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张同宽 目 录 篮球理论 1 篮球历史--------------------------------------------------------------------------------------------------------------4 2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5 3篮球竞赛裁判学------------------------------------------------------------------------------------------------------8 4篮球三人裁判制简介-----------------------------------------------------------------------------------------------16 5篮球裁判员的鸣哨--------------------------------------------------------------------------------------------------18 6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19 7篮球运动常见的伤害及防治--------------------------------------------------------------------------------------20 8篮球“三对三”竞赛规则-----------------------------------------------------------------------------------------21 体育运动理论 9健康的第一要素是什么?-----------------------------------------------------------25 10体育运动健身法与习惯------------------------------------------------------------------------------------------27 11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5 12运动处方的诊断检查与运动安排----------------------------------------------------30 13运动处方的涵义、内容与制定方法--------------------------------------------------34 14体育锻炼与营养------------------------------------------------------------------36 14.1营养与健康------------------------------------------------------------------36 14.2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39 14.3儿童少年和老人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41 15合理营养能消除疲劳---------------------------------------------------------------43 16合理饮食可增强免疫力-------------------------------------------------------------44 17运动保健-------------------------------------------------------------------------45 18健康卡片-------------------------------------------------------------------------48 19高温下仍可锻炼但却有很多讲究-----------------------------------------------------49 20雾天应减少或停止体育锻炼---------------------------------------------------------50 22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51 21脑力劳动者的隐性健康问题---------------------------------------------------------51 23体育锻炼前的安全措施-------------------------------------------------------------52 24锻炼的基本急救措施---------------------------------------------------------------59 体质健康与奥运会 25体育理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时事体育----------------------------------------------------------------------66 沙滩排球理论 26沙滩排球介绍-------------------------------------------------------------------------------------------------------------74 定向运动理论 27定向运动介绍-------------------------------------------------------------------------------------------------------------77 羽毛球理论 28羽毛球介绍----------------------------------------------------------------------------------------------------------------83 29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86 沙滩足球理论 30沙滩足球介绍---------------------------------------------------------------------------------------------------------- 游泳理论 31游泳介绍---------------------------------------------------------------------------------------------------------------- 32体育的概念---------------------------------------------------------------------------------------------------------------115 33本校体育工作简介------------------------------------------------------------------------------------------------------121 篮球历史 用球向悬在高处的目标进行投准比赛的球类活动。由于最初是用装桃子的篮筐作投掷目标,故名“篮球”。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变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动。从事篮球运动能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素质全面发展,并能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它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性等品质都有很大益处。 发展概况: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起初,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有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 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 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六十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 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 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对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的认识 1.“高”的新意 时代已赋予篮球运动以“高”的新意,“高”的内涵与外延均已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平均身高的增长,至目前,男队稳定在2.05—2.10米之间,中锋为2.10—2.20米;女队定在1.80—1.85米之间,中锋为1.85—1.95米。在重视高大队员数量的同时,各国篮球界尤其重视努力提高高大队员的质量。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过人的身高、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尽无与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现已成为当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仿效的典范。 第二,随着高大队员的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激烈。能否占有高空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高空技术组成了空间与地面相结合的各种立体型战 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2.“快”的延伸 篮球规则有进攻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秒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得更短,这就将进一步形成: 第一,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 第二,继续强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 第三,继续提高运用技战术间衔接的速率,加快转换战术变化的节奏等。 “快”的内涵,将向更高层次延伸,必将进一步全方位促使现代篮球比赛,在更高速度下出现高比分。第25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第12届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及第12届亚运会篮球比赛上,美国、巴西、俄罗斯乃至中国、韩国、日本等男、女队的平均进攻时间均在20秒上下,平均得分均近100分左右。而美国“梦之队”,在第25届奥运会比赛中,平均每场得117分,其中快攻得分占其总得分的三分之一以上,场均得分和快攻得分率之高,是过去世界大赛中少见的。这充分表明,比赛的高速度仍在继续发展,高质量的快速技术、快速转换攻守配合,仍是各国优秀篮球队伍追求的最有效、最迅速、最简捷的得分取胜手段。不断提高全面“快”的意识和强化全面“快”的训练,已成为世界各篮球队伍争夺篮球强国地位所必须努力奋斗的目标。 3.“准”的发展 现代篮球比赛的高比分,除了进攻速度加快、进攻次数增加以外,很大的特点是: 第一,以“三分球”为典型的投篮准确性继续提高。 第二,掌握、运用和变化攻守技术的准确性提高。 第三,战术配合的时间、空间与地面结合的准确性提高。 核心的是投篮准确性提高,各队“神投手”增多,这是篮球运动中一切行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强手段。现代世界篮球强队中,优秀运动员的投篮技术已达到艺术化程度,投篮速度快、出手点高、距离远、对抗中应变投篮或转换其它技术能力强,而投篮命中率仍保持在60%以上。亚洲及世界各男、女强队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成功之处,其一,表现在进攻时他们规范而熟练地掌握各种远距离快速及高空投篮方法,善于在投篮时处理突发性的防守变化,在激烈的对抗中完成各种投篮动作并保持较高的准确性;其二,表现在快速地面防守和高空防守中善于判断和运用防守技术,时间准确性高,技艺性强,从而防守的杀伤力、破坏力大大增强。 4.“全”的演进 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 第一,运动员素质全面,掌握技术、战术和攻守能力全面均衡,运用技术富有技巧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协同配合要达到神秘化、艺术化的境地。 第二,重视多元因素中的身体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智力与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全面综合提高,以使自己适应激烈争夺和全面对抗的比赛过程,使自己成为既全面又具特长的“明星”。促使全队的整体实力、明星效应、攻守技术与战术多样化、应变能力等提高到一个更全面、更高的层次。 第三,对教练员和篮球组织管理工作者来说,要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地培养运动员具有以上诸多因素的综合开发与全面利用的才能,这是促使队伍实现现代篮球科学化进程的关键,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5.“变”的深化 随着现代篮球技术、战术的发展和比赛规则的不断修订,迫使运动员在对抗中运用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攻守双方的争夺也更为激烈甚至微妙,因此,运动员在任何一次攻守回合中,都必须富有创造性,才能制造出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的机会,最后简练而又巧妙地达到预期的攻守目的。可见现代篮球比赛既是力的抗衡,也是谋的决战,即运动员个人与整体队伍身体、技巧实力与谋略智慧高度默契结合,是争取胜利的法宝。从国内、外优秀篮球队伍的比赛实践反映,球场瞬间干变万化,优秀运动员能应不变为万变,既能变在遭遇绝境之前,从而使对手失去主动,还能变在绝境之中,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展示出种种平时未有先例的技艺性行动和技巧性配合,使自己化险为夷,将篮球比赛升华到艺术境界,使人赏心悦目,扣人心弦,得到艺术的享受。这里“变”的基础是运动员的智慧与单兵作战的技术、技艺水平和教练员指挥谋略的艺术水平。 6.“星”的作用 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明星队员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他们在球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球队的战略、战术往往围绕着它的明星队员来体现,如NBA芝加哥公牛队的乔丹、洛杉矶湖人队的约翰逊、克罗地亚队的彼得洛维奇等世界级明星,和60一70年代的杨伯镛、钱澄海,及80一90年代的宋晓波、柳青、丛学娣、郑海霞等中国的明星队员,他们既各有所长,又都能在比赛面临困境甚至危难之际,在各个关键位置显出明星本色,能担当组织核心、神投手、强力中锋乃至教练的角色,率领本队扭转乾坤,他们的作用是其他球员所无法替代的。作风顽强、技术全面、特点突出、心理稳定、得分能力强、攻守兼备、智勇双全等是所有明星队员的共同特征。拥有明星队员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大力造就自己的明星队员,是所有优秀篮球队的共同追求。 7.“技”的升华 现代篮球比赛已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第25届奥运会上,以乔丹、约翰逊等为代表的世界级优秀篮球运动员,将篮球比赛升华到了艺术化的境界,他们的举手投足不仅达到了杂技般的精确,而且充分展示了人的形体美。将他们完成技术动作的身姿定格,那就是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画面。篮球比赛场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展示高超技术、战术、体能和高度智慧的艺术舞台。看了他们的表演,既给^以艺术享受,又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启迪。世界篮球运动正迅速发展,随着篮球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运动的艺术 魅力必将得到更全面的展现。 8.“阵”的精炼 我国古代兵家曰:“阵而后战,兵法之举,运用之妙,阵乎一新。”可见作战之前布阵的重要性。篮球比赛虽与用兵打仗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相同之处,现代战争与现代篮球比赛都日趋科学化,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是进攻战术越来越简练、实用。由于篮球比赛中防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日益增强,防守面积不断扩大,过去那种由多数人参与的既定套路进攻法已较难达到彼此呼应、协同行动,因此,局部地区少数人参加的机动进攻战术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篮球强队广泛采用。经过粗略统计,自90年代以来,在各类世界大赛中,一个优秀篮球队在一场比赛中的平均进攻次数约为一百次左右,其中个人伺机进攻和利用两三人为基础的传切、策应、掩护、突分等机动进攻约占总进攻次数的60%以上。在美国NBA的比赛中,这个比率还要高,由于其协同行动快,灵活性高,又便于协调、默契,所以成功率较高。这当然不是说不要战术,而是在强大的防守形势下,进攻技、战术向着更积极、更机动、更具快速反应能力方向发展。它顺应篮球发展潮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也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修养、技术水平、战术意识层次、智力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帅”的谋略 众所周知,教练员是一队之主帅,他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理论知识层次与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力、实践经验和管理指挥才能等决定着一支运动队伍的发展前途。尤其在当今体育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更需要教练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对运动队实施管理、组织和指挥谋划,提高竞技体育的科学训练水平,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作用,以获取最佳 成效。 篮球竞赛裁判学 一、篮球运动的竞赛方法与名次确定 (一)篮球运动竞赛方法 篮球比赛通常采用的竞赛方法有循环法、混合法和淘汰法。 举办单位可根据比赛任务、参赛队数、比赛期限和场地数量等情况,选择竞赛方法。 1.循环法 循环法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这三种竞赛方法在各级篮球比赛中都有运用。其中单循环赛在全国与基层比赛中采用最为广泛;双循环赛近几年在全国甲A联赛的主客场制中被采用。上述单、双循环赛,最后都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胜负场数,积分多少排列名次。 分组循环是把参赛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赛,在小组排定名次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比赛中,篮球常采用下列方法。 (1)仍用单循环法比赛,将各小组第一名编成一组进行比赛决出1~4名;将各小组第二名编成一组进行比赛决出5~8名; 以此类推决出全部名次。 (2)也可以将各小组的前两名编在一组再进行比赛决出1~8名;将各小组的3、4名编在一组进行比赛决出9~16名。 (3)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只将各小组前两名编在一组进行比赛,决赛时预赛中相遇的队不再比赛。 2.混合法 目前在国内外篮球赛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比赛方法。它是将循环法和淘汰法相结合进行的方法,一般把比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第二阶段采用交叉淘汰。 例如,12个队参加比赛,先分两组进行小组循环排出名次,第二阶段的比赛按两组相应的名次(A1——B2,B1——A2)首先进行交X赛,两个胜队再进行比赛决1、2名,两个负队进行负队赛决3、4名。原分组循环产生的第三和第四名,第五和第六名,也按同样的方法决定第五至第八和第九至第十二名。 3.淘汰法 当参赛队多而比赛时间短的情况下采用,这在正式的篮球比赛中运用较少,目前主要是在基层举办的“三人篮球赛”中时有采用。举办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重在参与。 (二)篮球比赛名次的确定 球队的名次排列要按胜负记录的积分来定(除淘汰赛外),胜地一场是2分,负一场是1分(包括比赛因缺少队员而告负),弃权得0分。 1.如果排列中两个队积分相同,则以两个有关队之间比赛的成绩来确定名次。 2.如果两个队之间比赛的总得分和总失分相同,则考虑两个队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数,并以此来确定名次。 3.如果两个以上的队积分相同,再次排列中只考虑积分相同队之间的比赛成绩。 4.如果再次排列后仍相同,然后只考虑仍相同的队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并以此来确定名次。 5.如果排列仍相同,则用这些队在组内所有比赛成绩的得失分率来确定名次。 6.如果在任何阶段,用上述准则将众多排列相同的队减少 到仅有两个队排列相同,则第2款和第3款中的程度将自动适用。 7.如查经过减少仍有两个以上的队排列相同,则第3款程序开始重复运用。 8.得分失率是用除法来计算的。 二、篮球裁判员的设岗与要求 篮球比赛一般包括两名裁判员与4名记录台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是主裁判、副裁判、记录员、助理记录员、计时员和30秒计时员。 在国内外大型的比赛中,还设有技术代表。他坐在记录员和计时员之间,他在比赛中的主要职责是监督记录台的工作人员,并协助主裁判和副裁判使比赛顺利进行。 (一)主裁判的主要职责 主裁判是一场篮球比赛中规则的主要执行者。他应准确、公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确保比赛公正、顺利地进行并直到结束,其主要职责如下: 1.主裁判与副裁判应于比赛前20 min达到比赛场地,开始行使权力,检查场地、设备、器材、确认记录台人员,直到比赛结束并在记录表上签字,才停止权力的使用。 2.执行每半时、每节或决胜期的跳球。 3.如遇对球中篮是否有效的意见不同时,他要作出最终的决定。 4.根据规则精神,有权判某队弃权。 5.在任何认为必要的时候,有权审查记录表,核定比分,确定比赛剩余时间。 6.遇到问题时,与技术代表与记录台人员商议后,作出最 终的决定。 7.有权对发生在场内或场外的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宣判与判罚。 8.有权决定规则中未明确规定的事项。 9.如遇其中一队抗议,主裁判要立即将该事件报告主管部门。 (二)副裁判的职责 副裁判是主裁判工作的协助者与比赛规则的执行者。在明确主裁判的职责与权力的前提下,配合主裁判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其主要职责如下: 1.协助或主动帮助主裁判的工作。 2。对场上违反规则的行为有权进行宣判与判罚。 3。副裁判与主裁判无权取消或质问另一名裁判员在规则规定的各自职权范围内所作的宣判。 4.与主裁判商量以确定比赛的剩余时间。 (三)记录员和助理记录员的主要职责 记录员是比赛过程中情况发生的记录者。他们应工作认真、仔细,特别应避免与防止记录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助理记录员是记录员的助手,他应操纵记录板,如记录板与记录表发生差异,记录板要按正式记录表修正。记录员的主要职责如下: 1.比赛开始前,登记上场队员与替补队员的姓名与号码。如有违反规则的规定,尽快通知裁判员。 2.记录两队的累积分数,记录投篮和罚球得分。 3.记录队员和教练员的犯规,当队员犯规5次(2 X20min比赛)或6次(4X12min比赛)或教练员的技术犯规已达 2次或3次时,应通知主裁判员。同时,在记录每次队员的犯规后,应出示次数牌。 4。登记每队已准许的暂停次数,并在每半时暂停数次已满 时,通过裁判员通知教练员。 5.当每半时,或每节全队累计犯规已达7次(2X 20min比赛)或4次(2X12min比赛),出示全队犯规标志。 (四)计时员的主要职责 计时员是比赛的时间控制者,他应准确的根据规则的要求控制好开表与停表,其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规则规定掌握比赛时间的运行与停止时间。 2.每半时在比赛开始前3分钟时,通知球队和裁判员。 3.掌握好半时之间,每节之间的休息时间。 4.每次暂停要开动计时秒表,并在暂停已达50秒时发出信号。 5。每半时或每节时间终了时,发出信号。 (五)30秒钟计时员的主要职责 30秒钟计时员是专职操纵30秒钟计时装置的工作人员,其主要职责如下: 1.当队员在场上一旦获得活球,立即开动装置。 2.一旦该队控制球结束,该装置要立即停止,结束该队30秒的计时。 3.当另一队获得活球时,立即开始30秒的计时。 三、篮球裁判员临场执法难点剖析 (一)对“带球跑”的判断 1.带球跑规则的定义 当持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数次,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时出现了旋转。带球走或带球行进(在场地内)是持球队员一脚或双脚向任何方向移动超出了本条规则所述的限制。 2.确定中枢脚 (1)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队员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他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触及地面,原先那只脚就成为中枢脚。队员可用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2)如果双脚离地,并且队员是: ①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是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 ②如两脚分先后着地,则先触及地面的脚是中枢脚。 ③一脚着地,队员可用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3.持球移动 (1)确定了中枢脚后: ①在传球与投篮中,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②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可以抬起。 (2)停步后,当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时: ①在传球与投篮中,一脚或双脚都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②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哪只脚都不可以抬起。 ③违反上述规则是带球跑违例。 队员在场上没有控制活球就没有这条规则的违例。当一名队员持着球跌倒在地面上,或躺在或坐在地面上时获得控制球,并且尔后:滑动、滚动或使他的双脚与地面的接触超出了许可的界限,或持着球试图站起来,均是带球跑违例。 (二)对“侵入犯规”的判断 侵入犯规是不管在活球还是死球时涉及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队员不准通过伸展他的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或将他的身体弯曲成“反常的”姿势(超出他的圆柱体)来拉、阻挡、推、绊对方队员以阻碍其行进;也不准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 侵人犯规的内容 (1)阻挡:是指阻止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行进的非法的身体接触。 (2)撞人:是指持球或不持球的队员推动或移动到对方队躯干上的身体接触。 (3)从背后防守:是指防守队员从对方队员的背后与其发生的身体接触。即使防守队员正在试图去抢球,从背后与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也是不正常的。 (4)拉人:是指干扰对方队员移动自由而发生的身体接触。这个接(拉人)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来造成。 (5)非法用手:是指发生在防守队员处于防守状态时,用手去接触对方队员阻碍其行进。 (6)推人:是指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强行移动或试图移动已经或没有控制球的对方队员时发生的身体接触。 (7)非法掩护:是指试图非法拖延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对方队 员到达希望到达的场上位置。 2.判断侵人犯规的原则 (1)接触:从理论上讲,篮球是一项没有接触的竞赛。然而10名队员在有限的场地上迅速移动,显然不可能避免身体接触。确定是否处罚这样的接触,裁判员必须注意和权衡(规则的精神 和意图以及坚持比赛的完整性的需要)。运用“有利/无利”的一致性,保障比赛的流畅。 在身体接触的问题上作出决断时,必须遵照下列基本原则: ①用任何可能的方法去避免接触是每一个队员的责任o ②任何队员在占位只要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在规则的限定范围内到达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正常地面位置。 ③如果发生了接触犯规,则由造成接触的队员负责。 (2)垂直原则:队员以正常的篮球姿势占据的地面空间被称为圆柱体。它包括队员上方的空间,并为下列条件所限定: 前面为双脚的尖端。 ②后面为臂部和髋。 ③两边为双臂和双腿的外侧。 ④在篮球场上,每一个队员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任何场地上位置(圆柱体)。 ⑤这个原则保护队员所占据的地面空间和他上方的空间,或垂直跳起时下方的空间。 ⑥一旦队员离开了他的垂直位置(圆柱体)并与已经确立了垂直位置(圆柱体)的对方队员发生身体接触,则离开了垂直位置(圆柱体)的队员要对此接触负责。 ⑦对于防守队员垂直地离开位置(在他的圆柱体之内),或在他自己的圆柱体内向上方伸展他的双手和双臂,则不必判罚。 ⑧进攻队员无论在地面还是腾起在空中,都不得与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队员发生接触: ——靠使用手臂来为他自己制造额外的空间(消除障碍); ——在投篮时或刚投篮之后靠伸展腿来造成接触。 (3)合法防守位置:当出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经建 立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正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在正常跨立姿势的双脚间的距离一般与其身高成正比。合法防守位置垂直延伸到他本人的上方(圆柱体),其可以将双臂举过头或垂直跳起,但必须保持垂直姿势并在其假想的圆柱体内。 ①防守控制球的队员 ——在防守控制球队员(他正持球或运球)时,可以不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每当对方队员在持球队员面前占据(甚至是一瞬间占据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时,持球队员必须估计到对方的防守并必须准备停步或改变方向。 ——防守队员建立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必须在占据位置前没有造成身体接触。 ——一旦防守队员已建立了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后,他可以移动以便于防守他的对手,但不得伸展臂、肩、臀或腿,以及通过这些动作造成接触去阻止从他身边通过的运球队员。 ②腾空的队员从场上某处跳起在空中的队员有权落回原地点,也有权落在场上另外地点,只要: ——起跳时该地点尚未被对手占据。 ——起跳点和落地点之间的直线通道尚未被对手占据。 ——如果队员已跳起并落地,可是其动量使他碰撞在落地点以外已占据合法防守位置的对方队员,则该跳起队员对接触负责。 ——当对方队员已跳起在空中后,队员不得移至该跳起队员的路径上。 ——移至一个腾空队员的身下并引起接触,通常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③防守不控制球的队员 ——不控制球的队员有权在场上自由移动并占据任何未被另外队员占据的位置。 ——占据正在移动的对方队员的路径中的一个位置,该对手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距离来停步或改变方向。 ——此距离与对方队员速度直接成正比(即不得少于正常的一步,也不必多于二步)。 ——如果队员在占位时,不顾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并与对方队员发生接触,他对接触负有责任。 ——一旦防守队员已占据了合法防守位置,他不能为了阻止对手通过而在其路径中伸展臂、肩、臀和腿来阻止对方。但可以利用转身或将手臂置于身前并贴近身体以避免受伤o ——防守队员已占据了合法防守位置: a.可以移动或侧移或后撤,以便保持在对手的路径中。 b.可以迎着对手前移,但如果发生身体接触,将对此负责。 c.必须注意空间的因素,以及与对手间的距离。 ④合法掩护与非法掩护 ——掩护发生在队员试图延误或阻止非控制球的对手到达希望到达场上的位置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处于下列情况时是合法掩护: a.发生接触时静止不动(在其圆柱体内)。 b.发生接触时已双脚着地。 ——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正处于下列情况时是非法掩护: a.发生了接触时正在移动。 b.发生了接触时,在静立对手的视野之外建立掩护,没有给出适应的距离。 c。发生接触时,对移动中的对方队员没有考虑时间与距离的因素。 d‘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对手的视野之内(前面或侧面),则该队员可以按自己的愿望,只要在不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对手。 e.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对手的视野之外,掩护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他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 ⑤用手和域臂接触对方队员用手触及对方队员本身未必是犯规。裁判员要判定引起接触的队员是否已经获得了利益,如果队员引起的接触在任何方面都限制了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这样的接触是犯规。如果防守队员在试图抢球中用他的手接触对方队员,并且只是接触了对方队员持球(甚至是正在做投篮动作)的手,则应被认为是偶然的,该接触不要判罚。当手或臂放置在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身上并保持与他的接触,就发生了非法用手或非法伸展手臂。反复地触及或“戳”持球或不持球的对方队员,并可能导暴动作时,也可认为是犯规。 ——下列情况通常被认为是持球进攻队员的犯规: a.为了获得利益,用手臂或肘“钩住”或缠绕对方防守队员。 b.为了抢球或试图来抢球的防守队员而推对方。 c.为了与防守队员之间造成更大的空间而推对方。 ——为下列原因“推开”对方通常被认为是不持球进攻队员的犯规: a.摆脱以接球。 b.阻止来抢球或试图来抢球的防守队员,并在与防守队员之间造成更大空间。 ⑥居中策应垂直原则也适用于居中策应: ——位于居中策应的进攻队员和防守队员都必须尊重彼此的垂直权利(圆柱体)。 ——居中策应的进攻队员用肩或臂将对方队员挤出其所占的位置,或用伸展的肘或臂来干扰对方队员的活动自由是非法的。 ——防守队员使用臂、膝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干扰居中策应队员活动的自由是非法的。 (三)对“带球撞人”和“阻挡”的判断 在宣判“带球撞人”或“阻挡”的情况时,裁判员应注意: (1)防守队员已面对持球队员,并且双脚着地来建立最初的合法防守位置。 (2)防守队员为了保持防守位置,可采用静止、垂直跳起和侧移或后撤(只要该侧移或后撤动作被认为是正常的防守动作,在保持防守位置的行动中一脚或双脚可以离开地面一瞬间)。 (3)防守队员先占据该位置,并且双方接触发生在躯干部位。 如果符合上述三条,则是持球队员造成犯规。 2.阻挡 (1)如果试图做掩护的队员在移动中与静立的或后退的对方队员发生接触,则构成了阻挡犯规。 (2)如果队员不顾球,面对着对方队员并随着对方队员的移动而移动,除非涉及到其他因素,该队员应对随后发生的任何接触负主要责任。(所谓“除非涉及到其他因素”是指被掩护的队员故意推人、撞人或拉人) (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当对方队员试图从其身边通过时,臂或肘必须放下(在圆柱体内)。如果队员没有收臂或肘放下,发生接触就是阻挡或拉人。 四、示例介绍 (一)“带球走”违例 示例1:甲4在移动中接到同伴的传球,停步时右脚先着地,左脚后着地,甲4提起右脚向左脚并拢,投篮出手,甲4违例吧? 答:裁判员应判甲4带球走违例。规则规定,中枢脚可以抬起,但在球离手前不可以落回地面。 示例2:甲4持球跌倒在场内,然后他①传球给同伴。②爬起来传球或开始运球,如何判罚? 答:①为合法,甲4没有带球走。②为违例。 示例3:甲4背对球篮静立接同伴的传球,他以左脚为中枢脚进行旋转,在右脚跨步时抬起左脚做勾手投篮,可以吗? 答:可以,甲4在中枢脚落回地面前已投篮出手,不是带球走违例。 (二)侵人犯规 示例l:比赛中,球在空中飞行,甲4与乙4都具有有利的抢球位置并都以正常的篮球动作起跳在空中进行抢球,但还是发生了猛烈的身体碰撞,双方都没有抢到球答:此种身体接触可当作意外情况,不必给予处罚。 示例2:比赛中,甲4投篮,乙4用手指轻点甲4的胳臂,球未中篮,裁判员如何宣判? 答:虽然是轻微的接触,但乙4置甲4于不利,应判乙4侵入犯规,根据投篮地点,判给甲42次或3次罚球。有时,还可判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示例3:甲4正在做投篮动作,乙4试图堵截投篮,接触了甲4持球的手,投篮未中,如何判罚? 答:乙4仅接触了甲4持球的手,则被认为是附带的接触,合法。 示例4:甲4在乙4跳起前已占据了场上某一点,会出现两种情况:①乙4下落时撞到了甲4身上;②甲4移动位置,乙4落地时发生了碰撞,如何宣判? 答:①为乙4侵入犯规。在②为甲4侵人犯规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 (三)阻挡与撞人 示例1:甲4持球突破,乙4已占据合法防守位置,甲4与乙4发生接触,部位在乙4的躯干,如何判? 答:应判乙4,带球撞人。 示例2:甲4持球突破,乙4防守时转身,与甲,发生身体接触,部位在乙4的背部,如何宣判? 答:应判乙4阻挡犯规。 示例3:甲4持球突破,乙4为了保持合法的防守位置,采取横移,甲4与乙4发生身体接触,部位在。乙4的躯干,如何宣判? 答:应判甲4带球撞人。 篮球三人裁判制简介 一、说明 在1999年国际篮联中央局会议上通过决议,将于2000年奥运会之后在国际篮联举办的正式比赛中实行三人制裁判法。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篮球裁判员及早了解和掌握三人制裁判法,中国篮球协会在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男篮乙级联赛和全国男篮甲B联赛中首次实行了三人裁判制,并在赛前举办了学习班,还将逐步在全国其它比赛中推行。 二、术语 前导裁判:意为裁判员的位置在端线。 中央裁判:意为无球位置内的外侧裁判,站在罚球线延长线上步远和罚班干部圈顶部的中路上。中央裁判可站在记录台同侧或对侧。 追踪裁判:意为站在离中场线最近的外侧裁判,在28英尺线的附近。如果出现进攻转换,追踪裁判将成为新的前导裁判。追踪裁判可站在记录台的同侧或对侧。   28英尺线:是从端线沿边线向中线量出28英尺(约8.5米)所得出的线,全场共有四条。   轮转:意为在活球的情况下,球的位置决定前导裁判发动轮转,前导裁判向球侧的移动命令追踪裁判和中央裁判改变位置。当球换边时完成此轮转。   交换:当一位裁判员宣判犯规或违例天成死球时出现。   球侧:从端线到端线,(以球篮为中心点)把球场划分为两部分,在进攻队的前场球所在的位置为球侧。   强侧:前导裁判的位置决定强侧。   弱侧:前财裁判的对侧。   记录台一侧:记录台所在位置一侧。   记录台对侧:记录台所在位置的对面。 三、基本原则   在任何情况下,三位裁判之间必须保持宽广的三角形,面向场内监控所有队员。   宣判犯规的裁判员向记录台报告犯规后,他必须移动到记录台对面的位置上,因此,前导裁判员和靠近记录台的裁判员不宣判犯规不换位,如宣判犯规则要和记录台对面的裁判员换位;而记录台对面的裁判员宣判了犯规不换位,不宣判犯规则要和宣判犯规的裁判员换位。   执行罚球的裁判必须面向记录台,他肯定是宣判犯规的裁判,也一定成为中央裁判。   裁判员宣判了犯规,他只要跑出人群就可以向记录台报告,而要换位的裁判员则要慢慢地移向新的校园并捡球,另一裁判员则应选择一合适位置,监控所有队员直到向记录台作出报告的裁判员转身观察队员为止。   掷前场时,前导裁判员应位于篮板与球之间;掷后场端线球时,追踪裁判则应位于边与球之间。   正常攻守转换时,三位裁判员的换位原则是,追踪 → 前导、中央 → 中央、前导→追踪。   裁判员们要始终知道:(1)球的位置;(2)其他裁判员的位置;(3) 队员们的位置。 四、裁判员的落位与移位   前导裁判   应落于端线外1-2米处,保持一宽广的视角; 一般情况下应在罚球线梯形线与端线的两交点之间(6米)移动,为了找到更好的观察角度,在特殊  情况下也可越出此范围;   当球罚球线以上,从强侧转移到弱侧时他则要快速移动到另一侧,以获取最佳的观察位置;   一般情况下,他应与追踪裁判在同一侧;   他应根据球的位置决定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发动裁判员们的轮转;   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追踪裁判。 追踪裁判   一般情况下,他在有球一侧的28英尺线附近移动;   通常与前导裁判在一侧;   当中央裁判移动换位后,他移动到同侧中央裁判的位置上;   正常的攻守转换时,他成为新的前导裁判。 中央裁判员   通常在无球区;   移动范围在罚球线延长线与罚球区弧顶之间;   始终是罚球的执行者;   正常攻守转换时仍为中央裁判。 篮球裁判员的鸣哨 一、裁判员口哨的挑选 哨声是篮球比赛中的主要信号之一,口哨是篮球裁判员临场指挥比赛的武器。为了适应激烈比赛的需要,裁判员要选择一个声大、音高、声尖的高频率的口哨。目前,被广大裁判员公认的最好的口哨是:FOX40,是加拿大生产的狐狸牌三孔眼口哨。此口哨的优点,一是省力,用小劲吹就可以发出大、高、尖的声音。二是好含。此口哨的嘴扁平而长,容量含在口中。三是好听。声音清脆,虽频率高,但不刺耳。四是好看。口哨有黑的,有红的色鲜且发亮。 二、鸣哨的方法 要使口哨吹得更响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含哨要正,要把口哨含在上下嘴唇的正中央,否则,既不好看,又不好吹。 (2)含哨要紧。除上下嘴唇紧紧贴住,还要用上下牙咬住口哨。 (3)鸣哨时,先吸足气和憋足气,然后再突然快速吐气,只有这样,哨声才能洪亮。 有的裁判员临场中口哨吹得不太响,气憋不足和吹不慢,气流通过口哨的量就小而慢,哨声就有气无力,另外,没有掌握好吹哨的时机,有的裁判员在呼气即将结束时才吹口哨,所以,口哨就吹得不太响。 三、鸣哨的要求 (1)裁判员临场需要鸣哨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鸣单声哨,不得吹多声哨,不得吹连声哨,不得吹声音过长、过短、过轻的哨。 (2)哨声要短促有力,洪亮。 四、使用口哨应注意的问题 (1)跳球时,执行抛球的裁判员,口哨不要含在口中,防止受伤。 (2)在活球的任何时候,口哨要始终含在嘴里,不要拿在手上,以免急需要鸣哨时,措手不及而影响比赛。。 (3)鸣哨犯规后,到记录台附近进行宣判程序时,要把口哨吐掉,不要含着口哨宣判。 (4)裁判员临场前,最好有一把备用口哨。 (5)使用口哨前要检查,用后要清洗消毒,然后装在干净的盒子里或者口哨袋里,不要把口哨借给别人,也不要借别人的口哨,这是卫生的要求。 (6)新口哨在使用前,用一小段塑料胶管套在哨嘴上,以减少牙齿对口哨嘴的磨损。同时由于塑料胶管较软,便于叼紧哨子。 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 篮球主要名词术语简释 (1)扣篮:运动员用单手或双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将球扣进篮圈。 (2)补篮:投篮不中时,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将球补进篮内。 (3)卡位:进攻人运用脚步动作把防守者挡在自己身后,这种步法叫卡位。 (4)领接球:顺传球飞行方向移动,顺势接球。 (5)错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进攻人身侧,阻挠他接球叫错位防守。 (6)要位:进攻人用身体把防守人挡在身后,占据有利的接球位置。 (7)突破:运球超越防守人。 (8)空切:进攻人空手向篮跑动。 (9)一传:获球者由守转攻的第1次传球。 (10)盖帽:进攻人投篮出手时,防守人设法在空中将球打掉的动作。 (11)补位:当1个防守人失掉正确防守位置时,另1防守人及时补占其正确防守位置。 (12)协防:协助同伴防守。 (13)紧逼防守:贴近进攻人,不断运用攻击性防守动作,威胁对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让对方接球。 (14)斜插:从边线向球篮或者向球场中间斜线快跑。 (15)时间差:在投篮时,为躲避对方防守的封盖,利用空中停留改变投篮出手时间。 (16)接应:无球进攻队员,主动抢位接球。 (17)落位:在攻防转换时,攻守双方的布阵。 (18)策应:进攻队在前场或全场通过中间队员组织的接应和转移球的战术配合,造成空切、绕切以及掩护等进攻机会。 (19)掩护:进攻队员以合理的技术动作,用身体挡住同伴的对手的去路,给同伴创造摆脱防守的机会的一种进攻配合。 (20)突分:持球进攻队员突破后传球配合。 (21)传切:持球进攻队员利用传球后立即空切,准务接球进攻, (22)补防:当1个防守队员失去位置,进攻队员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时,邻近的另1防守队员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防持球突破的进攻者。 (23)换防:防守队员交换防守。 (24)关门:邻近的两名防守持球者的队员,向进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合拢,形成“屏障”,堵住持球进攻者的突破路线。 (25)夹击:两名防守队员共同卡住1名进攻队员,封堵其传球路线。 (26)挤过:两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配合时,防地被掩护者的队员向其对后靠近,在进攻者即将完成掩护配合的一刹那,抢占位置,从两名进攻队员之间侧身挤过,破坏他们的掩护,并继续防住自己的对手。 (27)穿过:当一名进攻队员进行掩护时,防守掩护者的队员稍离对手,让同伴从自己的掩护队员之间穿过去,继续防住对手。 篮球运动常见的伤害及防治 篮球运动常见的伤害及防治 潍坊职业学院(261041) 付一明 篮球运动作为世界上参与活动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而打篮球容易发生骨骼以及关节的伤害,特别是青少年,他们缺乏经验思想上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训练或模仿明星动作,当他们尚未硬化的骨骼或关节受到强烈的刺激或用力不当时,往往会发生运动损伤。在实际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运动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简单总结如下。 1.脚踝扭伤 预防方法:练习前以胶布(绊创膏、绷带)缠绕脚踝,是预防扭伤之一,然而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做好脚踝关节的准备操,如脚侧踢球运动、脚尖负重提踵,都是加强该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对不良刺激的适应能力。若不幸扭伤,应先将患部进行冷敷,冷敷时可用冰水、凉水冲泡等,24小时后再施加适当的压力、保温按摩等,加压时则先垫以海绵,在海绵上方用具有弹性的绷带包扎。 2.手指的戳伤 手指的戳伤是当手指受到外界强烈的冲击而产生的一种运动伤病。 预防方法: 运动前要充分地做好手指的准备运动,如压指、指绕还、等或用胶布对指关节进行加固。手指的戮伤,依程度可分五种 1. 扭伤,2.脱臼,3.骨折,4.腱断裂,5.挫创伤(皮肤裂开)。 若发生扭伤,其冶疗方法同其他部位的扭伤相同,先进行冷敷,24小时后再按摩或热敷。脱臼时要及时让医疗人员将手指拉直复位恢复原状,然后再进行处置。至于手指严重的戮伤、骨折、 腱断裂则不要乱动,应速送医治疗才是上策。 3.肌肉离位 .肌肉离位是对肌肉施加急、激的力量,致使肌肉中的肌纤维或肌肉肌膜的一部份发生断裂,从而引起内出血的一种运动损伤。预防方法:在练球前,将各部位的肌肉充分活动开,尤其在忽冷忽热的季节里更要特别注意。 治疗方法如下:若发生在腿部,首先要将膝盖固定2~3天,不可任意移动,同时用凉水或冰冷敷,缠上绷带,能够防止内出血的扩大,如此处置后,再稍加保温,同时要从事轻松的活动。当内出血停止之后,虽然身体尚觉僵硬,也要稍为进行轻微的活动。 4.脚踵疼痛 篮球中脚部动作的运动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长久的练习急停急起的动作时,往往脚踵感觉疼痛,这种病也叫踵骨病,这是由于脚部着地时,脚踵的骨头与皮肤之间的脂肪组织,受到多次急剧的冲击而受到损伤。其预防方法:要选择舒适的运动鞋或将柔软的海绵垫在脚跟下,避免在坚硬的场地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治疗脚踵疼痛的方法不易操作,只有在疼痛消除之前,尽量避免脚踵受到强力的冲击,同时练球之后要做理疗,注意脚步的放松活动,例如以温湿毛巾热敷。值得注意的是,对这种损伤若是不注意,往往会变成慢性病,很难治疗,最好在病状的初期时就加以治疗。 5.膝盖损伤 膝盖损伤是篮球运动员的常见病,它是在膝盖受到强烈撞击时或长时间的磨损而引发的运动损伤。 预防方法:使用护膝,加强膝盖处肌肉组织的力量,尽量避免剧烈的冲闯。倘若膝盖受到强烈的打击、撞伤,治疗方法视其情形而定,如半月板的损伤,严重者应手术治疗。 以上是在篮球运动中几种常见的损伤。在篮球运动中除应加强相应肌肉的力量和关节周围结缔组织的韧度外,还应注意对运动场地、运动衣、鞋等的选择,应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出现因运动鞋而引起的脚损伤和鸡眼等。同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篮球“三对三”竞赛规则* 除下列特殊情况外,比赛均按照最新国际篮球规则执行。 一、场地和器材 第一条 1-1 场地:半个标准的篮球场地(14×15米)或按照半场比例适当缩小(长度减少1米,宽度减少2米),地面坚实、平整。 1-2 球篮:距地面3.05米的球篮提供给男女成年组和男子初中(含初中)以上青年组,距地面2.8米的球篮提供给男子小学组、女子初中和小学组。 1-3 球: 男女成年组和男女初中(含初中)以上青年组可使用圆周在75~78厘米、质量在567~650克的球;男女小学组可使用圆周在68~72厘米,质量在450~500克的球。 二、工作人员及其职责 第二条 2-1 裁判人员:设1~2名裁判员和1名记录员。 2-2 服装:裁判员与记录员要着装一致,但其颜色、款式应区别于运动员。 2-3 权利:比赛设1名裁判员时,他是比赛中唯一的执法宣判人员 比赛设2名裁判员(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时,两名裁判员对场上违反规则的行为都有权作出宣判,如发生矛盾,主裁判员是终决人员,并负责在记录表上签字。副裁判员兼管记20秒违例。 2-4 记录员职责:记录员兼管计时、记分。记录两队累积的分数(包括投篮和罚球的得分)、全队及个人犯规次数、以及比赛时间并按照规则要求宣布比赛进行的时间和比分。 三、规则 第三条 3-1 运动员人数:比赛双方可报名4~5人,上场队员为三人。 3-2 比赛时间: 3-2-1 初赛、复赛不分上下半时,全场比赛时间为10分钟(组织者可根据参赛队数多少修订时间为12或15分钟)。比赛进行到5分钟和9分钟时,,记录员各宣布一次时间。如果只有10分钟比赛时间,则双方队都不得暂停(遇有队员受伤,裁判员有权暂停比赛1分钟)。如比赛安排为12或15分钟,则分别允许请求一次或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 3-2-2 决赛分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8分钟,上半时与下半时之间休息3分钟。 3-2-3 比赛中除在罚球、暂停、球员受伤及比赛结束等情况下停止计时表外,其余情况均不停表。 第四条 4-1 比赛开始: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发球权,然后在发球区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决赛阶段,上半时获发球权的队,下半时不再获发球权,由对方队在发球区掷界外球开始比赛。 4-2 发球区:中圈不在场地中的半圆叫做发球区,发球区的地面(包括线)算界外。 4-3 发球:在发球区掷界外球算做发球。 第五条 5-1 攻守转换: 5-1-1 每次投篮命中后,都由对方发球。 5-1-2 所有交换发球权的情况(如违例、界外球及投篮命中后),均为死球,在发球区掷界外球继续比赛。 所有不交换发球权的情况(如不执行罚球的犯规),则在就近的三分线外发球。在这种情况下,发球前,必须由裁判员递交球。 5-1-3 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将球运(传)出三分线外(持球队员必须双脚踏在三分线外),才可以组织进攻,否则判进攻违例。 5-1-4 争球时,在罚球圈跳球,任何一方得球都必须将球运(传)出三分线(持球队员必须双脚踏在三分线外),才可以组织进攻,否则判进攻违例。跳球中得意外投中无效,重新跳球。 凡因涉及5-1-3和5-1-4中出现的违例,裁判员的手势为:两手前臂交叉于脸前,以示违例,交换发球权。(这个手势跟换人手势一样,我的绘画技术不行,就不画了,原文有这个手势的图示。HKMJ注)。 第六条 6-1 20秒规则:24秒规则改为20秒 6-2 犯规法则: 6-2-1 比赛中,每个队员允许三次犯规,第四次犯规罚出场。 6-2-2 任何队员被判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则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6-2-3 每个队累记犯规达5次后,该队的第六次以后的侵人犯规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前5次犯规中,凡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中,记录得分、对方个人和全队犯规次数,不追加罚球,由守方发球继续比赛;如投篮不中,则判给攻方被侵犯的队员1次罚球,如罚中得1分,并由攻方继续掷界外球,如罚不中,仍由攻方掷界外球。 6-2-4 在使用小篮架的比赛中,不允许队员出现扣篮动作,也不允许队员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悬挂于篮圈或篮架上,否则,可被判罚离场并不能再被替换上场,且该队失去球权。 第七条 7-1 替换:只能在比赛计时钟停止的情况下替换,被换下的队员不能再被替换上场(场上队员不足3人时除外)。 第八条 8-1 得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以得分多者为胜方。初赛及复赛阶段,比赛时间终了,如得分相等,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在决赛阶段,比赛时间终了,如得分相等,则增加3分钟决胜期,发球权仍以掷硬币的形式决定。如果决胜期得分仍相等,执行一对一依次罚球,只要出现某队领先1分即为胜方,比赛结束。 第九条 9-1 队长:比赛中,队长是场上唯一发言人。 9-2 纪律:比赛中应绝对服从裁判,以裁判员的判罚为最终判决。 本规则适用于全国各种级别的“三对三”比赛,解释权归属中国篮球协会。 问:合法的掩护与非法的掩护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判定? 答:合法的掩护与非法的掩护,既涉及到运动员的训练,又涉及到裁判员的临场宣判,是—个有待弄清和提高的问题。 所谓合法的掩护,是指: 1.当发生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静立不动(在他的圆柱体内); 2.当发生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已两脚着地。新规则增加了静立不动和圆柱体的限制。 所谓非法的掩护,是指: 1、发生了接触时,正在掩护对手的队员是在移动中; 2.发生了接触时。是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外建立掩护、没有给出l适当的距离; 3.发生了接触时,是对移动中的对手作掩护,没有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 在判定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内(前面或侧面)、作掩护的队员可以按自已的意愿在避免接触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对手。 2、如果掩护建立在静立的对手的视野之外,掩护队员必须允许对手向他迈出正常的一步而不发生接触。 3、如果对手在移动.时间和距离的因素将适用。掩护队员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被掩护队员能够以停步或改变方向来避开掩护。要求的距离是不得少于正常的1步,但不必超过2步. 最后—点是,对与建立了合法掩护的队员发生任何接触,由被掩护的队员负责。 问:何谓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判定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应遵循的原则?还应注意什么? 答: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为了解释“蓄意地。这个词,也为了正确宣判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新规则还明确指出:判断一起犯规是否是违反体育道德的,裁判员 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如果队员通过合法的努力去抢球.也就是以正常的篮球功作去枪球、这时发生犯规,就不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二个原则是:如果队员努力去抢球但发生过分的接触,也就是严重的犯规、这种过分的接触就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第三个原则是:如果队员拉、打或推远离开球的队员,那就不是在比赛,而是一种施暴行为.通常这样的行为就是违反体有道德的犯规。 规则还强调指出:裁判员必须只能判断动作.而且在比赛开始以及在比赛接近终了。也就是贯穿整场比赛中都必须用相问的尺度去判断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特别是,对屡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的队员,可取消其比赛资格。 健康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运动、营养和睡眠是人体健康的三要素,第一要素是:天天睡个好觉。   睡眠对人体有多重要   睡眠占据着生命1/3的时间,可见睡眠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睡觉?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睡眠是生物进化获得的一种生理功能,睡眠时大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良好的睡眠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   概括起来讲,睡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重要方式,睡眠的过程中人体合成并制造能量物质,以供机体应用,可以说睡眠是人体"充电"的过程。   2.保护大脑,恢复体力:在睡眠状态下,大脑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能量贮存,有利于提高脑细胞活力。   3.增强机体免疫力:睡眠时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强,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杭力。同时睡眠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的自我康复加快,利于疾病恢复。   4.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睡眠使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延缓器官老化,促进长寿。   5.调节心理健康:因为短时间的睡眠不佳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的缺觉就会造成思维逻辑能力的改变,因此,睡眠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6.有利于皮肤美容:在睡眠过程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循环增多,皮肤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加快皮肤再生,因此有利于皮肤养护和皮肤创伤的愈合。   睡眠事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也把"睡得香"做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睡眠还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工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   解除心累!   "真累"、"好烦"可能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心理专家告诉我们,累其实有两种,一种叫"体累",另一种叫"心累"。心理学称前者为生理疲劳,后者为心理疲劳。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并消除心理疲劳呢? 累,是心的专利。心体验出累,不累也累;心如果不累,累也不累……   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并消解心理疲劳呢?   一、振奋自己   生活中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经历?虽有发奋之志,也在不懈努力,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或者因为努力的成效不大,或者遭遇到困难挫折,于是便丧失了继续努力的热情,陷于身心疲惫的不佳状态之中。   曾听人说,临海观潮是激励斗志的好方法,观海浪搏击岩石,听波涛声汹涌,你一定会感受到海的博大,从而壮阔胸怀。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身心感到疲惫不堪时,不妨唱一首雄壮的歌,念一首激昂的诗,看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或者登高远望,或者临海观潮。无论你采取何种方式,只要能让自己重新抖擞就OK了。   二、做你喜欢的事   搞化妆品生意的戴伟最怕陪夫人逛时装店,他说:"那一件件色彩斑斓、式样不一的服装,在我看来,全都如同单调的'1',能不感到枯燥和疲劳吗"所以,好多时候,夫人在服装店观赏服装,他却坐在店外的长椅上看报纸。然而,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逛商店逛到了化妆品柜,他会主动兴奋起来,看上老半天,丝毫没有倦意,产品的质量、价格、包装等都会引起他浓厚的兴趣。对此一位心理学专家说得好"许多人在极度疲乏时没有意识到情绪的作用。他们只是抱怨劳累,而不注意自己是否产生了冷漠和消极的情绪。"   三、别去做工作狂   国外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请被试者按照Ⅲ Ⅱ Ⅲ Ⅱ……的形式连续画线。结果是,持续一段时间后,画线的质量越来越差。几个小时后,被试者普遍达到不能再画的程度。但这时主试人员只要说--"画完这一页即结束",他们的画线能力就会神奇般立即恢复。   所以,我们不要长时间从事某种单一的活动,对于比较重、比较长的任务,我们应分时段、分阶段地进行,并在一个时段后转换其它性质不同的活动,以调整心态,重新激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活力。   四、不要让心理活动透支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大学毕业分到一家不很如意的单位,每天小心翼翼地处世,心头却有数不清的苦恼。想考研,又担心领导不支持,还担心考不上被同事讥笑;想和领导搞好关系,又担心别人说自己溜须拍马;想和同事聊天说笑,又怕自己显得不够庄重。   有时自己也常常感叹:"我怎么活得这么累呀?"   的确,上述的心理活动几乎都是额外支出。许多担心毫无必要,许多着急又毫无用处。可就有很多人这样很累地活着,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自己不必要的额外心理支出。因此对于我们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的事情,不如采取像看日落一样的心情平静。   五、没事儿偷着乐   青儿是位年轻的母亲,每天下班后,她不得不疲于料理家务、做饭、照顾孩子。每当看到那一大堆要洗的衣服,她就有一种疲乏感,甚至后悔自己结婚成家、后悔自己生儿育女……   生活中一定有一些我们不喜欢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怎么办呢?如果你能变换一下形式,注入一些活泼有趣的成份,心理感受就大为不同。不信,你就读读叫莉莉的少妇写的《洗衣之乐》:   洗衣服在我是一种享受。温温的热水洒上幽香的洗衣粉,白花花的雪沫立刻飞舞起来,一圈又一圈堆满你的双手双臂。像恋人轻轻爱抚着你,双脚踩在这堆白色的雪上,如果这时录音机恰好是一支伦巴舞曲,那你就使劲地踩,扭动身段,把肚子挺起来,把臀部甩出去使劲!完成6个节拍之后,那种感觉是你从未有过的。   六、给自己充电   体育锻炼是使人保持良好心态的绝招,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受。体育锻炼还能让人产生一种自我驾驭感和超越感,因此你在从事喜爱的运动后,一定会精神饱满地投入新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之中。   七、情绪调节剂   你知道吗?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流行的情绪调节剂可以使人的郁闷变得神怡,使焦虑为成心静如水。在压力与竞争越来越大的社会,还真少不了它。 体育运动健身法与习惯 本章节结合体育运动健身的理论与方法论述了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并从生物学、心理学、健康学的角度说明了提高身体素质、提高适应自然环境能力的塑造健美体形的科学方法。 体育运动对人体的积极影响 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进行的。 大脑皮层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兴奋与抑制的过程。兴奋与抑制是两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过程。当大脑皮层兴奋活动到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疲劳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而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兴奋过程减弱、抑制过程加强的表现。抑制是大脑的一种保护机能。人必须适应这一生理规律。如果大脑的疲劳得不到消除勉强维持兴奋,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兴奋与抑制的紊乱。科学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更快,可使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与均衡性得到改善和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及协调反应能力得到增强,还可以提高神经细胞抗疲劳的能力,有助于神经系统及全身器官组织攻能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使人在学习、工作时能保持长时间的大脑清醒、思路敏捷、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运动系统是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 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人在安静时肌肉每立方毫米内开放的毛细血管约有80条左右,能源物质还少。经过锻炼后,不仅使毛细血管的口径增大,而且大量开放“备用”的毛细血管,可增到2000-3000条。因而血流量大增,使肌肉血液供应充足。同时在体育运动中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肌肉中的水分减少、蛋白质、肌糖原等物质增多,能使肌肉得到更多、更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从而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酶的活性加强,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得到改进,肌肉发达,力量增强。 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由于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强了新陈代谢,使骨的结构及性能发生了变化:骨密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更加规则有序,增强了骨的坚固性;韧带在骨骼上附着部位、结节、粗隆和其他突起,也变得粗糙明显,这有利肌肉、韧带更加牢固地附在上面,提高了骨的抗变、抗断和耐压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不仅骨骼变粗,增长。青少年的身高比不参加运动的同龄人高2-7CM。 体育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对呼吸肌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随着呼吸运动的加强,其他辅助肌(腹肌、肩带肌、背肌)也参与了工作,这样,吸气时就能将胸腔扩张得更大,因而呼吸有力,胸围、呼吸差增大。一般人的呼吸差仅5-7厘米,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则可达到7-11厘米。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久力,从而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 对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指肺量大吸气后再尽力呼出气体的总量。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小泡,两肺内的肺小泡总数约7.5亿个。在安静状态下人体每分钟需氧量约0.25-0.3升,只需要1/20的肺小泡扩张就可基本满足人体的需要。缺乏体育运动的人在运动时,每分钟最多能摄取2.5-3升的氧气;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在运动时,每分钟摄氧量则可达4.5-5.5升,比安静时大20倍。这是因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由于肌肉的活动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促使呼吸器官的工作大大增强,呼吸肌必须更加有力地收缩,使更多的肺小泡张开,从而扩大了肺通气量,以保证人体运动的需要。所以,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充满气体的肺泡增多,使肺活量增大。而肺活量的增大,反应了肺贮备能力的增强,这对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对呼吸频率的影响 体育运动能改变人的呼吸频率。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肺活量增大,每次呼吸时,都能吸取更多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CO2 一般人的呼吸频率是浅而深而慢。8-12次/每分钟。肺活量大的人由于呼吸深而慢,每次呼吸后就有较长的时间休息,在轻度运动或体力劳动时也不至于出现呼吸急促、、气急胸闷的现象。 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心脏结构和攻能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会使心脏的容量以及心脏的直径增大,常常称之为“运动员心脏”。因为运动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从心脏输出的血流量大大增加,同时回流量也增加。因此在体育运动时,心纤维能获得比平时多得多的氧气和养料,致使心肌越来越粗。特别是耐力运动,对提高心脏工作效率最为明显。 对血管的影响 经常参加运动的人中枢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器官调节外周压力减少。由于在体育运动时,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呼吸较深,胸内压负压较大,这些因素都有加快静脉回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使血管弹性增强,减少血液阻力,提高血流量有利于血液循环,血压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患高血压比一般人低3倍。能防止血栓形成。因此能保持正常血压、克服胆固醇过高,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良好作用 体育运动能使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攻能得到改善、消化器官的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消化得到加强,如消化液增多、消化管道蠕动加强。使横膈肌和腹肌的范围相应增大,对肝脏和胃肠起着按摩。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泄等攻能的增强。 对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使人的心情舒畅,乐观豁达,能消除不良情绪,从而使脾、胃、肠攻能得到改善和增强。同时体育运动能增强腹肌、和盆腔肌的力量,使腹腔内的消化器官保持政党的位置,并能强化消化道的平滑肌作用,防止内脏下垂和便秘等疾病的发生。 第二 体育运动健身方法 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方法 概念: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人体质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身体素质则主要表现为人体行动能力。 人体行为能力 发动行动的能力 持续行动的能力 调节行动的能力  肌力 肌肉爆发力 肌肉耐力 全身耐力 敏捷性 平衡性 灵巧性 柔韧性  提高全身耐力的方法:1、持续练习法:慢跑、跳绳、游泳、骑自行车、溜冰。2、间隙练习法:慢跑、跳绳、游泳、骑自行车、溜冰(心率为150-170次/分钟)持续1分钟,然后作2-3分钟的积极性休息,反复练习4-8次。 提高肌肉耐力的方法:采用仰卧起坐、俯卧撑、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立定跳远、蛙跳,一直到疲劳(10-12次)每天3-5组 提高肌肉力量的方法 1、增强静力性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站立和仰卧,推或蹬住固定重物。还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不借反弹力和惯性力练习(杠铃、哑铃等)使肌肉粗壮有力。 2、增强动力性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这种练习是使肢体或身体某部位产生明显的移位,或用较快的速度推动物体进行运动。具体方法:增强绝对力量练习,如用较少次数快速推举接近本人能举起的最大的重物。增强速度练习(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发挥最大力量。 提高灵敏性的方法:如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手球等。 提高柔韧性的方法:采用压、摆、踢、绕环、体前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 利用自然环境的健身方法 冷水健身法:冷水擦身、冷水沐浴、冷水浸浴 空气健身法: 日光浴健身法:作用A、紫外线能促进钙代谢。B、紫外线能促进组织胺的形成能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胃酸分泌增多,增强食欲和身体的抵抗能力。C、紫外线能消毒杀菌。 利用环境进行健身法:用足踏石路。 利用食物进行健身法: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思考题: 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止血的方法有哪几种?扭伤后如何处理? 运动处方的诊断检查与运动安排 一、运动处方中的诊断检查 运动处方中的诊断检查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诊断;二是进行负荷实验。诊断和实验的指标包括有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心肺功能、摄氧量、血液和尿液的化验等项。诊断和实验是为运动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一)健康诊断 健康诊断即医学检查。其目的是掌握被检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评定其体质等级,排除体育运动禁忌症(如表5-5所示),为运动负荷实验提供有效的安全系数。 表5-5运动与运动负荷实验的禁忌症 {BCL0006} (二)运动负荷实验 运动负荷主要是测定有氧工作能力,诊断冠心病并对心脏病病情分类,测定运动中最高心率及确定运动时的安全性。 实验中的运动负有两种,最大负荷和次最大负荷。最大贡荷的实验比次最大负荷实验更合乎要求,便其危险性较大,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某些疾病贩患者。 制定运动处方必须做运动负荷实验,它是最重要的栓查方法之一。就其危险性,日本的山村氏曾报导了过去运动负荷实验中的死亡之事故,死亡率是1/10000。一般健康人为对象时,死亡率低于1/10000。 为了确保运动负荷实验中的安全和运动处方的有效,常放充最大负荷 实验而采用次最大负荷实验。此外,在进行运动负荷实验时,对那些在医学检查发现有潜在病患的人或可疑者,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列举如下: 1.负荷前的安全检查。运动负荷试验前,首先弄清楚有无禁忌症。由于死亡事故在心务管系统的原因较多,所以循环系统特别是心电图和血压是不可缺少的项目。 2.确定当天安全性的检查。评价检查当天身体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检查项目如:(1)有没有感冒等传染性疾患;(2)体温(腋下)不超过37oC。(3)安静时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4)安静时收缩压不超过120毫米汞柱。(5)当天未曾饮酒。(6)有足够的睡眠。(7)有规律的按时进餐。(8)已接受医学诊断,并得到医师对进行运动的许可。 3.确定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安全性。面色苍白、发绀、高度呼吸困难、胸闷、脚疼、发生外伤时终止试验;比较安静时与运动中心电图差异,若有ST段下降,必律失常等终止试验,运动中如果血压过高(超过250mmHg)就要终止运动;还有当增加负荷时如果出现血压下降,这表明心脏衰弱,也应该终止运动。为了运动负荷试验的安全性在最大负试验时,预先给受试者规定一个"目标心率",试验中一旦达到预定目标心率,就可终止运动负荷试验。目标心率随人而异,千篇一律是不可能的。一般地说由于最高心率随年龄而下降,"目标心率"也应变随年龄的而下降。如表5-6所示,是一例计算从最大负荷 实验的目标心率。 尽管建立了以上安全措施,事故还有发生的可能,所以运动负荷试验只能在医师到场的情况下实施。另外,还要预先做好必要的急救准备,一旦事故发生确有相应对策。 表5-6正常人的最高心率和理想的目标心率 {BCL0007} 二、运动安排 要根据上述诊断检查和负荷实验的结果,合理安排运动量。 (一)运动强度的确定。 1.用耗氧量确定强度。健康人、青年人用运动负荷实验中所测得的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控制运动强度。如80%的最大吸氧量的强度为较大强度;50-60%的最大吸氧量为中等强度;40%以下为较小强度。如为了减肥就必须用中等强度。若为了提高心脏的功能增强有氧工作能力,可以用50-80%的最大吸氧量强度,用小强度则无效。对无能力测定大吸氧量的人,就无法应用了。 2.用最高心率确定强度。因病或年老身弱不能测定最大吸氧时,只好用最高心率确定强度。最高心率的测定也要通过运动负荷试验,只能用目标心率。例如一位60负的老人,安静时的心率为70次/分,按公式计算目标=0.9×(160-70)+70=151次/分。当运动负荷 试验中心率达到151次/分时就可以终止试验了。151次为目标心率峰值,即为上限,不可超越,如果超越就有危险。目标心率的均值=0.7×(160-70)=70=133次/分。有效强度的下限不能再低于133次/分,否则就不会获得锻炼的效果。此人在运动中的心率必须控制在133-151次/分的范围内。 3.在无条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只有用170(或180)-年龄这个公式去估计适宜强度了。 (二)运动时间的确定 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一般要求达到有效强度后,至少持续15分钟以上才能见效。但是运动时间的长短与运动强度成反比,强度大,持续时间可以相应缩短;强度小,时间应延长。其最短时间限度是5分钟,最长以1小时为宜。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匹配可见表5-7所示。 表5-7运动时间与强度的匹配 {BCL0008} (三)运动频度的确定 运动频度是每周的运动次数,一般说每周3-4次或隔日1次。因为,每周运动2次以下,不足以使最大吸氧量得到足够的提高。偶尔参加几次只能增大软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另外,还要考虑体力测定的好坏,运动能力的强弱。对体力好、运动能力强的人运动次数可以多一些,否则反之。 运动处方的涵义、内容与制定方法 体育锻炼可以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不同的身体状况应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否则使人体受到伤害,尤其是那些身患疾病的人必须严格地按照运动处方进行体育医疗。 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 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在有效的运动处方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可以达到下述目的: (一)增进身体健康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疾病,特别是"文明病";其二是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身体机能 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 (三)治疗疾病 把运动当做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二、运动处方的种类 (一)运动处方的种类 运动处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1)治疗性运动处方 是用于某些疾病或处伤的治疗和康复,它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别对待化。例如,某人中等肥胖,体重超标10公斤,他需每天爬山1小时,约16周的时间体重可以降到标准范围,这就是治疗性运动处方。 (2)预防性运动处方 主要用于健身防病。如人过中年,身体就开始衰退,像动脉硬化就慢慢开始了。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运动处方规定了中等强度的耐力跑,使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这就是预防性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文明病、老年病,宜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驰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二)运动强度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吸氧量、心率、功率、速度(米/秒)等表示。由于运动强度对锻炼者的机体影响最大,因此,它的安排恰恰相反当与否是影响运动处方效果的关键。 (三)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系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间,即达到处方要求强度的持续时间。运动时间的长短,要根据个人资料、医学检查、运动频度的大小而定。 (四)运动频度 即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运动处方的效果。 (五)运动处方的格式 运动处方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格式,但在处方中,必须指出禁止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自我监督指标及出现异常情况时停止运动的准则等。在制定和执行处方时,都必须严格遵守秩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医务监督,充分考虑安全。运动处方的格式如表5-1所示。 表5-1运动处方格式(正面) {BCL0001} 运动处方格式(背面) {BCL0002} 五、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 制定运动处方需按一定的程序。首先汇总每个参加加者的个人资料;第二步对每个人进行医学检查以便全面地了解参加者的身体状况;然后进行负荷的试验和体力测定,为制度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提供依据;最后根据上述情况,按着运动处方的格式制定出运动处方。 体育锻炼与营养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 (一)营养的涵义与合理营养 生命的存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各种生命活动及体育活动的进行,都依赖于体内的特质代谢过程,从而机体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新的构成细胞的物质、能源和其他活性物质,而且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这一获得与利用食物的过程,称为营养。营养是保证机体生命存在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二)营养膳食的合理性 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营养,而科学合理的营养则是增强机体质量、完善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之一。 营养膳食合理性原则就是要求膳食中必须含有机体所需的一切营养素,而且含量适当,种类互补,全面满足身体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此外,营养的合理性还要求食物是易消化吸收,不含对机体有害成分。 我们强调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应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要做到食物营养成分的互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都不可能十分全面。在富含一种或数种营养成分的同时,可能缺少另外某种成分。例如:粮食谷物主要提供糖类、肉类禽卵等主要提供蛋白质与脂肪,而蔬菜与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的主要来源。只有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实现营养成分的互补,满足机体的需要。 2.要进行不同年龄阶段营养成分的选择。人生的各个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儿童少年时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对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在种类数量上要有充分的保障,做到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全面而均衡。老年人为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强调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为防治骨质疏松、高血压等老年退行性疾病,要补充钙质,限制钠盐,形成对某些营养成分的特殊选择。 3.要做好特殊体能消耗的补充。日常膳食可满足一般体能消耗,但对那些有特殊体能消耗的人应予区别对待。如炼钢工人高温作业,因大量排汗而造成蛋白质大量消耗及矿特盐、维生素及水的大量丢失,这就要在膳食及饮料中给予适度强化,超量补充锻炼过程的特殊消耗,为实现锻炼效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如上所述,实现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必须做到营养成分全面均衡,营养搭配要因人而异,营养过程要持之以恒,久而久之,才能从营养学角度提高体质与健康水平。 二、营养素与健康 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为机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南非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营养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蛋白质 1.蛋白质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中第一重要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构成机体组织、促进生成发育;构成酶和激素成分,调节酸硷平衡及全身生理机能;增强机体抗病免疫能力;供给热能等,机体一旦缺乏蛋白质,首先影响机体生长发育,肌肉痿缩,甚至贫血,并出现抗病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易疲劳,伤口不愈合等现象。 2.蛋白质来源与日常需要量。日常膳食中的肉、蛋、奶等是运动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豆类是植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米面等谷类食物含蛋白质较低,只有10%左右,但在我国由于其在人们食物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成为植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一般认为动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质在食物中庆各占50%。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我国成人蛋白质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9g,青少年应当更多一引起,可达3.0g左右。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各自原基础上应适量增加一些。 (二)脂肪 1.脂肪在体内的主要作用。脂肪在体内构成细胞膜及一些重要组织,参加代射,供给热能,保护内脏,保持体温,并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作用。 2.脂肪的来源与需要量。动物性脂肪来积压各种动物没,奶没、蛋黄等,而植物脂肪主要来源于各种植物食用没。另外,核桃、花生、葵花子等干果也可为机体提供较丰富的脂肪成分。就我国目前的生活水平来看,普通膳食一靓即可满足脂肪的每天需用量。食物中的粮类,在体内也很容易转变成脂肪供机体利用或贮存起来。 (三)糖类 1.糖类在体内的主要作用。糖类在体内的首要作用是供给热能,人体所需能量的60%是由糖类供应的。其次还构成组织成分并参与其他物质代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营养作用,调节脂类代谢,具有解毒作用。保护肝脏的功能。 机体缺糖使血糖下降,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机能,使其兴奋性下降,反应迟钝,四肢无力,动作南调性下降,甚至晕厥,运动不能继续。 2.糖的来源与日常需要量。溏的来源较为广泛,食物中的米、面、谷物约有80%属于糖类,因此日常膳食供应要充足。也可直接适理摄取糖果及饮用含糖饮料,提高肝糖元、肌糖元含量储备。日常膳食即可满足对糖的需求,不心强调大量补充。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和调节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一类营养素。它们在体内的贮存量很少,必须经常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种类很多,按其性质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两大类。前者有维生素A、D、E、K四种,后者包括维也纳生素B1、B2、C等。各种维生素在体内不构成组织原料,也不提供能量,它们有各处的功用,总的说来是调节物质能量代谢,保证生理机能。 1.维生素A。主要功能用是维持正常视力,保证眼睛以及维持上丰组织结构的健全与完整性。如果缺乏会引起视觉及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患夜盲症。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各种运动的肝脏和鱼卵、乳品类、蛋黄以及胡罗卜、菠菜等黄绿色蔬菜中。 2.维生素D。维生素D对机体的钙磷代谢和骨骼生长发育极为重要。能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骼钙化及牙齿的正常发育。缺乏时,钙的吸收受到障碍,严重者骨盐溶解而致脱钙。维生素D主要来源是鱼肝没、蛋黄、奶品。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化成维生素D,一般不致缺乏。 3.维生素E。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机对缺氧的而受力,减少组织细胞的耗氧量,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提高心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与有氧耐力。如果与维生素C结合使用,能缓和及预防动脉硬化。维生素E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小麦胚牙、玉米以及绿叶蔬菜中含量也较丰富。 4.维生素B1。其主要功能是在糖代射发挥得要作用,促进肝糖元肌糖元生成,保护神经系统机能。充足的维生素B1可有效地缓解机体疲劳。维生素B广泛存在于谷物杂粮中,也可服用维生素B1片剂。 5.维生素C。维生素C能加强体内氧化还原过程,提高A.T.P酶活性,使机体得到更多的能车来维持运动,提高耐力,减缓疲劳,促进体力恢复,并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造血机能,参与解毒过程,增强机体抗病力。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时中。 (五)矿物质(无机盐) 体内矿物质元素种类很多,总量约占体得的5%,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其中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硫、磷等,其他如铁、磺、氟、锌含量很少,称微量元素,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从各种径排出体外,因此必须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矿物质在食物中分布极广,正常膳食一般都满足机体需要。其中最易缺乏的是钙和铁。 1.钙和磷。钙在体内的主要作用为:构成骨骼与牙齿,维持神经在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凝血过程等。成人每日需惩0.6克,儿童及孕妇、老年人的需要量较高,大量出汗可使惩的排量增多,每日需钙量可达1.0~1.5克。含惩较多的食品有是皮、海带、豆制品、芝麻、山楂、绿叶蔬菜等。由于钙和磷在体内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在血液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水平才能菜同完成其生理机能。所以,在补充钙的同时,还要注意从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中摄入磷。 2.铁。铁的主要作用是构成血红蛋白。缺铁可影响血红蛋白生成而发生缺换性贫血。降低血液载氧功能,全身功能低下。成年男子每日需铁12毫克左右,青少年、妇女每日需铁15毫克左右,大量出汗可增加铁的丢失,应给予额外补充。含铁量多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动物血液。其它如蛋黄、肉类、豆制品、红糖、沙棘果等铁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六)水 水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参与全身所有的物质代谢,完成机体的物质运输,调节体温,保证腺体正常分泌。 体内的水分必须保持恒定,体内不储存多余的水,也不能缺水。缺水若不及时补充,将影响正常生理机能。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要补充适量盐分,以补充电解质的丢失。 第二节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一、营养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进行体育锻炼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紧张,内分泌机能提高,酶系统活跃,新陈代谢旺盛,单位时间内的能量 消耗数倍、十数倍于安静状态,体内的糖、脂肪被大量分解供能,蛋白质代谢更新加快,大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参与分解代谢而加大了损夏丢失过程。这些变化,使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为增多。 营养与体育关系密切,对锻炼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造成的能量消耗,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营养膳食行到补充。如果缺乏合理营养保证,消耗得不到补充,机体处于一种"亏损"状态。久而久之,于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 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锻炼效果或运动成绩是很困难的事情。 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条件。以科学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使机体积聚更多的能源物质,提高了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此时获得的健康,较之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不同锻炼项目对合理营养的需求 在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中,因各个项目代谢特点不同而对合理营养有着不同的需求特点。 (一)跑步的营养特点 短跑是群众体育竞赛活动也经常设立的一个项目。它是以力量素质为基础的无氧代谢供能为特点,工作时间短,强度大,要求有较好的爆发力。在膳食中要有丰富的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大肌肉体积,提高肌肉质量,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可达3.0克左右。另外,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磷和糖的含量,为脑组织提供营养,改善神经控制和增强神经传递,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加收缩。还要求在膳食中增加矿特质如钙、镁、铁及维生素B1的含量,以改善骨肉收缩质量。 长跑是以有氧耐力素质为基础,以有氧代谢供能为特点,要求有罗高的心肺功能及全身的抗疲劳工作能力。虽强度较小但时间较长,体力消耗较大。要求膳食中以较全面的营养成分,增加机体能源物质的贮备,在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成分中,突出铁、钙、磷、钠、维生素C、B1、和E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有氧耐力。 (二)操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群众喜爱的健美操以及在一些群众体育活动中也开展的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和技巧,动作复杂而多样,要求有较强的力量与速度素质以及良好的灵巧与协调性,对神经系统的较高的要求。其营养特点是: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质应突出铁、钙、磷的含量及维生素B1、C、的含量。需引起注意的是,参加该类项目有时为比赛需控制体重,但不能过分控制饮食,避免造成营养不良,特别是不能影响参加锻炼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 (三)球类项目的营养特点 球类项目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食物中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糖以及维生素B1、C、E、A。球的体积越小,食物中维生素A的量应更高些。足球活动时间较长且在室外活动,矿物质、水分丢失较多,应及时补充。 (四)冰雪项目的营养特点 由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加之周转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较多,膳食中必须给予保斑点。同时增加糖类以提供能源,维生素B族为主并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保护眼睛,适应冰雪场地的白色环境。 (五)游泳项目营养特点 游泳项目在水中进行,使机体散热较多、较快,冬泳更是如此。游泳锻炼要求一定的力量与耐力素质,要求在膳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抟、糖和适量脂肪。老年人及在水温较低时出于抗寒冷需要,可再增多脂肪摄入。维生素以B1、C、E为主。矿物制裁增加碘的含量,以适应低温环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的需要。 (六)棋牌类对营养的需求特点 棋牌类是以脑力活动为主的项目,脑细胞的能源特质完全依赖血糖提供。当血糖降低时,脑耗氧量下降,工作能力下降,随之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所以棋牌类项目对糖类有着特殊的需求,也可在下棋、打牌时随时补充。此外,膳食中增加蛋白质和维生质B1、C、E、A的供给,提高卵磷脂、钙磷铁的含量。膳食中应减少脂肪摄入,以降低机体耗氧,保证脑组织的氧供应。 三、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营养特点 (一)冬季锻炼的营养特点 冬季气温较人低,寒冷的环境使机体代谢加快,散热量增加,所以膳食中应增加蛋白质及脂肪含量。同时,增加热能充足的食物和维生素A、B1、B、C、E。因冬季装较多,户外活动少,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时间较少,还应在膳食中衩充维生素D和钙、磷、铁、碘的含量。 (二)夏季气候炎热,此时锻炼应多在通风,树荫处进行。此时体内物质代谢变化很大,大量出汗使能耗增加,并使钙、钠、钾及维生素大量消耗和丢失。所以,百般季锻炼时的膳食有其特殊要求,及时合理地补充水与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补充蛋白质、糖、脂肪更加重要。,这时增加散热过程,防止中暑是必须的。在电解质中,氯化钠的摄入,常温下每人每天为10-15克,夏季高温再增加10克左右。南非补充维生素包括B1、B2、C、B6、胆碱、泛酸、叶酸等。 蛋白质的补充应较平日增多,减少脂肪成分,膳食搭配应清淡可口,以增加食欲,并多吃一些蔬菜与水果,以增加矿物质、维生质的摄入。 第三节儿童少年和老人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 一、儿童少年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 人从小到大,要经历复杂的人体经胞与细胞间质不断繁殖增多,细胞与器官不断分化,机能逐渐成熟,形态逐渐完善的生长发育过程。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敢应注意到儿童少年在该时期对营养物质的全面需要以及体育锻炼的特殊南非要。体内的物质能量代谢,一方面要保证组织细胞内蛋白质经常自我更新,即生长发育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一方面要保证儿童少年建立各种体育技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额外需求。因此,其营养特点就是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生长发育及体育锻炼提供良了的物质基础。 (一)关于蛋白质 儿童少年时期,合成代谢旺盛,骨骼的发育、向高的增加、肌肉的增强、神经内分泌机能的完善以及体育锻炼等,都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所以,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量达到2.5~3.0 克。 儿童少年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其来源以运动性蛋白质为主,并辅以植物性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来自我种动物的瘦精肉以及鱼类、禽卵、乳品等,植物性蛋白质以大豆制品为主,力求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氨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种类较多,有利于肝脏合成机体自身蛋白质。 (二)关于糖类 儿童少年保持旺盛的物质能量代谢,糖类是三大能源物质中最易氧化、耗氧最少的优质能源。儿童少年每天的需求量接近500克,参加锻炼时就会超过500克,占总热量的50%~60%。需特别强调指出的是,糖类的摄入应主要来自食物中米、面以及水时等,不能过分地减少主食、单一地依靠零食或巧克力之类,否则于健康不利。 (三)关于脂肪 儿童少年的脂肪摄放应适当控制,在保证足量膳食的前提下,脂肪的需求一般可以得到满足。糖类在体内也很容易转化成脂肪。脂肪的动用,必须在供氧充足的条件才能分解供能,氧化不足,易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儿童少年胸廓狭小,呼吸肌力弱,肺活量小,而旺盛的代谢过程对氧的需求较多,在锻炼中很易加剧供氧不足。另外,适当控制脂肪摄入,防止脂肪剩,也是出于防止肥胖需要。年龄越小,越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脂肪细胞增加过多,为日后的身体肥胖留下隐患。 (四)关于维生素与矿物质 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应达到成年人量。维生素中应突出维生素A、D、C及B族含量。在矿物质中要增加钙、磷、铁、锌及碘的摄入,这也是出于少年儿童智协和发育的需要。 二、老年人锻炼中的营养问题 研究老年人体育锻炼中的营养问题,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特片与代谢特征。人到40岁以后,某些生理机能开始下降,出现轻度衰老象征,到老年时期,基础代谢比青年时期降低10%~15%,每日的食物摄取量有所减少。但是,如果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给予科学合量的膳食营养,仍然可以提高、改善身体机参,延缓推迟衰老过程。 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中加强膳食营养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做到平衡膳食,即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低热量、低脂肪(不是无脂肪)同时,老年人饮食还要有规律,切勿暴饮暴食或过饥过饱。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一日四餐为宜。其热量分配为:早餐20%,中餐35%,晚餐30%间餐15%。 (一)关于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供给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为宜。而参加体育锻炼,可提高蛋白质代谢水平,增加对蛋白质的吸收,可于膳食中增加蛋白质含量,每日每公斤体重达2.0克。 (二)关于脂肪 脂肪对老年人营养有一定生理意义。虽然高脂膳食容易使血指升高,增加血粘度,导致一些老年人性常见病发生。实验结果表明,只要经常能加体育活动,长年不懈,持之以恒,机体完全有可能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使血脂、血粘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而那些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或身体较瘦弱的老人,每天摄取的脂肪成分可在50克左右,以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这是一个较稳妥的摄入量,同时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三)关于糖类 老年人体育锻炼以有氧代谢项目为主,以糖的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老年人膳食中的糖类供给量应占总量的50%~60%,并尽量以食物中的淀粉为主(米、面、豆等)。纯糖的摄入应有所限制,不应超过10%,以免引起血糖浓度较大波动。 (四)关于维生素 老年人膳食中应保持高维生素含量。维生素C有利于胆固醇代谢,减慢老年人血管硬化过程,同时增强老年人的抗菌能力。维生素E与微量元素硒联合对延缓衰老过程颇具积极意义。维生素B1可增强食欲,改善糖代谢。维生素A可改善视力,防治老年人皮肤干燥骚痒症,维生素D与钙质可改善老年人骨代谢,防治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症。上述4种维生素可在膳食中供给,也可口用药物制剂强化。 (五)关于矿物质 老年人对矿物质需要量与青壮年大致相同,但在老年人膳食中强化钙、磷、铁的含量,对预防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缺铁性贫血等具重要意义。 (六)关于补水 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时,还应注意保持水的平衡。水是锻炼时最易丢失的营养素。迅速失水,即使占体重比例很小,也能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所以在锻炼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适时适量,不要感到口渴才饮水,因为此时细胞已经缺水。如果气候炎热,出汗较多,应补充一些淡盐水,以弥补电解质的丢失。 本讲思考题 ①为什么要强调营养膳食的合理性?各种营养素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②不同锻炼项目的营养特点是什么? ③夏、冬季锻炼应注意哪些营养问题? ④儿童少年与老年人锻炼中应注意哪些营养问题? 合理营养能消除疲劳 教学内容:合理营养能消除疲劳 教学任务:使学生了解怎样合理营养和消除疲劳和体育锻炼的一些知识。   人体透过激烈的比赛,大运动量的健身锻炼或强体力劳动,往往会产生疲劳。为了及时消除疲劳,改善症状,除加强前后的整理活动,进行相宜的物理治疗外,注意饮食营养的调理则是现代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运动前后摄取一定的营养品,不仅能延缓疲劳的出现,减轻疲劳的程度,而且还能加快疲劳的消除。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只要不是因疾病所造成的疲劳,并不影响身体健康。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体来说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针对性反应。   在处理饮食营养与消除疲劳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摄取营养成份的量要与运动强度和整个体力消耗相适应。也就是说,要使锻炼者保持能量的摄取与能量的消耗相平衡,使自己的体重既不增加也不降低。若体重降低,会引起身体成份的动员与消耗,使身体各种机能的能力下降;若体重增加,则会加重身体本身的负担,容易产生疲劳。   那么需要摄取哪些人体所需营养素呢?我们知道,较长时间的锻炼与体力劳动,身体内糖的消耗量很大,因而我们首先需要注意充分补给含糖的饮食,再就是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因酸等,以及维生素C,因为它们都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对消除神经系统疲劳,调节激素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矿物质,特别是盐和钙的补充也很重要,因为它们能使运动后改变酸碱度平衡和渗透压恢复稳定,缓和肌肉疲劳。此外,还需补充一点铁质,以加速血红蛋白的恢复。   健身锻炼产生疲劳后往往伴随消化机能下降,食欲减退。为了促进疲劳的尽快消除,必须设法增进锻炼者的食欲。因此在安排饮食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不要饮用过多的清凉饮料,如冷水,果汁等。   2、要选用易消化的食品。动物性蛋白质可吃鸡蛋,香肠,鱼等。蔬菜也是理想食品。   3、为补充盐份,可喝含盐的美味汤汁或吃咸味的蜜饯等。   4、多吃水果,可作维生素的来源,又可调节胃口。   5、可用牛奶,奶粉,猪肝之类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铁质、矿物质。   6、增加点心,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   7、食品可添加带香味的刺激性调料,以增加食欲。   8、在机体疲劳困怠、食欲显著减退情况下,主食可改吃面条,麦片粥之类食品。   如果条件许可,饮食营养加上某些物理疗法则实际效果更佳。   常用的物理消除疲劳方法有:   1、休息。其方式包括睡眠,静坐,娱乐,变换运动内容等。   2、温水浴。   3、体育活动与医疗。   4、心理放松。 合理饮食可增强免疫力   非典型肺炎引发的食物结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以此为核心,就广大居民应如何改善膳食结构、增强体质,抵御传染性疾病的侵入等问题,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食用菌协会联合邀请部分著名专家学者日前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会众多专家共同呼吁:大力改善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食用菌,培养科学饮食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消费者的膳食结构,多以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为主食,以菜肉蛋奶类为副食,水果、食用菌等摄入量较少,膳食结构不合理,造成营养不平衡。虽然我国出产的水果、食用菌、蔬菜品种繁多且资源丰富,但水果、食用菌人均占有量却远低于发达国家;蔬菜人均占有量虽高,但质量不高,食用习惯不合理,营养成分损失严重。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营养的平衡和抵抗力水平。目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专家们的普遍关注。   研讨会上,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北京大学医学部林志彬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营养工程学院蔡同一教授就现今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平衡膳食结构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及蔬菜、水果、食用菌的营养保健价值等方面分别作了发言。专家们认为,蔬菜、水果、食用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包括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也是其他食物不能代替的。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大量纤维素。以番茄为例,其含有13种维生素和18种矿物质,试验表明,长期食用番茄及其制品,可增加体内番茄红素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水果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钾、镁等无机盐类,还有多糖果酸、类黄酮等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食用菌含有10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和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多糖、核酸、核糖等营养成分,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天食用25克食用菌鲜品,即可补充人体对上述营养成分的需要。   此外,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朱德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晓岚研究员、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武研究员、中国医科院药物研究所王淑芳研究员、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徐锦堂研究员等多位著名专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运动保健 运动中要正确掌握呼吸 体育锻炼能够全面地增强体质,促进呼吸肌的发展,增强心肺功能。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体的呼吸运动是一种随意运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呼吸的节奏,调节呼吸的深度和改变呼吸的方式,从而使机体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健身运动中不但要注意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身体某些专项素质能力,也应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1.注意口鼻同时呼吸   人体在安静状态和轻微活动状态下,对氧气的需要较少,所以单单用鼻呼吸就可以得到满足,而且也符合卫生要求。但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对氧的需求较安静时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如果仍用鼻呼吸,从外界摄取的氧量就远远跟不上机体运动的需要,因而改为口鼻同时呼吸。这样机体就容易从外界摄取更多的氧气,又能减少呼吸肌的负担,保证运动技术的完成。因此,在剧烈运动中特别是较长时间的紧张运动时,要强调口鼻同时参与呼吸。   2.注意呼吸深度   少年儿童呼吸机能较弱,在运动中一般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呼吸深度浅。他们往往不善于掌握正确的呼吸,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较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中,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影响了肺的换气量,胸部涨满难受,透气困难,影响运动成绩。然而,加大呼吸深度,特别是深呼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提高锻炼效果。   3.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耐久跑的呼吸节奏一般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并保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匀。这样就容易跑得较为轻松;铅球投掷中通过适当憋气而最后用力,并在器材出手时采用爆发式呼气,其效果较本人不憋气要好;徒手操锻炼中,凡扩胸、伸展、两臂上举的动作,一般胸廓扩大,肺内压降低,此时应配合以吸气;而与其相反的动作,则配合以呼气。这样做有利于机体运动和呼吸机能合理地协调发展 合适的运动次数及频率 当运动时心率至少要达到最高心率的70%并持续20~40分钟才能有促进代谢的作用,而受损伤的危险性很小。运动达到40~60分钟时可明显减少体重,改善脂质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当运动心率接近最大心率的80%时,运动时限可相对缩短。   从热量消耗的观点看,每次锻炼最好消耗300千卡热量(相当快步走或慢跑4.8公里),而每周运动耗能至少达到1000千卡。对于平时不运动的人,尤其是老年人,要从最大心率的60%,每次运动十分钟开始,用几星期至几个月的时间达到要求的强度和时间。   运动的频率可因人而异,但至少每周运动三次,最好渐渐达到每周五次,这样可使运动效果更高,继续增加运动次数意义不大。   这里我们想再次强调,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时,一定要从小强度(约最大心率的60%或略小)、短时间(约10分钟)、长间隔(每周运动2~3天)开始,经过3~6个月的时间达到要求的运动标准,并一直持续下去。如果中途停顿或中断,则已经获得的锻炼效果会很快消失,重新开始锻炼时,又要一切从头开始,绝不可冒进。如果运动后有持续的较明显的疲劳,说明运动时间过长,就应该适当减少运动时间或次数。运动时若出现胸痛、心律不整、憋气、心慌,应停止运动并请医师检查。 运动致伤的原因有哪些 1.身体素质较差:肌肉力量不足,柔韧性不好,协调性差等均易导致损伤的发生。    2.技术动作错误:因易违反身体结构、机能特点、运动时的生物力学原理或运动学效率,可导致损伤发生。    3.锻炼计划安排不当:准备活动不足或过猛,机体负荷量过大,局部疲劳的积累等,均易引起损伤。    4.缺乏保护:保护用具、他人保护及自我保护方面做得不好,在对抗及有高难度动作的项目运动中会出现损伤。 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运动训练的必然效应。但是,如果不及时消除,将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影响下一次习武的质量。若过度疲劳,运动时易出现不测,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分析运动性疲劳的机理与消除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通过对中外有关资料的研究,并结合十多年教学、训练经验总结出来的六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充足的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深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睡眠时机体感觉减退,意识消失,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因此,习武者要重视睡眠。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8至9小时的睡眠,特别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 二、科学的整理活动 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减少心血输出量,致使血压降低,造成暂时脑贫血,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机能的恢复、疲劳消除和肌肉酸痛的消除都不利。因此,在运动后应做适当的整理活动。做整理活动时量不宜大,动作尽量缓慢、放松,使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如进行慢跑、走或做放松操,同时进行深呼吸;也可随音乐进行放松跳动等。 三、按摩 按摩是加速疲劳消除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机械按摩(按摩椅、带式按摩机、按摩床、滚动放松机和小型按摩器)、水力按摩、气压按摩以及人工按摩。通过按摩不便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使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疲劳的消除。 按摩的部位,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疲劳程度而定,一般将按摩的重点放在运动负荷最大的部位。采用人工按摩时,肌肉部位以揉捏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抖动和扣打等手法;关节部位以揉为主,穿插使用按压、搓和运拉,按摩开始和结束时用推摩和擦摩的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与整理活动一并使用,也可在运动结束洗澡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当运动员非常疲劳时,需休息2至3小时再按摩。 四、温水浴 运动后进行温水浴,可刺激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同时可使汗腺分泌增加,肌肉放松,达到加速消除疲劳的目的。温水浴的水温为40℃士2℃,每次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 五、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主要是意念活动。运动后通过一定的套语暗示,可消除神经紧张、心理压抑,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疲劳的消除和机能恢复。目前常用的有自我暗示和自我催眠。如:在全身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进行理暗示——“我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空气新鲜;我入松了,没劲了,眼皮发沉,劲部放松,腰背放松,大、小腿放松,全身放松”。在设计暗示语时,勿须考虑语言修饰和语言的逻辑性。暗示放松时间为l0分钟左右。 六、药物疗法 为了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可适当使用一些药物,在排除兴奋剂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维生素或天然提取的专用药物。这样能有效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的耗氧量,减少氧债,改善循环尤其是微循环,提高生物氧化过程,补充肌肉营养;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扩张冠状动脉。日前常用的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维生素E, 黄芪、刺五加、参三七、人参、鹿茸、冬虫草和花粉等。 健康卡片   香菇,烟民的良伴   香菇作为药用时,用冷水浸一小时,再蒸三、四小时取其液汁。另一种方法是在锅内加入植物油,炸一下香菇,立刻加水用文火慢煮约一个钟头。前者可加贝类或鸡汁,这样香菇的美味就能被引出,为一种上好的汤。   香菇汤对抽烟过多的人,或早上起来口苦者、肝脏衰弱的人均具有效果。   裸睡好处多   国内外的养生家和生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裸体睡觉不仅能使躯体舒展舒适,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有益处。   专家们认为,裸睡有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快感,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强皮腺和汗腺的分泌,有利于皮肤排泄和再生。有利于神经的调节,有利于增强适应和免疫能力,也有利于消除疲劳,放松肢体。   裸睡不但使人轻松、舒适,就连妇科病,如常见的妇女腰痛和生理性月经痛也可得到缓解。裸睡对治疗紧张性疾病的疗效颇高,尤其是神经系统方面的紧张状态容易得以消除,使全身内脏和体表血液循环变得十分顺畅。   时刻想拥有健康与美丽的都市摩登女性,临睡觉前不妨底脱光内衣,体验"睡美人"的超然感受。   柠檬靓手   现代女性在忙碌的工作家庭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清洗剂一类的洗涤用品,手上的油脂会被洗掉,手因此变得干燥,产生皱纹,令原本的纤纤玉手失去美态。这时,采用柠檬美手方案便显得非常重要和及时了。   做法如下:将柠檬洗净切片备用。先用香皂将手洗净,用营养霜按摩手指、手背,然后用柠檬擦拭,每星期至少两次,这样手不会干燥,而且保持娇嫩。沐浴后,用营养霜、柠檬按摩效果会更佳。   另外,许多人的手掌汗腺多,容易脏、易生气味,此时使用煮面后的余汤清洗擦拭,可使手光滑。   吃完葡萄别喝水   吃葡萄后不能立刻喝水,否则,不到一刻钟就会腹泻。原来,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急剧氧化、发酵、加速了肠道的蠕动,就产生了腹泻。不过,这种腹泻不是细菌引起的,泻完后会不治而愈。   伏天进补可治慢性病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伏天阳气足不需要补,出汗多,补不进,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祖国医学认为:智者之养生出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伏天由于酷暑外蒸,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因此,体力、体能、体液和体内各种物质的消耗也最多。故夏补和冬补一样是很重要的。那么,伏天怎样进补呢?伏天进补应以益气补阴,健脾养胃和化湿醒脾的清补为原则。食补当以清淡的滋阴食品为主,如禽蛋等。瓜菜则以西瓜、黄瓜、丝瓜、苦瓜以及带叶的蔬菜为好;总之,伏天进补有治慢性病之功。对一些慢性病,比如哮喘、常年的腹泻腹痛、阳衰精竭等,在此时进行对症施补,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温下仍可锻炼但却有很多讲究   今年夏天,中国的部分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的高温酷暑,特别是长江流域一带,持续了近一个月的高温天气。浙江遭遇近50年以来罕见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屡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江西省74%的县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上海最高气温达39.6摄氏度,是60年以来的最高值,福州出现41摄氏度,创下120多年来最高纪录,长沙也出现41摄氏度,重庆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2摄氏度以上,7月25日至8月3日,武汉市区连续9天日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打破了1907年以来的历史纪录。   气象专家:高温对人体影响大   由于持续高温,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热死人的情况。高温到底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影响?人们该如何应对?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的陆晨专门研究气象要素变化对城市生活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她说,一般情况下,在气温超过28摄氏度的情况下,人体会感觉不适。人是恒温动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调节体温,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升高,人体便会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但外部环境一旦超过38摄氏度,人体的调节功能便会发生阻碍,体温会升高。健康人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由体内生理机能进行调节,但慢性病人的机能比较弱,不能及时调节,体温会随气温升高而升高,加速耗氧,长时间会造成脑缺氧,出现中暑症状。   陆晨说,持续高温对健康人同样有影响,只是临界值会高一些,当气温大于30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候,健康人也可能会出现中暑症状。   气温高的情况一般伴有强烈的日光照射,会加速氮氧化物(包括汽车尾气)等通过光学作用产生臭氧,近地层的臭氧浓度比较高,会刺激呼吸道和眼睛,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结膜炎。   运动医学专家:主动适应高温天气   对体育锻炼者和体力劳动者来说,高温条件下的大运动量活动会加速中暑,所以最好避免高温天气下的户外锻炼,游泳会好一些。但人体对环境是有一些适应能力的,例如热带地区的人耐热能力就比温带要好,所以如果坚持锻炼最好循序渐进。   对于如何在高温天气下锻炼,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的教授王安利似乎更有发言权。他认为面对高温酷热不要一味躲避,要主动在热环境中锻炼。而何种锻炼方式不是最重要的,可以采取自己喜爱的方式,关键是要注意控制锻炼强度和时间,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以20分钟到一个小时为宜。   经过一两周的适应,就会发生有利的变化,如出汗预值降低,血浆容量增加,散热能力增强等等。他说,一般研究认为,大于25摄氏度的情况下,80%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来完成的,所以保持这种能力非常重要。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补水。锻炼前要有足够的体液贮备,也就是大量饮水。锻炼前30分钟最好喝300至600毫升水,锻炼过程中也要不断补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大约15至20分钟喝150毫升。以往认为锻炼过程中补水会增加心脏负担,现在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足够的水可以保证心脏的正常工作。   王安利说,锻炼最好避开正午时间,锻炼时要穿宽松的、颜色较浅服装,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要带浅色的帽子,以避免引发脑膜充血。一旦出现中暑症状,立即离开热环境,到荫凉地方,大量补水,利用往身上浇水或用酒精擦拭身体的方法降温,然后立即送到医院。   身体有病的特殊群体,由于对热的适应能力有限,锻炼时一定要谨慎。老年人锻炼时最好有伴,以避免发生不测。 雾天应减少或停止体育锻炼   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而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就会加深、加快,会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这样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因此,医生提醒百姓,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还是应减少活动量或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另外,当高温高湿时,大气中大量水汽使身体导汗液蒸发困难,妨碍了人体的散热过程。空气湿度太大,锻炼者也会感到烦恼郁闷。据研究在气温30-31摄氏度、相对湿度85%以上的条件下,锻炼者的调节机制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北京体育大学康复中心主任矫玮提醒大家,空气湿度大的天气,非专业队锻炼人士要把运动速度降低,并注意及时补水。这样的天气,气压比较低,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脏有问题的人尤其要注意。 给自己的运动量打分   每人每天究竟进行多大的运动量合适,这确实很难掌握。但美国某大学的一位副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设计出了一个测定个人运动量的方法,这套简单而便于使用的测算方式,有空时你可以试一下。   1.睡眠:睡眠1小时记0.85分。计算一下你每天睡几个小时,就按这个单位的乘积记分。   2.静止活动:包括案头工作、阅读、吃饭、看电视、坐车等。这些活动的运动量最低,把消耗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加起来,每小时记1.5分。   3.步行:如果是悠闲缓慢的散步,每小时记3分;如果是快步走,每小时记5分。   4.户外活动:慢跑每小时记6分。快跑每小时记7分;游泳、滑冰每小时记8分;各种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每小时记9分;骑自行车每小时记4分;做体操、跳舞每小时记3分。   5.家务劳动:每小时记5分。   你一天的各项活动结束后,就可以把以上的分数加起来。如果你获得的总分数在45分以下,说明你的运动量不够,应设法增加活动量;如果你的总分数在45-60分之间,就说明你的运动量正合适;如果你的总分数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能说明你的活动量已经过度,对身体没有更多的益处,是调整一下运动尺度的时候了。 脑力劳动者的隐性健康问题   如果把"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统称的"机关干部"、"白领人士"等都纳入"脑力劳动者"范畴,那么,"脑力劳动者"共性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呢?   健康问题之一:隐蔽性疾病   迫于对自身、股东、事业、家庭、员工、社会等系列责任的需要,他们的心理与生理会不由自主地被置于超时间和高压力的竞争性环境下,如果他们的体能被长期透支而得不到及时的恢复,透支所造成的身体伤害在一定时期被压力所调集的机体代偿功能所掩盖,隐蔽性和潜伏性的相关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以及胃肠、肝、肾、糖尿病等)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发病年龄有不断提前的趋势,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健康问题之二:疲劳伤害   处于疾病性机体损伤的人,由于相应代偿功能的减少或丧失,使得其身体进行体能透支的时间越来越短,再透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机体的疲劳状况也越来越难恢复,没有充足的体能支持,整日疲惫不堪,头昏脑胀,记忆力减退,面对高压力工作的挑战,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疲于奔命"。   健康问题之三:亚健康状况   "脑力劳动者"一般对健康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非理性的健康认识阶段,对处于亚健康状况的潜在性和隐蔽性病症危害普遍缺乏警觉意识以及针对性保护手段。根据国外的统计数字,在亚健康状态潜伏的各种疾病损害因子约60%即可能导致相应疾患的发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离疾病只有半步之遥,常有体虚、乏力之感,伴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精力不足,特别是病后、术后恢复期者,随时都可能发病。 对策:   (一)把握适度健康"透支"的尺度,对健康的暂时失衡进行及时的调理和营养保健,使身体始终保持良好的体能来支付工作和生活的消耗。   (二)对疾病进行提早预防和早期治疗,使疾病的发生以及对身体和事业的危害性大大减少,疾病的早期治疗也使得疗效更为保障。   (三)对一天或一周超强工作和紧张所产生的短期疲劳现象,应注意及时的休整和恢复而不应拖延。如果短期的疲劳累积下去,极易造成伤害,恢复起来也比较困难和需要更多时间。   (四)作明智健康投资,除了日常运动,还应服用一些抗疲劳的保健食品,如"梅花鹿血粉胶囊"、"天赢虫草片"等和一些健脑食品如"深海鱼油"、"卵磷脂"、"海豹油"。据统计,86%的经理人阶层重视健康投资。 健康问题与保健误区   由于上述健康问题的存在,脑力劳动者往往借助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相对优越,再加上各咱滋补保健品来源比较丰富,所以容易走入滥用保健品的误区。保健品的滥用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如受媒体不规范广告影响,忽视机理功效,盲从喊得响的广告产品等,而致滥用。   (二)受他人赠送而致盲目滥用。特别是礼品化了的保健品,徒有其表,盲目使用可能带来坏处。   由于市场上的保健品良莠不齐,优劣难辨,若选择不当或不能对症或对症不能对病当然会误人误已,吃了无用。   对策:   从品质功效和自身的健康状况方面考虑,选购保健品应找专业化的保健品营销公司,你可以享受到良好的专家咨询服务,真正做到买得明白、吃了管用,吃得放心。 体育锻炼前的安全措施 在健身过程 ,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的功能变化,这些功能变化一般可分为:锻炼前状态、锻炼中稳定状态,锻炼后的疲劳和恢复过程等几个阶段。掌握各阶段的规律,燕用之于身体锻炼的实践当中,对增强体质在有益处。 一、体育锻炼前的安全措施 (一)把握当日的身体状况 在当日运动前,若出现如下症状是激烈运动或强度过大的运动(超长距离跑)应该中止或改换轻度运动: (1)睡眠不足; (2)有过度疲劳感; (3)宿醉酒后(宿醉未醒); (4)受强的精神刺激后; (5)感冒、痢疾或其它身体不适; (6)使用药物后(神经镇静齐、降压齐、心脏病类药物等)。 (二)环境条件 在过热或过冷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运动,对锻炼年轻人的意志与耐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就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此,运动时应注意时间段的选择。夏季应选择凉快的时间段进行运动,冬季则应在暖和的时间段参加运动。 (三)食后锻炼时间 一日中什么时间锻炼最适当呢?这个问题实际是运动与饮食的关系问题。结论是食后一段时间内应注意避开运动。其理由是: (1)刺激胃肠。若饱食后进行运动,会给胃肠带来机械性刺激,使胃肠内溶物左右上下振动,可引起哎吐、胃痉挛等症状。 (2)血流分配紊乱。饱食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血液来消化吸收,当全身肌肉在运动时,也需要大量血液参与,于是就会夺取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的紊乱,这种紊乱既影响运动效果又危害机体。 (3)影响运动效果。人体进食后体内副交感神经则受到抑制,此进机体若要锻炼,运动效果不显著。 另外,食后胰岛素分泌上升,可抑制脂肪的分解,能量的来源就会受取限制。由于脂肪分解少,减肥运动也不宜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据研究,强度运动可在食后两小时后进行,中度运动应在一小时后进行,轻度运动在半小时以后进行最合理。据此可以推出几个运动的时间段如下: 早晨时间段:晨起~早餐前。 上午时间段:早餐后两小时~午餐前。 下午时间段:午餐后两小时~晚餐前。 晚间时间段:晚餐后两小时~睡前。 以上各时间段都有其特点及不利点,例如早晨时间段,人体进行强烈运动时,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起来,这种急速变化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掏并影响全天精神状态,对健康有害。另外这个时间内血糖正处于低水平上,运动能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状发生。而在上下午时间段运动时,则又受上班、工作、家务等客观方面的影响,况且,夏季里这些时间段又最热,因此也应看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日本的一项研究在对照了早和晚两组慢跑参加者的血液状况后发现:清晨机全的血液粘滞度增高6%,而傍晚血小板的数量降低20%。结论是早晨跑步会增加血管栓塞的可能性。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晨红对心脏病患者和陷性心脏病患者会导致"发作高峰"。 现代运动生理不的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是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最大摄氧量的枯点在下午6时,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以下午5~6时最为平衡,而机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7时最敏感。因此,傍晚锻炼的效果较高。 另外,人体在下午4~7时体内激素调整和酶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机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们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间段内,如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也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可妨碍入睡等。因此选择哪个时间段进行何种运动项目,结论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生活习惯进行合理安排为宜。 (四)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的目的 准备活动的目的在于能使机体逐步地进入运动状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各种预备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达到适宜水平;还能加强各器官活动和各功能活动(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的兴奋性,为机体正式进入运动状态起到预热作用。 2.准备活动的作用 (1)促使代谢活动旺盛,提高机体呼吸及循环功能; (2)利于氧气吸入及运输,提高氧在体内利用率; (3)提高体温,使肌肉、肌腱的供血充分,预防肌肉撕裂伤及肌腱断裂; (4)增加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的柔韧性; (5)促使身体内部各功能器官进入运动适应状态,有效预防运动创伤发生; (6)充分发挥机体运动功能,提高运动效果,提高运动成绩。 3.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的一般有快走,慢跑及原地连续性徒手体操等全身性活动形式。这些活动能使四肢关节活动度加强,有助于一般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在此活动之后,是好再做一些与主项运动内容有关的模仿练习动作,这样可促使大脑皮质中的运动中枢兴奋性忙地达到适宜水平,身体状态敢能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运动效果。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强度的大小,应根据运动者年龄、身体情况、训练水平差或在夏季时,准备活动就不要练得太久,以免引起疲劳。与正式运动之间有1~3分钟的间隔较为适宜,也可不休息直接进行锻炼,切忌准备活动后休息时间过长而失去作用。 二、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措施 体育锻炼中的安全措施,最重要的是自我保护。由于锻炼的目的是维持和增进健康,因此尽量避免运动量过大的现象出现,或计较运动的胜负和创造成绩。下边是在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几个症状。 (一)呼吸困难症状 对于还未适应运动的人,在运动刚刚开始1~2分钟即感到呼吸困难,常使运动无法再继续下去。其大部分情况都是在呼吸、循环的氧气运输能力还没有充分提高之前,无氧供能的能量枯竭或血乳酸显著升高。努力克服此症状,对运动锻炼是有一定意义的。此时可中止运动,休息数分钟使身体恢复平静状态之后,再接着从轻运动开始练习。一般人只要运动强度不大,是可顺利从无氧过程过度到有氧过程的。10~20分钟的运动也能简单地完成。若在5分钟以内有呼吸困难症状者,可考虑该运动的强度过大,不适宜该人。 (二)腹痛症状 跑步中常发生的腹部疼痛症状,原因很多,但大多是由于运动和胃肠痉挛或肝脾淤血引起的。胃肠痉挛多由肠内储积废气怕致,某些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而产生一些废气,另外,进食过饱或过多饮用碳酸性饮料也能引起腹痛,再者是进食、进水、天咽唾液时带入食管的冷空气刺激所致。肝脾淤血引起的腹痛主要是以胀痛为主,这是由于机体进入运动状态后,特环器官(心血管)功能没有立即适应,回心务碍多而心搏量相对较少,引起的静脉 血在肝脾内一时性的淤滞。 当腹痛发生时,中止运动或减慢运动速度,即可自然消除疼痛症状。容易发生腹痛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节食物结构,昼食用容易消化的营养食品,并养成每日早晨大便的习惯,还有必要的控制运动前、运动中的碳酸性饮料的摄入量。还要认真对待准备活动,使机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在跑步中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昼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还要根据运动量来调整呼吸的节律及深度,总之,应避免腹痛发生,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 (三)胸闷症状 运动中还常有胸前区发闷、发胀、发痛等症状发生。这是因人心脏缺血所引起的心疼痛或冷空气刺激支气管而引起的气管痛症状。心前区疼痛者大部分人有冠状动脉硬化症,此外心脏肥大或贫血者也容易并发此症,一旦发生心前区疼痛症状,应与临床医生橙工接受细致的检查,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必要的鼾。过去认为,运动时所产生的心前区疼痛症状,对机体是有害的。现行的研究表明,除特别严重者以外,一般是不必担心的。只要不引起其它临床症状,是可以进行适当运动的。而且,运动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支气管疼痛症状,可通过间隔运动使其自然消失。若在运动中发生干咳症状时,要调整呼吸方法使其缓解,寒冷季节还应加带口罩进行运动,以防止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四)下肢疼痛症状 运动所引起的下肢疼痛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根据症状的不同,处置方法也各不相同。 1.长期不运动者,初次参加运动时,次日夺起可感到小腿(小腿一头肌)和大腿(股四头号肌)部位的大部分肌肉痛。这是由于激烈运动导致乳酸积累,从而引起肌肉细胞膨大或渗出性无菌性炎症所引起的疼痛,不需做任何特别的处理,1~2日即可自然消失,所以对此不必过分担心。疼痛的反应可引起一次性的运动量减少,或1~2日的中断运动等,本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处理,疼痛不严重时可坚持小运动量。 2.从开始跑步到坚持2周以上时,逐渐会出现足、膝的关节疼痛。这是由于反复地施加的过大运动量给骨或关节韧带增加了负荷而引起的。此种疼痛比较顽固,这时应中止锻炼数日,特疼痛消失后再开始运动为宜。再度开始运动时,运动强度应该比前次减小。 疼痛的产生有时与环境因素有关。例如道路的硬度、鞋的不适等原因都可诱发疼痛。反复出现疼痛时,应该到医院检查,以明确疼痛原因,进行对症治疗。 3.运动中空发的下肢疼痛,可能是由扭挫、肌肉撕伤、肌腱断裂甚至是骨折等所引起的。此时原则上要保持安静,应忙接受医生的诊断治疗,不及时鼾舒服可能发生后遗症。 (五)中暑及日射病症状 中暑是因高温或受到烈日的暴晒而引起的疾病。由于造成中暑的条件不同,以及由引而引起的机体病理性变化不一样,中暑可分为中暑衰竭、中暑痉挛、日射病、中暑高热等类型。 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进行运动时,体温异常上升,使汗难以蒸发,则引起运动性中暑。尽管典型中暑症状包括无汗,但运动性中暑的最初症状是大量出汗脱水。在强烈日光(紫外线)过分照射下所引志扣暑称为日射病。 日射病的症状:患者感到剧烈的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哎吐、烦躁不安等。严重时昏迷、惊厥,但体温正常或微升。 日射病的特征是体温上升时却感到寒冷,皮肤出现"鸡皮"样变化。这些症状在临床易发生误诊。要注意采取应急措施对待。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无风、高温、多温、太阳趱的环境条件下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生。所以应该避免在这种环境中做长时间剧烈运动。老年人及有中暑史的人在劳累后参加锻炼时尤易发生。当白天气温超过28℃,长距离运动应该中止。在气温接近28℃的情况下,可将长距离跑程安排在午前9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时间段进行,以避开正午的高热。 对日射病的京戏急处置原则是降温为主,一般用冷袋和冷水湿敷治疗。当体温高达39℃以上时,可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头部前额及枕部、胸部、腋区、大腿内侧等部位,用物理疗法进行降温。中度发热时(38℃)可用冷毛巾擦浴全身,微势时(37℃)可将身体暴露在阴凉的场所进行自然降温。运动引起的中暑性氏厥发生后,如果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即或很快恢复,但对身体会有一定损害,预防为主是上策。 (六)补充水分的方法 运动中大量发汗可使血液浓度上升,循环血量减少,前者可使血液流动的阻力加大,后者可使心搏量减少。因此,大量发汗将影响循环功能,是引起脱水、昏厥、极度疲劳的危险因素。血液浓度增高可使渗透压升高,反射性地引起发汗中枢对汗进行抑制。发汗量少时又可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体温异常上升有可能导致运动中暑。所以,在大量发汗的运动中应重视补充水分。水分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但一次性地大量饮水可引起胃内振动,导致恶心、哎吐、腹部不适等症状。因此,必须注意饮水的方法。 1.饮水量应按照运动量和排汗量的多少来相应调整,不可滥饮。研究证明,时速7公里的长跑,每小时最大排汗量为1.1升,篮球比赛每小时排汗量可达5毫升,饮水量必须区别对待。大量饮水会给心脏增加负担。 2.轻度运动中发生发口渴现象时,昼不要饮水,这是由于口腔咽喉粘膜干燥引起的,可以用温工水漱漱口,以缓解口干舌燥症状即可。 3.运动中或运动后,每次饮水量要合理,绝不可开情畅饮,一次水分的摄取量应在100毫升左右为宜,超长距离跑的途中,可根据发汗量的多少,以每次间隔20~60分钟一次的程度进行补水调节。 4.出汗失水也丢失盐分,大量的补水还有使血闪渗透压降低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在补水的同 时加入一定量的盐。在运动员专用饮料中 般都加入了适量住址。切不可饮用生水和过量的冰水,水温约15℃为宜。考虑到能量的补充,还应在饮料中适当添加一些糖分。饮料的渗透压比血浆渗透压低,吸收迅速,是秀有效的能量补充齐。但是,一向人为健康而进行的轻度运动,通常没有极端的脱水现象,所以一向不需要过分考虑水盐糖的补充问题。 三、体育锻炼后的安全措施 (一)整理活动 1.整理活动的意义 运动锻炼后的整理活动是加速 代谢产物的清除、加快体力恢复及防止运动锻炼后昏厥,甚至是预防死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因而要认真对待整理活动,不可不做。 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急速 地停止激烈的运动时,会产生事业心哎吐、头晕眼花等感觉,或遗留下严重的疲劳感。其原因是运动中持续亢进的机体生理功能,不可能一下子恢复到正常水准,恢复过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突然停止运动时,各器官功能间失去平衡,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就会紊乱,所以能产生上述症状。国外有一个实验:让100名健康男子在活动平板上做极限强度运动,完成规定运动后一下跑台就让他们站立不动,结果当即就有17人昏倒在地。这是因为,在剧烈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集中到下肢,骤然停止运动时,下肢肌肉中就有大量血液淤滞,也就是说没有中旬的血液回心参加特环,导致了心脏和大脑暂时性缺血,即发生"重力性休克"的一系列症状。国外曾报道过因此而使心脏骤停造成死亡的例子。 为了预防这种不良症状的发生,应当注意在剧烈运动后不可立即进入安静状态,而应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轻量运动,使亢进的功能逐渐恢复以基础水准。这种在高强度运动之后的轻量运动,称为整理体操或整理活动。 2.整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1)1~2分钟的缓步慢跑或步行。 (2)下肢的柔软体操和全身的伸展体操。 (3)上肢肌肉群的按摩(特别要针对运动后容易痉挛的肌肉群)或自我抖动肌肉的放松动作。 停止剧烈运动后,若立即进入安静状态,则体内积累的乳酸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是30分钟;如接着进行轻量运动,达到同样效果需要15分钟。也就是说,轻量运动能够加速乳酸的消失。为此,近年业提倡进行较强的运动(40~60%VO2max)后,再改换为原运动强度的1/2量做整理活动,对排泄血乳酸最有效。锻炼者也会在主观感觉上觉得轻松,同时又能促使呼吸特环功能保持一定水闰,并加速疲劳的消除。 3.整理活动的顺序 美国福斯克提出一条原则,就是整理活动内容的安排顺序和准备活动完全相反。根据这一原则,整理活动可先慢跑或步行一些时间,然后做和训练内容有关的专门性整理活动(如伸展四肢抖动肌肉、局部按摩等放松动作)。 (二)水浴和洗澡 在运动后进行淋浴,可使心情爽快,促进疲劳消除。特别是在大量出汗后,沐浴更是不可缺少的。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还可促进血液特环,加速体内的废物的排汇和促进疲劳的消除。洗澡有如下几方面作用: (1)促进皮肤和肌肉的血液循环。 (2)镇痛作用。 (3)加强新陈代谢。 (4)使肌肉放松,肌张力下降。 (5)可消除精神紧张,解除疲劳。 但是,剧烈运动后立即进行冷水或温水浴的做法是应该慎用的。这是因为,在运动后的秀长一段时间内,皮肤血管一直处于显著的扩张状态,皮肤血流量比较多,此时机体血压比较低。在这种状况下,若用冷水冲浴,可引起皮肤血管急剧收缩,进而导致血压升高,给心血管系统增加负担,这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另一方面,立即用热水沐浴,也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因为热水对人体起刺激作用,会导致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使血压更趋低下,严重时可以引起脑缺血,因而也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运动后不定马上洗热水澡。而应该在运动后心率恢复稳定、发汗停止后洗澡。水温以微热为好,特别是老年人及血压高的人更应注意水温。池浴比沐浴的效果更好,因为能使心身松驰的效果更为显著,无条件时可在家里简单擦一擦,但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水浴的温度有如下几种:热水浴42~45℃;温水浴36~39℃;低温浴15~20℃;冷水浴20℃以下。 适应解除疲劳的水温是40℃前后,介于热、温水浴之间。时间为10~20分钟左右为宜。涡流浴能起到按摩作用,更能起到消除疲劳的效果。又要地浴给循环系统施加的负担较大,在剧烈运动后最好不要进行。美国《文摘》周刊警告说,在洗桑那浴之前尤其不能饮酒,因洒精扩张血管,当血压下降太多时,容易诱发心肌醒塞、脑血管意外等症。但在轻量运动后只要掌握好方法敢未尝不可,进入浴室前应做准备活动,并注意分次进行,第一次进入时要保持5~10分钟左右,途中应间隔数分钟进行休息;第二次保持的时间为2~5分钟即可。 (三)睡眠 睡眠是消除疲劳最有效的手段。睡眠不足,就会加重疲劳的积累,身体的恢复就会推迟,身体状部就会紊乱,甚至次日运动时发生事故。因此,每个参加运动的人都应注意提高睡眠的质量,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体力恢复。更重要的是按时睡眠,养成良好习惯,并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饮食营养 我们通常吃的食物有淀粉类(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类,每个追求健康者都应学会科学饮食方法。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均不利于健康。特别在运动之后,饮食和营养更应注意营养搭配与调整。 锻炼的基本急救措施 由于大众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盛行,参加身体锻炼的人群的扩大,常因多方面不利的因素而导致了一些意外事故。据有关资料统计,事故多以轻微碰伤和创伤为主。也有极个别较大的意外事故发生。小伤小病,只需做些针对性的处理即可,诸如止血、清创、清毒和饩等。而对待特殊性事故,无论是组织者或者参加者,都应该具备一些急救的基本知识。 一、锻炼的基本急救措施 在有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设施中,组织者为防止万一事故的发生,应有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首先应该让参加者提供健康诊断书, 通讯有关医务检查材料,供指导人员掌握参加者的身体情况;同时,适当备有一些急救器材和必要的药品,如心电机和血压计、消毒药和救心药等;另外,应备有担架、氧气瓶等。做到有备无患,万无一失。 但是锻炼时偶有意外事故发生,锻炼者也要有一定的常识: (1)呼吸、心跳停止的急救。当运动者意外地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采取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拘救患者生命,以体外心脏按压术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所谓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是指当患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该争分夺秒地实施人工呼吸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呼吸和心跳。具体操作方法是:使患者平卧,操作者一手将患者下凳向上后方勾起,从而使头部自然后仰,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若有分泌物,应尽快清除;若有假牙,也应摘除。然后用一手捏闭患者鼻孔,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对准口部用力吹入,随即离开,使患者胸扩自动回缩呼出气体。如此反复进行,每5秒吹入一次,直到患者可以自主呼吸为止。而体外心脏按压术的操作是使患者平卧,操作者跑于患者一侧,两手掌伸开,并彼此交叉和重叠,两上肢伸直,依靠操作者重力向前倾,使手掌根部压迫患者胸骨下部,使胸骨下沉3~4厘米,压后立即松手,使胸骨自行弹回原位,如此反复进行(每5秒一次),直到患者恢复心跳为止。当然,若操作者是两人,则可两种方法同时并用,在心脏按丈夫的同时,适当加入数次人工呼吸,更容易获得效果。 (2)头外伤的急救。当运动者头部发生外全国各地时,指导者或同行的运动参加者应就地观察是澡有急性出血。若有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其次是不要随意鳃莽搬动,而应使患者尽量保持安静。如有意识障碍或休克时,应用救护车运到就近医院进行急救处理。 (3)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救。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在进行一引起激烈、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时,常发生一些心功能不全症。这种情况很严重,是造成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此时应注意保持患者安静,如有可能,采取及时吸氧,将是一种很重要的急救措施。同时,应该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4)心绞痛的急救。心绞痛的主要表现是,前胸及左肩背部疼痛,气短心悸。这是因为冠状动脉供务砂足,而使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急救措施是保持患者于绝对安静体位,并服用一此冠心病常用药品,必要时给予吸氧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二、自我监督 (一)自我监督的目的和意义 自我监督又称自我检查,就是运动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自己健康状态和生理功能变化做连续观察,并定期记录于锻炼日记中,供本人、指导者和医师参考。其目的在于评价锻炼效果,调整锻炼计划,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性操作发生,更有利于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是运动医务监督的一个补充方法,是指导者和医师作为掌握和评价运动者情况的一项依据。经常地自我监督对于增进信心、坚持科学锻炼,防止过量或不足,对提高锻炼效果和养成运动卫生习惯等都有重要意义。指导者和医师应经常检查自我监督记录表,必要时进行重点检查,采取相应措施。 (二)自我监督内容和方法 自我监督的内容包括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可依据自我监督表的内容进行实施和观察(如表3-5-1)。 1.运动心情,即运动欲望。正常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自信心强。如情绪低落、心情不佳,则厌烦运动,甚至怕练。 2.身体感觉。正常时自我感觉良好,身体无不适感觉。如运动中或运动后异常疲劳,有头昏、恶心、呕吐、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时,应详细记录。 3.睡眠。良好的睡眠就应是入睡快,睡眠深而少梦,晨醒后头脑清醒,精神状态好。如果入睡慢,容易做梦,睡中易醒,日间无力嗜睡,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等,表明睡眠失常。 4.饮食。参加体育锻炼能量消耗大,所以,食欲会变得好起来,想进食且食量大。如果运动后不想进食,食量减少,表明运动量安排不当或身体健康状态不良。 5.排汗量。出汗量如和平时无明显差别时,尿量应无大变化。当轻微活动就会大量出汗时,表明疲劳或革些功能不良,特别是有自汗和夜间盗汗现象时,表明身体极度疲劳或有其他疾病。 6.心率。一般在早晨起床前测定晨醒后的脉搏。脉搏应平衡,锻炼一段时间后会稍有下降。如出现晨脉 增快,或有心律不齐症,可能与疲劳和过度训练有关,应注意观察。 7.体重。进行耐力运动(中等运动强度)时,体重应该是平稳的。但在锻炼初期,由于水分和部分脂肪的丢失,可使体重下降2~3千克,以后因肌肉体积增加,体重还会稍回升而保持平衡。如果体重持续下降,表明有严重的疲劳或患有其他消耗性疾病。 8.肺活量。有条件时,应在运动前做一次肺少量检查。参加有氧代谢运动后,肺活量会增加一些。如持续下降则表明肺功能不良。 9.血压、心电图。在有条件时,或某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要定期检查,并做运动前后对比的试验。 10.锻炼情况及成绩。记录完成计划情况、训练量和测验成绩等。 11.其他记录。缺席情况、受伤情况、中断运动时间和气象条件等。 12.指导员和医师的评语。主要是对运动量、锻炼方法、运动操作和某些注意事项方面给予指导。 229页图 三、自我保健 对每一个追求健康者,特别是那些步入老年时代的人们来说,具备一些保健知识,了解自身生理特性,对于预防疾病和早期诊断疾病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年以后的机体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衰退中,出现苛些方面的失衡是经常发生的。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疾病。假如能尽早觉察,予以矫正或调整,就能免去许多麻烦。为此我国提倡人人都能进行自我保健,做到防病于未然。 为了能及时掌握自身情况,应在家庭中准备一些检查用具和药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的增加以及各类保健用品的大量上市,购买一些必要用品所需经费不多,也十分容易入手,一般医药商店即能买到。这些物品有:①体温计;③血压计;③体重计;④按摩器;⑤热水袋;⑥家庭用理疗仪;⑦创伤膏及消毒用品;⑧药物;⑨钙齐;⑩保健知识类书报。每个人还应根据自己周围的具体情况而做邮合格的选择,以及在活动时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应符合各项目运动的要求。 (一)运动场所和用具 运动的场所和设施对提高运动效果、运动成绩以及预防意外事故是很重要的。在运动过程中时刻伴随着多种危险因素,例如,运动场所狭小时,常发生碰伤事故等;路面不平则是导致骨折、扭挫等外伤的直接原因;长期在硬路面上进行运动可引起下肢关节的慢性操作;运动用具使用不当或用具有赞美时也容易发生事故。为了更好地保证运动效果,防止运动操作和运动中的意外事故发生,应该具备有完善的运动场所和运动设施。我国目前的体育设施及公园、会身中心等与西文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要贫乏得多,能随心所欲地利用的、完善的运动设施及场地目前尚不多。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周围的具体情况而做出合理的选择。应国地制宜、因陋就简地选择空气清新的房前屋后及环境安静的公园、学校的运动场等,并应注意多与大家一起锻炼,这样更能增加运动的兴趣性和提高运动情绪,进而保证运动效果。 (二)运动服装和运动鞋 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应符合各项目运动的要求。合适的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是防止运动操作的前提,不应当轻视,因此,运动锻炼时,最好能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这样既舒适轻便,有利于做各式动作,又能增加动作美感和自我保护作用。 1.运动服:要选择宽松、柔软、弹性好的运动衣,还要选择色彩明快、吸水性好的服装。冬、夏装应区别开来,冬季天气寒冷,要穿质地厚的运动衣,以利于运动和保温;夏季炎热,可穿轻而薄或半袖的运动衣,以便于散发热量,如直射日光强时还应戴帽子,并注意尽量减少皮肤的暴露。总之,要根据气候变化选择使用,避免中暑、感冒及紫外线的操作等。 2.运动鞋:从事慢跑的人,对于运动鞋的选择非常重要,运动鞋质地的好坏,尺寸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足部及下肢关节有健康。良好的运动鞋应具备透气性好、鞋面舒适贴脚和鞋底有弹性等特点。透气性不好的鞋,容易使细菌毓,诱发各种脚气病。鞋里面要平滑柔软,脚趾应有足够的伸展空间,避免脚部与鞋帮产生摩擦,以免跑步时脚部被挤压而操作。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有较好的弹性,无弹性的运动鞋容易造成下肢关节疼痛。另外,鞋要轻,结实耐用,鞋底落地时稳定性好等。有脚气、脚癣的人,还应注意要穿棉线袜,鞋垫要保持干净,经常翻晒。 四、创造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条件 实际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出现:许多人非常周密地进行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结果刚刚开始参加运动不久,就由于某种原因而草率地中止了运动。据调查,100人当中在一个月内有40%的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中止了运动。能坚持一年之久的运动者只占10~20%。中断的运动的理由主要有:①无时间;②运动场所远或不理想;③同伴中止了运动;④没有指导者;⑤家属不支持;⑥健康让的原因;⑦搬家、调动工作;⑧其它。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半途而废的运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增加对运动的兴趣 体育运动最有魅力之处在于运动中的乐趣和运动后的爽恰似感。为增进健康所进行的运动,更应选择趣味强的项目,并尽快使运动者体验到其乐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对健康十分有利的运动,但实行起来枯燥无味还不如说是叫人受罪,这样的运动就不能坚持长久。 体育运动是一种供人娱乐的形式,也是人类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很多运动是越参加则截止感觉深奥有趣的一种活动(如太极拳),指导者就应该发扬这种趣味性,一旦参加者对运动产生了兴趣,就会有积极性,使运动效果得到提高。 (二)结交运动伙伴 运动伙伴的存在,对于运动持久性有极大的影响力。人是有惰性的,若没有坚强的意志及原动力,独立坚持参加运动是一件很难的事。若有比较知心的友人、 事、邻居一同参加情况就会是两样,相互的陪伴、指点、鼓励既可增强彼此自信心,又可消除孤独感和音调感,对坚持参加运动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跑步运动时,更应多结伴友,增加大家的集体感。这样才能使人心理踏实,运动才能长久坚持下去。 (三)聘请指导者 对于初次参加运动者或对运动经验缺少者,应有指导者现场监督进行运动。特别是对于年老并有某种疾病的人来说,其意义更重要。首先是在安全方面的监督与保护;其次是对运动技术方面的示教与指导;再者,指导者的鼓励及帮助,都可增加运动者的自信心,并使运动场面显得活跃有生机,副食并引导参加运动者长期不懈地坚持锻炼下去。 (四)制订运动目标 运动的目标及运动的技巧的提高,对每一个参加运动者来说也很重要。每个人都应有一定既定的目标,例如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应规定其一周内的减少量和一个月乃至三个月的减少量等,经常检验运动成绩,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努力向着目标靠近,可尽早达到运动目的。在为增进健康、增加体力、提高运动技巧为目的时,其道理雷同。当运动开始后就应该随着自我感觉有选择地身目标方面靠近,这种感觉可变成明天运动的原动力,为此施行定期的医学检查或体力测验,在客观指标上对健康体力的改善给予确认,也对增加运动者的睚信心有积极意义。 第三节消除疲劳的措施 一、疲劳 疲劳常用"累"来表示,一般来说谁都有过这种体验。人体活动到一定时候时,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叫疲劳。疲劳又分为身体紧张为主的身体疲劳和精神紧张为主的精神疲劳。无论身体疲劳或精神疲劳,都是大脑皮质的保护作用。内环境变化促进了大脑的保护性抑制,疲劳代表着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的降低。当肌肉活动到某种程度时,能源物质耗竭;血液中代谢物堆积、内环境稳态失调等因素,都是疲劳产生的原因。由此可见,疲劳是生命体对内外环境适应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从这种意义出发,重视对疲劳的认识和采取措施消除疲劳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运动时人体产生的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生理过程。它首先伴有内环境的变化和不同生理功能的失调,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性反应。疲劳的症状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感觉方面:如全向疲倦、头重、嗜睡、无力等;二是精神方面:如精神不集中、焦躁不安、没有耐性、情绪低落、无热心、经常出差错;三是全身方面:面色苍白、眩晕、肌肉抽搐呼吸困难、口舌干燥、声音嘶哑、腰酸腿疼等。当机体出现这些疲劳症状时,要及时休息,并对运动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才有利于疲劳的消除。 二、消除疲劳的措施 既然疲劳是由身体活动和精神性刺激的;那么停止进行身体活动和尽快脱离环境,无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手段。许多研究者将疲劳的消除法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止性休息,一种是活性休息(也叫积极性休息)。某一种方法都有对身体有利和不利的一面,正确的方法是两种疲劳消除法要结合使用。静止性休息时,诸如良好的睡眠或安静环境下的静坐,都有助于体内各系统功能的自然调整 和大脑皮质的暂时性松驰;有助于交感神经紧张的减缓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利于机体休养生息;有助于体力的复原进而促使疲劳消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更换肌肉运动作为活动性休息的手段,对消除疲劳是极其有益的。 (一)积极性消除疲劳 研究证明,在疲劳后更换运动练习或做些放松动作,都可达到疲劳消除的目的。这种方法就是活动性休息;前苏联重量学家谢切诺夫说:"最好的休息不是安静不动,而是动静交替,令其他肌肉群活动"。进而"为消除疲劳而活动的肌群,可由刺激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和肌肉而使疲劳减弱,达到全身疲劳的消除。"积极性疲劳消除的生理不依据及其效益,日本的铃本等人,通过实验得出了下述几方面: 1.神志昏迷、眩晕及恶心的防止方面。在运动结束后转入低强度、慢节奏的轻活动,肌肉的泵血功能保持持续状态,机体血液循环系统活动无骤然变化,就能防止上症状的出现。 2.防止过剩换气。停止剧烈运动后,由于运动时欠下的氧债过多会发生急促的大喘气。当机体转换轻运动时,氧债的补偿过程就能达到逐步化,而不致于出现过勤换气现象。 3.加速血乳酸的排泄。疲劳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乳酸堆积。通过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使流经收缩肌群的血流速度仍不减慢,故能及时地把扩散到血液中的乳酸带走并排泄掉。另外,乳酸蓄积和氧债密切相关。乳酸消除率提高,氧债的消除也迅速。 (二)简单消除疲劳法 及时消除疲劳,对维持健康和保证正常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学会一些简易消除疲劳方法,很有必要。 1.节假日的生活安排。一般的工作周期是一周。而在工作间歇穿插进休息日,是消除疲劳、防止疲劳进一步积累的绝好手段。所以,当你劳累时一定要利用星期天,对自己进行调整。星期天与其它节假日的活动要安排得有意义一些。脑力劳动者要尽量去户外活动;体力劳动者要干一些轻松愉快的事;中小学生最好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老年人应与子孙团圆使精神生活满足。 2.保证睡眠质量。睡眠是机体进行生活、工作、运动的支柱和动力。生活的节奏是极其符合大自然的昼夜规律的,即日出而作日落而寝,这种作息规律使身体的各功能协调和谐。 有人做过一则有趣的试验,即令一部分人不要进食(只饮少量的水),另一部分人不要睡眠。娄日后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不眠组身体损害要比不食组大得多。那么彻夜不眠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首先它能使机体循环系统功能衰减,其次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心理精神活动能力减退,并使人非常痛苦等。因此,保证睡眠质量既是维护画龙点睛常生理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的有效手段。 为了保证睡眠的效果,注意如下事项是十分重要的。 (1)睡眠要有规律。对保证睡眠质量秀重要,特别要养成定时入寝的与定时起床的习惯。 (2)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青年人8小时 ,老年人6小时,儿童10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3)睡眠不足时应在白天补足。擀睡时间30~60分钟最适宜,可约会补一下睡眠不足。 (4)优化睡眠环境。适宜的居室温度、湿度以及寝具的舒适程度,对睡眠都有一定影响,应予以注意。 3.从膳食中摄取营养万分。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物的耗竭。因此,除休息和睡眠等手段外,还庆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但要注意膳食平衡原则,不能盲目补充,也不能补充过量。过量的食物还会加身体的负担,且易造成脂肪的觉积。 4.沐浴。沐浴使皮肤保持清洁;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产生排泄和促进疲劳的消除。40℃的温水浴对疲劳消除最理想,入浴时间以20分钟前后为宜。此外,机关报近兴起的涡流浴、桑那蒸气浴以及各类保健浴,以疲劳消除也有一定效果,但必须掌握科学的入浴方法。 5.按摩。以全向万籁 、轻手法按摩效果最明显。按摩促进疲劳消除的机理是,通过按揉手法,使皮肤和肌肉的血液、淋巴循环加强,穴位刺激还能对神经起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按摩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左右,不能过长和手法过重。 6.音乐欣赏。音乐的奇特效益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对未成熟的胎儿,音乐是一种良好的胎教;对精神错乱的一些精神病人,音乐可以缓解他们的躁动;对疲劳过度的人,音乐可使他们全身松驰下来。特别是低间域的音乐和歌曲,能使脑的供血充足、精神放松以及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因而也是一种消除疲劳的有效手段。 以上,分别叙述了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措施。单独采纳任何一种方法,其效果都不理想。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运用,才能获得较显著的消除疲劳的效果。 三、恢复状况的判断方法 人体是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一统一整体。在活动之后,身体所产生的疲劳是综合性的,不仅反映在身体能量物质耗损、生理机能的下降方面,同时也在心理上有一系列反应。而恢复恰好是疲劳的逆向以应过程,为判断机体的恢复状况也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判断机体恢复的状况,常用观察法、自我感觉法、动作技能的分析法、生理机能检查法以及心理机能测定法等。 (一)观察法 有经验的体育指导员往往由锻炼者的外在表现,即可判断其恢复状况。例如,情绪的表现、语言的多少、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皮肤的颜色、出汗的情况、锻炼者的眼神、锻炼者的面色以及反应能力等。 (二)自我感觉法 锻炼者在恢复过程中会感到肌肉的觉重、僵硬、酸疼等感觉逐渐减轻或消失。呼吸急促胸部发闷、甚至头晕目眩的现象消失。主观感到从浑身无力的状况解放出来了,有继续要求锻炼的愿望并且其它不适感也已消除。 (三)动作机能的分析法 当人体疲劳时,动作的协调性受到严重干扰,动作无力,错误增多,动作准确性下降,平衡能力及动作的稳定性都会减弱,而当体力恢复以后,以上现象都会明显好转。 (四)生理机能检查法 人体的机能从疲劳状态转为恢复时,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都会显著好转,甚至比疲劳前还有所提高。检查时可采用肌肉力量的测定、呼吸肌耐力的测定(肺活量五次测验)、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恢复、视觉内光临界频率阈限值的恢复等指标,此外,通过心血管机能的测定也可判断身体的恢复程度。 (五)心理机能的测定法 用心理学的方法判断人体的疲劳及恢复程度,有多种方法。近年来,国内外运动生理学者在确定疲劳及恢复程度时,经常用"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来确定机体的恢复水平。其原理正如瑞典生理学家鲍格所说:"在运动时来自肌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各方面的刺激,都会达到大脑,而引起大脑感觉系统的应激"。大脑分析综合了传入的信息,对其本身工作能力必将做出相应的反应,不论机体感到疲劳或已得到恢复,都会从主观感觉上做了判断。也就是说,人们对自己疲劳与恢复的主观评定,并不是凭空的,而是有着实在的物质基础的,所以也把这种主观体力感觉称为"自我内在的呼声"。 体育理论: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时事体育 教学任务: 1.通过体质健康评价的介绍,使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基本情况及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 2.有利于学生自觉地加强体育锻炼。 教学内容 一、点名检查人数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1.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2.时事体育:奥林匹克运动知识 三、讲解开始 1.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 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与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的、稳定的特征。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体质和健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有所侧重,但它们都涉及到身、心两方面。过去由于种种 原因,学校体育在评价学生的体质时,更多地采用竞技运动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评价内容由测试“运动技术指标”向测试“健康指标”转变。 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公平法则对研究对象的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并给予相应解释的全过程。测量是评价的基础,只有客观准确的测量,才可能有公正的评价。 学生个体评价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学生个体的评价应侧重在-“健康指标”方面,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体能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形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肥胖问题可引起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神 经体液调节等一系列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因此,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体能之间既互为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影响健康水平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身体机能素质测试法 目前,美国比较普遍地使用体质健康类的测试方法。为了加强美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从1990年起,身体机能素质(physicalfitness)测试就成为美国学校体育中的一部分。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总署所制定的“2000年健康人”的计划中,身体活动(physicalacitivity)和身体机能素质被列入美国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22大项具体措施之一。美国“总统挑战计划”和健身计划(fltnessgrmn)是当前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身体机能素质测试方法。前者的测试分类和测试项目分别是有氧代谢能力——1英哩(1 600米)走或跑;肌肉力量和耐力——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柔韧性——分腿坐式体前屈或并腿式体前屈;灵活性和爆发性——急停往返跑。后者的测试分类是有氧代谢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体脂百分比(皮下脂肪测试)。归纳起来,这些测试选用的指标都是与人体健康有关的4个方面:①心肺功能;②肌肉力量与耐力③身体柔韧性;④身体组成。健康的心肺功能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强健的肌肉是人体完成各种运动的基础;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减少运动中的肌肉和关节损伤;适宜的身体组成可以避免由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要求学生必须测试的这些指标,都是以身体健康为标准的,所以这4个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体质健康也就有了好基础。 (二)推行体适能活动 近年来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大力推行体适能活动。体适能可解释为“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余暇活动和应付突发的紧张事件,而又不会过度疲劳”. 目前香港有许多人每年需要做一两次体适能的测验,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鼓励自己去关注及改善身体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 达到合理的体适能程度。构成体适能的要素包括:①心肺耐力——指心脏、肺部和循环系统为运动中的肌肉提供氧气和养分的效能,又称“有氧运动能力”;②肌力肌耐力——肌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产生高度力量的能力,肌耐力是指肌肉在长时间内不断产生出低至中度力量的能力;③柔软度——指肌肉关节能够移动至最大的伸展范围的能力;④身体组合——指全身重量分成两部分,净脂肪重量与无脂肪重量间的比例;⑤神经肌肉松缓能力——指能减低或消除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或收缩的能力。在体适能的研究和测试中,主要是针对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要素和成分,而不存在运动素质方面的内容。“最佳体适能”的界定不强求学生们对测试总体成绩进行横向比较,而是强调每个学生应对自身情况进行纵向的对比,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向自我发出挑战。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肥胖程度 男 女 体重偏瘦 <20 <20 体重正常 20— 20一 体重偏重 24— 25一 体重肥胖 29一 31一 体重极胖 >36 >38 脉搏测试 脉搏测试是指测量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健康成年人的心率为:男子65—75次/分钟,女子70—80次/分钟。当人体发热、精神紧张时心率都会加快。人体在运动时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但心率值是有极限的。正常青年人的最大心率在200次/分钟左右 (一)脉搏测试的基本原理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由于无氧代谢供能时间较短,较长时间(1分钟以上)的运动都需要有氧代谢提供能量。人体的最大摄氧量水平决定了有氧代谢能力(参见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部分),心率与摄氧量的百分比呈线性相关,这就是心率可以作为生理机能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安静时的心率较慢。这是因为身体锻炼强化了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高级神经系统支配的迷走神经的张力相对占优势,这是生理性心动徐缓。生理性心动徐缓与病理性心动徐缓截然不同,前者可使心脏本身的能量消耗降低,血压下降,呼吸次数减少,它是良好锻炼效果的特有标志。 (二)脉搏测试的常用方法 1.基础心率 清晨起床前在清醒、静卧、空腹和20~C条件下的心率即基础心率。测定方法可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在腕部桡动脉处,也可按在脖子侧边的颈动脉处触摸。以10秒钟为计算单位,测定一分钟的脉搏数,但需求其稳定值,即连续两次测量的数值相同,否则重测,直至符合要求。 测量基础心率可以了解机能状态,评估锻炼效果。基础心率不变或渐趋降低,说明运动负荷适当、身体机能良好。如果提高了运动负荷,基础心率略有增加属于正常;若基础心率不稳定或增加较多,则可能是运动负荷过大,应引起注意,需及时调整。 2.运动时心率以运动后的即刻心率作为运动时的心率。通常认为心率达到180次/分钟以上为大强度运动,达到150次/分钟左右为中强度运动,120次/分钟左右为小强度运动。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是科学锻炼身体的重要因素。最佳运动心率范围可参考下列数据: 男21—30岁(女18—24岁):140—155次/分钟; 男31—40岁(女25-32岁):135—150次/分钟; 男41—50岁(女33~42岁):130—140次/分钟; 男51—60岁(女43—54岁):120-130次/分钟; 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100—120次/分钟; 3.间歇时心率: 运动密度之间间歇休息时的心率数为间隔时心率。通常用间歇时心率反映身体机能短时恢复状态。一般认为,间隙休息时的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左右时,就可以再投入下一个运动内容。一般大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运动强度,平均心率在120—145次/分钟比较适宜。 4.恢复期心率 运动结束后,机体随之逐渐恢复时的心率为恢复期心率。心率恢复的速度与运动负荷的大小、身体素质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可以采用测定运动后恢复期心率的简易方法,来推测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三)脉象测试 根据人体脉象来判断生理机能和病理状况在我国中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有些专家根据中医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知识,在多年大量实验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了运动脉象理论, 即通过掌握脉形变化规律来测试人体血管内血液的流量、内阻力、血液流速等参数,从而判断人体机能状况、运动负荷大小、人体疲劳程度、体育锻炼效果等等。采用脉象测试方法并非现代化的定量科学研究,但它是目前非损伤性测量中测试人体血管内血液变化规律实用而又经济的方法。 肺活量指数是评价人体肺功能优劣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公斤)。如某人的肺活量为4000毫升,体重为60公斤,则肺活量指数为4000/60二66.7。通常男子的肺活量指数在60以上,女子在50以上为正常值。 三、台阶试验 台阶实验用于检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它以一定的频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踏上;下一定高度的平台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的需氧量增加,再通过检测踏台阶运动后恢复期间的脉搏变化,来测定人体心血管的功能。最早的台阶实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设计的,所以又称“哈佛台阶实验”,以后又有许多改良和发展。 (一)哈佛台阶实验 测试方法:台阶高度男子为50.8厘米,女子为42.6厘米,每分钟登踏台阶30次,连续5分钟。踏上时被试的双脚应站在台中间,双膝伸直;落下时双脚要全脚掌着地,身体和膝关节要伸直,左右腿轮换做,并以均匀节奏进行。踏台运动结束后,被试者坐在椅子上,测试恢复期第2,3,4分钟的前30秒心率,然后按“哈佛台阶 实验指数”公式,计算出其指数,再对照表9—8,做出评价,指数越高,表明心血管功能越好。 (二)改良台阶买验 哈佛台阶实验的高度和运动时间不适合我国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群体,所以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改良型,如降低台阶高度和缩短运动时间等,但评定方法相同,指数越大,机能越好。测试后被试者取坐姿,立即测量运动后1分钟至1.5分钟、2分钟至2.5分钟、3分钟至3.5分钟的3次脉膊数。如坚持不下去或上、下慢了3次,要立即停止运动。然后用下列公式求得评定指数。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台阶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台阶高度男子为30厘米,女子为25厘米,每分钟踏台阶30次(上下),连续3分钟,即平均每2秒钟各上、下踏一次。测试时被试者左右腿轮换,每次上下台阶后上体和双腿必须伸直测试后被试者取坐姿,并即刻测量运动后1分钟至1.5分钟、2分钟至2.5分钟、3分钟至0.5分钟3个恢复期的心率。 四、握力指数 握力是反映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而且简便易行,适用于大范围的学生测试。测试仪器为弹簧式或电子握力计。测试方法是被试者两脚自然分开,身体直立,手心向内持握力计,用最大力紧握上下两个把柄。用有力手测两次,取最大值,评价按公斤计算。如果用握力绝对值来评价肌力,将对晚熟或相对瘦小的学生不利。因此用握力/体重这样一个相对比握力指数,来评价各种学生就比较客观。 体能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心肺功能适应是影响体能的主要成分,也是进行耐力运动(如长跑、游泳等)的基础,测量心肺功能适应最精确的方法是对人体的最大吸氧量(VQmax,又称最大摄氧量)进行评价。由于直接测量最大吸氧量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而且费时,所以就需要采取一种与最大吸氧量高度相关的简易测验方法。美国生理学家库珀(K.H.Cooper)博士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认为有氧代谢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输送氧和组织器官利用氧的能力,并具持续运动时间长、安全性高、脂肪消耗多等特点,库珀博士认为,12分钟跑的距离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用12分钟跑测验来评价最大摄氧量和心肺功能适应是可行的。 12分钟跑测验是测试人在12分钟内全力跑的距离,测试时运动负荷很大,所以应在测试前有个适应性准备阶段。12分钟跑测验不仅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最大吸氧量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 增强大学生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健身手段。 浙江工业大学自1994年起,把12分钟跑测验作为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考试项目之一。通过连续7年对数万名学生的跟踪调查,证实开展12分钟跑测验对增强大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有显著的效果,俯卧撑是测试肩部、臂部、胸部和腹部肌肉耐力的,而仰卧起坐主要是测试腰腹肌的耐力。 (一)俯卧撑测试 标准的俯卧撑方法是应这样进行,被试者两手撑地,手指向前,两手间距与肩同宽,两腿向后伸直并拢,用脚尖撑地,身体呈俯卧姿势。然后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使肩与肘接近同一地 平面,躯干、臀部和下肢要挺直,撑起时恢复到预备姿势为完成一次,记录完成次数。注意俯卧与撑起时躯干要始终保持平直。 进行柔韧性测试,可以了解自身各关节的柔韧性程度。柔韧性程度越好,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人的关节灵活性就越强。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大,柔韧性越来越差。加强柔韧性的练习,可以增加肌肉的伸展和弹性,延缓人体老化,所以经常进行有规律的人体伸展练习,保持良好的柔韧性是非常必要的。柔韧性的好坏与特定的关节有关,通常要采用测量躯干的方法。 坐位体前屈测试主要是评价躯干弯曲的能力。这种方法牵拉的是背部浅层的肌肉和大腿后部肌肉。坐位体前屈测试的方法:被试者垂直坐立,两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厘米,脚底踏在测量计踏板上。然后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尽量用双手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直到不能继续前移。测两次,取最好成绩,记录以厘米为单位。 组织教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提问与讨论相结合。 2.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创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奥林匹克运动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不断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顺应时代特点,更加强调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社会相结合,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展现,在促进城市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奥林匹克运动的涵义及其渊源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奥委会领导而源于奥林匹克主义的具有持续性、世界性特点的社会文化运动。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体育运动范围。 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家(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及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4年一届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 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和根本法典是《奥林匹克宪章》。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地组织青年参加奥运会,以奥林匹克精神——友谊、团结、公平竞争——与文化、教育融合的体育运动教育青年,促进相互了解,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社会友谊、进步、团结的一个象征,代表着在全世界共同维护和平的进步事业。 (一)古奥运会简况 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因在奥林匹亚地方举行而得名。古奥运会起源于一种宗教庆典,宙斯是诸神之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公元前776年古奥运会诞生,定为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奥林匹亚成为举行竞技庆典的永久性地点。每4年一度的古奥运会周期,史称一个奥林匹亚德(Olympiad),并就此作为古希腊纪元的标志,延续了1100多年。我国是60年一个甲子,希腊是4年一个奥林匹亚 古奥运会期间,各城邦都休战,不允许有战争行为发生,凡通往奥林匹亚的道路,参加奥运会的人可自由往来,这就是奥林匹克“神圣休战”。凡违禁的人或城邦都将受到制裁(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惩治事件),使古奥运会成为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谊的大会,体现了古希腊人渴望和平的意愿。 古奥运会不准异族人、战俘和奴隶参加此赛;也严厉禁止妇女参加和入场观看。会期最初是1天,后延至3天,随着规模扩大又延长到5天。竞技比赛起初只有短跑(后经考证,距离为192.27米),而后逐渐增加长跑、摔跤、战车赛、拳击、赛马5项竞技等24个项目(男子18项、少年6项)。参赛者赛前需经过10个月的训练,优胜者被视为英雄,神坛前奖予橄榄枝花冠回到城邦时受到人们夹道欢迎,享有极高荣誉。 古奥运会对组织者、运动员、裁判贡以及竞赛办法均有严格规定,要在宙斯神像前集体宣誓,在燃烧的茎火中正式开幕d古奥运会除竞技祭祀外,还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丰富多彩的综合性祭祀盛会。 (二)古奥运会衰亡 公元前5世纪末,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古希腊城邦元气大伤。希腊奴隶制的衰落、崩溃,是古奥运会由兴盛到衰亡的内部原因和历史原因。其直接原因和外部原因是古希腊被马其顿征服,此时古奥运会已远非昔比。后古希腊为罗马帝国侵占,古奥运会进一步颓败到面目全非。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立基督教为国教,下令关闭一切异教活动场所。从此,历时1 169年举行了293届的古奥运会衰亡而湮没。 第二节 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和发展 欧洲教育改革形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欧洲近代体育的传播,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建立,使运动竞赛摆脱了原来的地方传统使其具有真正的国际性;奥林匹亚的考古成果,激发了人们 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演讲,经他四处奔走,他的复兴奥运会构想引起人们的关注。1894年6月16日—23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士学院前身)召开。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法国、美国、希腊、意大利、俄罗斯、比利时、瑞典、匈牙利、西班牙、波西米亚(捷克)及大洋洲的新西兰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大会在《阿波罗》颂歌中开幕。经过两个阶段的讨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原则,通过《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诞生,标志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立。因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定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发祥地希腊举行,故推选希腊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4年在某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还设定了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为区别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故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后又称夏季奥运会)。 1896年4月6—15日,第1届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凶L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第1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表明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它受古希腊文化遗产的深刻影响,但不是古奥运会的延续,而是有着古典传统色彩的具有现代思想内涵的国际体育盛会。这届奥运会主要弊端是没有邀请殖民地国家参加、妇女被排斥于奥运会之外等。奥运会结束后,希腊要求将今后的奥运会固定在希腊举行,国际奥委会坚持奥运会国际性的原则,未予同意。 初期的奥运会存在着许多不完备的地方。从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起,在组织化、规范化方面不断得到改善。如奥林匹克运动组织的三大支柱的结构体系及其各自的职责已具雏形;克服了奥运会组织工作上的随意性,并确立一些重要组织原则;纠正比赛中度量体系的混乱,一律采用米制;实施按国家编号顺序入场的开幕式;改变只有冠军和亚军设银牌和铜牌的办法,确定录取前二名优胜者,于是第4届奥运会上才第一次有了金牌奖励。1912年第5届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使用电子计时器及终点摄影举置,解决了名次判别的纷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6年第6届柏林奥运会被迫停止,但届次照算。1920年第7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的开幕典礼上,第一次升起由顾拜旦亲自设计的奥林匹克五环会旗。同时,将历来施放和平鸽的活动,正式定为仪式;执行庄严而神圣的运动员宣誓和颁奖仪式,并实施五环会旗移交下届主办国的礼仪。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隆重启用“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这个激励的格言,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口号和座右铭,展示了奥林匹克思想的发展。一值争论不休的女性参赛问题终于开禁,1928年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中首次列入女子田径、体操的比赛。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极大地增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为赞扬希腊创立古奥运会,运动员入场式中首次实行把希腊运动员排在领先位置,其他各国按主办国文字的排列顺序入场,主办国运动队殿后,这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场地设施也开始规范化,400米圆周的跑道虽在1920年第7届奥运会使用,到1928年才被确认为奥运会标准场地。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于7月30日开幕、8月14日结束,共计16天的会期,赛程紧凑而热闹。故从本届起奥运会会期有了制度化规定。并对授奖台作了一、二、三名不同高度的改进。奥运会会场上的熊熊火焰,象征光明、团结、友谊。火种取自希腊奥林匹亚,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通过接力传递,于奥运11届奥运会上首次创用传递圣火会开幕时进入会场,点燃会场“圣火”,点燃火炬直到闭幕时才熄灭。点圣火最初开始芦舆匹兑运动肘创方励岩犀261于1928年的奥运会,后经德国卡丁姆的建议,国际奥委会决定自1936年正式将点圣火列为奥运会庆典活动。因此,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付诸实施。这个仪式象征奥林匹克运动对完善的追求,为实现目标而不息的努力。另外,从选择举办城市、审定比赛项目到运动会的各种筹备工作和运行、艺术比赛的进行等等,都有了一定的制度化程序 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更使奥运会成为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汇合点,奥林匹克运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国际奥委会顺应时代特点,采取重大改革措施;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并首次在奥运会上实行针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血检;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致使观赏价值、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大大提高。1992年,国际奥委会还发出“奥林匹克休战”的倡议。经多方努力,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奥林匹克休战”的决议。联合国50周年大会又决议,要“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为建设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作贡献”。奥林 匹克运动的发展,到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全球有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28个大项、300个小项的角逐,创历届奥运会的最大规模纪录。开幕式上,朝鲜和韩国选手在“朝鲜半岛”旗帜的引导下联合组队入场。萨马兰奇称悉尼奥运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课后小结: 课堂气氛总的来说,比较活跃,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评价方法的介绍比较感兴趣,对奥林匹克运动原本有所了解,经介绍后进一步增加了这方面的知识。 沙滩排球的历史 沙滩排球的历史: Beach volleyball(BVB) 诞生于: 20世纪20年代 诞生地: 美国加利福尼亚 现有最高赛事: 奥运会沙滩排球赛(1996年正式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发展状况: 现有120多个国家的排球协会开展了沙滩排球运动,全球大约有 2000名职业球员。 未来的主要赛事:2000年奥运会,2001年世界杯,世界巡回赛 发展历程:1920年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anta Monica; 1927年开始传入欧洲,在当时是法国“裸体主义者”的活动项目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两人制沙滩排球赛出现; 20世纪40年代,由官方组织的两人制比赛出现,那时的比赛, 一般没有奖金。选手们一场比赛下来,可能只收到一捅可乐 做为奖励; 20世纪50-60年代,沙滩排球成为了美国加州海滩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并且和流行音乐一起,开始进一步的发展。 从70年代开始,广告、奖金等商业因素,介入了沙滩排球比赛。 1986年,第一次国际性沙滩排球比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该运动在一批优秀巴西选手的带领下,进一步职业化、商业化。 1992年,国际排联(FIVB)成立了沙滩排球部; 1996年,7月23日--28日在亚特兰大海滨,举行了第一次奥运 会沙滩排球比赛。 1998年,国际排联经协商,设立了挑战赛、卫星赛和业余赛, 做为国际巡回赛以外的重要赛事。 1920年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Santa Monica; 1927年开始传入欧洲,在当时是法国“裸体主义者”的活动项目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两人制沙滩排球赛出现; 20世纪40年代,由官方组织的两人制比赛出现,那时的比赛, 一般没有奖金。选手们一场比赛下来,可能只收到一捅可乐 做为奖励; 20世纪50-60年代,沙滩排球成为了美国加州海滩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并且和流行音乐一起,开始进一步的发展。 从70年代开始,广告、奖金等商业因素,介入了沙滩排球比赛。 1986年,第一次国际性沙滩排球比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该运动在一批优秀巴西选手的带领下,进一步职业化、商业化。 1992年,国际排联(FIVB)成立了沙滩排球部; 1996年,7月23日--28日在亚特兰大海滨,举行了第一次奥运 会沙滩排球比赛。 1998年,国际排联经协商,设立了挑战赛、卫星赛和业余赛, 做为国际巡回赛以外的重要赛事。 沙滩排球参赛队员为两名,而不是室内排球的每队6名队员,它是在沙滩上进行比赛。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登场亮相之后,沙滩排球将成为悉尼奥运会的热点之一。 与如今的室内排球不同的是,沙滩排球只有在己方发球的时候才有机会得分,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比分15分,只有领先两分才算获胜,每局17分封顶,比如,一队可以17-16获胜。冠亚军决赛和三四名决赛都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12分,第三局为每球得分制,不设封顶,至少赢两分才算获胜。   巴西人在男女两个项目的沙滩排球比赛中都占有绝对优势,近年来美国队和澳大利亚队在女子比赛中提高很快,而男子比赛中,巴西队将遇到阿根廷队与瑞士队的挑战。 沙滩排球规则简介及相关技巧   沙滩排球的基本规则、场地大小、排球大小、得失分和交换发球权等方面与室内排球运动基本一样。细洁柔软的场地,长宽各为89米和18米,但场内没有发球区和前后排的限制。一般采用3局2胜制,每局握有发球权一方才能得分,先得15分者赢得一局。如果双方打成14比14平分时,净胜2分一方才能获胜。其实,这项运动更具休闲和娱乐性,你对种种规则大可置之不理,甚至可以自定规则,对于服装的要求也非常宽松,只要愿意,背心、短裤、遮阳帽、太阳镜随意穿戴,对自己身材有信心者,比基尼应该是最佳选择。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沙滩排球的魅力在于轻松随意和热闹有趣。 相关技巧   发球:发球位置,在球场两边端线延长线和底线之间的任一点,基本方式可分为低手球、高位球和跳发球。   接球:接球一般用双手合握的方式,两手拇指伸直靠拢在上,一手四指合拢放于另一手虎口处,另一手四指合拢紧握,以拇指合并处的平坦部位接球。接球时身体前倾,两脚分开,眼睛紧盯来球,根据球路调整步伐,手臂要斜下伸直,将球击向预定位置。   托球:托球即用托举方式,将球准确传给同伴。托球时两手抬起,肘部稍高于肩部,拇指打开,触球刹那伸直手腕,以腕和肘的力量将球弹出。要注意的是,托球时以手指前两个指节面的部位触球,而不仅是指尖,否则易造成扭伤。   扣球:扣球是最主要的得分方法,要求是快、准、狠。扣球时要注意时间的拿捏,当身体跃至最高点时,以手掌的下部触球,再以全手掌盖住球体,以全身力量将球往下扣击。 沙滩排球与排球的异同   沙滩排球与排球(又称室内排球)有什么不同呢?据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高沈阳介绍,主要有以下三点不同:   首先,沙滩排球不论男队或女队,都只有两名选手上场,并且不准有替补队员,一方运动员受伤后只能放弃比赛。而排球有6名队员,还可以有多名替补。   其次,沙滩排球赛一局15分决胜负,而排球采取5局3胜制,每局25分,第5局决赛为15分。   第三,沙滩排球的比赛场地和排球场地大小相同,但前者没有3米进攻线,后者有明确的3米进攻线的规定。沙滩排球在一局制的比赛中,当双方得分每次累计为5分时要交换场地,而排球在每局结束或第五局比分到8时才交换场地。 此外,沙滩排球队员在赛场上没有固定的位置。排球有固定的位置且不断轮换,出现错位将受罚。沙滩排球队员扣出的球必须同队员自身的双肩成垂直角度。 沙滩排球比赛规则摘要(1997-2000)   本项比赛采用国际排球总会之沙滩排球规则,各组均采用三局二胜制。比赛中不得要求替补或代换,假如其他球员因故不能继续比赛,则该队在剩下的局数中,可以三位球员比赛(四人制)。 得分方式: A.三局二胜制: 1.在前两局中,由先得12分的球队赢得该局,若11:11平手时(既抢1分)上限为12 分。 2.决胜局:仍以先取得12分为胜,比赛过程采用得球即得分,如果11:11平手时,须进行到领先对方2 分(13: 11,14:12,22:20),无得分上限的限制。 ※双方球队的得分合计为四分的倍数,须立即更换场地,如记录台疏失,也应立即换边。 B.单局赛: 单局制中由先得15分为胜,若13:13平手时,再继续比赛,并至少领先2分(16:14或17:15)但得分上限为17分。 ※双方球队的得分合计为五分的倍数,须立即更换场地,如记录台疏失,也应立即换边。 掷硬币选择(TOSS),须每局开赛前进行,决胜局亦同。 六、球员位置:球员可自由移动无位置或轮转错误的规定,在四人制比赛中也无前后排之分, 但发球顺序不允 许有错误。 ※比赛中球队有权于发球前询问记录台,轮到那位球员发球,而记录员有义务表明正确发球员号码。 七、1.一名球员不得连续触球二次(拦网及第一次触击除外)。 2.若双方球员于球网的上方同时触球时而比赛继续进行,则接球的一方仍有三次击球权。 3.若因双方球员球网的上方触球而造成“持球”,不作犯规论(继续比赛)。 八、击球时必须清晰,不可捉球或掷、吊球(本规则与六人制有很大不同)。 九、例外:因对队作出猛烈杀球动作,而进行防卫时,此种情况下可以手指做短暂的高手持球。 十、只要不妨碍对方比赛,球员可进入对队的空间、场区或无障碍区域。 十一、一次拦网触球算该队的一次击球(拦网触球后,拦网球队将只有两次的击球机会(18.4.1)。 十二、球可以触击身体任何部位(18.4.3)。 十三、球员号码必须编上1.2(二人制),1.2.3.4.号(四人制)。 定向运动 What? 1.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森林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 2.融合人与自然的运动。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体育项目,通常在野外或城市公园中进行。 3.合作与和谐的运动。定向运动的个人比赛,富于挑战,乐趣在于尝试从未尝试过的方案;对团体赛、接力赛、家庭赛而言,合作与和谐则是比赛成功的关键。团体定向比赛是非常好的团队建设活动;通用汽车、英特尔、罗氏制药等已经将团体定向作为员工团队建设的培训项目。 4.智力与体力双重的运动。成为优秀的定向运动员,只有体力是不够的,良好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智力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5.高尚的社交运动。在大自然中,和您一起运动的可能是贝尔的人事经理、3M的市场总监、易趣公司的网络高手,或是东航的空姐…,体育运动是世界语言,你必定花费很少,得到很多。 How? 地图+指北针(体力+智力+热情) 放弃"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乏味的常规旅游,离开酒吧间、麻将桌,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参加激动人心的定向运动,接受"体力+智力"的挑战,品味合力制胜的感觉。此比赛每两周一次,加入我们,挑战自我,挑战你的团队!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你还在等什么??? Go! Go! Orienteering! 定向=地图+指北针+(?) 如果你喜欢看《西点军校女学员》之类的电影,那么对这样的画面一定不陌生:一个人拿着指南针和地图,在杂草丛生的乡郊野外气喘吁吁地寻找着方向和出路…… 这是定向最直观的写照 -- 一种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在陌生地域选择行进方向、路线,最后达到预定目标的运动。 定向首先注重的是智力和野外生存的知识,其次才是体力,再加上它低廉的成本(活动地点取之于天然的山林,无须华丽的场地和昂贵的英伦草皮),因此无论男女老幼,还是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从从容容地玩定向。 Great! 定向起源于瑞典,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1886年。当时,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那广阔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和无数的湖泊,城镇村庄稀疏地散落其间,人们主要利用那些隐现在林中湖畔的小径往来。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理所当然的比地球上其他地区的人更需要精确辨别方向的技能,否则要穿越那片林海是及其危险而困难的。久而久之,那些经常在半岛上山林中行动的群族,就地取材,制定了一套自娱自乐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定向。国际定向运动协会,简称IOF,在1997年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承认,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全世界有46个国家是它的会员。 Cool! 经过多年的发展,定向出现了很多种形式,如接力定向,滑雪定向,夜间定向等,其中最普及的是记时定向。 它通常以个人方式进行。比赛区域内预先设置了检查点,通常是6-20个,并根据地形的难易程度、距离远近、点位置的相互关系不同而赋予每个检查点不同分值。选手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自行寻找若干或全部点,以用时最短者为胜。这种定向,参赛者综合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的难易程度、距离远近、与下一个点的关系、分值的高低、自己的体力……真是走一步也要把机关算尽。近年,定向运动开始普及民间,广州是玩得最火的地区,这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里有一个喜欢画地图的人。玩定向首先需要一张详尽精确的地图,其细致度连该地区有一块大石头也不能错过。 定向运动理论介绍 定向运动概述 一、定向运动概念 什么是定向运动:利用一张地图和指南针,按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 在实际地形上,一个橘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点标旗标志着运动员应该找到的点的位置。 为了证实这一点到访,运动员必须在到达的每一点标处使用打卡机,不同的点上的打卡机能打不同的孔,以示各个点的区别。表示运动员已到达这个点。它不仅能证实是否按顺序正确到访,还能记录到访时间。 点标与点标之间的路线并不指定和固定。相反运动员应该自己做出选择。这种路线选择能力以及借助于地图和指南针在森林和公园辩明方向并以最快速度按顺序到达目的的能力便是定向运动的精髓所在。 地图——尽管在任何一张地图上都可以定向,但为了定向运动本身,还需制作专门的定向图。定向图更加准确详细,使之更容易比较地图上的符号标志与实际地形中的实物。 比例尺:大多数森林定向图的比例尺为1∶10000(地图上的1CM=实际地形上的100M)公园定向图为1∶5000/4000(1CM=50/40M) 等高线和等高距:地形高度的差距。 地图上的颜色和符号 黑白——人造景观、建筑物、道路、小径和岩石 棕色——地形:等线和符号(表示山丘、小坑、高速公路、主干道) 蓝色——任何有水的地方 绿色——植被(绿色越深,越难通过) 白色——普通的林区,易通过 黄色——空旷地。易奔跑 紫色——线路 9、指南针——定向运动最重要的仪器就是人的大脑。然而,找到正确的方向的最有用的工具是指南针。它是定向运动可使用的唯一合法帮助。 二、定向运动分类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二种 徒步定向:如定向越野比赛、公园定向、接力定向、夜间定向 工具定向: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摩托定向 三、定向运动的益处 定向运动是一项非常健康的智慧型项目,是智力与体力并重的运动。不分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人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及在体力和智慧受到压力下做出快速的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 是一项学生体育项目,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是一项家庭体育项目。能回归自然,放松身心,自我娱乐,融洽关系,增加乐趣。 是一项精英人才体育项目。勇于尝试从未被尝试过的方案,并要求全身心的从双腿到大脑以最高时效达到目标。 是一项花费极少有群众性体育项目。只需一张好的定向图和一个指南针。可穿普通的服装。 是一项探险寻宝体育项目。给你惊险刺激的人生经历。 是一项广交朋友的社交性体育项目。不论男女老少,种族背景,文化阶层、社会地位,相互交流,共享人生。 定向运动基本技能 定向运动不仅挑战体能,更挑战智能,因为你在跑的同时,还需对地图,借助指南针明确方向后快速做出路线选择,找到点标。本章节将介绍有关地图和如何读懂定向地图。如何使用指南针及如何在点标之间做出路线的选择。 地图 地图是地球表面从空中鸟瞰的简缩景 地图上所标明的比例尺说明地图被缩小了多少倍。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1∶1000说明地图上的1CM=实际地形上的10M) 1∶3000 30米 1∶4000 40米 1∶5000 50米 大多数森林定向图的比例尺为1∶10000(地图上的1CM=实际地形上的100M) 公园定向图为1∶5000/4000(1CM=50/40M) 地图上的颜色 黑白——人造景观、建筑物、道路、小径和岩石 棕色——地形:等线和符号(表示山丘、小坑、高速公路、主干道) 蓝色——任何有水的地方 绿色——植被(绿色越深,越难通过) 白色——普通的林区,易通过 黄色——空旷地。易奔跑 紫色——线路 黄绿色——禁入私人区、花坛、果园。 地图上的符号 不同的颜色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用图) 地图上的等高线和等高距 等高线是指地形高度的差距,每一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用等高距表示,通常为2-5CM。等高线越紧,坡越陡,相之坡越缓。 如何给地图定向 地图的正上方往往指北,正下方指南、左西、右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大而有明显特征的地物做标志,如建筑物、公路、湖泊。 专 业 设 备  Punching system! 我们有最先进的专用比赛器材,它就是瑞典Sportident公司提供的定向运动专用比赛器材,是您取得优良成绩的良好保证,它是一种以非接触形式感应接收各种信息的系统装置,每当接受到正确信息时会有“哔哔”的声响发出,使您使用更为简单明了。  Si-card 指卡--内有微型芯片,您的所有比赛成绩都记录于此芯片内,用读卡机可将此芯片中记录读出。?  Si-station 读写器(打卡器)--此读写器可对指卡中的数据进行改写或加删,用于清除确认,比赛用数据。  Printer 专用打印机--打印机与读写器相连,每位选手只需把自己的指卡插入读写器3秒钟,存在指卡中的数据就会自动通过打印机打出,保证比赛结果的准确性。专用软件读写器也可选择与电脑相连,选手成绩可直接通过读写器输入电脑,供专业比赛排定国际名次或高级编辑之用。  ompass 定向专用的指北针。我们从瑞典购入世界领先的SILVA定向专用指北针,它是目前为止使用最为普遍的定向专用指北针,是定向世界冠军的一致选择。 羽毛球运动 一、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 间网高1.524米)平均分开的长方形场地(请参“比赛规则”中的附图)。   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前场就是从前发球线到球网之间的一片场地;后场是指从端线到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中场是前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 二、站位与击球   运动员站在羽毛球场上的位置称为站位。站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限制的站位。如∶发球、接发球时运动员的站位,就必须按要求站在规定的区域内(左半区或右半区);另一种是不受限制的站位,可根据自己或同伴(双打)的需要而选择的站位。如∶单打的站位一般在离前发球线1米左右的中线附近,双打站位可根据双打两个运动员的具体战术需要而选择前后或左右的站位。   根据以上对羽毛球场地的划分,又可把不受限制的站位具体分为∶左半区站位、右半区站位、前场站 位、中场站位、后场站位。   击球是指运动员挥拍击球时,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运动员站在左半区迎击对方来球叫做左半区击球,在右半区的击球叫做右半区击球,站在前场、中场、后场的击球,则分别叫做前场击球、中场击球、后场击球。除此之外,根据来球高度的不同,我们又可分为上手击球(高于肩的来球,击球点在肩上)和下手击球 (击球点低于肩)。 三、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持拍手是指正握着球拍的手。非持拍手是指没有握拍的手。   在羽毛球运动中,我们经常听说的正手技术、反手技术、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术语。所谓正手技术是 指握拍手同侧的技术;反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异侧的技术。如∶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击右侧球时所用的技术就称为正手技术,并由此派生出正手发球技术、正手击球技术等技术名称。   在羽毛球运动中,非持拍手的功能主要是在发球时用来持球、抛球;在击球过程中用来平衡身体,以便更有效地击球。 四、击球的基本线路   所谓击球线路是指球被运动员击出后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和场地之间的关系。   羽毛球运动员击球线路之多是无法胜数的,以下只研究决定羽毛球线路规律的几条基本线路。   我们仅以运动员(右手持拍)正手击出三条球路来分析一下球的路线 的名称。 第一条从自己的右方打到对方的左方(线路与边线平行)可称为直线, 第二条打到对方的右方(线路与边线有较大的角度)可称为对角线, 第三条打到对方的中线球线路与边线有较小的角度)可称为中路。同理,反手后场(中场、前场)的三条(基本击球线路,亦可这样称呼。在具体称呼时,可与正手、反手结合在一块。如∶正手直线、正手中路、正手对角线、反手对角线等。若在中线击球时,可这样称呼∶打到对方场区的左方为左方斜线,打到对方场区的右方为右方斜线,打到中间为中路球。在对羽毛球线路的称呼上应主义如下问题∶首先要看击球点和球的落点靠近哪里,击球点靠近右边线,而落点靠近中线,都成为正手中路球。其次要根据击球时所用技术名称,如反手搓球,可成为反手搓直线、反手搓中路球等。   总之,羽毛球的基本线路可分为五条,即∶左方直线、中路直线、右方直线、右方斜线(右方对角线)、左方斜线(左方对角线)。而根据击球运动员站的位置(左、中、右),每个位置又可分别击出直线、中路、斜 线,因此又可派生出九条线路来。羽毛球的击球线路之多无法描述,但其基本线路就那么几条,只要我们掌握了其规律,对我们的训练、比赛都是大有益的。 五、拍型角度与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是指球拍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拍面方向是指球拍的拍面所朝向的位置。   拍形角度可分为七种∶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倾、拍面前倾、拍面垂直、拍面后仰、拍面稍后仰、拍面向上。   拍面方向可分为三种∶拍面朝左、拍面朝右、拍面朝前。   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控制的好坏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每一次击球中认真调整好拍形、拍面,击出合乎质量要求的球来。 六、击球点   所谓击球点是运动员击球时球拍与球相接触那一点的时间、空间位置。   击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包括拍和球的接触点距地面的高度;第二包括接触点距身体的前后距离;第三包括距身体的左右距离。对击球点选择得是否合适,将决定着击球质量的好坏,它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击球的力量、速度、弧线、落点,最终将导致影响运动员击球的命中率,造成失分,直至失败。因此选择合适的击球点至关重大。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判断要准,第二步法移动要到位(步法要快)。只要做到了这两点才能保证调整在最合适的位置,击球点才有保障 业余羽毛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试行) 一、业余运动健将: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业余运动健将称号。 (一)在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或批准的全国业余选手赛(6省、市、自治区或城市以上)赛事中: 1、获得团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数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3名的运动员。 (二)在中国羽毛球协会举办或组队参加的国际性业余羽毛球赛(4个国家以上)中: 1、获得团体前2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数达到50%)。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3名的运动员。 二、业余一级运动员: (一)由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办或由中国羽毛球协会正式批准的全国业余选手比赛(6省、市或城市以上)中: 1、获得团体4至6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得场数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4至6名的运动员。 (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直辖市体委、羽毛球协会;行业体协正式批准的省级业余选手赛、行业性比赛(6个地区、县或6个参赛队以上)中: 1、获得团体前2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数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3名的运动员。 三、业余二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业余二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体委、羽毛球协会、全国行业体协主办或批准的省级业余选手赛、行业性比赛(6个地市、县或6个参赛队以上)中: 1、获得团体3至6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4至6名的运动员。 (二)在省直辖市、地(市)、县体委、羽毛球协会、全国行业体协(行业系统工会)主办或批准的省级业余选手赛、行业性比赛(6个参赛队以上)中: 1、获得团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数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3名的运动员。 四、业余三级运动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业余三级运动员称号: (一)在省直辖市、地(市)、县体委、羽毛球协会、全国行业体协(行业系统工会)主办或批准的省级业余选手赛、行业性比赛(6个参赛队以上)中: 1、获得团体4至6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4至6名的运动员。 (二)在省直辖市、地(市)、县体委、羽毛球协会、全国行业体协(行业系统工会)主办或批准的省级业余选手赛、行业性比赛(不少于4个参赛队或不少于16名运动员)中: 1、获得团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上场次数达到60%,其中获胜场次达到50%者)。 2、获得单打、双打、混双前3名的运动员。 五、少年级运动员: 凡年龄在12岁以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授予少年级运动员称号: (一)代表(地)(专区、直辖市的区)参加省、区、市以上所举办的业余选手赛的运动员; (二)在不少于24名少年运动员参加的业余选手比赛中,获得各单项前4名的运动员。 排球运动 目录﹕ 1. 历史与发展 排球运动之起源 排球运动之发展 世界重要之赛事 ? 2. 比赛规则 队员及队员位置 计分法 暂停和替补队员 发球 排球裁判手势图 3. 用具及场地 球场 球网 球柱 网高 ? 4. 专有名词 5. 技术分析 传球 发球 二传 扣球 拦网 ? 6. 战术分析 个人战术 集体战术  ? ? ? 历史与发展 1.???? 排球运动之起源 排球运动于1895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荷由克市﹙HOLYOUKE﹚基督教青年会﹙Y.M.C.A.﹚之体育部长威廉摩根先生﹙WILLIAMG. MORGAN﹚首创。 威廉摩根先生为了提供适合男女老少之康乐运动,便参照了网球原理,将网球之球网升高离地面6呎6吋﹙1.98米﹚,游戏初期所用的球是篮球内胆,两方人数不限,但必须相同,来回拍击使球不落地。后来感篮球内胆太轻,同时在空中浮动动作缓慢,于是改用蓝球,可是又觉过重及过大。最后威摩根先生找到史保丁兄弟公司﹙A.G.SPARLINGBROTHER CO.﹚以皮的质料制造,一个有内胆,圆周为25吋至27吋﹙0.65至0.67米﹚,及重量为9安士至12安士﹙255---340克﹚的皮球,类似现代所用之排球。 在1896年,威廉摩根先生被美国春田体育学院古力克博士﹙DR. LUTHER HALSEY GULICK﹚邀请,往春田体育学院新建的体育馆介绍了一场「五人」排球比赛,两队的队长分别是市长古伦﹙MAYORJ. M. VURRAN﹚及消防总长赖治﹙JOHN LYNCH﹚。 因为在空中拍击球而不落地之动作与羽毛球相若,故此初期定名为‘MlNTONETTE’。但基于游戏是把球截击过网,春田体育学院豪斯特教授(PROFESSORALFREDT.HALS'TEAD)遂建议定名为‘VOLLEYBALL’。至1952年,美国排球协会正式通过此项运动写为‘VOLLEYBALL’,译名为排球。 2. 排球运动之发展 2.1 亚洲排球发展 因为基督教活动范围遍及全世界,于是排球运动亦随看青年会(Y.M.C.A.)流传至世界各他。最先流传?到亚洲,然后顺序为拉丁美洲,南美洲及欧洲。 1900年,由青年会体育干事基里博士(DR.GRAY)首次把排球介绍到印度。 1906年,由青年会体育干事罗拔臣先生及嘉剎先生(MR.ROBERTSON'ANDMR.-GALLY)介绍排球运动于中国。 1910年,由青年会体育干事布朗先生(MR.ELWOODS.BROWN)把排球运动传至菲律宾,同时更大力提倡,于是排球运动在远东国家普遍发展起来。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排球列为比赛项目之一。当时比赛采「十六人制」,比美国「十六人制」排球要早五年。青年会体育干事弗克兰布朗先生(MR.FRANKLlNH.BROWN)将排球传入日本。 1921年,第五届远柬运动会在上海举行,并改为「十二人制」。1924年,日本采用「九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再次在上海举行时改打「九人制」,成为亚洲排球之特式。 1953年,日本派队参加美国国家锦标赛,并将「六人制」排球赛带回日本。 1954年,亚洲排球协会在马尼拉成立。 1955年,第一届亚洲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1958年,第三届亚洲运动会在东京举行,排球正式成为男子项目之一。 1964年,国际排球协会之亚洲运动委员会在东京成立。 1973年,亚洲排球协会在马尼拉成立。同时,将亚洲分为东区、中区、西区及大洋区。 1975年,第二届亚洲锦标赛在澳洲举行。 1976年,香港首次举办世界杯预赛。 1977年,香港首次举办世界青年锦标赛预赛。 2.2 西方排球发展 2.21拉丁美洲 1905年,古巴首次有排球运动。1917年,由春田体育学院毕业之墨西哥学生把排球带回墨西哥。 2.2.2 南美洲 1912年,鹤建士教士授﹙PROFESSOR HEPKINSS﹚把排球介绍到鸟拉圭。 2.2.3 欧洲 ' - 1914年,排球首先传入英国。1917年传到法国,两年后,捷克开始有排球运动。1921年,排球才流传至波兰。苏联国家排球协会在1923年成立。 2.2.4 非洲 非洲是排球发展最迟的地方。1965年,第一届非洲运动会在埃及首都盟罗举行斗1966年,国际排球协会之非洲区运动委员会成立。 3. 世界重要之赛事 3.1国际排球比赛 国际排球协会之比赛委员会所管理之国际排球比赛有三大赛事,包括世界锦标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及世界杯。 3.1.1 世界锦标赛 世界锦标赛是最有历史及最大规规模之赛事,1949年第一屇男子世界标赛在捷克举行。1952年第二屇男子及第一屇女子世界锦标赛在苏联举行,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奥运会前二年,世界锦标赛之胜出队伍均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第十二届男子锦标赛在1990年于巴西举行,第十一届女子锦标赛同年在北京举行。 3.1.2 奥林匹克运动会 1964年,第十八届柬京奥运会,排球正式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夺取奥运全牌成为现代世界排坛至高荣誉。 3.1.3 世界杯 在举行奥运翌年,为了集中世界各国顶尖儿劲旅来一次表演赛,因此举办了世界杯排球比赛。1965年第一届男子世界杯在波兰举行;1973年第一届女子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1977年第三届男子及第二届女子世界杯均在日本同时举行,而且国际排球协会议决日本为永远主办国。 3.1.4 青年锦标赛 除以上三大赛事外,为了推动青少年排球运动,于是举办了世界青年锦标赛。1977年第一届男女子世界青年锦标赛在巴西举行。自1985年开始,锦标赛由隔每四年一次改为每二年一次举行。 3.2 亚洲区比赛 3.2.I 亚洲运动会 第三届亚洲运动会在1958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排球项目只有男子组,分「六人制」及「九人制」两项比赛,当时香港参加了「九人制」比赛,获得第四名之最佳成绩。1962年开始有女子组比赛,亦分「九人制」及「六人制」两项比赛。1966年第五届在泰国曼谷举行,开始取消「九人制」比赛。 3.2.2 亚洲锦标赛 1975年第一届男女子亚洲锦标赛在澳洲墨尔砵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由1987年开始改为每二年一次。亚洲锦标赛之冠军队伍,成为代表亚洲参加奥运会之队伍,因此是亚洲区最重要赛事之一。 3.2.3 亚洲青年锦标赛 1980年第一届亚洲青年锦标赛在韩国举行,同样每四年一次。青年锦标赛之冠军队伍,代表亚洲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 比赛规则 1.???? 队员及队员位置 每队应有六位队员,另外还可以有六位替补员。站在近网的三位队员称为前排队员,站在后面三位队员称为后排球员。开始比赛时,发球队的队员位置如下图﹕ 发球队的队员位置  发球队的队员位置 接发球队的队员位置则如下图﹕  接发球队的队员位置 发球前,后排队员不得站到前排队员的前面,同排队员不得互调位置。 2.???? 计分法 2.1 局数 比赛应为五局三胜,一般的比赛也可采用三局二胜,以先赢三局或先赢三局的队伍为胜。每局以先得15分者为胜。如果双方打成14比14时,应继续比赛直至其中一队先多得2 分成为胜队。 2.2 得分 如果发球队伍触犯下列错误,即丧失发球权。但如对方犯下列错误,则发球队伍可得一分,并且继续发球。 2.2.1 球落在本方球场范围内。 2.2.2 发球出界(没有把球打在对方场区内,球落在界在线,还是算界内球)。 2.2.3 发球队员没有在规定的发球区内发球,或是发球时脚踏线。 2.2.4 没有依照发球次序发球。 2.2.5 本方球队连续击球三次。 2.2.6 持球(击球时,球在手中有停留现象)。 2.2.7 连击(一人连续击球两次,或击球时,球接触身体两次)。 2.2.8 触网(比赛进行时,身体任何部份碰养球网)。 2.2.9 身体任何部分越过中线,并接触地面。 2.2.10过网击球(扣球随球过网不算) 2.2.11后排球员犯规(如队员的位置错误,后排队员拦网或攻击等)。 3. 暂停和替补队员 在每局比赛中,每队如因事可请求暂停两次,每次三十秒钟。请求暂停,必须是比赛成死球时,由队长或教练向裁判请求。 在比赛中,如果要替补队员,可由队长或教练向栽判请求。在一局中每队可以换人六次,正式队员被换出又换入后,不得在同局中再替换。 ? 4. 发球 由发球队员在发球区内,用单手将球击起,使球从网项上越过落到对方的场区内(包括四周界线在内),算发球成功。但发球时必须清楚地将球抛起,脚不得踏端线。 如发球的一方失误,即由对方发球,对方发球时,球员应先向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下,即是由原来二号位的队员发球。  发球前队员转换位置的方向 ? 5. 排球裁判手势图  球证手号 ? 用具及场地 1.球场 在平坦的地上,用白油照下图的尺寸画上界线,装上两根球柱,再挂上球网便成了。球场的四周最好有三 公尺宽的空地,以便击界线外(未落地)的球。  比赛球场图 ? 2.球网 球网宽1米,长9.5米,网孔为10厘米见方。 3.球柱 高度为2.55米,网柱须固定于地面,距边线0.5米至1米。 4.网高 由网顶至地面的距离为钢高,网高应从中间丈量,两端的高度也应相等。正式比赛男子网高2.43米,女子为2.24米。 专有名词 后排球员 :指在后场区一号,六号及五号位之球员。 拦网 :前排球员接近球网,在网顶以上拦截由对区过来之球。 后排中 :后排六号位球员。 斜线 :由二号位把球扣向对方场区一号位,或由四号位把球扣向对方五号位的斜线球。 死球 :在比赛进行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得分、球出界或由裁判员暂时停止比赛。 虚攻 :先做大力扣球的假动作,而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减低手臂挥动的速度,把球轻轻地击人对方空档。 连击 :比赛进行中,一位球员用腰以上身体任何部份连续触球多过一次(拦网除外)。 四次击球 :比赛中,球所在场区之球队,有三次触球权利(除了拦网时之触击),超过三次,则为犯规。 前排球员 :在前场区沿近球网之二号,三号及四号位之球员。 持球 :球员未能正确及清脆击球,触球时有停留,如棒球、推球、搬运球或抛掷球等动作,均属持球。 跳起二传 :技术名称。指跳起传球给队友扣球。 位置错误 :发球之瞬间,球员未按照规定之位置站立,即为读队球员之犯规。 二传 :组织进攻时给扣球手传的球。 二传手 :负责二传的球员。 扣球 :运动员跳起在空中奋力击球至对方场区,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方法。 二点五快攻 :也称“半快球”,,快攻的一种,指二传手传的球高出球网二个半球的快攻。 ? 技术分析 1.传球 1.l上手传球 准备传球时,身体稍为蹲前,膝关节微屈,双足前后分开,两臂提起,手肘向外。双手放在额头前上方约15厘米处,手指张开成勺形,母指与食指组成一个有缺口的等边三角形。头部则轻微仰后,眼望来球。  上手传球 传球时,两臂向前伸出,两腿同时伸直,利用手指的弹力及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动作,尤其是手腕、手臂及膝关节的弹力把球送出。  上手传球 ? 1.1.l 跳起传球与上手传球之基本动作相同,跳传须具备良好的时间判断,应于身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才将球传出。  跳起传球 1.1.2 背传的基本手法与上手传球相同,但触球点则在头顶的正上方,身体及头部向后仰,手掌后翻,把球向背后传出。  背传 l.l.3 技巧撮要 ------ 前后分腿站立,后脚之后净离地。 ------ 双手放在额前上方。 ------ 通过“三角形”空隙望准来球。 ------ 尽量吸收球之冲力,避免击打来球。 ------ 以手腕弹力将球送出。 ------ 双手向前推出。 ------ 传球后之动作要保持畅顺及动作要一致。 1.2 下手传球 下手传球的准备姿势与上手传球差不多,双脚分开,膝关节阔过肩,膝部屈曲至的九十度成半蹲,双臂伸直,双手一上一下地重,大姆指紧靠并尽量指向地面,使手腕锁紧及手肘伸直。  准备姿势 接球时,应用「反作用」之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用离手腕以上15厘米的前臂部份将球垫起,双脚同时蹬直,使身体及手臂上升,切忌挥动手臂迎击来球。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应在来球未到达前先移至最理想位置将球垫起。  接球位置  下手传球 1.2.l技巧扬要 ------ 移动身体至球之正后方。 ------ 手臂在身前紧靠,手肘伸直,膝关节屈曲。 ------ 面向对方场区。 ------ 双手锁紧,姆指指向地面。 ------ 球应平均地落在前臂上。 ------ 以蹬腿,展膝及抬肩动作来带动手臂向上提。 1.3单手传球 准备姿势与下手传球相差不大,可以用手掌、手背、拳或前臂将球垫起。垫起在左或右两边之来球时,手臂应伸向来球的落点,身体亦应同时向此方向伸展。  单手传球 2. 发球 2.l 下手发球 两脚前后分立,左脚在前(右手发球者),右脚在后,双腿稍为弯屈,身体向前倾。左手持球放在右腹前方。发球时,左手先将球向上抛起,右手向后摆,当球落下时,右手从身后很快地向前摆动,用手腕或拳击球之后下方,身体重心亦同时由后脚转移至前脚。击球后右手仍继续前移至身体前上方。  下手发球 2.2 上手发球 准备姿势与下手发球相似,用双手或左手持球在有胸前,手肘屈曲,身体重心放在后脚。发球时,将球向上抛起,右臂随球向上举起,右手握拳或开掌作四形将球击出,击球点以球的后下方或正后方为最佳。击球时,身体重心应由后脚转移至前脚。 2.2.l 技巧撮要 ------ 双脚前后分开,并指向对方场区。 ------ 将球准确地在右手前上方抛起,高度应在击球点上(右手发球者)。 ------ 手臂迅速挥动。 ------ 手腕要锁紧。 ------ 学球后,手都动作停止。  上手发球 ? 2.3勾手发球 身体与对方球场成直角分腿站立,把球放在左手上(右手发球者),右手臂垂直在身体右下侧,重心放在右脚。发球时,左手将球抛起,右臂从侧向上摆动。击球时,手臂保持伸直,手掌作窝形,击球点稍在身体后方,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  勾手发球 3.二传 3.l 正面二传﹙托球﹚ 二传是指用L手传球方式,将球传给准备扣球的队友。在正常情况下,二传手将球升高至近网处,以便队友扣球。二传手亦可视现场。情况而传出高球或短球等。传出高球时,需要具备强力的手部及身体动作。  正面二传 3.2跳起二传 跳起二传需要有准确的时间判断,应在身体上升时或在最高点时将球传出。 3.3背向二传 背向二传与后托的动作差不多,二传手将球传给背后的队友扣球。传出的球多是高球,以便给予队友扣球时有更多的时间去调整起跳位置。 4. 扣球 4.l长扣球 有效的扣球须配合适当的助跑,助跑的主要目的是迅速跑向球的落点及增加起跳速度。助跑的最后一步,双脚应同时着地,双臂后摆,身体下蹲,准备跳起扣球。  理想扣球跳起姿势 双脚起跳的同时,双臂迅速用力向上摆动。当手摆动至最高点时,右臂保持屈曲。此时,扣球者应尽量挺胸及展腹,当跳起至最高点时,右手迅速向前上方挥动,手臂同时伸直,用手掌击球的后上方,并同时收腹,应避免以拳击球,因较难控制球的方向。击球后,以前脚掌首先着地,膝关节随即弯屈,以吸收着地时冲力。  扣球 4.2 近网快攻及二点五快攻 如果采取近滑快攻时,扣球员应提早助跑的时间。在二传手还未将球传出前,扣球员应作出起跳的动作,扣球时球应在近网的位置。此类进攻方法以尽量使二传与扣球之间的时间缩短为原则,令对方球员未能及时防守。 4.2.l 技术撮要 ------- 离开球网。 ------- 迅速助跑。 ------- 起跳时,以脚掌发力,双脚一齐起跳。 ------- 双臂向上摆动。 ------- 击球之手放在肩后。 ------- 转动肩膊。 ------- 以手肘带动手部击球。 ------- 迅速挥动手臂击球。 ------- 闪动手腕,使球起上旋作用。 4.3吊球(虚攻) 吊球或虚攻是装作大力扣球,而实在是将球轻轻吊过对方的拦网手,进入对方场区,可用轻微的手腕动作或手指尖击球。为免对方球员于事前觉察到扣球员使用虚攻,虚攻之准备动作与扣球无异。 ? 5.拦网 准备拦网时,身体下蹲,双脚分开,双手放在肩上方,注视排球的位置及对方扣球手的动作。拦网者应估计对方扣球的位置,及击球的时间而移动至适当的防守位置。有效的拦网需要有准确的时间判断。  起跳拦网时,手臂应由肘带动迅速上摆以加强起跳之力量。起跳后,双臂尽量伸直,拦截来球。双手尽量靠近,以防球从两手之间穿过。在网上手腕用力将球压下。拦网者更应随时准备作重复的起跳,拦截对方的攻击。拦网可分一人拦网、双人拦网及三人拦网。  5.1 技术撮要 ------- 准备动作 ------- 注视二传 ------- 注视扣球员之乎移动 ------- 膝关节弯曲,对方扣球跳起后才跳起。 ------- 将手伸过网顶到对方场区作拦截动作。 ------- 拦截来球。 战术分析 排球比赛中,球员因各有不同技术及特长而分担不同之任务,如主攻手、托球员(二传手)、拦网球员及防守球员等。排球战术就是如何有效地发挥技术及整体合作,以达克敌制胜日的之方法,基本分为「个人战术」及「集体战术」两种。 1. 个人战术 根据比赛当时环境及需要,球员发挥其个人判断及运用技术,直接破坏对方之防守,配合己方有利之进攻,有「发球」及「扣球」个人战术。 1.l「发球」个人战术 (a)找寻对方弱点。 (b)破坏对方战术。 (c)利用不同发球方法。 (d)利用球场环境及设备。 1.2「扣球」个人战术 (a)改变扣球方向及路线,尽量我寻对方弱点及空隙地带。 (b) 虚攻。 (c)触手出界。 2.集体战术 集体战术是根据球员之技术特长分类,组合成不同队型及作战方式。在不同位置随时改变球员之角色,互相配合,充份发挥全体球员能力,使到整队更加技术化。其中可分为「进攻」及「防守」两种战术。 2.l 比赛基本阵容--- 3.3队型(二托球员) 因规则只准前排球员在前场区内进行攻击,教练须小心考虑安排扣球员与托球员(二传手)之位置。若所有球员均能胜任攻击及托球时,当然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般为着保持在前场区进攻,托球员应鼓与扣球员之位置相间。 队中有二名托球员及二位主攻手时,一般开始阵容应安排托球员(二传手)在三号位及六号位,主攻手在四号位及一号位,全能球员在二号位及五号位。无论如何轮转,均保持有一位主攻手在前排及一名托球员在后排。  3.3队型(M托球员)球员之位置 2.2 进攻队型 2.2.l「中一二」 「中一」是指托球员(二传手)位置在前排中「三号位」。「二」是两个扣球员分别在前排左「四号位」及前排右「二号位」,后排球员上网到「三号位」,由托球手托球给「四号位」或「二号位」进攻。  2.2.2「边一二」 「边一」是托球手位置在前排左「四号位」或前排右「二号位」时,可以进行「左边一二」及「右边一二」攻击队型。「左边一二」之托球员可以托球给「三号位」或「二号位」攻击,「右边一二」之托球员可以托球给「三号位」或「四号位」进攻。  2.3接发球队型 「1.5W」接发球队型是最基本及最稳定之一,当对方发球时,「三号位」托球员之位置靠近球网,其它五名球员在攻击钱后分区位置布成「W型」阵势,发球每一落点均有球员负责上网,同时可以。快速地变为「中一二」及「边一二」进攻战术。  2.4防守队型 2.4.l『一二三防守』队型 当对方攻击时,防守队前排用一人拦网,前排其它两名球员移动至攻击钱后救球,其中「三号位」球员移动至攻击线及拦网球员后补位。队型变成前面一个球员拦网,中间有二名球员补位及救球,复排有三名防守球员负责救球。L防守队型使用于应付对方的四号位或二号位攻击。   2.4.2「二二二防守」队型 当对方攻击时,防守队前排用二人拦网,另一前排球员移动至攻击钱后救球,同时后排中(六号位)移前至攻击线及拦网球员后补位,称为「中胤」,此时后排之「一号位」及「五号位」两名球员亦要移动位置负责救球。 应付对方二号或四号位的攻击队型如下:  ? 排球规则与裁判法 第一章节、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一、第一、二裁判员之间的配合   第一、二裁判员到达比赛场地后,应共同检查场地、器材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要主动与场地负责人联系。赛前共同主持抽签和入场仪式,准备活动时间由第二裁判员掌握。每局比赛开始前,第一裁判员应给第二裁判员充分的时间核对双方场上队员的位置。在比赛中,第一裁判员重点判断发球方、进攻方和球网上沿及本侧的犯规,第二裁判员则重点判断接发球方、拦网方和球网下沿及本侧的犯规。暂停和换人工作主要由第二裁判员掌握。第一裁判员应给予时间使其完成换人程序。如换人出现延误,第二裁判员应及时向第一裁判员做出提示,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判罚。当某队已暂停两次和换人达5人次时,应用手势通知第一裁判员。第二裁判员发现球触及同侧的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过网时,应及时鸣哨并做出手势。如发现同侧的球触手出界、四次击球、背向第一裁判员的连击时,应及时做出只能让第一裁判员看见的手势。手势应在胸前。如第一裁判员未看见,第二裁判员应将手势立即收回,不得坚持自己的判断。第二裁判员要对第一裁判员难以看到的界内球及时鸣哨并做出手势。第一裁判员鸣哨发球后或同时,第二裁判员不应再鸣哨允许某队请求暂停或换人。当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而鸣哨中止比赛时,第二裁判员应及时查明情况,并报告第一裁判员,由第一裁判员进行处理。第一裁判员对某队进行判罚时,应说明原因,由第二裁判员将判罚原因通知记录员。当发现场上队员受伤不能继续比赛时,裁判员应及时鸣哨,由第二裁判员掌握换人的规则。   二、第一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   比赛前,第一裁判员要将抽签的结果通知记录员。每局比赛开始前和换人时,第一裁判员应给记录员充分的时间登记、核对场上队员的位置和登记换人号码,记录员登记和核对完毕后,应向第一裁判员举双手示意。在比赛中,如发现比分、队员位置、发球次序、得分与换发球错误时,第一裁判员应给记录员充分的时间,以便查明情况,如第一裁判员给予某队不良行为的处罚和延误判罚时,第一裁判员应用手势清楚地表明情况,记录员进行准确的记录。在决胜局某队得8分交换场地时,记录员应及时通知裁判员双方交换场区,第一裁判员给予必要的时间,供记录员使用。当某队已请求两次暂停和5人次换人后,应用手势通知第一裁判员。   三、第一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对界内外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第一裁判员应尊重司线员的判断,当球落在界线附近时,应先观察司线员的旗示,然后再做出最终判定。司线员要对界线附近的球做出判断。如未看清楚时,不要急于做出旗示,必要时可向第一裁判员说明情况。   对球触手出界的判断,特别是后场区球触手出界的判断,第一裁判员要依靠和尊重司线员的判断,司线员要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向第一裁判员做出示意。当球触及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及延长线上过网时,在第一裁判员的近端应与右边的司线员配合,远端则与左边的司线员配合。当发球队员踏及端线,或在发球区外起跳发球时,司线员应主动做出判断旗示,第一裁判员也应注视司线员的判断。   四、第二裁判员与记录员之间的配合   在每局比赛开始前,第二裁判员核对场上位置后,应看看记录员是否核对完毕,记录员核对完毕后,应举双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在暂停时,第二裁判员应向记录员了解双方暂停的次数。如是第二次暂停,记录员应通知第二裁判员。在换人时,第二裁判员应注视记录员,如是合法替换,记录员应举单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同意其换人。第二裁判员在换人区控制换人过程时,应给予记录员登记队员号码的时间。特别是在多人次换人时,要依次进行。记录员登记完毕后要举双手向第二裁判员示意。当记录员发现发球次序错误时,应在发球队员击球时,立即鸣哨中止比赛。第二裁判员要协助记录员查明情况,并准确进行纠正。当某队成员受到判罚或延误处罚时,第二裁判员要协助记录员进行准确的登记。   五、第二裁判员与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对第二裁判员一侧球触标志杆,或从标志杆外及延长线上过网的判断,应与右边司线员共同负责。对在第二裁判员一侧的界内外球的判断,要与司线员配合,共同判断。 六、司线员之间的配合   两名司线员共同负责一条边线和端线,当球落在两条线的角附近时,应由两名司线员协同判断。为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谁看到界外球谁先出旗,另一名司线员配合出旗。如两名司线员都未看出是界外球,说明是界内球,两人应彼此目视,然后同时做出界内球的旗示。   (二)按主线和辅线职责处理。如球的落点侧重在边线,则由负责边线的司线员主要判断,另一名司线员配合判断。 排球竞赛规则裁判法 目录 排球运动的竞赛方法及其编排。 排球比赛中常用的竞赛方法 排球比赛的编排方法 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设岗与要求 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设岗 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要求 3、排球裁判员临场执法难点剖析 对持球犯规的判断。 对网上球的判断。 对连击犯规的判断。 对过中线犯规的判断。 排球是两队在被球网分开的场地上进行比赛的集体项目,为适应不同性质的比赛需要,排球可以有多种比赛形式。当前开展比较普遍的有六人排球,两人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 第一节排球运动竞赛方法与编排 排球比赛中常用的竞赛方法 竞赛方法的选择 排球比赛与其它球类比赛项目相同,有集中比赛的赛会制和分散比赛的主客场制两种比赛形式。在上述两种比赛形式中,主办单位可根据竞赛任务、性质、规模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结合竞赛时间长短、参赛队数的多少和场地设备条件来确定选择哪种竞赛方法。在各类排球比赛中,常用的竞赛方法有: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淘汰法和混合法等五种。 单循环: 在排球比赛中运用较广泛的一种竞赛方法。参赛队数4---8队之间采用最为合适 。在混合法比赛的第一、二阶段也常用单循环法,目前在各种类型的国内外排球比赛中均以此法为主。 (2)双循环:当参赛队数不多,竞赛时间比较充裕,各队都希望能多打比赛,来锻炼队伍,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或通过高水平的比赛来宣传排球运动,扩大影响时,采用双循环法比较适宜。目前在全国甲级排球联赛的主客场制比赛中就采用此法。 (3)分组循环:由于参赛队数较多(一般有10---20个队)采用单循王环比赛占用时间太长,可采取分组循环来组织比赛。分组循环赛都有2—3个阶段的赛程,在第一阶段可近各队实力或以往比赛的名次将各队均匀地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单循环比赛 。在小组排定名次后,再以同名次的队合为几个小组,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比赛可采用第阶段相遇的队不再比赛的办法(也可重新比赛)来缩短竞赛时间。 (4)混合法:采用循环比赛和交叉比赛相结合的方法称混合法。参赛队在10—20队以上时采用较为适合。混合法比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法比赛,第二阶段则在第一阶段各组排定名次的基础上进行交叉比赛,决出最后名次。如A1对B2, B1对A2,两个胜队决第1、2名,两个负队决第3、4名。 (5)淘汰法:在学校基层比赛中时有运用。由于参赛队多,时间短,不宜采用其他竞赛方法时,可采用单、双淘汰进行比赛。 成绩的计算和确定名次的方法。 在选用循环法进行比赛时,国际和国内都是按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即各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若遇两队或两个队以上队得分相等,则采用以下方法决定名次。 计算C值,C值=所有比赛的胜局÷负局,C值大者名次列前。 若C值相等,则计算Z值,Z=所有比赛的负局÷负分,Z值大者名次列前。 二、排球比赛的编排方法 排球比赛中采用循环法时,编排方法有特殊的规定。目前在国际、国内通常都用“贝格尔表”来编排。该表中每一轮次的比赛次序都有其固定规律的排法,它一般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轮转编排方法不同。 第一轮的比赛和常规的单循环比赛秩序相同。以后各轮次编排时,先把右上角括弧的号数,向左上角(或右上角)摆动一次;然后把右下角的号数按逆时针方向跳进到与括弧数平排的空位上。其余号数按原顺序列出,再用横线将平排的确良两个数联起来,这就是下一轮次的比赛表。如果参赛队数为单数时,则用“0”代替括弧里的一个队,使之成为双数。然后按上述办法排表,与“0”相联的队为轮空队。如下表。 6个队参赛的贝格尔表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1--(6)(6)--4 2--(6)(6)-5 (6)--3 2-----5 5-----3 3----1 1--- 4 4---2 3-----4 1-----2 4--- 5 2---3 5---1 第二节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设岗与要求 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设岗 排球比赛一般设有两名裁判员。他们是第一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记录员(1人),司线员2(或4)人。 第一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第一裁判员站在球网一端的裁判台上,其视线水平必须高于球网上沿约50CM的高度上。他自始至终领导该场比赛,并对所有裁判员和比赛队成员行使权力。在比赛中他的判定是最终判定。他有权解释规则中没有规定的问题和决定涉及比赛的一切问题。如果发现其他裁判员的错误,他有权改判。具体职责如下。 比赛前应检查场地、器材和比赛用球,主持抽签和掌握两队的准备活动。 比赛中对下良行为和延误比赛进行判罚 比赛中对发球犯规、发球掩护、比赛击球的犯规、高于球网和球网上部犯规的判定。 第二裁判员的主要职责 第二裁判员站在第一裁判员对面比赛场地外的网柱附近。他是第一裁判员的助手,但他还有自己的职责。 比赛前向双方教练员分发并索取位置表,检查场地上队员的实际位置与位置表相符。 比赛中对下列犯规进行判断,并鸣哨和出示手势: ①接发球队员位置错误。②队员因击球而触网或触及标志杆。③球从网区以外过网或触及其一侧的标志杆。④后排队员进工攻性击球和拦网犯规。⑤队员进入对方场区。⑥球触及其他物体。 允许双方教练员请求暂停与换人,监督场地外球员的行为。 司线员的主要职责 两名司线员时,他们应站在球场的对角位置上,距场角1---2M处,各自负责其一侧的端线和边线;四名司线员时,则应站无障碍区距场角1---3M处,各自负责其一条界线。 其主要职责是: 当球落在他们负责的线附近时,示以“界内”或“界外”。 对触及身体后出界的球,示以:“触手出界”。 用旗势示意球从过网区外过网和触及标志杆。主要由距离球飞行路线最近或最利于观察的司线员负责。 发球时,如有场上队员脚踏出场外(发球队员除外),应示意犯规;负责端线的司线员示意发球队员在击球时或击球起跳时,脚踏场区(包括端线)或发球区以外场面。 记录员的主要职责 记录员人坐在第二裁判员身后的记录台处,面对第一裁判员进行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规定填写记录表并与第二裁判员进行合作,必要时可用讯号通知裁判员场地上出现的犯规。 (2)记录得分,核对计分牌上的比分是否正确。 (3)掌握各队的发球次序,发现发球次序错误,应在发球后立即通知第二裁判员。 (4)掌握并记录暂停和换人次数,并通知第二裁判员。 (5)记录“警告”和“判罚”的判处。 (二)排球比赛临场裁判员的要求 对第一裁判员的要求 (1)重视裁判员之间相互配合:裁判工作中要做到判断准确,减少错、漏判每个裁判员除应按规则要求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外,还应互相支持,加强配合。当遇到判断不一致时,第一裁判员应本着互相尊重,协调配合的原则,冷静、及时地作出准确的判定。例如,当第一、二裁判员都鸣哨时,第一裁判员首先应根据哨音的先后来判定,如果分不出先后,则按双方同时犯规处理;又如,当第一裁判员的手势与司线员的旗示不一致时,在一般情况下应尊重司线员的判定。确认有明显错误时,可不经询问而及时改判,司线员也不应坚持。如情况把握不准,可判重新发球(但应尽量减少这类情况发生);再如,当第一、二裁判手势相反时,第一裁判员如不同意,第二裁判应立即收回手势,若确实无把握判定,可判重发球。 (2)掌握好全场比赛的持球判罚尺度;一场比赛的持球判罚尺度自始至终是由第一裁判员掌握,它不受外界干扰,完全是第一裁判根据参赛队情况和个人对持球的认识来判定。尺度适宜与否,判罚有无失误,取决于第一裁判员的水平、能力、和临场表现。持球判别罚没有具体的客观标准,每个裁判员掌握的尺度也不尽相同,这种微小的差距的在在是允许的。但在一场比赛中应尽量保持判罚尺度的平衡。前后一致,双方一样,千万不可时紧时松。在已确定的尺度上基础上,对每次击球要细心观察,充满信心,及时鸣哨。要求在全场比赛中,保持一个合适的判罚尺度,不出现明显的跳动,不把根本不属于持球的击球,错判为持球犯规。 (3)提高网上球判断的准确性:随着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和排球技、战术的发展,网上球争夺更为激烈。能否正确、及时地判断网上各种犯规,是衡量一名裁判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过去人们常把掌握持球判断的尺度作为排球裁判员入门的第一“台阶”,而将网上球判断能力的提高,可称为第二个“台阶”。只有跨上这两个“台阶”,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排球裁判员。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和明确网上球判断的规则依据,反复实践。观察时,要调整视线角度,加强裁判员之间的配合,才能减少漏判和反判。 (4)手势要规范,哨音要及时、响亮:一场打满五局,紧张激烈的排球比赛,第一裁判员要出示手势和鸣哨达300----600次。哨音和手势,代表裁判员的语言。不同地区,不同国籍运动员之间进行比赛,必须有统一和法定的手势。裁判员不能随意创新手势,否则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对第一裁判员的手势和哨音有如下要求: 对场上出现的犯规确有把握时,才能鸣哨,哨音必须果断、及时、响亮。哨音节奏应根据场上情况,做到有长有短。 鸣哨后,应先环视一下其他裁判员有无手势和动作,然后出示判定的手势。手势要有短暂的停留,便于让运动中央委员观众看清楚。一般从鸣哨成死球至下一声鸣哨发球之间的间隔,可控制在4---8秒左右。 ③在下列情况出现犯规时,如集体拦网、击球碰网、触手出界、后排队员轻微触及身体的出界球等,在指出犯规性质后,应明确指出犯规的队员。 ④第一裁判员鸣哨中止比赛后,应以法定的手势顺序表示: 应发球一方 犯规的性质 犯规的队员(在必要时) 当双方犯规时的手势顺序为: 犯规性质 犯规队员(在必要时) 应发球一方 2、对第二裁判员的要求 (1)第二裁判员的工作是整场比赛裁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第一裁判员、司线员、记录员、辅助人员及比赛队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第二裁判员的权力和责任概括起来为六个字;掌握(暂停和换人)、检查(位置)、把守(球网和中线)。在比赛中,必须严格按规则要求执行任务,对职责范围内的一切判定,要准确、果断、及时鸣哨,哨音要响亮,手势要规范。对看不准或没有看清的现象,应以预告约定的办法进行短暂的暗示或不予表态。待第一裁判员做出判定手势后,立即重复其手势,以表支持。(在学校基层比赛中第二裁判员检球现象比较多、或无事可做)。 (2)绝不能鸣哨判断职责以外的犯规(如持球、连击、网上过网击球等)。对明显的四次击球、连击也只能及时给予暗示,若第一裁判员未看见或不同意时,应立即收回暗示。 (3)双方在球网附近争夺时,注意和第一裁判员视线上进行配合:第一裁判员的视线是跟球转移的,第二裁判员则应先观察双方队员的移动起跳,自上而下,观察网上沿的扣拦动作,最后自上而下观察双方运动员落地动作,这样才能减少漏判。 (4)运动队请求暂停或换人时,第二裁判员在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方能鸣哨同意请求。第一裁判员已鸣哨允许发球后,第二裁判员应拒绝运动队暂停和换人的请求,在比赛场上要防止出现第一、二裁判员的先后重复鸣哨。 3对司线员的要求 (1)及时取位,抢好角度:司线员负责判定的内容,都是有客观标准的。但运动、教练员、观众及其他裁判员观察的位置和角度的不同,往往得出的视觉效果和司线员时有不同。特别是速度快、落点变化突然的界内、外球,稍有大意,常常会产生意见和分歧。因此,司线员每次判断前,要有预判,身体要及时转动,抢好最有利的观察角度,在球落地前一瞬间,做到“看线等球”,这样才能减少错判。 (2)司线员之间应加强配合:司线员之间配合的重点是对角区球的判断。当球体落在场角区附近时(特别是两名司线员时的无人角),无论是四名或是两名司线员招待任务,都必须做到:谁看清是界外球时,谁抢先出示界外旗势;看清是界内球者,在出示旗势前应先观察一下另一个司线员。因球体落在界外时,必定有其中一名司线员的观察角度最有利于判定。 4、对记录员的要求: (1)记录员主要负责临场的记录工作。记分表是一场比赛成绩的惟一凭证,记录字迹要清晰、工整、少涂改。在第一局开赛前核查位置表上的号码与记录表中的队员名单是否相符,并请队长和教练员在记录表上签字。 (2)每次发球要核实发球顺序。如发现发球员的顺序错误,在发球后立即鸣哨示意(不是发球前)[顺序错误应判对发球] (3)比赛中要及时通知第二裁判员,某队暂停次数,第五和第六个换人人次。 第三节、排球裁判员临场执法难点剖析 一、对持球犯规的判断 明确持球犯规的判断依据 持球是排球比赛中经常出现而裁判员又较难掌握的犯规之一。合法的击球是:球必须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但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换言之,若没有将球击出,造成接住或抛出,就是不合法击球,应判为持球犯规。因此,判断持球犯规的依据应是:由单一的动作将球弹击出,不许先接住球,再将球抛出。这里既有球在身体任一触球部位(主要是手)滞留时间长短的依据。这两个依据是互相关联的,都没有绝对的界限和标准,凭裁判员临场去辨别、分化而进行判定的。这就造成了对持球犯规实践判断时产生的某种差别。这种客观存在的,又为规则所无法统一的差别,形成了前面已提到的“尺度”。“尺度”是有弹性的,它使裁判员在判断持球犯规时,具有某种灵活性。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尺度”的掌握不是随意的,是相对统一的,应该符合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要求。尺度是被限定在一个较狭窄的界限内的,超出了这个界限,就无法为比赛队、观众和同行所接受,就是漏判、错判。一个有经验的裁判员在整场比赛中,持球判断的“尺度”掌握不得合理、平稳,常常给人留下有“恰如其分”和“滴水不漏”的感觉。这就是要求裁判员经常参与排球活动,在裁判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感性认识,提高视觉辨别力,摸索一些规律,才能达到对持球犯规判断“尺度”上的正确定型。 (2)掌握好对吊球、拦网的判断尺度 球网上空的高点吊球,作为一种进攻性击球,已存在很长时间了。运动员在做这种击时,转腕、携带、自上而下、凶猛??,形成“高压”动作,给防守队造成很大困难。为保持排球比赛的攻守平衡发展,规则对吊球进行了某种限制。规定吊球时,触球必须清晰且没有推送动作,只准运动员用手指轻触弹击球。因此裁判员应十分注意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是否出现了携带、推送、改变方向及球在击球者手上滞留时间过长的现象。这与一般传球的持球犯规“尺度”有所不同,裁判员要形成一种专门性的条件反射和判别能力。 拦网属于击球,理当会有持球。从总体看,拦网是被动性的击球,其技术特点允许球在手上停留时间与一般主动迎击球的技术有所区别。当进攻队员推攻、轻吊时,球以较慢的速度通过过网区而被拦网队员截获时,正常的拦网压腕动作是可以的,但将球抓或扔、改变方向的甩压,以及像篮球扣篮动作一样时,应判为持球犯规。 上述两种击球犯规,由于击球动作短促、突然,扣拦双方距离近,加之视线容易受到遮挡,在判断和掌握尺度上难度比较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3)判断持球犯规的基本要求 1、每个排球裁判员应尽量使自己判断持球犯规的尺度与国际、国内及周边的裁判员保持一致。严要严得合理,松要松得不违背规则精神。在统一尺度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一场比赛的尺度平稳,前后一致,双方一致。防止出现明显的波动。 2、从实际出发,根据比赛对象的水平,比赛的性质和技术动作自身的特点,在尺度上应稍有区别,以利于排球运动的推广和提高。 3、规则的作用常具有双重性。既有限制不合理技术的产生和促使某项技术正常发展的一面,又有鼓励运动员良好球场作风,使得比赛打得更精彩的一面。对防守中全力拼抢、扑救险球、接重扣球等,在双方争夺激烈,观众情绪异常高涨的情况下,要给予适当鼓励,不能苛刻要求。 4、持球犯规是通过视觉来判定的。裁判员必须做到看清、看准、确有把握时,方可鸣哨。防止似而非和“过敏”的鸣哨。 二、对网上球的判断 1、明确网上球判断的依据 双方在网上争夺时,判断各种犯规所涉及的主要规则依据有以下五个方面: (1)过网击球犯规:以队员的击球点是否超越球网上空假设的垂直面为依据。但击球后手可随球过网,不判犯规。 (2)过网拦网犯规:以队员过网触球时间的先后或是否妨碍对方队员击球为依据。若先触球或形成双方同时触球,都应判为过网拦网犯规。 (3)球是否过网:是指进攻队员击出的球,是否直接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和球从球网钢绳上弹起后触及拦网队员的手。 (4)双方同时击球:是以球飞向场区的方位为依据。如球飞向甲方,甲方队员可击球三次;如球飞向甲方场区界外,则判乙方击球出界。 (5)后排队员击球犯规:是以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含踏及进攻线)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为判断依据。 网上球判断的基本方法: (1)守住网上假设的垂直面:当球飞向球网附近或落在球网上空时,第一裁判员应及时取位,正对球网,瞄准两根标志竿,把握好空间界线后再观察球在哪一边,则哪一边就有进攻的主动权,而对方不能妨碍;若球在网顶正上方,则双方队员均可采取主动击球的行为。 (2)区分双方的击球动作:即进攻性击球和拦网动作。同时要注意触球时间的先后。进攻性击球须在先,拦网触球应在后。进攻性击球后,若球未触及拦网者的手,则不能连击,而拦网后可以再次击球。 (3)预判可能发生的情况:当球平行球网飞行时,重点要注意一方是否有过网拦网和干扰二传的情况;当球在网的上方时,要注意是否同时击球、是否触网及触手出界等情况;当球飞向网时,要注意是否过网击球、触网等情况;当击球点低于球网上沿时,要注意观察球是否过网,是否触及对方拦网者的手、球碰球网钢绳后反弹的落点是界内或界外。总之,每种情况事先都应有预判,使思想上有所准备,这样有助于判断的果断和准备。 (4)抓住重点,看清几个主要的犯规现象:网上犯规情况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应看清进攻性击球是否过网?看准确球是否轻微 触手出界?双方队员是否有触网或踏越中线?后排队员(包括插上的二传队员)是否犯规等。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情况,第一裁判员应熟悉判断方法,合理取位,注意与第二裁判员的配合,才能判断好网上的各种犯规。 提高对网上触手出界球判断的准确性 网上触手出界是比赛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网上攻、防转换突然,扣球力量大、球速快。而裁判员的视线又常被运动员的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遮住,造成判断上的困难,因此是网上球判断中的一个难点。因此要注意以下要求。 保持适中的视线高度:比赛前应根据自己身材,调节好裁判台的高度。 调整视角,做到“看手等球”:在观察球是否触手出界时,第一裁判员应在进攻一方行将扣球前瞬间,身体适时地偏向进攻一侧,适当增大视线与拦网手掌假设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光集中在拦网队员手上,余光照顾到扣球队员的动作,做到“看手等球”。这样可以在球快速通过球网的一刹那,较有把握地观察到球有无触及拦网队员的手。 适时集中视觉注意力,做到以视觉判断为准:对网上犯规的判断,必须在看清犯规现象,确有把握时方可鸣哨。在双方扣、拦的瞬间,第一裁判员要善于调整视觉注意力,做到适时兴奋,排除一切干扰和心理上的波动,在短暂瞬间能高度集中视觉注意力进行观察。判断时,不能以听觉和运动员的反应,作为判断触手出界的依据。要以自己眼睛看清为准。 加强裁判员整体的配合,提高触手出界判断的准确性:判断触手出界犯规,应以第一裁判员为主。但在第二裁判员一侧的触手出界,第二裁判员应协助配合。如第一裁判员用目光询问第二裁判员的意见时,第二裁判员对于在自己一侧的情况应有明确的表示。若第一裁判员已经作出判决,第二裁判员不宜再出示相反的手势,以免引起争议。 司线员如看清楚发生在网上的触手出界情况时,应以旗势向第一裁判员示意。但判断后排防守队员的触手出界,是司线员的职责。 为了加强裁判员之间的配合,第一裁判员在运动员击球出界,自己未看清是否触手时,应先环视一下其他裁判员,再作出最后的判定。 对连击犯规的判断 依据: 一名队员连续击球两次或连续触及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应判断连击。但在拦网时,只要是一个单一的动作,可以连续触及球体。 在第一次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凡是接所有从对方击过来的球(包括扣球)、接对方拦网回来的球、触及本方拦网队员的球,上述3种情况下的击球,都取消连击犯规的判处。 判断方法: 连击犯规是由第一裁判员判定。比赛前在第一裁判提出要求的情况下,第二裁判对背向第一裁判的明显连击犯规,可以协助判断。但仅能以手势示意,不得鸣哨,也不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注意事项:判断连击犯规时,应分清是第几次击球。如果是第一次,无论是上手传球,还是身体任何部位先后触及球体,只要是同一个击球动作,均不判连击犯规。因此对明显或不明显的连击的判断要有一个“尺度”。对明显的连击不能漏判,对似连非连,没有足够把握和没有看清的连击,不能贸然判别处。判断的“尺度”要平稳、合理、一致。 四、对过中线犯规的判断 判断的依据 比赛中,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越过中线接触对方场区,但队员的脚和手在接触对方场地的同时,其中部分还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时,不判为犯规。若队员击球后,因冲力过大而越过中线延长线,在不影响对方场区外的无障碍区或对方场地的空间,也不判犯规。 判断方法: 判断过中线犯规是第二裁判员的职责。在扣、拦双方争夺过程中,要及时取好观察位置,注意运动员在网前移动、转身及起跳的情况。当双方队员完成扣、拦动作后,第二裁判员的视线应在中线上稍作停留。 注意事项: 要区分脚、手的一部分虽然越过中线,但另一部分的投影仍在中线垂直上空时,不能判为过中线犯规。但肩、肘、膝及身体其他部分,均不能触及对方场区。判断时要重点放在队员起跳后的落地动作上,往往队员在网前落地时没有犯规,等转身蹬地去抢救球时,脚过中线犯规。所以要等双方完全没有犯规可能时,再转移视线。 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它应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方面内容。体育既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同时必须指出,体育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地体育的认识还会进一步深化。 体育的组成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达到教育、教养及发展的总目标,学校体育按不同教育阶段和年龄特征,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活动等基本组成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由于处在学校教育这个特定环境,体育的实施内容被列入学校总体计划,实施效果又有相应的措施予以保证,从而与其他教育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促使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到全面发展。 (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被认为是在高水平竞争中,以夺取优胜为目标,对健康人体进行旷日持久的生物学和心理学改造,进而实现最大限度开发人的竞技运动能力的教育过程。由于在组合“对抗”的同时,非常强调“法”的完整和准确,即认为竞技规则在保证运动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在引导运动能源工业断趋向科学化。因此,为应付激烈的赛场竞争,正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探索人类竞技运动的极限。同时,由于竞技体育的表演技艺高超、季节性强,且极易吸引广大观众,因此,它作为一种极富感当权又容易传播的精神力量,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活、振奋精神、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教育作用。 (三)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变称大众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体育、余暇体育、养生体育和医疗体育等均可列入社会体育的范畴。由于它吸引的对象主攻手是一般民众,其中包括男女老幼及伤病残者,活动领域遍及整个社会乃到家庭,所以堪称是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它作为学校体育的延伸,可使人们的体育生涯得以继续维持并受益终身。 高校体育的基本途径: (一)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为确保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圆满实现提供了具体途径。 (二)课余体育活动 高等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为实现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又一重要途径。课外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可以陶治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对于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体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一)普通高校体育目标 本章主要从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回答了体育的概念,从体育的功能出发,阐述了普通高校体育的目标,并就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与“体育生活”作了介绍,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体育、理解体育的作用和功能。 体育的本质 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体育的产生 体育在人类社会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我国体育界对于体育起源的认识尚未一致。主要有2种观点: 生产劳动者是体育产生的唯一源泉 体育产生是多源泉的 (二)体育的发展 萌芽时期的体育 独立形态的体育 渐成科学体系的体育 二、体育的概念 体育虽然有悠久的历史,然而“体育”一词却出现得较晚。许多国家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各自观点。概括几点共同之处首先,体育是培养和完善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过程;其次,体育所借助的手段一般被称为身体活动或运动;最后,体育不仅是通过身体,而且还必须是针对身体所进行的教育。体育概念定义如下: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第二节 普通高校体育目标 一、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二)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教养功能 教育功能 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美育功能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 (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的目标 增进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 第三节 终身体育与体育生活 一、终身体育的概念 二、终身体育的形成 三、终身体育的对各年龄阶段的科学锻炼的要求 终身体育的与“体育生活” 思考题: 1、什么是体育? 2、以自身的深切感受,谈谈学校体育的功能? 3、什么是终身体育?谈谈你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一、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化和教育的范畴,具有广泛的社会学意义和心理学意义。体育意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体育意识作为人们的大脑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反映自然也应该是十分丰富的。用通通俗易懂的方式可将体育意识表述为:人们对体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而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和要求等。 二、提高体育的基本活动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人们最为重视的是智力,其实,智力也是一种能力,即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人们很少知道,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在以下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第一是生理素质的基础,第二是教育培养的作用,第三是个人努力和实践的成就。从这个视角来看,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大小都受其德、智、体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人的任何一种能力都不勇仅看成某一素质的因素,而均应视为人的素质整体构成部分之一。 三、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 (一)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 人们总是对自己有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地探究,并常常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往往首先是从多姿多彩的运动竞赛、运动游戏、身体练习和运动场馆、设施的关注开始的,通过对体育的诸多的具体内容、方法、手段、设施等的关注和向往,人们的认识活动就会逐渐集中地指向体育有关的事物。 对体育的兴趣,首先是人们在对体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为需要的对象正是兴趣的对象。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兴趣是暂时的,只有建立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在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高文化层次的大学生理应将自己对体育的兴趣建立在高级需要基础上。 (二)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 当人们对体育的兴趣进上步发展成为从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发展成了对体育对象运动的爱好。爱好总是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大学生只对体育有观赏的兴趣,而没有积极从事体育活动的爱好,这样实难使体育运动真正地进入自己的生活,就很难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三)正确对待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对待兴趣,学生兴趣的要发扬;学生无兴趣的,但有价值的,还必须加以引导。其次,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切工作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培养、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体育教育,个而且应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共同实现之。“人的本性是爱动的。”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强调“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领会其含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奠定终身体育中的战略意义。以终身体育思想考查今日学校体育给我们以新的启迪,那就是:培养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这一人们步入终身体育的三步曲,将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培养思想品德等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放在同等地位来考虑。 四、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努力塑造强健的体魄,这应视为我们接受体育教育的直接目标或称首要任务。它既受高校体育本职功能的制约,又充分反映现代社会对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现实需要,自然也是新世纪对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大学阶段是塑造强健体魄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和青年期,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基本平衡,生长发育日趋稳定,生理机能和适应能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是性发育成熟、生命活动最旺盛、身心健康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关键时期 ,必须十分重视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过程来促进和完成自身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形态、机能、努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谋求塑造强健的体魄。 (二)认真接受体育教育 高等学校体育的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与运动、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促使大学生获得参与运动实践的本领和掌握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这是一个参与运动、掌握技术、发展智力、增强体力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体育整体氛围的影响,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塑造强健的体魄的基本要求,定会在潜移默化的高校体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主动陶冶而圆满达到,从而真正地体现体育教育促使自己受益终身。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格言和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表述了奥运会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各国人民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来促进世界和平。”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符合人类的需求,对进入现代社会的人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名著名的格言叫做“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话不能狭义的理解为“跑得快、跳得高、力量强”。虽然这符合体育竞争的特点,但其更有深刻的含义。这要求所有的人们要有一种不断竞争、不断进取、永远向上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面对强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战胜自我,向人生的极限冲击。 现代健康观定义 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要保持身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有充沛的精力充沛,能够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不挑剔;关于休息,睡眠上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能够抵抗感冒和一般性疾病;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一)社会制度与健康 社会制度对健康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方针、政策、法令对人民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作用。 (二)社会经济与健康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形式,也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创造出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为人们采取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也相应较高。 (三)社会人口与健康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不仅在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健康的水平息息相关。 促进健康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促进健康行为,其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五项: 有利性:行为表现有利于自己、他人和全社会,如不吸烟、不酗酒。 规律性:行为表现有恒常的规律,如定时、定量进餐。 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又能根据整个环境随时调节自身行为使个体或团体行为有益于他人的、自身的健康。 一致性:外在的表现行为和内在思维动机的协调性。 适宜性: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个体行为能表现出忍耐和适应,无明显总支表现,且强度是对健康有利的。 促进健康行为 常见的促进健康行为主要有: 1、积极休息和消极休息。 2、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3、积极的应付方式。 什么是脉搏?怎么测量脉搏? 脉搏是指心脏节律性地收缩、舒张,是由大动脉的压力变化莫测而引起四肢血管扩张和收缩的一种搏动现象,故也称心率,它主要反映心脏和动脉的机能状态。安静脉搏是相对安静状态下的脉搏频率,即单位时间内动脉管壁搏动的次数,它可以检查心脏生长发育程度。 测量方法: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出的指端,摸住腕部动脉处,连续测3个10秒。如果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时,即认为是安静状态的脉搏,然后换算成1分钟的脉搏数。 一般人安静时脉搏为每分钟70次左右(60~80),我国18~25岁青年的脉搏,男性平均为75.2次/分,女性为77.5次/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可使脉搏低于60次/分。 测量脉搏还是运动训练时进行医务监督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反映心血管功能状况的手段。 本校体育工作简介 1、体育课程设置两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为《体育素质与健康》,内容涉及球类、田径、初级剑、健身、健美和体育理论。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起到第二学年的二个学期止,为选修课程,内容以某专项为主的健康体育,还有副项及游泳、定向、平衡等。 2、体育课程系考试课程,每学进行一定项目和量的考查,每学年综合评定一次体育成绩,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具体考试规定与细则参照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执行。 3、课堂常规: )上课必须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课堂规章制度,上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请假制度。 )学生上课一律穿运动服装,不带有妨碍身体的饰物。 )爱护公共体育设施和器材。 )上课精神饱满,态度认真,积极思考,听从指挥,注意安全,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体育比赛,认真参加早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自觉锻炼和健身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