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一、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在战后世界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联合国的建立。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2)联合国的发展。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1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3)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个会员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主要讨论有关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合作的问题,并向安理会提出建议。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它做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国际法院和秘书处也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在需要时,联合国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4)联合国的作用。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强。20世纪80—90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交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但是,从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联合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度甚至有所削弱。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为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依仗经济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障碍主要来自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冷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1949年,美国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渗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之后,美国又拼凑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等组织,形成了美国控制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签订了《j匕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纷纷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联成了一片。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就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一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波匈事件、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联提出的“戴维营精神”等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美国在1962年的古巴事件中迫使苏联不得不从古巴撤退,说明苏联的实力还没有达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程度,美国对苏联尚处于攻势。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1972年苏联的军费超过了美国。1975年欧安会正式承认战后雅尔塔体系所规定的苏联疆界,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75年以后,苏联更大规模地在第三世界扩张,特别是1979年竟公然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使其侵略扩张的行径达到了顶峰。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广阔的中间地带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双方争夺的重点领域是核优势地位。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进入80年代,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美国改变了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战略收缩政策,重新采取强硬姿态,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80年代,苏联争霸的包袱越来越重,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在军事方面的不断扩军备战和不断的军备竞赛升级,几乎拖垮了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开始放弃同美国对抗的政策,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的先声。
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此后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成了包括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1962年12月15日~1964年7月14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5月,苏共一手操纵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主义”,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和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德国利益的外交政策。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第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社会停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国际上美苏缓和,国内实行改革,但苏联国内改革困难重重。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最后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三、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发展。
当前,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克林顿执政时期提出的“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三个支柱”(经济、安全、民主)的对外战略总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表明了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实质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帜,对外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采取退出“反导条约”等一系列措施,目的依然在于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这既引起了世界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原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出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的角色,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础,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加强对话,向亚太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以跻身于亚太与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
俄罗斯经济、政治转轨基本完成,目前虽有许多困难,但从中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它不甘于在国际政治中无所作为的局面,特别是普京任总统以来,转而采取日趋强硬和独立的外交政策。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的是为争取和平、稳定的、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从以上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力量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不断地向前发展。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具体说来,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中国、俄罗斯坚决反对,欧盟也难以接受,美国霸权主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俄国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有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企图,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然,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第二,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第三,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2.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持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首先,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现在已不存在了。“打世界大战别人没有资格,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现在苏联解体,取代苏联地位的俄罗斯,由于国内重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已失去打世界战争的能力。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存在严重的矛盾与竞争,但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之间存在着协调与合作。第三,冷战后大国关系加紧调整,形成一种“一超四强”的局面,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借重、相互制约,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世界战争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是比较小了。但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动荡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前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式民主和多党制,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地区紧张、动荡因素有增无减,新的危机不断发生,而且大量事实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以某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事例层出不穷。过去被掩盖的许多矛盾进一步暴露,甚至激化,天下并不太平。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始终是各类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成为全球主要“热点”地区。其中中东地区被称为“火药库”,这里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其中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爆发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全球。2003年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联结处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被称为“世界能源供给中心”,“西方生命线”),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及外部势力的干涉。
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为阿以冲突埋下了祸根。从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至1982年6月,阿以之间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1978年9月,埃以戴维营协议的签署,中东开始了艰难的和平进程。20世纪80年代的多种和平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包括“非斯方案”、“里根方案”等。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格局的变化再次为中东实现和平带来了希望,从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到1999年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巴以双方共达成了6个协议,但是,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东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参观”,再次引发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和平进程前功尽弃。
2003年4月,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2004年10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同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去逝。这些都使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许多因素。总的来看,和平的努力将不会终止,但要真正实现和平,还要跨越众多难题:领土和边界纠纷;耶路撒冷未来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分配。
3.大国关系
两极格局终结是战后国际格局的最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的战略思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1997年10月底11月初,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6月底7月初,克林顿总统访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美中双方致力于“建设性合作关系”。2005年8月,中美之间首次战略对话。1993—1996年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了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郑重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赴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重申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还重视同一些地区和集团的战略关系,1998年4月第二届亚欧会议召开,中欧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表示希望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关系也不断深化,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中英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11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德国,会晤了施罗德和即将成为德国新总理的默克尔,双方一致主张“提升中德关系水平”。同年11月14日,中国和西班牙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加强了与东盟的联系,现已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2005年4月20—21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文莱,主张在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发展双边关系。
俄国与美国、西欧各国关系趋于稳定。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进入蜜月时期,1994年双方宣布两国关系进入“成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但此后在北约东扩、波黑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俄国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满,开始调整对外关系,由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转向同时面对东西方的“双头鹰”政策,开展重视东方的全方位外交。1997年俄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过调整,俄国与美国、西欧的关系趋于稳定。俄、法、德三国首脑建立定期会晤制度等。1998年,俄国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同时,冷战时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日俄之间领导人互访,打破长期冷淡僵持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这一系列高层对话和多种伙伴关系的纷纷建立,表明各大国在世纪之交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都在探索处理彼此关系的新规则,为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而努力。这种“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伙伴关系”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大国关系的调整是一种国际现象,目前它仍在继续发展变化中。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即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但是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还只是开始,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仍然没有退出舞台,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一般说来,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朝着规范化、民主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基本功能与最高目标,就是协调有关力量之间的各种利益,处理好独立与联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0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联合国也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协调中心。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纳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削弱。除联合国外,欧盟、东盟、非盟等地区性、专业性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人们从冷战中吸取教训,意识到仅凭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压倒对方,军事力量强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力量作基础。否则,军事负担超过经济可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国力的削弱,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与解体。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科技经济放在首位,把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科技合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和实质内容之一。在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愈来愈紧密。经济上的矛盾与争夺,控制与反控制,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经济因素不仅对各国国内政治,而且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首先是经济外交,即为经济服务的外交,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以后,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它们的关系一般不致脱离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潮流。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是排除和取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无疑是各国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吸取,各种文化的交流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同时,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也不是无限的,差异在缩小,但价值观念的差异始终存在。就世界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而言,我们既不能认为全球化必然会促成同一的全球文化,形成同一的世界价值体系,又不能像有些西方学者那样,过分强调不同文化的冲突方面。
6、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所谓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与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更趋突出。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明显向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倾斜。原来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西方国家,现在在国际政治中获得一时的优势。因此,在国际事务中,西方国家更可能比以前放手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实行压制与干预,顽固地维护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损害这些国家的利益。一个冷战即美苏之间的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即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开始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霸权主义的第一个表现是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个表现是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干涉借口可谓五花八门,干涉形式多种多样。第三个表现是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炮制了包括“新干涉主义”在内的种种“理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重大事件。1999年春,由美国主导的北约空袭主权国家南联盟,并把这一空袭看作是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实验,是美国独霸世界战略的最赤裸的表现。它们置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违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其目的是要用武力手段建立一个符合它们自己利益的国际新秩序,确立其主宰世界的地位。
有些人不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仍按冷战思维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处理国际事务,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谓冷战思维,就是以美国、苏联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产生和盛行于冷战时期。其目的在于瓦解对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争夺世界政治的控制权。
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按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必须继续反对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在战后世界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联合国的建立。1945年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6月26日参加会议的51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2)联合国的发展。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1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3)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联合国有6个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主要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个会员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主要讨论有关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合作的问题,并向安理会提出建议。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执行机构,是联合国最重要的机构,现由美、英、法、中、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它做出的决议,全体会员国应该接受并履行。常任理事国对任何非程序问题拥有否决权。国际法院和秘书处也是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在需要时,联合国可以成立专门机构。
(4)联合国的作用。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有:积极推进非殖民化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自决和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和制止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问题,如环境、人口、生态、资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联合国的作用一度得到加强。20世纪80—90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交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但是,从20世纪末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联合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度甚至有所削弱。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半个世纪。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三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内容包括三大类:一是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二是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三是战后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就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美洲的美国和西欧之外的苏联,占据了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丧失了、改变了。
雅尔塔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它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在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因此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结果是打破了由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美国一跃为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依仗经济军事实力试图独霸世界。美国独霸世界的障碍主要来自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转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激烈对抗的形式,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峙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冷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1947年,美国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1949年,美国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对不发达国家进行渗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之后,美国又拼凑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等组织,形成了美国控制下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包围圈。1949年4月,美国等12国签订了《j匕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面对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意识形态上的攻击与诬蔑、经济上的制裁与封锁、军事上的包围与威胁,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不得不奋起自卫。1947年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纷纷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联成了一片。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了北约,1955年5月14日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至此,在欧洲就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就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一格局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妄图通过经济封锁的手段来扼杀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进行反封锁的斗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并注意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军事上的斗争主要表现为“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及柏林危机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激烈,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帝国主义阵营希望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一代“和平演变”,社会主义阵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3.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苏联竭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同时利用民族解放运动作为同美国争夺的筹码,妄图实现美苏两家合作主宰世界。波匈事件、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苏联提出的“戴维营精神”等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美国在1962年的古巴事件中迫使苏联不得不从古巴撤退,说明苏联的实力还没有达到与美国势均力敌的程度,美国对苏联尚处于攻势。
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军事力量方面大大改变了美国占优势的局面。1972年苏联的军费超过了美国。1975年欧安会正式承认战后雅尔塔体系所规定的苏联疆界,承认了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1975年以后,苏联更大规模地在第三世界扩张,特别是1979年竟公然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使其侵略扩张的行径达到了顶峰。70年代,苏联咄咄逼人,美国处于守势,广阔的中间地带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双方争夺的重点领域是核优势地位。美苏争霸处于苏攻美守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进入80年代,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美国改变了70年代初期开始实行的战略收缩政策,重新采取强硬姿态,同苏联展开全面争夺。80年代,苏联争霸的包袱越来越重,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在军事方面的不断扩军备战和不断的军备竞赛升级,几乎拖垮了苏联。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开始放弃同美国对抗的政策,这成为两极格局终结的先声。
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此后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成了包括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1962年12月15日~1964年7月14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5月,苏共一手操纵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主义”,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和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德国利益的外交政策。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些国家的兴衰,从而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
这首先是因为西欧实力增强,进一步走向联合。其次,日本在田中内阁上台后,于1972年7月提出以“对美国协调为主轴”,恢复日中邦交为“首要课题”的“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明确表示“日本跟着美国脚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更是踌躇满志地要求从经济大国而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追求“政治大国”目标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国策。第三,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路线,20世纪70年代末又开始改革开放,国家力量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出现,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成立的各种各样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4.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社会停滞,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很大的改变,国际上美苏缓和,国内实行改革,但苏联国内改革困难重重。1989—1990年,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导致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基本解体。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最后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从而最终决定了旧格局的终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仍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这次新旧格局转换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旧格局的解体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第二,新格局的形成过程将会复杂得多,形成时间也要长得多。因为现在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搞成一统天下,其他主要大国都在争取在世界或地区的主导权,期望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实力,可单独与美国相抗衡。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多极化与“单极世界”之间存在斗争,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世界各种力量必然要经过长时期的消长、分化、组合的过程,才能重新形成稳定的格局。目前世界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第三,新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渐进过程。各主要大国都在力争对自己有利的世界新格局,为争夺对世界新格局的主导权展开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取决于历史的“合力”,在和平时期这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
三、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相反,多极化趋势无论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发展。
当前,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克林顿执政时期提出的“一个目标”(美国领导地位)、“三个支柱”(经济、安全、民主)的对外战略总构想,实行全球民主化的所谓“扩展战略”,以及“同时打赢两场地区性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表明了美国在冷战后的战略,实质是要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军事实力为依托,以“民主”“人权”为旗帜,对外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布什上台以来,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采取退出“反导条约”等一系列措施,目的依然在于实现“领导世界”的称霸野心。这既引起了世界各种力量对多极化的强烈要求,也使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
欧洲仍是世界最为关注的战略重点,欧盟的成立与发展大大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重大因素。在原苏联的威胁消失之后,美欧争夺欧洲主导权的斗争随之突出出来。作为欧盟首富的德国也加快了扮演大国的角色,努力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树立其大国形象。
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它立足亚太、着眼全球,以经济实力为后盾,以日美关系为基础,通过与各国积极发展关系加强对话,向亚太和世界扩大势力和影响,以跻身于亚太与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
俄罗斯经济、政治转轨基本完成,目前虽有许多困难,但从中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它不甘于在国际政治中无所作为的局面,特别是普京任总统以来,转而采取日趋强硬和独立的外交政策。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的是为争取和平、稳定的、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从以上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走向、力量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正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不断地向前发展。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力量都要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绝不会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具体说来,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在于:
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中国、俄罗斯坚决反对,欧盟也难以接受,美国霸权主义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俄国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经济实力雄厚,有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企图,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当然,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第二,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第三,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
2.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热点地区的和平努力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维持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首先,世界大战特别是核战争的主要根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现在已不存在了。“打世界大战别人没有资格,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现在苏联解体,取代苏联地位的俄罗斯,由于国内重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已失去打世界战争的能力。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虽存在严重的矛盾与竞争,但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联系和依赖日益加深,它们之间存在着协调与合作。第三,冷战后大国关系加紧调整,形成一种“一超四强”的局面,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借重、相互制约,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世界战争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是比较小了。但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动荡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最近几年,西方大国加紧在发展中国家及前苏联、东欧国家中推行西方式民主和多党制,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地区紧张、动荡因素有增无减,新的危机不断发生,而且大量事实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以某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事例层出不穷。过去被掩盖的许多矛盾进一步暴露,甚至激化,天下并不太平。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始终是各类矛盾和冲突集中的地区,成为全球主要“热点”地区。其中中东地区被称为“火药库”,这里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其中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1980年9月发生的两伊战争整整持续了8年之久。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爆发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更是牵动全球。2003年3月20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了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迅速占领了伊拉克。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中东那样经历了如此长期和频繁的战争与冲突。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联结处的战略地位,丰富的石油资源(被称为“世界能源供给中心”,“西方生命线”),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及外部势力的干涉。
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以矛盾,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1947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为阿以冲突埋下了祸根。从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至1982年6月,阿以之间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军事冲突。1978年9月,埃以戴维营协议的签署,中东开始了艰难的和平进程。20世纪80年代的多种和平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包括“非斯方案”、“里根方案”等。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格局的变化再次为中东实现和平带来了希望,从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到1999年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巴以双方共达成了6个协议,但是,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东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参观”,再次引发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和平进程前功尽弃。
2003年4月,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出台。2004年10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沙龙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同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去逝。这些都使中东和平进程增添了许多因素。总的来看,和平的努力将不会终止,但要真正实现和平,还要跨越众多难题:领土和边界纠纷;耶路撒冷未来地位;巴勒斯坦难民;犹太人定居点;水资源分配。
3.大国关系
两极格局终结是战后国际格局的最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的战略思维也得到了充分体现。1997年10月底11月初,江泽民主席访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6月底7月初,克林顿总统访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美中双方致力于“建设性合作关系”。2005年8月,中美之间首次战略对话。1993—1996年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实现了互访,进一步肯定了中俄之间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郑重签署了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声明。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5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赴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重申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还重视同一些地区和集团的战略关系,1998年4月第二届亚欧会议召开,中欧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表示希望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关系也不断深化,1997年5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中法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2004年,中英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5年11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德国,会晤了施罗德和即将成为德国新总理的默克尔,双方一致主张“提升中德关系水平”。同年11月14日,中国和西班牙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也加强了与东盟的联系,现已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2005年4月20—21日,胡锦涛总书记访问文莱,主张在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框架下发展双边关系。
俄国与美国、西欧各国关系趋于稳定。苏联解体后,美俄关系进入蜜月时期,1994年双方宣布两国关系进入“成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但此后在北约东扩、波黑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俄国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满,开始调整对外关系,由亲西方的一边倒外交,转向同时面对东西方的“双头鹰”政策,开展重视东方的全方位外交。1997年俄国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过调整,俄国与美国、西欧的关系趋于稳定。俄、法、德三国首脑建立定期会晤制度等。1998年,俄国成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正式成员。同时,冷战时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俄日关系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日俄之间领导人互访,打破长期冷淡僵持局面,为改善两国关系创造了条件。
这一系列高层对话和多种伙伴关系的纷纷建立,表明各大国在世纪之交以及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都在探索处理彼此关系的新规则,为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而努力。这种“伙伴关系”的特点是不对抗、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伙伴关系”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大国关系的调整是一种国际现象,目前它仍在继续发展变化中。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即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的发展。但是这种大国关系的调整还只是开始,大国之间的矛盾、分歧、冲突仍然存在,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冷战思维仍然没有退出舞台,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4.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一般说来,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朝着规范化、民主化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基本功能与最高目标,就是协调有关力量之间的各种利益,处理好独立与联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0年代,它在维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核军控和裁军方面,联合国也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协调中心。联合国还是大国间调整相互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结纳朋友、维护权益、交换意见、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重要场所。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联合国的作用有所削弱。除联合国外,欧盟、东盟、非盟等地区性、专业性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人们从冷战中吸取教训,意识到仅凭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压倒对方,军事力量强大,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技术力量作基础。否则,军事负担超过经济可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国力的削弱,甚至导致社会的动荡与解体。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科技经济放在首位,把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科技合作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和实质内容之一。在国际关系中,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愈来愈紧密。经济上的矛盾与争夺,控制与反控制,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经济因素不仅对各国国内政治,而且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日益加大的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使世界政治发展更趋复杂;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首先是经济外交,即为经济服务的外交,经济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以后,国家的经济利益往往成为国家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制约着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它们的关系一般不致脱离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潮流。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是排除和取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无疑是各国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吸取,各种文化的交流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同时,文化上的相互融合也不是无限的,差异在缩小,但价值观念的差异始终存在。就世界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而言,我们既不能认为全球化必然会促成同一的全球文化,形成同一的世界价值体系,又不能像有些西方学者那样,过分强调不同文化的冲突方面。
6、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所谓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指军事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与传统安全威胁相对而言的,包括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标志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后最为深刻的变化。恐怖主义、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更趋突出。特别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表现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明显向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倾斜。原来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西方国家,现在在国际政治中获得一时的优势。因此,在国际事务中,西方国家更可能比以前放手推行强权政治和经济霸权,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实行压制与干预,顽固地维护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强制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损害这些国家的利益。一个冷战即美苏之间的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即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开始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霸权主义的第一个表现是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个表现是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干涉借口可谓五花八门,干涉形式多种多样。第三个表现是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近年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炮制了包括“新干涉主义”在内的种种“理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重大事件。1999年春,由美国主导的北约空袭主权国家南联盟,并把这一空袭看作是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实验,是美国独霸世界战略的最赤裸的表现。它们置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违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其目的是要用武力手段建立一个符合它们自己利益的国际新秩序,确立其主宰世界的地位。
有些人不顾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仍按冷战思维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处理国际事务,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所谓冷战思维,就是以美国、苏联争霸世界为中心,以两大阵营、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全面对抗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产生和盛行于冷战时期。其目的在于瓦解对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争夺世界政治的控制权。
为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按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必须继续反对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