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
张胜
2006-12
框架
? 1基本概念
? 2控制原则
? 3控制类型
? 4控制过程
? 5控制技术
1基本概念
? 1.1定义
? 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而采取的行动。
? 控制是计划的孪生兄弟:没有控制,计划没有保证;没有计划,控制没
有标准。
? 1.2特征
? 控制与计划职能相连,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循环过程。在现代管理活
动中,控制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
控制职能使管理工作成为了一个闭路系统,成为了连续的过程。
? 控制工作通过检查、监督、对所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从而确保整个
计划及组织目标的实现。
? 控制是计划、组织、领导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离开了适当的控制,
计划、组织、领导都有可能流于形式。
? 1.3控制产生的原因
? 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使目标计划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需监控环境
的变化和发展;
? 管理权力的分散:为了避免本位主义,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要
监控各部门及其各岗位的工作情况。
? 工作能力的差异:为及时发现失误,明确问题之所在,必须进行经常
性的监督检查。
? 管理者需要建立控制系统,以便自始至终地掌握下属的情
况,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 1.4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 计划为控制工作提供标准,没有计划,控制也就没有依据。但如果只
编制计划.不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计划目标就很难圆满实现。
? ⑵有些计划本身的作用就已具有控制的意义。例如,预算和进度表等
形式的计划,它们既是作为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得到编制
的,同时又可以直接作为一种有效的控制工具。
? ⑶广义的控制职能实际上也包含了对计划在其执行期间内的修订或修
改。
? 计划和控制是同一个事物的两面。有目标和计划而没有控制,人们可
能知道自己干了什么,但无法知道自己干得怎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反之,有控制而没有目标和计划,人们将不会知道要控制什么,也不
会知道怎么控制。
2控制原则与要求
? 2.1控制原则
? 2.1.1系统控制原则
? 系统控制是指在控制中要树立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的观点。
? 2.1.2、例外与重点原则
? 对组织目标没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与事务,不应经常核查,而只应以防
止情况恶化为限;它应该严格地用“例外”来控制 ;
? 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组织目标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与事务
? 2.1.3柔性原则
? 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关系,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各
种变化的可能性,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各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
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
? 2.2控制要求
? 2.2.1适时控制
? 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组织不
利影响的扩散。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
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
产生。
? 2.2.2适度控制
? 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处
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控制费用要得到足够的控制效益
? 2.2.3客观控制
? 有效的控制必须是符合组织实际的。要客观的了解和评价被控制对象
的活动状况及其变化,必须深入实地调查研究。
? 2.2.4柔性控制
? 在控制中应建立信息反馈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使被控制对象能够实
现自我控制,灵敏适应环境。
3控制类型
? 3.1按时间分类: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 前馈控制(事前控制),指组织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
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防患于未然。
? 现场控制 是指对组织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
? 反馈控制(事后控制),指在同一个时期的组织活动已经结束以后,
对本期的资源利用情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 三种控制方式的比较
馈入信息 目的
前馈控制 输入信息 输入控制
反馈控制 输出信息 输出控制
现场控制 执行信息 作业控制
输入 过 程 输 出
反馈
控制
过程 输出
现场
控制
前馈
控制
? 三种控制方式的关系
? 3.2按控制主体分类: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
? 直接控制,由直接对计划目标负责的责任人对执行过程的控制。控制
主体是直接负责人。
? 直接控制就是用来改进管理者未来行动的一种方法。
? 目的在于培养更好的主管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技
术和原理,能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和改善他们的管理工作,从而防止
出现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 间接控制,直接责任者的监督人,通过控制系统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
制的方法。其控制主体是直接责任者的监督人。
? 这种控制方法是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的结果,发现工作
中出现的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追究其责任,并采取纠正措施。
? 目的在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追究其个人责
任使之改进未来的工作。
4控制过程
? 4.1控制过程的构成
? 制定控制标准 → 检查实际工作 → 采取纠正措施
制定控制标准
检查实际工作
采取纠正措施
确定控制对象
选择控制重点
制定控制标准
测定或预测实际工作成绩
进行实绩与标准的比较
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控制过程图示
? 4.2确立标准
? 4.2.1定义
? 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 (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 )的规
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衡量绩效或
纠正偏差就失去了客观依据。
? 确定标准的方法有三种:统计分析法、工程测量法、经验估计
? 4.2.2标准类型
? 实物类标准
? 费用类标准
? 质量类标准
? 管理目标
? 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度
? 外部标准,政府的各种规定
? 4.2.3企业常用的标准
? 工时定额
? 成本标准
? 质量标准
? 利润标准
? 人事标准
? 4.2.4制定标准的原则
? 标准应当明确
? 定量标准优于定性标准
? 标准应符合实际
? 一个思考题,
? 是低而达得到的标准好,还是高而达不到的标准好?
? 4.2.5制定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 顾客的需求;竞争对手的标准;掌握的资源;成本
标准
成本
资源限制
4.3检查实际工作
? 4.3.1定义
? 找出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偏差,根据这种信息来评价工作绩效。
? 4.3.2检查方法
? 直接检查
? 蹲点
? 检查
? 随机抽样
? 间接检查
? 书面汇报:精确、系统,怕假,报喜不报忧
? 口头汇报:信息丰富、双向感情交流,费时、不系统
? 4.3.2检查方法
? 经济合算
? 及时
? 准确
? 全面
? 明确的目标
4.4采取纠正措施
? 4.4.1定义
? 解决问题需要先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然后采取措施。
? 4.4.2纠偏原则
? 针对性
? 有效性
? 4.4.3纠偏流程
? 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 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 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
? 4.4.4纠偏方法
? 落实纠正方法
? 责任与权力原则的重要性
? 权威的重要性
? 最后一招:降低标准
? 4.4.5纠偏的两个技巧
? 偏差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 有无纠正的条件
5控制技术
? 5.1预算控制
? 5.1.1定义
? 以编制的预算为基础,执行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比较
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
? 预算就是用数字化的计划,是用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 5.1.2内容
? 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专门预算及全面预算体系。
? 5.1.3预算控制的两个误区
? 预算过细反而导致预算失控
? 让预算目标取代了企业目标
? 5.4非预算控制技术
? 全面质量管理
? 雇员绩效考核
? 审计与管理审计
? 管理信息系统
? 其他定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