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它可以同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相结合;二是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这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具有共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这里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占主体,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在平等竞争中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决定了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在客观上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都会受到市场的调节。这样的分配制度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更新计划观念,转变计划管理职能,改进计划方法。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计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运用两种调节手段。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调节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不足,是运用好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计划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一种事先的调节,它能够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计划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计划的长处表现在: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计划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的。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是通过经济活动的内在机制,使经济由不平衡到重新恢复平衡。市场手段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微观领域,能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的长处表现在: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市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根据计划与市场各自具有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并使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一定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从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看,企业是产品及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作为企业,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它必须是该组织内各当事人经济权利的集合,即所有者权利、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权利的集合。(2)这种经济权利的集合,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实现并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职权划分和协作关系。(3)它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2.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企业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经济性质,我国现有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按资本组织形式,企业可分为:有限责任企业、股份有限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业主制企业等。按技术装备水平,企业可分为现代化企业和非现代化企业。按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企业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按生产经营品种,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交能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信息企业等。按企业的生产要素构成比例,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3.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一是产权清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出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形成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对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具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产权关系清晰,就是要用法律来界定出资者和企业法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是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这种权益表现为三方面:即资产受益权、1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三是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受市场调节,参与市场竞争,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政府处在企业之外,既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用超经济的手段保护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四是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管理机构(经理班子)、监督机构(监事会),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制度方面,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转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制企业是以法人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是少数。国有股权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比较合适,可按不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公司和军工企业应由国家独资经营,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国家要控股并吸收非国有资金人股,以扩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影响范围。实行公司制不是简单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而要着重于转换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没有一个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就缺乏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构成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种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除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目标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建立这样的市场体系,才能形成市场价值,才能形成合理的平均利润,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完善市场体系
生产要素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用于生产要素的交易,不一定有固定和有形的场所。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1)金融市场。有提供长期运营资本的资本市场,有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还有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2)产权市场。既包括企业产权交易、股权转让市场,又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3)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按供求关系进行流动的场所。(4)土地市场。进行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5)技术市场。技术贸易的具体形式很多,最典型的是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最主要的形式是许可证贸易。我国商品市场领域经过多年的改革,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市场机制,这为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要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土地、产权、劳动力、技术市场,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重点。
资本在大多数生产领域仍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发展资本市场是建立生产要素市场中的核心内容。我国资本市场在近10多年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市公司数逐年上升,投资者不断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仍是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同时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规范,存在市场结构单一、层次少、投资品种不足等问题,需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注重建立多层次(较高、较低层次)、多产品(股票、债券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体系。
发展土地、产权、劳动力和技术市场。土地市场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土地市场以公有制为基础,只交易使用权,不让渡所有权,土地市场通过租金和土地出让价格等信号,促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产权市场的发展能够活跃企业产权交易,丰富企业配置要素的方式,降低重组成本,有利于优化存量资源的配置。劳动力市场能够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布局。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信号调节着市场供求,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要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来扩大劳动人口的择业范围,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扩大就业。技术市场能使各种特定技术迅速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技术市场的主要形式有:专利权转让、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流会和技术咨询服务、许可证交易等。技术市场的建立,能够形成技术价格,实现技术的价值,加快技术推广,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十分重要,应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综合治理:(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2)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它们能够自律并约束违规行为。市场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3)加强信用建设。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广泛采用现代化监督手段,综合利用有关信用的信息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4)强化法治,从严监管。要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的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的现象,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是通过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但单纯地依靠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减少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导致的经济运行的失衡,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政府必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分配资源,在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需要由政府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调控,防范结构失衡和总供求的失衡。(3)实行宏观调控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改革要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是重要的,但不能夸大,政府的长处是宏观上的指导,而不是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管理。政府要遵循“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要求,转变经济职能。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
(2)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发展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此要保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紊乱,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应特别注意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长期的财政收支的平衡,来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并降低国内、国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出现“危机”。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正常和平衡。
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率、国际收支之间是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的。它们相互之间情况复杂,可能走向一致也可能相互背离。恰当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做到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2)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具有调节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税收杠杆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市场供求、国民收入分配、进出口贸易等。信贷杠杆主要是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把闲散的资金动员起来加以利用,以发展经济,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结构的合理化,促使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可以控制货币流通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工资杠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资形式、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差距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确定工资总水平,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应注重综合利用。(3)法律手段。这是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4)行政手段。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由于经济手段更贴近市场经济原则,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必须注重经济政策的运用,它更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货币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3)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等政策组成。(4)收入分配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分配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此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汇率政策等。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就是完善和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国家计划规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它是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即从总体上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就是要使政府从无所不为的全能型政府、无限政府转变为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为此,必须加强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其次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全社会的投资活动。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社会经济安全地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会出现竞争和优胜劣汰,如果企业或者劳动者个人在竞争中暂时被淘汰,就要由社会来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而社会就是通过建立保障体系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有依靠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我国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是采取作为企业营业外列支、实报实销、冲减利润的方式。这在“统收统支”的体制下,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为“企业保障”。一方面使国有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又造成新老企业负担不均。这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只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才能切实地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三,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的功能不仅在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它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而这一点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总之,建立和健全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大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制度一般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大法定保险构成。社会福利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事业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防线。优抚安置是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经济、医疗及其他方面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对城市困难居民实行的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安全线。它是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个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水平情况,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把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保障范围。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出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它可以同资本主义相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相结合;二是指出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这两层意思,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具有共性的东西,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不同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关系市场化;二是企业行为自主化;三是宏观调控间接化;四是经济管理法制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的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这里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公有制占主体,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在平等竞争中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决定了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又在客观上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都会受到市场的调节。这样的分配制度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更新计划观念,转变计划管理职能,改进计划方法。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计划工作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灵活运用两种调节手段。计划与市场作为两种调节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局限和短处。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具有的这些特点和不足,是运用好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
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计划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是一种事先的调节,它能够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计划调节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宏观领域,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计划的长处表现在: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对经济进行预测和规划,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重大结构进行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能够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保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计划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的。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是通过经济活动的内在机制,使经济由不平衡到重新恢复平衡。市场手段的优势范围主要在微观领域,能有效地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市场的长处表现在: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能够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能促进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及时协调。市场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根据计划与市场各自具有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并使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一定能够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从现代企业的一般特征看,企业是产品及劳务的生产经营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的经济组织。作为企业,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它必须是该组织内各当事人经济权利的集合,即所有者权利、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权利的集合。(2)这种经济权利的集合,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实现并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职权划分和协作关系。(3)它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独立承担财产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2.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具有两重属性:既是生产要素结合的组织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企业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按经济性质,我国现有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按资本组织形式,企业可分为:有限责任企业、股份有限企业、合伙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业主制企业等。按技术装备水平,企业可分为现代化企业和非现代化企业。按规模和综合生产能力,企业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按生产经营品种,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交能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信息企业等。按企业的生产要素构成比例,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
3.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一是产权清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出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形成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对注入企业的资本金具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产权关系清晰,就是要用法律来界定出资者和企业法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是权责明确。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这种权益表现为三方面:即资产受益权、1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三是政企分开。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受市场调节,参与市场竞争,以盈利最大化为目的。政府处在企业之外,既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用超经济的手段保护企业,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四是管理科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管理机构(经理班子)、监督机构(监事会),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制度方面,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一是归属清晰,二是权责明确,三是保护严格,四是流转顺畅。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制企业是以法人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公司可以有不同类型,具备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独资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依法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只能是少数。国有股权在公司中占有多少份额比较合适,可按不同产业和股权分散程度区别处理。生产某些特殊产品的公司和军工企业应由国家独资经营,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国家要控股并吸收非国有资金人股,以扩大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影响范围。实行公司制不是简单更换名称,也不是单纯为了筹集资金,而要着重于转换机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还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没有一个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就缺乏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构成市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种市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除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消费品市场,重点是培育和健全各类要素市场,加强市场法规的建设,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目标是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建立这样的市场体系,才能形成市场价值,才能形成合理的平均利润,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完善市场体系
生产要素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用于生产要素的交易,不一定有固定和有形的场所。生产要素市场主要包括:(1)金融市场。有提供长期运营资本的资本市场,有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还有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2)产权市场。既包括企业产权交易、股权转让市场,又包括技术产权交易市场。(3)劳动力市场。提供劳动力按供求关系进行流动的场所。(4)土地市场。进行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和转让。(5)技术市场。技术贸易的具体形式很多,最典型的是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最主要的形式是许可证贸易。我国商品市场领域经过多年的改革,初步建立了有效的市场机制,这为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迫切要求进一步发展、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要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发展土地、产权、劳动力、技术市场,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重点。
资本在大多数生产领域仍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发展资本市场是建立生产要素市场中的核心内容。我国资本市场在近10多年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市公司数逐年上升,投资者不断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仍是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同时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规范,存在市场结构单一、层次少、投资品种不足等问题,需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不断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注重建立多层次(较高、较低层次)、多产品(股票、债券和衍生金融产品)的市场体系。
发展土地、产权、劳动力和技术市场。土地市场能够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土地市场以公有制为基础,只交易使用权,不让渡所有权,土地市场通过租金和土地出让价格等信号,促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产权市场的发展能够活跃企业产权交易,丰富企业配置要素的方式,降低重组成本,有利于优化存量资源的配置。劳动力市场能够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布局。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信号调节着市场供求,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要通过发展劳动力市场来扩大劳动人口的择业范围,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扩大就业。技术市场能使各种特定技术迅速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而形成生产能力。技术市场的主要形式有:专利权转让、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流会和技术咨询服务、许可证交易等。技术市场的建立,能够形成技术价格,实现技术的价值,加快技术推广,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交易行为不规范,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特别是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虚假广告问题突出,损害消费者利益、生产者利益,直接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存在地区封锁、部门垄断、人为分割市场的现象,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十分重要,应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综合治理:(1)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挥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2)培育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它们能够自律并约束违规行为。市场主体自身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3)加强信用建设。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为此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广泛采用现代化监督手段,综合利用有关信用的信息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4)强化法治,从严监管。要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要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的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的现象,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1)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根本目的是通过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体现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但单纯地依靠市场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一定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发展计划目标完全吻合。为了减少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导致的经济运行的失衡,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政府必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2)实行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分配资源,在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需要由政府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调控,防范结构失衡和总供求的失衡。(3)实行宏观调控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改革要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是重要的,但不能夸大,政府的长处是宏观上的指导,而不是微观经济活动的具体管理。政府要遵循“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要求,转变经济职能。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
(2)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因此,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经济发展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会造成失业,同时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失业。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重财政负担,失业率过高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在我国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这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此要保证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并通过促进投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发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紊乱,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应特别注意货币供应量的调节和长期的财政收支的平衡,来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出现顺差和逆差都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会影响币值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会大量消耗国际储备,并降低国内、国际对本国经济的信心,出现资本外逃,投资环境恶化,削弱国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出现“危机”。为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正常和平衡。
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率、国际收支之间是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的。它们相互之间情况复杂,可能走向一致也可能相互背离。恰当处理这四个方面的关系,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做到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需借助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2)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具有调节和核算工具两种作用。税收杠杆直接影响企业及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市场供求、国民收入分配、进出口贸易等。信贷杠杆主要是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把闲散的资金动员起来加以利用,以发展经济,控制投资规模,引导投资方向,促进投资结构的合理化,促使企业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调节存贷款利率可以控制货币流通量,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工资杠杆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工资形式、确定合理的工资等级差距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通过确定工资总水平,来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应注重综合利用。(3)法律手段。这是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4)行政手段。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由于经济手段更贴近市场经济原则,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必须注重经济政策的运用,它更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1)财政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关于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等组成。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2)货币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节所确定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由信贷政策、利率等政策组成。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货币政策的手段主要有: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3)产业政策是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由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组织等政策组成。(4)收入分配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分配总量及结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此外,还有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汇率政策等。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就是完善和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国家计划规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它是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即从总体上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应履行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谓转变政府职能,实质上就是要使政府从无所不为的全能型政府、无限政府转变为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为此,必须加强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其次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全社会的投资活动。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能够保证社会经济安全地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必然会出现竞争和优胜劣汰,如果企业或者劳动者个人在竞争中暂时被淘汰,就要由社会来帮助解决他们的问题。而社会就是通过建立保障体系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只有依靠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我国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是采取作为企业营业外列支、实报实销、冲减利润的方式。这在“统收统支”的体制下,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为“企业保障”。一方面使国有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又造成新老企业负担不均。这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只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才能切实地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第三,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的功能不仅在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它能够为社会的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保障,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而这一点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
总之,建立和健全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几大方面。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即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制度一般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大法定保险构成。社会福利是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事业和福利设施。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防线。优抚安置是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经济、医疗及其他方面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对城市困难居民实行的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安全线。它是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个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水平情况,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把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保障范围。
3.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扩大个人账户试点。第二,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全国多数地区基本解决历史遗留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问题,企业裁员今后将逐步依法直接纳入失业保险或城市“低保”。第三,依法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第四,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第五,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六,做好优待抚恤工作。第七,支持慈善事业发展。