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8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的努力,原定到200Q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了今后十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目标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一贯宗旨,但是,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该走什么道路、如何推进这一进程,我们的认识是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对这一进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曾经出现了急于求成和脱离实际的偏差。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的小康概念,以及在以后确立的到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小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根据邓小平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把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有机衔接起来,成为从小康走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一建设纲领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新的阶段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从而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能够得到基本改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其内涵来说,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内容,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容。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里关于“三个文明”的概括,既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科学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日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现在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这一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失去了意义。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服务在消费中的比重。同时,也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核心指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即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8.9万多亿人民币,到2020年要达到35万多亿人民币。这一指标的实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同时,也为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人民各方面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居乐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要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科技和文化创新、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三大体系,使人民三大素质的提高有切实的保证,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使人民群众能够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走上文明的发展道路,要使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质量要不断提高,各种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与自然相协调,走上一条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21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经济的面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将有更大的进步,从而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是宏伟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是因为,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真实地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具备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加之大规模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刚进入总体小康,不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建设的发展,都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其次,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水平提高,将使我们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
第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在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国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四,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当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但有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困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困难和化解不利因素。现在,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完全可以相信,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一定能够实现。
3、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是这一战略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二是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三是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确定的战略目标中,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我国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四是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实现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不同地区发展、不同人群实现小康进程的不平衡。这些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二三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极其丰富。
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总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特别要加速发展微电子和软件产业,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同时,要积极推动生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努力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
二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这是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我国目前传统产业摊子过大,产业集中度不高,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问题仍很严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其他高新技术,赋予传统产业以全新的内容,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别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丰富消费服务业,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体育事业。这些对于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优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过程中,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产品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解决中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农业,我国不可能把解决吃饭问题寄托在别国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解决好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以后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农业的基础不稳固,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实现我们的现代化。
二是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我国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有大量的原材料是要靠农业来提供的。如果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就会极大地影响工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的发展会直接关系到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一基础。
三是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我国的人口主要是在农村,农村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国内市场。而农村市场的大小以及发展潜力,最终取决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进而又影响到农民的购买力。农村市场能不能开拓,将直接制约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挫折。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农业发展要靠政策,除了要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国家对农业实行必要的保护政策以外,主要是指要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农业发展要靠科学,是指要把农业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这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客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人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三,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第四,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
4、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要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必须立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行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人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我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首先,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只有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谈不到任何经济效益。因为那样的经济效益就失去了物质条件和实际内容,经于建设就难以进行。其次,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真正内容和真实意义。离开了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实在的速度,是难以持久的,并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合理,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是保证高速度和高效益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结构合理是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没有合理的结构,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结构制约着速度,速度快慢取决于结构是否合理。结构越合理,就越容易形成比较高的速度,而且这种速度也比较持续稳定。如果破坏了结构,盲目地追求高速度,即使一时速度上去了,也难以持久。其次,结构和效益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结构合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合理的结构,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一种反映,它表明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发展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发展速度、合理的结构、良好的效益,最终是通过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来体现的。在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时,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构合理是手段,效益是保证,质量是体现。从根本上说,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有利于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调好重大的结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取得较高的质量。
三、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居的位置迅速上升,经济发展已经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来实现。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古代社会组织生产主要是依靠人力和消耗资源,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力的数量。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则是靠革新生产工具,使科学知识物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力量被包括到机器大生产中,马克思由此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三是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即管理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也是技术。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现代生产和管理的主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决定于教育,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
科技、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科技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证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强大的动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及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体制,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2)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就是经济增长中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人口的控制是非常成功的,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使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所实现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4、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的英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第一,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二,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才条件。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实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密切结合,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8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的努力,原定到200Q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提出了今后十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九五”时期,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目标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为21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良好条件。
为实现战略目标,我国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一贯宗旨,但是,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现代化,该走什么道路、如何推进这一进程,我们的认识是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对这一进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够,曾经出现了急于求成和脱离实际的偏差。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的小康概念,以及在以后确立的到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小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
根据邓小平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初始阶段作出了全面规划,把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有机衔接起来,成为从小康走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设纲领,充分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这一建设纲领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新的阶段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格局和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从而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能够得到基本改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其内涵来说,不仅仅只是经济方面的内容,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容。也就是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里关于“三个文明”的概括,既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的科学概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认识的进一步升华。政治文明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说,政治文明建设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日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现在只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必须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开了这一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失去了意义。在基本生存资料得到满足和初步达到小康以后,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方向是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服务在消费中的比重。同时,也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保证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使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权利和生存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的核心指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即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8.9万多亿人民币,到2020年要达到35万多亿人民币。这一指标的实现,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同时,也为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人民各方面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安居乐业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要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科技和文化创新、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三大体系,使人民三大素质的提高有切实的保证,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使人民群众能够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走上文明的发展道路,要使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质量要不断提高,各种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要与自然相协调,走上一条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发展阶段。21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经济的面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将有更大的进步,从而为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是宏伟的,也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这是因为,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也有利于向国际社会真实地展示我国的良好形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具备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加之大规模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许多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建设事业现在能够做到了。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刚进入总体小康,不论是投资还是消费,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城乡建设的发展,都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其次,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将会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水平提高,将使我们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效应。
第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在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国仍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国内建设。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四,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当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而又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任务是极其艰巨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但有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到困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困难和化解不利因素。现在,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完全可以相信,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一定能够实现。
3、我国发展战略的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一是这一战略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二是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的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更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三是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我国确定的战略目标中,富强是首要目标,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一个国家政治上现代化的标志,我国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民主。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繁荣学术和文艺。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四是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实现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不同地区发展、不同人群实现小康进程的不平衡。这些特点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一百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常要用二三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我们的战略目标,就能够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极其丰富。
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减少资源占用和消耗。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总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特别要加速发展微电子和软件产业,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的同时,要积极推动生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努力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新的成长链。
二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这是增加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我国目前传统产业摊子过大,产业集中度不高,工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与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问题仍很严重,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其他高新技术,赋予传统产业以全新的内容,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提升。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别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丰富消费服务业,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继续发展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体育事业。这些对于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是一个大国,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意义十分重大。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优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达到小康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过程中,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产品是解决人民生活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解决中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农业,我国不可能把解决吃饭问题寄托在别国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解决好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以后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农业的基础不稳固,吃饭问题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实现我们的现代化。
二是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我国工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有大量的原材料是要靠农业来提供的。如果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就会极大地影响工业的发展。所以,农业的发展会直接关系到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一基础。
三是农业、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我国的人口主要是在农村,农村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国内市场。而农村市场的大小以及发展潜力,最终取决于农业自身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进而又影响到农民的购买力。农村市场能不能开拓,将直接制约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因此,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农业发展比较顺利,就能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而一旦农业的发展出了问题,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挫折。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农业发展要靠政策,除了要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国家对农业实行必要的保护政策以外,主要是指要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农业发展要靠科学,是指要把农业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阐明了这两个飞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客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认识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三要改善农村面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四要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3)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化是由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第一,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要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人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第二,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第三,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划城市规模与布局,要符合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并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适应。
第四,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模式。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
4、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要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国内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我国是人口大国,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加具备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的有利条件。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必须处理好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而不是短期的繁荣,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的。必须立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行服务业由慢变快,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人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我国目前面临的情况,无论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的趋势看,还是从我国劳动力供给出现的新情况以及资源环境的压力看,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等带动经济发展的阶段。必须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经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首先,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只有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谈不到任何经济效益。因为那样的经济效益就失去了物质条件和实际内容,经于建设就难以进行。其次,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经济效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就失去了经济发展的真正内容和真实意义。离开了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不实在的速度,是难以持久的,并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各地区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构合理,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国民经济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是保证高速度和高效益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结构合理是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重要条件,没有合理的结构,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结构制约着速度,速度快慢取决于结构是否合理。结构越合理,就越容易形成比较高的速度,而且这种速度也比较持续稳定。如果破坏了结构,盲目地追求高速度,即使一时速度上去了,也难以持久。其次,结构和效益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结构合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多年的经验证明,没有合理的结构,必然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结构合理的一种反映,它表明国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发展比例关系是协调的。
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发展速度、合理的结构、良好的效益,最终是通过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来体现的。在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时,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构合理是手段,效益是保证,质量是体现。从根本上说,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有利于处理好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调好重大的结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取得较高的质量。
三、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领域,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居的位置迅速上升,经济发展已经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来实现。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二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古代社会组织生产主要是依靠人力和消耗资源,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力的数量。近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则是靠革新生产工具,使科学知识物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立力量被包括到机器大生产中,马克思由此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质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
三是科学技术使管理日益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即管理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因素。生产管理是科学,是知识,也是技术。科学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现代化。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科学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现代生产和管理的主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因为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决定于教育,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都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
科技、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科技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实践证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强大的动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以及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质,就是要通过发展科技和教育,推进经济振兴和国家兴旺发达,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是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要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体制,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2)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面对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立在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充分发挥我国已经拥有的经济科技实力的基础之上的。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部分重要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建设创新型国家,一要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二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三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要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五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极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既是自主创新实践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改革一切阻滞自主创新的不合理规定和体制,形成勇于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社会,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就是经济增长中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使经济的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的治理,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第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人口的控制是非常成功的,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使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方面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一,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第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从人工建设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第四,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了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不断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所实现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4、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方面的英才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
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第一,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战略高技术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战略科学家。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二,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推进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规范人才市场管理,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才条件。
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实施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与经济、教育的密切结合,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