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当代时代主题与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时代主题问题是世界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不仅是世界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且还反映了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同时,当今世界存在着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如局部战争问题、粮食与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其解决的出路也在于促进和平与发展。因此,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国际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上半叶,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20世纪下半期,尤其是70年代中后期以来,时代的主题逐渐被和平与发展所取代。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更加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逐步展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是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的突出表现,同时又是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平与发展明显地代替了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和平包括世界总体和平和局部和平。当代世界和平问题,首先是指防止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爆发,也包括反对和制止局部战争、常规战争,以及针对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而进行全面、彻底的裁军活动。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手段和特点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根本性的威胁。美苏(俄)两国的核武器足够把人类毁灭若干次。冷战结束后,美国试图掀起新一轮争夺高精尖技术优势的军备竞赛。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地区核军备竞赛近年来骤然升温,给世界和平增添了阴影。国际武器交易近年来持续上升,武器扩散特别是核武器扩散屡禁不止,这必然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另外,国际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原教旨主义和新老法西斯主义也都已构成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局部战争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冷战结束后,新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呈现出向欧洲拓展且频繁发生、技术含量高而突发性强、性质复杂、破坏性大等特点。总之,战争的因素并没有随着消失,因此,需要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防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主要途径有: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推动裁军和军备控制,消除战争隐患;发展和壮大世界和平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发挥联合国在协调和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努力解决南穷北富扩大的问题。
发展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一般指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中心的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影响发达国家的发展,因而也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需发展,但阻碍发展的危机也十分突出。第三,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向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发展之所以成为问题,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恶果;军备竞赛的负担;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破坏。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处理好开放和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
,9.11”事件虽然给国际社会以巨大的冲击,但世界力量的对比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世界的根本格局和国际形势发展总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2.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判断的提出,具有坚实的依据。第一,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清除了世界民主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战后出现的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代价。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强烈愿望。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核战争威胁下,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上的头等大事,核战争的威胁告诉各国人民,新的世界大战必须避免,也可能避免,为此世界各国人民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运动,和平运动成为世界性的运动。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第二,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减少,世界可以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只有它们有资格打世界大战。它们之间为了争霸世界而开展的核军备竞赛成为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但一方面美苏两国原子弹多,常规武器多,都有毁灭对方的力量,因此,美苏两国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冷战”,谁也不敢轻易地打世界大战,谁都不敢先动手;另一方面,战争的危险又依然存在,这就使得维护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经济的紧密合作与竞争的扩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成为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使发展问题成为全球问题。南方国家得不到发展,北方国家也不能继续发展。如果南方国家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国家可能没有出路。第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重点发生转变。第五,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这一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时代的新变化、新特点,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发展。第二,改变了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为中国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科学外交决策提供了理论武器。建国以来,我们对时代主题的认识,长期固守在战争与革命的观点上,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此,我们的建设方针建立在准备打仗的基础上,准备早打、大打。其结果是使我们耽误了大约20年的建设时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论断的提出,使我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及时调整我国的内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内,就要充分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自己;对外,要改变从70年代起执行的“一条线”战略,更加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实行真正不结盟的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展示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和任务。邓小平提出,要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这有助于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的力量,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事业。
二、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1.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才能保证世界各国集中精力加快发展;才能保证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面。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是战后乃至更长时间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因素;发展有助于阻止和消除一个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诱发因素。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条件。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是说当今世界已经是完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了。实际上,至今,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一个都没有解决。这是因为:(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2)世界一些地区还存在战争和动乱。(3)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更加严重,南北发展差距越来越大。(4)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5)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意愿,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要在以下方面共同作出努力:第一,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世界,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与利益,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多极化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世界各种力量在乎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和对话,不搞对抗,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第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凝聚各国人民的力量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历史已反复证明,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解决,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合作应对。任何一个国家和一种力量,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来独自完成这个任务。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第三,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保证各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各国人民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各种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一个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世界,只能是一个各种文明相互交汇、相互借鉴,所有国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充满活力而又绚丽多彩的世界。第四,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促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趋利避害,实现共赢共存,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以缩小南北差距,防止“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现象继续发展。这不仅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要求。第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在安全上的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共同点在增多,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实现其安全目标。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安全挑战,实现普遍和持久的安全。各国应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从根本上减少不安全因素,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伊拉克战争以来的事实表明,“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不仅不能解决传统安全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
3.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即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问题。南北之间在经济上至今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发展中国家不彻底摆脱贫穷,南北问题不解决,世界经济的发展就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南北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繁荣是世界保持安宁与稳定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正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重要基础。
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
当前,国际旧秩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事业造成严重影响。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判断国际秩序的性质,主要看该秩序赖以形成的利益基础以及该秩序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旧秩序是指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剥削掠夺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基本特征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强权即公理”;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在国际生产和流通领域里的垄断。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超级大国的霸权地位。总的来说,国际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比其他国际性、区域性的法律原则更全面、更合理,是国际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它是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是由多极化趋势和多样化世界的现实所决定的,是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针锋相对的,最能反映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最符合所有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完全是可行的。
发展中国家战后最早在世界上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正确主张,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进行了长期斗争。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求生存,求发展,但国际旧秩序却长期阻碍着他们。尽快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平等、公正的国际新秩序就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在亚非万隆会议上,与会国提出了建立和平合作的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在联合国第一届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同年10月,第二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所有国家都有责任为迅速建立一种新的和公正的经济秩序贡献力量”。1973年第四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通过的《经济宣言》中,第一次提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概念。1974年第六届特别联大在七十七国集团的推动下,通过了《关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第29届联大会议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进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联合斗争的共同纲领,为改变现存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确定了原则和方向。这表明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提到了日程上。以后,又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变得更加紧迫,中国明确提出既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又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为: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垄断,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与剥削,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主权独立,一律平等,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国际霸权。
中国提出的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其核心是所有国家独立自主,一律平等。
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一直热情不高,但在1990年海湾战争后,突然积极起来,美国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口号。尽管提法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美国主张的要点是:第一,美国有条件和必须充当未来国际新秩序的“领袖”和“灯塔”;第二,以美国为榜样,用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按美国的模式建立一个“和平和安全、自由与法治”的国际新秩序,即美国式的单极世界;第三,以军事实力为后盾,建立以美国军事力量为保障的国际安全结构;第四,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奉行参与与扩张战略,千方百计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第五,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美国利益服务。美国的国际新秩序主张的实质是要实现美国独霸世界的目的。日本和欧洲也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发达国家的这些构想(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表述,但要把握其实质),在具体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旧秩序的变种,是要建立一个以西方大国利益为基础的,由西方大国领导的,以确立西方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为目标的“国际新秩序”。因此遭到了世界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至于它们之间的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各自争夺建立所谓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导权。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国际新秩序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非短期所能实现;建立国际新秩序涉及各国的国家利益,各国都希望建立有利于自己国家利益的新秩序,这就需要有一个斗争和协调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取决于各种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间的分化与组合。今天,要立刻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破和结束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完全应当而且有可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方面做出较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