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
菲利普斯在 1921年出版的, 银行信用, 一书中,最先使
用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这对概念,菲利普斯最早
注意到了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也就等于把握住了货
币供给理论的核心。
到了 60年代,由于凯思斯经济政策的失灵和新货币主义
的兴起,世界经济中“滞胀”现象的普遍出现,货币政策才
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众多的学者们开始注意研究货币的供给
问题,货币供给的理论才成为货币理论中的一个“热点”,
为世人所注目。
二、理论基础 —— 信用创造说
如果说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担负起调控
货币的责任是货币供给理论形成的客观必要条件,
那么,信用创造学说的产生则构成了货币供给理论
形成的理论基础。信用创造学说的特点在于它反对
传统的信用媒介学说。信用媒介学说认为银行的功
能仅是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只是在接受存款的基
础上才能发放贷款。信用创造学说则相反,它认为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
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并且能够先发放贷款,然
后创造出存款。所以,银行的授信业务 (资产业务 )优
先于其受信业务 (负债业务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
够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的先驱者是 18世纪的约翰 ·劳。他说:
“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
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的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有求助
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
将陷于贫弱的状态。”
19世纪初期,信用创造学说又从约翰 ·劳的发行银行券的
信用创造理论发展为麦克鲁德的创设转账存款的信用创造理
论。在麦克鲁德看来,银行供应信用,决不受其所受信用的
限制。银行以其所受的现金存款为基础,在维持一定的存款
储备率条件下,通常可贷出几倍于存款的金额。所贷出的金
额,照例转作借款人的存款而由借款人以支票或其他付款凭
证支取划拨。这种支票或付款凭证流通于社会,实际上已在
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所以与银行券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麦
克鲁德认为,不仅发行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就连一般的商业
银行也能够创造货币,并且,它所创造的数额要远远多于发
行银行创造的数额。
信用创造学说的另一位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是阿伯特 ·韩,
他正确地将银行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银行是信用创造银行,
第二类银行是信用表现银行。信用表现银行只起信用的媒介
作用,信用创造银行则与此相反,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信用,
是先发放贷款后,再创造出存款。他还提出了信用创造银行
能够无限地创造信用的观点。在他看来,信用创造银行提供
信用的规模,只受社会公众对它的信赖程度和它自己本身对
于流动性 (偿付能力 )的顾虑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他因素不能
限制它。因为商业银行与发行银行有连锁关系,当商业银行
出现支付危机时,发行银行要无条件的大量供应银行券,以
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放心大胆地
去创造信用。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又
依存于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流功性不成问题时,信赖
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这样,只要有纸和墨水,银行就可以贷
出任何数额的款项并创造出任何数额的货币。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
凯思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
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样,
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
量,因此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办法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
经济增长。
一、外生货币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这种票券或符号之所以能被流通所接受,
完全凭借于国家的权威,依靠国家的法令规定强制流通。因此,
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他的观点可概括为“外生货币供应论”,
即认为货币供应是出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
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货币供应的控制
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
决策和金融的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
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
二、货币供应渠道
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
办法。金融当局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上各种债券票据的买卖来调节
货币供应量。
三、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
动,而不是物价的波动。他确信利率是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的,
货币需求上升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
下必然使货币利率上涨,高利率将阻碍投资,减少消费,导致有
效需求不足。反之,当货币需求不变时,扩大货币供应量.或当
货币需求上升时,货币供应的增加幅度更大,在货币供大于求的
情况下,就会使利率下降。当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利率的下降将
使投资水平提高,投资的增加构成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引起收益的
增加,通过乘数效应,提高整个有效需求。可见货币供应量变动
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实现的。他的货币供应量
的理论是与其有效需求的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一、内生货币供应论
“内生货币供应论”是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外生货币
供应论”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银行和
企业行为所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
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
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
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也就是说,货币
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
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
的。
乘数 (亦称倍数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思提出的。
凯恩斯吸收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投资乘数论。此后新古典综合
派又把乘数理论引申到货币金融领域,提出了货币乘数论。
所谓货币乘数论就是指货币的扩张与
收缩的倍数。他们认为,在狭义的货币定
义下 (即 Ml,现金加活期存款 ),货币供应
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基础货币
(用 H表示 ),又称高能货币与强力货币,
由现金与银行准备金组成,它是货币供应
量 (用 Ms表示 )变动的基础;另一个就是
货币乘数 (用 m表示 ),这样货币供应量的
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Ms= m× H
货币乘数论的模型简单和复杂两类。
(1)简单乘数模型
m=1 ÷ r
式中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复杂乘数模型
m= 1 ÷ ( r+ e+ c)
上面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货币为 M1(即现金+活期存款 )、
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的基础上的。有些学者把货币的
概念扩展到 M2。把定期存款的因素也考虑在内,还有
些学者把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国民收入等因素也加
以考虑,这样,货币乘数的公式就变得更为复杂。
三、货币供给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新发展”是指 50年代末出现的被西方经
济学家称之为“新观点”的货币供给理论。这一理
论最初在英国的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提
出,后来又被格雷和萧在两人合著的, 货币金融理
论, — 书中倡导,最后经美国耶鲁大学托宾教授发
展和完善而形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它集中反映了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应理论。这种理论的新颖之
处在于:
第 —,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
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的
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
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他
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 — 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
创造信用的能力。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
面管理。
第三,运用资产选择理论和避免风险理论分析商业银行
的决策行为。他们认为,除现金外,银行持有的各种资产,
既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又承担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银行在其
持有的每项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经过风险调整后仍然相同的情
况下,才能使利润达到最优化。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上述
决策行为决定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和方向,而银行资产运
用的规模和方向对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第四、宏观金融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应该改变。他们提出
把信用规模作为控制的重点;把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
作为控制的目标;把控制银行信贷、消费信贷和股票发行作
为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
第四节 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学派非常重视货币供应问题,对货币乘数
也有着较深入的分析。以下介绍几种他们提出的货
币乘数模型和提出的货币供应政策。
一、货币乘数的分析
1.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分析
他们的货币乘数形式是以 M、C和 D分别代表货
币存量、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
存款 (包括活期和定期 ),则有下式: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利用上述分析框架,检验了美国
1867— 1960年的货币史,得出的结论是:基础货币是广义货
币存量长期性变化和主要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D/R )
和 (D/ C)比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
性的影响,而 (D/ C)比率的变化则对货币温和的周期性变化
起重要作用。
另外,虽然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 H,D和 D/ C三者分
别取决于货币当局、银行体系和社会公众,但他们认为.中
央银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波动的影响。所以
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调的,他们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存量
的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2.卡丹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菲里普 ·卡丹也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了美
国 85年中货币存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 (1875— 1960年 )
卡丹也将货币定义为公众手持通货及商业
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卡丹的分析中,
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也是两个:通货与货币存
量之比 (C/M )和准备金与存款之比 (R/ L),
与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分析略有不同。后者为
存款与通货比率 (D/C )和存款与准备金比率
(D/R )。但这些区别并没有太大理论上的意
义,(R/D )只是 (D/R )的倒数,而 (C/M )同
(D/ L)一样也反映了 M,C,D三者之间的关
系,因为 M=C+ D。
卡丹将 (C/M )和 (R/D ))分别称为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
率。在美国,通货比率在长期中具有下降趋势,卡丹将其归因
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以及城市化。城市化有助于通货比率下降
是因为它扩展了银行业而减少了通货的使用。 1875年以来,美
国银行的准备金比率很不稳定,经常处于较大幅度的变动状态
中。卡丹认为,这是由于存款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银行及
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转移和法定准备率的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造成的。由于竞争性的原因,又主要是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
变化引起的。卡丹通过深入研究了美国 1875— 1960年货币存量
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后,得出以下结论:长期的和周期性的货
币存量的变动决定于高能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这三个
因素。高能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货币存量的周期性波动则主要决定于通货比率的变动。通货
比率在长期中的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收人和财富的增长和城市
化。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则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的变化所引起
的。
3.乔顿的分析
在前述弗里德曼一施瓦兹和卡丹关于货币存
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中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
采用了广义的货币定义,即货币不仅包括公众持
有的通货和活期存款 (M1 ),而且包括定期存款和
储蓄存款,也就是( M2):是未区分不同类型的
银行和金融当局对不同类型存款 (如私人活期存款、
私人定期存款及政府存款 )的不同的准备金要求。
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乔顿发展了弗里德曼
一施瓦兹和卡丹的分析,导出了较为复杂的货币
乘数模型。在乔顿的模型中,货币只包括公众手
持通货和私人活期存款,即狭义的货币定义 M1 。
其货币乘数形式是:
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研究的结果认为,货币需求是相对
稳定的,要保证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就必须保证货币供给
的稳定性。因此,他反对凯恩斯提出的需求管理,认为应当
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 在货币政策应选择四个目标
上,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应是物价的稳定。在
管理的近期目标和手段的选择上,弗里德曼选择的目标是货
币量,手段是基础货币,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
行“单一规则” —— 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
币供应增长率。他认为公开宣布的目的是减轻人们心理上的
不安全感,避免预期效应引起的紊乱,同时也便于将货币当
局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他还认为,长期采用一个固
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可以消除频繁的相机调整而引起的
经济波动,以其自身的稳定性抵御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保
证币值的稳定,实现物价、经济长期稳定的目标。
实行“单一规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如何界定货币数
量的范围;②如何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③货币数量增长率
在年内与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
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
即 M2;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应。拿美国
来说,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在 4— 5%。这是他根据对美
国多年来的历史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后所提出的结论。美国每年
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增加大约是 1一 2%.每年平均产量的增长
速度大约是 3%。为了适应人口、劳动力的增长,要增加货币
供应量 1— 2%,为了适应产量的增加,要增加货币供应量 3%,
两项合在一起,美国每年货币供应量约需要增加 4— 5%。这样
既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对于第③
点,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增长率 — 经确定是不能任意变动
的。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更改时,应该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
的幅度。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外生货币论, 内生货
币论、单一规则。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3.卡丹的分析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
因素与弗里德曼分析的因素有何异同?
4.货币学派为什么不提倡积极的货币
政策?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给理论的形成
菲利普斯在 1921年出版的, 银行信用, 一书中,最先使
用了“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这对概念,菲利普斯最早
注意到了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也就等于把握住了货
币供给理论的核心。
到了 60年代,由于凯思斯经济政策的失灵和新货币主义
的兴起,世界经济中“滞胀”现象的普遍出现,货币政策才
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众多的学者们开始注意研究货币的供给
问题,货币供给的理论才成为货币理论中的一个“热点”,
为世人所注目。
二、理论基础 —— 信用创造说
如果说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并担负起调控
货币的责任是货币供给理论形成的客观必要条件,
那么,信用创造学说的产生则构成了货币供给理论
形成的理论基础。信用创造学说的特点在于它反对
传统的信用媒介学说。信用媒介学说认为银行的功
能仅是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只是在接受存款的基
础上才能发放贷款。信用创造学说则相反,它认为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超过它
所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并且能够先发放贷款,然
后创造出存款。所以,银行的授信业务 (资产业务 )优
先于其受信业务 (负债业务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
够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的先驱者是 18世纪的约翰 ·劳。他说:
“通过银行所进行的信用创造,能在一年之内比从事十年贸
易所增加的货币量多的多。所以,法国如欲富庶,实有求助
于信用的必要;不然,比之于利用信用的其他列强,法国即
将陷于贫弱的状态。”
19世纪初期,信用创造学说又从约翰 ·劳的发行银行券的
信用创造理论发展为麦克鲁德的创设转账存款的信用创造理
论。在麦克鲁德看来,银行供应信用,决不受其所受信用的
限制。银行以其所受的现金存款为基础,在维持一定的存款
储备率条件下,通常可贷出几倍于存款的金额。所贷出的金
额,照例转作借款人的存款而由借款人以支票或其他付款凭
证支取划拨。这种支票或付款凭证流通于社会,实际上已在
执行着货币的职能,所以与银行券没有什么区别。因此,麦
克鲁德认为,不仅发行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就连一般的商业
银行也能够创造货币,并且,它所创造的数额要远远多于发
行银行创造的数额。
信用创造学说的另一位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是阿伯特 ·韩,
他正确地将银行划分为两类,第一类银行是信用创造银行,
第二类银行是信用表现银行。信用表现银行只起信用的媒介
作用,信用创造银行则与此相反,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信用,
是先发放贷款后,再创造出存款。他还提出了信用创造银行
能够无限地创造信用的观点。在他看来,信用创造银行提供
信用的规模,只受社会公众对它的信赖程度和它自己本身对
于流动性 (偿付能力 )的顾虑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他因素不能
限制它。因为商业银行与发行银行有连锁关系,当商业银行
出现支付危机时,发行银行要无条件的大量供应银行券,以
保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放心大胆地
去创造信用。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又
依存于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流功性不成问题时,信赖
也就不成其为问题。这样,只要有纸和墨水,银行就可以贷
出任何数额的款项并创造出任何数额的货币。
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
凯思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
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样,
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
量,因此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办法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
经济增长。
一、外生货币论
凯恩斯认为,货币这种票券或符号之所以能被流通所接受,
完全凭借于国家的权威,依靠国家的法令规定强制流通。因此,
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他的观点可概括为“外生货币供应论”,
即认为货币供应是出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
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货币供应的控制
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
决策和金融的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
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
二、货币供应渠道
凯恩斯认为,公开市场业务是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主要
办法。金融当局能够通过公开市场上各种债券票据的买卖来调节
货币供应量。
三、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利率的波
动,而不是物价的波动。他确信利率是由货币的供求所决定的,
货币需求上升时,如果不增加货币供应,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
下必然使货币利率上涨,高利率将阻碍投资,减少消费,导致有
效需求不足。反之,当货币需求不变时,扩大货币供应量.或当
货币需求上升时,货币供应的增加幅度更大,在货币供大于求的
情况下,就会使利率下降。当资本边际效率一定时,利率的下降将
使投资水平提高,投资的增加构成有效需求的增加而引起收益的
增加,通过乘数效应,提高整个有效需求。可见货币供应量变动
对经济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实现的。他的货币供应量
的理论是与其有效需求的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节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一、内生货币供应论
“内生货币供应论”是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外生货币
供应论”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银行和
企业行为所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
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
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
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也就是说,货币
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
的。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是相对
的。
乘数 (亦称倍数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思提出的。
凯恩斯吸收了这一理论,提出了投资乘数论。此后新古典综合
派又把乘数理论引申到货币金融领域,提出了货币乘数论。
所谓货币乘数论就是指货币的扩张与
收缩的倍数。他们认为,在狭义的货币定
义下 (即 Ml,现金加活期存款 ),货币供应
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基础货币
(用 H表示 ),又称高能货币与强力货币,
由现金与银行准备金组成,它是货币供应
量 (用 Ms表示 )变动的基础;另一个就是
货币乘数 (用 m表示 ),这样货币供应量的
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Ms= m× H
货币乘数论的模型简单和复杂两类。
(1)简单乘数模型
m=1 ÷ r
式中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复杂乘数模型
m= 1 ÷ ( r+ e+ c)
上面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货币为 M1(即现金+活期存款 )、
存款全部为活期存款的基础上的。有些学者把货币的
概念扩展到 M2。把定期存款的因素也考虑在内,还有
些学者把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国民收入等因素也加
以考虑,这样,货币乘数的公式就变得更为复杂。
三、货币供给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新发展”是指 50年代末出现的被西方经
济学家称之为“新观点”的货币供给理论。这一理
论最初在英国的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中提
出,后来又被格雷和萧在两人合著的, 货币金融理
论, — 书中倡导,最后经美国耶鲁大学托宾教授发
展和完善而形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它集中反映了
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供应理论。这种理论的新颖之
处在于:
第 —,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
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的
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
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他
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 — 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
创造信用的能力。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
面管理。
第三,运用资产选择理论和避免风险理论分析商业银行
的决策行为。他们认为,除现金外,银行持有的各种资产,
既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又承担着不同程度的风险。银行在其
持有的每项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经过风险调整后仍然相同的情
况下,才能使利润达到最优化。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上述
决策行为决定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和方向,而银行资产运
用的规模和方向对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具有极大的影响。
第四、宏观金融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应该改变。他们提出
把信用规模作为控制的重点;把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比率
作为控制的目标;把控制银行信贷、消费信贷和股票发行作
为货币政策的具体目标。
第四节 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学派非常重视货币供应问题,对货币乘数
也有着较深入的分析。以下介绍几种他们提出的货
币乘数模型和提出的货币供应政策。
一、货币乘数的分析
1.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分析
他们的货币乘数形式是以 M、C和 D分别代表货
币存量、非银行的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
存款 (包括活期和定期 ),则有下式: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利用上述分析框架,检验了美国
1867— 1960年的货币史,得出的结论是:基础货币是广义货
币存量长期性变化和主要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D/R )
和 (D/ C)比率的变化对金融危机条件下的货币运动有着决定
性的影响,而 (D/ C)比率的变化则对货币温和的周期性变化
起重要作用。
另外,虽然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 H,D和 D/ C三者分
别取决于货币当局、银行体系和社会公众,但他们认为.中
央银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波动的影响。所以
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调的,他们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存量
的能力,抱有很大的信心。
2.卡丹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菲里普 ·卡丹也系统而又深入地研究了美
国 85年中货币存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 (1875— 1960年 )
卡丹也将货币定义为公众手持通货及商业
银行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卡丹的分析中,
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也是两个:通货与货币存
量之比 (C/M )和准备金与存款之比 (R/ L),
与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分析略有不同。后者为
存款与通货比率 (D/C )和存款与准备金比率
(D/R )。但这些区别并没有太大理论上的意
义,(R/D )只是 (D/R )的倒数,而 (C/M )同
(D/ L)一样也反映了 M,C,D三者之间的关
系,因为 M=C+ D。
卡丹将 (C/M )和 (R/D ))分别称为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
率。在美国,通货比率在长期中具有下降趋势,卡丹将其归因
于收入和财富的增长以及城市化。城市化有助于通货比率下降
是因为它扩展了银行业而减少了通货的使用。 1875年以来,美
国银行的准备金比率很不稳定,经常处于较大幅度的变动状态
中。卡丹认为,这是由于存款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银行及
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转移和法定准备率的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造成的。由于竞争性的原因,又主要是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
变化引起的。卡丹通过深入研究了美国 1875— 1960年货币存量
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后,得出以下结论:长期的和周期性的货
币存量的变动决定于高能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这三个
因素。高能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货币存量的周期性波动则主要决定于通货比率的变动。通货
比率在长期中的下降趋势主要归因于收人和财富的增长和城市
化。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则主要是由法定准备率的变化所引起
的。
3.乔顿的分析
在前述弗里德曼一施瓦兹和卡丹关于货币存
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中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
采用了广义的货币定义,即货币不仅包括公众持
有的通货和活期存款 (M1 ),而且包括定期存款和
储蓄存款,也就是( M2):是未区分不同类型的
银行和金融当局对不同类型存款 (如私人活期存款、
私人定期存款及政府存款 )的不同的准备金要求。
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乔顿发展了弗里德曼
一施瓦兹和卡丹的分析,导出了较为复杂的货币
乘数模型。在乔顿的模型中,货币只包括公众手
持通货和私人活期存款,即狭义的货币定义 M1 。
其货币乘数形式是:
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弗里德曼对货币需求研究的结果认为,货币需求是相对
稳定的,要保证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就必须保证货币供给
的稳定性。因此,他反对凯恩斯提出的需求管理,认为应当
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货币供给上。 在货币政策应选择四个目标
上,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应是物价的稳定。在
管理的近期目标和手段的选择上,弗里德曼选择的目标是货
币量,手段是基础货币,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
行“单一规则” —— 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
币供应增长率。他认为公开宣布的目的是减轻人们心理上的
不安全感,避免预期效应引起的紊乱,同时也便于将货币当
局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他还认为,长期采用一个固
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可以消除频繁的相机调整而引起的
经济波动,以其自身的稳定性抵御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保
证币值的稳定,实现物价、经济长期稳定的目标。
实行“单一规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①如何界定货币数
量的范围;②如何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③货币数量增长率
在年内与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
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
即 M2;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应。拿美国
来说,他认为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应在 4— 5%。这是他根据对美
国多年来的历史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后所提出的结论。美国每年
平均人口和劳动力的增加大约是 1一 2%.每年平均产量的增长
速度大约是 3%。为了适应人口、劳动力的增长,要增加货币
供应量 1— 2%,为了适应产量的增加,要增加货币供应量 3%,
两项合在一起,美国每年货币供应量约需要增加 4— 5%。这样
既可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对于第③
点,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增长率 — 经确定是不能任意变动
的。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更改时,应该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
的幅度。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外生货币论, 内生货
币论、单一规则。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3.卡丹的分析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
因素与弗里德曼分析的因素有何异同?
4.货币学派为什么不提倡积极的货币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