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概念:
微生物入侵泌尿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
从尿道口到肾脏的泌尿道任何部位发生的细菌感染的总称,变声的主要部位是肾脏及膀胱。
.上、下尿路感染难定位(统称)
.已婚育龄多发
老年人→无症状菌尿症
二、病原微生物:种类多
细菌→G-杆菌最多见
混合性
三、感染途径:上行性→血行→淋巴、直接
四、诱发因素:
1.局部:重要
尿路梗阻 畸形 损伤(器械检查)周围感染
2.全身因素:贫血、营养不良,化疗等
五、临床表现:
1.区分为上、下尿路感染和急、慢性感染;
2.主要症状:腰疼、发热
膀胱刺激症状
脓尿、血尿
肾正压、扣痛
上、下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全身与局部症状
尿液化验(管型尿)
慢性感染的特点:
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不特异)易误诊
有复杂因素存在(诱因)易漏诊
病情复杂化,难治,预防不佳、易复发
六、诊断:
1.确诊感染与致病菌:尿细菌学依据
方法:1清洁中段尿培养 (+药敏试验)
2穿刺尿培养
判断标准:≥105/ml <105/ml为深
2.定位诊断:临床意义重大、但困难
3.辅助检查:明确有无标织等因素,重要!
七、治疗:
原则:急性期:控制感染、减轻症状、保护肾脏
慢性期:去除全身及局部诱因、预防复发
全身治疗:
休息、营养等
对症治疗
增加尿量、补液等
增强集体抵抗力
消灭细菌:抗菌药物应用
根据病情分类,培养结果选择合适药物
配合酸化或碱化尿液加强抗菌效果
严格掌握疗程:一般>2周
视情联合或交替应用(尤位女性)
注意肾功情况
配合中医治疗(效果好)
重视对非细菌性病原体感染的治疗
寻找并消除诱因,易感因素,是治疗的最重要措施。
外科治疗:感染本身
消除诱因或复发因素
八、预防
1.针对复发问题,重视对各年龄组女性病人的防治
2.黏膜免疫和疫苗接种在预防复发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3.针对易感因素、病因(如梗阻)的有效治疗。
小结:
1. 各型感染的特点
2.诊断的步骤和要点
3.治疗的原则及要点
前列腺炎(prostatitis)(要点)
概述:
大多由尿路上行感染所致(细菌性及其病原体)
急性少见,多为潜在慢性;
病程长,?延不愈;
诊治困难。
临床分型(新分类法):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型)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II型)(病因!)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III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无症状性炎症性前列腺炎(IV型)
临床诊治要点:
明确前列腺炎为男生殖器感染的常见病
临床表现及诊断:
急性者表现明显,主要依据症状、直肠指检诊断;
慢性病症状表现多样,或无明显症状,诊断困难,主要综合多种检查明确诊断。
注意病因学及其演变问题(含诱因)
3.常见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DRE)
尿液检查:a.尿常规及培养意义不大。
b.按摩前后结果比较。急性期忌按摩!
前列腺液检查(EPS):
脓、白细胞>10个/?p 卵磷脂小体↓,培养 (+)
膀胱镜、B超等检查(查诱因!)
4、治疗:
急性者:单纯、疗效明显(休息、坐浴、抗炎、对症)
慢性者:困难,复杂,单一方法疗效差。主要是综合治疗。病因去除及精神行李治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