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意大利)但丁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荀子 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 ——(古希腊)柏拉图 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 ——马约翰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七章 教育内容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 德 育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我国德育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我国还应加强法制教育,以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观点的教育。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总之,把德育看作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内涵齐全,界限明确,可以减少歧义。在上述三者当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我们中小学德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使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质中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德育对促进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经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科技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事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全国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用社会主义的原则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全国人民。两者既为条件,又互相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们的政治观点、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德育,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 2、加强德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1)成人的需要。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年轻一代传递一定的社会意识,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易于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认识不成熟、识别和抵抗能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可以提高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2)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由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构成。一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明他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理想,即决定他将用知识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人把他的知识技能用来为谁服务,不决定于知识技能本身,而决定于他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明确了,他就有了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好工作的动力,而且,它还直接影响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使命,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每一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品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使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和情操,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等。道德评价是以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为基础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腐蚀和侵袭,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纪律。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个人的品德。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或任务以及中小学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确定的。它规定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与道德规范等。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它是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在新时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 国旗、国徽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秀丽的山河和历史文化的教育;(3) 热爱家乡和各族人民的教育;(4) 热爱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全球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教育学生;(2)用辨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3)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4)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生。 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系统,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等。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崇高的、革命的理想,什么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人生哲学。在当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是教育学生具体认识和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革命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当前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教育。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有些人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造成社会上诚信缺失,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3)教育学生把远大理想与个人当前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理想不能停留在观念形态,美好的理想要想实现必须付诸行动,作为学生主要是搞好自己的学习 4、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就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品质,也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制约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一切规范和范畴。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养成善于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习惯过集体生活,成为集体积极的一员。(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和任务,乐意为集体做贡献,在集体生活中要讲团结,要谦让、互助、合作,主动关心他人。要自觉地维护集体的荣誉,明白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直接与集体的荣誉有关,每个人都应为集体争光,并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有时是有矛盾的,要教育学生遵循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与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为集体服务的思想。 5、民主与法制教育 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的民主,需要人民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用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民主与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要逐步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使之懂得民主就是尊重人,就是维护人的合法权利,允许人进行独立思考和发表不同意见,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关心班集体和学校的工作与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并主动关心社区和国家大事。(2)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已开始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守法纪。否则,在某些人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下,他们中品德意志薄弱者就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要引导他们从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做起,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进行法制教育适当运用反面典型,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劳动创造的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之源。因此,人人热爱劳动应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国,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又是完成中小学双重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生,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要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让他们认识到,在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是两支不可缺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军,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只有劳动分工的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受到尊重。要教育学生在工作和劳动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态度,自觉地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勤奋劳动。(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要使学生从自己的劳动中深刻认识到,公共财物和其他劳动成果都是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珍惜。如爱护学校里的图书仪器和生产劳动工具,爱护学校课桌椅、教具,不损坏花草树木,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敢于同侵犯和损坏公共财物的人作斗争。(3)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尚。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学习,而学习也是一种紧张、艰巨而又复杂的劳动。学生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就必须刻苦学习,通过学习来锻炼和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承担责任、富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7、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从职业活动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就是在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特征,并结成某种特殊的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职业道德也称为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理想也是社会理想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前途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2)培养良好的职业责任。职业责任就是指从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一个人能否履行其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能否胜任的问题。职业责任决定了职业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规定了职业工作者行为的是非标准。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自觉履行职业责任,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3)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就是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主人翁的责任感,从事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有勇于吃苦的精神。(4)遵守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指职业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纪律意识,认真学习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在劳动中遵守职业纪律。 8、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根据共同的社会生活需要而逐步形成的,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对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使之遵守社会公德。要教育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在公共场所讲规矩,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妨碍他人的权益,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等。要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明行为价值的认识,养成文明的习惯,并厌恶那些粗野、粗暴或其他不文明的行为表现,自觉地同不文明行为做斗争。(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需要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正直勇敢,对人真诚,为人正直,做事讲究信用;要勇于承担责任,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做事充满自信,活泼,开朗,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精神状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爱护自己的名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等。 第二节 智 育 一、智育的意义 智育是教育者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智育是人类教育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古代教育中德育占据中心位置的话,那么,在现代教育中,可以说智育占据着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对于社会而言,智育要完成文化传递和社会成员基本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训练的任务,它是社会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体而言,智育提供的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能力——认知能力的训练,而且是在可塑性最大,成长发展最快的青少年儿童期进行的。无疑,智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地说,智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社会而言,智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智育通过指导年青一代掌握知识技能,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获得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要延续发展,就必须把人类的“集体智慧”一代一代传下去,智育的职能正是将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一代一代传递下去,使每一代人都能够继承前人的创造和发明,使下一代人有可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从而使整个社会文明不断进化。如果没有智育,就没有知识和智力的再生产。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智育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作用日益显著。 2、对个体而言,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如果说智育的社会意义在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智育的个体意义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其中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认识和智力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能够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人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以相应的知识和智力作为前提条件。只有使年青一代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智力,才能谈得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二、智育的任务 智育的具体任务在不同社会或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智育要受到各个不同社会或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而言,智育任务有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知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的规律性认识。知识包含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动作技能包括认知成分即知道如何做和肌肉协调成分)。 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认识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些认识经验和认识成果必须通过教育(主要是智育)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前辈认识的基础上再向前进,从而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即必须经过实践检验、确凿可靠的知识。同时,这些知识还应当合乎逻辑系统。它不是许多概念、范畴、命题的孤立的堆积,而是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经过严密、充分论证的知识体系。其次,中小学是普通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是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所谓基础,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相对学科内容而言,这些知识是基础的、概略的,是进一步加深学习所必需的。这一要求同样体现在学校内部课程体系以及每一门学科的内容序列上。前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后一阶段来说都具有基础的意义。其二,对于个体认识世界和发展认识能力来说,这些知识也是属于基础性的。由此可见,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总体范围具有相对稳定性。知识序列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小学智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的技能 智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形成学生的技能。所谓技能,就是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技能因其表现形态不同,可分成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智力技能主要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思考、默读、心算等。智力技能的差异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操作技能主要是指一系列外部机体构成的行为方式。如书写、绘画、演奏乐器、运用工具等。操作技能的差异表现在操作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性上。经过反复系统练习的技能,最后达到自动化、熟练化的水平,则称为技巧。任何操作技能都离不开智力技能,有些操作技能要有相应的智力技能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有些操作技能则可能是智力技能的外在表现。事实上,学生的智力技能形成过程和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也是密切联系着的。 学生的技能形成,要以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也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而形成技能的过程,不仅巩固和应用了知识,而且为进一步理解知识和获得新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 3、发展和培养学生能力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就是人平常所说的智力,它是指人们顺利从事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总称。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其中又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特殊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曲调特点的能力、音乐表象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还有体育活动能力、读书记笔记能力、自学能力等均属特殊能力。人的许多活动一般都比较复杂,任何单一的能力都不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要顺利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 在当代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主要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激剧增长与更新,突出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我们考察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以明显的加速度进行的。例如,从科学发现数量的增加情况看,16世纪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种重大发现和发明总数只有26项,17世纪有107项,18世纪有156项,19世纪有546项,20世纪前50年达961项,到60年代后,科技发现和发明的数量,已经超过过去2000年总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从科学发现到实际生产过程的应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既新科学的物化周期越来越短。这说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和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此外,由于脑科学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大脑的智力功能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整个大脑相当于140多亿个微型计算机组成的储存、加工系统,大脑的潜力还很大,发展智力大有可为。 智育在这方面的任务是:促进学生智力品质的发展,尤其是思维品质的发展;教会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心理能力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个体对自己智力品质和思维策略的反省能力。人的智力高度发展是以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检性为标志的。但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任务相对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形成来说,它的可测性较差,因此,相对而言不易落实。所以,我们要把对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是切实可行的。 三、智育的内容 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来确定的,它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的具体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和充实。中小学的智育要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工作和参加生产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中小学的智育内容要考虑其全面性、基础性。概括起来,中小学智育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思维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各学科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智育的各项任务就是通过这些学科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其主要学科介绍如下: 1、思维学科 语文: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从事任何工作必要的基础和工具。学习语文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语法和逻辑的知识,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进行交际。 数学:数学是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工具。通过数学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现代数学观点,发展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巩固地掌握基本的数学定理、公式,计算正确、熟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外语:它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科学、技术的钥匙,是国际交往和联系的工具。学习外语对实现我国现代化,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都是很重要的。中学生一般要掌握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知识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形成初步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另外,还有“三论”和逻辑学等,也可属思维学科。信息论主要是解决对信息(知识)的认识问题,即如何描述和度量信息。控制论,是解决如何对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成是由一些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因子组成的系统,这就是系统论。逻辑学是教会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 2、社会学科 政治:这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中学主要进行青少年修养、法律常识,社会发展简史、政治经济学常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等方面的教育。通过政治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它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学历史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使他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助于形成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进行纵向思维的习惯,并积极吸收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理:它是研究自然地理和社会地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可使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以及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绘制和使用各种地图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情感以及进行横向思维的习惯。 艺术:主要包括音乐、美术和戏剧等。音乐是通过听觉形象来陶冶人;美术是通过视觉形象来教育感化人;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 3、自然学科 物理:它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中学物理教学,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如机械运动原理、电学、光学等,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合成的科学。中学化学课就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学习与研究化学的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际建设中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物和生理卫生学:它们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体)的结构,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它们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向学生传授这些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可以为他们学习现代农业、工业和医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人体生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劳动技术课: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手脑并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而且还能锻炼人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既为培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又为劳动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以上就是智育的基本内容,但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学校所进行的智育内容也是不完全一样的。就知识的传授而言,是由浅入深、由少到广的。如小学阶段主要是一些最基本的初等的知识,象语文、算术、自然常识等。到了中学,知识就广了,有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史地、政治、外语等学科。就能力或智力的发展而言也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如小学生主要是培养读、写、算等基本的技能,以及初步的观察、记忆和思维能力等。到了中学阶级则要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由以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且还要培养他们一定的生产劳动的技能。每个教师都要充分领会这些,不仅要努力教好他所教的那门学科,完成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所规定的任务,而且还要有人才发展的整体观,使学生的知识、智力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三节 体 育 一、体育的意义 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最佳时期。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要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体育打下基础。广义的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包括社会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狭义的体育(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即学校体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体育,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于民族兴旺,国家富强都具有重要意义。 1、体育是个体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体育能促进人身体正常的成长和发育。儿童和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期,特别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是人生中第二次生长高峰,即青春期。在这一段时期,人的身体发育加快,变化最多,可塑性最大,各种器官正在日趋成熟。注意体育锻炼,能有效增强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成长,从而为人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体育对青少年身体的成长和生理的发育,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并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人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保持人的旺盛精力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活动的完成不单要求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相应的心理品质相配合。因此,开展体育活动也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训练机会。体育运动的竞争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的情感;体育运动要承受一定的重量负荷,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尤其是竞赛)的规则性较强,要求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尤其是那些集体运动的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情操。体育与智育的关系也很密切。青少年学生体质强健,精力充沛,才能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它主要依靠大脑高级神经中枢来进行。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经过脑力劳动已经疲劳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消除大脑的紧张状态,而且坚持锻炼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使大脑更加健康和灵活。另外,体育活动还能够促进人的体形美、体态美、精神风貌等,包含着广泛的美育内容。 2、体育是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以及世界和平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仅有赖于国民的智力,也有赖于国民的体质。国民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家的强弱和民族的兴衰。健康的国民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物质前提。体育,尤其是现代体育,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更有利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国际性的体育竞赛还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因此,各级学校都应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运动”的号召,把学校体育搞上去,从而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另外,体育还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和世界和平。由于体育运动既有竞争的一面,又有交流的一面,这种交往不局限于运动员之间,而且能在各国运动员之外的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交往的桥梁。如著名的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就是一例。所以有人称国际体育运动是“和平的使者”。 二、体育的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成长和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青少年正处在身体迅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脑力劳动和过重的学业负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成长和发育,必须要通过适量的体育活动来调节。同时,正常的体育运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成长和发育,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体能是有机体在身体运动中所表现的能力。全面发展体能是促进有机体形态和机能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获得完善的运动技能以及从事生产建设、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但由于他们知识有限,往往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人体生长和发育的规律,不会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逐步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首先,要通过体育运动来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意志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它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改造客观环境、调节身心状态、左右人生发展的作用。体育活动一般都需要有意志力的配合和参与,是磨练人的意志的有效方式。因此,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任务之一。其次,学校体育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灵活机智、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和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此外,体育教学和竞赛都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这就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观念。 总之,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国家发展事业的基础,更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体育的内容 学校体育的内容是根据学校体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的。目前,我国体育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田径运动 包括走、跑、跳、投掷等,可分为田赛、经赛和全能运动三大项。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以及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长时间的运动,可加速物质代谢,增强心血管、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能力,有效地发展耐久力。因此,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运动项目,是其他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 2、体操 体操的种类较多,动作有简有繁,适合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各种对象进行锻炼。体操通常分为基本体操(包括队列队形操、徒手操、器械操、保健操等)和竞技体操(包括自由体操、单杠、双杠、高低杠、鞍马、吊环、平衡木和支撑跳跃等)。从事体操运动可以增强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提高柔韧、灵敏、协调、平衡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机智、灵活等品质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3、球类 球类运动是一种大众化的体育运动,也是集各种体育基本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这些运动对于促进身体的协调和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的素质和机能,都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球类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观念,同时,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自觉守纪、机智果断等品质有很好的作用。 4、武术 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各家各派数不胜数,各派都有基本功的身法、手法、腿法等,整套动作起伏转折,连续多变,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发展人的个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游泳 游泳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等的生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游泳技能对于国防和生产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不畏风险,勇敢顽强的斗争意志。但组织学生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 6、军事体育 军事体育运动主要包括队列队形的训练、体力和毅力的训练、投掷与射击、航海运动和航空运动等。它不仅使学生增强体质,锻炼坚强的意志,加强组织纪律性和国防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并可增长科学知识,激发学习动力。 第四节 美 育 一、美育的意义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以陶冶情感、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18世纪德国著名的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美育”概念,并论述了美育的巨大社会作用。他说:“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但美育的实践,在人类的教育史是上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已开始注意美育;在我国,孔子十分重视的“诗教和乐教”,就是美育。我国近代史上大力提倡美育的首推蔡元培先生,他把美育当作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有了明确的地位。新中国建国初期,提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技术教育,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由于十年动乱,致使真假不分、美丑颠倒,美育不堪一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美育的重要性才被重新认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各界有识之士的强烈呼吁下,重视美育,加强美育。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出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更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1、美育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美育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人作为消费主体,与消费对象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实用功利关系,而且还有审美关系。因此,社会物质产品只有具备了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是要创造更美好的产品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这就要求人们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就是要赋予物品以赏心悦目的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审美要求也不断提高。实施美育,把人们创造美的能力发展起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 在人的精神世界里,艺术修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美育使人音乐的、文学的、绘画的、工艺的、电影的等等方面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精神就会变得充实,情趣就会变得高尚,举止就会变得文明。美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对儿童青少年的美育方面。通过美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有利于他们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从而自觉抵制那些庸俗低级的东西,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者。 2、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1)美育能促进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美育总是以优美的形象和美好的事物来诉诸人们的感官,并激起人的情感的共鸣,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思想得以净化,感情得以升华,情操得以陶冶,言行得以规范,形成更为完善的思想品德。事实上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部好电影、一首优美的歌曲、一幅壮美的画卷或一篇佳作、一次精心组织的游览胜境的活动,其教育陶冶的力量往往超过大量的成人化的空洞说教。 (2)美育能促进智力的开发。美育是学生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感知,直接训练感官,提高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利用美育的感性形象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证明:脑的左右两半球有明显的分工且有相互密切配合。大脑左半球控制着右侧机体的感觉运动,是处理语言、数理概念、信息,进行抽象思维和连续学习,分析性机能的中心;右半脑控制着左侧机体的感觉运动,主要负担图形识别、音乐色彩感知,空间想象和接受其他非语言信息,即侧重于视觉、听觉的形象思维的功能。两者息息相通,相互补充。只有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平衡协调的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进一步开发人的智力。从生理基础上讲,美育就是对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开发。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在头脑中积累各种形象。这个过程正是大脑右半球功能的开发过程。如果不搞美育,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形象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3)美育能增强人的体质。一些科学研究证明,优美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乙酰胆碱物质,这种激励激素起着调节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作用。音乐还能使胃的蠕动变得更有规律,并促进唾液分泌,因而使人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年青人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体育可以说是健与美有机结合的艺术。它要求在集体的活动中,各部位的动作协调,优美雅观,富有节奏感。使体态健康匀称的发展,促进他们健康地发育成长。 二、美育的任务 1、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的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人们的审美观点也不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问题在于他们有的观点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有的青年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做时髦去追求,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所以,学校的美育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初步知识和艺术欣赏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审美活动,使学生在广泛地接触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作品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 2、培养较强的审美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能力。感受美的能力是人们凭借感觉器官从形式上去感觉美好事物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直接去接触、感知美的事物,特别是感知艺术形象美。通过观察、体验和想象,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评价的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丰富美学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并且要经常引导学生对各种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和评价。对于复杂艺术作品的欣赏,要作专门的指导。 3、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人爱美的天性不仅表现在对美的事物和艺术美的兴趣爱好上,还表现在社会实践中极力表现美和创造美。美育应当在完成以上两个任务的同时,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美的能力是指人们将自己的美充分地展示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是人们运用某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原始素材进行提炼、加工、想象和构思,去创造又新又美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处处体现美;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欣赏、创作活动,在艺术实践中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于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爱好与特长。学校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体育等课堂教学和有关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艺术形式来创造美的能力。 三、美育的特点 美育与其它各育一样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又有自己的本质特点.美育的基本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象性 审美教育是一种形象性的教育,它是通过审美对象的鲜明可感的形象来熏陶和感染受教育者的,可以说形象性是美育的显著特点。美,不论是现实美,还是艺术美,都表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离开了形象,美就无所依托;没有美的形象,人就无法感受美。古罗马学者朗吉弩斯说:“风格的庄严、恢宏和遒劲大多依靠恰当地运用形象……诗的形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演说的形象却是为了意思的明朗.但是两者都影响人们情感的企图”。因为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个别形象,他们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诉诸人的感官,影响人的情感。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欣赏艺术、鉴别生活中的美丑,必须直接感知美的形象。比方说,花的美丽不能从植物学上的概念中发现。只有直接观察到花的俊俏、色彩的艳丽、气味的芬芳才可以感受到花的美。美的形式既活泼生动、绚丽多彩,又是有序的组合,最容易为学生所掌握。 2、情感性 美育是以情感为动力中介,以敲开受教育者的心灵之门。情感性是审美心理的重要特性。对学生进行美育,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现实的艺术的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的共鸣,达到入迷的陶醉状态,使美融化于心灵。引导学生感知美的事物,并不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概念,而是要求他们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例如,听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谱写曲子,感知的不只是琴键弹出的音乐,而要感受到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是那种动人心魄的生活的哀伤。也只有对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绪体验,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美的创造。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经常教育他的儿子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感情的美”。他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感情的美是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者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美”。深刻揭示了自然美和情感美的关系。 3、愉悦性 美育是个性情感不断开放、伸展与升华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当然,审美自由不是内心随心所欲、胡思乱想,而是合目的合规律的心理活动,正如孔子所说,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没有情感的表现与升华便无任何情感自由可言,审美愉悦也失去了真正的根源;而情感表现一旦成为毫无控制的宣泄,一旦失去与必然规律的适当协调,“情感自由”便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意义。美育过程的愉悦性特征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得到深刻说明,任何与个体情感自由表现毫无关联的所谓“愉悦性”都只能是表面的、肤浅的。美育是使学生在自愿享受美的愉悦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与前二点密切相关,美育不同于单纯的理论灌输和抽象说教,它是通过鲜明生动的具体形象使人认识事物,品味美的事物。这不仅能使人得到理智的满足,而且能使人获得情感、精神的愉悦,从而使人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 四、美育的内容 美到处都有。美育的内容十分广泛,进行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美的种类,美育内容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许多细目。 1、自然美的教育 人是自然之子,人的成长一直受到自然美的哺育。大自然的美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高山流水、青松傲雪、秀谷飞泉等等。自然美的教育是以自然景观欣赏为基础的,所以,自然美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相应的欣赏能力。当然,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归根到底是要学生多到自然中去发现、体验和领悟。中小学实施自然美的教育,一般是组织学生进行登高、远足、郊游、露营、野炊等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直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当学生投身到大自然,才会真正感受到山的雄伟,海的壮阔,河山的锦绣,土地的富饶。尤其是现在所见到的自然已经是人改造过的“人化的自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在游览自然风光时会感知到许多生动形象的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知识。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欣赏自然美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陶冶情操,砥砺品行。 2、社会美的教育 社会美包括社会生活美和社会关系美,是以“真”和“善”为基本内容的。它是中小学进行美育的又一重要源泉。社会美与艺术美、自然美也密切相关的。因为生活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客观基础,而且是体验、理解自然美的根本动力,自然美是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以人为核心的,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美首先是指人的美。它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人的美重在内在美。中国古代以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来说明事物的内在品质对外在形式的决定作用,人的美正是这一决定的作用的具体体现。其次,人类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其劳动产品是人的创造力、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在历史上物质生产领域内美的创造,是一部“无言的美学”。无论是宏伟的建筑设计还是平常的日用百货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审美现和创造力。再次,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环境中,在现实生活中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居室布置都体现了环境美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审美活动中,个体不仅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境界,而且由此产生一种积极的社会理想,一种追求自由发展并与他人保持协调的自由意识。具有这种社会理想的人,将会对社会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 3、艺术美的教育 艺术美同自然美和社会美相比较,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艺术美是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的创造,以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人或事件为素材,以过文学艺术的创造性的劳动,纳入一定的艺术形式,借助一定的描述手段,才能产生典型的艺术形象。如果说自然美和社会美是现实美,那么艺术美就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美,它是美的高级形态,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集中表现。因此文学艺术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主体意识与客体形象经过艺术家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所达到的相对的统一。 第五节 课 程 一、课程概念 课程是一种经过组织和设计的教育内容的形式结构,它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目标,向学习者提供事先设计好的,借以发展他们的品格,开发他们的潜能的结构形态的教育内容。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英语是“curriculum”,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指“跑道”(race-course),转义为“学习之道”(course of study)。就是说,“课程”系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生活,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自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中所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但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课程概念。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等句,这里所说的课程是指学习的范围、期限、进程的意思,已基本接近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课程概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除了学校的课程表所表示的正式课程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对学生整个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的非制度层面;不仅包含有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包括对学生各种课外活动作出明确的安排,不断地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等,既受课程决策者主体需要的影响,同时又有着坚实的客观基础,它的主要本质属性表现如下: 1、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学校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为学校提供必要的物质、精神等条件,又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一个目标指向,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它同样必须反映社会的各种需要。一定时期内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要通过课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实施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以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而事实上,课程往往最能敏感地反映社会对教育的各种要求,尤其是反映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国家意志。课程的实质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办学宗旨等规定的,学校要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课程作为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最直接地表现在课程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上。课程受到政治的制约,它制约着教育控制在谁手里、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2、课程是科技文化发展和人类经验的结晶。课程的主要内容都是人类科技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反映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编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的组织。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文化的一部分,课程既传递与创造社会文化,也受社会文化的规范与制约。从狭义上讲,课程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文化借课程以传播。从严格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因而,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更为密切的联系,课程本身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文化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文化水平的高低对课程观念、内容、师资质量和课程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课程还包含着人类经验的总结。现代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体现了人类在总结过去社会实践活动得失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这些经验中最为宝贵的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发现科学方面的经验。经验概括到一定程度就上升到理论。 3、课程是国民素质进步的反映。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社会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和人们受教育的客观要求,相应地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也成为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课程本身的发展水平虽然要受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教育者的质量与数量、受教育者需要、学校物质设备与技术条件、学校的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但从课程本身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社会和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而其中尤其是国民素质进步的水平。课程与一个国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是一致的,也与一国的国民素质相联系的,一个国家课程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往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个教育系统、整个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 4、课程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课程不仅要反映社会的要求,更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人,可以说,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校的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科目的设置上,还是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都要适应每个学生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水平,并不失时期地促进他们的发展。因而,现代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绝不是学生单纯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训练技能的过程,而是他们积极地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课程的编制者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在课程目标中,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地发展,从而促进学生更大地发展。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顾名思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课程论主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有: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课程的内容应当包括什么?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何建立,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在今天,将课程作为对象进行专门研究的理论已十分丰富,人们一般通过将它们归结为不同的流派来加以辨别和区分。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时间和期限。学科课程强调课程编排和教材组织的逻辑顺序,强调根据各门学科的性质、地位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来确定教学时数和学习期限,认为各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教学内容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严格地按照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科教学。这是一种历史悠久又极具生命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近代学校的学科中心课程则是从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百科全书式课程”,到19世纪,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又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给予学科课程不断的完善。自此以后,学科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学科课程其优点在于:(1)它以其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为特点,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2)它符合学校特定任务的要求,由于大多数教师都曾接受过学科的训练,可以使学习材料清楚地列出,并且易于评价。但这种课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1)学科在课程中逐渐形成传统之后,对纳入课程的新科目往往有排斥,以至于对课程造成障碍;教师也习惯于采用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的学习,偏重记忆,很少关注问题解决和知识的获取过程。(2)因为重视对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容易忽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常常会把非学科的知识排除在课程之外,在进行学习过程中,远离学习者的现实生活,不利于学生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3)学科课程把知识切割成为零碎而孤立的科目,忽视了生活是一个整体,使学习者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也与当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不相适应。 2、活动课程 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以学科课程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设计的课程称之为“活动课程”。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采用“工作单元”的形态来组织教与学的内容,而不是采用知识的分科,所谓“工作”既儿童的各种活动形式,如游戏、手工、实验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儿童获得有关社会生活的经验,形成社会的和道德的精神态度。 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有改善生活的功能。其优点在于:(1)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关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2)课程题材的选择与组织在学习情景中进行,尊重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课程编排灵活性大。(3)教学方法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如问题解决方式),强调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学生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课程的不足是:(1)以活动而不是教材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忽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不利于系统传授知识,学生学到的只是零散、片面的知识。(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有的学校的设备和条件不适宜施行活动课程,也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使教学法带有极大的偶发性和随意性,使儿童学习过程出现不衔接的情况,降低了教学质量。(3)课程缺乏明确的社会方向,完全的直接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生活的新情况,难以适应社会需要,也难以使儿童为未来生活作好准备。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虽然教学观、课程观强调的重点和实施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学科课程虽然以社会为本位,但并非无视个人的发展和个别差异;活动课程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也并非毫不理会社会需求。两者只是主张不一,有所偏重。正因如此,人们才开始探索使二者结合,取长补短,于是综合课程这种新的课程形式便应运而生。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关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这种综合可大可小,既可以指对相关两门学科的综合,也可以指对两门以上相关学科的综合。但绝不是简单堆砌的“大拼盘”,而是根据各学科内在的联系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而组成的有机体。综合课程论者认为,设置综合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以及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的必然要求。综合课程的设置,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还可以扭转课程名目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综合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融合课程,它把不同学科统合于范围较广的新学科,打破了各学科的框框,将有关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融合课程通常选择对学生富有意义的问题进行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经验的发展。如在美国一些学校里,把美国史和美国文学合并在一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的历史状况有一个更为生动、真切的感受。又如我国台湾中学开设的“地球科学课”,它是综合天文、地理、生物和人类学的学科内容而成的。另一种是广域课程,它是合并多门相邻学科的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为避免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偏狭与经验课程的盲目性,它取消了多数的教学科目,以使学生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理解。这种课程较为典型的是美国的社会研究课。这门课最初是把历史和地理加以合并而形成的。后来,在合并史、地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人类学的有关内容。又如我国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小学除语文、数学和外语外,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体育与健康、艺术,中高年级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都属此类。 综合课程的主要优点是:(1)打破了旧有的学科界限,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有利于增强课程的内在联系,使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2)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有利于减少学科数目,减轻学生负担。其缺点是:教材编写难度大,怎样有机地将几门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颇费心思。而且,这种课程的逻辑体系比较松散,不利于学生获得某一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另外,对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也要求较高。 4、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在广域课程的基础上,以比较重要的学科或内容为核心,其他学科或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的主体结构型课程。核心课程通常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逻辑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它不受学科界限的制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与融合课程不同之处,在于直接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为基础,同时注重课程与学习者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核心课程完全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它与活动课程不同之处在于:核心课程提供的是社会成员都应具有的共同经验,并通常被列为必修科目;它重视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并试图把生活与学科统一起来;它在各个教学阶段都有一定的中心主题,教学活动基本上可以预先计划和安排,并注意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核心课程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以教师或课程工作者事先拟订的某些问题为核心;一是以学生和教师共同商量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要进行的活动为核心。通常把前者称为“规划核心”,后者称为“开放核心”。核心课程的另一意义是指核心学科或共同基础课。如英国规定小学生(5-11岁)主要学习数学、英语、理科这三门学科,并把它们称为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设置,对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化,对于吸收新兴学科的知识、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对于密切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联系等,都具有十分有益的作用。 三、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即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决定着学校课程总的方向和结构。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依据,不经上级批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我国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52年,都把由国家颁发的、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它的结构一般包括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学科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学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订教材的基本要求等。1952年以后,称前者为“教学计划”,后者为“教学大纲”。1992年以来,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从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试行,这时开始改称“课程计划”。课程计划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序言,即制定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培养目标。在提出统一的目标要求后,对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具体目标分别作了明确阐述。(3)科目设置及要求。包括小学和和初中各设置哪些学科和安排哪些活动,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基本要求,学科设置的顺序,全学年上课、期末复习考试、校传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假期的周数,各学年每周各门学科、各项活动和地方自主安排的课时数。(4)学年编制。(5)考核要求。 课程计划的编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研究工作:(1)分析学校的教育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及任务对课程的要求。(2)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3)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并就将来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的需求作出预测。(4)分析和比较研究国外相关的课程计划,总结历史上我们曾有的教学计划的得失,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5)研究课程设置,这是课程计划的主体部分。它要确定所开设的学科、学科顺序、开设时间、教学时数等。 附表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学年时间安排表 小 学 初 中 备 注  上 课 34 34 初中最后一学年第二学期上课减少2周,毕业复习考试增加2周。  校传统活动 1 1   社会实践活动 1 1   期末复习考试 2 3   机 动 1 1   假 期 13 12 包括寒暑假、农假、节日假,可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但不得用于集体补课  总 计 52 52    附表二 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 小学 初中 课时合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 二 三 小学合计 初中合计 九年合计  国家规定课程 学科类课程 思想品德 1 1 1 1 1 1    204  400    思想政治       1 1 1  200     语文 9 9 9 8 7 7 6 5 5 1666 534 2200    数学 4 5 5 5 5 5 5 5 4* 986 468 1454    外 语 1       3 3   204 204      2       4 4 4  400 400    社会    2 2 2    204  557    历史       2 2 2  200     地理       3/2 2   153     自然 1 1 1 1 2 2    272  685    物理        2 3  164     化学         3  96     生物       2/3 2   153     体育 2 2 3 3 3 3 2 2 2 544 200 744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408 100 508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408 100 508    劳动   1 1 1 1    138  336    劳动技术       2 2 2  200    活动类课程 周学科时数 21 22 24 25 25 25 29* 29* 25* 4828 2772* 7600*    晨会(夕会) 每天10分钟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1 1 1 1 204 100 304    科技文化活动 4 4 3 2 2 2 2 2 2 578 200 778    周活动课时 5 5 4 3 3 3 3 3 3 782 300 1082  地方安排课程 1 1 2 2 2 2 1 1 5* 340 228* 568*  周课时总数 27 28 30 30 30 30 33* 33* 3* 5950 3300* 9250*   说明:“*”表示外语课按水平1开设的课时数。如果外语课按水平2开设,则初三教学周课时为5;初一至初三学科课程时数都是30,初三地方安排课程时数为1,地方安排课程初中合计为100课时,九年合计为440课时;初一至初三周课时总计数为34节,初中课时合计为3400节,九年合计为9350节。 附表三 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 小学 初中 课时合计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小学合计 初中合计 九年合计  国家规定课程 学科类课程 思想品德 1 1 1 1 1     107  438    思想政治      2 2 2 2  268     语文 10 10 9 9 9 4 5 5 5 1598 636 2234    数学 5 6 6 5 6 4 4 4 4 952 536 1488    外 语 1      4 4    272 272      2      4 4 4 4  536 536    社会   2 2 1     170  578    历史      2 2 2   204     地理      3 3    204     自然 1 1 1 2 2     238  738    物理        2 3  164     化学        2 2  132     生物       2 2 2  204     体育 2 2 2 2 2 3 2 2 2 340 302 642    音乐 2 2 2 2 2 1 1 1 1 340 134 474    美术 2 2 2 2 2 1 1 1 1 340 134 474    劳动   1 1 1     102  370    劳动技术      2 2 2 2  268    活动类课程 周学科时数 23 24 26 26 26 28 28 25* 22* 4250 3458 7708    晨会(夕会) 每天10分钟    班团队活动 1 1 1 1 1 1 1 1 1 170 134 304    科技文化活动 3 3 2 2 2 3 2 2 2 408 302 710    周活动课时 4 4 3 3 3 4 3 3 3 578 436 1014  地方安排课程 1 1 1 1 1 1 2 5* 8* 170 528 698  周课时总数 28 29 30 30 30 33 33* 33* 33 4998 4422 9420   说明:“*”表示外语课按水平1开设的课时。如果外语课按水平2开设,则初三、初四周课时数分别为29节和26节,地方安排课程初三、初四中分别为1课时和4课时。 附表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设置表(1996年) 类别 学 科 必修、限选周课时累计(注2) 必修、限选授课总时数(注2) 授课总时数  学 科 必 修 和 限 选 思想政治 6 192 192    语文 必修 8 280 332—384     限选 2—4 52—104     数学 必修 8 280 332—384     限选 2—4 52—104     外语 必修 7 245 297—349     限选 2—4 52—104     物理 必修 4.5 158 158—306     限选 5 148     化学 必修 4 140 140—253     限选 4 113     生物 必修 3 105 105—183     限选 3 78     历史 必修 3 105 105--253     限选 5 148     地理 必修 3 105 105--192     限选 3 87     体 育 6 192 192    艺术 音乐美术 2 70 70    劳动技术 必修 分散4集中2周(注3) 122 122--356     限选 9  234    任选  9.5—16.5  288--497   校会班会科技艺体活动课间眼保健操 9 每天半小时  315  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每学年二周,三年共六周     表中的限选系指限定选修学科,任选系指任意选修学科,下同。 注1:周课时累计指每个学科各学科各学年周课时之和。如:思想政治每学年周课时为2,三年累计为6。 注2:授课总时数是以《课程安排示例表》为依据计算的。由于各地和学校可在周课时累计不变的情况下编排课程表,因此各学校实际授课总时数会有所不同。 注3:劳动技术必修学科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安排:周课时累计为4,授课总时数为122;集中安排:高一、高二年级各一周,共二周。 附表五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设置表(2002年) 课 程 周课时 累计 * 必修、选修授 课时数 总授课 时数  ? ? ? ? ? ? 学 ? ? ? ? ? 科 ? ? ? ? ? ? 思想政治 必修 6 184 184   语文 必修 12 368 368   外语 必修 12 368 368   数学 必修 8 280 324——368    选修 2——4 44—88    信息技术 必修 9 70 70——140    选修 2 70    物理 必修 4.5 158 158——294    选修 O 136    化学 必修 4 140 140——259    选修 4.5 119    生物 必修 3 105 105——171    选修 3 66    历史 必修 3 105 105——228    选修 4.5 123    地理 必修 3 105 105——193    选修 4 88    体育和保健 必修 6 184 184   艺术 (音乐、美术) 必修 3 92 92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研究性学习 ? 9 276 276   劳动技术教育 必修 每学年1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   社区服务 ? 一般应利用校外时间安排   社会实践 ? 每学年l周(可集中安排,可分散安排)  地方和学校选修课 11——19 340——566           注:周课时累计指各学科每学年周课时之和。 2、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要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还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 制定基础教育三个学段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原则分别是: ?制定幼儿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原则: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园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为每个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的基础教育,其课程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其标准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要进一步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不能被任意扩大、拔高。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应适应儿童发展的不同需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 ? 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原则: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具备进入学习化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为学生具备面对社会就业所需要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基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水平上应有层次性,在科目种类上应多样化,具有选择性,以保证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 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应对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补偿其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自立、自强奠定基础。 四、 教材的设计与编写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教材的载体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印刷品,如教科书、讲义、参考书、活动指导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幻灯片、电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光盘、教学程序软件。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图表、注释、附录、习题等部分构成。课文是基本部分,具体地阐述学科的基本事实材料和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通常以章节、目的形式编排。教科书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材料,对于学生来说,各门学科系统知识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来实现的。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教材编排方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直线式编排将课程内容排列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环环相加,直线推进,不予重复。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学习难度大。螺旋式编排使课程的某些关键性内容在不同阶段和水平上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这种方式容易照顾学生认知的特点,但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在实践中,任何一种教材的编排都不可能只采用螺旋式,或直线式,虽然可能有侧重点的不同。 教材的编写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是一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要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内容上,要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不仅应包含知识体系,还应关注相关的态度,如动机、情感等内容。(2)在编制形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里,选择适当的教材编排方法,科学设计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实践性。(3)注意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材的编写不仅要面向教师,关心教的需要;更要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需要,要体现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的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4)设计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材料,给师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线索。(5)教材的版式、印刷、装订等技术问题要符合卫生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要求。 五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因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是人才培养蓝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基础,它规定了学校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一个社会或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思想态度,也就是说离开了一定的课程,对人才的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中国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思想变革,是培养面向21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教育领域的重大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发展。(3)合理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而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占有核心地位。因而,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以前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为适应知识飞速增长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的巨大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精简课程门类和调整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3)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强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仅仅以传授知识为主、以强迫灌输为主、大部分时间重复自己和重复别人的教学方式,充分激活知识,充分激活学生,发展自身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智慧。要求学生改变以往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主动参与、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将继承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结合起来,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4)为适应社会多方面发展和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强调工具性学科的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忽视知识发展的前沿成果,忽视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状况,提倡课程结构和类型的多样性,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与整合,重视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5)为实现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上的统一,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着眼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并有效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6)为保证课程设置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 2、教师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结合起来,构建了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这要求教师确立多元化的课程目标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这要求教师采用必修与选修、分科与综合、学科与活动、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教师要具备复合课程的能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念,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几技能。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个人行为对实现教学内容实用化、现代化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教师要树立活动教学观念。活动教学认为,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种认知意义上的重演。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探索、发现教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为了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置学生于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中,让学生由主动经验和探索的活动发现知识的由来和关系,并以外部的实际操作与内部的思维操作相结合、相作用的实践,来实现认识的深化。活动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行为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操作、体验活动,学习才具有了主动探索的意义。通过学生自身的自主的思考活动,可以了解知识获得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过程,从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机械接受和背记知识结论。活动在形式上保证了人人参与的可能。 (3)教师要树立生活教育观念。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基础,教育者应了解这一基础,意识到并善于利用这一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关注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体生活经验的联系。要求在考虑知识具有逻辑性、系统性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愿望和要求,考虑如何将新的问题、课题的学习同学生的生活与经验关联起来 ,如何在学生的主体学习过程中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和经验储备,得到学生经验的支持,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要能为学生的经验所统整,进而活化为具体的、现实的、生活的内容,这些经验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之中,为学生真正理解,与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真正关联,使抽象的知识活化而统整到学生的经验之中。另一方面,关注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如果不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融合,就没有现实的感觉,学生也就缺乏学习的动机。必须改变课程等于教室和学生、学习资源仅限于书本的观念,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时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关注的话题,将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近,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背景相吻合,强调向生活的回归。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使知识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与生活隔离的东西;而是使学生能自己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总之,要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要更多地走向课外、户外,因为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 (4)教师角色的转换。新的课程观念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既要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也要突破“儿童中心论”的偏执。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由一个兴奋的说话者变为一个积极的聆听者,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 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步与师生互教互学,互相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向建设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不断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使课程在实施中不断增值。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也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生成的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由封闭型教育者转向开放型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已不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而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逐渐走向“一体化”,因此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化,教师的角色是开放的,从学校型教师、专业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善于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运用与思考题: 正确认识德、智、体、美四育的意义及其辩证关系。 调查附近一所中(小)学近一个月内实施德育内容的范围。 结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请你谈一谈其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