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2005.5.23 教案完成时间:2005.5.19
课程名称
临床药理学
年 级
2001
专业、层次
本科
授课教师
胡成穆
专业技术职 务
讲师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大班
学时
1
授课题目(章,节)
第10章 老年人的用药问题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临床药理学(第3版) 徐叔云主编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 姚明辉主编
现代老年药学 吴春福主编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掌握药代动力学;
掌握用药的基本原则。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1、概 述 5分钟
2、衰老的特征与学说 5分钟
3、老年人机体各系统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10分钟
4、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 5分钟
5、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10 分钟
6、总结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1节 概 述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类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下降,其结果是人口平均寿命显著延长,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人口老龄化(populating aging),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称人口老化,该国家或地区亦称为老龄化社会。
由于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随着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的课题。因为药物的药理效应是药物造成机体的客观反应,药物的因素是相对固定的。可是,老年人机体本身已发生许多的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甚至存在某些病理状态,从而影响着药物对老年人的药理效应,甚至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远较其他年龄组的病人为高,老年人一般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治疗,属慢性病需长期或终身进行药物治疗。
老年药理学就是针对老年人机体的特点,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的一门新兴的药理学分支学科。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药物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解除老年人疾病的痛苦,提高老年机体和生命的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而提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
5分钟
强调研究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必要性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2节 衰老的特征与学说
一、衰老的特征
衰老(senescence,senility,aging)是指人整个生命过程中成熟后的一个时期,此时期随时间、年龄的增长而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机体的功能、感受性和活动能力同步地、进行性地和普遍地下降的一种不可逆的表现,可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发展规律。人的衰老呈现全身逐渐的衰颓和萎缩现象,机体的储备力量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而防御机制易受破坏,受外来有害因素侵袭时易引起疾病,并容易连锁地引起其他疾病的状态,这种现象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表 老年人形态和功能表现
形态表现
功能表现
1.皮肤松弛、发皱
视力、听力降低
2.毛发变白、脱离、稀少
记忆力、思维力逐渐减退
3.老年斑出现
反应迟钝、行为缓慢、适应力下降
4.牙齿脱落、齿骨萎缩
心肺功能减退
5.性腺和肌肉萎缩
代谢失调、酶、激素活力下降
6.血管硬化
免疫功能下降
7.肺和支气管的弹力组织萎缩
易罹患多种老年病:心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癌症及老年精神病等。
8.细胞结构改变
二、衰老的学说
关于衰老的基本过程的学说,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类理论:前者认为衰老是主动的,遗传程序化了的过程;后者则认为衰老是机体成分如DNA、RNA、蛋白质、脂类等因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引起的损伤
5分钟
讲解衰老的各种学说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与修复缺陷导致组织细胞损伤累积的结果。现择主要的简介如下。
(一)遗传程序学说(genetic programtheory) (二)自由基学说(Free radical theory)
英国学者哈门(Harman,1956)提出,衰老就是由于细胞代谢过程中自由基产物损害作用的结果,故自由基反应是细胞损害的重要因素,从而导致生物体的衰老甚至死亡。
(三)免疫学说(immunological theory)
沃尔伏德(Walford,1962)提出,认为衰老是自身免疫现象对机体自身组织破坏的结果。
(四)交联学说(cross linkage theory)
布约克斯坦(Bjorksten,1942)提出,认为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可通过共价键交叉联结成难以分解的聚合物,使它们在体内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使酶活性降低、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障碍,细胞营养受限和细胞内废物累积的严重细胞损害,而导致细胞衰老。
(五)端粒缩短学说(short-telomere theory)
Olovnikov(1973)认为,细胞衰老是由端粒的长度随增龄逐渐缩短所致,染色体端粒(telomere),又称端区,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对染色体具有保护作用,端粒不断缩短,缩短至临危点(crisis)细胞失去活力,濒临死亡。来得慢。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能力差,应用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调。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3节 老年人机体各系统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一、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随着增龄,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壁增厚,心包膜下脂肪增多。70岁以上多有心脏淀粉样变性,褐色心,主动脉和二尖瓣膜因纤维化和钙化而增厚变硬,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输出量降低。左室充盈度降低,心搏出量减少,心肌收缩期延长,收缩力与顺应性减退,致各器官血流分布减少。
随着增龄,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的弹力组织减少,胶原增多,钙沉积,导致动脉弹性变小、僵硬,内腔狭窄,造成血流速度减慢,使冠脉及脑、肝、肾等主要脏器的血流减少。主动脉和大动脉弹性的减弱,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收缩期血压升高,舒张压略有降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二、呼吸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随增龄出现退行性改变,功能减退,60岁肺功能为20岁的75%,老年人肺组织萎缩,肺泡数目减少,肺泡壁变薄,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减少,肺组织弹性下,肺活量随增龄减少约25%,残气量约增加50%。老年患者易胸闷,疲劳思睡,痰液不易咳出。
三、消化系统的变化
老年人牙釉质磨损、变薄、牙齿部分或全部消失,牙龈萎缩,味蕾减少,使味觉减退。唾液分泌减少,唾液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减少、活性降低,使食物咀嚼消化功能下降。随增龄食管黏膜上皮逐渐萎缩,平滑肌蠕动输送功能减弱,排空延迟,食管扩张,吞咽困难,出现老年性食管”(preshyesophagus)。
胃变化表现在运动和分泌功能的减退,胃黏膜变薄萎缩,血流量减少,腺体萎缩,多种细胞分泌功能减弱,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排空时间延长。小肠黏膜因增龄而萎缩,腺体萎缩分泌减少,血流量
10分钟
讲解老年人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减少,有效吸收面积减少,吸收能力下降,易致便秘。随年龄增长,肝脏血流量减少,影响肝脏的摄取、转运、代谢和排泄功能,肝脏的解毒能力和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
四、泌尿系统的变化
老年人肾脏重量减轻,因肾皮质萎缩所致,肾小球萎缩、肾血流减少。肾单位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排泌功能下降,尿浓缩能力每10年约下降5%,导致肌酐清除率和尿比重下降。老年人膀胱肌肉萎缩,肌层变薄,纤维组织增生,容量变小,膀胱括约肌功能减弱,易出现尿频、尿急、尿外溢,甚至尿失禁。
五、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重量增龄而下降,脑萎缩多发生于大脑,皮质的额叶和颞叶,引起蛛网膜下腔增大、脑室扩大、脑沟变宽与脑回变窄,脑萎缩主要是神经元丧失所致,神经细胞浆内脂褐质沉积,胆碱能纤维和多巴胺能纤维退化,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胆碱能受体数目减少,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广氨基丁酸水平降低,从而减少了突触与突触间的信息传递。有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脑屏障退化,导致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破裂或梗死及易发生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随增龄脊髓重量逐年减轻,细胞脂褐质沉积,深部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触觉、温觉及震动觉的阈值的升高更为明显。
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随着增龄,内分泌细胞、器官、内分泌轴、激素受体会发生结构、功能的改变,内分泌器官和轴的病理性减退或生理性的下调(down—regulation),激素合成、转运、代谢、活性以及组织对激素敏感性等方面的变化,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升高,每个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绝对数和浓度减少,对糖皮质激素反应性降低。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七、免疫功能的变化
随着增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的T、B细胞的减少,NK细胞活性下降,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升高,IgM无明显改变,但血清中天然抗体减少而自身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外周血液中免疫复合物亦不同程度升高,故老年人易罹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4节 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的特点
一、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一)药物的吸收
1.胃pH的影响 老年人胃黏膜萎缩,胃黏膜主、壁细胞等的减少,故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升高,使巴比妥类、水杨酸类、保泰松、磺胺异嗯唑等弱酸性药物在胃中脂溶性降低,解离增多,但吸收几乎与青年人无差异,需经主动吸收的药物如铁、钙、半乳糖、维生素Bl、B6、B12和C、木糖等,由于吸收所需的酶、糖蛋白等载体分泌减少而吸收降低。
2.胃肠活动度的影响 胃肠道的肌张力和括约肌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老年患者易便秘,增加了小肠对药物的转运时间而吸收增加;但若伴有腹泻则可缩短药物在胃肠的滞留时间而减少吸收。
3.胃肠与肝血流的影响 胃肠道和肝血流量可减少,则对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氢氯噻嗪的吸收显著减少;肠道外肌肉、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因局部循环差及肌肉萎缩而血流减少,故其吸收速率下降。
(二)药物的分布
1.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老年人细胞内水分减少,骨骼肌、肝、肾、脑重量减少,脂肪组织增加,水溶性药物如安替匹林、乙醇、吗啡、地高辛、哌替啶、西咪替丁等其表观分布容积变小,而有较高的血药峰浓度与较明显的药理效应;脂溶性药物如地西泮、硝西泮、利多卡因、氯丙嗪、苯巴比妥等的表观分布容积变大,药物在体内形成贮存蓄积,消除半衰期延长,药理效应持久,因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2.血浆蛋白结合率改变的影响 老年人肝合成白蛋白的功能下降,当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病(如肝、肾疾病)时,血浆白蛋白含量的下降更为
5分钟
讲解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显著,药物游离型增加,表观分布容积增加,药物作用增强;老年人使用华法林时,剂量应酌减。
(三)药物的代谢 药物代谢器官是肝,肝对药物的代谢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肝重量的降低及肝细胞数的减少,说明肝代谢能力的下降。老年人的肝血流量比年轻人减少,肝提取率(hepatic extraction ratio)高,且首关效应显著的药物(硝酸甘油,吗啡、水杨酰胺等)生物利用度增加。老年人肝微粒体药酶活性降低,使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代谢减慢,消除半衰期延长,老年人对巴比妥类、利福平、苯妥英钠或吸烟、饮酒引致的肝药酶诱导反应减弱,由于肝药酶诱导是产生药物耐受性的原因之一,故老年人对许多药物较少发生耐受性。
(四)药物的排泄
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老年人肾重量降低,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管排泌与再吸收功能下降,在使用主要通过肾排泄的药物时仍应注意减量,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地高辛、苯巴比妥、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别嘌醇、四环素类、普鲁卡因胺、乙胺丁醇等,否则易因排泄缓慢,半衰期延长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二、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一)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每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动脉顺应性下降,总外周阻力上升,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对缺氧、儿茶酚胺等刺激的反应明显下降,对β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反应性均降低,应用降压药、利尿药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肝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衰退,血管发生退行性病变,止血反应减弱,故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物非常敏感、一般治疗剂量可引起持久血凝障碍,并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二)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脑萎缩,脑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脑血流量降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减退。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增强,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常见兴奋躁狂或次晨的宿醉现象;吗啡的镇痛作用时间显著地长于年轻人,呼吸更易抑制;地西泮引起的醒后困倦或定位不准反应;中枢抑制性降压药利血平或氯丙嗪、抗组胺药及皮质激素等引起明显的精神抑郁和自杀倾向;氨基苷类抗生素、依他尼酸易致听力损害等。
(三)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
随着增龄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各种激素受体数量的改变,从而导致对药物反应性的差别。更年期后适当补充性激素可缓解机体的不适症状和防止骨质疏松。但不宜大量长期使用,因为雌激素的过量引起子宫内膜和乳腺癌,雄激素的过量可造成前列腺肥大或癌变。老年人对胰岛素和葡萄糖的耐受力下降,大脑对低血糖的耐受力亦差,在使用胰岛素时,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或昏迷。老年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减弱,一般主张当无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抗菌药物的剂量可稍增加或疗程适当延长以防感染复发。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5节 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年人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理作用明显不同于年轻人,对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对老年人疾病的防治及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药合理
老年人在用药前应了解其疾病史,用药史及目前用药情况,在此基础上首先做出正确的
疾病诊断,明确用药指征,选择疗效肯定、能缓解症状、纠正病理过程或消除病因的药物,老年人除急症或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使用药物。当老年患者必需进行药物治疗时,则应用最少药物最小有效剂量,一般不超过3~4种药物的伍用,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合适的剂型和恰当的剂量
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个体最合适的获得满意疗效的治疗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质情况,以成人用量的1/5、1/4、l/2、2/3、3/4顺序用药,最好是监测血药浓度与肾功能降低的情况调整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剂量调整系数=1/F(Kf一1)+1,Kf表示肾功能降低或肾病患者的肾排泄功能,即其肌酐清除率除以肌酐清除率正常值(120ml/rain)而得,以下列公式计算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即:
肾功降低者或肾病患者给药剂量=正常人剂量/剂量调整系数
肾功降低者或肾病患者给药间隔时间=正常人给药间隔时间X剂量调整系数
老年人吞咽片剂或胶囊困难,尤其量较大时,故老年患者宜选用颗粒剂、口服液或喷雾剂,病情紧急者可静注或静滴给药。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减退和不稳定,将影响缓、控释药物制剂的释放,不宜使用缓、控释药物制剂。
10分钟
举例说明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掌握用药最佳时间
对消化道具刺激性的如四环素类抗生素、铁剂等一般是在饭后给药,但健胃药、利胆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驱肠虫药、盐类泻药等宜在饭前服用。掌握最佳时间的用药,是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上午10点钟用药,降血糖作用强。对需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待病情控制后,宜将2d的给药总量于隔日上午6~8点一并给予,既可填补皮质激素每日分泌高峰后出现的低谷期,又减少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疗效好、不良反应亦较少。
四、控制嗜好与饮食
老年患者用药期间控制烟、酒、茶嗜好及日常饮食颇为重要,吸烟可诱导肝微粒体药酶系统,从而增强如尼可刹米、咖啡因、茶碱、非那西汀等药物的代谢,血药浓度降低。酒也是药物代谢酶的诱导物,可加速戊巴比妥、华法林及甲苯磺丁脲等药物的代谢。铁剂和抗精神病药氟奋乃静、氟哌利多不宜与茶饮料同服,因形成沉淀不易吸收。老年人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需食物营养的补充纠正,否则难以耐受抗癌、抗菌化学治疗药物的治疗,影响疗效。但当服用四环素、多西环素时切忌同饮牛奶,因生成络合物而影响吸收。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若不控制饮食,则降血糖药物是决不可能取得满意疗效的;强心苷、降血压药要取得的较佳疗效,需限制食物中的盐分;使用利尿药治疗时,应限制含钾盐丰富的食物;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可补充饮酒老年患者这类维生素的缺乏,故用药期间注意食物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五、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
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谨慎地遵照医嘱服药的程度,这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它可以用依从指数(compliance index,CI),即已服药量/处方所开药量X lOO%。作为判断依从性的参数,CI愈大,表示用药的依从性愈好。老年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较多,首先表现为精神活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动功能的减弱和情感的变化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固执己见和产生偏见或同时有多种疾病,而需用药多且复杂等等,特别是老年人处于痴呆、抑郁症或独居孤寡患者,更应警惕防止误服和过量服药,为获得老年患者药物治疗较佳的效果,医务人员应尽量提高其依从性,尽量简化治疗方案,用药宜简单,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合并用药,向其耐心解释处方所开写药物的应用目的、剂量、用法及疗程,以免老年患者漏服、忘服、错服和多服而影响疗效和增加不良反应,必须长期用药者,应取得家属、邻居、亲友的协助监督,最好是在社区医疗保健监控下用药。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6节 老年患者常用治疗药物注意事项
一、抗 菌 药
老年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原则:①老年患者常是肝功障碍,主要经肝灭活的抗生素如氯霉素,红霉素(erythromycin)、新霉素(neomycin)、四环素(tetracycline)等,应慎用或禁用。②老年患者肾功减退,药物肾清除减慢,易发生具肾毒性的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氨苄西林(ampicillin)、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等的蓄积性中毒,尤以第八对脑神经损害最为突出,故应根据肾功减退情况适当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③老年患者患感染性疾病,宜选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杀菌药。抗菌药物一旦选定,在疗效未确定之前疗程不应少于5d,不超过14d。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一)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对巴比妥类敏感性增高,用后可引起不安、语言迟钝、智能障碍、假性痴呆及药物依赖性等,故尽可能不用,而常用苯二氮草类,虽此类药物亦有宿醉现象、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但安全范围较大,尤其是替马西泮(temazepam)因其半衰期较短(约11h+6h),更适于老年人。
(二)抗精神失常药
吩噻嗪类、硫杂蒽类及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老年人较敏感,易出现不良反应,氟哌利多抗精神病作用强,尤适用于老年人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应注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治疗老年焦虑症常用苯二氮革类,安全范围大,地西泮的活性代谢产物奥沙西泮(oxazepam)的半衰期长(约28h),故剂量应从小开始。马普替林对失眠、焦虑具有治疗作用,为抗老年人抑郁症的首选药;抑郁症或抑郁状态的治疗选用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首选治疗药左旋多巴,常与增效药卡比多巴(carbidopa)合用,也可使用金刚烷胺;溴隐亭(bromocriptine)与左旋多巴伍用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果较好。
三、心血管系统药物
老年高血压治疗药首选应是β-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atenol01)、拉贝洛尔(1abetal01)及钙拮抗药硝苯地平(nifedipine),降压效果好且安全。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采用β—受体阻断药与噻嗪类利尿药合并使用。
老年人由于肾功减退,对强心苷非常敏感易产生中毒,失钾增加强心苷的心脏毒性,故老年人应根据肌酐清除率来调整地高辛(digoxin)的用量。
四、内分泌系统药物
老年人对糖皮质激素反应的个体差异较大。患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可的松(conisone)后易发生股骨和胫骨骨折,应合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
老年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可口服降血糖药,如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格列吡嗪(glizide)、格列喹酮(gliquidone),格列齐特(gliclazide)不但降糖作用强,且还具降低血小板粘附性和改善微循环作用,故最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
雌激素(estrogens)最常用于老年人的更年期综合征、绝经期后的乳腺癌、骨质疏松和前列腺癌转移等,可不良反应也较多,使用时需注意,要严格控制适应症。
(教案末页)
小 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变化。熟悉老年人用药的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认真复习本章内容,掌握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实施情况及分析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充实,逻辑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深度适中,时间安排合理,理论板书和临床实例结合恰当,重点、难点突出,学生易掌握,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