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
神经元 就是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
构造和机能的单位, 它的 基本作用 是接受和
传送信息 。
瓦尔岱耶 ( waldeyer,1891)提出神
经元的名称,并创立了神经元学说。
一、神经元的构造
( 一 ) 结构,
神经元由 胞体 与
胞突 两部分组成 。
如图所示,
细胞膜
胞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神经元 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枝,作用是 接
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
体。
胞突
轴突:较长, 从十几微米到 1米, 唯
一一根, 作用是 将神经冲动从胞体
传出, 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
(二 ) 神经元的分类
1、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
大脑。
2,运动神经元 ( 传出神经元 ),
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
泌腺, 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
3、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
起联络作用。
二、神经兴奋方式 —— 神经冲动
? 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功能。
? 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
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 神经冲动传导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电与生物
化学反应,它以物理的和化学的活动为基
础。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以神经
冲动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
? 神经元如何传递信息
神经冲动由树突接受, 然后传给细胞体, 在这里
也不断进行着维持生命的各种代谢活动, 负责最后传
递过程的是轴突, 轴突通常是被脂肪性的髓鞘包住的,
经过轴突分枝后, 再把冲动传递给其他细胞 。 如图所
示,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 突触
( 一 ) 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突起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
的部分 。 —— 是信息传递和信息整合的关键 。
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突触小
泡, 突触前膜 。
突触 突触间隙,狭义的突触, 一个神经元末端
与另一个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 。
突触后部分,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
内的一定部位。
(二)突触传导 ―― 化学传导
神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
是借助于某种 化学物质 ( 神经
递质 ) 来完成的 。 当神经兴奋
达到轴突末梢时, 突触小泡内
存储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
的张口处释放出来 。 这种神经
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作用于突
触后膜, 并与突触后神经元内
另一种化学物质 ( 受体 ) 联系
在一起, 从而改变了膜的通透
性, 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
位变化, 实现了神经兴奋的传
递 。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 由突触
小泡释
放出具有 兴奋作用 的神经递质,
使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使突触
小泡释
放出具有 抑制作用 的神经递质,使突
触后膜, 超级化,,从而显示
抑制性的
效应。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是由 神经元构成的复杂
的机能系统 。
分为,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
( 一 ) 脑的构造与功能
1,脑干,维持个体的生命, 心跳, 呼吸, 消化, 体
温, 睡眠等与脑干有关 。 包括延脑, 脑桥,
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 。
2,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共同控制肌肉运动, 调节身
体姿势与身体平衡 。
3,间脑,最复杂的中枢, 也是最重要的中枢, 包括,
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 也具有 控制情
绪 的功能 。
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 管制内
分泌系统, 维持新陈代谢, 调节体温,
并与生理活动中饥饿, 渴, 性等生理性
动机有密切关系 。
4,边缘系统,管制嗅觉, 内脏, 自主神经, 内分泌,
性, 摄食, 学习, 记忆等, 有两个神
经组织:杏仁核与 情绪 表现有关, 海马
与 记忆 有关 。
5,大脑皮层 ( 略, 后详讲 )
( 二 ) 脊髓的构造与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位于脊
椎管内, 由许多神经元聚集成的柱状构造,
包括灰质和白质 。
脊髓的两种功能,
? 脊髓的功能,
1,反射中枢,感觉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入脊髓后,
中间神经元不把它传入大脑, 而直接传给运动神经
元, 至反应器形成反射 。 由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
元和运动神经元所形成的反射, 就是 反射弧 。
如:膝跳反射 。
2,提供躯体与脑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道路,
感受器接受外界的刺激 → 感觉神经元兴奋 → 冲动 →
脊髓 → 由中间神经元传至大脑 → 由大脑传回 → 经脊
髓由运动神经元传给反应器 ( 肌肉或腺体 ), 表现
出反应 。
如图,
二、周围神经系统
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对应, 包括躯体神经
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
( 一 )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脑神经,12对
( 二 ) 自主神经系统,
也叫植物性神经系统, 虽然在本身运作上, 好
像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显得自主, 但实际上
人们经受训练后完全可以随意控制内脏的活动, 所
以, 将其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合适的 。
包括 交感神经 和 副交感神经 两部分 。
如图,
交感神经 通常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
作用, 是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 。
副交感神经 则常使个体在松弛状态下发
生作用, 抑制各器官的过度兴奋, 使它们获
得必要的休息 。
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
( 一 ) 大脑的结构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 体积占中枢神经系
统体积的一半以上, 重量为脑总重量的 60%左
右 。
白质:胼胝体
灰质:大脑皮层
见图,
?三条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将大脑半球分为
四个区域,他们分别是: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感觉区,
包括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嗅
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 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 。 躯干, 四肢在体感区的
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 上下倒臵的 。 头部在感觉区
的投射是正直的,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
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
? 视觉中枢,枕叶。
? 听觉中枢,颞叶上回。
? 嗅觉中枢,海马回沟附近皮质。
? 味觉中枢,中央后回的最下部分。
2、运动区 —— 中央前回
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臵、姿
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
上下倒臵的。
运动区与头部运动的关系是正直的。
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位
的实际大小,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功能重要的部位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也比较大。
3.言语区 —— 脑左半球
?书写中枢,左半球额中回后部。与人的书写与绘图能
力有关。
损伤 —— 失写症。
?言语运动区,左半球额下回后部。通过邻近的运动区
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
损伤 —— 运动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环曲回(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
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
损伤 —— 听觉性失语症,
?言语视觉中枢,角回( 在顶枕叶交界处)。
损伤 —— 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理解书面言语的
障碍)。
4.联合区,
是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
分为 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信息的直接输入,也很少直
接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主要功能,信息的整合加工。与一些高级心理
活动有关。
(三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切断胼胝体后,大脑两半球的信息就不能相互
传递,这为单独研究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提供了可
能。
ART投射在病人的左半球,所以能命名,
而 HE投射在了右半球,因而不能用言语描述。
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
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
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
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
于右半球。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神经活动的反射性质
(一 )、反射的概念,
—— 动物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
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二)反射弧的构成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二,巴浦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 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
射 。
? 特征,
( 1) 有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物 —— 非条件刺激物 。
( 2) 其神经通路是固定的, 与生俱来的 。
( 3) 速度快, 不随意 。
如:食物反射, 内脏反射, 防御反射, 朝向反射,
性反射 ……
2,条件反射,
—— 动物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应
千变万化的环境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 条件刺激物 或信号刺
激物 。
?基本条件,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
重合 —— 强化
反 射
类 型
形 成 反射弧
特点
神 经
联 系
举 例
非条件
反 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在大脑皮
层以下
固定,
不会消退
吃梅分泌唾
液
条件反
射
在出生后的生
活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发射
有大脑皮
层的神经
中枢参与
暂时,
可以消退
看梅分泌唾
液
谈梅分泌唾
液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巴浦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条件刺激物 定向反射
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反射
巴浦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 脑 的高级神经
活动。它是以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为基础的。无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物在大脑皮
层上可以形成两个兴奋点(或兴奋灶)。由于
多次重复,两个兴奋灶就会沟通起来,形成暂
时神经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基础。这种条
件反射的系统是动物和人的一切学习行为的基
础。
巴浦洛夫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条
件反射,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中
各种条件的改变,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也可
能改变或消失,这种现象叫条件反射的 抑制 。
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暂时
受到抑制,叫 外抑制 。由于条件刺激物不再受
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而使条件反射逐渐消退,
叫 消退抑制 。当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经过一段时
间间隔才给予强化,这样,动物必须等待一段
时间才对条件刺激物作出反应,叫 延缓抑制 。
消退抑制和延缓抑制也叫内抑制。条件反射的
各种抑制保证了人和动物有机体能够更灵活、
更合理的适应自然界。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兴奋过程,
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和加强相联系。
2、抑制过程,
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停止和减弱相联系。
? 非条件性抑制,
外抑制(同时性抑制)
超限抑制(继时性抑制)
? 条件性抑制,
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
(三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或抑制在皮层上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来
的发生地点(原发点),而是沿皮层向临近部位传播
开来,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活动,这种现象叫扩
散。跟扩散相反的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
程又返回原发点上。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
正诱导: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负诱导: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
(四 ) 大脑皮层的系统性机能
1,基本机能:分析和综合机能
2,系统性功能的不同表现,
(1)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 。
(2)形成关系条件反射 —— 对刺激物的关系形成条件反
射 。
(3)形成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 —— 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
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反应系
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五)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刺激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
立 的条件反射系统 。 人和动物都具备 。
如:, 望梅止渴,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
件反射系统 。 人独有 。
如:, 谈虎色变,
三、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继续增加,
神经细胞增大,神经纤维增长,脑重逐
渐接近成人。
2、额叶显著增大,
对儿童有意运动如有意注意的发展有重
要意义。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
1、神经过程的机能进一步发展
( 1)兴奋机能增强。如:醒着的时间增长
( 2)内抑制机能发展。如: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
事物,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
2、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 1) 条件反射更易形成,不易泛化。
( 2)条件反射形成后比较巩固。
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从生理上保证了儿童能
和外界事物建立更多的联系,能学习更多东西。但和
成人相比,仍很差。
3、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加强了皮质和皮质下的控制,加强了儿童心
理的稳定性。但和成人相比,仍很差。
4、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使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
形成更多更抽象的、概括的联系。儿童抽象思维
能力发展成为可能,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行
为自觉性增强。但仍较差。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除了神经系统对有机体进行整合调
节以外,内分泌系统也具有整合调节机制,
这主要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
现的。内分泌腺也被称为无管腺,不经由
任何管道,而将其新分泌的化学物质,直接
渗透至血液中,来影响有机体内其它细胞
的功能。
人
体
的
内
分
泌
系
统
一、内分泌系统,
二,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方式
( 一 ) 通过 植物性神经系统 直接支配的分泌腺;
调节方式: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中枢 → 传出
神经 → 内分泌腺 → 血液 → 效应器 。
( 二 ) 通过 下丘脑神经核, 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
然后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 进一步调节其他内
分泌腺的活动 。
调节方式: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中枢 → 脑垂
体传出神经 → 垂体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某内分泌腺
→ 某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效应器。
?神经 — 体液调节,
——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
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是
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
路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 -体液调节。
? 小结,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2,神经冲动及神经冲动的传导
3,突触的构成和传导 。
4,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5,大脑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
6,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 。
7,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
8,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
9,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
10,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方式 。
11,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
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
神经元 就是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
构造和机能的单位, 它的 基本作用 是接受和
传送信息 。
瓦尔岱耶 ( waldeyer,1891)提出神
经元的名称,并创立了神经元学说。
一、神经元的构造
( 一 ) 结构,
神经元由 胞体 与
胞突 两部分组成 。
如图所示,
细胞膜
胞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神经元 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枝,作用是 接
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
体。
胞突
轴突:较长, 从十几微米到 1米, 唯
一一根, 作用是 将神经冲动从胞体
传出, 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
(二 ) 神经元的分类
1、感觉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
大脑。
2,运动神经元 ( 传出神经元 ),
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
泌腺, 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
3、中间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
起联络作用。
二、神经兴奋方式 —— 神经冲动
? 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功能。
? 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
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 神经冲动传导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电与生物
化学反应,它以物理的和化学的活动为基
础。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信息便以神经
冲动的方式在神经元内部流动。
? 神经元如何传递信息
神经冲动由树突接受, 然后传给细胞体, 在这里
也不断进行着维持生命的各种代谢活动, 负责最后传
递过程的是轴突, 轴突通常是被脂肪性的髓鞘包住的,
经过轴突分枝后, 再把冲动传递给其他细胞 。 如图所
示,
三、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 突触
( 一 ) 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突起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
的部分 。 —— 是信息传递和信息整合的关键 。
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的球状小体:突触小
泡, 突触前膜 。
突触 突触间隙,狭义的突触, 一个神经元末端
与另一个神经元始端间的缝隙 。
突触后部分,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
内的一定部位。
(二)突触传导 ―― 化学传导
神经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
是借助于某种 化学物质 ( 神经
递质 ) 来完成的 。 当神经兴奋
达到轴突末梢时, 突触小泡内
存储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
的张口处释放出来 。 这种神经
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作用于突
触后膜, 并与突触后神经元内
另一种化学物质 ( 受体 ) 联系
在一起, 从而改变了膜的通透
性, 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
位变化, 实现了神经兴奋的传
递 。
兴奋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 由突触
小泡释
放出具有 兴奋作用 的神经递质,
使
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 。
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使突触
小泡释
放出具有 抑制作用 的神经递质,使突
触后膜, 超级化,,从而显示
抑制性的
效应。
第二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是由 神经元构成的复杂
的机能系统 。
分为,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系统
( 一 ) 脑的构造与功能
1,脑干,维持个体的生命, 心跳, 呼吸, 消化, 体
温, 睡眠等与脑干有关 。 包括延脑, 脑桥,
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 。
2,小脑,与大脑皮质运动共同控制肌肉运动, 调节身
体姿势与身体平衡 。
3,间脑,最复杂的中枢, 也是最重要的中枢, 包括,
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 也具有 控制情
绪 的功能 。
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管制中枢, 管制内
分泌系统, 维持新陈代谢, 调节体温,
并与生理活动中饥饿, 渴, 性等生理性
动机有密切关系 。
4,边缘系统,管制嗅觉, 内脏, 自主神经, 内分泌,
性, 摄食, 学习, 记忆等, 有两个神
经组织:杏仁核与 情绪 表现有关, 海马
与 记忆 有关 。
5,大脑皮层 ( 略, 后详讲 )
( 二 ) 脊髓的构造与功能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位于脊
椎管内, 由许多神经元聚集成的柱状构造,
包括灰质和白质 。
脊髓的两种功能,
? 脊髓的功能,
1,反射中枢,感觉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入脊髓后,
中间神经元不把它传入大脑, 而直接传给运动神经
元, 至反应器形成反射 。 由感觉神经元, 中间神经
元和运动神经元所形成的反射, 就是 反射弧 。
如:膝跳反射 。
2,提供躯体与脑部之间神经双向传导的道路,
感受器接受外界的刺激 → 感觉神经元兴奋 → 冲动 →
脊髓 → 由中间神经元传至大脑 → 由大脑传回 → 经脊
髓由运动神经元传给反应器 ( 肌肉或腺体 ), 表现
出反应 。
如图,
二、周围神经系统
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对应, 包括躯体神经
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
( 一 )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脑神经,12对
( 二 ) 自主神经系统,
也叫植物性神经系统, 虽然在本身运作上, 好
像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显得自主, 但实际上
人们经受训练后完全可以随意控制内脏的活动, 所
以, 将其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是不合适的 。
包括 交感神经 和 副交感神经 两部分 。
如图,
交感神经 通常在个体紧张而警觉时发生
作用, 是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 。
副交感神经 则常使个体在松弛状态下发
生作用, 抑制各器官的过度兴奋, 使它们获
得必要的休息 。
三、大脑的结构与机能
( 一 ) 大脑的结构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 体积占中枢神经系
统体积的一半以上, 重量为脑总重量的 60%左
右 。
白质:胼胝体
灰质:大脑皮层
见图,
?三条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将大脑半球分为
四个区域,他们分别是: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感觉区,
包括躯体感觉中枢, 视觉中枢, 听觉中枢, 嗅
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 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 躯体感觉中枢,中央后回 。 躯干, 四肢在体感区的
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 上下倒臵的 。 头部在感觉区
的投射是正直的,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
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
? 视觉中枢,枕叶。
? 听觉中枢,颞叶上回。
? 嗅觉中枢,海马回沟附近皮质。
? 味觉中枢,中央后回的最下部分。
2、运动区 —— 中央前回
发出运动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臵、姿
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
上下倒臵的。
运动区与头部运动的关系是正直的。
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位
的实际大小,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
功能重要的部位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也比较大。
3.言语区 —— 脑左半球
?书写中枢,左半球额中回后部。与人的书写与绘图能
力有关。
损伤 —— 失写症。
?言语运动区,左半球额下回后部。通过邻近的运动区
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
损伤 —— 运动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环曲回(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
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
损伤 —— 听觉性失语症,
?言语视觉中枢,角回( 在顶枕叶交界处)。
损伤 —— 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理解书面言语的
障碍)。
4.联合区,
是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
分为 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联合区不接受任何信息的直接输入,也很少直
接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主要功能,信息的整合加工。与一些高级心理
活动有关。
(三 )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切断胼胝体后,大脑两半球的信息就不能相互
传递,这为单独研究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提供了可
能。
ART投射在病人的左半球,所以能命名,
而 HE投射在了右半球,因而不能用言语描述。
大脑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
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
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
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
于右半球。
第三节 脑的高级神经活动
一,神经活动的反射性质
(一 )、反射的概念,
—— 动物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
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二)反射弧的构成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二,巴浦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一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 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
射 。
? 特征,
( 1) 有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物 —— 非条件刺激物 。
( 2) 其神经通路是固定的, 与生俱来的 。
( 3) 速度快, 不随意 。
如:食物反射, 内脏反射, 防御反射, 朝向反射,
性反射 ……
2,条件反射,
—— 动物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应
千变万化的环境后天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 条件刺激物 或信号刺
激物 。
?基本条件,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
重合 —— 强化
反 射
类 型
形 成 反射弧
特点
神 经
联 系
举 例
非条件
反 射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在大脑皮
层以下
固定,
不会消退
吃梅分泌唾
液
条件反
射
在出生后的生
活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发射
有大脑皮
层的神经
中枢参与
暂时,
可以消退
看梅分泌唾
液
谈梅分泌唾
液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巴浦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基本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条件刺激物 定向反射
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反射
巴浦洛夫认为,条件反射是 脑 的高级神经
活动。它是以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
为基础的。无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物在大脑皮
层上可以形成两个兴奋点(或兴奋灶)。由于
多次重复,两个兴奋灶就会沟通起来,形成暂
时神经联系,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基础。这种条
件反射的系统是动物和人的一切学习行为的基
础。
巴浦洛夫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条
件反射,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随着环境中
各种条件的改变,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也可
能改变或消失,这种现象叫条件反射的 抑制 。
由于新异刺激物的出现使原来的条件反射暂时
受到抑制,叫 外抑制 。由于条件刺激物不再受
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而使条件反射逐渐消退,
叫 消退抑制 。当条件刺激物出现后经过一段时
间间隔才给予强化,这样,动物必须等待一段
时间才对条件刺激物作出反应,叫 延缓抑制 。
消退抑制和延缓抑制也叫内抑制。条件反射的
各种抑制保证了人和动物有机体能够更灵活、
更合理的适应自然界。
(二)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1、兴奋过程,
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发起和加强相联系。
2、抑制过程,
与有机体某些活动的停止和减弱相联系。
? 非条件性抑制,
外抑制(同时性抑制)
超限抑制(继时性抑制)
? 条件性抑制,
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
(三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神经过程的扩散与集中,
兴奋或抑制在皮层上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来
的发生地点(原发点),而是沿皮层向临近部位传播
开来,使这些部位也出现同样的活动,这种现象叫扩
散。跟扩散相反的运动叫集中,即扩散开来的神经过
程又返回原发点上。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 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
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现象。
正诱导:由抑制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
负诱导:由兴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
(四 ) 大脑皮层的系统性机能
1,基本机能:分析和综合机能
2,系统性功能的不同表现,
(1)对复合刺激物形成条件反射 。
(2)形成关系条件反射 —— 对刺激物的关系形成条件反
射 。
(3)形成动力定型。
动力定型 —— 本来由一系列刺激引起一系列反应,
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出现,反应系
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五)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刺激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
立 的条件反射系统 。 人和动物都具备 。
如:, 望梅止渴,
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
件反射系统 。 人独有 。
如:, 谈虎色变,
三、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大脑结构的发展
1、脑重继续增加,
神经细胞增大,神经纤维增长,脑重逐
渐接近成人。
2、额叶显著增大,
对儿童有意运动如有意注意的发展有重
要意义。
(二)大脑机能的发展
1、神经过程的机能进一步发展
( 1)兴奋机能增强。如:醒着的时间增长
( 2)内抑制机能发展。如:能更细致地分析综合外界
事物,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
2、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 1) 条件反射更易形成,不易泛化。
( 2)条件反射形成后比较巩固。
兴奋性条件反射的发展,从生理上保证了儿童能
和外界事物建立更多的联系,能学习更多东西。但和
成人相比,仍很差。
3、抑制性条件反射的发展
加强了皮质和皮质下的控制,加强了儿童心
理的稳定性。但和成人相比,仍很差。
4、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使第二信号系统活动日益发展,
形成更多更抽象的、概括的联系。儿童抽象思维
能力发展成为可能,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行
为自觉性增强。但仍较差。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
除了神经系统对有机体进行整合调
节以外,内分泌系统也具有整合调节机制,
这主要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来实
现的。内分泌腺也被称为无管腺,不经由
任何管道,而将其新分泌的化学物质,直接
渗透至血液中,来影响有机体内其它细胞
的功能。
人
体
的
内
分
泌
系
统
一、内分泌系统,
二,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方式
( 一 ) 通过 植物性神经系统 直接支配的分泌腺;
调节方式: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中枢 → 传出
神经 → 内分泌腺 → 血液 → 效应器 。
( 二 ) 通过 下丘脑神经核, 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
然后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 进一步调节其他内
分泌腺的活动 。
调节方式: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中枢 → 脑垂
体传出神经 → 垂体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某内分泌腺
→ 某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经血液作用于效应器。
?神经 — 体液调节,
—— 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
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是
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
路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 -体液调节。
? 小结,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
2,神经冲动及神经冲动的传导
3,突触的构成和传导 。
4,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5,大脑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
6,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 。
7,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 。
8,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 。
9,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 。
10,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方式 。
11,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