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传染病
一、填空题
1. 结核病的播散方式有????????、??????、????。
2. 结核结节中的Langhans巨细胞是由??????????????或??????????????而成。
3. 原发肺结核的原发综合征表现为????????、????????、??????????????。
4. 常见的肺外器官结核有??、??????、??????。
5. 肠结核的溃疡多呈????状,其长径与肠的长轴??????。
6. 继发性肺结核是指????????????????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
7. 绝大多数原发性肺结核患者结局是????????。
8. 原发肺结核的原发灶常位于??侧肺。
9. 结核病病变转向恶化的方式有????????????、????????????。
10. 结核病病变转向恶化的方式有????????、????????。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炎症。
12. 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有??????、??????、??????????????、????????、??????、????????????。
13. 结核肉芽肿是由??????????、??????????????、??????????、????????组成。
14.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主要是以????????为主。
15. 肠伤寒的并发症有??????、??????、??????????。
16. 伤寒的肠道病变分为??????????、??????、??????、????期。
17. 急性菌痢伪膜的成分有??????、??????????、????????。
18. 乙型脑炎病毒为???病毒,其传播媒介为??。
19. 对乙型脑炎的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形态表现是??????????。
20.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以????????为主,结核病时发生的变态反应属于????变态反应。
21.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属于??????????炎症,主要是??????????????的增生。
二、名词解释
1. 结核结节 (tubeicle)
答案: (1)细胞免疫学基础;(2)结核病的一种基本病变;(3)由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中央常可见到干酪样坏死;(4)对结核的病理学诊断有意义。
2. 肺原发综合症(pulmonary primary complex)
答案: (1)原发性肺结核;(2)由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组成;(3)X线胸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3. 干酪样肺炎 (caseous pneumonia)
答案: (1)继发性肺结核病的一种较少见类型;(2)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过高;(3)浸润性肺结核进展或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而致;(4)病变可呈小叶性或大叶性实变,切面呈黄色干酪样;(5)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性(纤维素性)渗出、炎细胞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且有明显干酪样坏死;(6)病人情况危重,预后差。
4. 结核球 (tuberculous ball,tuberculoma)
答案: (1)继发性肺结核病的一种较常见类型;(2)浸润性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灶经纤维包裹、结核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满或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形成;(3)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多为单个,常位于肺上叶;(4)部分机化和钙化而愈合,也可恶化进展。
5. 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
答案: (1)伤寒病;(2)伤寒细胞即巨噬细胞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碎屑;(3)伤寒细胞聚集成小结节病灶;(4)小结内无中性粒细胞。
三 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答案: E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Langhans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答案: D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复合症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答案: C
4. 在原发与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的形成中,其发生、发展不同的关键因素是:
A. 发病年龄不同
B. 病变部位不同
C. 病变性质不同
D. 肌体反应性不同
E. 播散方式不同
答案: D
5. 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多发生于儿童
B. 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
C. 病变易循血管播散
D. 病变多开始于肺中叶
E. 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
答案: E
6. 有关肺结核原发复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原发灶多在肺尖部
B. 大多发生在儿童
C. 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D. 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E. 可发展成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答案: A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A. 病程长,随机体抵抗力的消长而起伏
B. 病变好发于肺尖
C. 易沿血道和淋巴道播散
D. 肺内病变复杂,且新旧病变交杂
E. 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改变
答案: C
8.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答案: D
9.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答案: B
10.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仅发生于儿童
B. 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
C. 病变在肺内易沿支气管播散
D. 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
E. 咯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答案: B
11.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答案: C
12.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答案: E
13.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2cm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答案: E
14.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答案: A
15.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B. Langhans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答案: A
16.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答案: E
17. 关于伤寒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一种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炎症
B. 肠病变主要见于回肠下段的淋巴小结
C. 肠病变发展可分为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
D. 肠溃疡期时是菌血症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时
E. 除肠外,还可累及淋巴结、肝、脾、胆囊、皮肤、肌肉、脑等
答案: D
18.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答案: C
19. 结核病变中,易查见结核杆菌的是:
A. 结核结节
B. 纤维化病灶
C. 结核球
D. 渗出性病变
E. 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
答案: E
20. 临床上称为开放性肺结核的是:
A. 原发性肺结核
B. 浸润性肺结核
C. 局灶性肺结核
D.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E. 肺结核球
答案: D
21. 初次吸入结核杆菌,最早引起的肺内病变是:
A. 肺门淋巴结结核
B. 原发复合症
C. 结核性淋巴管炎
D. 原发灶的渗出及坏死
E. 沿支气管出现广泛渗出
答案: E
22. 肠结核好发于:
A. 空肠
B. 直肠下段
C. 乙状结肠
D. 横结肠
E. 回盲部
答案: D
23. 结核病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是:
A. 肉芽组织增生
B. 纤维包裹
C. 钙化
D. 吸收消散
E. 向周围组织蔓延
答案: A
24.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
A. 特殊炎症
B. 急性增生性炎
C. 慢性出血性炎
D. 急性浆液性渗出性炎
E. 变质性炎
答案: C
25.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应该看到:
A. 渗出的大量血浆
B. 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
C. 干酪样坏死
D. 类上皮细胞
E. Langhans巨细胞
答案: C
26. 在结核病的基本病变以增生为主时,常形成:
A. 结核球
B. 炎性假瘤
C. 结核性肉芽肿
D. 假结核结节
E. 增生性息肉
答案: A
27. 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 浸润性肺结核
B. 局灶性肺结核
C. 肺结核球
D. 干酪样肺炎
E. 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
答案: A
28. 影响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的主要因素是:
A. 结核杆菌数量、毒力大小以及机体的反应性
B. 机体免疫力的高低
C. 机体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强弱对比
D. 结核杆菌的毒力
E. 全身营养状况
答案: E
29. 在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
B. 单核巨噬细胞
C. 树突状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 T淋巴细胞
答案: C
30. 关于结核结节的形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是变态反应的结果
B. 是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其中的类上皮细胞由巨噬细胞转变而来
D. 其中的Langhans巨细胞是由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转化而来
E. 发生于细菌量少,毒力弱且机体抵抗力强时
答案: B
31. 结核病变的转归以下列何种为最好?
A. 病灶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
B. 纤维化
C. 吸收和消散
D. 病灶扩大
E. 溶解和播散
答案: C
32. 关于结核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主要为增生性病变,形成许多结核结节
B. 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C. 为一种开放性肺结核
D. 多出现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和体征
E. 若及时给予强有力的抗结核治疗,常可在半年内痊愈
答案: B
33. 关于溃疡型肠结核病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以结肠脾曲为好发部位
B. 溃疡多个,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
C. 溃疡长径与肠长轴相垂直
D. 溃疡底部不见结核性肉芽肿
E. 溃疡愈合时很少造成肠腔狭窄
答案: C
34. 关于冷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为化脓性细菌所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炎
B. 结核合并化脓性炎而形成
C. 骨结核时,病变累及周围软组织而形成的结核性脓肿
D. 非致热性细菌引起的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炎
E. 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
答案: C
35. 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是:
A. 蛛网膜下腔内见多量灰黄色、浑浊、胶冻样渗出物
B. 病理变化以脑干最为明显
C. 常见大量典型结核结节形成
D. 渗出物主要为浆液、纤维蛋白和大量中性粒细胞
E. 干酪样坏死极少见
答案: A
36. 肠伤寒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肠穿孔、支气管肺炎、脑膜炎
B. 肠出血、中毒性心肌炎、脑膜炎
C. 胆囊炎、脑炎、支气管肺炎
D. 肠出血、肠穿孔及支气管肺炎
E. 胆囊炎、肠梗阻、腹膜炎
答案: D
37. 下列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
A. 阿米巴痢疾
B. 肠结核病
C. 细菌性痢疾
D. 肠伤寒病
E. 肠真菌病
答案: D
38. 急性细菌性痢疾初期的结肠病变为:
A. 假膜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卡他性炎
D. 表面化脓性炎
E. 出血性炎
答案: C
39.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最多见于:
A. 25-30岁青年
B. 7-10岁儿童
C. 2-7岁儿童
D. 30岁以上壮年人
E. 中、老年人
答案: C
40.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病变表现为:
A. 变质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假膜性炎
E. 卡他性炎
答案: D
41. 某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腹痛、大便频繁、里急后重,大便早期呈水样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应诊断为:
A. 阿米巴痢疾
B. 细菌性食物中毒
C. 消化不良性腹泻
D. 急性肠炎
E. 细菌性痢疾
答案: E
42.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性病是:
A. 淋病
B. 梅毒
C. 软性下疳
D.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E.AIDS
答案: A
43. 下列哪项符合肠伤寒时形成的溃疡的形态特点?
A. 呈烧瓶状,口小底大
B. 呈椭圆形,其长轴平行于肠的长轴
C. 呈浅表的地图形
D. 不规则,边缘呈火山口样隆起
E. 呈环形、带状包绕肠管
答案: B
44. 下列哪项不符合浸润性肺结核的病变或表现:
A. X线胸片见絮状阴影
B. 病灶中央常有较小的干酪样坏死
C. 病灶多位于肺尖或锁骨下区域
D. 病人的结核中毒症状明显
E. 病灶周围多有明显的肉芽组织形成
答案: E
45. 下列哪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
A. 浸润性肺结核
B.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C.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 局灶性肺结核
E. 结核球
答案: B
46. 下列哪项描述不符合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A. 肠道症状和病变不明显
B. 起病急
C. 可见滤泡性肠炎改变
D. 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
E. 常由毒力较弱的的痢疾杆菌引起
答案: D
47. 关于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以性传播为主,可接触传播
B. 早期梅毒传染性较强
C. 病程长,具潜匿性
D. 血管炎只见于晚期梅毒
E. 可形成肉芽肿性病变
答案: D
48. 关于肺结核病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肺上叶空洞常是由原发复合症发展而来
B. 原发复合症指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C.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D. 病变特征是结核结节形成伴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E. 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坏死病变周围常常有增生为主的病变
答案: A
49. 关于干酪样坏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肉眼特点对病理诊断有一定意义
B. 常发生于感染细菌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变态反应强烈时
C. 镜下为红色、无结构的颗粒状物
D. 可继发于渗出和增生性病变
E. 结核杆菌随组织坏死而被消灭
答案: E
50. 下列哪项是不符合伤寒的特点的?
A. 病变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受累为明显
B. 病灶内浆细胞丰富
C. 有伤寒小结形成
D. 脾大
E. 巨噬细胞可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坏死细胞的碎屑
答案: B
51.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所形成的假膜的特点?
A. 肉眼观为灰白色,也可呈暗红或灰绿色
B. 可认为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
C. 先出现于黏膜皱襞的顶部,随病变进展融合成片
D. 假膜常可脱落而形成深溃疡,甚至穿孔
E. 假膜可见于大便中
答案: D
(二)X型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至五个答案)
1. 影响结核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年龄大小
B. 感染的细菌量
C. 营养状况
D. 机体的反应性
E. 细菌毒力的大小
答案: BDE
2. 结核球可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形成?
A. 干酪样肺炎吸收消散不彻底而形成
B. 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C. 原发复合症中原发灶愈合时纤维包裹形成
D. 浸润性肺结核转向痊愈时,干酪样坏死发生纤维包裹形成
E. 因结核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满形成
答案: BDE
3. 结核结节中类上皮细胞可来源于:
A. 局部渗出的活化的淋巴细胞
B. 来自血中的单核细胞
C. 结缔组织中的组织细胞
D. 局部增生的覆盖上皮细胞
E. 局部增生的成肌纤维细胞
答案: BC
4. 一中年男子在进行健康检查时,X线检查发现右上肺有一直径3cm的圆形阴影,应初步考虑:
A. 肺结核球
B. 支气管肺癌
C. 局灶性肺结核
D. 肺转移性癌
E. 肺粟粒性结核病
答案: AB
5. Langhans巨细胞可见于:
A. 结核球
B. 异物肉芽肿
C. 梅毒
D. 麻风
E. 伤寒
答案: ACD
6. 肠伤寒的主要并发症是:
A. 肠坏死
B. 肠套叠
C. 肠出血
D. 肠穿孔
E. 肠狭窄
答案: CD
7. 梅毒的组织学变化包括:
A. 血管周围炎
B. 闭塞性血管内膜炎
C. 干酪样坏死及类上皮细胞
D. 少许类上皮细胞
E.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炎
答案: ABDE
四、问答题
1. 肠伤寒与肠结核均有溃疡形成,两者病变有何不同?
答案:
?
肠伤寒
肠结核
部 位
回肠下段
回盲部
肉 眼
溃疡,长径与肠轴平行
带状溃疡,其长径与肠轴垂直
镜 下
溃疡边缘可见伤寒肉芽组织
溃疡底部为结核肉芽组织
结 局
愈合后不引起肠腔狭窄
愈合后常因瘢痕形成和收缩而致肠腔狭窄
临 床
常出血、穿孔
肠梗阻
2. 结核性脑膜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肉眼和镜下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
流脑
结核性脑膜炎
肉 眼
灰白色渗出物积聚,血管高度充血
多量灰黄色、浑浊脓样渗出物,偶见粟粒结节
镜 下
表面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少量纤维素
渗出物由纤维素、巨噬细胞常见干酪样坏死
部 位
以额叶、顶叶明显
以脑底最明显
3. 比较急性菌痢和肠伤寒的好发部位及炎症性质有何不同?
答案:
?
急性菌痢
伤寒
部 位
结肠
回肠淋巴结
性 质
急性纤维素性炎
增生性炎,分四期: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
4. 原发肺结核中原发综合征形成的机制和过程?
答案: 结核杆菌被吸入肺内,首先形成的病变叫原发灶,一般1-2个位于肺上叶下部,下叶上部,右肺多见,病变开始为渗出性,继而为干酪样坏死。由于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机体抵抗力缺乏而不能有效的防止细菌扩散,结核杆菌很快进入淋巴管,并到达所属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结核。既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形成的原发综合征。
5. 结核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如何?
答案: 转化规律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人体抵抗力增强时,结核杆菌被控制和消灭,病变转向愈复。转向愈复和吸收消散是渗出性病变的愈复方式,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是增生性结核病愈合的方式。转向恶化和病灶扩大,渗出范围扩大,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可经自然管道排出。
6. 试述结核结节形成过程?
答案: 结核杆菌进入机体后,最初的反应是中性粒细胞浸润,24h后即由巨噬细胞取代,巨噬细胞吞噬并杀灭结核杆菌,在菌体磷脂作用下,体积渐大变为类上皮细胞,多数类上皮细胞互相融合可形成郎格汉斯巨细胞,其外围可聚集淋巴细胞和少量纤维母细胞,当有较强的变态应时,结核结节中央可出现干酪样坏死。
7. 继发性肺结核各型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 ①局灶型肺结核:为肺结核的起始病变;②浸润型肺结核:是由局灶型发展而来,当病人抵抗力下降时,病变扩大,并发生急性空洞;③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由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发展而来;④干酪样肺炎:在病人抵抗力明显下降,结核杆菌明显增加时,由浸润型肺结核急性空洞干酪样坏死播散所致。⑤结核球:病变趋于好转,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堵塞、多个病灶融合;⑥结核性胸膜炎:各型均可在病变发展到胸膜时导致。
8. 试述结核球的发生?
答案: (1)由浸润型肺结核转向痊愈时,干酪样坏死灶发生纤维化包裹。 (2)结核空洞引流支气管堵塞后,空洞由干酪样坏死物填充而成。 (3)由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而成。
9. 比较原发肺结核与继发肺结核病变有何不同点?
答案:
原发肺结核
继发肺结核
(1)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
再次感染结核杆菌
(2)形成原发综合征
有6种类型
(3)病变从肺下叶开始
病变从肺尖开始
(4)发展迅速,易血行播散
病程长,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和形成结核结节
10. 乙型脑炎病理变化如何?
答案: 肉眼:软脑膜充血,脑回扁而宽,切面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或软化灶形成。 镜下:脑内血管明显扩张充血,淋巴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镂空网状软化灶形成。胶质细胞增生。
11. 简述伤寒肠道病变各期变化特点?
答案: (1)髓样肿胀期: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回肠下段淋巴组织明显肿胀,状似脑回。 (2)坏死期: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发生小灶状坏死。 (3)溃疡期:坏死组织崩溃脱落,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4)愈合期:坏死组织脱落干净,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
12. 流脑患儿出现颅内压升高,脑膜刺激症的病理基础是什么?
答案: 颅内压升高:由于脑膜血管扩张,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蛛网膜颗粒因脓性渗出物阻塞而使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 脑膜刺激症:炎症波及到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和软脑膜导致脊神经通过狭窄椎间孔时受压。
13. 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答案: (1)基本病变:为特殊性炎,但仍具有一般炎症的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基本变化,可以其中之一为主。①渗出为主,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②增生为主,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③坏死为主:干酪样坏死。 (2)转化规律: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①转向愈合:病变的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②转向恶化:病灶扩大和溶解播散。
14. 试述继发性肺结核病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案: (1)局灶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灶数量:肺尖下2-4cm处,一个或数个病变;②病变性质:增生为主,也可以渗出和中央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常无明显自觉症状;④转归:病人免疫力低时可发展为浸润型肺结核,免疫力强时则纤维化、钙化而痊愈。 (2)浸润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肺尖或锁骨下区域;②性质:渗出性炎,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③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咳嗽、咯血、痰中查出结核杆菌;④转归:A.治愈;B.恶化成急性洞,干酪样肺炎等;C.转变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①位置和病变数量:多在肺上叶,多个、新旧不一的病变;②性质:厚壁空洞及肺内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类型不同的结核病灶;③临床表现:咳嗽、咳痰、大咯血等;④转归:A.窒息而死;B.肺心病;C.治愈一开放性愈合。 (4)干酪样肺炎:①位置:广泛,一个肺叶或几个肺叶;②性质:干酪样坏死及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③临床表现:危重;④转归:预后差。
15. 简述伤寒的病理特点及其常见的并发症。
答案: (1)病理特点:①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反应性增生,尤以回肠淋巴组织为甚;②伤寒细胞及伤寒小结,不伴中性粒细胞浸润;③典型的肠道病变,如髓样肿胀、坏死、溃疡、愈合;④其他器官如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骨髓等处伤寒小结和坏死形成。(2)并发症:①肠出血和肠穿孔;②支气管肺炎;③其他:胆囊炎、关节炎等。
16. 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及病变特点。
答案: (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主要发生在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 (2)病变特点:①初期为急性卡他性炎;②进一步发展形成假膜性炎;③假膜脱落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地图状的浅表性溃疡。
17. 试列举三种能引起肠道溃疡的传染病,并简述其溃疡的形态特点。
答案: (1)肠结核:①好发于回盲部;②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垂直;③溃疡边缘不整齐呈鼠咬状,底部有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2)肠伤寒:①好发于回肠末端;②溃疡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肠的长轴相平行;③溃疡边缘略隆起,底部不平坦,可被胆汗染成黄绿色,溃疡可深及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3)急性细菌性痢疾:①好发于大肠,尤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重;②溃疡形状不规则,如地图状。③溃疡浅表、大小不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