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 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 表现为思维,
情感, 知觉, 智能, 意志和行为诸方面的障碍 。
? 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
? 抗抑郁症药和抗躁狂症药
? 抗焦虑症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
?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 情感, 行为之间互不协调, 精神
活动脱离现实环境, 即, 精神分裂, 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病 。
? 基本表现为:
? ( 1) 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
? ( 2) 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与周围环境不
? 协调;
? ( 3) 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 。
? 发病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 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脑边缘
系统 DA功能亢进 。
?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 1 中脑 -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通路,细胞体位于中脑顶
盖, 投射到边缘前脑和额叶的广泛区域以及大脑皮层, 与思
维, 精神, 情绪和行为活动有关 。
? 2 黑质 -纹状体通路,细胞体集中在黑质, 神经纤维到达纹
状体 。 该通路与锥体外系功能活动有关, 正常情况下起抑制
作用, 和起兴奋作用的胆碱能神经处于平衡协调状态 。
? 3 结节 -漏斗通路,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下丘脑弓状核, 神
经纤维至正中隆起, 与垂体前叶内分泌机能活动有关 。 该部
位 DA受体被阻断,可引起内分泌机能紊乱 。
? 此外,在 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 ( CTZ) 也有 D2受体,兴奋
该受体有催吐作用 。
?
? 氯丙嗪 ( 冬眠灵 )
? [药动学 ]
? 吸收 不规则, 2-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 作用持续 6小时
? 结合 90%。
? 分布 全身各组织 。 脑中浓度可达血浆的 10倍,
? 代谢和排泄 肝脏代谢, 肾脏排泄
? 该药首过效应明显, 不同个体服用相同剂量, 血药浓度可
相差 10倍以上, 因此应注意用药个体化 。 氯丙嗪在脂肪组织
中有蓄积, 排泄缓慢, 老年患者消除速度慢, 应注意调整用
量 。
氯丙嗪
?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 阻断 DA受体, 阻断 α受体和 M受体, 其药理作用广泛而复
杂 。
? 1 中枢神经系统
? (1) 抗精神病作用, 竞争性阻断中枢 D2受体而起作用 。
? 正常人,安定, 镇静, 感情淡漠,
? 精神病人:速控制兴奋躁动,
? 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 控制症
状, 无根治作用 。 须长期服药 。
? 治疗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 紧张, 妄想,
幻觉等症状 。
? ( 2) 镇吐作用,强 。 阻断 CTZ的 D2受体, 抑制呕吐中枢,
? 前庭呕吐无效 。
? 抗呃逆 。
? 用于治疗疾病以及一些药物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 晕动病呕吐效差 。
? ( 3) 降温作用,抑制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
? 能降低发热和正常人的体温
? 用于 低温麻醉 。
? 冬眠合剂
? (4)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 2 植物神经系统
? (1) ?受体阻断作用,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 。
? (2) M受体阻断作用:较弱, 大剂量可引起口干, 视
? 物模糊, 便秘, 尿潴留等副作用 。
? 3 内分泌系统 阻断结节 -漏斗通路中的 D2受体, 使一些下丘
脑释放因子的量减少 。
? (1) 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 因而使催乳素释放
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及溢乳 ;
? (2)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使卵泡刺激素和黄
体生成素释放减少,引起月经紊乱和排卵延迟 。
? [不良反应 ]
? 1,一般不良反应:
? 中枢抑制作用有嗜睡, 乏力, 注意力不集中等;
? 阿托品样作用鼻塞, 口干, 视力模糊, 心动过速, 便秘等 。
? 局部刺激性
? 2,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服用后最常见的副作用,
? ( 1) 巴金森综合征,
? ( 2) 急性肌张力障碍,主要为舌, 面, 颈及背部肌肉痉挛, 患者出
现强迫性张口, 伸舌, 斜颈, 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 多在服药后一
周内出现 。
? ( 3) 静坐不能
? 原因,阻断黑质 -纹状体通路中的 DA受体, 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
势 。
? 抗胆碱治疗而不能用左旋多巴。
? ( 4) 迟发性运动障碍,又称迟发性多动症 。 表现为口 -舌 -颊
三联症:吸吮, 舔舌, 咀嚼, 以及四肢舞蹈样动作, 系长期大
量用药所致, 停药后仍长期不消失, 甚至恶化;
? 中枢抗胆碱药不但无效, 反而使之加重 。 若早期发现, 及
时停药, 可以恢复 。
? 原因 使 DA上调, 受体的敏感性增加或反馈性促进突触前
膜释放 DA,从而使黑质纹状体 DA功能相对增强所致 。
? 3,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 用去甲肾上腺素
或麻黄碱 。
? 4,过敏反应,常见皮疹, 多型性红斑, 荨麻疹等, 停药可消
失 。
? 5,内分泌紊乱,长期大量服用可出现多种内分泌紊乱症状,
包括乳房肿大泌乳, 月经停止等
?
?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5-HT缺乏是其共同的生化基础
NA功能亢进为躁狂 。
NA功能不足则为抑郁,
一、抗抑郁症药
基本表现
( 1)情绪低落
( 2)思维活动减慢
( 3)行动迟缓,少动
? 米帕明 (丙咪嗪 )
? [药动学 ]
? 吸收:口服吸收快, 个体差异大 。 有肝肠循环 。
? 结合,90%左右 。
? 分布:广泛,脑、肝、肾及心脏中分布较多,
? 代谢: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地西帕明有显著的抗
? 抑郁作用,
? 排泄:大部分肾脏排泄, 小部分肠道排泄 。
? [药理作用 ]
? 1 中枢神经系统,
? 正常人, 头晕, 口干, 困倦, 视力模糊, 血压下降,
?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 机制,
? 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 ( NA) 及 5-羟色胺的
? 再摄取
? 伊普吲哚,米安舍林不抑制 NA及 5-HT的再摄取
? 可卡因, 苯丙胺无抗抑郁作用;
? 抑制单胺类递质再摄取是机制中的一个早期环节
? ② 阻断突触 α 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 NA增加,并使
? α 2受体数目下调。
?
? 2 植物神经系统,阻断 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 3 心血管系统,血压下降,心跳加快,体位性低血
压及心律失常。
? 【应用】
? 抑郁症:用于各型抑郁症的治疗。首选药,
? 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
? 起效缓慢,连续用药 2-3周后才见效,不能作为
应急药物应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病人,应加
用其它措施防治。
? [不良反应 ]
? 1,抗胆碱作用:可引起口干, 便秘, 尿潴留, 视
力模糊, 眼内压升高, 心悸等, 前列腺肥大几及青光
眼患者禁用 。
? 2,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 心动过速, 心律
失常和传导阻滞, 高血压, 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
? 3.中枢神经系统:嗜睡、乏力、头痛、幻觉、肌
肉震颤、共济失调。
? 4.其它: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及黄疸等过敏反
应,还可引起原因不明的出汗。过量引起急性中毒,
出现高热、高血压、惊厥、昏迷。
? 麦普替林 选择性 NA摄取抑制剂,具有广谱, 起效快和副作
用少等优点 。 临床上用于各型抑郁症, 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尤
为适用 。
? 米安舍林 抑制突触前膜 ?2受体, 对伴有抑郁的焦虑症有效 。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 MAOI)
? 苯乙肼, 异唑肼和反苯环丙胺,抑制 NA,5-HT等降解 。
? 毒性较大,用药后可有头痛、头晕、体位性低血压、多
汗、震颤、易激动、无力、白天困倦等不良反应。
? 服药期间禁食含大量酪胺的食物。
? 舍曲林 ( sertraline) 和 曲唑酮 ( trazodone) 等 。 第三代抗
抑郁症药物, 治疗轻, 中度抑郁症的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症
药相似,副作用少 。
? 二、抗躁狂症药
? 基本表现
? ( 1)情绪高涨
? ( 2)思维活动加速
? ( 3)活动增加
? 碳酸锂
? [药理作用 ]
? 抗躁狂作用:治疗量对正常人影响小,
? 躁狂症患者:言语, 行为恢复正常 。
? 机制:抑制脑内 NA和 DA的释放并促进突触前膜的再摄
? 取, 使突触间隙 NA 浓度减少而控制躁狂症 。
? 抑制肌醇磷酸酶,抑制三磷酸肌醇( IP3) 脱磷
酸化生成肌醇,使脑内磷脂酰肌醇 4,5二磷酸( PIP2)
含量减少,从而产生抗躁狂作用。
? [临床应用 ]
? 治疗躁狂症,躁郁症的躁狂状态, 躁狂抑郁交替
发作, 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状态 。 与抗精神病药合
用有协同作用 。
?
? [不良反应 ]
? 锂盐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多。
? 1,恶心、呕吐、腹泻、疲乏、肌肉无力、肢体震颤、
? 口干、多尿等,常在继续治疗 1-2周内逐渐减轻或
? 消失。
? 2,抗甲状腺作用,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肿大。
? 3,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昏迷、肌
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共济失调、震颤、
? 应立即停药,静滴生理盐水可促进锂的排泄。
? 血锂浓度监测,如高达 1.6~ 2.0 mmol/L时,
应立即减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