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 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毛泽东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笛卡尔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 ——《学记》 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 ——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教育乃是辨证的绝对不允许教条主义的科学。 ——(前苏联)马卡连柯 第十章 教育方法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手段才能完成教育任务,无论教师采用怎样的教育流程、组织形式、完成什么样的教育任务,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自从人类有了教育活动,也就有了教育方法的创造和应用。教育方法的实践与理论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活动变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为了顺利完成教育任务,教师除了要懂得教育过程的特点、规律,掌握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外,还必须正确地认识、选用、乃至创造教育方法。 第一节 教育方法概述 一、教育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动态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以及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导致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理解不同。因此,对教育方法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也存在很大差异。有时是相当广义的:可以将教育原则也包括进去,比如把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等称为教育方法;或者将教育组织形式和途径也包括进去等。但教育方法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想搞清楚教育方法的概念,必须区分与教育方法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首先是教学方法的概念,所谓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完成教育或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的总和。而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和受教育者为完成学习任务和获得发展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其次是教育方法观的概念,所谓教育方法观是指人们在创造、设计和选择教育方法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它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任何教育方法都受它的影响。而教育方法则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教育者为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的标所采取的策略性的具体手段和方式。既包括教师直接指向教育内容的教授方法,又包括教师指向学习过程的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这三个概念中,教育方法观是外延最大的一个,其上位概念是教育思想。而教育方法是专从教育者或教师的角度来认识方法的,教学方法乃是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或教师与学生双方来认识方法的。可以说,两者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属同位概念。从教育方法的维度论述教育过程的具体程序、手段和方式,可避免人们对教学的狭义理解,有利于教师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建立完整的教育方法体系。 教育方法是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的要件之一。教育工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重视教育方法的选用。“教育成功的条件,依赖于学校的动力机制,学校要关注其教育方法是否适应全体学生,以及教师是否愿意打破常规并充分利用尽可能多的学习方法”。①教育任务确定以后,方法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首先,教育方法运用得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技巧,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地掌握知识,以及培养其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最终能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其次,恰当地运用教育方法还可以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节省在错误方法下浪费掉的时间和劳动,能够使师生共同进行的教育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育方法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对教育任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同样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或者同一教育方法的不同水平的运用,会导致差别极为悬殊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方法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具有教育性,它本身也可以成为教育的内容。在当今的学习社会,个人掌握了的教育方法或学习方法都具有广阔的迁移空间。好的教育方法还可以扩展教育的内容和提升教育的目标。因此,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最后着力点。 二、教育方法观 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不论是何种教育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即任何教育方法都离不开一定的教育方法观的指导和制约。而教育方法观作为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随着教育实践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完善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观。 —————————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王晓辉,赵中建等译。《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第293页。 (一)注入式教育方法观 注入式教育方法观在中西方的封建社会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非常流行。在这种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习主体——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装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育中仅仅起到现成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作用,学生则起信息接受和储存的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止学生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在教育关系上,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威和领导决定作用。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上,把教育的目的仅放在掌握知识层面。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教师外在的注入、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教师的启发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 (二)启发式教育方法观 这种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在中国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代表。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来朱熹将孔子的“愤悱”原理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①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想弄明白某个道理或有些兴趣,但是却弄不明白;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是指学生想说,但却说不出来、说不清的情况。孔子主张,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学生弄清他要弄清的道理,理清其思路,使之能表达清楚。孔子启发式的条件是“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则要另外选择其他的途径。因此,有人说他主张“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即学生问才作答,不问则不作答。这就是传统的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也称产婆术,是西方最早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的代表。他主张教师不要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应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 资料Ⅸ-1 产婆术,也就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它源于苏格拉底对教师作用的一个比喻。他将教师比作产婆,意即产婆虽然自己不能生孩子,却可以帮助他人生产出新的生命,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获取知识。他认为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正反两方面的问题,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澄清对事物的理解,得出正确的答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包括四个步骤:①讥讽,即不断地提问使对方自己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②助产,即帮助对方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③归纳,即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④把个别事物纳入一般概念。 启发式教育方法观随着教育实践和教育方法研究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完善,已成为现代教育方法的主导思想。在这种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教育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方法类型。启发式教育方法观的主要特征是: (1)主动性与创造性相结合。启发式强调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结合。 (2)外因与内因相结合。启发式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互相作用关系原理。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包办和强迫学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主体。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调动主体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影响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及其原有的认识水平等是学生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一内因的积极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启发式教育方法恰好是促进外因与内因有机结合的重要手段。 (3)心理与认知协调发展。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知识的内化包括同化与整合。学习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不断改造,处于某一发展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总是他过去活动的结果。他在开始新的学习时,总是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传入的新信息,有些信息能同化,有些则不能,于是便在企图同化和能够同化的两种信息之间造成了矛盾,产生了认知结构内部的不平衡——认知冲突,这便成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因。学生的学习就是要不断解决认知冲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平衡。启发式教育方法正是要求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不断激发学生新的认知需求,以促进其认知结构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和信息相加。 (三)新行为主义教育方法观 这种方法观源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是本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理论,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斯金纳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个体的行为以达到改变社会中所有的人的行为。他相信科学,主张严格的科学应用于人的行为研究,由此被称为行为主义者。他的观点与以往的行为主义者不同,以前的行为主义者把人的行为的产生和形成完全归功于外界事物对行为主体的刺激,即当一个刺激出现时,行为主体将表现出一定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而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的绝大多数,特别是人的学习行为,与刺激——反应的模式不同,而是由于人的活动(或者叫操作行为)与他周围环境出现的强化之间的耦合而逐渐形成。例如,当一个孩子不自觉地发出某个声音或做出某个动作,他周围的环境如果给他以积极的反应,比如鼓励的话,这种行为就会固定下来;如果环境给他以消极的强化,即当孩子做某一事情时,他不希望得到的刺激(如惩罚、指责)会消失,他的这一行为也会固定下来。如果当一个行为出现后,没有反映出现,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比如,孩子无意间做了一个鬼脸,大人没有给以鼓励,也没有批评,孩子以后出现这种动作的频率将逐渐降低。 斯金纳依据自己上述的研究结果,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只要能把握住强化的频率和性质,不断给希望出现的行为以积极的强化,对于不希望出现的行为撤消强化,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理想中的行为。在他的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设计出了程序教学模式。所谓程序教学模式,就是将教材内容按照逻辑顺序系统地加以编排,使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一种自动的教学模式。在程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顺序的特定行为,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行动。所谓的特定的行为,即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被划分成许多的小目标和单元。学生每学到一个单元,就会得到及时的强化,如果没有达到教育者的目的,可以通过辅助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一单元,直到达到了教育者所预期的所有教育目标。 (四)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 人本主义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后半期,人本主义的价值倾向再次震撼人们的心灵,它从心理学的研究、哲学的高度再次关照人类的终极关怀。20世纪,代表人本主义倾向的理论有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H.Maslow)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以及以利奥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无论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还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家萨特、后现代主义的利奥塔,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人的情感、需要方面的研究,他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人本主义的教育方法观从尊重人的个性出发,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构,重视学生价值观及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是,他们的这种方法观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使用教育方法时以启发式教育方法观为指导,废除注入式的教育方法观,并注意吸收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方法观的合理内核。尽可能做到在正确的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创新、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 第二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育方法及其选择 教育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育活动而言,万能的教育方法是不存在的,每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在某一具体情境中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种环境中未必;反之,在某种情况下是低效的方法,在另一种氛围中可能是高效的。目前,由于我国新课改理念下的课程是生成性和资源性的,课程资源的范围扩大到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也是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教学关系由“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意向、思维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等都给教育带来不确定性。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能够灵活、多样地选用教育方法。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教育任务,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育方法,了解各种教育方法的使用范围和条件,通过整合各种教育方法,以便在适宜的时机进行全方位的育人。本节主要介绍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 一、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 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很多,一般根据授受方式和凭借的信息媒体不同,将其分成四大类: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育方法、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育方法、以情感感化为主的教育方法和以实际操作训练(锻炼)为主的教育方法。 (一)语言交流为主的教育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育内容要求,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观念的方法。它是一种最古老的、传统式的教育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看,它是一种传授方法,从学生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接受式学习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方式主要有四种: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 讲述是指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具体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方式。在语文、政治、历史等社会科学中运用的较多。讲解是指教师对某个概念、原则、定理、定律等加以解释、剖析、论证的方式。在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中运用的较多。讲演是指教师不仅向学生描述事实,而且通过深入地分析论证,做出科学的结论的方式。常用在引进新课题,介绍一些重要而又不易理解的材料,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讲读是指教师边讲边读或边读边讲,讲读结合。主要用在语文、外语等语言课的教学之中。这几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育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使用。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很大。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应确保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教师讲授概念、原理、事实、观点等必须正确,且富有思想性能够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思想教育。(2)讲授力求做到系统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观点和材料统一,能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未知的知识。(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地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炼、详略得当;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再次,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4)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力求克服讲授法的不足。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讲授的线索进行独立思考,探索新知。(5)恰当地设计和正确使用板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或答辩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把教育内容概括成一系列的问题,借助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谈话法也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我国古代《学记》中即有“善问”、“善待问”的论述;西方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 就是这种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根据教育任务不同谈话法的具体方式有三种:传授新知识的谈话、复习和检查知识的谈话、指导和总结性的谈话。 传授新知识的谈话是指,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通过备课时设计出的前后连贯的序列性问题逐次向学生提出,启发学生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一个一个地理解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复习和检查知识的谈话是指,教师将学生已学过的教材内容,编成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作补充、说明,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和使知识系统化的目的。指导和总结性的谈话是指,教师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习等过程中及其前后所运用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独立作业或总结活动的收获。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对于学生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育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充分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按照什么顺序提出?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等等,教师都应事先考虑。要提前拟好详细的谈话提纲,设计好谈话的方案。(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克服谈话法的不足。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育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叫答机会要均等。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应根据需要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对谈话进行引导。(3)提出的问题应明确具体、难易适度。教师所提问题要切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能模棱两可,也不可深奥难懂。候答环节要耐心,留给学生一定自主思考的时间。(4)在谈话结束时要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一定十分准确、精炼,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进一步明确谈话的目的和收获。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个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辩争和相互学习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于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学习。根据学生讨论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 全班讨论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并作为一名参加者来引导讨论,发动全体学生相互交流、发表见解。小组讨论是指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指定一名主持人,讨论中教师分组指导并评价学生的讨论,最后进行全班总结。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种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讨论前,要选择好讨论的题目或内容。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育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观点、原理等。难度应恰当,过于简单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过于复杂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拟订发言提纲等。(2)讨论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不轻易地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加以评价。就学生而言,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至少是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要耐心倾听,让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克服讨论法的不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也可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以确保讨论不离题,并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新问题,对讨论遇到的障碍应及时点拨。在、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地,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等。(4)讨论结束时,要及时地予以总结,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 (二)以直观形象感知为主的教育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配合讲授法和谈话法,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再现事物和现象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较直接地认知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从教师的演示中通过直观感知而获取知识。具体操作可分为三种类型:单个演示、序列性演示、实验演示 单个演示是指一次只演示单个的实物或模型、标本、图片等,主要使学生获得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感性认识。序列性演示是指进行成套模型、图片等构成的序列性演示,主要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发生过程,从动态的过程中获得感知认识。实验演示是指对有关事物的单项的或多项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运动或变化规律。 演示法优点在于,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在直接的感知中认识事物,主动获取知识。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征,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演示如果选择对象不合适或出示时机不成熟,会造成课堂教育零乱,不紧凑等。 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根据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选择好演示对象。所选对象要能够突出事物的本质,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演示前,教师要尽可能先做演示,以保证课上演示成功。(2)演示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思考。要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都能观察到演示活动,并注意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方面,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配合讲解加以引导和分析,不能使学生的感知总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表面特征上。(3)演示要适时适当。应当在时机成熟时才展示演示对象,过早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弱新颖感;过迟又失去展示的意义。演示的教具贵精不宜多,不能为演示而演示。(4)演示后,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他们所观察到的各项主要内容,最后得出必要的结论。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实际事物进行直接感知,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育方法。它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和印象。根据参观活动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的顺序不同,可将参观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三种。 准备性参观,即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前,先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项目,为学生学习新课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行性参观,即在学习某种知识的过程中的参观,帮助学生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并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总结性参观,即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后进行的参观,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学过的知识。 参观法的优点在于,以大自然和社会作为活教材,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它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难以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安全问题。 运用参观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参观的准备。教师首先要明确参观的目的和对象,考虑参观的形式和方法,拟好参观计划。参观前教师还要让他们了解参观的目的,明确参观的要求和任务,如:是否要做笔记、收集哪些资料等,以及明确参观的注意事项。(2)加强参观过程的管理和引导。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主要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值得注意的细节,要求认真听取介绍讲解等,避免“走过场”或走马观花。同时,时时提醒注意安全。(3)参观后及时总结。检查参观计划的执行情况,把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把参观所得的感性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写好参观报告。 (三)以情感感化为主的教育方法 1. 陶冶法 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一定的情境,激发一定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的积极参与下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观念和发展自己情感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以境触情,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陶冶法理论基础是人的认识是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以及环境与人的发展相互作用的思想。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有三个方面:师爱陶冶、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过程;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至人格上的提升。陶冶的过程是陶情与冶性两个过程的统一。它不仅用于德育过程中,也适用于知识的教学。如语言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例。 陶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把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教育过程中把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起来,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能力等等。陶冶法的短处是它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所以,陶冶法必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运用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1)要精心选择与创建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运用陶冶法首先要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育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活动和感受。如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编排教学短剧,以及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等。(2)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从情境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将学生引入到教育情境中之后,要充分利用形象和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如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进行句型、会语训练,语文教学中,将“文”与“道”的训练统一在情境之中,以促使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同时应尽可能使教育情境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3)要引导学生参与教育情境的创建。学生创建教育情境的过程就是受教育的过程,它能使言、行、情、景融为一体,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感化他们的心灵。如让学生编演道德剧,布置教室环境等。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品德,还能训练学生的智能和意志。 2.榜样法 榜样法,也叫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学生面前呈现一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或行为范例,使学生得以模仿或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激励、调节、矫正等功能。榜样一般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希望能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榜样人物,去学习,去模仿。 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一是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伟人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胆略和道德品质是人生学习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历史上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现实社会中的模范人物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二是教师、家长及其周围的其他年长者。家长和师长的言行、思想作风是学生最经常和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直接而深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自觉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学生的表率。三是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好人好事。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校、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仿效,所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不少学校开展“校园明星”的评选活动等就是这一类型榜样教育的较好方式。 运用榜样法的基本要求: (1)所选择和树立的榜样必须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和示范性。(2)要向学生提出学习榜样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应注意,人无完人,榜样人物也会有缺点,不能把榜样人物神圣化,但应尽可能充分展示榜样人物高尚的一面,要让学生明确该学习模范人物什么品质等。(3)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典型人物的实际行动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榜样不能停留在思想和口头上,必须落实到行动上。 3.评价法 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与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教育方法。评价法主要有两种方式: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能获得表扬或奖励,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进一步强化学习动力;失败了,得到批评或惩罚,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也能从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及时而正确的评价,不断地增强其积极因素,抑制其消极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运用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1)评价要公平合理,符合实际,并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评价。(2)要发扬民主,并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所以,教师评价学生要尽可能地发扬民主,获得学生集体的支持。对学生的评价还应以鼓励为主,尽量少用惩罚,但也不能滥用奖励。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教师一定要慎重。(3)评价要及时,注意时效性。只有评价及时,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 (四)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育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其他手段,控制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以引起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和具体数据中直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可以使学生在理论指导下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而直接获得感性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激发求知的欲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运用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1)做实验之前,教师要做好实验准备。如编制好实验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将学生分组,并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及操作过程等。也就是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作好各种准备。(2)指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学生独立实验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当个别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注意实验安全,爱护实验设备和器材。(3)实验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写出实验报告。要教育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实验数据,不可草率从事,要求学生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小结。 2、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和情感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念解决有关问题,或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和行为,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观念,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在教学中恰当组织学生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技能、技巧,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可以通过练习中的智力、体力活动,促进学生智力和体质的发展,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通过练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任务,工作一丝不苟等优良品质。练习法在各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但因各门学科的特点不同,教学的任务不同,所以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只有学生了解了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才可能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能作自我要求和自我检查;只有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用理论指导练习,才能保证练习的顺利进行。(2)要精选练习题,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性。精选题目可以收到一反三的效果。各门学科的题目是无穷尽的,我们要从教学要求出发,选择那些有典型意义的,解一题可弄清一类的题目给学生练习。选题应注意代表性和针对性,要防止搞“题海战术”。同时应注意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如口头练习、心理练习、书面练习、操作练习等,以减少学生练习的心理疲劳,提高练习效果。(3)要注意练习的难度、分量和系统性、经常性。难度过大、分量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并会增加心理负担;太容易了、分量太少,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练习要有系统性,注意前后连贯,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项练习到综合练习、由模仿到独创,逐步提高练习的独立程度。布置练习还应该是经常性的,注意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4)及时检查和评价练习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练习结果要及时检查和评价,让学生及时获得练习的反馈信息,以便迅速调节自己的练习活动,使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及时纠正,防止错误的知识和行为成为定势。 3.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锻炼,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和或将思想观念付诸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形成行为习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体现,在中学自然学科教学和德育中较为常用。由于学科性质不同,实习作业的方式也不同,如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是进行生产技术的劳动实习,数学课主要是测量、作图实习,生物课主要是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实习,德育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行为的锻炼等。这种方法的作用,与实验法、练习法相似。其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创造性更强。它有利于促进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各种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运用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1)实习之前,要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并订出实习计划。实习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安排,首先要安排好实习内容,联系好实习单位和场所,组织好学生。(2)学生进行实习时,教师要作切实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介绍具体操作方法和规程,作示范操作,还要补充介绍一些专门的知识和思想。尽可能争取实习单位的老师或管理者的指导。并教育学生遵守实习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3)实习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实习小结,并对全班学生的实习活动进行总结,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成绩作出具体评定。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实际锻炼一定要持之以恒,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并重视平时的过程评价和描述性评价。 二、中小学现代教育方法的改革 (一)现代教育方法改革举例 教育方法一直是教育实践领域中最活跃的部分,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在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方法的变化格外迅速和多样。20世纪中叶以来,在世界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育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育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由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介绍几种供参考。 1.探究—研讨法 这是美国教育家兰·本达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他认为“探究产生于问题,知识来源于探究” ①。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或选择一些能够包含学生所学新知识的教具和学具,指导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起始阶段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多种感觉器官和大脑去体会思考,寻找教具、学具中所含的物化了的教育内容。当学生发现了新知识后,教师便组织他们展开研讨活动,让他们把所有的发现都讲出来,相互交流补充,在教师的帮助下,抽象概括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运用探究—研讨法的基本要求: —————————————— ①(美)乔伊斯(Joyce.B.)等著;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育模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第53页。 (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学生学习应当从具体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开始,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开始。要给学生足够的材料,这些材料应当与所要学习的概念或原理相关,有利于他们理解和形成这个概念,并且能够引起他们兴趣,能够让他们利用来进行各种尝试,总之,能够带给他们真实的学习经历。(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不能期望所有的学生发现同样的事实或看出同样的内在联系,每个人在共同经历中的反应从来都不是完全一样的。让学生在一起把各自的看法谈出来,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其他人的思想,并且引起进一步的思考。防止程序化。(3)鼓励学生的用语言表达。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只有在发达的语言能力上才能够深刻地进行,因此,要鼓励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只有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互相讲话时,学习的内容才丰富起来,鼓励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说明自己的意见,所有这些,要比学生自己读教材、重复教师的话有价值得多。(4)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核对、验证、重复的过程,教师要让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所有这一切。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师要鼓励孩子们从错误中学习,通过寻找原因、纠正错误来澄清思想、提高认识。 2、暗示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G.Lozanov)创立的教育方法,20世纪60~70年代在欧洲、苏联、美国、加拿大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尤其在外语教育方面,被公认为创造了奇迹。 暗示就是环境与个人之间的不息的交流。暗示教育法认为,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环境,就像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空气一样。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有时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进行的。以往人们往往忽视了环境对人的暗示作用。事实上,人的心理常常是受某种暗示的刺激而不断转化。所以,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引发高度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以便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充分发展自我的目的。 暗示教育法是建立在不同于以往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卢扎诺夫认为,传统教育低估了人 的巨大潜能,缺少建立在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和艺术等基础上的综合性教育手段,因而只能调动大脑的一部分功能,而且是与机械的、逻辑的、非感情的、无趣的教育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功能。卢扎诺夫在参观印度时,受到瑜珈功的启发和影响。他发现瑜珈教徒通过强化联想能够记住经书上的十万多个词,由此建立了暗示教育法的基本原理: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与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采用暗示法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三条原则:(1)愉快而不紧张,因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凡是学生认为不愉快的事,总不如他们认为愉快的事记得牢。所以,在教育中,教师首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状态。(2)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在洛扎诺夫看来,传统的教育总是只注意到大脑皮层的活动,忽略了情感调节理性、无意识调节有意识的作用,从而加剧了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失调。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暗示学生:“你是强者,你能学得更好些”。(3)暗示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教育中需注意建立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地接受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知识。 运用暗示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无意识的重要性,以及这种交流关系重大。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构建适宜于有效发挥暗示作用的协调气氛。换言之,教师的内在态度是关键,如果教师对暗示的效用将信将疑,那是注定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2)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在暗示教育环境中,一反教室的常规,不用课桌,而是将几十把椅子排成半圆形,教室还选择让人感觉松弛、舒适的颜色做装饰,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3)要向学生提供大容量的教育内容。如要采用暗示法教育,就要破除“知识只能一点一滴地接受”这种传统观念,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育单元,加强教育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教育内容量之大往往要出乎常规想象之外。(4)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进行教育活动。如通常是用柔和舒缓的古典音乐,据说这样能够使人的大脑处于最佳的记忆状态。而在正式表演时则根据“剧情”的需要,用较大的声音播放其他精选的音乐,以强化表演的印象。所以,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叫“开音乐会”。 范例法 范例法早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思想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M.Wagnschein)和克拉夫基(W.Klafki)等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并在后来多次加以完善。“范例”这个词意思是指“例子”或“典型事例”。范例教育法是指通过借助典型事例,使学生理解一般规律,获得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范例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且要掌握该学科的认识方法和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在这种方法中表现出来的人类学的意义。这种教育方法是为了解决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与人的有限的学习时间、能力之间的矛盾,从另一角度讲,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范例主要是针对学科教育内容而言的。可以称为“范例”的内容有以下三个特点:(1)基本性。要求所选的内容必须是最基本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主要的、结构性的知识,强调少而精,反对多而杂。(2)基础性。要求所教内容必须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知识。(3)范例性。它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起示范作用的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具有迁移效应,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中的“一”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范例教育法分四个步骤:(1)范例地学习“个”,即通过范例的、典型的、具体的、单个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2)范例地学习“类”,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断,认识这一类事物的特征。(3)范例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要求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事物发展的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关系。(4)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的经验,使学生不仅了解客观世界,也认识自己,提高行为的自觉性。 范例法,对某些教育内容是很有效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教材编定的难度也很大,哪些是“范例”?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而且各门学科也不一样,所以有待探讨的问题还不少。 六课型单元教育法 这是我国的学者黎世法在调查研究中学最优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提出的,课堂教育分六个前后相接的基本课型,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一个的教学单元后按课型依次上课的方法。学生配合教师的六课型教法,采取八环节系统学习法,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中学最优化的教学方式。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在本章的第三节将专门介绍。教师对六种课型要灵活掌握,不必完全按部就班地进行;每种课型也不必与课堂教学中的一堂课相对应。六个课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构成基本单元、中单元和大单元等不同的教育模式。随着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可逐步采取综合课型。六个基本课型如下: (1)自学课。教师提出自学要点,指导学生借助字典、参考书等工具自学教科书。(2)启发课。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启发讲解或演示实验,着重讲清教材重点和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3)复习课。组织学生复习所学新知识。活动形式有:布置复习提纲。结合学生实际作复习谈话,学生作复习笔记,将知识概括化、条理化。(4)作业课。指导学生完成应有的各种练习,形成技能。主要活动有:教师布置作业,进行作业指导谈话,学生独立作业,教师巡回指导。(5)改作业。指导学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活动形式有:教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指导性谈话,学生相互批改作业,师生共同批改作业,包括叫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作业。(6)小结课。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梳理、总结,进一步熟练掌握。活动形式有教师布置小结提纲,学生根据提纲作独立小结,教师小结并作测验。 5.八步教育法 八步教育法是一种把创新教育从观念变革层面推进到可操作的行动方略层面,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社会科学改革的新路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其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课堂讨论——教师重点总结——学生写小论文——教师改小论文——学生交流论文。“八步教育法”是一种把课内与课外、“会学”与“学会”、学习与创新等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和科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极大地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教学相长”。 运用“八步教育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循序渐进。在实施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时,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要把握好循序渐进原则。开始时,讨论的题目、指定的参考书和小论文的要求都不要太难,待学生适应和掌握了自学和科研的方法后,难度可逐渐增大。(2)抓住关键步骤。“八步教育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但在“八步”之中,“学生课堂讨论”和“学生写小论文”是关键的两步。教师要重点抓好这两步,注意课堂控制和小论文写作引导。注意互动。和传统的讲授教学相比,师生较大的互动是这种新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增加师生的互动频率。(3)注意点面结合。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尤其是讨论和论文交流的环节。如论文交流,每次不可能都在课堂上交流,但要总体平衡。同时,也要通过讨论和论文发现有潜力的学生,并给予特别培养,鼓励不断提高自我。好的论文,应鼓励学生向相关的报刊投稿。(4)注意配套改革。要成功地实施“八步教育法”,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进行配套改革,尤其是改革考试和评价的体系和方法。具体做法一般是:讨论占15分,小论文占15分,闭卷考试占50分,开卷考试占20分。闭卷考试的题目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讨论、小论文和开卷考试的题目侧重于创新能力。 6.电化教育法 电化教育法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所凭借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最早的教育手段就是教育主体自身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文字和书籍的出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教育手段的重大进步,使得教育活动能够摆脱个人直接经验的局限,学习以书本知识为主的间接经验。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手段。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和福禄培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粉笔、黑板、模型、标本等,大多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这样一些教育手段大大提高了教育活动的效率,促进了教育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各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手段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育的幻灯机、电影、唱片、录音机、闭路电视和语音教室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带来了教育手段的一场革命。近年来,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学习观,影响深远。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运用,因其丰富的表现力,生动的形象与直观的特点,可以直接展示事物和现象的画面和声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教材的形声化,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生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现代化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更适合于个别教育,可以较好地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有利于因材施教。现代化教育手段扩展了教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界限,将教育活动带进了一个新的天地,增进了教育活动的效率,提高了教育质量。 在现代信息技术普及的环境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首先,教师不再只扮演着“知识的化身”的角色,也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教师的主要职能从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导”为中心,从“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其次,教师仍然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担负着设计教育和组织教育的主要责任。但是现代化教育手段对教师的教育设计和教育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指导和帮助学生查寻和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源,设计和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案等。教师工作的特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他们的工作重点将由以往的单一学科型的重复性劳动向综合研究型的创造性劳动转化。 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具体运用方法将由另一门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学详细介绍。 (二)现代教育方法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纵观中小学教育方法改革的新动向,在总体上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趋势。 1.把研究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明确地主张把教建在学的基础上,“以学定教”。在改进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学法的研究,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因此,现代教育方法非常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把它作为创立现代教育方法完整体系的前提条件。这一趋势与特点,已在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原理的探索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现代教育方法的变革与教育实验密切结合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领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科学实验,并以此作为实现教育方法科学化的重要途径,使得教育实验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很大进展。在国外,比较著名的有赞可夫主持的“教育与发展”实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实验等等。这些规模大、范围广、类型多的教育实验,不仅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建立了新的教育观念而且克服了传统教育方法中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现代教育方法的科学水平和概括水平,保证了教育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3.现代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利用心理科学研究的成果 近代以来,随着心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方法的探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代,尤其是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趋于深入,加之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理论要进一步科学化必须与心理学加强联系,使二者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因此,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直接参与教育方法改革与创新的实验研究。如布鲁纳的“发现教育”是以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洛扎诺夫的“暗示教育法”是以无意识心理学为基础的等等,在教育方法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之,现代教育方法的每一新发展,都是以心理科学的进步为前提的。 4.重视发挥教育方法在发展学生智能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学校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要完成这项任务,教育方法发挥着直接的作用。因此,许多中外教育家进行了种种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方法。以上提到的“范例教育法”、“探究——研讨法”等都是以强调发展学生智力为主导的教育方法。它们在全面综合地研究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开拓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新途径。随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整个学习过程、智能发展和品德形成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把知识、智力、非智力因素统一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已成为现代教育方法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如“暗示教育法”等都强调通过基础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促进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和谐发展,或强调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育方法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一)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为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方法是极其丰富的,而且今后还会有许许多多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涌现。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教育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无疑是有缺陷的。因此,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说,在教育内容、目标等确定后,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方法,以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育风格。 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育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育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育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任何一种教育方法的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育任务。教育方法的实质就是把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连接起来,使这些教育的基本要素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他们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方法与教育目的任务、教育内容、学生特征、教师素质、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它们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选择和运用教育方法的基本依据。 1、依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一般来说,教育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每节课都有各自目标和任务,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不同,运用的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教育目标主要任务是传授新知,就可以选择讲授法、谈话法等;如果教育目标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动作技能、技巧,则应选择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如果一节课完成多重任务,则应选择多种方法,使之相互配合。对教育方法选择的指导性因素应是具体的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目标既应包含着知识的内容目标,也应包括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方面的目标,还包含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意态度方面的目标。教师可依据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育方法。 2、依据教育内容的性质 各学科的性质不同,各门课教育内容不同,对教育方法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学科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的选择。即使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教育内容的性质特点,灵活地、多样地选择教育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能把握各种教育方法的优势特征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教育内容的教育需要选择教育方法。比如,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多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理化生等课程常用讲解法与实验法,音体美等课程多注重练习法等。 3、依据学生的特点 学生的特点,主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状态、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以及班风和整体水平的差异性等因素,这些无疑是选择教育方法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他们自身素质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例如中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中学生与小学生相比,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因此,教师除了让他们进行接受性学习之外,还应更多地注意引导他们独立地开展探究式学习,以发展智力和能力。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素质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育技能、个性与特长、教育艺术与风格特征、教育组织与调控能力等方面。任何一种教育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同时,教师应在自己的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水平,丰富和改造现有的教育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艺术风格。 5、依据客观教育条件 即使教育的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学生年龄阶段相同,由于我国各地学校之间不平衡,学校教育设备条件(信息技术条件、仪器设备条件、图书资料条件等)、教育空间(教室、场地、实验室等)和教育时间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育条件的优劣对教育方法功能的全面发挥也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会更进一步开拓教育方法的功能。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要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育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教育方法的选择也不能要求一律。如城市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条件、教育环境不同,所适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又要创造条件,弥补客观条件不足。 此外,教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还应考虑现有的教育资源等因素,只有综合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所选择的教育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确保教育过程的优化。 (二)现代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特点。每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独特的作用,也都有它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就是同一种方法,用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或为不同的人所运用以及处在不同的方法结构中,其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如何才能发挥教育方法的最佳效果呢?实践证明,不能单一的运用某种方法,而要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正确地选择、合理的搭配教育方法,确定最佳的教育方法结构,综合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现代不少具体的教育方法都不是单一的,都或多或少的融进了其他方法的某些因素,所以现代教育方法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如暗示法,就是综合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的典范。 材料IX-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创建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过程就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集体具有比个人大得多的教育力量。学生集体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基本形式,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形成个人的品德,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但学生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班集体一旦形成,就成为教育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巨大力量。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1)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善于从本班实际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全班的意志和行动,推动班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奋斗目标有近景、中景、远景三种。三种目标要互相衔接,组成一个教育要求的体系。实现目标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一定要选出关心集体、办事认真、作风正派、能团结同学、愿意为同学服务、学习成绩较好,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同学来担任。(3)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若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家就难以形成集体的力量。但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要尽可能民主、合理。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4)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只有开展活动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促进学生的感情交流和形成协作精神。活动开展得越丰富,越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做到人尽其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形成优良班风的基础,同时也是优良班风的集中体现。优良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班集体形成后还要注意巩固与发展。   第三节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一、学习方法与学习方法指导概述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目标有效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修养思想道德品质,促进自己全面发展的方法。教的方法引导和制约学的方法;学的方法也影响和制约教的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能力,最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随着对教育领域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一个结论需要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运用,而获得这个结论的方法可以超越这个适用范围而广泛应用。学习方法不仅对于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有用,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继续发展也有用,影响人的一辈子。 学习方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是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就社会发展而言,教会学生自己学习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陈旧周期加快,以及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就学生自身而言,学会积极有效地学习,是求得自身发展,尽快地完成社会化任务的需要。在知识总量激增的今天,学生讲究学法,寻求高效、优质、快速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习方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掌握预习、阅读等各种具体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的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既要注意教法的运用,又要注意学法的指导,使教法与学法配套。 材料Ⅸ-4 学习成功的方程式 有人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最后得出一个不仅适合中小学生,而且适合大学生的关于学习成功的方程式: S=B+D+M [S=成功(Success),B=基础(Basis),D=勤奋(Diligence),M=方法(Method)] 上式表明,基础、勤奋和方法是影响学习成功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变量。强调基础是因为人的认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旧的知识没有掌握,学习新知识就会感到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有相当一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基础太差而导致学习困难,到最后完全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使学习彻底失败。强调勤奋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不付出代价是根本不行的。惟有不懈地勤奋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正如鲁迅指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强调方法是因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会使学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学习的进步,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方法的突破。知识的积累仅是量变,方法的突破才是质变。正如哲学家陆九渊所说的:“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不知其方,则反以滋其蔽。”(《送杨通老》) 调查表明,凡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其中一个、两个甚至三个条件。所以教育中在强调基础和勤奋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运用。 ——刁生富:《学会学习:大学生心理与学习方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23-24页 二、中小学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及指导 中小学常用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接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接受性学习中,所学内容是以现成的、或多或少已经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习者的,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现。在各种接受性学习中,以奥苏伯尔(D.P.Ausuble)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较具代表性。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为此,必须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以掌握具体材料来重组认知结构要素的学习顺序。教师在教育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呈现顺序的逐渐分化,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根据学习时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之间所构成的不同关系,可将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同化分成三种形式。 (1)下位学习。由于认识结构中适当知识基础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学习的新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的这种类属关系,又称下位关系,这种学习就是下位学习。如原有的适当知识基础上“水果”,现在要学习的新知识是“香蕉”,“香蕉”纳入原有的“水果”之中,既扩充了“水果”的知识,又使“香蕉”这一新知识获得了意义。 (2)上位学习。当认识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程度更高的新概念时,便产生上位学习。如学生在知道“白菜”、“萝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个概括性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总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 (3)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的学习材料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基础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可能产生并列结合学习。新学的知识只能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的一般背景联系起来。如学习“跳”、“跑”之后,再学习“睡觉”、“爱”等概念,后者既不能从属前者,也不能概括前者。它们是并列的概念,但彼此间仍有某些共同的关键属性,即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具有潜在意义。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材料呈现形式无论是纵向序列还是横向并列,都应通过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加以类推、分析、比较和综合,从而明确指出新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消除可能引起的混淆,使学生对它们加以辨别。所以,接受性学习的关键是通过感知、理解和联系弄清楚新知识以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一般用于教师的讲授法和学生自学法之中。 材料Ⅸ-5 SQ3R学习法 SQ3R学习法源于美国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由Survey(纵览)、Question(提问)、Read(阅读)、Recite(背诵)和Review(复习)五个阶段构成。具体内容是:(1)纵览。学习者拿起一本书,先大概地看一遍,了解全书内容,如果这本书与学习目的或现有学习水平不符,那么就应当放下它另找一本合适的书。(2)提问。迅速地浏览全书并简要地记下一些有关问题。(3)阅读。从头至尾仔细阅读,对难解部分反复读。(4)背诵。记住一段文章的基本要点,方法是读过每一章的主要部分后,就把书放在一边,努力去回忆读过的内容,并尽可能复述它。(5)复习。一般在背诵后的一、二天内进行,隔段时间后再进行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学习书本知识。 (二)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局面。自主学习需要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需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它的主要特征是:(1)学习者实质地参与教学过程,包括学习者参与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适。 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应当注意:(1)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设计适合自己的学法,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设计最能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的作业以及自我评价的标准。(2)指导学生自我反思。反思自己学习活动,对学习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经验,汲取教训。(3)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思维。批判不仅包括对自我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批判,还包括对学习内容——课本的内容乃至同学和老师的观点的批判,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只要善于指导学生用置疑的眼光去评判学习内容,总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批判性思维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发现学习内容的一些漏洞,验证学习对象是否正确,同时发现自己在认知上的缺陷。 材料Ⅸ-6 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法,又称自我修养。主要用于德育之中。思想品德修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影响条件;思想品德修养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自我教育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内部动力。只有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德育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指导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发挥其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我教育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 指导学生运用自我教育法时应注意:(1)教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自我修养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实践。可以介绍杰出人物注意修养的范例,使学生景仰、向往,产生修养的兴趣和需要,并引导他们去尝试,在活动中强化兴趣,逐渐让其体验到自我教育的成效。(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以什么作为修养的标准,决定着修养的性质方向,这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了解学生内心信奉的道德标准和格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坚持正确的标准,克服错误的思想,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修养的能力。另外,慎独既是自我教育的方法,也是自我修养的境界和标准之一。(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和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进行实际交往,在社会交往中吸取精神养料,增强个人修养的信心和决心,培养个人修养的能力和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道德评价的能力。教会学生应用已有的道德概念、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自我评判,这是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受教育者自我道德评判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指导他们做好总结,进行自我监督等,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判能力。 (三)协作性学习 协作性学习或合作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协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和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协作学习的特征是:(1)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特点和其他品质上是不同的。这样有利于实现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2)分工协作,积极互动。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强调个人责任感和各自的义务,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和支持,共同完成任务。(3)资源与荣誉共享。成员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取长补短。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集体的挫折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协作性学习时应注意:(1)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任务和协作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虚心向同学和老师请教,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在分歧较大时,只陈述自己的观点,批评别人也要对事不对人。保持小组规模(一般5人左右为宜)和人员的相对稳定也是协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办法。(2)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协作完成任务。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开放自己,要善于组织学生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作为协作成员,要积极承担和履行完成共同任务的责任,要进行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要相互信任并有效地解决协作小组内的冲突,针对个人完成的任务,小组还要进行深加工,对共同的成效要进行评估,要寻求提高其成效的途径。(3)要引导学生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发布出来,以和同伴分享;当有人向自己求教时,学生应慷慨相助。(4)防止有人旁观或有人垄断的倾向。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协作意识不强。只有防止这两种倾向出现,才不至于让协作学习流于形式。(5)指导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缺点,多看同伴的优点,营造和维持集体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我们还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协作学习。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育条件下,协作学习都是最佳的选择。我们需要研究协作学习适于解决何种学习任务,协作学习的时间应占多少比较适中等。协作学习实施策略也应该富有变化。不同学科的协作学习甚至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特点,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也必须实施不同的协作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的指导要一步一步、循序渐进,老师要提出明确的问题要求和学习任务,同时要仔细观察学生学习过程的变化以便给予及时的指导。 材料Ⅸ-7 LOVE学习法 LOVE学习法源于美国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由Listen(听)、Outline(写出纲要)、 Verbalize(表述)和Evaluate(评价)四个阶段构成,要求有二个以上的人共同参与加学习。 在采用这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每一环节:(1)听。在一般了解某章内容以后,一个人以适当的速度朗读,直到读完这一章的某一部分,另一个人则认真地听和摘要地记。(2)写。听者记下关键的词、名字、数字和内容要点等,当朗读的一部分完成后,听者就应记好与听的内容相一致的提纲。(3)表述。听者以他写的提纲为基础,向朗读者复述这部分内容。(4)评价。读的人对照课本评价复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某一章学习结束进入下一章时,朗读的人和听的人要交换一下角色。如果是二人以上参加的,则由一个人读,其余人记。 (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改革纲要(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规定的重要内容。从广义上讲,它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上看,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或一门全新的课程。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合作性。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完成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就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过程而言,一般程序是:(1)开设科普讲座和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目的是作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提供选题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指导研究的方法。(2)指导学生选题。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较多的是通过师生合作最后确定题目。一般而言,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直接关联、切入口小的课题较受欢迎且易实施。(3)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课题组多采用学生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节的做法。研究计划中要有对目标的清晰表述,研究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的设计。可以组织由教师参加或师生共同参加的评审组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论证。课题组聘请本校教师或校外专业人员担任课题指导者,对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会起到有益的作用。(4)实施研究。学校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并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指导和利用社会资源的指导。学生要作好比较详细的工作记录,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课题组应积极主动地争取校外力量的帮助。(5)处理结果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结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同时教师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课。(6)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的碰撞。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这一阶段是一个课题研究的结束,也是新课题研究的开始。 就学生而言,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参考本书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应该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能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实施研究性学习时,教师的重要工作是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要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和督促,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从事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过程,而不是通过学生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获起知识的方法,以及从事科研的意识与能力。 材料Ⅸ-8 问题学习法 问题学习法是指学习者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小问题作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围绕着这些问题输入所需的相应知识,以便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总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 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要不停地设问推敲、多思求疑,使学习活动处在问题的引导下,带着问题去求解。(2)指导学生不轻易绕过或放过各种各样相关的小问题,而是把这些小问题当作暂时性的学习目标去完成。(3)为了完成暂时性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只读一本书,而应当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读多种书,以保持思想的活跃和问题求解的顺畅。 这一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效率,强化求知的内驱力。 (五)八环节系统学习方法 该一方法是黎世法及课题组成员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的,与教师的六课型单元教授法相配套的学习方法。它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方法。具体学习环节如下: 1、制订计划 其要点是:(1)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计划是为实现学习目的服务的。(2)计划内容一般分五个部分: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④参加课外活动和其他学习活动及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⑤坚持锻炼身体的要求和时间安排。(3)要从实际出发,摸清自己的实底,制订的计划要有指导意义,应是可行的。(4)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订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计划的完成。有的还有每日的学习计划。 2、课前自学 其要点是:(1)根据老师的教育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2)要力求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不要走过场。(3)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有关参考书进行独立的思考。(4)不懂的问题可记下来,经过积极思考后仍未解决的可请教老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5)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际操作、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认识。(6)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联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旧课弄懂。(7)认真做好自学笔记。具体有:①每一课(章节)中精华部分的摘抄和学习这部分的心得;②每一课(章节)中包括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及对其学习的心得;③自学中,所查阅的参考资料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的摘抄及学习心得;④自学某一课(章节)的主要心得体会;⑤提出在自学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3、专心上课 学生专心上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老师的启发,解决自己在课前自学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其要点是:(1)带着新课要解决的问题和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力争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课消化。(2)将自己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讲解的内容比较,加深理解和记忆,纠正自己的主观理解错误。(3)认真做好课堂笔记,一边听讲,一边记,一边理解,将老师讲的重点内容、典型事例,以及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摘要式地记录下来,以便帮助课后复习和指导独立作业。(4)课上要积极发问,并将课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笔记下来,以便课后解决。 4、及时复习 上课之后不要马上做作业,要紧接着进行复习。其要点是:(1)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资料和请教他人,使课上未弄懂的问题尽可能的解决,为做作业做准备。(2)抓住新教材的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课笔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和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3)一边复习,一边将自己的复习成果写在复习笔记本上,勤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4)除做好及时复习外,还应做好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学期复习。 5、独立作业 其要点是:(1)每解答一个问题和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结果。(2)克服做作业的盲目性。做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业题要精选,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适当选一些难度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性习题做做,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技能。(4)对难题要反复阅读教材、笔记,钻研参考书,经过独立思考仍不能解决者可请教他人,也可开展讨论,它是打开思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6、解决疑难 其要点是:(1)认真分析作业做错了的原因,然后补缺补差,达到纠正的目的。(2)将做错了的作业重做一遍,若有时间,可多选些类似的题目做一做,加深理解和掌握。(3)经反复独立思考,如果还不清楚做错作业的原因,可请教他人,直到真正弄懂为止。 7、系统小结 其基本要求除前面所述的做好及时复习的几点外,还必须注意:(1)它是在系统复习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可分单元小结和阶段小结。(2)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作业和有关资料对要进行小结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复习中进行摘要,以便进行思维加工,并进一步发现和解决不懂的问题。(3)抓住一个或几个重要问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思维活动,揭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这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4)在小结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如小结文章、综合练习、设计实验等。(5)在小结的基础上,检查学习计划执行情况,进一步修订或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8、课外学习 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等。其要点是:(1)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2)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和身体锻炼。要注意劳逸结合。(3)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练结合,脑手并用。(4)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要让他们知道教师教给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是学习方法;其次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再就是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另外,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需根据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以及个人的学习特点来确定,并应注意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如上面的八环节系统学习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具体学习方法的典范。教无止境,学也无止境。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思考题 1、有位见习老师在讲小学语文《董存瑞》一课时,运用了图片、幻灯、录音机等教具,进行了很好的直观教学。但在该课教学结束之前,他又叫了一个长相很滑稽个头较大的男孩表演董存瑞炸暗堡的动作,并要求以书包作炸药包,书包带为导火线,作出引爆的样子,还要他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位同学确实控制不了自己,兴奋不已,毫不严肃,终究未表演成。此时,其他同学强烈要求上台表演,结果下课铃响起。但全班同学仍不能平静。请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其是非进行分析。 2.“教育不能复制学生于毕业后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自己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赫钦斯在他所著的《普通教育》一书中的这段话。(《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01页。) 3. 如何理解“教师教的方法决定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影响教师教的方法”这句话? 4. 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谈谈教师教育方法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5. 请举出几例教材内容之外的新的教法或学法,并在同学或同事中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