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就是说,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这三个部分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第二,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相继进行转化,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因此,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保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74页)或者说,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中发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一种划分。它以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依据。(1)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一经投人生产过程,便以实物形式全部发挥作用,供生产过程多次使用,并始终保持其实物形式不变,而它们的价值则按每次生产过程中它们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渐周转回来。这里所谓的固定,不是指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在地理位置上不能移动,而是指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在生产过程中能较长期地发挥作用,没有转移的价值仍然存在于它的实物形式上。(2)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劳动对象一经投入生产过程,便全部消耗掉,它们的价值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应该指出,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并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的新价值来补偿的。从这一点说,它和劳动对象不同。之所以列入流动资本,是仅就其价值周转方式而言与劳动对象的价值周转方式相似。(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一,价值周转方式不同。第二,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时间短,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第三,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全部收回。第四,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使用期内不需要实物更新,而流动资本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地实物更新。
生产资本既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划分的依据不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其次,划分的目的不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由磨损程度决定的固定资本转移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本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按其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一般说,使用时间越长,使用强度越大,有形磨损也就越大。二是受自然力的作用引起的,如金属因氧化被腐蚀,这种磨损不管固定资本使用与否都会发生。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叫精神磨损,造成这种磨损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有机器设备的价值相应降低;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固定资本全部磨损后要进行更新,即在价值上进行补偿,在实物上进行替换。为了保证固定资本及时更新,必须不断地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的形式加以累积。这种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叫做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做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做折旧率。
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为完成某种制成品所需要的连续工作日数;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生产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状况等。流通时间是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地点距离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等。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来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多少)成正比。
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
8.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从资本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看,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一方面会影响所需要投入的预付货币资本量,另一方面会影响一定量资本在一年中生产的剩余价值量。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量。对于固定资本来说,由于资本周转加快,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无形磨损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对于流动资本来说,资本周转加快,维持同样生产经营规模所需要的流动资本可减少,或者预付同样数量流动资本可以满足更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从而提高资本的增殖能力。
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全部预付资本的周转加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加快,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变化。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反之,资本周转越慢,年剩余价值量下降,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降低。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是不同的,首先,它们从不同方面表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剩余价值率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反映了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其次,一般说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1次,从而预付可变资本量与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相等时,年剩余价值率才会和剩余价值率相等。
9.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就是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从而能继续预付资本进行再生产。实物补偿或称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实现为货币形式后,通过流通领域顺利买进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都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所以,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0.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分类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可以分为两大部类:第1部类,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1.简单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投人生产过程的资本数量不变,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12.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以资本积累为前提的。为了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资本家阶级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积累,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投入生产。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则是依靠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以及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的规模。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一般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则内涵扩大再生产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往往是以一种方式为主而结合在一起的。
1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是通过三个方面的交换实现的:首先是第1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I部类内部在生产资料(不变资本)上消耗的补偿;其次是第Ⅱ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Ⅱ部类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第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第1部类内部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实现第Ⅱ部类在生产资料(不变资本)上消耗的补偿。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从而下一年的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可以正常进行。上述交换过程表明,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1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这个条件反映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以引申出另两个实现条件:其一是I(c+v+m)=Ic+Ⅱc。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二是Ⅱ(c+v+m)=I(v十m)+Ⅱ(v+m)。这个条件反映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上三个条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这些客观要求的比例关系遭到破坏,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1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I(c+v+m)>Ic+Ⅱc或I(v+m)>Ⅱc。
第二,第Ⅱ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定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m/x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用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
 Ⅱ(c+v+m)>I(v+m/x)+ Ⅱ(v+m/x)
或Ⅱ(c+v-m/x)>I(v+m/x)。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基本的实现条件是第1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v),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c)之和。即I(v+△v +m/x)=Ⅱ(c+△c)。由此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I(c+v +m)=I(c+△c)+Ⅱ(c+△c);
 Ⅱ(c+v +m)=I(v+△v +m/x)+Ⅱ(v+△v +m/x).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着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第1部类生产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Ⅱ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反之,第Ⅱ部类生产为第1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1部类的积累规模。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规模,归根结底要受两大部类提供追加的物质资料数量的制约。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的作用,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像以前那么明显,经济危机间隔时间也呈现不规则状态。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短暂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得到发展。
二、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1.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之一。国有制是国家出现以后就存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但在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资本主义国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资产阶级国家作为资本家代表的“总资本家”所有制形式,是垄断资本加强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结合的经济形式。它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逐步形成:一是国家收购私人垄断资本企业使之国有化;二是国家直接投资兴办新的国有企业;三是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组成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中的国有资本部分。
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导致的资本组织形式的变迁,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2)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为私人垄断资本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3)与克服经济危机、稳定经济的需要有关。
2.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
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这种结合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与制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共同投资创办新的企业;三是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企业。在合资的股份公司中,以国有资本的股份为参照,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国家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另一类是国家不掌握股票控制权的企业。
3.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一方面是通过国有经济成分为资本主义整体生产过程创造必要条件,支持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并获得高额利润。具体表现在:主要从事那些投资多、周转慢、风险大,私人垄断资本不愿经营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为促进私人垄断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通过采购和定货等方法直接向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支持,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干预和调节经济运行,战后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经济调控体系。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干预、调节的目标是:维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干预、调节手段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1)国家财政政策的调节。从宏观经济方面看,其主要功能在于促进经济增长,从微观经济方面看,其主要功能在于促使资源合理配置,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国家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运用税收政策调节经济,即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来调节经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是主要的税种。收入调节主要是通过调整所得税率和税收优惠措施来实施。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就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对商品、劳务的采购量,变动公共工程的开支以及其他开支来调节经济。在不同时期,政府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即所谓“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衰退时,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扩张,降低失业率。相反,在经济高涨时,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这样的选择,是为了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国家货币政策的调节。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政府、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和银行。国家依靠控制着掌握货币发行权和金融管理权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而影响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同时降低利率,能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货币供应量,同时提高利率,能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控制货币发行和中央银行向政府的贷款;变更中央银行再贴现率(指商业银行用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贴现的贴现率),再贴现率高低直接关系商业银行借人资金的成本,从而影响借人资金量和货币供应量;调整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规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中必须存人中央银行的现金比率,以作为银行对存款债务的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引起准备金的扩大或减少,从而影响到货币供应量的收缩或扩张;推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当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买进债券放出货币,反之卖出债券,收回货币,减少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影响较大,而对市场震动小,中央银行又可以主动操作,所以往往是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货币调节的主要手段。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总需求。相反,在经济高涨时,则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以抑制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两大杠杆,它们实施的总政策目标一致,但各自功能不同、作用机理不同,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重相互配合。同时还需与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密切配合。
(3)计划调节。这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国家和日本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措施,目的在于尽可能减轻市场失灵对经济的破坏。它们建立专门的国家机构,制定和实施年度或中长期社会发展计划对经济进行调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调节对象是私人企业,但没有行政约束力;调节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计划本身是预测性、指导性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向企业传递信息,借助经济杠杆和法律体系引导企业适应国家计划。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必然要受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约,不可能消除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危机。
(4)社会福利政策。这也是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重要措施。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补贴和社会救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福利政策,从经济上看,它使劳动力的再生产得到一定社会保障;从政治上看,缓和了社会矛盾,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巩固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
(5)立法、行政措施。这是直接采取立法、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例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反垄断法。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为维护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资产阶级的整体长远利益,会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来限制某些垄断组织的过分膨胀,限制垄断对竞争的过度限制,限制对中小企业的过度损害等。
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传统道德观念不同,各国所采取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点、手段、方式也会有差别,从而形成现代市场经济的不同管理模式。
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1.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张的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同时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过程。生产的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这是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
国际分工的发展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进步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国际分工达到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有:第一,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为更多的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国际范围的零部件生产、中间产品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第二,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更多的以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分工,即发展各自有科技优势的新兴生产部门。第三,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别分工格局相对削弱,而以“技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等产业划分的分工格局日益突出。第四,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类型,由过去的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附属国,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上述特点表明,当代的国际分工,从总体上看,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起支配作用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新的殖民主义,掠夺和剥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物质基础。
与生产国际化同步发展的是资本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资本国际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相互依赖、相互结合,它们的发展都是在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下前进的。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要求突破国界进行通力合作。因为高新科技具有综合性、难度大、风险大的特点,开发、应用投资巨大,往往超出一国某企业或研究机构的能力,有必要寻求国际合作。比如人类基因的研究,正在多国合作下取得新的进展。同时,现代科技能降低跨国活动成本和消除跨时空交易的障碍,为实现生产与资本国际化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跨国处理、使用、交流信息的能力。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革命就没有当今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如此迅速的发展。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2.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的发展,商品输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商业资本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大的发展;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股票、债券交易使借贷资本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发展为金融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发展,表明资本在直接生产领域走向国际化,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各国经济活动超出国界,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最突出的是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合作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着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都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有跳跃性,各国垄断资本及其国家的实力对比不断发生变化。资本力量增强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资本实力对比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而资本实力相对减弱的国家则要维护其既得利益,不甘心从已占有的势力范围中退让出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连绵不断的贸易战、投资战、货币战,就是这种矛盾斗争的表现。由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增大,因此它们之间的国际调节和合作也在发展。一方面矛盾斗争,另一方面妥协协调,两者并存。但协调只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而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绝对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以维护本国垄断资本利益为基本内容的既斗争又联合的关系,而实力是瓜分利润的依据。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协调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战前的帝国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发展而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取得政治独立,成为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它们总体上仍然处于贫困落后状态,面临着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它们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发展中国家。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存在依附性。发达国家要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既得利益和支配地位,改“政治兼并”为“经济兼并”,积极推行新殖民主义,用经济渗透来控制掠夺发展中国家。主要的手段有:通过直接投资从经济结构上保持对发达国家的依附;通过对技术转让的限制、世界市场上产品价格的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维护原有的依附关系;通过对国际货币和金融的垄断,并借助政府机构保持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金融的依附。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作为独立主权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联系,不存在直接的从属关系;但另一方面,在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旧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又是不平等的。它们之间是一种既依存又相矛盾的关系。
当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迫切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斗争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持、协调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斗争从来就是实力的较量,发展中国家今天的经济实力在总体上远不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