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葛金芳 专业技术职 务 助教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29章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临床药理学(第3版) 生理学(第5版) 生物化学(第5版) 内科学(第5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糖尿病的分类及各型治疗原则的不同; 2.掌握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3.掌握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分类及临床适应症、作用机制; 4.了解甲状腺素合成过程及生理作用,熟悉关键酶; 5.掌握常用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原则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2学时 讲述、板书、穿插实例 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 1学时 讲述、板书、穿插实例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29章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用药 第1节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概述: 糖尿病(Diabetas Mellitus, DM):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群。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缺陷导致糖代谢紊乱,以及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典型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久病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眼、肾、神经、血管等慢性进行性病变。严重时可出现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患病率高:仅次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198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年达2.51%,1996年3.6%。我国患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全世界第二位,约5000万。 一、糖尿病的分类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as mellitus, IDDM) 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特点:①不包括由于非自身免疫的特异性原因引起的破坏或衰竭(如囊性纤维瘤);②起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典型,年龄多在30岁以下;③易出现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④靠胰岛素维持生命。  简述,5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as mellitus, NIDDM) 病因:胰岛素分泌异常和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代谢紊乱。(胰岛素相对不足) 特点:①遗传易感性,受外界因素如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和饮食不当等影响;②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障碍;③一定诱因下,也可发生DKA(感染、手术、创伤等);④多发于30岁以上,起病缓慢,症状较轻;⑤一般对口服降糖药有效,部分患者需胰岛素治疗。 二、治疗 1.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使血糖在全部时间内维持在正常范围,并使代谢途径恢复正常。 IDDM:饮食控制结合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经确诊后立即用胰岛素治疗并终身替代。 NIDDM:8-12周正规饮食治疗和运动锻炼,仍不能达到满意的血糖控制,即开始药物治疗;选择药物时,不仅要降血糖,还要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口服降血糖药物/胰岛素/二者联用) 2.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里程碑 年份 事件  1910 胰腺制品的分离  1912 胰腺制品分离获美国专利  1923 胰岛素制剂首次上市  1935 精制结晶胰岛素研制成功  1967 单种(猪/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1976 世界范围内首次半合成人胰岛素成功  1978 基因重组技术合成人胰岛素  1992 合成人胰岛素类似物Lyspro  1993 研制人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 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HOE901)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25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胰岛素 酸性蛋白质,56KD,由A、B两条链组成。 1.胰岛素的来源: ①动物(猪或牛)胰岛素; ②半合成人胰岛素:用苏氨酸替代猪胰岛素B链终末的丙氨酸,与人胰岛素结构完全一样; ③人胰岛素:将经修饰的前胰岛素原“基因”引入酵母菌细胞或 大肠杆菌细胞中,然后经酿造或繁殖,产生大量微小“前胰岛素原” 经吸收、 结晶和离心技术、 洗脱和分离出微小前胰岛素原,再经过酶的转换、切除C片段、转化为人胰岛素; ④人胰岛素类似物:超速效和超长效胰岛素 a.超短效Lispro:B链28位脯AA和29位赖AA互换 Aspart:B链28位由天门冬AA替代 超长效 Gargine:A链21位由甘AA替代,B链 C段加2个精AA Detemir:在B链29位赖AA上结合一侧链 2.人胰岛素与动物胰岛素的区别:免疫原性小、过敏反应少、生物效价较高、副作用少 3.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 ①糖代谢: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a.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葡萄糖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b.降低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从而加速糖原合成、抑制 糖原分解;c.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30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从而加快糖的有氧氧化;d.抑制肝内糖异生(通过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的合成以及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并合成蛋白质,减少肝糖异生的原料);e.通过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少脂肪动员的速率,促进肝、肌肉、心肌利用葡萄糖。 ②脂肪代谢: a.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 b.抑制脂解酶,减缓脂肪的分解,从而减少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③蛋白质代谢: a.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 b.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合成; c.使细胞核内转录和复制加快,增加RNA和DNA的生成; d.抑制蛋白质分解; e.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2)促细胞生长作用: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促细胞生长作用 (3)作用机制: 胰岛素+胰岛素受体α亚单位→酪氨酸蛋白激酶→→→第二信使(磷脂肌醇系统)→细胞效应 4.药动学:P395 5. 临床应用: ①适应症: a.Ⅰ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垂体性糖尿病); b.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然未达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c.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症、围手术期及感染应激等; d.对难以分型的消瘦患者,均可使用胰岛素治疗。 ②制剂: 胰岛素制剂 起效时间 峰效时间 持续时间  速效 (Lispro, Aspart) 5~15分钟 30~90分钟 4~5小时  短效 人正规胰岛素 30~60分钟 2~3小时 5~8小时  中效 含精蛋白:NPH 含锌 2~4小时 2~4小时 4~10小时 4~12小时 10~16小时 12~18小时  长效 含锌Ultralente Glargine(Latus) 6~10小时 2~4小时稳定 10~16小时 无峰 18~24小时 20~24小时  ③方法 替代治疗、补充治疗 ④使用原则: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皮下) a.Ⅰ型糖尿病:替代治疗 初始剂量可按0.5~0.8U/(kg/d),一般不超过1.0U/(kg/d) b.Ⅱ型糖尿病: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 开始就单用胰岛素,初始剂量可按0.3~0.5U/(kg/d)计算。 若口服降糖药物转为胰岛素替代治疗,考虑到口服降血糖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初始剂量可0.2~ 0.3U/(kg/d),每日初始剂量一般不超过20U。 联合胰岛素治疗(NPH):初始剂量则更小0.1~0.2U/(kg/d)。 c.替代治疗方案的选择 早餐前2/3日剂量左右,30R多用:70%NPH覆盖白天,晚餐前1/3日剂量左右 30R或50R(注意NPH量) 适应症:Ⅰ型DM-尚存部分内生胰岛功能 Ⅱ型DM-自我监测及知识性好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d.Ⅱ型糖尿病胰岛素补充治疗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 units/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 units 空腹血糖控制在4-8 mmol/L(个体化) ⑤副作用 低血糖反应: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的病人 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胰岛素过敏(IgE介导的局部反应)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水肿: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屈光不正:2~4周自愈 体重增加:尤以老年2型糖尿病人多见 6.单组分人胰岛素 DNA重组技术研制,基因工程产品。 不良反应、用法和用量见P396。 四、口服降血糖药 (一)分类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30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针对胰岛素不足的药物 1、β细胞修复剂或再生剂 2、胰岛素制剂 3、胰岛素降解抑制剂 4、胰岛素促泌剂 (1)磺脲类药物 (2)苯丙酸衍生物 (3)氨基酸衍生物 (4)类胰高糖素肽-1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1、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2、双胍类药物 3、胰岛素受体激动剂 4、L-酪氨酸衍生物 5、化学元素 针对葡萄糖产生过多的药物 1、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糖异生抑制剂 常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分类 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制剂: 磺脲类降糖药(SUs) 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促进外周组织增加葡萄糖利用的药物: 双胍类(二甲双胍) 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TZDs): 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胰岛素促泌剂 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受体,促使胰岛素释放,从而产生降糖效果。 SU 临床使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种类较多。SU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餐时血糖调节剂 新型降糖药——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苯甲酸类衍生物 (1)磺脲类药物 ①常用的磺脲类药物 药 名 mg/片 用量 mg 每日服 药次数 半衰期 小时 作用时间  甲磺丁脲 500 1500 2-3 3~28 6-8  格列本脲 2.5 2.5-10 1-3 10 16-24  格列奇特 40,80 80-160 1-3 10~12 12-24  格列吡嗪 2.5,5 5-20 1-3 7 7-24  格列喹酮 30 60-120 1-3 1~2 8-10  格列美脲 1,2,3 1-6 1 5~9 24   ② 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机制 胰腺内作用机制: 促使β细胞ATP敏感的钾离子(K+ATP)通道关闭,是刺激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的主要机制; b.胰腺外作用机制: 增加外周葡萄糖利用,第1、2代可能继发于葡萄糖毒性作用的改善。第三代亚莫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③磺脲类药物适应症 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老年患者或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短效类,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选用格列喹酮; 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控释片); FPG<13.9mmol/L、有较好的胰岛功能、新诊断糖尿病、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对磺脲药物反应良好。 ④磺脲类药物使用方法 适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非肥胖者首选 小剂量起步 餐前服用(餐前半小时) 剂量随血糖变化调整 可与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合用 ⑤禁忌症 Ⅰ型糖尿病患者; 妊娠糖尿病或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磺脲类降糖药物过敏者; 在发生糖尿病急性合并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或并有严重慢性合并症者; 在有应激情况下,如有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⑥副作用 低血糖:增加药物低血糖事件的主要因素有高龄,饮酒,肝/肾疾病,多种药物相互作用。 体重增加 其他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 对心血管系统的可能影响 :影响缺血预适应 缺血性预适应: 是心脏自身保护的一种重要功能,其生理基础为心肌细胞KATP的激活,通道开放。 磺脲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为关闭β细胞膜上的KATP, 对心肌细胞亦有关闭作用,不同的磺脲此种作用有差别:格列本脲抑制缺血预适应,而格列美脲无不良影响。 糖尿病患者伴缺血性心脏病者应选择对β细胞选择性高、较少影响心脏缺血性预适应的品种 ⑦磺脲类受体存在的部位:胰岛β细胞、心脏、血管平滑肌 ⑧磺脲类药物原发失效 指应用SU三个月,血糖无明显下降。排除患者饮食依从性的问题或高血糖的毒性作用。病例选择不当是最可能的原因,即选择了β细胞功能已明显衰退的糖尿病患者(包括1型糖尿病和T2D患者) ⑨SU继发失效 指使用SU至少一年,空腹血糖曾经两次降至8mmol/L以下(排除原发失效),SU已用至最大治疗剂量3个月,但空腹血糖仍>10mmol/L,GHbA1c>9.5%。继发失效的大部分原因不明,可能是糖尿病疾病逐渐发展的过程,导致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继发失效常见原因 患者的因素:饮食依从性差、服药方式的错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精神压力增大等。 疾病的因素:选择了某些β细胞功能缓慢衰退的特殊糖尿病类型,如线粒体糖尿病、LADA。合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的并发病,如隐性感染等。 治疗的因素:长期接触大剂量的SU,β细胞对SU产生“抵抗”、高血糖降低药物的吸收和毒性作用、同时使用致糖尿病的药物,如皮质醇等。 (2)餐时血糖调节剂 新型降糖药——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苯甲酸类衍生物 2.抑制肝葡萄糖生成的药物——双胍类药物 ①作用机制 抑制过多的内源性肝葡萄糖生成是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主要机制,是改善肝脏对胰岛素的抵抗,抑制糖异生的结果。 改善周围组织(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减轻体重:可减少内脏和体内总的脂肪含量,主要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的结果 其他:增加肠道利用葡萄糖、抑制脂肪酸氧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改善血脂异常 ②适应症 Ⅱ型糖尿病病人一线用药,肥胖者首选 对糖耐量异常的病人非常有效,有预防作用 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Ⅰ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联用,可加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 在不稳定型(脆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可使血糖波动性下 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③用法和用量 初始剂量为每日三次,每次250mg。治疗3-5天后空腹血糖开始下降,1至2周调整剂量。 每日剂量1500mg可获得最大降糖疗效的80%-85%。 国内推荐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00mg,国外常用至每日2550mg(850mg,每日三次)、最大剂量每日3000mg。 ④二甲双胍禁忌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用胰岛素治疗; 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慢性严重肺部疾病、心力衰竭、贫血、缺氧、酗酒;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 妊娠期妇女;年龄>65岁;进食过少的患者。 有乳酸酸中毒史,明显的视网膜病。 由于抑制线粒体的氧化还原能力,二甲双胍不适用于线粒体糖尿病患者。 ⑤二甲双胍在Ⅱ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控制血糖:不增加体重、不产生低血糖、无高胰岛素血症 增加肝脏和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肝脏:降低空腹血糖 肌肉:帮助保持一整天的血糖水平 降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脂质异常、 血凝异常以及直接血管作用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3.减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主要抑制α-淀粉酶,作用于大分子多糖的消化过程; 伏格波糖:选择性抑制双糖水解酶(麦芽糖酶、蔗糖酶) 米格列醇:选择性抑制双糖水解酶(麦芽糖酶、蔗糖酶) ①作用机制 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α-糖苷酶,延缓其将淀粉、寡糖、双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使餐后血糖高峰低平,降低餐后血糖。 作用部位在小肠上段,持续约4-6小时。 对葡萄糖的吸收过程没有影响。对空腹血糖无直接作用,但可通过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轻度降低空腹血糖。 ②适应症 空腹血糖在6.1-7.8mmol/L 、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是单独使用AGI的最佳适应症 空腹、餐后血糖均升高的患者,可与其它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 治疗糖耐量异常,可延缓或减少T2D的发生 ③副作用 常见腹胀不适、腹泻、胃肠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副反应,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大多二周后缓解,极少部患者出现可逆性肝功能异常 单独使用AGI不会引起低血糖。当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出现低血糖,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口服其它糖类或淀粉无效。 不宜与助消化的淀粉酶、胰酶合用。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④禁忌症 炎症性肠病 血肌酐大于177μmol ?L-1 (2.0mg/dl) 18岁以下、妊娠及哺乳者禁用 4.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 TZDs是80年代初研制 环格列酮(Ciglitazone)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RG)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 统称噻唑烷二酮类,或称格列酮类(G1itazones) ①作用机制 降糖作用 :作用于肌肉、脂肪组织的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后,增加众多影响糖代谢的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增加胰岛素的作用。 非降糖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的各种危险因子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降低血压、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纤溶活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HDL-C和LDL-C浓度、降低血浆游离脂酸(FFA) 、降低尿白蛋白排泄量。 ②适应症 适用于肥胖/超重的T2D患者。 TZD单独使用的疗效略逊二甲双胍和SU,但与其它降糖药物合用则表现出其独特的疗效。加用TZD可显著改善SU继发失效患者的血糖。 与胰岛素联用治疗肥胖的T2D患者时,TZD在进一步降低血糖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的同时,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 虽然同为促进胰岛素作用的药物,二甲双胍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脏,而TZD则是骨骼肌,两者合用显示良好的效果。 ③噻唑烷二酮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 高血糖 ˉ 40-60 mg/dl 胰岛素抵抗 25% 血管作用 有益 甘油三酯 ˉ10-25% LDL的氧化 减少 LDL/HDL比例 无改变 LDL-C 5-15% sd LDL-C 减少 体重  2-5% ④副作用 水肿、水潴留和贫血:常见的副作用。 体重增加,与水潴留、脂肪含量增加、改善血糖控制有关。TZD导致体内脂肪含量再分布,增加的脂肪主要积聚在皮下 TZD的早期产品曲格列酮曾引起致死性的肝损害,故在TZD使用前后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罗格列酮可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匹格列酮升高肌酸激酶,机理不明。 ⑤禁忌症 慎用或禁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和胰岛素合用或使用大剂量时。 对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伴随循环血浆容量的增加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以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能有助于了解患者对水潴留的敏感性。 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严重贫血。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总结 1.Ⅰ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饮食+运动+胰岛素 2.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策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2节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一、甲状腺激素 主要有两种:甲状腺素(T4)与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比T4的活性大5倍。 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贮存和释放 (1) 合成 主要原料是酪氨酸与碘,前者主要来自甲状腺球蛋白,后者来自食物。 甲状腺腺泡聚碘 经肠道吸收后,I-进入血浆,由于碘泵的作用,甲状腺内I-浓度比血浆高25-50倍。甲亢时,甲状腺摄碘和浓缩碘的能力增强,如用哇巴因、SCN-等均可抑制聚碘。 I-的活化 摄入的I-,在甲状腺细胞顶端微绒毛与腺泡腔交界外,由过氧化酶催化而活化。 酪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合成 已活化的碘,在过氧化酶的催化下,与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残基结合,生成一碘酪氨酸(MIT)与二碘酪氨酸(DIT)。这一过程称为碘化。然后一个分子MIT与—个分子DIT耦联生成T3,两两个分子DIT耦联生成T4。 (2)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释放与去路 贮存 贮存于细胞外,以胶质的形式积聚于腺泡腔中;贮量很大,可供2~3月消耗。 释放 甲状腺细胞先将甲状腺球蛋白吞入细胞内,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逐步水解,陆续解脱T4、T3、DIT、MIT。T4、T3经细胞底部入血,MIT、DIT经脱碘,重新再利用。 简述,板书,15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运输 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99%以上与血浆蛋白质结合,以结合型的形式进行运输,游离的不到1%。只有游离型才能进入组织细胞发挥其生理效应。结合型与游离型可互相转变,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保证游离型在血中含量相对恒定,不致于发生过大、过急的波动。 代谢 约20%的T4、T3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胆汁进入小肠,绝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其余80%T4、T3均经脱碘而失活。T3主要由T4代谢产生。 2.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1)刺激能量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加速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氧化速率和增加产热量。lmgT4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190kJ(1000千卡)。T3的作用比T4更强更快。 T4、T3通过与靶细胞的核受体结合,使mRNA生成加快,诱导产生Na+-K+ATP酶,这可产生两种效应:①促进细胞的Na+-K+交换;②促使ATP转变为ADP,都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 (2) 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糖代谢 T4、T3能促进糖的吸收和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因此,甲亢时血糖容易升高,但T4、T3又能加速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而使血糖降低,所以甲亢患者血糖升高又常不明显。 脂类代谢 T4、T3加速胆固醇合成,也促进其降解,后者作用更明显。因此,甲亢时血胆固醇低,甲状腺机能低下时,胆固醇高。T4、T3既促进脂肪合成,也促进脂肪分解。 蛋白质代谢 T4、T3通过促使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从而使肌肉、肝、肾的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细胞数增多,体积增大,尿氮减少,呈正氮平衡。当T4、T3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肌无力;但也促使细胞间粘蛋白增多,引起特征性的粘液水肿。甲亢时,T4、T3过多,蛋白质分解大大加快,尿氮大量增加,呈负氮平衡,也会因肌肉蛋白质大量分解而出现肌无力。 (3)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T4、T3主要影响脑与长骨的生长与发育。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甲状腺机能低下,会导致智力迟钝,长骨生长停滞、体矮、上下身长度不成比例,称为呆小病(克汀病)。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对成人T4、T3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亢病人注意力不集中,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易激动,多语多虑,烦躁不安,失眠,肌震颤等。严重者可惊厥,不省人事。甲状腺机能低下时,记忆力衰退,言行迟缓,淡漠无情,嗜睡。 (5)其它作用 T4、T3有加强或调制其它激素的作用,如使去甲肾上腺素的溶脂效应增加,配合性激素维持正常月经。 T4、T3可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甲亢患者食欲亢进,食量猛增,但代谢过盛,消耗太多,因而消瘦。 3. 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甲状腺机能受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以及血中T4、T3浓度的调节。 TRH促进TSH分泌,血中游离T4、T3的浓度增高时能灵敏和精确反馈抑制垂体TSH的合成和分泌,对下丘脑也有间接负反馈作用。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4.药物动力学 口服吸收良好,T3、T4吸收率分别为50%~70%及90%一95%,血浆蛋白率均高达99%。 5.临床应用 主要应用于甲状腺机能低下疾病的替代疗法。 呆小病:本病始于胎儿和新生儿,应尽早诊治,仍可正常,若治疗过晚,则需要终身治疗。 粘液性水肿:服用甲状腺片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剂量过大会加重心脏病变,伴有功能低下者,应先给皮质激素再给予甲状腺片,伴有昏迷者应大量静注T3。 单纯甲状腺肿: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过多分泌,使腺体缩小,疗程3-6个月。 T3抑制试验:用于对摄碘高的病人作鉴别诊断。病人口服60~100mg共6d,重复作131I试验,正常人及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共摄碘抑别率应超过服T3前之基数的50%以上,而甲亢者其抑制率低于50%。 6.不良反应及防治 常用剂量下,无明显不良反应 过量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对和心脏病患者可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宜用β受体阻断药对抗,并应停用甲状腺激素。 7.药物剂量和用法 甲状腺片,主要成分为T4,甲状腺功能低下无粘液性水肿者,开始30mg/日,一个月内加至;,维持量60~180mg/日,粘液性水肿,开始150mg/日,渐增至120mg/日,维持量80mg/日,极量160mg/日。新生儿至6个月,4-8mg/日,6-8个月15mg/日,9~12月30-45mg/日,3-9岁60-90rog/日,9岁以上儿童120-160mg/日。 甲状腺素(T4)的口服替代疗法剂量为150~300μg/d,三碘甲状腺氨酸(T3)作用比T4强,由于半衰期较短,不作为常规替代疗法的首选药,剂量为50-100μg/d,分2~3次服。 二、抗甲状腺药 1.常用抗甲状腺药 抗甲状腺药主要应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等环节,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消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类:硫脲类和咪唑类, 前者有甲基硫氧嘧啶(methyl thiouracil,MTU)和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后者有甲巯咪唑(thiamazole,methimazole,MM,他巴唑,tapazole)和卡比马唑(甲亢平,carbimazole,CMZ)。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PTU和MM。其药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状腺内的过氧化物酶系。甲状腺过氧化酶的催化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抗甲状腺药物就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系,抑制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或活性碘,从而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丙硫氧嘧啶还可抑制周围组织中的过氧化酶,阻滞T4转变为T3,使具有更强生理效应的T3生成量明显减少。但它们均不影响碘离子摄取,也不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所以对已合成的激素并无作用。 131I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甲状腺有高度浓聚131I的能力,131I衰变时放出β和γ射线(其中99%为β射线),β射线可使部分甲状腺上皮组织遭到破坏,从而降低甲状腺功能,其在组织内的射程仅为2mm,故电离作用仅限于甲状腺局部而不影响邻近组织。131I在甲状腺内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为3~4天左右,因而可达到治疗目的。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30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也是甲亢及甲状腺危象时有价值的辅助治疗药,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不宜手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主要通过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而改善甲亢的症状。此外还能抑制外周T4脱碘成为T3,因T3是主要的外周激素,故这一作用有助于控制甲亢。β受体阻断药不干扰硫脲类药物对甲状腺的作用,且作用迅速,对甲亢所致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等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表现很有效。但单用时其控制症状的作用有限。若与硫脲类药物合用则疗效迅速而显著。 2. 药物选择 (1)轻度及中度甲亢的药物治疗 采用丙硫氧嘧啶300~400mg/d或甲巯咪唑30~45mg/d,分3~4次口服,多数病人4~8周后症状明显减轻,部分病人恢复较慢,需3个月症状方缓解。至症状完全消失,T3、T4恢复正常,即可逐渐减量,每4周左右减药一次,每次减少丙硫氧嘧啶 50~100mg或甲巯咪唑5~10mg,直至最小维持量,每日服用丙硫嘧啶50mg或甲巯咪唑5mg左右,在减药期开始时,可适当加服小剂量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20~40mg,一日一次,或甲状腺素50~100μg,每日一次,以稳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关系,避免甲状腺肿和突眼加重。 抗甲状腺药物作用缓慢,不能迅速控制甲亢的多种症状,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因此,在治疗初期,可联合应用β-阻滞剂心得安,10~20mg,一日2~3次,以改善心悸、心动过速、多汗、震颤及精神紧张等症状。心得安还适用于甲亢危象和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前的准备;对急性甲亢性肌病也有一定效果。对患有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心动不良和妊娠患者禁用。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甲亢危象的药物治疗 甲亢危象是甲亢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发展快,病死率较高,一旦诊断成立,应立即抢救。首先应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释放、合成和转化。可口服或胃管内注入丙硫氧嘧啶200mg,每6小时1次,待病情好转后改用一般剂量;也可将碘化钠0.5~1.0g加入5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或复方碘溶液每6~8小时,5~10滴,逐渐在2周内停用,应注意不能单用碘剂,必须与抗甲状腺药物同时应用,对碘剂过敏者,可试用锂盐. 其次是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采用甲巯咪唑20~40mg,每4~6小时口服1次,对有哮喘或心功能不全者,可用利血平或胍乙啶。 同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00~300mg/d静滴, 以纠正危象时可能存在的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应激反应,病情好转即减量,以至停用。 (3)妊娠期甲亢的治疗 ①通常妊娠不会加重甲亢,一般不必中止妊娠 ②治疗时要注意以下特点: 由于自妊娠12-14周起,胎儿甲状腺有聚碘功能,故禁忌用放射性131I治疗,主要选择内科药物治疗 不可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非妊娠时正常水平,而应维持在稍高于正常水平,以免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流产。 抗甲状腺药物可自由通过胎盘,故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不宜过大,应尽可能采用最小的有效维持剂量,首选PTU。 由于抗甲状腺药物可从乳汁分泌,产后如需继续服药,则不宜哺乳。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普萘洛尔可使子宫持续收缩而引起小胎盘及胎儿发育不良、心动过缓、早产及新生儿呼吸抑制等,故应慎用或不用。 妊娠期一般较少采用手术治疗。如计划手术治疗,宜于妊娠中期(即妊娠4—6个月)施行。 碘化物能通过胎盘,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生时可引起新生儿窒息死亡,故妊娠期甲亢手术前,应做碘剂快速准备,一般不超过10天,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手术后患者每日宜补充左旋甲状腺素(L—T4)以防流产。   (教案末页) 小 结 通过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两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糖尿病的分类及各型治疗原则的不同;掌握了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掌握了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分类及临床适应症、作用机制;了解了甲状腺素合成过程及生理作用,熟悉关键酶;掌握了常用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特殊类型甲亢的治疗原则。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1、2型糖尿病治疗有何不同? 2.常用口服降糖药分类及作用机制? 3.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如何处理? 4.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有哪两种?作用机制? 5.妊娠期甲亢如何治疗?  实施情况及分析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葛金芳 专业技术职 务 助教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31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临床药理学(第3版) 徐叔云主编 2.基础与临床药理学 姚明辉主编 3.生物化学(第5版) 4.内科学(第5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掌握其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 2.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3.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4.掌握各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1学时 讲述、板书 治疗药物监测 0.5学时 讲述、板书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0.5学时 讲述、板书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学时 讲述、板书、穿插实例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31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1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 任何抗菌药物,除口服或局部应用不吸收者外,在体内均有ADME过程,即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1. 吸收:包括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 治疗感染时应根据药物吸收程度和速率的不同合理选用。(轻、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时宜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 游离状态(具抗菌活性) 药物 体内 与血浆蛋白结合(无抗菌活性) 2. 分布: 一般,血液丰富的组织(肝、肾、肺)中抗菌药物浓度较高,在血液供应相对较差的部位(脑、骨、前列腺)浓度较低。 生理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骨组织中以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注射)和氟喹诺酮的浓度较高。 前列腺中以碱性脂溶性药物较易进入: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 浆膜腔和关节腔: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50%-100%。 易通过胎盘屏障: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磺胺类。 3. 代谢:多经肝内代谢。 原形代谢: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大部分) 4. 排泄:大部分经肾排泄 尿药浓度高的抗菌药物:青霉素、多数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  简要讲述,板书,10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胆汁中药物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四环素、氨苄西林等进行肝肠循环的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粪便中排泄多) 透析后需要加量的抗生素:氨基糖苷类、大部分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磺胺药。 二、抗菌药物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选用在相应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特殊部位感染,如脑组织、脑脊液、骨、前列腺、痰液等) 用药途径: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不必用注射剂;但处理严重感染时,静脉给药保证疗效。 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等易透过血-胎盘屏障,并可能损害胎儿,妊娠期不宜使用。 尿路感染的用药:单纯性尿路感染:毒性低、价廉、口服 上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 较低剂量 三、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 根据药敏试验中抗菌药对细菌的MIC值结合药物在常用剂量时的血药浓度判断该菌对某抗菌药敏感或耐药,从而指导临床选用合适抗生素。 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药效学是衡量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一门学科。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①药物浓度高于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  简要讲述,板书,5分钟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30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②24小时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AUC24h / MIC,24h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 ①浓度依赖性: 即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浓度愈高,杀菌活性愈强。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A 氨基苷类抗菌药物 其特点是具有首次接触效应(FEE)和较长的抗菌后效应(PAE)。这类药物的24hAUIC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临床观察认为Peak/MIC的意义更为重要。为使临床有效率>90%,Peak/MIC需8~10倍。因此,目前普遍提倡氨基苷类药物日剂量为一次给药,不必分成两次(但儿童和老人需谨慎)。一天一次给药还可减少该类药物的耳、肾毒性。因为氨基苷类的毒性取决于肾皮质及耳内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及停留时间,一天一次给药方案比一天分三次给药方法谷浓度时间较长,有利于药物返回至血液中,故耳、肾毒性较低。 需特别说明的是:目前临床研究尚未完全肯定一天一次给药方案的优越性。 B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此类药物的24hAUIC是决定药物疗效的最重要的参数。动物感染模型的研究表明,AUIC<30时死亡率>50%,当此比率>100时,则几乎无死亡。临床应用左旋氧氟沙星证明,Peak/MIC≥12或AUIC达到100时预示治疗往往成功。一天一次给药有80%患者的Peak/MIC>100,95%的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一天一次的给药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时间依赖性: 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杀菌活性有关,通常在药 物浓度达到对细菌MIC的4-5倍时,杀菌速率达饱和状态,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活性和杀菌速率无明显改变,但杀菌活性与药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物浓度超过对细菌MIC的时间长短有关。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种) 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等。③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以β-内酰胺类为代表。其特点为: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生长,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但当药物浓度超过MIC90%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有效地增强药物的抗菌活性。因此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维持、延长有效浓度时间。要求T>MIC90%至少达到给药间歇时间的40%~50%。 绝大多数的β-内酰胺类半衰期很短,除对个别革兰氏阳性菌外一般无药物后效应,故必须按半衰期推荐的给药时间规则给药。临床上不能随意改动β-内酰胺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与次数,必须要参考T>MIC%的数值。 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根据体内杀菌活性合理用药: ①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半衰期短者,需多次给药,使给药间隔时间(T)>MIC的时间延长,达到最佳疗效; ②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增加每次给药剂量,使AUC24/MIC和Cmax/MIC达较高水平,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 4.抗菌药物降阶梯疗法的含义,如何用它来指导用药 不少学者研究发现起始治疗不当是影响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例如ICU中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以及具有高死亡危险性的患者(包括免疫功能下降的危重病人)从病原学特点来看:细菌感染多,耐药菌株多,革兰阴性菌多,复合感染多,反复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感染多,院内感染多。临床特点为来势凶猛、多种器官受损和死亡率高。因此选择抗生素必须是最强效、耐酶、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例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它是一类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但是它的时间-杀菌曲线与浓度依赖的抗生素如氨基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有相似之处,此外本类药物对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均有抗菌后效应,且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持续时间>50%(剂量1g·d-1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用强效抗生素的目的:阻断感染的进展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功能不全,控制疾病的发展,一旦明确了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即可有针对性地降级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以减轻起始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压力,这就是降阶梯疗法全部含义。 几个概念: 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药物可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药物杀死培养基内99.9%的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该现象亦称抗生素后效应。 第2节 治疗药物检测 治疗药物检测(TDM):定义见本书第3章。 一、需要进行TDM的抗菌药物:(结合本书第3章复习) 第3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重视和加强病原学检查,应尽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严格掌握适应症;(细菌药敏和联合药敏)  简要讲述,板书,20分钟 简要讲述,板书,25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熟悉药物的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3. 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及免疫状态等而合理用药(特殊人群)4. 防止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1)不宜使用的情况:预防性使用、病毒感染、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局部应用 (2)联合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 (4)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5)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相应组织,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 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的应用 (1)肾功能减退   肾功能减退时,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且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苷类等。 (2)肝功能减退 避免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 (3)新生儿禁用氯霉素、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以免造成灰婴综合征、溶血、核黄疸; 儿童应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孕妇应禁用四环素类、氯霉素、依托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奎诺酮类、磺胺类 第4节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感染药物的四种效应:   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同时产生四种效应:①对敏感致病菌的抑制或杀灭效应;②对感染患者的毒性效应;③对感染患者体内非致病菌的抑制或杀灭效应;④对致病菌和正常共生菌群中耐药菌株的筛选效应。  重点讲述,板书并穿插实例,45分钟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应该以较少的医疗花费,获得对致病菌的最大杀抑效应,达到生物学和临床治愈,同时最大限度地限制各种有害效应。不恰当地使用抗感染药物不仅无助于及时地控制感染,而且破坏感染者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极易导致二重感染和其它不良反应,从而延缓治愈,加重病人痛苦和增加感染者的死亡率。曾有调查表明,我国182万聋哑儿中有一半以上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受害者,由此可见一斑。 一、青霉素类 分类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防治 注意事项 二、头孢菌素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4. 注意事项 三、其他β内酰胺类 四、氨基糖苷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五、四环素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六、氯霉素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防治 七、大环内酯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八、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九、万古霉素等抗生素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十、喹诺酮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十一、合成抗菌药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十二、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药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十三、抗真菌类 1. 药理作用 2. 临床应用 3. 不良反应及防治   (教案末页) 小 结  通过抗菌药物的临床药代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这四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掌握了其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掌握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熟悉了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掌握了各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四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有何不同? 氨基糖苷类药理作用如何?  实施情况及分析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