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言翻译
一、文言翻译的历史
周代(公元前 11—3世纪)有掌管翻译的官
员“象胥”。, 周礼 ·秋官,,“象胥掌蛮
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
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礼记 ·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
欲不通。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
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说文,,“译,传译四夷之言者。”与
“驿”同源。
汉代后佛教传入中国,至六朝唐宋而
盛极,产生了很多翻译大家。
鸠摩罗什( 344—413)、
真谛( 499—569)、
玄奘( 602—664)三大翻译家。
明清有严复( 1853—1921)、
林纾( 1852—1924)。
谈文言翻译的参考书有,陈蒲清, 文言今
译教程, 。
较好的翻译
余冠英, 诗经今译,
陈子展, 诗经直解,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
王世舜, 尚书译注,
杨伯峻, 论语,,, 孟子, 译注
沈玉成, 左传译文,
徐放, 唐诗,,, 宋词, 今译
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今译,
王利器, 史记注译, 等。
二、今译的意义
1,以今译古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司马迁译, 尚
书, 。
,尚书 ·尧典,,“帝 【 尧 】 曰:咨 【 嗟 】,四
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 【 践 】 朕
位?”岳 ( 应 ) 曰:“否 【 鄙 】 德忝帝位。”
【 尧 】 曰:“明明扬侧陋 【 悉举贵戚及疏远隐
匿者 】 。”师锡帝 【 众皆言于尧 】 曰:“有鳏
【 矜 】 在下 【 民间 】,曰虞舜。”帝 【 尧 】 曰:
“俞 【 然 】,予 【 朕 】 闻 【 之 】, 【 其 】 如
何?”岳曰:“瞽 【 盲者 】 子。父顽,母嚚,
象 【 弟 】 傲。克谐 【 能和 】 以孝,丞丞乂
【 治 】 。不格 【 至 】 奸。”帝 【 尧 】 曰:
“我 【 吾 】 其试哉!”女于时 【 于是尧妻之二女 】,观厥刑 【 其德 】 于二女。
2、提高阅读古文的必要手段
,论语,,“子路从 【】 而后,遇 【】 丈人,
以杖荷。 【】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鶏
为粟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 【】 告 【】 。子曰:,【】
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 【】 行矣,子
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
矣。
三、译文类型 ——直译和意译
意译:允许对原文作适当增减,对语法结构作
适当调整。
直译:逐词逐句对译。, 诗经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
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郭沫若, 卷耳集, 意译
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
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蓝,
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
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
她的爱人不久才出远门,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
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定。
所以才提着蓝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
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
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
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
带着个愁惨的面容。
又好象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
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
她终竟把她的提蓝丢在路旁,
尽在草茵之上思索。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土山戴石的危岩
了,
他骑的马儿也疲倦得不能上山了。
他不知道在怎样地思念她,她没有法子可以安慰他。
假使能够走近他的身旁,捧着一只金樽向他敬酒,
那也可以免得他萦肠挂肚。但是她不能够。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高高的山顶了。
他骑着的一匹黑马怕也生了病,毛都变黄了。
他不知道是怎样的愁苦,她没有法子可以安慰他。
假使能够走近他的身旁,捧着一只牛角杯儿向他进酒,
那也可以使他忘却前途的劳顿。但是她不能够。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又走上了一座石山戴土
的小丘上了,
他骑的马儿病了,他跟随着的仆人也病了。
她又不能走近他的身旁去安慰他,
他后思着家乡,前悲着往路,不知道在怎样的长
吁短叹了。
妇人坐在草茵人尽管这么凝想,
旅途中的一山一谷,便是她心坎中的一波一澜。
卷耳草开着白花,她浅浅的蓝儿永没有采满的时
候。
于在春直译为:
采来采去采的卷耳子,斜口蓝子可还没有装满,
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蓝子搁在那大路旁
边。
千辛万苦登上那高山,我骑着的马儿力量单。
我姑且青铜海碗斟白干,借它宽宽心不是把杯
贪。
千辛万苦登上那高冈,我骑着马儿腿发僵。
我姑且犀角大杯倒高梁,借它消消愁不是爱黄
汤。
绊脚石成群结队了,我的马儿更加狼狈了,
我的马童更加劳累了,我担心得心儿更加碎了。
四、文言今译的方法 —信、达、雅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
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
不译也,则达尚焉。 …… 信达而外,求
其尔雅。” (天演论 )
1,信:
一要确切了解各词的用法及意义;
二要紧扣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 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 恐,不敢
不献。 (有人译为“赵王害怕”)
( 2)古之学者必 有师 。有人译为“有位老
师”。
( 3)降,趋而出。 (礼记 〃 檀弓 ) 有人译为
“从堂上走下阶石,很要紧的出去了。”
( 4)策扶老以流憩。有人译为“手里的拐杖
扶着年纪老的跑来跑去,到处休息着。”
( 5)感吾生之行休。 (同上 ) 有人译为“感慨
我昔日的出行,今日的归休。”
( 6)“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
膝语蛇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
傲之。”
有人译为“当时,相公 总督 几支边兵,威望 镇守
东南,着衣服的将士 跪了讲话,蛇行匍匐,
不敢扬起头来,却是 文长 因 部下的 诸生去骄傲
他 。”
当为“是时,公 督 (统帅 )数边兵,威 镇 (镇服 )东南,
介胄 (戴盔甲 )之 士 (军官 )膝语蛇行,不敢抬头,
而 (可是 )文长 以 (凭借 )部下一 诸生 (秀才 )傲 (随
便对待 )之。”
2、达。 即通顺,不可拘泥死译。
( 1)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 陈情表, )
,古文观止, 译为,“祖母和孙子两个人,掉
换着大家 活着性命。”
( 2)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
之, 兰亭集序, )
,古文观止, 译为,“因为这个样子,拿来眼
睛里看着,心里想着,可以拿他来十分地
看的听的快活。”
( 3)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
气、激昂青云耶?
,古文观止, 译为,,但是,您先生有什么可惜
你这阶沿前面满一尺的地方,不使我李白竖起
眉梢出一口气,十分得意跳到青云上面去呢?”
( 4)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 1:我年幼时,就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无
法得到书来阅读,每每向藏书的人家去借。
译文 2:我年幼时,即嗜爱学习,家里贫穷,无
从致书来观读。每逢假期借于藏书的家
今译八法
1,对译 ----逐词逐句翻译。以双译单。
(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左传 〃 曹刿论战, )
? 译文:十年的 春天, 齐国 的 军队攻打 我国。
庄公 将要作战,曹刿 请求接见 。 ?
( 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楚辞 〃 国殇, )
? 译文,旌旗遮蔽 了日光啊,敌人 像 乌云 一
片;箭 交错 地 射落 啊,战士 们却个个争
先。 ?
( 3)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捷禽
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 译文:赵简子在中山大规模地 打猎,虞人在前面引
导,猎鹰猎狗罗列在后面 。敏捷的飞禽,凶猛的野
兽,顺应弓弦的响声倒下去的,不能全部数完。 ?
( 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
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
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 〃 说难, )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把墙淋坏了。 他 的儿子
说,,不修筑,一定会 有盗贼。” 他 邻居的 老头子
也这么说 。 晚上 果然大批地 丢失了他 的财物。 那 户
人家认为 他的儿子很聪明, 却 怀疑邻居的 老头子 。
( 5)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
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卜辞通纂, 三
七五)
〔 译文:癸卯日占卜:今天下
雨。将会 从 西方来雨吗?将会 从
东方来雨吗?将会 从 北方来雨吗?
将会 从 南方来雨吗? 〕
“对译” 也叫,扩词法”,可分以下类型:
1、联合型。 如:“请”译为“请求”,
“导”译为“引导”,“捷”译为“敏捷”,
“财”译为“财富”。
2、偏正型。 如:“敌”译为“敌人”,
“禽”译为“飞禽”,“兽”译为“野兽。”
3、动宾型。,“雨”译为“下雨”,“疑”
译为“怀疑”。
4、补充型 。如:“倒”译为“倒下”。
5,主谓型 。”“震”译为“地震”。
6、附加式 。”“桃”译为“桃子”,“李”
译为“李子”。
7、重迭式 。“弟”译为“弟弟”。
对译中,一个古汉语单音词可译为不同的双
音节词。如“人”,
( 6)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 ·泰誓,
〔 译文,人类 是万物中的灵秀。 〕
( 7)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左传 〔 译文:
大决口冲毁处,伤害 民众 一定很多。 〕
( 8)子无谓秦无人。, 左传,〔 译文:您
不要认为秦国没有 人才 。 〕
( 9)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 ·货
殖列传,〔 译文:所以,别人 抛弃,我便取
来; 别人 要取,我便给与。 〕
2、替换 -------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替换文言词。
包括换词和换句
A、词语替换 (包括古语词和古今异义词,古汉语
虚词等 )例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
书之家。
译为,我 年幼时 就爱好 学习,家 里 穷, 没法得到 书
来 阅读 。 常常向 藏书的人家去借。
胡适作一首打油诗,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
“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
叫做“溺,今人叫做“尿;”古人叫“加冠”,
今今人叫“戴帽”;古人叫“悬梁”,今人叫
“上吊”。
B、句式的替换。如:名词作状语,各种特
殊动宾关系(包括使动式、意动式、处动
式、为动式等),判断句,被动句,双宾
语句,各种习惯句式,等。都需要替换。
如:宋玉, 风赋,, 善哉,论事!”
可译为:“好啊,你论析事物!”
或译为:“你论析事物好啊!”
不如译为:“你论析事物,论析得好啊!”
3、调整法 ------是针对句式变化而采用的方
法,特别是语序的调整。如:
( 1)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译:我多年供养你,你却没肯顾念我。
(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却比蓼蓝
草更青。
( 3)竹喧归浣女。
(原诗与“下渔舟”对仗,把“浣女归”写成
“归浣女”,今译按正常顺序。 )
4、正反法,指翻译时把肯定句式和否定
句式互相变换。如:
( 1)鲁连一说,使终生杜口。
译 1:鲁仲连一旦陈说,使他终生不敢开口。
译 2:鲁仲连一旦陈说,使他终生闭口。
(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1:现在他们的智能反而不能赶上这些人,
这不值得奇怪吗?
译 2:现在他们的智能反而不能赶上这些人,
这值得奇怪啊!
5、分合法,原文一句分译,或几句合译。
(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每逢刚刚放晴或有霜的早晨,树林一派寒
意,山涧一片肃穆。
( 2)洎酒阑欢极,毅辞起。(, 柳毅传, )
译:等到酒喝够了,欢娱到了极点,柳毅就告辞
起身
( 3)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译:刘表嫉妒他的能力,不敢重用他。
( 4)非死而徙尔。
译:不是死了,便是迁徙了。
( 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权衡这两种对策,宁肯应允,而让秦国
承担理亏的责任。
( 6)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
也难矣。(, 师说, )
译:唉!求师的正道不能流传,这已经很久
了;要想人们没有疑惑,那是很难的了。
( 7)此其志不在小。
译:这样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
( 8)状河伯留客之久。
译:看情况,河伯留客留得太久 。
( 9)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老虎发现它是庞然大物,把它当成神
灵。
( 10)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译:过去的豫章郡便是新设的洪都府。
6、保留:专有名词,主要采取保留的办法
( 1) 魏文侯 时,西门豹 为邺令。
译,魏文侯 时代,西门豹担任 邺令 。
( 2)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 3)北山愚公 (北方山区的傻大爷 );河曲智
叟 (黄河弯上的乖老头 )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译为“朝廷”;不妥。是专指宰相议事之所。
( 5)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本为周历,
夏历即夏日。应译为夏天的太阳。)
7、增添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补上
被省略的成分或隐含不显的成分。
( 1)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译:楚国军人做好了饭,吴国军队赶上了他
们。楚国军人就逃跑了,吴国军队吃了楚
军做的饭再追赶楚军。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
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泄尽了。
( 3)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译: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讲了这件事。
( 4)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诗经 ·小
雅 ·采芑, )
译:钲人敲钲,鼓人击鼓,要各师各旅排队
集合,向他们发布命令。
这是互文,郑玄注:“钲也鼓也,各有人焉。
言‘钲人伐鼓’,互言尔。 …… 陈师告旅,
亦互言之。”今译为了意义显豁。补充了
不少词语。
8,删节法。删掉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
语(发语词、主谓短语的“之”、偏义
复词等。
( 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 。
( 2)便可白公佬,及时相遣归。
译:你可以禀告婆婆,及时送我回娘家。
五,今译步骤 —理解、表达、修订
(一)理解就是通过反复阅读,弄懂原文
含义,从一词一句一段到全篇、全书。
( 1)射其右,毙于车中。
译 1: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倒在车中。
译 2: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死在车中。
后文是:“韩厥俯,定其右。”晋杜预注:
“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稳之。”
(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1: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知道太
守把他们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译 2: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
守自乐其乐。
(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 1:百姓最重要,士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译 2:奴隶主阶级最贵重,国家在其次,新兴地主
阶级的国君最轻。
( 4)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所以备民也。(, 商君书 ·定分, )
译 1:法令是百姓的生命,进行治理的根
本,防止百姓作恶的工具。
译 2:法令是新兴地主阶级的生命,治国
的根本,防止老百姓作恶的工具。
马建忠说:,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
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
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
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
同异之故。 …… 一书到手,经营反复,
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
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
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
(, 拟设翻译书院议, )
(二)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原文翻译
出来。可以直译,也可意译,力求,信、
达、雅” 。既忠实原文,又可对原文作适
当增补、减削。
(三)修订:对原文再领会,对译文再推
敲。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很多著名译品一
直为人们珍视,影响不在原作之下。我们
搞古文今译,肩负着向后代介绍优秀文化
遗产重任,一定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
一、文言翻译的历史
周代(公元前 11—3世纪)有掌管翻译的官
员“象胥”。, 周礼 ·秋官,,“象胥掌蛮
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
而谕说焉,以和亲之。”
,礼记 ·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
欲不通。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
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
,说文,,“译,传译四夷之言者。”与
“驿”同源。
汉代后佛教传入中国,至六朝唐宋而
盛极,产生了很多翻译大家。
鸠摩罗什( 344—413)、
真谛( 499—569)、
玄奘( 602—664)三大翻译家。
明清有严复( 1853—1921)、
林纾( 1852—1924)。
谈文言翻译的参考书有,陈蒲清, 文言今
译教程, 。
较好的翻译
余冠英, 诗经今译,
陈子展, 诗经直解,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
王世舜, 尚书译注,
杨伯峻, 论语,,, 孟子, 译注
沈玉成, 左传译文,
徐放, 唐诗,,, 宋词, 今译
季羡林, 大唐西域记今译,
王利器, 史记注译, 等。
二、今译的意义
1,以今译古是语言发展的必然。司马迁译, 尚
书, 。
,尚书 ·尧典,,“帝 【 尧 】 曰:咨 【 嗟 】,四
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 【 践 】 朕
位?”岳 ( 应 ) 曰:“否 【 鄙 】 德忝帝位。”
【 尧 】 曰:“明明扬侧陋 【 悉举贵戚及疏远隐
匿者 】 。”师锡帝 【 众皆言于尧 】 曰:“有鳏
【 矜 】 在下 【 民间 】,曰虞舜。”帝 【 尧 】 曰:
“俞 【 然 】,予 【 朕 】 闻 【 之 】, 【 其 】 如
何?”岳曰:“瞽 【 盲者 】 子。父顽,母嚚,
象 【 弟 】 傲。克谐 【 能和 】 以孝,丞丞乂
【 治 】 。不格 【 至 】 奸。”帝 【 尧 】 曰:
“我 【 吾 】 其试哉!”女于时 【 于是尧妻之二女 】,观厥刑 【 其德 】 于二女。
2、提高阅读古文的必要手段
,论语,,“子路从 【】 而后,遇 【】 丈人,
以杖荷。 【】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鶏
为粟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 【】 告 【】 。子曰:,【】
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 【】 行矣,子
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
矣。
三、译文类型 ——直译和意译
意译:允许对原文作适当增减,对语法结构作
适当调整。
直译:逐词逐句对译。, 诗经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
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郭沫若, 卷耳集, 意译
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
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蓝,
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
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
她的爱人不久才出远门,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
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定。
所以才提着蓝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
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
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
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
带着个愁惨的面容。
又好象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
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
她终竟把她的提蓝丢在路旁,
尽在草茵之上思索。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土山戴石的危岩
了,
他骑的马儿也疲倦得不能上山了。
他不知道在怎样地思念她,她没有法子可以安慰他。
假使能够走近他的身旁,捧着一只金樽向他敬酒,
那也可以免得他萦肠挂肚。但是她不能够。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走上了那座高高的山顶了。
他骑着的一匹黑马怕也生了病,毛都变黄了。
他不知道是怎样的愁苦,她没有法子可以安慰他。
假使能够走近他的身旁,捧着一只牛角杯儿向他进酒,
那也可以使他忘却前途的劳顿。但是她不能够。
她想,她的爱人,此刻怕又走上了一座石山戴土
的小丘上了,
他骑的马儿病了,他跟随着的仆人也病了。
她又不能走近他的身旁去安慰他,
他后思着家乡,前悲着往路,不知道在怎样的长
吁短叹了。
妇人坐在草茵人尽管这么凝想,
旅途中的一山一谷,便是她心坎中的一波一澜。
卷耳草开着白花,她浅浅的蓝儿永没有采满的时
候。
于在春直译为:
采来采去采的卷耳子,斜口蓝子可还没有装满,
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蓝子搁在那大路旁
边。
千辛万苦登上那高山,我骑着的马儿力量单。
我姑且青铜海碗斟白干,借它宽宽心不是把杯
贪。
千辛万苦登上那高冈,我骑着马儿腿发僵。
我姑且犀角大杯倒高梁,借它消消愁不是爱黄
汤。
绊脚石成群结队了,我的马儿更加狼狈了,
我的马童更加劳累了,我担心得心儿更加碎了。
四、文言今译的方法 —信、达、雅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
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
不译也,则达尚焉。 …… 信达而外,求
其尔雅。” (天演论 )
1,信:
一要确切了解各词的用法及意义;
二要紧扣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 1)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 恐,不敢
不献。 (有人译为“赵王害怕”)
( 2)古之学者必 有师 。有人译为“有位老
师”。
( 3)降,趋而出。 (礼记 〃 檀弓 ) 有人译为
“从堂上走下阶石,很要紧的出去了。”
( 4)策扶老以流憩。有人译为“手里的拐杖
扶着年纪老的跑来跑去,到处休息着。”
( 5)感吾生之行休。 (同上 ) 有人译为“感慨
我昔日的出行,今日的归休。”
( 6)“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
膝语蛇行,不敢抬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
傲之。”
有人译为“当时,相公 总督 几支边兵,威望 镇守
东南,着衣服的将士 跪了讲话,蛇行匍匐,
不敢扬起头来,却是 文长 因 部下的 诸生去骄傲
他 。”
当为“是时,公 督 (统帅 )数边兵,威 镇 (镇服 )东南,
介胄 (戴盔甲 )之 士 (军官 )膝语蛇行,不敢抬头,
而 (可是 )文长 以 (凭借 )部下一 诸生 (秀才 )傲 (随
便对待 )之。”
2、达。 即通顺,不可拘泥死译。
( 1)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 陈情表, )
,古文观止, 译为,“祖母和孙子两个人,掉
换着大家 活着性命。”
( 2)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王羲
之, 兰亭集序, )
,古文观止, 译为,“因为这个样子,拿来眼
睛里看着,心里想着,可以拿他来十分地
看的听的快活。”
( 3)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
气、激昂青云耶?
,古文观止, 译为,,但是,您先生有什么可惜
你这阶沿前面满一尺的地方,不使我李白竖起
眉梢出一口气,十分得意跳到青云上面去呢?”
( 4)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
假借于藏书之家。
译文 1:我年幼时,就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无
法得到书来阅读,每每向藏书的人家去借。
译文 2:我年幼时,即嗜爱学习,家里贫穷,无
从致书来观读。每逢假期借于藏书的家
今译八法
1,对译 ----逐词逐句翻译。以双译单。
( 1)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左传 〃 曹刿论战, )
? 译文:十年的 春天, 齐国 的 军队攻打 我国。
庄公 将要作战,曹刿 请求接见 。 ?
( 2)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楚辞 〃 国殇, )
? 译文,旌旗遮蔽 了日光啊,敌人 像 乌云 一
片;箭 交错 地 射落 啊,战士 们却个个争
先。 ?
( 3)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导前,鹰犬罗后,捷禽
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
? 译文:赵简子在中山大规模地 打猎,虞人在前面引
导,猎鹰猎狗罗列在后面 。敏捷的飞禽,凶猛的野
兽,顺应弓弦的响声倒下去的,不能全部数完。 ?
( 4)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
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
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 〃 说难, )
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把墙淋坏了。 他 的儿子
说,,不修筑,一定会 有盗贼。” 他 邻居的 老头子
也这么说 。 晚上 果然大批地 丢失了他 的财物。 那 户
人家认为 他的儿子很聪明, 却 怀疑邻居的 老头子 。
( 5)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
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卜辞通纂, 三
七五)
〔 译文:癸卯日占卜:今天下
雨。将会 从 西方来雨吗?将会 从
东方来雨吗?将会 从 北方来雨吗?
将会 从 南方来雨吗? 〕
“对译” 也叫,扩词法”,可分以下类型:
1、联合型。 如:“请”译为“请求”,
“导”译为“引导”,“捷”译为“敏捷”,
“财”译为“财富”。
2、偏正型。 如:“敌”译为“敌人”,
“禽”译为“飞禽”,“兽”译为“野兽。”
3、动宾型。,“雨”译为“下雨”,“疑”
译为“怀疑”。
4、补充型 。如:“倒”译为“倒下”。
5,主谓型 。”“震”译为“地震”。
6、附加式 。”“桃”译为“桃子”,“李”
译为“李子”。
7、重迭式 。“弟”译为“弟弟”。
对译中,一个古汉语单音词可译为不同的双
音节词。如“人”,
( 6)惟人万物之灵。, 尚书 ·泰誓,
〔 译文,人类 是万物中的灵秀。 〕
( 7)大决所犯,伤人必多。, 左传 〔 译文:
大决口冲毁处,伤害 民众 一定很多。 〕
( 8)子无谓秦无人。, 左传,〔 译文:您
不要认为秦国没有 人才 。 〕
( 9)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史记 ·货
殖列传,〔 译文:所以,别人 抛弃,我便取
来; 别人 要取,我便给与。 〕
2、替换 -------用现代汉语相应的词替换文言词。
包括换词和换句
A、词语替换 (包括古语词和古今异义词,古汉语
虚词等 )例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
书之家。
译为,我 年幼时 就爱好 学习,家 里 穷, 没法得到 书
来 阅读 。 常常向 藏书的人家去借。
胡适作一首打油诗,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
“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
叫做“溺,今人叫做“尿;”古人叫“加冠”,
今今人叫“戴帽”;古人叫“悬梁”,今人叫
“上吊”。
B、句式的替换。如:名词作状语,各种特
殊动宾关系(包括使动式、意动式、处动
式、为动式等),判断句,被动句,双宾
语句,各种习惯句式,等。都需要替换。
如:宋玉, 风赋,, 善哉,论事!”
可译为:“好啊,你论析事物!”
或译为:“你论析事物好啊!”
不如译为:“你论析事物,论析得好啊!”
3、调整法 ------是针对句式变化而采用的方
法,特别是语序的调整。如:
( 1)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译:我多年供养你,你却没肯顾念我。
(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却比蓼蓝
草更青。
( 3)竹喧归浣女。
(原诗与“下渔舟”对仗,把“浣女归”写成
“归浣女”,今译按正常顺序。 )
4、正反法,指翻译时把肯定句式和否定
句式互相变换。如:
( 1)鲁连一说,使终生杜口。
译 1:鲁仲连一旦陈说,使他终生不敢开口。
译 2:鲁仲连一旦陈说,使他终生闭口。
(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1:现在他们的智能反而不能赶上这些人,
这不值得奇怪吗?
译 2:现在他们的智能反而不能赶上这些人,
这值得奇怪啊!
5、分合法,原文一句分译,或几句合译。
(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每逢刚刚放晴或有霜的早晨,树林一派寒
意,山涧一片肃穆。
( 2)洎酒阑欢极,毅辞起。(, 柳毅传, )
译:等到酒喝够了,欢娱到了极点,柳毅就告辞
起身
( 3)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译:刘表嫉妒他的能力,不敢重用他。
( 4)非死而徙尔。
译:不是死了,便是迁徙了。
( 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权衡这两种对策,宁肯应允,而让秦国
承担理亏的责任。
( 6)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
也难矣。(, 师说, )
译:唉!求师的正道不能流传,这已经很久
了;要想人们没有疑惑,那是很难的了。
( 7)此其志不在小。
译:这样看来,他的志向不小啊。
( 8)状河伯留客之久。
译:看情况,河伯留客留得太久 。
( 9)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老虎发现它是庞然大物,把它当成神
灵。
( 10)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译:过去的豫章郡便是新设的洪都府。
6、保留:专有名词,主要采取保留的办法
( 1) 魏文侯 时,西门豹 为邺令。
译,魏文侯 时代,西门豹担任 邺令 。
( 2)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将以攻宋。
( 3)北山愚公 (北方山区的傻大爷 );河曲智
叟 (黄河弯上的乖老头 )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译为“朝廷”;不妥。是专指宰相议事之所。
( 5)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本为周历,
夏历即夏日。应译为夏天的太阳。)
7、增添法,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补上
被省略的成分或隐含不显的成分。
( 1)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
译:楚国军人做好了饭,吴国军队赶上了他
们。楚国军人就逃跑了,吴国军队吃了楚
军做的饭再追赶楚军。
(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
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泄尽了。
( 3)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译: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讲了这件事。
( 4)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诗经 ·小
雅 ·采芑, )
译:钲人敲钲,鼓人击鼓,要各师各旅排队
集合,向他们发布命令。
这是互文,郑玄注:“钲也鼓也,各有人焉。
言‘钲人伐鼓’,互言尔。 …… 陈师告旅,
亦互言之。”今译为了意义显豁。补充了
不少词语。
8,删节法。删掉不必译或不能译的词
语(发语词、主谓短语的“之”、偏义
复词等。
( 1)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
译:打仗是靠勇气的 。
( 2)便可白公佬,及时相遣归。
译:你可以禀告婆婆,及时送我回娘家。
五,今译步骤 —理解、表达、修订
(一)理解就是通过反复阅读,弄懂原文
含义,从一词一句一段到全篇、全书。
( 1)射其右,毙于车中。
译 1: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倒在车中。
译 2: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死在车中。
后文是:“韩厥俯,定其右。”晋杜预注:
“右被射仆车中,故俯安稳之。”
(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1: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知道太
守把他们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译 2: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
守自乐其乐。
(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 1:百姓最重要,士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译 2:奴隶主阶级最贵重,国家在其次,新兴地主
阶级的国君最轻。
( 4)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所以备民也。(, 商君书 ·定分, )
译 1:法令是百姓的生命,进行治理的根
本,防止百姓作恶的工具。
译 2:法令是新兴地主阶级的生命,治国
的根本,防止老百姓作恶的工具。
马建忠说:, 夫译之为事难矣,译之
将奈何?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
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
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
同异之故。 …… 一书到手,经营反复,
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
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
书,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
(, 拟设翻译书院议, )
(二)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原文翻译
出来。可以直译,也可意译,力求,信、
达、雅” 。既忠实原文,又可对原文作适
当增补、减削。
(三)修订:对原文再领会,对译文再推
敲。翻译是一种再创造。很多著名译品一
直为人们珍视,影响不在原作之下。我们
搞古文今译,肩负着向后代介绍优秀文化
遗产重任,一定要认真负责,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