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当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着统一战线的问题时,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要后退一步。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到在中国革命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
当我们党能正确处理革命武装斗争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后退一步。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认真研究和解决为坚持这条道路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建起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并使这些“星星之火”逐步成为“燎原之火”;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奠定坚强的武装力量的基础。
(3)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都密切联系于武装斗争这一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武装斗争。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学会并坚持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因此,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如果党不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它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的斗争,党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同样,如果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不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党也会瓦解,革命也会失败。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随后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衔接,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强调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还强调了武装与民众的结合,即不能搞单纯的军事斗争,革命的武装必须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要使武装成为民众的武装,民众成为武装的民众,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3.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着革命的最后胜利,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就必须到落后的农村去创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把农村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寻找答案。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数近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又有广大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且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这就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并表现为各派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矛盾乃至战争,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
第二,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有过党的组织,甚至发生过工农运动高潮的地方,有着良好的群众组织基础,是革命根据地生根发展的土壤。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必将促进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人民军队是红色政权的支柱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如果没有相当力量的正规革命军队,单靠地方性赤卫队的力量,只能对付小股地方武装的敌人,而不能对付强大的正规的反革命军队,因而便不能形成红色政权武装割据的局面。
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在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论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它是支持武装斗争的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和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依托。有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保证,土地革命才有坚实的基础。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6年底至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系统地论证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压迫。因此,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民主议会制度和组织工人进行罢工实现革命。中国人民要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然会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镇压,所以必须拿起武器,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因而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有一个本身强大的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依靠无产阶级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再联合农民的革命力量,把革命推向全国。而在中国,如果单纯依靠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占领中心城市的,即便一度占领了也无法长期巩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战争。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敌强我弱形势更加明显。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建立了反动政权,控制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和命脉,控制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且建立了一支十分强大的反动军队。所以,弱小的革命力量要在城市同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武装决战是非常困难的,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则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这就为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5.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任何军队都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其利益服务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昌起义开始,走上了建立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党指挥枪”的思想也就随之逐步确立起来。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批评了“司令部对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抗战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第二,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2)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了红军的性质:“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早在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工农群众的武装,要为工农群众打仗。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对党领导的军队的宗旨作了高度概括:我们这个军队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个宗旨是无产阶级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军队的一切行动准则。因此人民军队不仅要担负打仗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做群众工作和开展生产建设的任务,即它不仅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建军是无产阶级治军的根本原则,是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军队,一开始就具有无产阶级性质。但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又长期在农村环境,受着落后生产方式的局限,因此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成为这支军队能否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和完成革命任务的严重问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能靠打骂、处罚或旧式军队的管理方法,而要靠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毛泽东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集中解决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健全军队内部一系列民主制度问题,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在实践中,毛泽东把军队政治工作逐步完善起来,形成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为调动全体指战员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要实行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民主。此外,毛泽东还为人民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为一支举世公认的纪律严明的军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的无产阶级尽管是一个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很强的阶级,但人数毕竟比较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到百分之一,力量比较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人数也不多,但它掌握着全国性政权,有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仍然是比较强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是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在中国革命的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使革命力量最终战胜反革命力量,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2)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疯狂地掠夺中国财富和奴役中国人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又由于这个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上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削弱敌人和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这种统一战线。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1)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四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是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伟大成功。但随着革命的发展,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实现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经验,犯了右的错误,最后国民党右派集团无所顾忌地背叛了革命,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因国共合作破裂而宣告结束。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使得革命营垒里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步修正了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变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将抗日反蒋的口号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坚持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原则,战胜了国民党顽固势力挑起的种种摩擦和冲突,牢牢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抗战初期,中共党内曾经发生王明新投降主义的错误倾向,但中共中央很快觉察并纠正了这种右倾错误,坚持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重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坚决实行土地改革;坚决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在国统区大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尽力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坚持与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所谓政策,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规范和制度;所谓策略,就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和采取的相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政策和策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总是同一定的政策相联系;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体现;是贯彻党的路线和完成党的战略任务的保证;关系着革命政党能否时刻统一全党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基本的、主要的联盟。第二个联盟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是非基本的、次要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其基本点是: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
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所谓独立自主,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摆脱其他任何阶级、党派的限制和束缚,在统一战线中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统一,又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党在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个政治范畴,确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以及同顽固派作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三原则。
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这就需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由此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
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否则就是投降主义。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及时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否则,就没有统一战线,就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1948年1月毛泽东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是:
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中,各个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反对主要的敌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执掌中央政权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的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时和民族资产阶级调整关系,并采取积极措施,多方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反蒋爱国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地方实力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纷纷和新民主主义合流,使蒋介石集团很快走向覆灭。
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党在制定和执行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右的和“左”的倾向,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在国民党日益右倾的严峻形势下,“一切联合,否认斗争”,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地把中间阶级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加以打击,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这一沉痛教训,及时开展了反倾向斗争,既反对了王明在抗战初期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的倾向,又反对了皖南事变后党内滋长起来的“左”的情绪,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策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在统一战线内部坚持联合和斗争的辩证统一,是根本的策略方针。中国革命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因此,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1939年,毛泽东在总结我党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后,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这一方针不仅是用来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也是用来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各种社会矛盾的。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是辩证的完整的政策。团结是目的,斗争是手段,团结中有斗争,斗争是为了团结。毛泽东深刻地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总的说,以团结为主。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基本保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首先是坚持对农民、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领导他们坚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军队,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还必须对中间阶级坚持政治引导原则,加强对同盟者领导的责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合作,其总政策是在团结中要斗争,在斗争中要团结。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我党坚持了这些正确的原则,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村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1935年12月,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大量吸收工人、雇农入党,形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就纠正了在党的组织发展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此后,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并始终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建设这项工程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特殊的困难。
有利条件是:(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又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
特殊的困难是:(1)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还不长,党成立后又忙于实际斗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落后于实践;(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特别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作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后,党的建设遇到了更为严重的困难;(3)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当严重,并会侵入到中国共产党内;(4)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特殊困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创造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许多新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3.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
党的建设有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执政党还有廉政建设等方面,但首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旧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占多数的国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和军队长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活动,大量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不仅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而且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为了解决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主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即帮助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思想上达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水平。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第一,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和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才能形成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然后才有党的组织上的真正统一,党才会有坚强的战斗力。要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分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根本方法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党的政治建设、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全党能否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关键在于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全党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
第二,毛泽东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他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毛泽东强调开展批评要纠正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原则上求得统一认识,增强团结。
第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中率先垂范,共产党支部必须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四,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教育党员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2)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概括,他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一,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必须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并付诸行动,其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一是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对实际情况做调查;三是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第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正确的纲领与政策,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下才能真正贯彻到底。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需要全党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其中最主要的:一是自觉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最大限度地开辟和拓宽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倾听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三是坚决反对和整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党的清正廉洁;四是时刻关心群众的各种切身利益,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优质高效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五是及时修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三,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党内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方法。延安整风运动收到巨大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一系列相关原则,应特别重视提倡贵在自我批评。因为无论哪个人犯错误,内因都在他本身,这是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勇于自我批评,这样既有利于自己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有利于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3)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需要由党在组织上的统一来加以巩固。为此,就必须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依照这样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党要能够战胜敌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使自己成为有组织的统一的队伍。党组织的集中与民主的高度统一,是党的力量之所在。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在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上,毛泽东总是把民主放在前头。他说过,民主集中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的体现。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集中就是集中正确的意见。集中,主要指全党路线、方针、政策及全党纪律、行动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强调极端民主化,强调集中反对民主都是错误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在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贯彻执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全党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权利又有义务,形成了党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动局面。正是因为真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才能调动全党的积极性,集中全党的经验和智慧,从艰难困苦中开创了一条胜利之路。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革命历程,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中国革命的历史表明,当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着统一战线的问题时,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要后退一步。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才能充分认识到在中国革命各个不同阶段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并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领导权,实行各项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增强统一战线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保持革命统一战线的持久性和战斗力;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科学地总结各个阶段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
当我们党能正确处理革命武装斗争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后退一步。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在极端的白色恐怖下,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旗,揭开中国革命历史新的一页;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党才能从实际出发,走上符合中国国情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认真研究和解决为坚持这条道路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建起一块块革命根据地,并使这些“星星之火”逐步成为“燎原之火”;只有加强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素质和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奠定坚强的武装力量的基础。
(3)统一战线与武装斗争的关系
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都密切联系于武装斗争这一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离开了游击战争,就不能了解党的政治路线。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武装斗争。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学会并坚持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因此,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如果党不在联合资产阶级时又同它进行坚决的、严肃的、“和平”的斗争,党就会瓦解,革命就会失败;同样,如果党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大资产阶级分裂时,不进行坚决的、严肃的武装斗争,党也会瓦解,革命也会失败。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毛泽东通过对近代中国国情的分析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而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周恩来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随后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相衔接,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强调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还强调了武装与民众的结合,即不能搞单纯的军事斗争,革命的武装必须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要使武装成为民众的武装,民众成为武装的民众,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开展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战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其他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共产党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形成的以学生为主,包括各阶级、阶层人民参加的大规模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中国革命的第二条战线。
3.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封建势力的主要压榨对象和帝国主义的主要掠夺对象,因而他们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着革命的最后胜利,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就必须到落后的农村去创建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依靠广大农民,开展游击战,把农村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从理论上为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寻找答案。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既存在少数近代化的工商业城市,又有广大的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农村可以不依赖于城市而独立存在,且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这就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的利益,必然要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并表现为各派军阀势力之间的混战。革命力量可以利用帝国主义和军阀之间的矛盾乃至战争,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
第二,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在湖南、湖北、广东、江西等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有过党的组织,甚至发生过工农运动高潮的地方,有着良好的群众组织基础,是革命根据地生根发展的土壤。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必将促进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人民军队是红色政权的支柱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如果没有相当力量的正规革命军队,单靠地方性赤卫队的力量,只能对付小股地方武装的敌人,而不能对付强大的正规的反革命军队,因而便不能形成红色政权武装割据的局面。
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2)“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毛泽东在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论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斗争形式。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因而没有武装斗争,便没有强大的红军,就不能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势,也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它是支持武装斗争的人力物力的主要来源和开展土地革命的重要依托。有了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才能有可靠的保证,土地革命才有坚实的基础。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关于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6年底至1939年底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系统地论证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到封建制度压迫。因此,在全局上和长时期内不具备合法斗争的条件,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那样,利用民主议会制度和组织工人进行罢工实现革命。中国人民要想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然会遭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镇压,所以必须拿起武器,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因而不可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有一个本身强大的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力,从而依靠无产阶级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再联合农民的革命力量,把革命推向全国。而在中国,如果单纯依靠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占领中心城市的,即便一度占领了也无法长期巩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战争。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也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确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大革命失败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敌强我弱形势更加明显。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建立了反动政权,控制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枢纽和命脉,控制着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并且建立了一支十分强大的反动军队。所以,弱小的革命力量要在城市同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进行武装决战是非常困难的,而广大农村,特别是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则是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环节,这就为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5.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任何军队都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其利益服务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南昌起义开始,走上了建立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党指挥枪”的思想也就随之逐步确立起来。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强调了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批评了“司令部对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抗战初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这是因为: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第二,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2)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了红军的性质:“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早在秋收起义时,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工农群众的武装,要为工农群众打仗。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对党领导的军队的宗旨作了高度概括:我们这个军队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个宗旨是无产阶级军队区别于中国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军队的一切行动准则。因此人民军队不仅要担负打仗的任务,同时还要担负做群众工作和开展生产建设的任务,即它不仅是一支战斗队,同时又是一支工作队、生产队。
(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建军是无产阶级治军的根本原则,是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军队,一开始就具有无产阶级性质。但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又长期在农村环境,受着落后生产方式的局限,因此克服和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就成为这支军队能否保持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和完成革命任务的严重问题。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能靠打骂、处罚或旧式军队的管理方法,而要靠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毛泽东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集中解决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和健全军队内部一系列民主制度问题,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在实践中,毛泽东把军队政治工作逐步完善起来,形成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为调动全体指战员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要实行政治、军事和经济三大民主。此外,毛泽东还为人民军队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成为一支举世公认的纪律严明的军队。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或集团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正确的政策。这里除了孤立和瓦解敌人的政策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团结和壮大自己的问题,即统一战线问题。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的无产阶级尽管是一个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很强的阶级,但人数毕竟比较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到百分之一,力量比较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人数也不多,但它掌握着全国性政权,有国际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仍然是比较强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阶层,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是能否处理好与这些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在中国革命的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不但有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列强和顽固的封建势力,而且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这就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使革命力量最终战胜反革命力量,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2)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内部,既有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又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外部,既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有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中国的矛盾。同时,各个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和矛盾,又造成中国统治阶级的四分五裂,呈现出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疯狂地掠夺中国财富和奴役中国人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大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军阀政府的压迫和排挤,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又由于这个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一定的联系,缺乏革命的彻底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所以他们是统一战线中的中间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当努力争取的对象。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历来是革命的对象。但是,由于他们的各个集团是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背景的,在各个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大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到上述斗争中去。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削弱敌人和补充自己的后备力量,可以同这样的大资产阶级集团建立统一战线,并在有利于革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保持这种统一战线。
2.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1)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灵魂,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四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是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北伐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伟大成功。但随着革命的发展,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实现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经验,犯了右的错误,最后国民党右派集团无所顾忌地背叛了革命,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因国共合作破裂而宣告结束。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使得革命营垒里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所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这一时期党在统一战线中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犯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步修正了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后又改变为“民主共和国”的口号,将抗日反蒋的口号转变为“逼蒋抗日”的方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则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前两个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坚持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原则,战胜了国民党顽固势力挑起的种种摩擦和冲突,牢牢地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在抗战初期,中共党内曾经发生王明新投降主义的错误倾向,但中共中央很快觉察并纠正了这种右倾错误,坚持了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重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坚决实行土地改革;坚决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在国统区大力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尽力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弃暗投明;坚持与民主党派的真诚合作,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毛泽东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所谓政策,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规范和制度;所谓策略,就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制定和采取的相应的行动方针、斗争方式和手段。政策和策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的实践,总是同一定的政策相联系;党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的体现;是贯彻党的路线和完成党的战略任务的保证;关系着革命政党能否时刻统一全党的意志,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基本的、主要的联盟。第二个联盟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是非基本的、次要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其基本点是: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
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所谓独立自主,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摆脱其他任何阶级、党派的限制和束缚,在统一战线中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既统一,又独立。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党在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时,总是坚持阶级分析法,对统一战线的阶级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个政治范畴,确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以及同顽固派作斗争的“有理、有利、有节”三原则。
统一战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团结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孤立主要敌人,这就需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在敌人营垒中找朋友,由此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十六字策略原则。
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基本原则。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这就是原则性,否则就是投降主义。但是,原则性必须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及时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善于与同盟者达成必要的妥协。否则,就没有统一战线,就是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1948年1月毛泽东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指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兼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是:
第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漫长历程中,各个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反对主要的敌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执掌中央政权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的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时和民族资产阶级调整关系,并采取积极措施,多方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反蒋爱国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各民主党派、地方实力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纷纷和新民主主义合流,使蒋介石集团很快走向覆灭。
第二,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党在制定和执行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右的和“左”的倾向,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在国民党日益右倾的严峻形势下,“一切联合,否认斗争”,造成了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一切斗争,否认联合”,错误地把中间阶级当成最危险的敌人加以打击,使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这一沉痛教训,及时开展了反倾向斗争,既反对了王明在抗战初期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的倾向,又反对了皖南事变后党内滋长起来的“左”的情绪,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策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三,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在统一战线内部坚持联合和斗争的辩证统一,是根本的策略方针。中国革命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因此,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1939年,毛泽东在总结我党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后,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同资产阶级联合又同它斗争的政治路线。这一方针不仅是用来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也是用来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各种社会矛盾的。统一战线中的又联合又斗争,是辩证的完整的政策。团结是目的,斗争是手段,团结中有斗争,斗争是为了团结。毛泽东深刻地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总的说,以团结为主。
第四,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最基本保证。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首先是坚持对农民、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领导他们坚决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人民军队,不断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还必须对中间阶级坚持政治引导原则,加强对同盟者领导的责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合作,其总政策是在团结中要斗争,在斗争中要团结。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我党坚持了这些正确的原则,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从它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村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指导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1935年12月,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大量吸收工人、雇农入党,形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就纠正了在党的组织发展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此后,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并始终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建设这项工程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特殊的困难。
有利条件是:(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2)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又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
特殊的困难是:(1)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还不长,党成立后又忙于实际斗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落后于实践;(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特别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作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后,党的建设遇到了更为严重的困难;(3)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当严重,并会侵入到中国共产党内;(4)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特殊困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创造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许多新经验。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3.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
党的建设有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理论建设、作风建设、执政党还有廉政建设等方面,但首先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思想上保证共产党组织的纯洁性。
旧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占多数的国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和军队长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活动,大量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不仅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而且党内存在大量的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为了解决这个特别重大的问题,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主张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即帮助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在思想上达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水平。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第一,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和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才能形成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然后才有党的组织上的真正统一,党才会有坚强的战斗力。要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分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根本方法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党的政治建设、政治路线正确与否,全党能否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关键在于有正确的思想路线,全党要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
第二,毛泽东倡导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他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毛泽东强调开展批评要纠正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原则上求得统一认识,增强团结。
第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发挥先锋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群众中率先垂范,共产党支部必须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四,共产党员必须注意调查研究,按实际情况办事,实事求是。“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使同志们知道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教育党员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
(2)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优良作风,是在党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概括,他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第一,发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在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必须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并付诸行动,其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一是正确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对实际情况做调查;三是把丰富的实际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地从中国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
第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正确的纲领与政策,只有在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下才能真正贯彻到底。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需要全党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其中最主要的:一是自觉学习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二是最大限度地开辟和拓宽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倾听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三是坚决反对和整肃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党的清正廉洁;四是时刻关心群众的各种切身利益,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优质高效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五是及时修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第三,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指出。党内矛盾的性质,决定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好方法。延安整风运动收到巨大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一系列相关原则,应特别重视提倡贵在自我批评。因为无论哪个人犯错误,内因都在他本身,这是辩证唯物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勇于自我批评,这样既有利于自己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也有利于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3)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需要由党在组织上的统一来加以巩固。为此,就必须在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依照这样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党要能够战胜敌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使自己成为有组织的统一的队伍。党组织的集中与民主的高度统一,是党的力量之所在。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在民主和集中的关系上,毛泽东总是把民主放在前头。他说过,民主集中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的体现。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集中。集中就是集中正确的意见。集中,主要指全党路线、方针、政策及全党纪律、行动的统一性。在此基础上,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强调极端民主化,强调集中反对民主都是错误的。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这一原则的核心。
在长期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贯彻执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全党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权利又有义务,形成了党内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动局面。正是因为真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才能调动全党的积极性,集中全党的经验和智慧,从艰难困苦中开创了一条胜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