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11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教案完成时间: 年 月 课程名称 方剂学 年 级  专业、层次 日校、中医学本科专业  教 师  专业技术职 务  授课方式(大、小班)  学时 3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各论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第二节 清营凉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第三节 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方剂学》(新世纪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邓中甲主编) 2.《伤寒论》《温病条辨》《外台秘要》 3.《中医方剂精要及趣味记忆》(海南出版社 秦竹主编) 4.《方剂学》(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飞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 熟悉:清热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犀角地黄汤 了解: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清热剂的概述(5分钟) 清气分热的概述(3分钟) 白虎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7分钟);运用(3分钟) 竹叶石膏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3分钟);方解(5分钟);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的比较(3分钟);运用(2分钟) 清营凉血的概述(5分钟) 清营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10分钟);方解(10分钟);运用(3分钟) 犀角地黄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8分钟);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的比较(5分钟);运用(5分钟) 清热解毒的概述(5分钟) 黄连解毒汤的组成(2分钟);功用、主治(5分钟);方解(8分钟);运用(5分钟)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 难点:白虎汤中配伍粳米、甘草的意义;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的比较;竹叶石膏汤中配伍半夏的意义;清营汤如何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犀角地黄汤如何体现“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四章 清热剂 [概述] 一、概念: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为清热剂。 二、适应证:里热证。 三、治则治法 针对经热,要注意清(热)、降(火);针对郁热,要注意清(热)、透(邪);针对热毒,应清热解毒,若热毒搏结气血,腐败血肉,还应加用凉血活血之品,若热陷心包,还应注意开窍;针对热结,治疗应注意消除有形之实邪;针对虚热,治疗应清虚热,还应加用养阴之品。 四、分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 五、使用注意: 辨别里热所在部位。 辨别热证真假,如为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 辨别热证的虚实。 权衡轻重,量证下药。 “反佐”的运用。 第一节 清气分热 [概述] 一、适应证:热在气分证。 二、常用方药配伍:针对阳热亢盛,应辛寒清热,运用石膏、竹叶、银翘等药物;针对热邪伤津,应生津止渴,选用知母、麦冬等药物。 三、代表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 白虎汤 [来源] 《伤寒论》 [组成] 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趣记] (白虎)惊吵师母 [对照] (白虎)粳草石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 君 石膏——清热透邪,生津除烦 臣 知母——清热滋阴 助石膏清肺胃之热 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 佐 粳米 益胃生津,顾护脾胃 炙甘草 [运用] 辨证要点 白虎汤为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大症”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若阳明经腑同病,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白虎承气汤);消渴属胃热者,加天花粉、芦根、麦冬;少阳阳明合病,加柴胡、黄芩、天花粉(柴胡白虎汤)。若气分热盛,气阴两伤,可加人参(白虎人参汤)。 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2)免疫调节作用;(3)抗感染作用。 现代运用 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竹叶石膏汤 [来源] 《伤寒论》 [组成] 竹叶、石膏、粳米、炙甘草、人参、麦冬、半夏 [趣记] (住院食高汤),厦门人干净 [对照] (竹叶石膏汤),夏门人甘粳 [功用]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短气神疲,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君 竹叶——清心利水除烦 石膏——清热生津除烦 臣 人参 补气养阴生津 麦冬 佐 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使 甘草 和脾养胃 粳米 配伍特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 《医宗金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类方比较] 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 的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 竹叶石膏汤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心胸烦闷,短气神疲,口干喜饮,气逆欲呕,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气分热尤盛,可加知母、黄连。 现代运用 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以及糖尿病属胃热阴伤者。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概述] 一、适应证: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诸证 二、常用方药配伍:常用水牛角、生地等清营凉血药物为主。其中由于入营邪热由气分传来,故应采用“清营透热”之法,于清营的药物中适当配入具有宣通气机作用的银花、连翘、竹叶等以促进营分邪热透出气分而解。热入血分每多迫血妄行而致出血、发斑;而且络伤血溢每易留瘀,热与血结亦可成瘀,故当采用“凉血散血”之法,于凉血解毒药中配入具有活血作用的丹皮、赤芍等以促其瘀血消散,同时可使止血而不留瘀。 三、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清营汤 [来源]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生地、玄参、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 [趣记] (秦蠃)皇帝住西单,巧卖银元 [对照] (清营)黄地竹西丹,翘麦银元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 君——犀角(水牛角) 清营凉血之要药 清解营分之热毒 生地:凉血滋阻 臣 麦冬:养阴生津 增液汤 玄参:降火解毒 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透热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佐 黄连——清心解毒 丹参(小剂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配伍特点:以清热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之品。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丹,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兰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2)抗病毒作用;(3)抗菌作用;(4)中和内毒素作用;(5)抗血栓作用;(6)免疫调节作用。 4、现代运用 乙脑、流脑、败血症、肠伤寒、流行性出血热、川崎病等属于热入营分者,可用本方治之。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还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犀角地黄汤 [来源]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 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趣记] (洗脚底换)药单 [对照] (犀角地黄)药丹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2)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方解] 君——犀角:凉血清心而解热毒 臣——生地:凉血滋阴生津 佐——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配伍特点: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滤,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类方比较]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的比较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挟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逼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药理研究 (1)解热作用;(2)抗病毒作用;(3)抗菌作用;(4)中和内毒素作用;(5)抗血栓作用;(6)免疫调节作用。 现代运用 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均可用之。 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 [概述] 一、适应证: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 二、代表方: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 黄连解毒汤 [来源]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趣记] (黄连解读)百子情 [对照] (黄连解毒)柏子芩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实热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 君——黄连:清心泻火,兼清中焦之火 臣——黄芩:清上焦之火 佐 黄柏:泻下焦之火 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引热下行 配伍特点:纯用大苦大寒之品,直折三焦实火。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药理研究 (1)抗多种细菌、病毒作用(中药广谱抗生素);(2)免疫调节作用;(3)降血糖作用;(4)抗炎作用。 4、现代运用 败血症、脓毒血症、细菌性痢痢、肺炎、流脑、乙脑、烧伤、丹毒、痈、疖等属于三焦火毒者,可用本方治之。 5、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概念]:1分钟 [适应证] [分类] [治则治法]:2分钟 [使用注意]:2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1分钟 [常用方药配伍] :1.5分钟 [代表方剂]:0.5分钟 板书:2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7分钟 [运用]:3分钟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3分钟 [方解]:5分钟 [类方比较]:3分钟 [运用]:2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2分钟 [常用方药配伍] :2分钟 [代表方剂]:1分钟 板书:5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10分钟 [方解]:10分钟 [运用]:3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8分钟 [类方比较]:5分钟 [运用]:5分钟 板书:1分钟 时间分配为: [适应证]:3分钟 [代表方剂]:2分钟 板书:3分钟 时间分配为: [来源] [组成] [对照]:2分钟 [功用] [主治]:5分钟 [方解]:8分钟 [运用]:5分钟   (教案末页) 小 结 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五类。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的功用,主治气分热盛证。为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大症”为辨证要点。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粳米、炙甘草、人参、麦冬、半夏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的功用,主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心胸烦闷,短气神疲,口干喜饮,气逆欲呕,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清营汤出自《温病条辨》,由犀角、生地、玄参、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组成,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的功用,主治热入营分证。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犀角地黄汤出自《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全方由犀角、生地、芍药、丹皮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用,主治热入血分证;热伤血络证;蓄血瘀热。为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黄连解毒汤,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全方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具有泻火解毒的功用,主治三焦实热火毒证。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清热剂分为哪几类?使用注意有哪些? 2、何方体现了“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该方中配伍半夏有何意义? 3、试比较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 4、清营汤中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则的一组药物是什么?该方配伍丹参的意义是什么? 5、犀角地黄汤配伍芍药、丹皮的意义是什么? 6、试比较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  实施情况及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