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学习要点:
1、掌握两种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两种
汇率制度(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与两种资本管制状况(资本
完全管制与完全自由)下,如何同时实现两种均衡(对内均衡
与对外均衡)。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2、体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必须兼顾对内均衡与对
外均衡的思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可划分为生产贸
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而内部均衡被
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
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部均衡指
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3、区分支出调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的作用与局限。所谓支
出调整政策( Expenditure — Changing Policy),等同于在
封闭经济条件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组合。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改变支出水平从
而改变收入水平的目的。其实质是对总需求的水平进行管理。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所谓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 — Switching Policy)
指能够通过影响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构成而
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
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范畴。狭义的支出
转换政策则专指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政策的实质是在总需求的
内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使得总需求的构成在国内吸收与净出
口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
4、掌握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开放经济下的相对有效性。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5、了解不同汇率制度与资本管制状况对宏观政策的影响。在
开放经济条件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应在不同的汇率制
度安排下有所不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物
价的效果十分明显,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但在浮动
汇率制下,财政政策对经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货币政策却
十分有效。资本项目是否开放,也影响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途
径,如果资本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则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首先会影响净出口,反之,在资本项目完全被政府所控制的情
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首先作用于国内利率敏感性的消费
与投资。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6、掌握米德冲突的含义。米德冲突说明,一国如果要同时实
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则必须同时使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
出转换政策,单独强调任何其中的一种政策,将会导致一国内
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7、掌握政策指派理论:指派给财政政策的任务应该着眼于是
稳定国内经济,而指派给货币政策的任务则应当是稳定国际收
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同时发挥不同政策
手段的比较利益。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第一节 内外均衡理论
内外均衡理论( Theor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研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
济如何同时达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如果政府的经
济政策目标是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则针对不同的具体
情况,政府应采取何种经济政策。
一、米德冲突
二、内外均衡的理论模型
三、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实践
四、政策指派理论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一、米德冲突
?支出调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支出转换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米德冲突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1、支出调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
支出调整政策( Expenditure — Changing Policy),等
同于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改变支出
水平从而改变收入水平的目的。其实质是对总需求的水平进行
管理。
支出转换政策( Expenditure — Switching Policy)指
能够通过影响本国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构成而使
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关税、出口补
贴、进口配额限制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范畴。狭义的支出转
换政策则专指汇率政策。支出转换政策的实质是在总需求的内
部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使得总需求的构成在国内吸收与净出口
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2、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可划分为生产贸易品的
贸易部门和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而内部均衡
被定义为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
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
衡状态;外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商
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3、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顺差国
经济 逆差国 经济
可 能 的 政 策 选 择 世界
经济
状况
为了外
部均衡
为了顺差国的
内部均衡
为了逆差国
的内部均 衡
衰退 衰退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扩张
顺差国扩张
逆差国扩张
( 1)
衰退 景气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扩张 顺差国收缩逆差国收缩 ( 2)
景气 衰退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差国扩张 ( 3)
景气 景气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扩张逆 差国收缩 顺差国收缩逆差国收缩 ( 4)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4、支出转换政策的作用与局限
顺差国
经济
逆差

经济
可 能 的 政 策 选 择 世界
经济
状况
为了外
部均衡
为了顺差国的内部均

为了逆差国
的内部均 衡
衰退 衰退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
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
国货币升值
顺差国货币升值
逆差国货币贬值
( 1)
衰退 景气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 国货币升值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国货币升值 ( 2)
景气 衰退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升值 逆差国货币贬值 ( 3)
景气 景气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货币贬值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国货币升值 ( 4)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5、米德冲突
一国政策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在于内部均衡
和外部均衡的同时实现。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单独
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
部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
部均衡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就是著名的米德冲突。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二、内外均衡的理论模型
1,内外均衡的定义
2,内外均衡的调整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逆差
通胀顺差失业
逆差
失业
图 ( 17.1) 内外均衡的经济模型 D(EC)
e
(ES)
G YY
IY2
Y1F
C”’C
C’
C”
E1
E2
EE顺差通胀
H
J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三、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实践
许多国家正是以财政与货币政策维持内部均衡,并将汇率
政策与直接管制结合起来维持外部均衡,因为: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更容易达到内
部均衡,而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对外部均衡的调节更有效。
第二,直接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能够实现总量与结构调整的
统一。
第三,汇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内外均衡,能否实现预期
的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四、政策指派理论
1962年,时在 IMF任职的蒙代尔发表了题为, 恰当运用财
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 的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
正式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
衡的政策主张。这一主张,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实现内外
均衡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被称为, 政策指派, 理论。
根据, 政策指派, 理论,用财政政策稳定国内经济,而用
货币政策稳定国际收支,将有利于经济的内外均衡 。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表 17-3:政策指派原理
国际收支的
初始状态
国内经济的初始状态
高失业率 高通货膨胀率
顺差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逆差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选择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政策效应比较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一、固定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 M— F模型
2、货币政策无效论
3、资本完全管制下的情形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 M— F模型
r
0
A
Er*
Y
LM
LM’
CM
IS
图 ( 17-3)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 M— F模型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2、货币政策无效论
E1
A
r
0
A
Er*
Y
LM
LM’
CM
IS
图 ( 17-4)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 M— F模型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3、资本完全管制下的情形
Y
r2
Y0 Y1
IS’r1
ISIS
E1
A
r
0
E0r*
LM
LM’
图 ( 17-5) 资本管制下的 M— F模型
LM”
CM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二、浮动汇率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2、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财政政策
3、资本管制条件下的宏观政策效应分析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1、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
Y
图 (17-6)货币扩张的效应
Y1
C
B
A
Y0
IS’
IS
CM
LM’
LM
r1
r*
r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2、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的财政政策
图 ( 17-7) 财政扩张的效应
B
A
LM
IS’IS
Y
r*
r1
r
CM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三、不同制度环境下的政策效应比较
1、不同政策手段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比较
2、不同情况下,不同政策手段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比较
3、不同资本控制程度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结构
的影响
4、不同制度安排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与
途径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1、不同政策手段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比较
政 策 效

货 币 扩 张 财 政 扩 张 汇率贬值
固定汇

浮动汇

固定汇

浮动汇

固定汇

产 出 — ↑ ↑ — ↑
物价水
平 — ↑ ↑ — ↑
国际储
备 ↓ — ↑ — ↑
汇 率 — ↑ — ↓ ↑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2、不同情况下,不同政策手段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比较
政 策 效 果 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状况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最 有 效 最 无 效 浮动汇率
稍 有 效 稍 有 效 固定汇率,且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消除
最 无 效 最 有 效 固定汇率,且国际收支不平衡未消除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3、不同资本控制程度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结构
的影响
资本控制程度 货币扩张 财政扩张
资本自由流动 利率不变, 出口增加 利率不变,, 挤出,净出口
资本完全控制 利率下降,消费与投资增加 利率上升,, 挤出,消费与投资
货 币 银 行 学
金融 学院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与政策选择
4、不同制度安排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 浮动汇率
资本自由
流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 →本币
存在贬值压力 →对外汇
的需求上升 →中央银行
抛售外汇 →货币供应量
减少 →总需求不变
货币供应量增加 →
在利率不变时存在
超额的货币供给 →
资本流出 →本币贬
值 →净出口增加 →
总需求上升
财政支出增加 →在利
率不变时存在超额的
货币需求 →资本流入
→中央银行购进外汇
→货币供应量增加 →
总需求上升
财政支出增加 →在
利率不变时存在超
额的货币需求 →资
本流入 →汇率升值
→经常项目恶化 →
总需求不变
资本完全
管制
货币供应量增加 →利率
下降 →投资大于储蓄 →
经常项目恶化 →本币存
在贬值压力 →中央银行
抛出外汇 →货币供应量
减少 →总需求不变
货币供应量增加 →
利率下降 →利率敏
感性的消费与投资
增加 →总需求上升
财政支出增加 →利率
提高 →进口增加 →本
币存在贬值压力 →中
央银行抛售外汇 →货
币供应量减少 →总需
求不变
财政支出增加 →利
率提高 →对利率有
敏感性的消费与投
资减少 →总需求不

政策
效果 无效 有效
在资本自由流动时有
效 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