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3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 级
专业、层次
日校、中医学本科专业
教 师
专业技术职 务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2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总论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结构,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第五章 剂型;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方剂学》(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中甲主编)
2.《方剂学》(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飞主编)
3.《方剂的配伍方法》(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飞等编著)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组方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的变化形式;汤剂的服法。
熟悉:服药时间、服药方法及其意义。
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方剂的基本结构(40分钟)
方剂的变化形式(15分钟)
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15分钟)
方剂的服法(10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变化形式,汤剂、散剂、丸剂的制法、特点。
难点:“君臣佐使”的涵义与确定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总论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结构
一、“君臣佐使”的源流发展
二、“君臣佐使”的现代解释
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特点:“两针对”、“两大”“一少”。所谓“两针对”,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两大”,是指用量大,药力强;“一少”,是指药味少。
2、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列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4、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三、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
以法统方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君臣佐使理论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式,是完成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只有正确把握上述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加之熟练的用药配伍技巧,才能组织好理想的有效方剂。
综上,组织好一张理想的有效方剂,必须具备三个重要环节:(1)针对病机,正确的立法;(2)熟练的配伍用药技巧;(3)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三、剂型更换的变化
第五章 剂型
一、汤剂
1、制法: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
2、特点:
优点: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病人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不足: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二、散剂
1、制法: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的,称为煮散。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
2、特点: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三、丸剂
1、制法: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2、特点: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些丸剂药性比较峻猛的,此则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
3、常用的丸剂: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病,需要长期服用。
(2)水丸 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作用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
(3)糊丸 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糊丸粘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
(4)浓缩丸 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其他尚有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
四、膏剂
1、制法: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2、煎膏与外用膏剂:
(1)煎膏 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
(2)软膏 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粘膜或疮面。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溶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 又称膏药,古称薄贴。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五、酒剂
1、制法: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
2、特点: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六、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七、其他剂型:茶剂、露剂、锭剂、条剂、线剂、栓剂、冲剂、
片剂、糖浆剂、口服液、注射液 ……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一、服药时间
1、一般来说,宜在饭前约一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
2、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以防产生副作用。
3、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二小时服。
4、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5、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
6、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
7、个别方剂,古人对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较好。
二、服药方法
1、运用汤剂,一般情况下是一日一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二次或三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2、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二次或三次。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君臣佐使的源流发展]:2分钟
[君臣佐使的现代解释]:35分钟
[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3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药味加减的变化]:5分钟
[药量增减的变化]:5分钟
[剂型更换的变化]:5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汤剂]:3分钟
[散剂]:3分钟
[丸剂]:3分钟
[膏剂]:3分钟
[酒剂]:2分钟
[丹剂]:2分钟
[其他剂型]:1分钟
板书:1分钟
[服药时间]:5分钟
[服药方法]:5分钟
(教案末页)
小 结
每一首方剂的组成,固然要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而成。但在组织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药物时,还应符合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即“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这样才能达到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的目的。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列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在运用时应当通过灵活变化来适合具体病情的需要。常见的组成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增减的变化;(3)剂型更换的变化。
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传统剂型有汤、丸、散、膏、酒、丹等,现代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方剂的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服法的恰当与否,对疗效也有一定影响。因而,方剂的服用方法,也应予以重视。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述方剂的基本结构,并举例加以说明。
2、组织好一张理想有效的方剂要把握哪几个重要环节?
3、方剂的变化形式有哪些?
4、简述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的制法、分类及特点。
5、方剂的服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6、影响方剂疗效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实施情况及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