最为猛烈的一次金融危机。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宣布,放弃实行长达13年之久的盯住美元的汇率
制度,随后泰铢贬值了48%左右。随后,泰国的金融危机波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金融市场的动荡波及到该地区的证券市场。当金融危机来临时,
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多数股票变得一文不值。东南亚,乃至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导致了该地
区持续高速经济增长的中断,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的经济从过去每年经济增
长7%,降低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日本也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直到1999年上
半年,东亚各国经济尚未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二)、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东亚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是经济学家和实业界人士们所始料不及
的。因此人们对它爆发的原因给予多方面的关注。
世界银行认为,这些国家过度的外资引进、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的时间过长、国内过度投
机以及政府金融管理的不利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有的学者认为,东亚金融危机
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下降,导致盯住汇率的预期贬值压力加大;有的学者认为,东亚金融危
机是国际投机商的投机所致。总之列举了许多东亚国家经济的弱点。
实际上,东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产生于内外经济的根本性失衡。首先,对外资的过度依赖
迫使这些国家采取高利率政策。作为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是获取经济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在国内资金尚未收回的情况下,要继续获得外资必然导致政府和商业银行提高借入资金的利
息率。高利率使借款人难以用正常的生产获取高额利润,而投机活动成了获取高额利润的主
要渠道。而日本大量的闲置资金的流入为证券和房地产投机提供了资金来源。其次,该地区
出口产品的雷同或相互竞争,导致东亚某些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一些产品被挤出出口市场,
导致其出口收入的减少。对于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出口的持续增长是维持其经济发展
的重要支柱。如果出口增长受阻,这些国家的贸易收支就会恶化。在贸易收支恶化的条件下,
国际金融市场对这些国家的盯住汇率能否维持会产生怀疑,从而是它们维持汇率的压力变
大,为了祢补经常项目的逆差,大量地引进外资就成了这些国家的方便选择,特别是国际社
会都看好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情况下,这种资本的流入成为可能。第三,金融投机商们
正是看到了这些国家支持盯住汇率基础的薄弱,乘虚而入,大肆进行投机活动,终于导致一
22
些国家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这种金融危机在东亚地区的连锁反应来源于该地区的相互依赖,或地区分工结构。近
20年以来,东亚地区以日本为领头雁,四小龙为身,东盟其它成员为尾,形成了比较密切
的类似齿轮咬合的“联动机制”。在产业上表现为三个层次的国际或地区分工,即日本技术
密集型产业为主,亚洲四小龙以重化工业及电子产业为主导,东盟其他成员以劳动密集型产
业为主导。这种体系的运行条件是,领头雁必须为雁身和雁尾提供其发展和升级的空间。然
而现实的情况是,领头雁—日本没有及时地将自己的产业升级,导致了雁身和雁尾难以前行。
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它们走向开放时,很重要的战略就是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
后来者生产成本较低、且有政府通过货币贬值促进本国出口的增加,自然会挤掉东盟其他成
员国出口产品的市场,其出口市场萎缩,由于这些东亚国家不能前行,所以在每一个阶段上,
它们的竞争力都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竞争力的下降使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难以为继。一旦
实际成熟,经济的倒塌就会变成一个连锁反应。
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从金融危机引发还有于这些国家在尚不具备管理金融市场
能力的情况下就开放本国市场,从而难以抵御来自外部的金融冲击。
(三)、东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东亚的金融危机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否应
该长期维持盯住的汇率制度,是否应该随着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而逐步将自己的汇率制度由
主要抵御内部冲击为主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度,向以抵御外部冲击为主的相对变动的汇率制度
为主;其次,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在什么时间段上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才能在融入国际社
会的同时,不致付出过多的代价;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是否应该不顾及外部市场,只是一味
地促进本国的出口;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同时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本国经济。以
上都是我们应该逐步澄清的问题。
小 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同时对欧洲货币体系的运行机
制和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最后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内外金融问题,对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练习与思考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功能是什么?其运行效果如何?
2.金本位制与假想的世界中央银行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3.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国如何通过干预即期(远期)外汇市场来减轻不稳定的国际游
23
资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有关措施和政策是否仍然有效?
4.欧洲货币体系和当前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如何?如何看待欧元发行对国际货币体系
的各种影响?
5.加入欧元对欧盟成员有什么利益?
6.为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总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