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炎? 症 一、名词解释 1. 渗出(exudation) 答案: a炎症局部组织;b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c进入组织间隙、体腔和黏膜表面等。 2. 趋化作用(chemotaxis) 答案: a白细胞;b向着化学刺激物;c定向移动。 3. 炎症介质(inflammatory?mediator) 答案: a介导炎症反应;b化学因子;c来自血浆和细胞。 4. 败血症(septicemia) 答案: a血液中查到细菌,并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b有全身中毒症状。 5. 脓血症(pyemia) 答案: a化脓性细菌;b败血症;c迁徙性脓肿。 6. 蜂窝织炎(phlegmon?or?cellulitis) 答案: a疏松结缔组织;b弥漫性;c化脓性炎;d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7. 脓肿(abscess) 答案: a限局性;b化脓性炎;c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8. 肉芽肿(granuloma) 答案: a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细胞;b浸润和增生;c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二、判断题 1. 炎症的核心是血管反应。 答案: 正确 2. 炎症是防御反应,对机体无害。 答案: 错误 3. 白细胞边集和黏着是白细胞游出的前提。 答案: 正确 4.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 答案: 错误 5. 病毒性感染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 答案: 错误 6. 炎症时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主要是由于致炎因子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答案: 错误 7. 炎症介质来源于细胞和细胞崩解产物,体液中不存在炎症介质。 答案: 错误 8. 引起炎症局部疼痛的炎症介质主要是氧自由基和缓激肽。 答案: 错误 9. 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常以渗出为主,浸润的炎细胞常为中性粒细胞。 答案: 错误 10.任何炎症中都有变性、渗出和增生改变。 答案: 正确 11.脓肿的常见部位是皮肤、肌肉和阑尾等。 答案: 错误 12.蜂窝织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答案: 错误 13.肉芽肿性炎的形态特点是有利于病理医生进行病因诊断。 答案: 正确 14.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 答案: 错误 15.炎性假瘤和炎性息肉是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需同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答案: 正确 16.肉芽肿内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吞噬能力很强,有利于杀灭病原微生物。 答案: 错误 三、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哪项最符合炎症的定义? A. 是机体血管系统对致炎因子的反应 B. 是致炎因子诱发的机体的血管反应 C.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发生的防御反应 D.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E.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 答案: E 2. 炎症发生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首先出现在 A. 细静脉 B. 细动脉 C. 毛细血管 D. 小动脉 E. 小静脉 答案: B 3.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时 A. 血管扩张 B. 血浆渗出 C. 纤维蛋白(纤维素)渗出 D. 白细胞游出 E. 红细胞漏出 答案: D 4. 既能直接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又对白细胞有趋化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 白细胞三烯 B. 前列腺素 C. 缓激肽 D. 阳离子蛋白 E. 细胞因子 答案: A 5. 关于纤维蛋白性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合并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时应称为化脓性纤维蛋白性炎 B. 当出现机化后便引起纤维蛋白粘连 C. 其好发部位为黏膜,浆膜和肺 D. 假膜的成分包括纤维蛋白、白细胞、间皮细胞和细菌 E. 喉部假膜常与其下方的黏膜疏松粘连,易剥脱 答案: C 6. 假膜性炎指的是 A. 黏膜的纤维蛋白炎 B. 浆膜的纤维蛋白性炎 C. 皮肤的纤维蛋白性炎 D. 黏膜的浆液性炎 E. 浆膜的浆液性炎 答案: A 7. 下列哪部位形成的假膜性炎对人的危险性最大? A. 咽喉 B. 气管 C. 结肠 D. 直肠 E. 回肠部 答案: B 8. 下列肠道疾病中哪种属于假膜性炎? A. 肠伤寒 B. 肠结核 C. 急性细菌性痢疾 D.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E. 阿米巴痢疾 答案: C 9. 下列肺部炎症中哪种属于纤维蛋白性炎? A. 肺结核 B. 病毒性肺炎 C. 大叶性肺炎 D. 小叶性肺炎 E. 支原体肺炎 答案: C 10. 关于化脓性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表面化脓是指发生在浆膜、黏膜的化脓性炎 B. 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又可称为脓性卡他 C. 痈不是多个疖的融合 D. 蜂窝织炎是指局限性化脓性炎 E. 当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自然管腔中积聚是称为积脓 答案: A 11. 关于蜂窝织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B. 常见部位是内脏器官、肌肉和阑尾 C. 与细菌分泌的激酶和玻璃酸酶(透明质酸酶)有关 D. 细菌不容易经组织间隙、淋巴管和血道蔓延扩散 E. 常有明显的组织坏死 答案: C 12. 下列哪项最能反应脓肿的本质? A. 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局部有组织坏死液化和脓腔形成 B. 发病部位为皮下和肌肉 C. 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D. 愈合后局部常有瘢痕形成 E. 弥漫性化脓性炎,有组织坏死液化 答案: A 13. 嗜酸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及降解组胺 B. 吞噬细菌、细胞碎片 C. 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D. 产生抗体 E. 产生补体 答案: A 14. 炎症过程中C3a和C5a被称为过敏毒素是因为 A. 对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B. 是淋巴细胞的激活因子 C. 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D. 是嗜酸粒细胞的激活因子 E. 能引起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 答案: E 15. 炎症时B淋巴细胞的功能是 A. 吞噬 B. 释放溶酶体酶 C. 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D. 转变为浆细胞,产生抗体 E. 递呈抗原 答案: D 16. 在细菌感染的炎症病变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粒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 C 17. 在病毒感染的炎性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粒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 A 18. 脓细胞是指变性、坏死的 A. 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粒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 C 19. 在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炎症病灶中,最常见的炎细胞是 A. 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 D 20. 泡沫细胞来源于 A. 淋巴细胞 B. 浆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细胞 E. 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 E 21. 肉芽肿性炎中上皮细胞来源于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粒细胞 C. 巨噬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答案: C 22. 关于炎症经血道扩散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 细菌的毒素进入血液后称为毒血症 B. 细菌进入血液后称为败血症 C. 脓血症可形成迁徙性脓肿 D. 脓血症是化脓性细菌所致 E. 菌血症的病人常无中毒症状 答案: B 23. 肉芽肿主要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增生形成? A. 成纤维细胞 B. 巨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浆细胞 E. 血管内皮细胞 答案: B 24. 下列哪种病变中有Langhans存在? A. 新月体 B. 伤寒小体 C. Aschoff小体 D. 结核结节 E. 硅结节 答案: D 25. 炎症局部发热见于 A. 体表的急性炎 B. 内脏的急性炎 C. 体表的慢性炎 D. 内脏的慢性炎 E. 所有急性炎 答案: A 26. 炎症的变质是指局部发生 A. 萎缩和变性 B. 萎缩和坏死 C. 变性和坏死 D. 变性和再生 E. 坏死和再生 答案: C 27.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不包括 A. 引起发热 B. 引起疼痛 C. 加重组织损伤 D. 使血管通透性提高 E. 促进白细胞游出 答案: C 28. 下列哪项不属于渗出炎? A. 浆液性炎 B. 纤维蛋白性炎 C. 化脓性炎 D. 肉芽肿性炎 E. 出血性炎 答案: D 29. 急性纤维蛋白性炎时病灶中不见 A. 大量纤维蛋白 B. 中性粒细胞 C. 坏死的细胞碎屑 D. 病原体 E. 大量成纤维细胞 答案: E 30. 常可发生蜂窝织炎的部位时 A. 心 B. 肝、脾 C. 肺 D. 肾 E. 阑尾 答案: E 31. 关于脓肿的叙述,下列哪项时正确的? A. 为弥漫性化脓性炎 B.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 C. 一定有脓腔形成 D. 局部组织增生明显 E. 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 答案: B 32. 下列哪项不属于增生性炎? A. 伤寒 B. 细菌性痢疾 C.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D. 子宫颈息肉 E. 炎性假瘤 答案: B 33. 关于败血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败血症的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 B. 败血症的病人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 C. 细菌进入血后便称为败血症 D. 败血症的病人可能有肝、脾和淋巴结大 E. 血培养常常有细菌生长 答案: C 34. 在炎症中,除下列哪项外均属血道扩散? A. 微生物沿淋巴管蔓延至淋巴结 B. 微生物的毒性产物被吸收入血 C. 微生物入血,但未产生毒素 D. 微生物入血,并繁殖、产生毒素 E. 化脓性细菌入血,并繁殖、产生多发性小脓肿 答案: A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可引起 A. 脓肿 B. 蜂窝织炎 C. 假膜性炎 D. 增生性炎 E. 出血性炎 答案: A 36. 炎症时血管内的血液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称为 A. 渗出 B. 转移 C. 漏出 D. 浸润 E. 游出 答案: A (二)X型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个至五个答案) 1. 炎症介质 A. 又称化学介质 B. 介导炎症反应 C. 可来源于细胞和体液 D. 正常时处于动态平衡 E. 可起调理素作用 答案: ABCDE 2. 变质性炎见于 A. 病毒性肝炎 B. 阿米巴痢疾 C. 乙型脑炎 D. 肠伤寒 E. 大叶性肺炎 答案: ABC 3. 化脓性炎的镜下改变时 A. 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结节病灶 B. 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 C. 有大量红细胞漏出 D. 有组织坏死液化 E. 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答案: DE 4. 可引起血管扩张的炎性介质有 A. 5-羟色胺 B. 前列腺素 C. C3a和C5a D. 缓激肽 E. 组胺 答案: ABDE 5. 渗出性炎包括 A. 卡他性炎 B. 浆液性炎 C. 化脓性炎 D. 纤维蛋白性炎 E. 出血性炎 答案: ABCDE 6. 假膜性炎的特点包括 A. 发生在黏膜的纤维蛋白质性炎 B. 假膜是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上皮混合组成 C. 假膜与其下放的黏膜粘连的牢固程度不一 D. 可分为浮膜性炎和固膜性炎 E. 预后与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及中性粒细胞的量有关 答案: ABCDE 7. 绒毛心的病变特点包括 A. 常见于风湿性心包炎 B. 在心包层表面有大量的纤维蛋白附着 C. 绒毛的形成与心脏的搏动有关 D. 纤维蛋白可能因机化引起纤维蛋白性粘连 E. 心包的间皮细胞通常没有坏死 答案: ABC 8. 增生性炎包括 A. 一般性增生性炎 B. 特殊性增生性炎 C. 急性增生性炎 D. 慢性增生性炎 E. 炎性息肉等特殊形式 答案: ABCDE 9. 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A. 变质 B. 渗出 C. 增生 D. 出血 E. 适应 答案: ABC 10. 慢性炎病灶中可以增生的细胞有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血管内皮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单核细胞 答案: CDE 11. 类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是 A. 胞体较大、境界清楚 B. 胞质丰富、染色浅红 C. 胞核圆或卵圆形 D. 染色质丰富、染色较深 E. 核内可有1-2个核仁 答案: BCE 四、问答题 1. 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答案: (1)渗出液:①蛋白含量高;②细胞成分多;③浑浊,易凝固;④密度高;⑤见于炎症。 (2)漏出液:①蛋白含量低;②细胞成分少;③清亮透明,不易凝固;④密度低;⑤见于血液循环障碍 2. 试比较脓肿与蜂窝织炎的异同。 答案: (1)不同点:1)脓肿:①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②局限性;③破坏组织、形成脓腔;④痊愈后易留瘢痕。2)蜂窝织炎:①常为溶血性链球菌引起;②常见与皮肤、肌肉和阑尾等;③弥漫性,易扩散;④痊愈后常不留瘢痕。(2)共同点:均为化脓性炎。 3. 炎症局部可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答案: (1)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2)病理学基础:①红:充血;②肿:炎性渗出或增生;③热充血和代谢增强;④痛:离子浓度、炎症介质和压迫神经;⑤功能障碍:组织损伤、压迫阻塞及局部疼痛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