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近年人们对词义演变有新的看法:
其一:词义演变有另一种现象 ——“渗透, 。详
,中
国语文, 孙雍长, 古汉语词义的渗透,
其二:认为词义演变有, 相近义位的互相交叉, 及
,义
位之间的相互影响, 等。详, 语言学论丛,
第七期, 关于古汉语词义的一些问题,
(蒋绍愚)。
其三,否认词义假借说。主张字与词分家。古人字
词不分,关键在于字多半是词。同形词在
形体无以区别,如:
难①鸟名,难②形容词;
而①颊毛也,而②连词。
其四,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法,向语法、修辞,心
理语言学等方面延伸。
一、词的本义:
1、何为本义:有语言文字所
能证明的本义。即:是有, 字形
可考,文献作证, 的本义。
例如:
,诗 ·硕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粟,三歲貫
女,莫我肯顧。,
硕,头大也。 鼠,象形,突出其牙。(用本义)
無,舞的本字,此借义。
食,一碗饭上面如盖。名词用为动词。
我, 本义农具,此借义。
粟, 嘉禾实也。说文从卤,从米,会意。
三,指事字。 岁,岁星 ——引申义。
贯,穿贝;借为, 豢,,养也。
女,女性之称,象形;假借为第二称代词。
莫,日暮;假借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
肯,骨肉相似也。引申为能愿动词。
顾,盼也,回头看,引申为照顾。
2、如何求本义? —分析字形,考核文献。
乙:一说鱼肠,二说草出乙乙,三说校正器。
癸:一说农具,二说兵器,…
有文献证明则不同。如:
而:作其麟之而。干、天:刑天舞干威。
叔:九月叔苴。 元:勇士不忘丧其元。
斤:斧斤以时入山林。
有些词本义无文献证明。如:
權,黄华木也。
亦:为, 腋, 的初文,古文用为连词、副词。
離,虫名,但用为动词。
怎样根据字形分析词本义呢?
第一:依据古形。
第二:依据六书。
a.象形:以形示义,睹形便知义。
例如:, 田、行、天、来、交,,
b.指事:以象形为基础外加符号。
例如:亦、刃。
c.会意:合两个以上象形表义。
例如:及、集、息。
d.形声:形符指出该字的范围,兼义的声
符指出它的属性。
例如:策、更、构、端、管。
形符有类推作用,如:
行:与道路有关 ——術,衔、衢、街 ……,
酉:与酒有关 ——釀,醞也,酒 曰 釀。醴:
酒一宿孰也。醪,汁滓酒也。 醲,厚酒也。
酤:一曰买酒也。醇:不浇(薄)酒也。
酷:酒原味也。醰:酒味苦也。配:酒色也。
醋:客酌主人也。酣:酒乐也。醺:醉也。
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
醫,治病工也,酒所以治病也。
第三:依据工具书。如:, 说文解字,
李孝定, 甲骨文字释林, ;, 汉语大字典,
词的本义探求举例:
表:, 说文,,, 上衣也。,, 礼记,,, 表裘不入公
门。,
策:, 说文,,, 马箠也。从竹,朿声。,
,过秦论,,, 振长策而御宇内。,
端:, 庄子 ·山木,,, 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
,孟子,,, 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也。,
構:, 淮南子,,, 筑土構木,以为宫室。,
高诱注:, 構,架也。,
管:, 庄子,,, 用管窥天,用錐指地,不亦小乎?,
,左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主管。
零:, 豳风 ·东山,,, ~雨其濛。,
佞:, 穀梁传,,, 郑詹,郑之~人也。,
,庄子 ·渔父,,, 莫之顾而进之谓之~。,
然:, 孟子 ·公孙丑,,,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叔:, 七月,,, 九月叔苴。,
嵗:木星。, 国语,,, 君之行也,嵗在大火。,
题:, 山海经,,,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
天:, 颠也。至高无上。,, 周易 ·睽,,, 其人天且
劓。,
,山海经,,,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

阳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引:开弓也。, 孟子 ·尽心下,,, 君子引而不发。,
旨:, 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質:, 战国策,,,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诛:, 论语,,, 於予与何诛。, 口诛笔伐。
主:燈中火主也。 甲文象点燃的火把。
3、求本义的作用。
A、以简驭繁地驾驭词义。例如:, 节,,
(1),易,,,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竹节
(2),庄子,,,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原, ----骨节
(3),说苑,,, 一节见则则百节知矣。, ----事情的一
部分)
(4),礼记,,,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一定度数
(5),论语,,,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节操
(6),论语,,,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节制
(7),论语,,, 节用而爱民, 。 -----节省
(8)左思, 蜀都赋,,, 汉女击节。, ----乐器的一种
(9),汉书,,, 凡十二次,日至其初为节。, -----太
阳所达某一星次的时间)
表解如下:
(1)、竹节,特点:分段,约束
(2)、扩大到动物节
(3)、由一节竹到一段事
(4)、由竹节到约束范围
(5)、用于伦理
(6)、由竹节约束的作用
(7)、节省,用于物
(8)、能分段的节拍 音乐
(9)、把周天分为若干等分,表示太阳运
行的时间。
B、可加深我们对词义的理解
例一:真:秦始皇让臣下称他为, 真人, 。
道家返真归本。
,说文,,,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从匕,倒人。目、乚( yin匿也)、儿(
人的变形)会意。
例二:, 孟子,,, 必 厭 酒食而后反。, 厭,
从厂,与山石屋等有关。, 说文, 有猒
字,是厌足的意思,从甘,从犬肉。而
厭 则是, 压, 的初文。
例三:斩:, 说文,,, 截也,从车,从斤,
斩法(仿效)车裂也。,
,释名,,, 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二、词的引申义
分析词义演变的两种方法。
一是心理联想法:如:
爱:喜欢 →由于喜欢某人,就希望他事
事称心,如有不幸,则, 同情之, 。
→ 由于喜欢而爱不释手,就吝啬。
齿:门牙 →并排的。
绥:绳索 →安抚 →绥靖。
二是逻辑归纳法。如:
头:人(这脑袋真不简单);
汤:开水 →饮料;
杜康:人 →酒
引申义 ——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即
与本义有意义联系的其他变义。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例如:
1、连:负车也。段注:, 连即古文辇
也。负车者,人挽车而行,车在后如
负也。人与车相属不绝,故引申为连
属字耳。,
2、疾:病也。段注:, 析言之,则病

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按经传
多训为急也,速也,此引申之义,如
病之来,多无期无迹也。,
3、但:裼也。段注:, 释训,,, 毛传, 皆
曰:, 袒、裼,肉袒也。肉袒者,肉外见
无衣也,引申为徒也。凡曰但曰徒曰唐,皆
一声之转,空也。今人但谓为语辞,而尟
其本义,因以袒为其本义之字,古今字之
不同,类如此。,
4、亡:逃也。段注:, 逃者,亡也。二篆为
转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为死,
非也。引申之则谓失为亡,亦谓死为亡,
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故丧
篆从哭亡。 ……
5、翘:尾长毛。段注:, 按长尾必高举,故
高举曰翘。,
6、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段注:, 剥,裂
也。谓使革与肉分裂也。云革者,析言
则去毛曰革,统言则不别也。云 ‘ 者 ’
者,
谓其人也,取兽受者谓之皮,皮,披,
木皮、析,见木部。因之所取谓之皮矣。引
申凡物之表皆曰皮,凡去物之表亦皆曰
皮。, 战国策, 言皮面抉眼 …… 皆是。,
7、息:喘也。段注:, 口部曰:喘,疾息
也。喘为息之疾也,析言之。此言息者,
喘也,浑言之。人之气,急曰喘,舒曰
息,引申为休息之称,又引申为生长之
称。引申义行而鼻息之义废矣。,
8、解,,, 辞海, 收前九个义项,【 王力 p97】
a,判也,剖分也。, 庄子, 庖丁解牛, 分解动物
b、离散也,,汉书,,, 恐天下解也。, 注:离散其
心。
c、说也,析言事理也。, 荀子,,, 闭约而无解, 。
d、脱也,免除也。, 礼记,,解履不敢当阶, 。
e、开放也。, 后汉书,,, 严城解扉, 。
f、晓悟也。, 三国志,,, 太祖曰:解, 。
g、意识也。
h、消释怨隙也。如云和解。
j、达也,,庄子 ·秋水,,, 无南无北,奭曰解, 。
除上述例外,还可表示:
k、姓,xie;
l、地名,~县,~州,
m、通蟹, 吕氏春秋,,, 大解陵鱼。,
“解, 的特征,
解体 →开放
→解脱
→解说
解牛,分解动物 →解结 →晓悟
→见解
→和解
分析, 解, 字的启示:
第一: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
亲缘关系,近引申(或直接引申)与
远引申(或间接引申)。又如:
素 ——本义:白色的丝,引申义:白
色、原本、素质、朴素等义。, 诗
经,,彼君子兮,不~餐兮。,
其意义图解为:
素(白色的丝) →白色 →白 →空

原本 →素质、朴素
第二、引申方式有三类,
1,横向引申(并列式、放射式)
如:, 解, 的 2,3项。又如:
↗ 分别 \分开
北(二人相背) 背离 \背弃
↘ 败北 \逃跑
临 ——监视 【,诗, 上帝~女 】
↗ 从上向下 【 光临指导 】
2、纵向引申:如
A诚 →果真、的确 →假设、如果
B责 →讨债 →索取
,战国策, ~毕收,何市而反。
,左传,,, 使有司 …,薄敛,已~,
,左 ·桓 13》,, 宋多责赂于郑, 。
C作 →兴起 →创造
,论语 ·先进,,, 舍瑟而~, 。
,劝学,,, 怠慢忘身,灾祸乃作。,
,君子,,,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3、综合引申,如, 解, 字
再如:传
( 1)舍相如广成传舍。(驿站)
( 2)此世之所以不传也。(留传)
(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授)
( 4)秦王传以示美人。(传送)
( 5)传曰:伯乐学相马。, 订鬼,
( 6)张衡传。(传记)
?
?
?
经义文字经传记留传
传授传达传送
传舍
\\\
\\
2、词义引申的途径
A、延层引申
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原
词内容的某一特征加以突出或延
伸,于是生出了新义。如:
引:本义开弓。
,孟子,,, 君子引而不发, 。
特点一,把弓弦拉长,引申为延长、
抻长。, 中山狼传,,, 狼引首顾曰:,
成语有, 引领而望, 。
特点二,把弦拉向后方,有, 后退,
义。, 战国策,,, 秦军引而去。,
特点三,把弓拉向前方,于是有, 引导,
义,如, 诗 ·大雅,,以引以翼(扶助)
引的词义系统,
↗ 伸长
引(开弓) →后退
↘ 向前
B、条件引申:
指一个词的某一词义借助自然社
会等特定条件而表示另一事物。
例如:
1、年,金文象人负禾形,表示
,五谷成熟,,有收成。
,春秋 ·六十六年,,, 冬,大有
年, 。甲骨文, 有年、受年,,
,大有年,,均表示收成好。黄
河流域谷物一年一熟,这就与时
间周期联系起来,引申为时间单
位。
又如:
2、朝:本义早晨,古代士大
夫早朝,故引申为朝见。
3、昏:黄昏,娶亲。
4、岁:木星,古人把一周天
分为十二次,岁星自西向东十二
年绕天一周,每年恰好行一个星
次,故引申为时间单位。
5、汉:本义汉水,,周南 ·汉
广,,,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刘邦发迹于汉中,故国号为
,汉, 。汉人初为华夏人,到晋
代内乱,少数民族入侵,把华夏
人称为汉人,后来相沿不改。
6、世:后改为代,李世民所
为。
C、修辞引申:
( 1)、关联法:
相似的
口,a 人口 。如:, 孟子,,, 为肥甘
不足于口与?,
b 山~:, 桃花源记,,, 山有口,
仿佛前有光。,
节:
a竹节,,吴都赋,,, 卷笋抽~, 。
b木节, 后汉书 ·虞诩传,,不遇盘根
错~,何以别利器。
相近:
脚:
a小腿, 墨子,,, 羊起而触之,折其
脚。,
b足, 晋书,,, 素有脚疾,向乘篮舆。,
书:
a(写), 左传,,, 太史书曰:赵盾弑
其君, 。
b字, 荀子,,,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
传者一也。 c篇章, 孟子,,, 全信书等
于无书。,
薄,a篇平物体的厚度。, 诗 ·小
雅,,,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b少,轻:, 左传,,, 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的厚君之~
也。,
( 2),借代
甲,a护身服, 左 ·成二年,,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b甲士,,左 ·成二年,,晋
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鳞,a鱼鳞 ——代指, 鱼, 。 李
贺, 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
鳞。,
身:躯干。, 国殇,,, 首身离
兮心不惩, 。
,孟子,,, 饿其饥肤,空乏其
身。,
官:, 署也。, 行政机关 ——行
政职务。
( 3),对比法:正反对比,褒贬对
比等。删:
a削除, 汉书 ·律历志上,,, 删其伪
辞,取正义,着于篇。,
b,汉书 ·艺文志,,, 今删其要,以
备篇籍, 。段注:, 凡言删剟者,
有所去即有所取 ……,删其要谓取
其要也。,
( 4),比喻法
斗,a酒器。, 大雅 ·行苇,,
,致以大斗。,, 史记,,, 玉
斗一双,欲与父。,
b量器。, 小雅 ·大东,,, 维北
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盔:, 玉篇,,, 钵也, 。, 韵
会,,, 盂器也, 。即钵盂之器。
现在北方农村的瓦盔子。古代士
兵头上戴, 胄,,因形状相似而
比喻之。就象一个倒放的盔子。
崩,山塌 ——帝王死了。, 国
策,,, 周烈王崩, 。
D、语法引申:
指一个词由于在句子中充当不同
的句子成分而改变词性词义的方
法。如:
泣,a泪(名), 吕后本纪,,
,太后哭,泣不下, 。
b落泪(动), 泣不成声,
行,a道路, 诗,,, 置彼周~,
b走, 论语,,三人~,必有我
师, 。
树,a种植:, 孟子,,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b:, 史记,,庞涓死于此树之
下, 。
美,a形容词,好。
b赞誉(动), 庄子 ?齐物论,,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
梳:, 所以理发也。,
段注, 器曰梳,用之理发因亦曰
梳,……
诚,(形容词) ——副词 ——连词
被,(名),——动,披
——动,覆盖 ——蒙受 ——被动
(介词)
实词虚化都是语法引申。
信,(语言真实)形容词 →副词,果
真。, 老子, ~言不美,美不~。
益:动词,增加 →副词,更加
历:经过。, 报任安书,,足历王
庭。, 逐一地,副词。, 汉书 ?艺文
志,,,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
道, 。
私:与公相对 ——副词,偷偷地、
私下地。, 汉书 ?霍光传,,私使
乳臣淳于衍行毒,药杀许后, 。
息:
我鞠躬不敢息。(喘气)
北山愚公长息曰:(叹息)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休息)
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利
息)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儿子)
息,(喘气呼吸) 〖 延展 〗 休息 〖 语
法 〗 养 〖 语法 〗 利息。 〖 条件 〗 儿子
〖 延展 〗 叹息
当:
田相值也。引申为凡相持相抵皆曰当。
1.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 李将军
列传,
2.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对着)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
4.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李将军列传, (治罪)
5.将就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促织, (适合、
适当)
田相值,〖 延展 〗 抵挡 〖 延展 〗 判罪
〖 延展 〗 对着(相持) 〖 语法 〗 应当(正当)
〖 语法 〗 适合、恰当
3、词义引申的规律:
一般地说: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
到一般,是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
例如:“纲、踵、道、益”等这是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
但也有相反的现象,如:
子 ——儿子
朕(我) ——皇帝的自称
金(属) ——金子
另外,我有个臆测:
词义演变的幅度(即义项的多
少),与词使用的频率与范围大
小成正比。即:大凡义项多的词,
在语言运用中就活跃。构词能力
就越强,构词越多的词,古代的
词义越多。反之,就越少。由此,
我们既可以今推古,又可以古推
今,便于古为今用。
分析词义引申,应注意两点:
第一,抓住本义是关键。
第二,确立字不离词,词不离
句的原则,我们要通过整理词义
系统,学会解释语用中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