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自然经济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形式,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自给自足的经济。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2)封闭、保守型经济。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无论是氏族部落共同体、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还是农民家庭,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孤立、保守的状态。(3)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3)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是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经济形态。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自然经济无法比拟的作用。
2.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在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殖。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通过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分析,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及其运行规律,为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分析(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人需要它,不能成为商品。但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于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即它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由于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处在一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关系中。一方面,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一个统一体(商品)中,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价值的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但这只是普通的使用物品,而不是商品。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价值,但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使用价值;而且必须把生产出来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卖出去,才能从购买者那里实现商品的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他所需要的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但要想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买卖双方都不能同时既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获得商品的价值。由于商品内部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所以一切商品都必须参加交换过程,只有通过交换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商品的生产者实现商品的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解决存在于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在商品的二因素中,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反映人们的生产关系,不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人们按价值相互交换商品,实质上是相互交换自己的劳动,所以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理解抽象劳动和理解价值紧密相关,重要的是把握住它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点。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等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长短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该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他的劳动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的适度规模,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各个生产者(个人或生产单位)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他们自己的需要则靠别的生产者提供商品来满足。社会分工以及由分工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各个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单个的或个别的劳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各个生产者自己决定的,产品首先控制在他们自己手中。既是个别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两者构成一对矛盾。如果个别劳动(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不适合社会需要,这种个别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使用价值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只能由商品是否交换出去来证明,而不能由任何其他方式(如商品广告、专家鉴定等)来证明。只要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始终存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它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所以,它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自身,而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是在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不断增加,越来越要求将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普通商品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还具有由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的使用价值。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货币充当商品的价值尺度只是外在的,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货币,而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比如写个价格标签,表明商品价值的多少。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决定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在商品价值量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在现实生活中,商品价格与价值常常发生背离,比如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会高于或低于价值。有的甚至严重背离,价格不是作为价值的表现,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比如未开垦的土地可以出卖,有价格。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自身的量需要计量。为此在技术上就需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对每个计量单位,还要分成若干等份。这种计量单位及其等份,叫做价格标准。如我国人民币价格标准中,基本单位是元,1元等分为10角,1角等分为10分。
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首先,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价格标准不是货币的一个独立职能,而是由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其次,作为价值尺度,它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价格标准是货币的计量单位,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第三,作为价值尺度,它本身的价值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最后,作为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适应交换的需要自发地产生的;而作为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即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物物直接交换时,卖和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一致的,卖同时就是买。货币产生以后,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商品交换过程分裂为卖和买两个阶段。一方面打破了物物直接交换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开,如果有人卖而不买,就会使有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从而导致商品相对过剩,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虽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不可。因为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每次都是作为一种交换媒介起作用,人们并不关心它的实足价值是多少,只要社会公认它代表一定数目的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就行了。这就产生货币在充当流通手段时,可以用贵金属以外的别的材料制定的价值记号乃至象征性的价值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的可能性。纸币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当然要人们接受和使用价值记号或符号,必须对它们确能代表一定数目的货币或一定量的价值给予强有力的保证。
(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由于货币存在形式的发展,如今更普遍的货币贮藏方式是银行储蓄存款。但纸币充当贮藏手段是有条件的,因为现代纸币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纸币发行也已与黄金储备没有法定关系,纸币币值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所以,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存纸币。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物价急剧上涨时,人们就不会储存纸币而去抢购能保值的物品了。
纸币储蓄与金属货币贮藏的作用存在着区别:第一,金属货币贮藏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银行储蓄则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因为银行储蓄实际是储户的延期消费,储蓄存款通过银行转化为货款,再投人流通。第二,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一个蓄水池,会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当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减少时,部分金属货币就退出流通,变成贮藏货币;当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会重新投人流通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需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储蓄不能发挥这种自动调节作用,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由政府货币管理部门加以控制的。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而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被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方面,超出了商品流通领域。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解除了现金交易对交易规模的限制和买者暂时不能支付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有些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其他贸易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上是货币职能越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应用。从历史上看,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长期限于贵金属(黄金)。如今,一些币值比较坚挺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像美元和欧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派生出来的。
7.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它们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本期发生的赊卖商品的价格总额无需货币支付,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本期以前发生而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这部分应列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另外,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有部分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这部分无需实现的货币支付,也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十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8.纸币和信用货币
自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具体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先后经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样几个阶段。非金属实物货币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货币存在形式,贝壳、牲畜、布帛等都曾充当过货币。由于金属材料的自然属性,使其比一般实物商品更适宜充当货币材料,金属条块、国家铸造的铸币都曾作为金属货币发挥作用。继而出现的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自身没有价值,它在市场经济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在银行信用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又出现了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银行为工商业者开立活期存款账户,存户可依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或通过其他方式将存款转到收款人账户上,这些方式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因此被称为存款货币或信用货币。各种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汇票、期票等)的流通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存在形式——电子货币,它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电子自动转账系统。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人们使用货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通过电子通讯网络与银行进行存、提款等业务活动,便捷高效,有力地推动了商务、金融事业的发展。
9.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同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相一致,纸币就同金属货币具有同等的购买力;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会相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这种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叫做通货膨胀。相反,如果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引起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这说明,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生产该商品的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和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1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具有灵敏、有效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尊重和利用好价值规律。按照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应该注重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企业盈利;坚持等价交换原则,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坚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1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这是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之间,存在着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和价格波动反作用于供求关系的联系。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当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由于商品出卖者之间的竞争,商品的价格可以降到价值以下;当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时,由于商品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价格可以涨到商品价值以上。价格又反作用于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价格高于其价值时,生产者获利增加,必然扩大生产增加了供给;当某种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时,生产者获利减少甚至亏损,于是减少生产减少了供给。价格波动对于需求也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价格下跌会引起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会引起需求下降。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以及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表明,一方面是供求关系变动,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13.市场机制
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价格的涨落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生产者由此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会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竟相投入到这种生产部门中去,这种部门的生产就会扩大;相反,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低于价值,生产者由此获利减少甚至亏本,于是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竞相从这一部门转移到有利可图的部门中去,这一部门的生产就会缩小。
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异,必然会产生商品生产者之间收入上的差别,引发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在竞争的压力下,商品生产者力求通过研究和开发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生产和组织管理,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较多的收入。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价格、竞争、供求这些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机制,或者说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正是价格、竞争、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价值规律才得以贯彻和体现。
14.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5.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深入剖析、研究,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诸多经济现象的本质。列宁在新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种经济现象,特别是对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分析,使劳动价值理论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续根据新情况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新的经济问题,使劳动价值理论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当今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环境下,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16.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问题之一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是由许多劳动者的分工合作完成的。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实际上已经突破只是由单个劳动者创造的状况,理应认识为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而且,社会分工越发展,“总体工人”的范围日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工人的直接生产劳动上面。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价值与财富联系在一起,当今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但是,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又不能完全等同。首先,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除了包含人类的劳动以外,还包含自然物质。而价值是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成分的,它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其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二者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看,它所包含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与财富数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量。从社会角度看,单个商品所包含的价值要能够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要受到供求关系、竞争的影响,这又使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所以,价值的创造和财富的生产既有紧密的联系,又不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