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不同于过渡时期,因而初级阶段的起点是在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决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即公有制经济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科学文化落后的社会基础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目前还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不同于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这样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所必经的阶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完成初级阶段的任务,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更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中国的实际,最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把握好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们必须采取现在这样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而不能采取别的路线、纲领和政策。
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看。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牢牢地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认识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此,只有通过迅速发展生产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一主要矛盾。所以,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始终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党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党的基本路线有四个方面的完整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第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把握其实质。之所以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是因为经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带有根本的性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的。所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领导力量、指导思想,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命运。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以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开放是为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技术和文明成果,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是统一在一起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就会泛滥,就会干扰和影响经济建设。同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也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二者的统一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用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它们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来说的。第一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我国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的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三,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首先,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而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改革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其次,改革涉及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活动的各个环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社会的每一方面都不能离开改革。第三,改革深刻地引起了每一个人的社会生活、利益格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改革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引起人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因此,就改革的这一深刻性来说,完全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当然,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也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一是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在人民大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条件下,在社会基本矛盾极大地激化条件下发生的。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进行的。二是两次革命的内容和对象不同。第一次革命是要根本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其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第二次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对象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三是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大规模的群众式的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而第二次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依靠群众,但又不搞群众“运动”。
4,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理性认识、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正确理解。但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必须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突飞猛进。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为前沿,以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表现为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世界性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利用国外市场、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和资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这是准确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实行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2)坚持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统一
邓小平在作出对外开放的决策时,十分明确地提出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首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在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实行开放政策;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
(4)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必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经济能够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与发展,对外开放战略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第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第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正确看待对外开放带来的风险,并注重防范风险。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如果我们不改革,就不能发展,而不发展经济,综合国力就无法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就无法提高,从长远来说,中国就不可能保持稳定的局面,因此,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稳定,深化改革需要稳定,扩大开放需要稳定,完善民主、健全法制需要稳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因此,稳定又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时,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从而使我们的整个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1979 年,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简要纲领。此后,邓小平又反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此,他提出了“两手抓”的战略思想和方针。1991 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 周年的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些方面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作出了分析和论述,奠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雏形。党的十四大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的改革进人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深层次矛盾出现,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种种困惑,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倾向。党在此期间召开的几次中央全会所作的决议,特别是江泽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十二个重大关系的深刻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课题,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四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基本路线的展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具体内容如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四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四个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经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十条基本经验。这十条经验是: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工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的改革。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注重科技强军,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第八,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第九,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第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以上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