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之所以把这两个问题作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才有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大。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之所以把这两个问题作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惑,在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理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和争论,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意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这一科学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今天,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就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有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生产关系上得到体现。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如果我们的经济发展偏离了这一目标,就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了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了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又包括了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3、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于排除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的干扰,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首先是要能够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出发,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水平落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才能有效地解决好主要矛盾。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才能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现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祖国的统一,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我们在解决各种问题时才有更多的主动权,我们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就能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