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礼记·学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苏联)马卡连柯
第八章 教育原则
自从有教育活动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总结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随着对教育活动经验不断地积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并逐步地提出了一些教育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从而形成了今天所谓的“教育原则”。对教育原则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 教育原则概述
一、教育原则的概念
所谓教育原则是指具体指导教育活动的一般原理、法则,是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是教育活动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教育工作者能否自觉地遵循和贯彻教育原则,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与教育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教育目的的实现。
教育原则在教育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反映着人们对教育活动过程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刻程度。在人类对教育理论探究的过程中,教育原则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它的研究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也是人们对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的历程。教育原则也是在发展变化的,不同的人对教育原则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里要说明的是,以往的教育学教材多谈教学原则,极少专谈教育原则。在谈教学原则的同时,又论及德育原则、智育原则、体育原则、美育原则等,甚至以教学原则代替智育原则。本书讲教育原则是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来概括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这便于学习者形成教育思想。
二、确定教育原则的依据
任何一个教育原则都不是随意提出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定教育原则要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
任何一个教育原则或教育原则体系的提出,必须服从于一定的教育目的,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成为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一目的从总体上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教育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教育原则作为指导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必然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培养目标这一根本方向,使之成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保证。例如,科学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等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2、教育原则要正确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教育原则虽然是人们主观制定的,但它必须反映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确保教育原则的科学性。由于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有全面与不全面、深刻与不深刻、正确与不正确的差别,所以人们提出的教育原则不一定总是正确的。同时,由于教育的客观规律也有很多,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宏观、中观的,又有微观的。人们会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去认识教育规律,所以,教育原则既有它的客观规律性,又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特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全面,教育原则及其体系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因此,不可把教育原则看成是僵化不变的教条。
教育原则是教育规律的反映,规律决定教育原则。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一条规律对应一条原则。人们依据教育规律制定教育原则有几种不同的情形:有的原则主要是以某个教育规律为依据,有的原则是以几个教育规律为依据等。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条教育原则反映多条规律的要求,或一条规律体现在多条教育原则上。所以,研究和制定教育原则,必须深刻认识和了解教育规律。
3、教育原则也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则是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教育实践经验越丰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也就会越全面,从而也就更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教育原则。人们在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对于这些经验或教训反复认识,不断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过概括抽象,得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既是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也是确定和提出教育原则的过程。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概括出“学而时习”、“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来自教育实践,又指导教育实践。没有对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没有教育原则产生的可能。
第二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育原则
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系统地、有步骤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品德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类知识本身的发展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深化过程。反映人类各门知识的各学科,也有其自身严密的逻辑系统,一环套一环。如学习语言的“字——词——句——篇”的顺序;学习数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顺序等,前后相互联系。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也有个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等。儿童身体的发展也有其顺序性,如动作是按“由内向外、由上到下”的顺序发展着。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也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如《学记》上就有“学不躐等”一条。朱熹读书六法中的第一条就是“循序渐进”,如要求先读《论语》,再读《孟子》;通一句而后及一句,通一书而后及一书;在道德教育上也是如此,要求先是“洒扫应对”的教育,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夸美纽斯也说过“自然并不跃进,它只是一步一步地前进”,要求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巴甫洛夫同样告诫人们:“你们在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后面的事情”。这说明教学教育活动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系统进行教育
各科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颁布的,它不仅反映学科的逻辑序,而且反映学生的认识序。教师应按教材的体系进行系统地教育,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前进。一般应反对经常性地搞“突击竞赛”和“题海战术”。特别是中小学,必须以打基础为主,安排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不要冒进。
2、要从学生原有的水平出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进行教育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原有水平,以学生原有的水平为基础,遵循认知活动和个性品德形成的规律,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如学生掌握知识,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这一程序。德育一般要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即教师首先要传递道德知识、观念,这是基础,而道德行为则是关键。但道德知识要转变成道德行为,还必须使道德知识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同时要有道德意志的参与,另外,教师还要教导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一定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养成习惯,形成品德。
3、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
这一原则并不是要求教师面面俱到、爬行主义,而是要求教师能明确地区分主次、难易,了解前后内容的联系,抓住重点和难点,有祥有略,以重点带一般,破除难点,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突出重点,围绕重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好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动脑、动手,从而牢固地掌握重点。重点不一定都是难点,围绕难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将难变易,将抽象变具体。如若缺乏感性知识,就要加强直观教学;若基础太差,就要进行补课等;若难点太集中,可适当分散。特别是,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问题,要加倍小心,集中精力彻底解决,不做“夹生饭”。
4、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或者“打一天鱼晒三天网”。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讲课要有系统性,而且还要经常性地向学生布置作业,组织预习和复习,并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系统地学习课外知识。教育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的品质。
二、巩固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持久地储存在记忆中,当需要运用时,能及时准确地再现出来。同时要求教师反复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学生不断地进行道德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教育的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决定的。学习是外界的刺激在大脑中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如果不强化,这种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将会逐渐消失,遗忘就随之产生。所以,巩固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历代教育家都很重视这一原则。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默而识(Zhī识记)之,学而不厌”。张载曾说:“经籍亦须记得,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聋盲之指麾”。就是说,经书也必须记诵,虽然有舜、禹那样的聪颖,只读书而不记住,还不如聋子和瞎子指点方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他形象地把学习中不注意巩固的现象,比喻为醉汉拉货车边拉边丢,最后到家时,只剩下一辆空车。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形容只顾教知识而不注意巩固等于“把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什么也没留下①。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就没有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谈不上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和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知得越清晰,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巩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应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如实物直观: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实习、参观等;模象直观:各种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片、教学影片等;语言直观: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和体态语的生动形象的描绘,勾画出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场面)和逻辑思维(分析、比较、综合),使学生明确概念、分清层次、掌握关系、突出重点,并使新旧内容保持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和构建新的观念、知识和技能结构。
2、根据遗忘的规律,系统地组织学生复习,同遗忘作斗争
遗忘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那些无意义的名词、术语更容易遗忘。心理学告诉我们,遗忘遵循着“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规律。所以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复习,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在复习时间的间隔上采取“先密后疏”的方法,并把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结合起来,不能光靠考前的“临时抱佛脚”。复习一般可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期末总复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组织好复习材料,避免单调的重复,尽可能使每次复习有新的形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和记忆的积极性。另外,在德育时,也要坚持抓反复、反复抓,不断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使之养成习惯。
3、注意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并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只有通过检查,才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规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缺漏,纠正错误,进一步发扬优点。从而使得复习巩固工作的目的性更为明确,方法更切合实际。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价其知识、技能质量以及道德水平的能力和习惯。
4、教会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养成学生善于记忆的习惯
古人对记忆作过不少研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有不少东西有待进一步探讨。目前被实践证明有效的记忆方法很多,如要求学生明确记忆的目标,紧张思维,加强理解,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回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强实践等。具体方法有:分类记忆法,重新改组记忆法,轮廓记忆法,提纲记忆法,符号记忆法,整体——部分——整体记忆法,自我复述记忆法,自我反省评价记忆法等。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记忆的方法,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记忆习惯。
三、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正确的科学的知识、观念来武装学生,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并要求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提高教育效果,更好地完成教育任务。
首先,这一原则是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要求。同时,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只有传授的知识是正确的科学的,才能更好的发掘它的思想性,反之,只有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才能保证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另外,在人们追求美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教师还要注意发掘教育内容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而且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学得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并得到美的陶冶。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保证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
一方面是要求教育内容必须是科学的。教师讲授的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定理、一条法则等都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育方法应是科学的正确的。既要适合教育内容和任务的特点,又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有位教师在讲《白杨礼赞》中“主宰”的“宰”字时,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个字,就解释道:“宰”是古代治理国家的“宰相”的“宰”,它下面是个“辛苦”的“辛”字,宰相辛辛苦苦为人民工作,人民给他戴了个桂冠,故称“宰”。这样比喻不科学,封建社会的宰相未必是为人民而辛苦工作。德育过程中的空洞说教、体罚、压服等同样是不科学的。
2、在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掘教育内容中的思想性因素,找出知识本身与一定思想间的内在联系。如语文课讲都德(法)的《最后一课》时,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语课讲《Roots》一文时,可以向学生揭露种族压迫的罪恶;自然学科也可以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爱国情操和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但也不能牵强附会,应根据教育任务和教育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来进行。
3、努力提高教育的艺术性
首先要注意发掘教育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如优美的环境描写、优美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以及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等,都能打动人的心扉,给人以深刻印象。道德教育时也是这样,要让学生体会到做好人好事、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高尚的心灵美。其次,教育方法也要追求美的标准,讲究艺术性。常言道:“教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育艺术越高,教学效果越好。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学的组织和师生间的交往等都应追求美的目标,讲究艺术。在德育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的艺术性,使学生心悦诚服,或者在不知不觉中,在美的陶冶中得到道德感化,使德育与美育结合起来。另外,教师还要富有教育机智,能及时妥善地处理某些不测的问题,这也是教师教育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首先要重视知识、观念的传授,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知识、观念,并把所掌握的知识、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从而逐步养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理论,是指书本知识和教师传授的间接经验;所谓实际,是指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一原则是人类认识规律的反映,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每个人的知识都是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构成,一般是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间接经验又反过来指导获得新的直接经验,从而不断地丰富人类的知识。学生认识的特点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获得间接经验为主,同时也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良好个性。这一原则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之一,贯彻这一原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知识与能力、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向学生教授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前提就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注意联系实际来讲授理论知识,这不仅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也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需要。教育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联系教学过程自身的实际,如练习、实验等;二是联系社会的实际,如见习、实习、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等;三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把知识教活用活。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怎样联系实际、联系哪些实际来讲授理论知识,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动脑动手,训练其实际工作的能力。如组织学生见习、实习、上实验课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德育时,也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夸夸其谈,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要通过组织活动和交往,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重要的标准的道理
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迷信、不搞教条、不迷信权威的思想作风。要教育学生以严格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使学生学会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异,教师在联系实际时必须注意联系当地的实际,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听起来感到亲切,做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教师要因地制宜地补充乡土教材,如所处地区的文化特征、经济结构和水平、人口素质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就近解决实际问题,既易于联系实际,又能为地方社会发展作贡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和献身于家乡建设与发展的崇高理想。
五、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观察、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而且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理想、信念、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调剂,从而有效地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首先是智力活动,它是学习心理活动的主体。而且非智力活动也是在智力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智力活动,不仅学生的非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难以形成,教学活动更是难以进行。但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只是智力活动,而且伴随着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心理活动是个整体,两种心理活动同时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一般认为,应以智力活动为基础,只有它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但他又有赖于非智力活动的调节和推动。非智力因素不仅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也是人适应社会、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美国斯坦福大学特尔门教授对智商大于130的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历时五十年追踪研究得出:一个人的成就同智力的高低并无极大的相关,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精的人①。1977年,美国学者西尔史总结推孟关于天才(智商在140以上)儿童五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在艺术、学术、工商企业、政治上有杰出成就,只有少数人例外,其主要原因是一般适应不良,缺乏成就动机,即人格上的缺陷②。这说明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不是矛盾的,但也不是水涨船高的关系,需要共同培养,协调发展。
资料Ⅷ-1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⑴情绪控制力;⑵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⑷认知他人的能力;⑸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美国,人们流行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事实上,IQ和EQ都很重要。1997年,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开始了“智商”与“情商”的大讨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根据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智力
如何处理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有过长期的争论。前者主张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后者主张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有用知识的。这两种观点都是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割裂开来,因而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否则,容易导致知识与智力不能同步协调发展。如在“感知知识”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理解知识”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巩固知识”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在“运用知识”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
2、注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智力因素的协调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创造力
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时,不仅要培养观察力、记忆力,还要培养思维力、想象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智力的核心)。就是在某一智力因素里,也要注意全面培养。如培养观察力,既要培养观察的广度,又要培养观察的深度。培养记忆力,既要培养记忆的敏捷性,又要培养记忆的持久性;既要培养记忆的正确性,又要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培养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又要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又要培养演绎思维能力;既要培养求同思维能力,又要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等。如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花了二十多年的工夫,长期观察行星运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具有丰富的感性经验,但因短于理性思维,未能通过科学的思维抽象而概括出行星运动的规律。后来,他的学生开普勒对他积累的材料进行了科学抽象和理论分析,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三大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
3、教师要注意培养和发挥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
通过改进教育内容、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来使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思想性和积极的情感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进取心、好胜心、恒心、信心、热心、虚心、容人之心和顽强的毅力等。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他们能自觉地按教学要求调节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使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领导和组织的作用,牢记教育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明确学习任务,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教师是专门的教育者。他肩负着为培养国家合格人才的重任,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一代。教师的知识一般比学生丰富,思想比学生成熟,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方法。学生的年级越低,对教师的依赖性越大,教师越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教师的教育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接受才能发挥作用。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不是知识消极的接受器,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态度、情绪和个性。教师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观念硬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无论是把人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还是把学生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力或实际行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学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教师讲得再好也无用,所以必须要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这一内在因素。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要始终铭记自己的教育目的观,对教育工作要有周密地计划和安排
对学生要敢于严格要求,不能溺爱和放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经常研究学生,把握教学环节和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始终掌握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动权,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但我们要反对传统教育派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唯教师是从,扼杀学生的主动性,从而造成“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学生消极接受教师所强加的知识、观念,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并使他们明确学习的每一项具体的任务。其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善于设疑、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动脑动手。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互相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其三,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四、要留给学生适当的作业、练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如上海育才中学曾经探索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就是这样。同时我们也要批判现代教育派片面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一切“以儿童为中心”,从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发扬教学民主,做到教学相长
教师还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学生不尽相同,他们的性格、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各有差异,而且各有其优缺点,教师不能强求一律,要尊重差异性,不能只看到好学生的优点,更不能只看到不好学生的缺点,要一分为二,全面衡量。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要求,不搞一言堂。师生之间关系应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同时,教师还应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正如古人所说的:“师未必贤于弟子,弟子未必不如师”。所以教师要注意从学生身上学习知识和好的品质。这样,就更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提高教育效果。
七、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这条原则要求教师既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严格的教育要求,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有机的结合起来。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严格要求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教育教学,教师难以建立自己的威信。严格要求本身包含着对学生的热爱和信任。缺乏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就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尊重热爱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也只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对学生的尊重、热爱,才能激起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才能成为一种鼓舞力量,才能促进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和性格,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尊重、信任学生
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充满信心。教师要以平等的同志式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尊重以下六种学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教师所提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于学生提出的正确意见要虚心接受,不正确的意见要耐心解释。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要尊重他的人格,不能歧视他、挖苦,尽量不伤他们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困难,要鼓励他们,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2、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提出适当、明确、有序、有恒的教育要求
“适当”是指所提教育要求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要求低了,起不到教育作用,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提得太高,经过努力做不到,不见效果,学生会失去信心,也起不到教育作用。“明确”是指所提教育要求有具有恒”是指教育要求提出体而确定的意义和内容,能使学生明确地感知和理解,而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不可操作。 “有序”是指所提教育要求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提出,是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其意义和内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和顺序,从而组成一个系统连贯、循序渐进的教育要求的体系。“后要坚决贯彻执行,常抓不懈。为此,提出教育要求前一定要认真调查,反复研究,慎重思考,切实保证教育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3、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监督,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与批评
对学生的关爱不是溺爱,尊重信任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无原则的宽恕、怜惜和放任自流,这样只会使学生不良的行为不断蔓延滋长。青少年学生处在成长时期,必然有其“失”,教师要随时督察和纠“失”,耐心地批评与教育。同时对学生好的思想与行为也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充分利用成功教育的思想来激励学生。
八、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面向整个集体,依靠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集体,教育学生个体。
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生活在集体中,受集体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集体。对集体主义教育理论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他认为集体应该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在活动中进行斗争,按照一定的制度组织起来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起码应具有如下内涵:应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把人们团结起来;应是有组织的,它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个人通过组织参加社会活动;应有全权的代表,即集体的核心;应有严格的纪律和制度;应有正确的集体舆论。这也是集体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面向整个集体,注意培养集体理想的知识、能力结构
国家要求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较为理想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个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短期内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使一个集体在短期内形成较为理想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可以做到的。这种理想的结构在集体中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每一个人,促进个人形成良好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教师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注意培养班集体理想的知识、能力结构。通过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创建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培养班级中的小画家、小诗人、小书法家、小科学家、小体育明星等。使每个人都感到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从而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
2、培养良好的集体学习的风气,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教师要注意调动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学习中的作用。如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毫无保留地将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品格变成集体所拥有。并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来影响每个学生。如好学的班风会给个别懒惰、贪玩的学生以压力;热爱集体的舆论会给不关心集体的学生以压力。教师要不断给学生集体提出奋斗的目标,培养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以正气压邪气。
3、要充分发挥教师集体和学生干部的教育作用
要教育好学生不是靠某一个教师能做到的,而是要靠一群教师。各任课教师应在校领导和班主任的组织和协调下,团结协作,统一教育思想,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班级课外活动小组就需要各科教师的支持和辅导。同时,也要教育班级干部团结协作,在班级中真正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处处为班集体着想,做好班主任的助手,真正发挥班级的核心作用。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根据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原则”,教师既要重视集体教育、强调统一的要求,又要重视个别教育、强调尊重个性。良好的集体教育活动是个人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如班级教学和开展集体活动等。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更是学生个人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学生个人的发展又是集体发展和集体中其他成员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有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资料Ⅷ-2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集体运动规律”:在实践中他发现,先前的目标达到后,若不及时给学生新的目标,有的学生就放松了纪律,觉得无所事事、没有意思,集体内聚力也削弱了。有的竟逃走了,离开了集体。于是他提出了“集体运动规律”。认为集体不应有一点停滞,一旦失去奋斗的目标就会停滞不前,甚至瓦解,所以要不断为集体提出新的目标,使集体不断运动下去。
平行影响的原则:他认为教师培养集体不应该压抑学生个性,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才能、禀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将两者统一起来。也就是当教师对集体中的个人施加影响时,也就给其集体施以了影响;当教师对集体施加影响时,也就给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施以了影响。
九、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一方面,教育的深度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品格、才能和禀赋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愿望和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古已有之。《论语·先进篇》记有: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或,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有,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明确提出了人各有所长,教育应因材施教。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更应如此。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育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智力和道德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多观察、多调查,从学生平时的言行中;从学生的作业、作品中;从学生的生活文化背景中;从学生的档案中以及从其他任课教师那里来了解学生。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又要了解整个班级的一般情况。即要“吃透学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一般情况,才能准确确定教学的基点(出发点)。只有掌握了个别情况,才能有效施行差异教育。
资料Ⅷ-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谈到如何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时说:“当我开始涉足教育研究和教育测量领域时,最流行的观点是:⑴学生有好有差。⑵学生有学得快的有学得慢的。在过去十年中,我和助手进行了导致下述结论的研究: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和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相近。儿童特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大人在家里与儿童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而不是父母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中的个别差异是一种观察得到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预测、解释,并加以改变。……学生的部分差异是由于家庭和学校中所用的特定做法而产生的,……造成学校学习中的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班级教学的集中性。……学习中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是由学生的学习史和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决定的。若这两个方面进行适当改变,就可大大缩小差异,提高学习水平,并在减少所花时间、精力的意义上提高其学习效率。”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2、注意发现和培养“天才儿童”以及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所谓“天才”是指才华超众,但“天才”不是全才,不是各方面都超众。“天才儿童”就是早慧儿童。他们也是国家的财富。如何判别和发现“天才儿童”呢?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制定的推荐智力超常青少年的行为表,可供参考。它主要适合初中到高中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主要内容如下(原内容为31条,为便于了解大意现压缩合并为15项):
⑴是一个好奇好问的、好学不倦的人;⑵对科学、艺术或文学有深厚的兴趣或受过奖赏;⑶语言丰富多采,能讲富有想象力的故事;⑷有广泛的兴趣,数学成绩突出;⑸能非常机敏地回答问题,能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问题;⑹有创造性思维,善于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⑺能控制自己,能控制局面或左右同年龄的人;⑻对自己有信心,有渴望胜过别人的愿望;⑼喜欢自己一个人工作,有忘记时间的倾向;⑽是个情绪非常稳定或非常不稳定的人;⑾大胆、急于做新的事情,遇到新发现出声地表示兴奋;⑿别人说话时经常插嘴,能坦率地说出对成人的看法;⒀善于观赏艺术表演,面部与姿态富于表情;⒁具有成熟的幽默感;⒂能仔细地观察问题,能在显然不相关的观念中找出关系。
天才儿童应如何培养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郝洛克博士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不要把这样的孩子公之于众,使他成为宣传品。因为这样做有可能败坏他的品格。第二,不要强迫他学习。强迫孩子学习是愚笨的行为。应该教他读一些有趣的读物,或鼓励他养成一种优良的嗜好。要注意培养他的幽默感,帮助他增加词汇量。只要他有兴趣学,不必担心孩子用功过度会损伤脑子。只要不强迫孩子学习,孩子的脑子会越用越灵。第三,应注意培养孩子具有伟人的品格。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过人的智慧,你的职责就是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帮助他形成世界上成功的伟人都具备的三种特性:创新精神;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明确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①。
资料Ⅷ-4 “天才”的性格
“天才”的性格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如日本藤永保的《创造性幼儿教育》一书就谈到“天才与疯癫”的问题:有名的伦布罗卓学说认为,天才与疯癫只有一纸之隔。根据德国一位精神病学家的调查,在选出的78名“特别有名”的人中,一度出现过精神病症状的占37%,严重精神病质的占83%以上,轻度精神病质的占10%,而被认为身体健康的占6.5%。若再选出最有天才的35人,他们中有精神病的占40%,有精神病质的高达90%以上。由此产生了一种叫“帕索格拉非”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想通过探索这些人的病史揭示天才、创造性的秘密。当然,不能认为天才必定是疯癫,更不能认为疯癫就一定是天才。但它可以提醒我们在正常人认为是不正常的学生(尤其是个性不好的学生)很可能具有极高的天赋,需要我们去发现、保护和培养。
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和培养特殊人才。象唱歌、绘画、体育人才等,要注意及早发现、及早培养。如浙江有位小学教师叫林蓟,有一次他发现学生梁枫把各科课本上的插图都着了颜色,且十分调和、自然,于是就表示赞许。学生见此情景就拿出自己的“画册”,请老师指教,从此教师就跟他谈达·芬奇画蛋,讲神笔马良,讲齐白石从木匠成为大画家的故事。并尽自己所能指导他。后来,梁枫考上了省工艺美术学校,成为新一代有作为的工艺师。
3、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对待“差生”
教师要用辨证观和发展观来看待“差生”。“差”是相对的,首先要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
观点看待学生,既要了解学生差的一面、短处,又要了解学生积极的一面、长处。找出“闪光点”,利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差生”,人是在变化的,尤其是青少年。有早慧的儿童,也有很多人大器晚成。如如世界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其性格形成时期对音乐从未显出有丝毫兴趣,直到22岁他才突然变得热中于音乐。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在少年时,其父母因他除画画和钓鱼之外无所事事而悲观失望。他20岁时对科学尚不感兴趣。大作家威廉·福克纳小学五年级就退学了,他一度上过大学,可是一年级英语不及格被退学了。他25岁以后才开始独立的创作生涯,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教师千万不要埋没、扼杀人才,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在《糊涂的先生》一诗中所写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但是,我们不能认为伟人在青少年时都是差生,更不能说差生将来一定都能成为伟人。不能认为“差”是个好事,而要认真分析差在什么地方和致差的原因,从而及早治“差”,使学生早日成才。我国上海市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曾对上海十区三县的3102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学习不理想,或者说学习困难的学生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主要由于局部偶然的因素引起的暂时性学习困难占18.4%;二是主要由于学习能力不强造成的学习困难占5.7%;三是主要由于学习动机问题造成的动力型学习困难占57.8%;四是主要由于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所引起的整体性学习困难占12.2%。由上可见学生学习困难主要由于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障碍而造成的。如不明白为什么而学习;教育者只重视智力因素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以自己的愿望来代替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原动力①。
所以,致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和家长的原因。教师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其学习能力等,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资料Ⅷ-5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调查了罗斯塔夫省二百多所学校的二千多名留级生和在学季考试中一千名不及格的学生。通过教育会诊,发现主要原因是教学问题:知识有空白点的占8%,学习劳动技巧的水平低占34%,认识过程发展上的缺陷占20.5%,意志、修养和纪律差占6.5%,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占9%,因健康原因占10%,家庭消极因素占12%。
——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4、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使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一点对中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己优势和劣势,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才能和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以便少走弯路,早日成才。如美国著名歌唱家玛丽娅开始是名演员,并很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但导演坦白地告诉她:“你不适宜演电影,相信我,我是内行”。以后不久,她就用她在德克萨斯学到的唱法放声歌唱,一举成名。再如美国画家惠斯勒,他先在西点军校学习化学,因成绩差被学校开除了,后到美国测量局当了地图镌版工,因不守秩序到处乱画,又被解职,最后到法国巴黎学画,取得巨大成功。科学家阿尔伯特·施韦策,直到三十岁时还在音乐与教会之间徘徊,后来开始医学研究。这些人都是经过一番曲折后才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最后成才的。当然还有很多人一直未能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有利方向,从而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所以,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要尽力发展和利用它,使每个人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早出人才,出好人才。
十、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必须调动、协调校内外一切积极的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施加连续性和一致性的教育影响,以促进学生身心连续不断的全面的和谐发展。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实施全方位立体交叉式的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强调时间上的连续性,又要强调空间上的一致性。尽管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要求和内容有所区别,但总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进程又是互相衔接,连续不断,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教育影响前后不连贯,甚至不一致,就会降低教育的效果,甚至教育的影响会互相抵消。就教育空间而言,学生在校时间是很有限的。一年365天,细算起来,大部分时间不在学校而是直接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如果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不连续,不仅会产生教育要求的不一致,也容易产生教育“真空”。就是学校教育内部,若教育者之间的教育要求不一致,也必然会影响教育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保持一致
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任何合格人才的培养,都是教师群体劳动的结晶,都是教师群体共同协作的结果。群体性和协作性是教师劳动的又一基本特征。为此,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协调、统一校内各方面教育力量,使全体教职工,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要求,分工合作,共同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同时,在班级内,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必须一致。特别是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各科教师的配合,各科教师要自觉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既教书,又育人,共同育人。另外,还要注意良好的校风、班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是保持校内教育影响一致的重要举措。
2、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要前后连贯、上下衔接
培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素质。而教育内容是决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不同教育阶段具体的培养目标尽管不同,但必须有内在的承接关系;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尽管不一样,但必须前后连贯、上下衔接。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更应如此。现在,我国采取小学与初中九年一贯制的新课程改革方案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过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这样一条跨时空的教育“流水线”,需要经过几十位教师的劳动,其中每个教师的劳动都对处于“教育流水线”上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每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等于学生一生发展的结果,但却是他一生良好发展的基础。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每一个阶段之间的教育连贯一致,相互衔接,每位教师在其岗位上目标一致地认真工作,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人才。所以,每一教育阶段的教育者都应该了解临近的教育阶段的教育情况。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一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个体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和终身的老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代替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今天的社会,要想很有效地培养一个人,光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学校是承担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完全有责任引导和协调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第三节 教育原则的选择与综合运用
教育原则有很多条,不同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者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不仅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看法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同一时代的教育家其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五条原则,巴班斯基提出十条原则。我国学者扈中平主编的《现代教育理论》一书提出了五条教育原则、七条教学原则。不仅不同的教育学教材和著作对教育或教学原则的理解和表述不同,而且每个教育工作者在认同教育原则时更是存在很大差异。这不仅是主观认识的差异,还有客观的时间、地点和运用对象的制约。所以,人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所选择的教育原则以及对各原则重要程度的认识(即对教育原则顺序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那么,究竟应如何来选择指导自己教育工作的教育原则呢?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依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来选择
教育目的不同,教育原则也不一样。如要培养人的创造力,就必须尊重人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若要培养人的品德和审美情操,就要强调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目标不同,所要运用的教育原则也不一样。如基础教育阶段,一般都很强调巩固性原则,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而高等教育一般都强调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依据所教学科和所承担的教育工作的特点来选择
学科不同,其教与学的要求和特点不一样,所选择和运用的教育原则也存在差异。如自然学科的教学在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时,更注重教学实践,安排的实验课时较多;而文科的教学在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时,更注重联系社会的实际。再比如,体育教学强调技能的训练,更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而班主任老师则有重视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等。
3、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育观来选择
不仅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因培养目标不同,所运用的教育原则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的教育对象因所处的环境、学校和时代不同,教育工作所运用的原则也有差异。如同样是中学教育,以前我国一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在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差距较大,就要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另外,教育原则的选择和运用,还直接受到教育者个人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教育经验的制约。
本章所述的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育原则应贯彻于我国中小学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它既应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又应贯彻于课外活动中;他既要指导德育和美育工作,又要指导智育和体育工作;它对教师明确教育目标、选择和使用教材、确定教育的具体方法等都具有指导作用。不管学者们确定的教育原则体系以及对教育原则的表述存在多么大的差异,其目的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运用教育原则的直接的表层的目的。常言道:“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关键。如果一个学生对德育毫无兴趣,那么教师的苦苦说教就是对牛弹琴。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那么数学课对他来说就会收效甚微。如果他对物理特别感兴趣,上课时他就会聚精会神,课下还会自觉钻研。所以,教师的教育工作首先要想办法尽量使全班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或增强这一兴趣。同时,它也是检验教师运用教育原则的效果的一个标尺。教师还应注意不要孤立而片面地运用这些原则,要从整体上认识和发挥各个教育原则的作用。某一教育原则可能指导多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也可能受到多种教育原则的共同指导,各个原则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教师应努力把它们化为自己的教育原则体系和培养学生的具体的教育要求,并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信念。
运用与思考
1.就你感兴趣的1~2个教育原则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贯彻?
2.收集有关专家对教育、教学原则的观点,并就我国中小学教育原则的体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3.请结合一堂课的教学实例,分析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